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德法英三国浪漫主义文学在思想和艺术的异同

简述德法英三国浪漫主义文学在思想和艺术的异同,第1张

  英国

  英国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英国的浪漫主义作家不满于资本主义城市文明的发展,具有愤世嫉俗、归隐自然的倾向。18世纪中后期的诗人罗伯特·彭斯(1759年-1796年)和威廉·布莱克(1757年-1827年7)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他们在英语诗歌文体和语言上做出了很多可贵的尝试。彭斯从苏格兰民歌中吸取养料,其《苏格兰方言诗集》擅长抒情和讽刺,语言通俗;布莱克的《天真之歌》、《经验之歌》则具有象征意义和神秘色彩,在20世纪大放异彩,影响了整个现代英诗。

  然而,英国浪漫主义第一批真正的大师则是被称为“湖畔派”的三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1770年-1850年)是湖畔派诗人中成就最高者,他与“湖畔派”另一诗人萨缪尔·柯勒律治(1772年-1834年)共同出版《抒情歌谣集》,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诗集中收录的诗歌大部分为华兹华斯所做,而柯勒律治的名诗《古舟子咏》和《忽必烈汗》亦收入其中,充满幻觉和奇谲的意象。然而华兹华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品则是长诗《序曲》。骚塞的诗歌极富古之幽情,与世俗格格不入。湖畔派三位诗人均蛰居于英国西北湖区,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的乡村生活,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温婉清丽的代表。

  乔治·拜伦(1788年-1824年)和雪莱(1792年-1822年)两位诗人将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他们和湖畔派诗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作品更具战斗意识和政治倾向。雪莱的代表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通过神话描写被压迫的人民的苦难和暴君的必然下场,预言革命一定会到来。他的短诗《西风颂》、《致云雀》等音韵铿锵,更有“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等名句传世。拜伦是19世纪上半期最为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游历各地,其诗作充满异域情调。代表作《唐璜》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深入骨髓的检阅,发人深省。在欧洲,拜伦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人们把孤独、悲壮、崇尚个人式反抗的浪漫主义者形象称为“拜伦式英雄”。拜伦晚年投身于希腊的民族解放运动,并最终因伤寒而死于希腊战场。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还包括约翰·济慈(1795年-1821年)。他的创作生涯只有5年,却写出了著名的抒情诗《夜莺颂》和《希腊古瓮颂》,沉醉于古代世界田园牧歌的美景之中。瓦尔特·司各特(1771年-1823年)以创作小说为主,《艾凡赫》以12世纪的英国为背景,塑造绿林英雄罗宾汉的形象,他是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

  德国

  德国是浪漫主义思潮的发源地。政治经济的落后、资产阶级的软弱以及唯心主义哲学的盛行,决定了德国早期的浪漫主义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和宗教色彩。施莱格尔兄弟是德国浪漫主义思潮的理论奠基人,他们以《雅典娜神殿》为阵地,阐述个性解放、艺术无目的论的浪漫主义理念。在施莱格尔兄弟的影响下,德国出现了包括诺瓦利斯(1772年-1801年)、蒂克(1773年-1853年)在内的一批早期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的《夜的颂歌》歌颂“神圣的、不可言传的、神秘的”夜,并赞美死亡的美妙感觉。蒂克则著有《民间童话集》三卷,开创了童话小说的新题材。 1805年以后,德国出现了“海德尔堡浪漫派”,代表人物是克莱门斯·布仑塔诺(1778年-1842年)和阿希姆·封·阿尔尼姆(1781年-1838年)。前者的抒情诗《催眠歌》具有民歌风味,诗情浓郁。两人曾合作出版民歌集《男孩的神奇号角》,搜集收录了德国近300年的民歌。雅各布·格林(1785年-1863年)和威廉·格林(1786年-1859年)是语言学家和民俗学家,他们编成《儿童与家庭童话集》称为世界童话作品中的精品。约瑟夫·封·艾尔兴多夫(1788年-1857年)的小说《一个无用人的生涯》将梦幻与现实混合起来,充满神秘情调。

