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几部古典音乐

推荐几部古典音乐,第1张

西方古典音乐:

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勃兰登堡协奏曲 、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帕蒂塔

亨德尔:皇家烟火音乐、弥塞亚、水上音乐、D大调第五号大协奏曲、G小调第六号大协奏曲、C大调大协奏曲“亚历山大的盛宴”、快乐的铁匠

帕哈贝尔:卡农

海顿:创世纪(咏叹调与合唱)、104部交响曲(如45“告别”、82“熊”、83“母鸡”、94“惊愕”、101“钟”、104“伦敦”)、奏鸣曲(我也不记得多少部了)、皇帝四重奏(第二乐章悠扬变奏,今被引用为德国国歌)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其中《春》第一乐章最有名、还有《冬》的经典冬雨演绎等等)

莫扎特:第20、21、23、27钢琴协奏曲(20、21的第二乐章优美……唯美)、第40、41交响乐、弦乐小夜曲(共四个乐章,都很熟悉的)、D小调幻想曲、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序曲很好听)、单簧管协奏曲、长笛与竖琴协奏曲、星星变奏曲

利奥波德·莫扎特(神童莫扎特之父):玩具交响曲

贝多芬:九首交响乐(当然三“英雄”、五“命运”、六“田园”最著名啦)、小提琴奏鸣曲“春天”“克鲁采”、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钢琴奏鸣曲、浪漫曲两首

舒伯特:A大调五重奏“鳟鱼”(第三乐章“幽默曲”最有名)、D小调第十四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小夜曲、音乐瞬间、多首艺术歌曲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四把竖琴绝无仅有)、罗马狂欢节序曲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有熟悉的婚礼进行曲)、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三个乐章都很有名,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勃拉姆斯:第一(又称“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第四乐章五分三十秒起旋律模仿欢乐颂)、二、三、四交响曲 (四是最深刻的)、匈牙利狂想曲(2、6较有名)、学院庆典序曲

肖邦:19首夜曲(前三首最著名)、第一叙事曲、4首即兴曲、多首诙谐曲、多首圆舞曲、多首大圆舞曲(又名波兰舞曲、波罗乃兹)、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多首练习曲(如:黑键、离别、革命、蝴蝶、枯木、海洋)、多首前奏曲(如:雨滴)、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二协奏曲的第二乐章都柔美至极,唯美)、仙女们(仙女圆舞曲好听)、引子与辉煌大圆舞曲(肖邦极少有的大提琴与钢琴作品)

舒曼:童年情景(第七首“梦幻曲”最经典,还有“竹马游戏”、“在火炉边”等)、狂欢节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第六首较有名)、钟(改编自帕格尼尼小提琴曲)、爱之梦、献辞、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很特别,加入诙谐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旅行年代(欧贝曼山谷、埃斯特哈奇庄园的喷泉)

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每个乐章都好听)、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是著名的炫技“钟”)、24首随想曲(第24首最著名,被众多作曲家改编,其中拉赫马尼诺夫的最成功)、摩西幻想曲

罗西尼:弦乐奏鸣曲(1-6全集)、威廉·退尔序曲、塞维利亚理发师、贼雀序曲

比才:卡门第一|二组曲(共八首,推荐间奏曲、哈巴涅拉、夜曲、波西米亚舞曲)、阿莱城姑娘第一|二组曲(共八首,推荐夜曲、小柔版、间奏曲、小步舞曲)

苏佩:轻骑兵序曲、维也纳早中晚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天鹅湖(推荐:圆舞曲、四小天鹅)、胡桃夹子(推荐:花之圆舞曲、糖梅仙子之舞)、睡美人(推荐:玫瑰柔板)、第六交响曲“悲怆”(每个乐章都令人难忘)、钢琴套曲《四季》(“六月”船歌最经典)、如歌的行板、弦乐小夜曲、忧伤小夜曲、1812序曲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二乐章很著名、其他三个乐章也很熟悉)、第八交响曲(第三乐章一听难忘)、斯拉夫舞曲、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深刻)、母亲教我的歌

德彪西:夜曲(第二乐章“节日”好听)、大海、牧神午后(根据象征派作家马拉美同名作改编、其中的长笛值得一听)、意象集、版画集、儿童园地、贝加马斯克组曲

拉威尔:鹅妈妈组曲、波莱罗 、茨冈 、库普兰之墓(共六首、四首有钢琴、弦乐版本)、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有钢琴、弦乐版本)、由拉威尔改编成弦乐版本的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色彩斑斓)、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优美)、水的嬉戏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很有名)、被出卖的新娘

