制定增肥计划
在想要增肥之前,请先制定好具体而又实际的计划。想想看你是否真的需要增肥?为什么要做增肥?增肥的过程你能坚持吗?想完这些问题之后,你就可以看以下的部分了,这里只是给大家的一个参考,具体还是要靠大家自身的努力。
保持愉快心情
这是快速增肥的基础,有人会说心情愉快跟增肥没什么关系吧?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人的性情状态会直接反映到人的身体机理上来,内心愉悦还是苦闷都能从人的身体状态上看出来。有句话叫做“一夜之间白了头发”,这就是内心作用于身体的结果。因此,要想增肥,首先要保持好心情。
吃,少吃多餐
想要增肥,吃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平常的一日三餐不一定适合想要增肥的你,可以将常规的三餐具体分为五、六餐,每餐吃七、八分饱即可,餐谱具体以牛奶、鸡蛋、牛奶、蔬菜为主,适当的可以多补充些碳水化合物。在这里,不是很提倡大家吃夜宵,因为夜宵会加重胃的负担。吃饭之余,可以多吃些核桃、花生等含有脂肪、营养的坚果,还可以使你变得聪明哦!
经常锻炼
吃完喝饱,接下来就该去锻炼了。平常多去去健身房,不要怕花钱,更不要说我自己在家或者公园练练就可以了,这是你偷懒和失败的开始。也不要说锻炼出肌肉怎么办,肌肉远比你想象的要难练的多。在健身房可以着重于力量训练,可以多做些深蹲、拉伸等动作,促进血液循环,也可以多跑跑步,消耗多余的卡路里。
充足的休养
锻炼完之后,要给身体足够休息和调整的时间。晚上最好在规定的时间内上床睡觉(这里建议大家在11点之前就关灯睡觉),不要玩手机,更不要熬夜,熬夜对身体的伤害是最大的。
禁忌
烟酒最好是不要沾,这些玩意本来就对身体没什么好处,对于想要增肥的你来说,还是远离这些东西吧。要不然,增肥是没增起来,到最后体重反而下降了可就得不偿失了。另外也不要熬夜,也不要经常吃那些垃圾食品。
红岩寺镇有着良好的资源优势。经地质部门勘察论证,该镇境内有金、银、铜、锌、萤石、石墨、花岗岩等3类14种矿产资源,尤以铜、金、萤石、石墨、花岗岩贮量为最大。具有开采价值的红岩寺石墨矿,东起大黑沟,西至芦草沟,矿带长8公里宽1公里,总储量140万吨以上,可露天开采,交通方便。大沙窝铜金矿经地质专家论证,具有较高开采价值。境内林业 资源丰富,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各类林木和野生中草药丰富,宜林荒山和宜草荒坡面积大,发展林牧业条件优越。
2002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573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0元,粮食总产量614668吨,人均370公斤。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势产业逐步形成。以黄姜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核桃、板栗等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板栗建园面积15万多亩,核桃2万多亩,每年销售优质核桃板栗10余万公斤,香茹、木耳肉厚鲜嫩,品质上乘,年产6万余公斤,销往26个省市;天麻有性繁殖发展势头良好,全镇人均天麻栽培75平方米。
农贸集市繁荣,个体工商户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从事中药材、农副产品贩运,粮油农副产品加工,水果蔬菜贩运,农机修理,运输、饮食、娱乐等服务业的个体私营户已达300余个,2002年乡镇企业产值1433万元。
镇内交通四通八达,有线电话拉通全镇,移动通讯信号覆盖红岩寺街道,洛柞路沿线有线电视全部拉到,水、电等设施齐全。
“普九”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变了该镇中学、各小学和幼儿园的校貌校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1998年6月红岩寺中心 卫生院顺利通过市一级甲等医院评审验收,镇内村级卫生医疗网络健全。
