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之魂:让·雅克·卢梭》梦魇般的一生 却开出了惊世的花

《浪漫之魂:让·雅克·卢梭》梦魇般的一生 却开出了惊世的花,第1张

卢梭所描述的像极了我长大的那个山野村落,空气清新,蓝天如洗,鸟叫声清脆,小溪流晶莹,微风习习,树叶簌簌,这种简单、纯粹、田园牧歌般清纯的生活,也是我喜爱的生活的样子,宁静温美的山村风光,滋养了我们纯真的心灵。

让·雅克·卢梭,当我只知其名不懂其人的时候,我仅知道他是一个思想家,教育家。并不知这样一个见识非凡的人却有着这样颠沛流离的一生,正是哲学博士赵林的《浪漫之魂》一书让我系统地认识了卢梭,更是对这位精神导师的一生感到难过,对他生命里所遭受的不公平感到唏嘘和嗟叹。

而命运的坎坷却毫不影响这个人物所带给世界的影响,令人在思考、难过之余,更是深深地敬佩。

自幼丧母的卢梭从童年时期历经了生活的各种艰难,但幸运的是,嗜读如命的父亲让卢梭从小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他幼小的心灵便是在各种知识的滋养下成长的,这使他养成了一种高雅又温柔的个性。而在姑妈家的乡村生活却在他心底种下了渴望的种子,他对大自然的优美风景与纯真质朴有了深深的迷恋之情,也催生了他感性又浪漫、丰富又自由的想象力,他渴望自己也可以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的飞翔在丛林田野间。

少年时,卢梭被送去做学徒,开始饱尝寄人篱下、冷眼冷遇,生活的一直不如意使得他在见到华伦夫人时,情不自禁地投入到了对她的好感中,她的善意令卢梭产生了受宠若惊的甜蜜感,也更加珍视与华伦夫人之间的这场感情。卢梭在与华伦夫人在一起的几年时光里,是卢梭为数不多的甜蜜记忆,也是他写作与对音乐的了解成长进步最快的阶段。

当他以《论科学与艺术》在巴黎一举成名开始,他与上流社会开始了一生的思想角逐,而大名鼎鼎、却又表里不一的伏尔泰却是打击他最深的人,卢梭追崇自然、本真、原始的精神,他认为科学和艺术影响了人类最起码的道德良知和责任感,导致了闲逸懒散和奢侈腐化,失去了正直、高尚、人道、节制。他甚至觉得上流社会对于艺术的热爱、追捧、附庸风雅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毫无疑问,他触犯到了社会掌权掌利者们的痛处,他们自然不可能让他好过,他从此成了一个孤独者。他本真诚实的思想使他站在了上流社会的对立面,尽管他从没有想要剥夺他人的权益,他只是对社会整体现象说出了诚实的看法和理解,而他的思想太先进、太深刻了,一时半会儿社会无法理解他、接受他。导致了他的书被禁被烧,他的人身受到上流社会的驱赶,他成了上流社会的眼中钉、肉中刺。

直到生命的离开,他都不曾得到社会的欢迎。而在他死后,他的思想却受到了空前的认可与宣扬。

多么可笑。多么可悲。

成大事者,必定是尝尽了人间冷暖、雨雪风霜、劫难遭遇,全然不顾惜所遭到的一切非人的待遇,而依然不改初心。

卢梭尊崇大自然,他认为凡事万物都应当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才合乎常理,尽管他的《论科学与艺术》使他站在了社会的对立面,成了上层社会的众矢之的,但他才不管呢,也不怕大家反抗他,抵毁他,疏离他,他依然勇敢地、诚实地直抒胸意。他觉得这个世界正在腐烂。

他继而又出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再次轰动世界,事件的结果是他遭到了驱逐,成了过街鼠,成了一个无国籍的人,并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涯。如此境况堪忧,一生从没有过安耽的日子。但他亦从没失去过成为自己。

他的思想与孔子、苏格拉底这些思想先驱一样,具有极强的时代超越性,正如海德格尔在谈到黑格尔时说的那样:我们的时代之所以不理解黑格尔,只是因为黑格尔太深刻,而我们的时代太浅薄。是卢梭来的太早,而这个世界开化太晚。

在卢梭这里,自然状态就是人类社会的黄金状态,人们只能受自然赋予的单纯的本能支配,而不是受到理性的知识所带来的私欲的支配。说到底,卢梭是一个非常感性、理想化的人,但仔细想想,这样的理论虽然是美好的,但也有它的弊端,蒙昧不开化的社会,其进步与发展将变得很缓慢。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自然就会有是非,而人又是具有思想的高级复杂动物,所以,不平等、不公平、不道德的出现,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不过,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一步步向前发展,正是因为有卢梭这样的新思想的产生和启示,人类才能逐步走出蛮荒之地。思想一旦产生,发展路上必然会有一双双如罗伯斯庇尔之类的“血手”去实现它,改革它。尽管这样的一些新思想往往是被当时社会所抵制和唾弃的,因为,新思想的产生必然会引起旧有的思维模式、社会制度的改革,从而损害了当权者们的权益。但这也是时代的车轮在前进路上的必经过程。