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培尔·金特组曲(较著名的有晨曲、阿尼特拉舞曲、在山神庙、索尔维格之歌)、抒情小品集、霍尔堡时代组曲(前奏曲悦耳)

西贝柳斯:芬兰颂、悲伤圆舞曲、小提琴协奏曲

弗雷:西西里舞曲、梦后、帕凡(孔雀)舞曲

格鲁克:奥菲欧与尤利迪西

拉赫马尼诺夫:帕格尼尼狂想曲(变奏18较著名)、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很美)、第三钢琴协奏曲、双钢琴(OP5,OP17)、练声曲

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小提琴主题伴随四个乐章)、西班牙随想曲

圣桑:动物狂欢节(其中“天鹅”最著名、“水族馆”也不错)、骷髅之舞、影子与回旋随想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蝙蝠序曲、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故事圆舞曲、埃及进行曲、皇帝圆舞曲、电闪雷鸣波尔卡、南方的玫瑰圆舞曲、前进波尔卡、安锐波尔卡、拨弦波尔卡(与约瑟夫·施特劳斯共同创作)、吉卜塞男爵、晨报圆舞曲、维也纳糖果圆舞曲、维也纳气质圆舞曲、天佑皇帝约瑟夫一世万岁进行曲(有德国国歌片段)、游览列车波尔卡、享受生活圆舞曲、爆炸波尔卡、你和你圆舞曲、柠檬树花开何处圆舞曲、音乐美酒和女人圆舞曲、艺术家生涯圆舞曲、闲聊波尔卡、奥菲欧四对舞

约瑟夫·施特劳斯:奥地利村燕圆舞曲、水彩画圆舞曲、无忧无虑快速波尔卡、小磨房波尔卡

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茨基进行曲、中国人加洛普

瓦尔托伊费尔:溜冰圆舞曲、西班牙圆舞曲

伊凡诺维奇:多瑙河之波圆舞曲

莱哈尔:金银圆舞曲

约纳森:杜鹃圆舞曲

萨拉萨蒂:卡门主题幻想曲、流浪者之歌

马斯奈:沉思

多普勒:匈牙利田园幻想曲

蒙蒂:查尔达什舞曲(伦敦小提琴之声有48把小提琴绝妙演绎)

巴伯:弦乐柔版

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前奏曲)、罗恩格林(第一幕序曲)、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帕西法尔(序曲、圣星期五的奇迹)、汤豪舍(前奏曲)

马勒:第一进行曲、旅行者之歌(声乐套曲,古斯塔夫·马勒作词)、交响曲

R斯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作品30(开头被选为一**配乐)、唐璜 作品20 、梯尔·艾伦斯皮格尔的恶作剧 作品28 、玫瑰骑士圆舞曲

法雅:爱情魔术师

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降E大调“浪漫”)

维尼亚夫斯基:华丽的波兰舞曲

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芭蕾舞剧选曲)、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认识每一件乐器的音色)

肖斯塔科维奇:钢琴协奏曲、第二圆舞曲(法国小提琴家安德烈·里欧协乐团有经典演绎)

埃尔加:小提琴小品爱的致意(又称爱的礼赞)、威仪堂堂进行曲、新颖主题变奏曲“谜语” 、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深沉)

弗兰克: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有名)

马斯卡尼:乡村骑士间奏曲

韦伯:邀舞

布里顿: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和彼得与狼类似介绍乐器音色)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木星”乐章很著名的!熟悉的旋律在三分十五秒出现)

[音乐常识]致初学作曲的业余音乐爱好者

首先,来说说音阶,因为这里有很多术语回头会用到,所以必须从这里说起。

常用的音阶有六种,包括一种大音阶,三种小音阶,半音阶和全音阶。通常旋律与和声,还有调式等都是构造在大音阶或小音阶上的。这是一部乐曲的基础,所以在了解一切之前必须先了解这个。一般人都喜欢从音程开始入手,可是我感觉音程没什么可说的,无非是根据跨越的半音数量来起个名字。现列表如下,讲解略去。