境内的红岩寺戏楼是革命文物,又是省级(古建筑)保护单位。红岩寺戏楼,大约建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之后),清嘉庆年间,因地震和李家沟山洪暴发,庙宇、戏楼均遭破坏,于嘉庆21年(1861年)重新修复,结构为三层土脊飞檐,柱角省替。面阔8米,进深47米,台级高2米,柱高45米,柱径045米。梁柱上有木雕人物、禽兽。天花板为四层、四角八卦太极画,壁画为“封神榜”中姜尚和哪吒为太师助战的场面。楼两侧为栏杆,后墙、山墙为砖砌。瓦项为鳞,有侧角生起,置有铜铃、人物像各33个。建筑工艺精湛,音响效果极佳。唱戏时不用扩音设备,远近的听众都能听到唱腔,听清道白,现代专家评论它是“颇具声学原理,阁楼式古建筑的优秀代表”,也是柞水县境内保存完好的人文景观。
古老的红岩寺镇呈现一副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景象,充满活力和机遇。
勤劳
该镇地处秦岭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邑民养成质朴、勤劳的性格。“男务耕猎,女事蚕桑”是传统的生活方式。农忙时节,男女老幼全家出动,披星戴月,劳作不息。农闲时节,积肥整地,饲养猪牛,少有空闲。年逾古稀者下地耕作屡见不鲜。年少的割草拾柴,放牧牛羊,帮做家务习以为常。农妇尤为辛苦,做饭洗浆,喂养猪羊,下田劳动,终年不息。民众对游手好闲和不务正业者多有微词,说“不知他是个弄啥的”。这种勤劳的传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该镇人,成为人们改造自然,建设家园的精神力量。
节俭
该镇因自然条件较差,长期以来民众虽勤劳不息,但生活仍难获温饱,故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节俭,从不浪费钱物,养成了节俭的风尚。在饮食上农忙时吃稠些,农闲时吃稀些,一些可食用的植物采集加工和粮食搭配食用。在衣着上平时穿旧的差的,节日走亲或赶集才穿好些,破了的衣服补好再穿,大孩子不穿了的衣服改裁后给小的穿。花钱上精打细算,有用才买,不花冤枉钱。八十年代以来,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多数家庭已解决了温饱问题,但节俭的风尚犹存。
互助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该镇人为克服天灾人祸和生产生活中一家一户难以克服的困难,养成了团结互助的好传统。民国时期,农民为摆脱高利贷的盘剥,不少人自愿组织“纳钱会”,推举会首主持会务。会员中谁有大事要办但资金困难时,由会首主持会员按股纳钱,共同出资帮其解决困难,全体会员轮流过完即告结束。类似此种性质的还有“孝义会”、“渠会”等。在日常生活中,准家有婚丧大事,基建盖房,打墙安磨等,只要主家打个招呼,邻里都会不计报酬热情相帮。新中国成立后,旧有的民间组织虽是不再存在,但该镇人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仍流行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尊老爱幼
该镇人尊老爱幼风气浓厚,多数家庭虽不富裕,但老幼之间相处和睦,生活和谐。青年人多能体谅老年人辛苦一生不易,对父母怀有感激之情。在生活上尽量给以照顾,好吃的好穿的先让老人,做事说话注意分寸,不惹老年人生气。谁虐待父母必会受到众人指责,也难在社会生活中和大家交往相处。群众中流传着一名俗语:“少连那连他大(父母)都不认的人来往”。老年人也能体谅青年人的难处,儿子结婚时多将最好的房子作新房,而自己却住差些的房子。宁可自己穿旧些,也要给儿女 穿好些。有好吃的饭菜时不忘给儿孙留一些。在社会生活中青年人对老年人多称“老者”,以示尊敬。老年人和青年人交谈时开口常说“好娃哩”,以示亲切。青年人和老年人发生争执时,劝说的人对青年人常说,“人家是老者嘛,你倒犟啥哩”。又对老年人说,“你是老者嘛,倒连娃们争啥哩,你承让些。”一场风波也就很快平息了。
重情守法
该镇人诚实厚道,仗义宽谅,看重人情。亲朋好友中不论哪家有婚丧大事或人情酬酢,只要知道必行礼仪,即使自己不能前去,也要托人行情。在社会生活中不论对当地人或外来人,在交往中重感情,讲义气,多诚实,少欺诈,朋友有难,能尽力相帮,故多能与人友好相处,关系融洽。信奉“仁义值千金”的古训。该镇人在重情的同时还重视守法。旧志载“邑民安分守己”,如有纷争“一经官断,无不允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互相告诫“犯法的事可不敢干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制建设,群众学法守法之风日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