  1809年以后,德国浪漫主义在德国形成另一个中心。克莱斯特(1777年-1811年)的喜剧《破瓮记》抨击普鲁士官场和司法制度的腐败,充满民间喜剧的幽默讽刺特色。霍夫曼(1776年-1822年)的《雄猫穆尔的人生观》展示一个尔虞我诈、男盗女娼的市侩世界,想象和构思奇特。大诗人海涅早年也是一个浪漫派诗人,后来转向现实主义。

  总体上看,德国的浪漫主义特征并不明显,风格变化也比较多。到后期,逐渐融入强大的现实主义文学潮流。

  法国

  由于法国大革命的曲折莫测,决定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具有更加鲜明的政治色彩。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1768年-1848年)和史达尔夫人(1766年-1817年)是法国浪漫主义早期代表。前者带有贵族倾向,《基督教真谛》主张复兴中世纪礼教,但其作品对美洲丛林和大草原奇异风光以及古代废墟富于抒情色彩的描写,成为浪漫主义文学异国情调和描绘“废墟美”的滥觞。他的小说《勒内》和《阿达拉》都描写世俗爱情和宗教信仰的矛盾,悱恻缠绵。而史达尔夫人则具有民主倾向。她的《论文学》和《论德国》致力于传播浪漫主义理念,不遗余力的抨击法国的古典主义传统。 法国浪漫主义中期的代表包括阿尔封斯·德·拉马丁(1790年-1869年)和阿尔弗莱·德·维尼(1797年-1863年)。前者擅长写抒情诗,是法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沉思集》情景交融,善用对照和象征笔法;后者则以哲理诗著称,《古今诗集》和《命运集》宣扬孤傲坚忍精神,表达悲天悯人的思想。

  1830年以后,维克多·雨果成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导者,他也是整个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1830年,雨果的剧作《欧那尼》的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在法国最终战胜了古典主义。雨果是浪漫主义作家中鲜有的全才,在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都有重大建树。其小说《巴黎圣母院》 、《九三年》、《悲惨世界》等具有史诗般雄壮的风格,是浪漫主义小说的经典之作。雨果一生支持共和,反对帝制,在1851年曾流亡海外,直至1870年才返回法国。在诗歌和戏剧领域,雨果也取得很高的成就。他在最大程度上拓展了法语诗歌的表现形式和创作笔法,极大的丰富了法语诗歌的修辞技巧,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雨果逝世的时候,全欧洲共有逾200万人来到法国参加他的国葬。

  和雨果同时代的法国浪漫主义作家还包括女作家乔治·桑(1802年-1876年)。她的创作拓展了浪漫主义文学阴柔的特性,尤其擅写女性问题小说和田园小说。代表作《康素爱萝》和《魔沼》都是典型的浪漫主义小说,充满诗情画意和真挚情感。她也曾是音乐巨匠肖邦一生中最爱的女人。曾和乔治·桑有过短暂恋情的青年诗人阿尔弗莱·德·缪塞(1810年-1857年)是这一时期法国诗坛的一股新生力量,《四夜组诗》具有梦幻般的色彩。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第一次将“世纪病”这一概念引入浪漫主义小说创作中。热拉尔·德·奈瓦尔(1808年-1855年)的抒情诗奇诡深邃,形式精美绝伦,对20世纪现代诗歌影响深远。大仲马(1802年-1870年)创作了大量历史小说,《三个火枪手》和《基督山伯爵》将通俗小说的发展推向极致。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在纵向上,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僵化的法国古典主义的有力反驳;在横向上,浪漫主义文学和随后出现的现实主义共同构成西方近代文学的两大体系,造就19世纪西方文学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意思是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

浪漫主义者是就是指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具备乐观的态度、开朗的性格、奔放的激情、丰富的想象。

“浪漫主义”一词指一种文学上的基本创作方法,与现实主义相对,强调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F 施莱格尔在《卢琴德》中建构了一种爱的宗教。小说支离破碎,断简残篇,形式不连贯,语调不确定,叙说了一个迷茫少年成为一名浪漫诗人的故事。也就是说,它叙述“男性的学徒时代”,预示着爱欲之神的降临。

