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作品艺术风格有哪些

小提琴作品艺术风格有哪些,第1张

 小提琴作品的艺术风格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从美学角度讲,有抒情风格,有民间质朴风格、优美风格以及热情风格等等。一部作品所具有的或多或少非常明显的民族特性也可以称之为“风格”,如俄罗斯风格、法国风格、西班牙风格等等。下面我从多个作曲家及其创作的小提琴作品的不同风格特点出发,分别加以论述。

 小提琴作为一件全手工弓弦乐器,它的科技含量之高、文化底蕴之深,再加之小提琴的音色如此优美,表现力丰富多彩,受到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由于作曲家及演奏者的不同、历史的沿革、地区和地域的差别,从而各自都形成了独特的演奏特点及音乐风格,对各种演奏特点和音乐风格进行研究与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小提琴演奏技法,对于提高我们的小提琴演奏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美学的角度看小提琴作品的艺术风格

 ① 抒情风格的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838-1844年间,于1845年首次上演。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中,这一首是最为著名的,与贝多芬的D大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和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有人甚至认为这部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的“压卷之作”。

 全曲由三个乐章构成,乐章之间不中断地连续演奏,这在当时算是新的手法,作曲者可能意在防止具有浪漫氛围的快速流动被切断;而各乐章却各自独立,体现了门德尔松以古典派传统为基础,并灌入新时代气息的典型作风。

 作曲家没有沿袭传统奏鸣曲式的惯例,加上序引或前奏;这支抒情旋律在协奏曲大门刚一打开,就翩然而至,并作为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一下子就浸透到人们的心田之中。

 ② 热情风格的维尼亚夫斯基《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1835-1880),波兰小提琴家、作曲家。八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十三岁举行首次公开音乐会,后又入巴黎音乐学院攻读和声。

 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是维尼亚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出版于1870年。作品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d小调、4/4拍,奏鸣曲形式,具有狂想曲的性质,朴素而单纯。

 第二乐章,不太慢的行板,、降B大调、12/8拍,三段体。这个乐章以维尼亚夫斯基的浪漫曲而著名。其主题与伴奏部上行的三连音以及下行的四连音,不仅都同样甜美,而且配合得天衣无缝,以“优美地唱出”来形容应该十分相称。

 第三乐章,中庸的快板、d小调、2/4拍,回旋曲形式。正如原谱中“吉普赛风格”的指示,曲调十分热情、奔放。这种吉普赛风格洋溢在整个乐章之中,最后在辉煌的音响效果中结束全曲。

 从民族特性的角度看小提琴作品的艺术风格及其代表作品

 ① 西班牙音乐风格及其代表作品-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

 西班牙风格的传统主要是萨拉萨蒂带给我们的。自他于1906年去世后,这些传统已逐渐为人忘记。当代小提琴家把那些西班牙节奏、那个表示“伟大”的洪亮的景象奏得感伤化。尽管西班牙节奏充满激情,但依然保持它的总是那样崇高和庄严的特色。显示技巧的乐章,一般总是奏得过快。演奏这种主题应该永远保持其独特的、有点不受约束的懒散的梦幻般的摩尔人风格。

 其代表作品《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萨拉萨蒂的作品自始至终十分讲究效果和技巧,都是纯粹的小提琴作品。这一首乐曲是萨拉萨蒂所有作品中最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它那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不已。

 吉普赛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但都是从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过着清苦而又饱受歧视的生活,但这个民族活泼、乐观、能歌善舞。作者萨拉萨蒂运用十分恰当的手笔描写了这一民族性格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性与技巧性得到相当完美的结合。本曲中的管弦乐伴奏部分,也是作者亲自编配的。

 ② 法国音乐风格及其代表作品―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法国作曲家(如比才、夏布里埃、拉罗、圣桑)一向喜欢西班牙地方色彩。他们把西班牙地方色彩与他们自己的法国性格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最有名的法国小提琴作品。在确定这些作品中的纯民族万分时要非常小心,因为创作这些作品的许多明显是法国籍的作曲家曾经是瓦隆人或弗兰德人(如贝里奥、莱昂纳、维厄当、依萨依)。在小提琴作品中,首先是圣-桑的作品最明显具有法国风格。在音乐解释方面,法国风格避免任何沉重感,并不追求玄奥的思索。它表现为轻快、清澈和易于理解,像法语一样流畅和优美。它主要靠悦耳的音质产生效果。