包含半音数量 音程名称 举例

1 小二度 C - bD

2 大二度 C - D

3 小三度 C - bE

4 大三度 C - E

5 纯四度 C - F

6 增四度 C - #F

7 纯五度 C - G

8 小六度 C - bA

9 大六度 C - A

10 小七度 C - bB

11 大七度 C - B

12 纯八度 C - c

13 小九度 C - bd

14 大九度 C - d

15 小十度 C - be

16 大十度 C - e

只是注意一点,不把数学概念用在这里。比如,两个纯四度相加不是纯八度,而是小七度。还有,度前面的数字是根据大音阶上音的数量计算的。

废话少说,开始说音阶。

大小音阶各有七个音,分别构成音阶的七个级。最基本的音阶是自然大音阶,就是do re mi fa sol la ti。这是按照五度相生法构造的。具体构造方式不实用,这里就略去了。

每个级的音都有自己的名称,下面按照重要程度一一叙述。以C D E F G A B为例,唱名仅按照该大调音阶。

C(dol)是主音,是自然大音阶的根本之根本,音阶的名称也是根据这个音来的。比如C D E F G A B叫C大调音阶,E #F #G A B #c #d叫E大调音阶等等。

G(sol)是属音,其重要性仅次于主音。

F(fa)是下属音,也是非常重要的音。

D(re)是二重属音,也就是属音的属音。因为在一个调子的属调里面,属音就是原来调子的二重属音。

E(mi)是中音,因为它的位置在主音和属音中间。

A(la)是下中音,因为它的位置在下属音和主音中间。

B(ti)是导音,这是音阶中最不稳定的音,有强烈的进入主音的要求。所以,尤其是在终止式里面,导音进行到主音几乎是一切进行中优先级最高的。

嗬嗬,这些还是预备知识,虽然可能有很多人知道,不过以后频繁要用到,所以为了让更多业余爱好者了解,还是提了一下。

自然大音阶最大的特点就是三音是大三度(当然是和主音的关系)。在自然大音阶里面,所有音程不是大音程就是纯音程,没有小音程的。

现在开始说三种小音阶。

首先,和声小音阶。所谓和声小音阶就是把大音阶的三度和六度变成小音程。这两个音(中音和下中音)是对调性最敏感的两个音,把它们变成小音程会是音阶的色彩从太阳变成月亮,从阳性变成阴性。

比如C大调:C D E F G A B,对应地c小调和声音阶应该是C D bE F G bA B。本来是do re bmi fa sol bla ti,可是听起来却像是la ti do re mi fa #sol la。待会儿还会说到。

和声小音阶的特色是那个增二度。即从小六度到大七度的跳变(忘了说了,呵呵,大音程和纯音程多一个半音是增音程;小音程和纯音程少一个半音是减音程。)这个音阶的无限魅力就在这个跳变上。许多欧洲作曲家在模仿东方异国情调的时候都喜欢来回来去地强调这增二度。

另一个小音阶是旋律小音阶,这个音阶只有三度是小音程,其他都和大音阶一样。所以,我认为一个音阶的三音是决定这个音阶色彩的最重要一个音。不过注意这个音阶在下行的时候是要把六度和七度全都变成小音程的。这种做法由于抹平了那个增二度,所以旋律更加圆滑了。

最后,自然小音阶。这个音阶的三度,六度和七度全都是小音程。这样,do re bmi fa sol bla bti就完全变成了la ti do re mi fa sol。于是,我们不用主音作为小调的调名,而是用三音。这样,小调的谱号就要从上方小三度的大调去借,这是小调会多出三个降号来。比如,C大调没有升降号,可是c小调却有三个降号;又如,#F大调是六个升号,可是#f小调却只有三个升号。

半音阶。顾名思义就是由半音组成的,一共十二个音。用处很广,不过最好熟练掌握之后再用。最早是mozart提倡的,他带得他的老师haydn都开始用半音阶了,而且相当精彩。

全音阶。当然都是全音了,每两个音之间都是大二度。由于12/2=6,所以全音阶实际上只有两个:C D E #F #G bB和bD bE F G A B。这种音阶没有调性,听起来很玄。是德彪西的最爱。如果是初学者的话尽量避免,如果要八度老兄那样的我就管不着了。

终于说完了,这些是点基本理论,还有很多旋律和声部写作的惯例和禁忌,以后还有,呵呵。

(二)

呵呵,这回轮到曲式了。说到曲式,那可是我最早接触的音乐理论之一了,我看的是匈牙利近代三大音乐家之一魏纳。莱奥所作的<器乐曲式学>,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作蓝本讲述以器乐为主的奏鸣套曲中的曲式。

我之所以在高中的时候就开始看曲式,主要因为曲式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对专业要求比较少,只要知道一些关于调性的东西就可以了,不像对位法,死难死难的,科班的都学不好。