  主人公尤里乌斯支离破碎地叙述了一系列充满激情的风流韵事,其中还在小说的中心部分隐藏着一个凄艳的悲剧——交际名媛莉丝特的戏剧性自杀。尤里乌斯说,莉丝特“献祭于死神与毁灭”,令他怀着崇敬的心情对她追思怀想。同时代的读者指责小施莱格尔诲*诲盗,伤风败俗,乃是因为他们无法理解小说对感性之爱的倾情礼赞,以及对社会伦理纲常的肆意颠覆。当时的公众只习惯于18世纪的轨范,而无法理解浪漫主义者心仪的“完整和谐之爱”。这乃是“激情之爱”升华而来的“浪漫之爱”。

  少年的学徒,乃是一场追逐名媛直达永恒的感伤之旅。不论是在人类之起源处,还是在人类的目的地,诗永远是“人类的女导师”。反过来说也一样,女性乃是浪漫主义诗学理想的道成肉身,以及描绘在观念论灵旗上面的图腾。诺瓦利斯宣称,“宇宙自然兼女性、处女和母亲三重身份于一体。”施莱尔马赫将女性与爱看做是一件事,将女性的情感与直观看作爱之宗教的灵魂。宗教的本性不是思维和行动,而是情感与直观,因而这种爱之宗教“娇羞而又温柔,像少女的初吻”,“圣洁而又丰盈,像新娘的怀抱”。1800年,施莱尔马赫发表《论<卢琴德>的密信》,论说“爱使这部作品不仅充满诗意,而且合乎宗教信仰,合乎道德规范”,而小说中所有的色情描写都是寓言,其中每一次渲染都是伟大的布道,旨在反抗礼俗桎梏而获得人的解放。

  在浪子与蠢物尤里乌斯的学徒岁月,他先后师从众多女性,她们有如花少女、交际名媛、母性妇人以及浪漫诗性之肉身。她们形态各异的形象,有名或无名,铺展了尤里乌斯自我教化之路。众多女性携带和护卫着我们的主人公,从色情到爱欲,从爱欲到圣爱,走过迷惘通达澄明,越过植物般自然状态,进入诗化生命的至境。这些女性形象及其教化方式其源有自,溯其原型,可达古希腊诗哲柏拉图笔下的第俄提玛(Diotima)。

  在《会饮》(Symposium)篇中,柏拉图让苏格拉底转述曼提斯女先知第俄提玛的爱神颂词。在女先知的耳提面命之下,哲人苏格拉底一路歌吟,从单个躯体之美、所有身体之美经由美的操持与礼法,获得各种美的知识,最后超越尘世之美,而瞩望美的理念——在追忆上界的心境之中,浸润于美的汪洋大海。

  在《卢琴德》的爱欲净化叙事之中,主人公尤里乌斯唾弃锁链加身艰苦劳作的普罗米修斯,反而效法怀抱青春少女夜夜良宵的赫拉克勒斯。在其学徒生涯,第俄提玛化身为四个女性,她们倾情接力,引领他攀越爱的阶梯,净化爱欲,亲近圣爱。

  第一个女性是花样年华的路易泽,她如植物一般质朴,像花儿一般纯洁,灵魂晶莹剔透。如鲜花向太阳开放,路易泽毫无保留地将灵魂和肉体奉献给尤里乌斯。尤里乌斯初涉爱河,体验到田园牧歌一般纯洁自然的爱,但终结于绝望的忧伤。第二个女性是交际名媛莉塞特,沦落风月场所。但她就是第俄提玛的浪漫化身。她纵情放肆而非野蛮,八面玲珑而不失落高雅,尝尽世态炎凉而又不世故,这一切都导致了她必然像“茶花女”一样毁灭殉情,献祭给神圣的爱欲。第三位女性乃是以小施莱格尔的兄嫂卡洛琳娜为原型塑造出来的母性形象。卡洛琳娜充满革命激情,曾经为此遭致牢狱之灾。第四位女性是以多萝台娅为原型虚构的卢琴德。本为艺术家的尤里乌斯与女艺术家卢琴德一见钟情,从而开启了新的生命契机。卢琴德热爱自然,崇尚独立,富有浪漫情怀,喜欢表现野性和神秘的美。

  众媛为师,诗人为徒,尤里乌斯在女性的引领下,走过迷茫,克服慵懒,超越色情与*荡,净化欲望与意志,而完成了自我教化,亲近了神圣之爱。他最后发现,只有在卢琴德的心灵里,才铭刻着那首“进化的宇宙诗”及其完美的和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523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