 其代表作品《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创作于1863年,是作者题献给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而创作的。圣桑对这位西班牙小提琴大师的高超演奏技艺十分赞赏,于是花了很多心思研究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和西班牙音乐的风格与特色。1865年,在圣桑的亲自指挥下,由萨拉萨蒂首演这部作品。小提琴教育的一代宗师奥波得・奥尔曾对其学生说过:切分音是这首乐曲的“脊柱”。

 ③ 俄罗斯音乐风格及其代表作品-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关于俄罗斯音乐的风格特点,可以概述如下。这些特点合在一起典范地代表着这样一些特质,这些特质,对其民族来讲,一般一个民族只具有其中一种;激情狂热和梦幻伤感、粗暴和雅致、对生活的厌倦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些对立情绪的突然交替变换给俄罗斯音乐带来特殊魅力。这种魅力,使那些熟悉俄罗斯音乐弱点的人们也不得不承认。最能表现这种魅力的首先是柴科夫斯基的作品。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是俄国作曲家写的小提琴曲中最受欢迎的作品。打个比喻说,如果演奏家,在孩童时代生活的环境中不包含这些要素,而他又缺乏这些要素的薰陶――总之,如果他本人不是俄国人,则他必须具有很大的改造自己的能力和适应能力才能胜任对其作品的演奏,因此我们很少听到非俄国籍的小提琴家――即使是著名的小提琴家――能把这部作品演奏得令人满意。但是对俄国小提琴家来说,就连不太出名者也能够很容易地“把它奏得很不错”。

 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在基本原理方面是相同的,但在形式和风格上又各有自己的民族特色。音乐艺术是人民生活、思想、感情的表现,与民族的习惯特别是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

 说到演奏当然提琴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法是不应该再有什么派别之分的。虽然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几个著名的学派,如意大利诸学派、法比学派、德国学派、俄国学派等,但是这些学派的分歧随着二十世纪国际交流频繁、交通、通讯及电视传播业的发展,逐渐趋于混合――所谓世界“大同”了。但是在演奏风格上,则随着社会向前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色彩缤纷、万紫千红的局面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以至不同演奏家的文化背景都不同,擅长的方面也各有千秋。

1、《德沃夏克:幽默曲》是一首由Josef Suk/Antonín Dvořák谱曲、编曲、演奏的纯音乐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德沃夏克家族经典小提琴浪漫曲》中,1999-06-15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10首歌曲。

2、《加沃特舞曲》作者戈赛克,该曲是以长句组成的,可以说都是只有一句,尽管一首短一首长;一首像大提琴一样低诉、线条简单,一首像小提琴协奏曲一样不同彩色、意象和节奏交织,以至时空不仅交错而且互相超越。

3、《伟大的北京》是一首由刘自力谱曲,刘自力编曲,演奏的纯音乐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中国民族管弦乐及小品系列-将军令》中,由讯通诒合公司发行于1992-01-15。该张专辑包含了10首歌曲。

4、《海滨音诗》是秦咏诚于1962年创作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为复三部曲式结构。这首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曲作者在突出乐器技巧的同时,更加充分发挥了小提琴在音色及演奏方面的歌唱性与抒情性。

5、《春天舞曲》是马思聪于1937年至1957年间创作的众多小提琴独奏曲和小提琴组曲之一。根据罗马尼亚民间乐曲改编。开始主题音乐清新明快,生动活泼中段旋律华丽流畅,最后再现部将全曲推向高潮,充分展现了扬琴快速演奏的竹法魅力。

流浪者之歌,小夜曲莫扎特的,引子与随想回旋曲,莫扎特第五协奏曲,莫扎特回旋曲,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勃拉姆斯d大调协奏曲,贝多芬d大调协奏曲,柴可夫斯基d大调协奏曲,沉思,旋律……太多了,直接发给你我喜欢的吧

中国乐曲:

