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钢琴曲~

浪漫的钢琴曲~,第1张

《梦中的婚礼》、《罗密欧与朱丽叶》、《水边的阿狄丽娜》、《安妮的仙境》。这几个是理查德我觉得比较好的几个。还有的话你就找肖邦、舒曼、舒伯特、门德尔松的钢琴曲吧,这几个人都是浪漫主义乐派的钢琴家。

众所周知,肖邦的直系前辈不多,他的艺术非常独立,富于自由创新,这在音乐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只有有限的几个音乐家具备这样的才能。对他有些影响的是我们现在不太熟悉的胡迈尔、费尔德、杜塞克等人,以及他所推崇的巴赫与莫扎特,尽管他和李斯特过从甚密,但是我们在作品风格中不太容易发现他受李斯特的很大影响,而李斯特却是贝多芬嫡传的一脉。

“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全音乐的全部和终结”

肖邦如是评价巴赫的这套作品。肖邦在书信集以及同时代人的一些回忆中有散论巴赫的一些言语,我们不妨抄在下面。

伦茨回忆录:

我问大师:“公演之前,您还要不要练琴呢?”肖邦回答:“我所做的准备就是整整两个礼拜闭门不出,只弹巴赫的作品,从来不练自己的曲子。”

缪勒夫人日记 :

一天上午,肖邦一口气弹了14首巴赫的前奏曲和赋格,我对大师这种非凡的记忆力赞叹不已,他却说:“巴赫的作品怎么能忘呢!”

杜布阿夫人回忆录 :

肖邦常说:巴赫的作品既是圣经又是哲学,也是取得进步的最好方法,研究

巴赫是职业音乐家发展事业并取得成功的捷径。

马蒂亚斯回忆录 :

肖邦的每个学生(无论程度如何)都必须练习克莱门蒂的《名手之道》和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大师说过:“要想有长进,这是最好的方法。”

德拉克洛瓦日记:

肖邦认为:巴赫的思想使贝多芬受折磨,这种见解使我感到惊奇。

我们试看这封比较重要的回忆:

我们谈起了音乐,这似乎使他感到很高兴。我请他说明,是什么东西使音乐给人以一种逻辑的感觉?他于是给我解释和声与对位,说明在音乐里面,赋格又如何与纯逻辑相适应,并让我了解,精通了“赋格”曲式就能理解音乐里的一切道理与旋律展开的因素。我想,要是我能懂得这些为那班肤浅的音乐家所断 然不懂的东西,我将会多么高兴啊。它使我领会到了一些真正的哲学家在科学中 发现的那种快乐,事情原来是这样的,真正的科学,并不象我们从它字面上所理 解的那样,好象是和艺术相当无关的一部分学问似的。不,它决不是那样的科学 ,根据象肖邦这样的人的看法和见解,它本身就是艺术,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艺术也并不象一班普通人所理解的那样,只是一种没来历的空洞的灵感,自己盲目地活动,或者只是表现了一种花花绿绿的东西,事物的外表而已。不,艺术是具有严密哲理,由天才人物所丰富、具有一整套章法,受着高级法则约束的东西。 这里,我再回过头来看看莫扎特与贝多芬之间的区别。正如肖邦对我所说的那样 ,“贝多芬之比较隐晦,看去缺乏统一性之处,倒也并不是如人们所想的那样, 系出于一种粗犷的特性(这原也是人们所羡慕于他一点长处),而是由于他不屑于理会那些永恒性的法则之故”。莫扎特却从来不这样。他的作品每一部分都有它自己的节奏,各部之间虽也很和谐,但却能独自成章,恰到好处。这也就是对位,就是“一点对住一点”的意思所在。他又说,一般都是在对位之前,先学和声,这就是说,先从音符的承续学起,逐渐再学和声。在柏辽兹的音乐里,则是先弄好和声,然后他再去尽可能完美地填充乐程。