好了,现在开始。再重申一下,我不是专业,所以我讲的就是经验之谈,不是书本知识。(当然,也有来自书本的经验)

一首乐曲中,最小的单位是什么音。废话!不过单音没有任何意义,也就省去了,放到旋律的写法中来讲。在创作中,最小的单位应该是动机了。所谓动机,就是展示你旋律特征的一到两小节的短旋律,不要求完整,只是把鲜明的特征表述出来即可。一个模进的旋律就是由一连串动机构成的。动机是构成音乐的基本素材,无论是呈示,还是展开,都要用到这样的素材作基础。各个段落以及乐章之间的紧密联系也都是和动机分不开的。

一部音乐,最重要的主题,没有主题的音乐好像没有脑袋的人(嗬嗬嗬,有点儿荒诞吧),是不可理解的。主题的定义很模糊,魏纳。莱奥也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总之能让听者进入状态的就是主题了。主题也有好多的结构呢,从最简单的乐句到复杂的综合乐段,都是主题。大家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挑选着用,我来一一描述一下:

乐句:一个完整的句子,就像写文章一样,一直到让人产生"句号"的感觉(也就是终止)为止。乐句的终止可以是完全终止(结束在主和弦上),也可以是不完全终止(结束在属和弦上)。甚至可以不用终止,直接进入下一段。这时没有终止的乐句就称作开放式乐句。比如钢男的那个impromptu的中段(Trio,三声中部,一会儿会讲到。)就是一个开放式乐句。

重复乐句:超级简单,就是把一个乐句重复一下,不改动或者作一些修饰性质的改动。mozart特别喜欢用这种重复乐句。

乐段:也是由两个类似的乐句构成,不同于重复乐句的是,在终止上作了本质的修改。最普通的做法是前乐句不完全终止,后乐句是完全终止。这个非常常见,在mozart等人的sonata里面经常出现,大家应该有所体会。另外在前后乐句之间可以插入短小的动机作为连接。

重复乐段:不用我再废话了吧两个一样的乐段。在小步舞曲(menuetto)当中大量出现。

三部乐段:呵呵,这个有些像元曲当中的"鼎足对",就是把原来两部分的东西变成三部分了。分成前乐句,中乐句和后乐句。这时三个乐句的终止式就非常微妙,有兴趣不妨琢磨一下。beethoven在处理时意外地把中间的的乐句转到下属调上,然后在下属调上面用了个完全终止。

复合乐段:就像把乐句攒成乐段那样,就可以把乐段攒成复合乐段。

综合乐段:如果乐段前后乐句在材料上(也就是动机上)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或者说前后乐句用的不是一个材料,这样构成的乐段就是综合乐段。这种乐段会让你的作品更加富有变化。

三部综合乐段:三部乐段,其中每一部分都是不同的素材,就是这种乐段。这是最复杂,最奇妙的一种,因为,三个部分可以是乐句,也可以是乐段,也可以交替使用。

注:乐段也可以是开放的。

这些其实是一些基本的主题结构,魏纳。莱奥之所以讲了许多是因为后面他要分析beethoven全部的32部sonata,在我们业余爱好者来说,不必了解的那么精深,大略知道一些就足够了。下面开始讲真正的重头戏--曲式。

从二部曲式开始吧。这个可是最最基础的曲式了,可以说一切的曲式都是从这个演变来的。因为在最初写作的时候,作曲家最简单的方法不过是把曲子分成两部分,随后这两部分就逐渐有了定型。单二部曲式的结构是(A B),也就是两个部分。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划分,而是互相有联系的。通常A段是以不完全终止结束,然后B段用A段的素材在变化和弦,通常是七和弦或九和弦上开始,最后再用相似的材料在完全终止上结束。

在bach和haydn的作品中(haydn限于早期,因为晚期他已经把奏鸣曲式发展出来了),有大量的这种曲式出现,但是稍有不同。在B段的末尾有大量的A段素材出现,造成了结构听上去像(A BA),这样的二部曲式称作带有再现的二段曲式,比通常的更加完善一些,这种结构也直接导致了三部曲式的出现。

三部曲式中,(也叫三段式,不过名字听起来有些。。。想起亚理士多德和卢卡西维奇来了。)三部曲式的结构为(A B A),和带有再现的二段曲式很像,但是不同在于B段相对独立,可以完全使用新的材料,也可以继续使用A段的材料。而且再现A段相对完整,而不是只有一个A段特征的小乐段加上一个完全终止。这里的再现A几乎可以和呈示A一模一样。重复一般为(||:A:||:B A:||),也有省略前面或者后面重复的。A或B只有一个乐句或者乐段,不可再分的,称作单三部曲式。