1、《新春乐》

2、《春节序曲》

3、《夏夜》

4、《新疆之春》

外国

3、《春之歌》门德尔松

4、《练声曲》拉赫玛尼诺夫

5、《纪念曲》德尔德拉

6、《西西里舞曲》帕拉斯蒂

7、《幽默曲》德沃夏克

19、《美丽的罗斯玛琳》克莱斯勒

20、《爱的忧伤》克莱斯勒

21、《圆舞曲》勃拉姆斯

22、《旋律》柴可夫斯基

23、《叙事曲》波隆贝斯库

6、《浪漫曲》贝多芬 共两首

7、《西班牙交响曲》拉罗

8、《莫扎特小夜曲》

9、《哈巴涅拉》圣桑

10、《引子与随想回旋曲》圣桑

11、《福利亚舞曲》

12、《莫扎特回旋曲》

1、《前奏与快板》

2、《诺瓦契克无穷动》

15、《贝多芬第五奏鸣曲》

16《贝多芬第四奏鸣曲》

17、《帕格尼尼e小调奏鸣曲》

8、《巴赫第一奏鸣曲》

9、《巴赫第四奏鸣曲》

10、《巴赫第六奏鸣曲》

1、《巴赫d小调》

15、《莫扎特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1、《贝利奥第九协奏曲》

2、《布鲁赫第一协奏曲》

3、《门德尔松e小调》

4、《巴赫第一协奏曲》

5、《维瓦尔第a小调协奏曲》

韦瓦第 小提琴协奏曲 四季(是一个系列,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各三小节,即全部是12小节,最著名的意大利巴洛克风格)

贝多芬 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主小提琴,副钢琴,是仅仅两项乐器的室内乐);第一号小提琴浪漫曲;三重协奏曲(小,中,大提琴三重奏)

巴哈(也有人叫巴赫)第五号布兰登堡协奏曲(是小提琴加管乐器(主旋律)的协奏曲。也是显著的巴洛克风格);第三号(二号也不错)无伴奏小提琴组曲

莫札特 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三号(五号同样很出名)小提琴协奏曲

下面是著名的小提琴小品:

Schubert – Ave Maria 舒伯特:圣母颂

Sarasate – Concert fantasy Carmen萨拉沙泰:卡门幻想曲

Mendelssohn – Auf FlugelnGeanges孟德尔颂:乘著歌声的翅膀(小号的版的也十分好听)

Paganini – Violin Concerto No1 in D -3Rondo 帕格尼尼: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

Massenet – Meditation 马斯奈:冥想曲

Tchajkowsky – Russian Dance 柴可夫斯基:俄罗斯舞曲

Elgar – Salut D’amour Op 12 艾尔加:爱的礼赞(也叫爱的问候)

Delius – Hassan (Arr Lionel Tertis)戴流士:小夜曲

Paganini – Caprice 24帕格尼尼:第二十四号奇想曲

Wieniawski – Polonaise brillante 维尼奥夫斯基:华丽的波兰舞曲

Brahms – Hungarian Dance No5布拉姆斯:第五号匈牙利舞曲

其实大提琴很少单独演奏的,因为只有低声部,独奏多少有点平淡单调。上面的曲子中,虽然是以小提琴名曲注名。但是只有注明了是 小提琴奏鸣曲的,是以小提琴为主旋律,其他的基本不分主部跟副部。

但是注明是大提琴名曲的,也很多,最常听到演奏的,有:

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海顿的D大调与C大调协奏曲、

勃拉姆斯为小提琴与大提琴谱写的a小调协奏曲、

舒曼的协奏曲、德沃夏克的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圣·桑的协奏曲(天鹅是其中最著名的)

  俄罗斯音乐的发展过程

  6~9世纪

  俄罗斯音乐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6~9世纪东斯拉夫部落生活时代。原始氏族公社制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当时出现的偶象崇拜的仪式歌曲”就是这种文化之一其中包括崇拜太阳等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年历仪式歌曲”和崇拜氏族祖先的“家族仪式歌曲”。前者与农业劳动密切关连,属于一种劳动歌曲;后者与婚丧礼仪紧密相关,或为欢乐的歌舞,或为哀伤的哭腔。这些歌曲由于与一定的祭祀仪式结合在一起,带有戏剧表演的性质,其旋律音域较窄(以三度音程为主,偶而上下扩充一度),以自然音列为基础,带有五声音阶特征。以后又产生了不依赖于任何仪式的“抒情民歌”,其旋律较为开阔,更具有歌唱性。同时,在古代斯拉夫人中,器乐也开始传播。当时采用的乐器有:古斯里(多弦弹拨乐器)、古多克(弓弦乐器)、杜德卡(竖笛)、索别尔(横笛)、罗格(号角)以及一些打击乐器等。