肖邦对于巴赫的重视可见一斑,巴赫的平均律曲集是他经常研究的,它在里面吸收了很多结构的技巧,肖邦的大量音乐语汇富于浪漫气息,可是精巧的结构安排几近于古典,这与巴赫不无关联。巴赫非常重视赋格的技巧,写了大量的赋格曲,平均律钢琴曲是几乎所有音乐家的必修,包括贝多芬,贝多芬年幼时便由老师传授巴赫的平均律键盘钢琴曲,这套曲集哺育了很多音乐家。赋格曲式,凡是听古典音乐的应该都比较熟悉。我自己的体会是,赋格简单来说就是在对位的基础上主题的一种发展曲式,但不同与奏鸣曲式,比奏鸣曲式更复杂一些,虽然二者有传承的关系,但赋格很大程度上节奏比较平稳单一,有时候听觉上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也难怪有人说赋格是八股文,奏鸣曲是小说。先不说赋格所表现的内容,赋格曲式却是音乐思维必不可少的,在那个时代,一个音乐家要是没有写出几首像样的赋格,那么会被视为缺乏音乐思维的表现,贝多芬因此年轻的时候被某些论敌借此讥讽过。赋格曲让人着迷的地方就是结构,主题不断地显现,不断地隐去,不断地发展变形,最后回归,形成以比较均衡的调性布局,给人一种非常立体的美感,相比奏鸣曲式确有非常大的优势。因此很多人极其耐心地品尝巴赫这些作品中的结构美,获得比听觉上更深入的享受。肖邦说只有赋格才是音乐中纯粹的逻辑,这话说得并不过分。

肖邦的很多作品肢体脉络都是很精致,即使是一些即兴曲也是这样。他在研究巴赫德音乐中很大程度上获得的是肢体脉络的组织形式,并且把这些形式放在浪漫化的外表上了。肖邦作品的内蕴非常强,恐怕也得益于此,精雕细琢的让人每次品味都有新东西。听肖邦的音乐,五光十色的音色和旋律中有某种东西在控制着,想象力并不是漫无目的地游荡,那些很浪漫的夜曲也是如此,这些和声、色彩、旋律以及那些精灵般的装饰音都在比较平衡的调性上展开,并且很少越过界限。肖邦的音乐思维与巴赫确实很像,但是肖邦却又是独创的。深入肖邦的音乐,会感觉到一种比较高贵的情感,这种情感不具备鼓动性的感官特性,但是却深刻的让人心弦颤动,这是平衡匀称的结构加上特殊的音乐素材带来的独特美感,他的很多作品需要一种宁静的心情去体验,他写的似乎是情感的自白书,每一首作品都似乎是一种终结和遗言,诉说着心底最诚挚的感情,没有情感的嘈杂和不安,只有一种几乎安详的生命体验,这种内容不是贝多芬式的结构能表现出来的。

音乐的逻辑,这一点对于肖邦来说很重要,他探索的途径和贝多芬不一样。对于浪漫派作曲家来说,能否给大量的不断涌现的灵感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始终是个问题。古典音乐家一贯构造比较庞大的作品,浪漫派音乐家灵感都非常丰富,想象力非常自由,尤其擅长小规模的音乐表现模式,而钢琴无疑是首选。贝多芬选择了管弦乐,钢琴也是他的试验田,肖邦选择了钢琴,管弦乐只是烘托钢琴,不起到主要作用。这种选择是很正常的,也不值得奇怪。从哲学上讲,情感的肆意妄为会导致价值的紊乱和丧失,反映在艺术上就是漫无目的的遨游,这一点困扰着很多浪漫派文学家和音乐家,肖邦寻求音乐的逻辑,也是在最大程度上解决这一点,以使自己的音乐作品真正具备内涵和生命力,给人一种启发,美感是重要的,但是仅仅是美感还不够,美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触发,内在的价值才具备持久性,规范了的情感才具备值得回味的价值。贝多芬解决的方式很简单,力求使主题简短明确,越是干巴巴的主题越好,以便在结构的安排上和调性的布局上自由一些,这样造成作品的骨架非常结实,一触摸就让人感觉到力量的涌动,但这也却符合贝多芬的情感表达。肖邦的情感绝对不同于贝多芬,他比贝多芬更敏感、更为柔弱,他没有贝多芬的那种明确的指向性,即便是在肖邦最炽热的作品中,听众依然可以发觉那不是在呐喊发泄,实在是一种发自心底的对美好的寄托,只是形式变化了一点而已,从这一点说,巴赫与莫扎特应该是肖邦的榜样,莫扎特是肖邦的神,巴赫是肖邦的形,经过肖邦的萃取,终于身形具备。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肖邦没有巴赫的那种热情的情感,巴赫有神的寄托,其虔诚的信仰是非常热烈的,肖邦却是孤独的,解救他的永远是那种对美好事物的依恋,肖邦临终的时候,画家克维亚特科夫斯基为他花了几张画,留下了这样的话:肖邦像泪珠一样的纯洁。我认为极其形象深刻地表达了肖邦。肖邦如果研究巴赫的B小调弥撒,我不知道他会作何结论,至少我认为,这部作品中的赋格尽管出神入化,但不符合肖邦的情感,而赋格的艺术和音乐的奉献,他肯定会非常垂青的。我们看到肖邦与贝多芬对待巴赫有着不太相同的态度,尽管两个人都非常崇拜巴赫。肖邦说巴赫的思想使贝多芬受折磨,这话也不是空穴来风。但我认为也不是很恰当,这取决于力图表现的内容。贝多芬力求突破赋格这种古老的曲式平衡的一面,融入奏鸣曲这种比较富于戏剧化的曲式中,但保留了赋格发展的逻辑和紧凑,使得作品更富于动力性,给人一种不同于一般赋格的奔腾活跃感,这也是结构变化必然带来的感官特点。我们知道贝多芬晚年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赋格,但是不同于肖邦所推崇的巴赫,是在奏鸣曲基础上的某种融合,但是贝多芬的音乐有着指向性,结构的安排始终不会像巴赫那么匀称。贝多芬有两首赋格非常值得注意,均出于他的弦乐四重奏中,一首是拉祖莫夫斯基四重奏第三号的末乐章,一首是原定晚期四重奏第13号的末乐章,前者统称成小赋格,后者被习惯于称为大赋格,比较这两首作品与巴赫的赋格,很明显贝多芬动力性强,巴赫匀称性占优,巴赫的更精美,贝多芬的更粗犷。以肖邦的情感和理念,他不会赞成贝多芬的赋格吧。