有单三部曲式,当然就有复三部曲式啦!如果A段或B段本身又是一个二段或三段式,整个乐曲就是一个复三部曲式了。这是乐曲的结构已经相当丰富,完全可以作为套曲的一个乐章了,这就是第三乐章,小步舞曲(menuetto)或者谐谑曲(scherzo)。回头要说。现在研究研究复三部曲式的调性和结构。复三段式的中间B段在早期作品中一般以三重奏(Trio)的形式出现,称作三声中部。大多数情况下三声中部用另外的调性,这样可以让听众不至于在长大的作品之中感到烦躁。当然也可以不转调。至于转向的调性,通常有以下几种:

1、属调:颜色更加明亮。

2、下属调:颜色更加柔和,这是速度宜放慢,要是保持速度不变的话至少也要把节奏放慢。

3、同名大小调:颜色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4、上方大三度的调性:色彩忽然闪亮。

5、下方大三度的调性:色彩忽然变得柔和,有圆号的感觉。

另外复三部曲式结构还可以加以变化,比如前面加引子,后面加尾声,或者使用多个三声中部等等。两个三声中部的结构如下:A:二段式主题--B:三声中部I--A:二段式主题--C:三声中部II--A:二段式主题。这时至少要有一个trio转调,否则就会使乐曲枯燥无比,即使是催眠曲也将不会有这样好的催眠效果。

j。s。bach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部最后乐章就是复杂的复三段式,结构为:A:二段式主题--B:Trio_I--A:二段式主题--C:波兰舞曲--A:二段式主题--D:Trio_II(这个我在共享区上传过)--A:二段式主题。长大,没有转调,但巴赫借助乐队的变化避免了枯燥。

复三部曲式经过进一步变化之后,发展成了两个非常常用的复杂的曲式--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

奏鸣曲式吗,自然是在奏鸣曲里面大有用武之地了。九成以上的奏鸣曲第一乐章都是奏鸣曲式的。在这种优美的曲式里面,对称的美与不对称的美做到了统一,规律与变化达到了和谐。奏鸣曲式的大结构是这样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括号里面的可以省略。每一个部分都有详细的结构:

呈示部:主部主题--(连接部)--副部主题--结束主题群。

展开部:相当自由,没有什么限制。

再现部:主部主题--副部主题--结束主题群。

现在研究一下调性。

呈示部:主部主题自然出现在乐曲的调性上,副部主题就要转调了,而且这个转调在呈示部是必须的。一般大调转向属调,或者上方大三度(比如贝多芬<黎明>,C转E),有时也往下属调转;小调最常见的是转到关系大调(如c->C),同名大调(如c->bE)或者是属调。可以直接转调,也可以通过一个插部来过渡。跟在副部主题后面的,是一个一个的结束主题。主题的数量是乐曲规模的标志,一般在三四个左右。mozart的曲子里面结束主题排列有序,整齐化一,是标准的参考资料。呈示部一般重复一遍。

展开部:一般来说展开部没有什么限制,素材可以从呈示部或引子里面拿,也可以出现新的旋律。但是也不是一点限制都没有,所谓调性的自由是指要不停地转调,转调,转调,一直到转的彻底晕菜了为止。等到实在不行了,再把调性引回来到再现部。

再现部基本上是呈示部的重复,不过有些人喜欢在主部主题把调性转到下属调上去。这一次的副部主题不能再转调了,因为乐章接近结尾,要把调性稳定下来了。小调奏鸣曲的大调副部主题要改回小调,并要在乐章的调性上面。结束主题也要力求平稳,可以做同名大小调的变化,但不可有太大的动作。在协奏曲的奏鸣曲式中,再现部结束主题的末尾部分可以安排一个长长的大三和弦,然后可供独奏者演奏华彩段。可以加入尾声,尾声可以向下属调离调,是很不错的处理方式。

还有一种简单的小奏鸣曲式,就是用一个经过句代替展开部。有一个很有名的例子就是mozart<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回旋曲式。回旋曲叫Rondo,源自欧洲的一种乡村舞曲形式--轮舞。这种曲式的特点就是有一个风格鲜明的主题,反复出现,至少三次以上。最适合用作套曲的终曲。海顿创立的原则就是最后一个乐章为乡村舞曲风格的Rondo。回旋曲式有两种形式,下面容我一一道来:

第一种:简单回旋曲式。这个有点像经过扩展的复三段式,结构为主题--插部I--主题--插部II。。。--主题--(尾声)。不同的是插部的体裁不限,不一定是trio。而且主题每次出现都可以做各种修改,甚至调性都是自由的,你可以来回来去地改变调性,只要在结束的时候改回来就可以了。插部的安排,调性的变换,一切都在你的控制之中。这种结构通常用在第二乐章慢板和终曲当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mozart的弦乐小夜曲ein klein nacht musik, kv525的终曲。调性变换非常频繁。

第二种:奏鸣回旋曲式。呵呵,这个有些像回旋曲,结构是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怎么一样呢!嘿,细节不一样,来看一下:

呈示部:主题--副群--(主题)。所谓副群就是副部主题加上结束主题,有时只有副部主题。要是没有那个括号里面的主题不就是奏鸣曲式了吗没错,可是这会的括号里面的主题很少省略。调性吗,副群转调啊,其他都在本来调性上。

展开部:这次可更加自由了,不光能像奏鸣曲式那样乱转一气,还能用类似复三段的trio来代替展开部。更有甚者,还可以用更加自由的幻想曲来代替展开部。至于其他形式吗,看作者的喜好了。不过要避免重复,因为Rondo本来重复就够多的了。

再现部:主题--副群--主题+尾声。最后的尾声和主题是很紧密的,而副群也回到了原来的调性。

嘿嘿,这不就是奏鸣曲式多出现一次主题吗没错,所以叫奏鸣回旋曲式。很工整。下面来看一下完整结构:

主题--副群(转调)--主题--展开部(或trio,或fantasy)--主题--副群(不转调)--主题+尾声。

再对比一下普通回旋曲:

主题--插部I--主题--插部II--主题--插部III。。。主题+尾声。

呵呵,原来就是一种特殊形式啊。不错,这样的曲式在终曲里面应用最广。如beethoven悲怆奏鸣曲的终曲,中间用的是trio。

最后一种,变奏曲式。这个不难,首先有一个主题,一般是二段式,速度中庸。在这个主题的基础上发展出无数的变奏,一般调性不发生变化,最多就是同名大小调之间的变换。不过速度和风格可一定要有丰富的变化,否则本来主题和变奏就很像。。。

当然,还有一种不规则的变奏,无论是和声还是调性都可以与主题相去甚远。

在结尾一般有一个尾声,或者快速的变奏,要么就是把主题再现,然后加上尾声(常用)。

看一看结构:

主题--变奏i--变奏II--变奏III。。。(主题)+尾声。

代表作:舒曼的<交响练习曲>,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变奏,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一共十几个。尾声写的漂亮极了。

哈,终于打完了。不过还有套曲的整体结构没有说,下次再说吧。

(三)

曲式还有一种,就是套曲的曲式。

一般的套曲,指的是奏鸣套曲,由演奏乐器的不同,所得的名称也不同:

单一乐器演奏的,叫奏鸣曲或无伴奏奏鸣曲。如钢琴奏鸣曲,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

由独奏乐器加上伴奏乐器演奏的,叫独奏乐器的奏鸣曲。如小提琴奏鸣曲(小提琴和钢琴/吉他)。

由少量独奏乐器演奏,每兼乐器只负责一个声部的,叫重奏曲。如弦乐四重奏(小提琴两把,中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钢琴,小提琴,大提琴),木管五重奏(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

由独奏乐器(可以是多个)和乐队演奏的,叫独奏乐器的协奏曲。如圆号协奏曲,管弦乐队协奏曲,声乐协奏曲。

由完整的管弦乐队演奏的,叫交响曲。交响曲有时加入合唱队。

无论是哪一种套曲,统称为奏鸣曲。比如,交响曲只是奏鸣曲的一种,钢琴奏鸣曲也是奏鸣曲的一种。

现在说说奏鸣套曲的结构。这个结构是经过长期发展得到的,最后在海顿手中得以定型,因此人们称海顿为"交响乐之父"。今以奏鸣曲为例。

一般,奏鸣曲分为四个乐章,按照快慢相间的原则来配置。

第一乐章,通常为快板(Allegro),曲式一般用奏鸣曲式,是最紧张,最具有戏剧性的一个乐章。第一主题常常很鲜明有力,第二(副部)主题则以歌唱性的旋律和声为主,强调与第一主题的对比。展开部千变万化,这一切都构成了第一乐章的特色。第一乐章是整部作品的核心。