  9~17世纪

  9世纪末,由于生产力发展,氏族公社制瓦解。随着斯拉夫人最早的国家──基辅罗斯的形成,以英雄史诗和传说为内容的“壮士歌”逐渐繁荣。它是一种朗诵性质的叙事歌曲,词曲紧密结合,旋律从容庄重,由民间弹唱艺人演唱,常用古斯里伴奏。自古俄罗斯封建国家建立以来,为宫廷和国事服务的音乐获得了很大发展,如在王公贵族的登基典礼、出征归来和庄严集会时,常唱奏“光荣颂”;在军队的行进和国家仪式上,用长型的直管号和纳克雷鼓等乐器的演奏来助威。与此同时,民间音乐也在不断发展。世俗音乐的体现者──民间杂耍艺人尽管遭受教会和上层统治阶级的残酷迫害,但是他们的艺术生机勃勃,与社会广大阶层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受到普遍的欢迎。大多数民间杂耍艺人过的是漂泊流浪的生活,也有少数受到上层统治者的青睐,被列入贵族行列。15~16世纪,新的统一的俄罗斯国家──莫斯科罗斯形成。作为俄罗斯民族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体现的俄罗斯民歌逐渐完善和定型,具备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风格。在众多的民歌体裁中,最典型的是抒情的“悠长歌”。其主要特征是:旋律自由宽广,调式交替变更,节拍节奏灵活,单声多声结合(常见的是支声复调)。俄罗斯民歌是俄罗斯人民的集体创作,它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表达了人民的情绪和愿望,体现了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自10世纪末基督教由拜占廷传入并成为国教起,宗教音乐开始发展。教会歌曲是古俄罗斯的以书面记录方式留传下来的专业音乐的唯一品种记录的符号称为涅夫梅”它们只代表旋律运动的总方向和节奏的长短,而不能标明每个音的准确高度。这种标记称为“旗标”或弯钩”记谱法,用这种记谱法书写的教会歌曲称为“旗标歌曲”或“旗标歌调”。这种来源于拜占廷的曲调和记谱体系,由于长期受到本地民歌的影响,逐渐具备了新的特征。原来充满朗诵的音调,如今音域扩充,旋律变得悠长,增强了歌唱性。到16世纪,旗标歌调最终形成了俄罗斯民族独特的风格。17世纪,这种歌调及其记谱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随着社会和意识形态的变革,单声部的旗标歌调逐渐被多声部的“帕尔捷斯歌曲”所取代这种风格的更替伴随了尖锐的论争,新风格的支持者们发表了许多论文批驳了把音乐看成是“宗教的奴仆”的中世纪保守观点,论证了新风格的合理性,使多声部的帕尔捷斯歌曲获得了推广。帕尔捷斯歌曲属于无伴奏多声部合唱,采用未列入敬神仪式的词,有时甚至直接用非宗教的世俗词。它的华丽的多声部风格与当时建筑和造型艺术中的巴罗克风格相呼应。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写作帕尔捷斯歌曲的作曲家有季托夫、H卡拉什尼科夫、H巴维金、列德里科夫等17世纪下半叶还产生了另一种多声部歌曲康特,它起初用宗教情节自由发挥,以后用爱情、幽默讽刺的世俗歌词。彼得一世统治时期庄严颂歌性质的康特获得了流传。 18世纪 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俄国剧院里,音乐成为重要的艺术手段。在王宫和贵族庭院里组织了由欧洲类型乐器构成的管弦乐队。到18世纪,音乐艺术逐渐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成为面向社会公众的娱乐和消遣:建立了歌剧院,举办了公众音乐会,家庭音乐活动开展了。在18世纪30年代成立了附属宫廷的意大利歌剧院。50年代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开设了私营歌剧院。在俄国工作的意大利作曲家有:B加鲁皮、F特拉埃塔、G帕伊谢洛、G萨尔蒂、D奇玛罗萨等。80年代在莫斯科开办了彼得罗夫斯基剧院(今莫斯科大剧院的前身),既演话剧,也演歌剧和舞剧。圣彼得堡的石头剧院以及一些省城的剧院都上演歌剧,甚至在一些贵族地主庄园的农奴剧院也上演了歌剧。