我们看肖邦自己说的:艺术是具有严密哲理,由天才人物所丰富、具有一整套章法,受着高级法则约束的东西。

我们再看他对贝多芬的评论:贝多芬之比较隐晦,看去缺乏统一性之处,倒也并不是如人们所想的那样, 系出于一种粗犷的特性(这原也是人们所羡慕于他一点长处),而是由于他不屑于理会那些永恒性的法则之故。

我们一听音乐,就反反复复会遇到法则这个名词。从广义上说,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法则,包括音乐,否则就是混乱。我们的情感凝结起来,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就要符合音乐本身的法则,我想这一点是肖邦所力图贯彻的,因此巴赫和莫扎特始终是他的榜样,他们的音乐中存在着某种永恒的法则,规范着情感的表达。而贝多芬的音乐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一种法则的破坏,尽管他的音乐有一种巨大的结构美感,并且在剧烈的冲突中保持着平衡,但是却近乎一种音乐法则破坏后产生出来的怪物,这个怪物以专断的意志统一着整部作品,让人惊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让人难以忍受。肖邦说贝多芬不屑于理会那些永恒性的法则,这话说得尽管有些过分,但还是比较客观一点的。贝多芬的晚年,一切发生悄然的变化,“专制的暴君开始大赦天下”,奏鸣曲式几近瓦解,自由平衡逐渐复归,很多人说贝多芬的很多晚期作品富于自由浪漫性,但这些作品中精巧的结构安排,更富于肖邦所推崇的美感和趣味,那里面恢复了秩序和法则,音乐的气氛呈现出一片安然恬静,认真聆听贝多芬的钢琴曲,贝多芬的这一转变令人深深地感动。也许贝多芬的性格和经历,影响了他的情感表达,使得他经历了这个令人激动的过程。肖邦,自始至终谨守着自己的音乐理念,没有太多的冲突,一贯探索着符合永恒法则的情感表达方式,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音乐语汇。这也是音乐的不同走向而已。

浪漫派大量的音乐家对贝多芬推崇备至,他们把贝多芬中期的作品那种自由奔放的情感表达作为自己的先驱和榜样,寻求动力性的和声与结构,力求使得作品激动人心,肖邦守着自己的那片天地,寻求养育情感的最适宜的土壤,这些土壤无疑在巴赫与莫扎特那里最容易找到并且获得精心改良。肖邦的音乐似乎是良好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生长出来的鲜花和树木,但是我们能借此否定那些在沙漠中生长出来的仙人掌和胡杨么?贝多芬的作品结构很明显和巴赫、莫扎特、肖邦的不一样