第二乐章,以慢扳(Largo, Adagio, Andante, Lento等)的浪漫曲为最常见,为的是强调和第一乐章的对比。曲式比较自由,一般用简单的二段式或三段式,另外变奏曲也比较常见,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亦不少见。该乐章是整部作品中最为深沉的一个乐章。

第三乐章,这个比较固定,一般不作变化。要么是中庸速度(Tempo di Menuetto)的小步舞曲,要么是急速(Presto或Vivace)的谐谑曲。曲式用的都是复三段式。在小型的独奏奏鸣曲中,这个乐章经常被省略,要么就是和终曲结合在一起。

第四乐章,终曲,急速(Presto, Vivace等),在海顿的作品中是舞蹈的场面,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则是胜利的结论。采用回旋曲式最多。是速度最快,情绪最高的乐章,一定不能被上一个乐章压制住。

在这些乐章之间有时还可以加入其他成分,比如我就加过间奏曲。不过是后期的做法。后期甚至把四个乐章写到一个乐章里面,号称但乐章交响曲。

以上是奏鸣套曲,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古组曲(Suite或Partita)的套曲曲式:

Bach的作品一般按照A-C-S-O-G的格式。

A:Allemande舞曲,亦称作德国舞曲,因为那个词在法语中就是指德国的一个民族。速度中庸。

C:Courante舞曲,有法国式和意大利式两种。前者强调高雅,后者强调流畅。快速。

S:Sarabande舞曲,西班牙舞曲,以符点为特色。贝多芬在<艾格蒙特>序曲中模仿过这种节奏。慢速。

O:Optional,只要不和其他乐章重复,可以任选一个舞曲作为这个乐章。一般有一下几种:

Menuetto:小步舞曲,唯一保存到奏鸣套曲中的舞曲。

Bouree:布列舞曲。

Gavotte:加沃特舞曲。

Passpied:帕斯比耶舞曲,源自法国,小步舞曲的前身。

Rigaudon:里高东舞曲,源自英国。格里格有很出色的作品。

Musette:风笛舞曲。

Loure:古风笛舞曲。

Polonaise:波兰舞曲,肖邦有大量名作。

Anglaise:英国舞曲。

Air:咏叹调。

G:Giga,吉格,苏格兰三拍子舞曲,急速,很像奏鸣曲的终曲。

可以看出,古组曲是由一连串的舞曲组成的。不错,因为套曲是从给舞蹈的伴奏中独立出来的。它最大的一个原则就是快慢相间,最早的套曲就是由一首慢速的孔雀舞和一首快速的加亚尔德舞构成的。

下面分析一下钢男的即兴曲,嘻嘻。请有兴趣者到钢男(钢琴男孩)发的"[原创]仿古即兴曲"贴子里面下载谱子。(技术论坛的音乐理论那里,那个是原作。)

整体结构是单三段式,调性为a->A->#F->a。谱子上的调号标记有些错误,最后再现A段应该是还原成C调的调号。

A段,1-17小节(算弱起小节)。A段是一个合乐段,因为前后两个乐句材料上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终止变了,后乐句出现了频繁的转调。第一小节是弱起,到第九小节为止是前乐句,实际上是一个八小节的乐句,停在半终止上;后乐句有些复杂,前四个小节重用前乐句,但是伴奏更加丰富。从14小节开始转调。14小节转到A大调,16小节是#f小调,17小节是#F大调,最后是#F大调的完全终止。

B段,18到27小节。开放乐段。18-25为前乐句,半终止;重复一遍为后乐句,但是由于终止不同,所以不是重复乐句。27小节一开始是完全终止,但是立刻就转到了a小调,并开放着。

A段再现。基本没有变化,最后的大调改成了小调。

关于B段的开放性我还是有一些疑问。因为如果把27小节那几个音看作是连接的话,B段就是一个以完全终止结尾的封闭乐段了。就像A段,结尾出也有一个连接用的音。

(四)

这次说说什么呢?