  18世纪末

  18世纪末在俄国启蒙思潮的影响下,俄国作曲家学派形成。代表人物有:MC别列佐夫斯基、博包尔特尼扬斯基、BA帕什克维奇、福明、汉多什金等。他们的创作共性是对俄国民间生活题材的关注,采用俄罗斯民歌素材,音乐带有一定的民族特色。歌剧最集中地反映出他们的创作面貌。代表作品有:MM索科洛夫斯基的《磨工-巫师、骗子和媒人》(1779),M马京斯基和帕什克维奇的《善有善报》(又名《圣彼得堡商场》,1782),福明的《马车夫》(1787)等。在室内器乐创作方面,最著名的是汉多什金的小提琴独奏奏鸣曲和俄罗斯主题变奏曲此外,杜比扬斯基和OA科兹洛夫斯基的抒情浪漫曲类型的俄罗斯歌曲享有盛名。

  19世纪

  19世纪初的俄国音乐显示出浪漫主义的倾向。歌剧题材偏好童话和民间传说,追求豪华的舞台效果,音乐充满多愁善感的情调。作品有达维多夫的《列斯塔,第聂伯河的水仙女》(1805)、KA卡沃斯的《伊利亚勇士》(1806)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韦尔'、韦尔斯托夫斯基的《阿斯科尔德的坟墓》(1835)。在阿'、阿利亚比耶夫、AE瓦尔拉莫夫和古里廖夫的室内声乐曲中,孤独忧愁、不满现实、幻想美好未来的浪漫主义思想情感与朴素的城市抒情歌曲风格结合在一起。19世纪30~40年代,格林卡、格林卡的创作标志了俄国音乐古典主义传统的确立。格林卡吸取了欧洲古典和浪漫乐派的成果,钻研了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将专业的音乐技巧与质朴的俄国民间音乐结合,使俄国音乐文化提高到欧洲先进水平,奠定了俄国民族乐派的坚实基础。他的爱国主义的歌剧《伊万苏萨宁》(原名《为沙皇献身》)和神话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管弦乐幻想曲《卡玛林斯卡雅》以及用AC普希金诗谱写的声乐浪漫曲《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夜晚的和风》等成为俄国音乐典范之作。在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下,达尔戈梅日斯基'、达尔戈梅日斯基的歌剧《水仙女》和若干声乐浪漫曲突出了揭露和讽刺黑暗的倾向,注意了人物心理刻划,探求了言语音调与音乐的紧密结合。 19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随着社会运动和进步思潮的高涨,俄国音乐文化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发展。在音乐演出活动和专业音乐教育方面,鲁宾斯坦兄弟作出了卓越贡献。1859年在圣彼得堡,鲁宾斯坦'、鲁宾斯坦创建了俄罗斯音乐协会。鲁宾斯坦次年在莫斯科成立了分会。他们广泛举行交响音乐和室内乐音乐会,开办音乐训练班。后来在此基础上先后成立了圣彼得堡和莫斯科音乐学院(1862、1866)。此外,在圣彼得堡还办了免费音乐学校,演出、宣传欧洲和俄国名家的作品,进行了大量普及音乐教育的工作在创作方面出现了以巴拉基'、巴拉基列夫为首的“新俄罗斯乐派”(即“强力集团”,又称“巴拉基列夫小组”或“五人团”),参加的成员有:'、鲍罗丁'、鲍罗丁穆索尔斯基'、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居伊'、居伊。他们接受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提倡艺术的现实主义和人民性,强调继承和发扬以格林卡为代表的俄国音乐文化优秀传统,主张深入研究俄罗斯及其他民族的民间音乐,努力掌握欧洲先进作曲技术,创造性地发展俄罗斯民族音乐文化。歌剧是他们创作的中心。其中,最突出的是反映俄国历史斗争,塑造人民群众形象,歌颂民族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歌剧,如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都诺夫》和《霍万斯基乱党》,鲍罗丁的《伊戈尔王子》,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普斯科夫的姑娘》和《隐城基捷日与费芙罗尼亚姑娘的传奇》等。其次是取材于俄罗斯童话和民间传说的歌剧:有的表现了古代俄罗斯人民的风俗、伦理和志向,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雪姑娘》和《萨德科》等;有的以寓言方式揭露黑暗社会现实,影射沙皇专制,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不死的卡谢》和《金鸡》等。再就是描写风土人情充满民间生活气息的喜歌剧,如穆索尔斯基的《索罗钦斯克集市》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五月之夜》等。此外,还有注重刻划人物内心的抒情戏剧性的歌剧,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沙皇的新娘》等。在交响乐创作方面,强力集团作曲家重视标题性原则,分别以史诗、童话、民歌和自然风光为题,创作了民族色彩浓郁、艺术形象鲜明的作品,如鲍罗丁的第 2交响曲《勇士》和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穆索尔斯基的交响音画《荒山之夜》,巴拉基列夫的《三首俄罗斯民歌主题序曲》和交响诗《塔玛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交响组曲《安塔尔》、《山鲁佐德》和《西班牙随想曲》等。在室内器乐领域,鲍罗丁的两部弦乐四重奏,巴拉基列夫的钢琴独奏曲《伊斯拉美》,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展览会上的图画》,居伊的小提琴曲等,以由衷地抒情和栩栩如生的音乐形象引人入胜。在声乐浪漫曲方面,以内容深刻、体裁多样、语言新颖为特征的穆索尔斯基和鲍罗丁的作品最为出众。 处在同一时期的柴科夫斯基在重视音乐艺术的思想性和民族传统方面,他和强力集团并无多少差异,但是在创作实践上却存在着不同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他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80~90年代在沙皇专制高压政策下的俄国知识分子阶层的苦闷心理;作品的音调更多来源于城市歌曲;创作领域扩大,涉及了几乎全部音乐体裁和形式;作曲技术更加全面和完善。他的作品交织着戏剧性冲突、抒情性表白和风俗生活的描写,委婉的旋律,真挚的感情和生动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感染。他最著名的作品有:《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悲怆》),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第一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悼念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以及声乐浪漫曲《祝福你们,森林》、《是白日笼罩吗?》等。 在俄国专业音乐的发展过程中,音乐评论起了重要的作用先后在这个领域作出贡献的有奥多耶夫斯基、斯塔索夫谢罗夫、谢罗夫、拉罗什、居伊等。他们积极倡导音乐艺术的民主进步的创作原则和美学思想,热情推荐和宣传格林卡、强力集团和柴科夫斯基的作品,有力地促进了俄国民族音乐的传播。