在调性的布局上面,也非常明显地可以看出来

肖邦的作品赋予独立性,和贝多芬的传承关系并不是很多

但是不能否认贝多芬对肖邦没有影响

肖邦非常喜欢贝多芬的第12奏鸣曲,并且照搬了这首奏鸣曲的结构

写成了知名的第2奏鸣曲,而贝多芬这首奏鸣曲却经常遭到忽视,很少有人注意,要弹肖邦与贝多芬,从这两首奏鸣曲入手最合适不过了

月光奏鸣曲也是肖邦非常喜欢的,总之吧,肖邦不侧重于作品的动力性,所以结构安排的比较适中宽和,作品的听觉便不会像贝多芬那样充满力量和气魄,楼主最后总结出来的一段话我认为非常好,音乐家都有自己的风格,我还是比较侧重于沙漠里面的仙人掌和胡杨,原因只是品味不同。

摘编/方_忆

13秋日私语

《秋日私语》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经典曲目,描述秋天里的童话,秋天里的温馨烂漫,或许是一个下午,或许是一片红叶,在每个音符里,静静品着秋天里的一杯下午茶。《秋日私语》带给我们一种唯美的感觉,对于音乐来说,这是美的享受,对于思想来说,这是心灵的升华。

14克罗地亚狂想曲

马克西姆用音乐描述了饱受战争创伤后灰烬中的克罗地亚残垣断壁,夕阳倒映在血泪和尘埃之中,明快的节奏、悲惨的画面。乐曲建构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和弦的三音主题。

 克罗地亚战后,

 尚未散去的硝烟在空气中弥散着。

 天空有些低沉,

 不知是雨前的预兆,

 还是硝烟的浸漫,

 云朵在天空中呈现出一种忧郁的灰色。

 倒塌的墙壁让凌乱的碎石铺了一地,

 尘埃在空气里飘摇,

 最终落定,回归泥土。

 在战火摧残后的断垣残壁中,

 开着一朵说不出名字的小白花,

 在风里微微的摇曳。

 它看着人们来来去去,

 看着战车,

 坦克威胁着要摧毁它的根与土,

 也看着鸟儿偶尔慌张驻足。

 想在人烟散尽的石缝中找寻一点面包屑

 只有夜晚来临时,

 它才看得到平静。

 在这块紧邻着亚得里亚海的土地上,

 这些年星光特别璀璨,

 或许是霓虹与车水马龙都已散去的缘故,

 这样的夜里,

 有悲伤,

 也有着无声的凄凉。

 曲子和弦美到了极至,

 每每听到这首曲子时,

 心中总是泛起淡淡的伤感和坚强。

 因为对这支曲子有着特殊的情感,

 现在却越发不敢去弹它,

 怕它钩起回忆,

 但是这也是我向上帝所祈求的

15My Soul

《My Soul》是来自韩国的July最有名的音乐作品之一。它带着淡淡的悲伤缓缓的道来,随后节奏开始逐渐变的欢快,纵使几个重复的音乐也丝毫不会让人觉得单调,听上别有一丝韵味,就像人生,由悲转喜,由苦到甘,中间欢快的节奏那段,掷地有声的触感,音乐的美好尽在指间流淌。

16夜的钢琴(五)

一架钢琴,一个人的夜,于是诞生了《夜的钢琴曲》。记录生活的方式有多种,有人用文字,有人用摄影,而作者选择用音乐和歌声,每个人方式不一样,但却都有着共同的愿望,失去的日子,我们都需要回忆。。。静谧舒缓的曲子,让彼此心灵诗意地栖息。在这里,每个人总会找到一首属于自己情感的乐曲,曲子划过寂寞人的心弦,静静相思,静静遗忘。

17Luv Letter

每次听这首Luv Lette心情都会很愉悦。

是DJ OKAWARI专辑名称Mirror 里的曲子, Okawari来自日本静冈县,曲风以jazz-hiphop和chill-hop为主,有种十分空灵自然唯美感。在2008年发行了Debut,名为Diorama,中文翻译过来是西洋镜的意思,就如同专辑名称一样,专辑里的每一首歌都十分具有画面感,美妙的钢琴配合轻快的鼓点造就了一张唯美的专辑。2009年唯美继续,推出又一力作Mirror ,同样是钢琴、电子鼓、女声,三者完美结合打造出令人窒息的华丽,专辑首推曲目自然是Luv Letter,钢琴的明快配合小提琴悠扬谱写的诗篇打动了很多人