音乐是由三大要素构成的:旋律,和声和节奏。节奏没什么可说的,无非就是两拍子

强、弱,三拍子强、弱、弱,四拍子强、弱、次强、弱,其它的都是这几种的组合。

主要来说说旋律以及和声。这些都是我平时得出的一些经验,结合书本上的理论。

关于旋律,我记得书上大致是这么说的:

1、主音,属音和下属音本性平稳,称为“静音”;而重属音,中音和下中音本性多变,称为“动音”。

2、第七度本性极不稳定,称为“导音”。

3、动音要解决到相邻的最近的静音之一,而导音要上行解决到主音。

4、旋律的进行有四种,同音反复,级进,小跳和大跳。

5、一度音程的进行为同音反复,二度音程的进行为级进,三度到五度为小跳,五度以上为大跳。

6、大跳不宜使用,如果要用的话必须保证前后两个音在同一个和弦内。跳进之后一般反向进行。

7、有一种跳进可以任意使用,就是下行跳至导音,然后导音解决到主音。

8、旋律的线条,节奏要有一定规律,不能谁和谁也挨不上边。

9、模进就是同样的旋律在不同的高度反复出现。模进一般不超过四次,是好的做法。

10、乐句结尾处是属和弦,称为半终止或不完全终止;若是主和弦,则成为全终止或完全终止。如果应该解决到I和弦的,却解决到VI和弦上去了,则称做假终止。

11、前后乐句要有联系。关于乐句的结构请参看《曲式》一章。

朋友你好,一般而言,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最早是源于意大利歌剧中的序曲,是海顿时定型。

交响曲的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为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为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者是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者是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或者奏鸣曲式等等。采纳谢谢。

一字歌谱

二字歌名

三字歌名

四字歌名

五字歌名

六字歌名

七字歌名

八字歌名

九字歌名

十字歌名

十字以上歌名

英文歌曲

原创歌曲谱

合唱曲谱

乐友上传

民美1-2字歌谱

3字民美歌谱

4字民美歌谱

5字民美歌谱

6字民美歌谱

6字以上的民美歌谱

1-3字歌名少儿歌谱

4-5字歌名儿歌歌谱

6字以上歌名儿歌歌谱

英文儿歌歌谱

1-4字歌名军歌歌谱

5字以上歌名军歌歌谱

1-3字歌名影视歌谱

4-5字歌名影视歌谱

6字以上歌名影视歌谱

吉它弹唱谱

乐队总谱

钢琴曲谱

电子琴曲谱

手风琴曲谱

二胡曲谱

笛子萧的曲谱

萨克斯谱

古筝的曲谱

其它的曲谱

京剧曲谱

越剧曲谱

黄梅戏曲谱

栏 目 树 形 导 航

| 网站首页 | 乐谱库 | 网友上传 | 音乐知识 | 音乐视频教程 | midi迷笛音乐 | 枫儿商城 | 求谱。留言 |

|

乐谱库首页

|

流行歌曲乐谱

|

民族与美声歌曲歌谱

|

儿歌歌谱

|

军歌歌谱

|

影视歌曲歌谱

|

外国歌曲歌谱

|

乐器演奏乐谱

|

戏曲乐谱

|

您现在的位置: 枫儿音乐 >> 乐谱库 >> 军歌歌谱 >> 5字以上歌名军歌歌谱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热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简谱/歌谱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15530 更新时间:2006-4-30 18:38:10

乐谱录入:xujingchen 责任编辑:xujingchen

上一篇乐谱: 边境上我们升起国旗(五线谱/简谱对照)

下一篇乐谱: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铁道游击队》插曲)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乐 谱 专 题

乐谱悬红

流行歌曲钢琴谱集锦

流行歌曲吉他谱吉它谱六线谱

流行歌曲乐谱

红歌乐谱专集

相关乐谱

没有相关乐谱

乐谱推荐

挥着翅膀的女孩五线谱 钢琴谱—容祖儿

开不了口吉他谱 六线谱 简谱—周杰伦

一生中的最爱-杨千嬅 郑伊健(简谱)

在路上(吉他谱 六线谱)—麦田守望者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吉他谱/六线谱)-阿木

不了情(萨克斯谱 五线谱)—版本二

反过来走走(简谱 乐谱 曲谱 歌谱)-孙燕姿

I think I(钢琴谱 五线谱)—《浪漫满屋》插曲

Amani—beyond

爱的代价C调吉他谱 六线谱 简谱—张艾嘉

热门乐谱

[组图]今天你要嫁给我(…

[组图]老婆老婆我爱你(…

[组图]听妈妈的话(五线…

[组图]秋天不回来-王强…

[组图]千里之外(吉他谱…

[组图]菊花台(简谱 吉他…

[组图]秋天不回来(简谱…

[组图]香水有毒(简谱 乐…

[图文]一首简单的歌(简…

[图文]越单纯越幸福(简…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1 | 网站地图2 | 网站地图3 |

枫儿音乐与音乐爱好者一起成长。音乐爱好者群:9775604 站长:xujingchen、随风飘荡 备案:赣ICP备06002791号 本站部分内容出自网络,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做出相应的处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577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