凡是艺术,一个灵感的闪现都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来深入塑造和刻画,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态度,充满了对自然形体力量与美的崇尚,是一种质朴本真但又超越浮夸的艺术,比如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的绘画雕塑,娇美的容颜,充满力量的肌肉,都是一种感性化的艺术美学展现。

而卢梭,一个思想家,亦是一个充满着无限想象力的理想主义者,现实社会的虚伪、贪婪、堕落、腐败现象对他来说尤如置身于一个肮脏的泥淖里,令他逃脱不及,他喜欢在清新、纯粹、优美的大自然里幻想他诗意般的理想世界,只要待在自然风光里,他浑身的细胞如同鱼儿入了水一般畅快,他的脑海就会打开一条条通往理想生活的通道,浮现的无一不是对大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希冀。

遭遇过了地狱般的生活磨炼,使得他越来越坚定自己的意志,他觉得人类灵魂的向导必须是自然状态下的良心,也只能是良心,只有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良心所萌生出的善才是真正的道德。

在他可以说是黑暗的、艰难的生命长途中,始终是用充满美丽幻想的意志陪伴他前行,即使现实中的生活满目疮痍,不堪忍受,但他始终觉得人间可爱,并一心想要为现世带来思想的改变。

这样一个充满着想象力的人无疑是有着浪漫情怀的,他的身上除了法国人特有的激情和浪漫之外,崇尚自然,一切以自然哲学为行为处事的理念,也使得他具有别人所不具有的天然诗性,不造作也不掩饰,他的所思所为都是通过自己感官的感受而来,没有任何的添加与修饰。

他提出了五感之外的第六感,也就是“共通的感觉”。这个感觉跟五感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个单独的感觉器官,而是通过其他感觉的相互配合所产生的一种“觉知”或者“观念”。卢梭认为,它是衡量我们理解能力的重要标准,它影响着我们的认知。

卢梭思想仿若是污浊尘世中遗世独立、脆弱不经风却又坚强无比的那枝花茎,在遭受了非常的狂风暴雨后开出了惊世脱俗的花,它注定是要受到世人瞩目并追崇的。

《浪漫之魂》这本书的作者是哲学学院的二级教授赵林,主要研究西方文化、西方哲学等,他对卢梭精神的普及阐述非常细致,而且易读,除了让读者对卢梭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之外,还有种让人忍不住就想要去读一读卢梭作品的欲望。

来源公众号: 市井美学

1、雨果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 运动的代表作家。

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

在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

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等,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

2、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Percy·Bysshe·Shelley,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

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William Wordsworth曾称其为“One of the best artists of us all”。

同时期的拜伦称其为“Without exception the best and least selfish man I ever knew”,更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代表作有《麦布女王》、《伊斯兰的起义》、《致英国人民》。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云》、《致云雀》、《西风颂》等,其一生见识广泛,不仅是柏拉图主义者,更是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

创作的诗歌节奏明快,积极向上。雪莱短暂的一生也正像他的诗歌展现的那样,虽然屡遭挫折,身处逆境,却仍能正直刚强,勇敢前行。

3、海涅

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德国著名抒情诗人和散文家,被称为“德国古典文学的最后一位代表”。

1797年12月13日生于德国莱茵河畔杜塞尔多夫一个犹太人家庭。童年和少年时期经历了拿破仑战争。学过金融和法律。

1795年,拿破仑的军队曾开进莱茵河流域,对德国的封建制度进行了一些民主改革。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残人”。

法军的这些改革,使备受歧视的犹太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较全面改善,因此海涅从童年起就接受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

4、卢梭

卢梭被称为“浪漫主义运动之父”,他发明了与传统君主专制对立的伪民主独裁的政治哲学,还开创了从人的情感角度出发推断人类范围以外事实的思想体系。

卢梭之后,自称改革家的人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追随洛克,另一派就一直追随卢梭。生于日内瓦的卢梭,全名为让- 雅克·卢梭,父亲是一个钟表匠,母亲在他出生后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之后,父亲也被放逐,离开了日内瓦。孤苦伶仃的卢梭是跟着姑母长大的,从小受的是正统加尔文派教育。12岁时,卢梭停止了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开始在很多行业当学徒。

但对于这些行业,他没有不憎恨的。16岁时,他离家出走,独自一人到了萨瓦。当时,他没有经济来源,衣食无着,只好来到一个天主教神甫家里,撒谎说他要改宗。

5、拜伦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22-1824419),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父母皆出自没落贵族家庭。

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刻苦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

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拳击等各种活动。1809年3月,他作为世袭贵族进入了贵族院,他出席议院和发言的次数不多,但这些发言都鲜明地表示了拜伦的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