18初雪

《初雪》选自Bandari的第五张专辑〔迷雾森林〕,是一首美丽而感伤的钢琴曲,空灵飘渺的乐曲将我们带到了白雪飘飘的季节,一切变得那么的美好,那么的纯洁,仿佛一下回到了儿时无忧无虑的世界里,雪在静静的飘,音乐在漫漫的流淌,心也在漫漫的醉去。《初雪》清亮悦人,声声直扣心扉,成为迷雾森林隐约朦胧的音场中一抹亮眼的纯白,也将整张专辑衬托得愈加静谧安宁,缥缈脱俗。对于许多Bandari的曲子,所聆听的不仅仅是那段旋律,更多的是心情。一开始是一阵簌簌的响声,宛若天空飘下初雪的声音,然后是低沉,时断时续的琴声时有时无,轻轻柔柔,像是夏夜星空下触到花儿绽发的力量,又像在面前打开了一幅美丽的人生画卷,什么都可以看明白,又什么都不用说出口。生命,宛如初雪。

19River flows in you

除了Kiss The Rain,Yiruma的River flows in you也非常喜欢,译过来就是“流淌在你身体里的河”, 优美而略显伤感,温暖而柔情四溢。是不可错过的一首曲子,river flows in you,它可以让你浴于河中,就像它的名字一样。

20瓦妮莎的微笑

《瓦妮莎的微笑》将女孩瓦妮莎内心的喜悦与奔放通过不同阶段性的音律表达了出来,好像在续写着女孩的天真与顽皮。美丽的小女孩瓦妮莎在这优美活泼的旋律中展现她的最美丽的笑颜。 旋律整体旋律欢快而使人愉悦,克莱德曼在演奏中使用波浪音、加花等方法对音乐进行处理,使音乐的色彩更加浪漫,更具魅力

21海边的星空

《海边的星空》,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曲 ,庞大弦乐队轻柔飘逸的伴奏和钢琴飘渺的旋律带你到那个海浪低吟,繁星点点的蔚蓝色的大海边,心境随之宽阔起来,好象世间一切都可包容在这片深邃里。。。。。

22《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拉赫玛尼诺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1980年美国拍摄的**《时光倒流70年》的主题曲。假如拉赫玛尼诺夫所有的音乐都被世界遗忘了,最后剩下的也会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曲子写于1934年,正是世界乐坛发生很大变化拾起,传统的调性体系、曲式、节奏等惯用的音乐法则被抛弃,代之而起的是流派纷呈的“新音乐”,无调性音乐、表现主义、后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十二音列等等相继现,“求异响于新声”是欧美音乐的时代潮流,而拉赫玛尼诺夫不为所动,仍在十九世纪风格和形式里寻求个性的表现。

这首狂想曲也表现了一位狂热的浪漫派艺术大师的艺术个性,是拉赫玛尼诺夫自己的写照,他消瘦清癯,表情忧郁,举止矜持,不苟言笑,登台演出则激情进发,高贵而尊严,这是他的性格特点,也是他的艺术个性。他尊崇古典浪漫传统,厌恶庸俗的艺术趣味,他青年时代写的升C小调前奏曲名扬海外,移居美国后只要一有演出,观众便一定要求加演这首前奏曲,使他对自己的这首杰作产生了怀疑,他认为这首前奏曲里一定有某种东西迎合了庸俗的趣味,于是他开始憎恶自己的这首作品。

拉赫玛尼诺夫1917年移居美国,按照民族主义的理论,他应该就此失去了灵感,写不出什么东西了。他创作的新作品的确不多,但这不能印证这种断言,因为拉赫玛尼诺夫把主要精力用于演出,作品自然就少了。写《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时已六十有七,本不是创作的最佳年龄,但他的热情并没有减退,仍然写出了堪称经典的杰作。

23MARIAGE D'AMOUR

暗夜里流星划过,留下一道道眩目的光辉。他依然记得第一次看到流星时心中忽有的那种失落:流星是不幸的,它的爱在天上,但从陨落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永不能拥有其追求的爱。《梦中的婚礼》法文原名为“MARIAGE D'AMOUR”,直译应该是“基于爱情的婚姻”,“爱人的婚礼”更接近其本意。这是理查德·克莱德曼最经典一首曲子,由法国作曲家兼音乐制作人Paul和Olivier专为他量身定制的,出自专辑《水边的阿狄丽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524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