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在文化艺术领域,它们各有各的奉行者,在不同历史阶段,这些思潮也反映着当时社会的集体意识,集体意识的流变在文学家、音乐家、诗人、画家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放眼西方,在科学启蒙时代之后,浪漫主义运动紧接着登上历史舞台。启蒙运动的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宗教革命、法国大革命,带来了重视理性思考和外部世界客观规律的社会形态;浪漫主义运动则由文学、艺术、思想领域的先锋扛起旗帜,他们高呼回归人的内心,重视心灵表达,提倡以人为本。

浪漫主义的定义是什么?其实并没有清晰严格的词语界定它。浪漫主义也不是一种风格,它不像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有清晰的形式上的界定。所有风格都被尝试过,法国首位浪漫主义史学家托兰把他的领域定义为“那些正好定义不了的东西”。另一位浪漫主义学家则说“浪漫主义恰恰无关于话题的选择,也无涉于真实,而在于一种感受的方式。”

浪漫主义不是一种明确的风格,而是一场革命。德国哲学家恩斯特·特洛伊奇说:“浪漫主义同样是一场革命,一场真正的、彻底的革命,一场同时反对资产阶级情调和普遍平等主义伦理的革命;总而言之,这场革命反对在西欧盛行的算术化、机械化的科学精神,反对混淆功利与道德的自然法,反对将人性过度抽象为普世与平等。”黑格尔则把浪漫主义简洁的定义为“绝对的向内性”。如果按荣格对心理类型的分析,我们便可以把浪漫主义定义为内倾型,而启蒙运动属于外倾型。

对于浪漫主义运动具体的起点时间,大家各执一词,但基本是在18世纪中期。在这场运动中,思想家、音乐家、画家、作家和诗人起了重要作用,他们坚持倾听内心声音,反抗启蒙主义的理性精神。在这面“浪漫”旗帜下,汇集了思想家卢梭、赫尔德,诗人歌德、华兹华斯、拜伦,音乐家贝多芬、李斯特、瓦格纳,画家透纳、戈雅等。浪漫主义的浪漫,从这些巨匠胸中迸发出来,影响了整个社会的风貌。

浪漫主义的浪漫,是卢梭的《论科学与艺术的道德影响》,是他的《新爱洛漪丝》,是他的《忏悔录》,是他“人最终会彻底地疏离于现代世界,以至于他们将祈求上帝让他们回到从前无知、天真、贫瘠的状态,只给他们留下那些令人快乐、值得珍重的东西”的预言。卢梭是浪漫主义运动的开路先锋,他深刻的认知到,启蒙之光虽然温暖光明,但不能照彻人性。

浪漫主义的浪漫,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他的《浮士德》,他认为美感是无法学习得到的,那些学校教授的课程和某些规范对于发现美来说无济于事。“对于一位天才来说,原则比榜样还要有害”,自然的元真就是一切。

浪漫主义的浪漫,是人们对音乐大师的推崇,是对贝多芬的顶礼膜拜,是对李斯特和帕格尼尼之魔鬼技巧的着迷,是被瓦格纳的史诗交响招了魂,是肖邦,是舒伯特,舒曼,是柏辽兹。音乐成了宗教,它直接和人的心灵对话,音乐家成了国王。

浪漫主义的浪漫,是诗人们的直抒胸臆,是雪莱的“诗意的产生与重现,同意识、意志没有关系”,是华兹华斯“自然之书在万事万物之上,不朽之下,生命生长”,是拜伦“我独自在那里冥想一刻钟,梦想希腊仍旧自由而欢乐”。

浪漫主义的浪漫,是对夜和梦的赞美,是对《静夜思》十多种不同的德语翻译,是英国教士爱德华·杨笔下的“到了晚上,灵魂去外物而得自由,去激情而得冷静,思绪不受牵绊,不受压抑,在无疆的世界里甄选自己的所爱”,是画家福塞利描述灵感时说的“梦是最少被探索的艺术领域”,是肖邦琴键上流动的那么多首夜曲。

浪漫主义的浪漫,是各民族语言和神话的回归,是歌德的文集《论德国艺术》,是赫尔德的《论语言的起源》,是费希特《致德意志民族》的演讲,是小说家司各特开始运用通俗语言进行写作,是用苏格兰语写成的《罗伯特·布鲁斯进军班诺克本》,是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是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

浪漫主义的浪漫,在那些文字、音乐、画作中,是对过于理性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担忧。越关注外部世界,离自己的心越远。

卢梭曾说,文明开化通向的终点不是解放而是奴役,文明用花束掩盖了拖累我们的枷锁,科学进步了多少我们的心智就退化的多少。

很激进的言论,但,表达了他的担忧。不知看到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和人自身能力的发展,卢梭有什么看法。

“绝对的内向性”,浪漫主义将选择它的历史走向。

翻译:袁子奇

出版:中信出版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535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