  19世纪末

  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俄国革命歌曲获得了广泛的传播。这些歌曲继承和发扬了十二月党人和平民知识分子创作的革命歌曲的优良传统,具有反对沙皇专制的政治倾向和感人的艺术力量。除少数是专门创作外,绝大多数是采用广为流传的旧歌(民歌、城市歌曲、外国歌曲等)重新填词加工改造而成。其中影响最大的歌曲是:《同志们,勇敢地前进》、《你们牺牲了》、《华沙革命歌》、《红旗》、《工人马赛曲》、《木棒》和《国际歌》等。这些歌曲一经流传,就成为无产阶级的强大精神武器,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团结群众、鼓舞斗志、揭露黑暗、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 19世纪末以来,俄国专业音乐的发展出现了新局面。本国的传统和外来的影响交织在一起,产生了多样的创作风格和个性。格拉祖诺夫'、格拉祖诺夫创作了8部交响曲。3部舞剧,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和大量室内乐作品。他的音乐浑厚饱满,近似鲍罗丁的史诗风格。利亚多夫主要写作器乐小品,作有钢琴前奏曲、练习曲和采用民间题材的管弦乐曲《巫婆》、《魔湖》、《女妖》和《八首俄罗斯民歌》等。他承袭了强力集团的传统,同时也借鉴了法国印象派的手法,音乐精巧清新。塔涅耶夫'、塔涅耶夫嗜好复调技术,他的创作带有明显的哲理倾向,代表性作品有:康塔塔《大马士革的约翰》、《读圣诗有感》,歌剧《奥瑞斯忒亚》和《c小调交响曲》等拉赫玛'、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明显地继承了柴科夫斯基的传统,浸透了对俄罗斯故土的深情。他最著名的作品有:《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三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第二交响曲》、《钢琴前奏曲》、《音画练习曲》等。斯克里亚宾'、斯克里亚宾早期的作品受到了FF肖邦的影响,他成熟时期的作品充满了狂热的幻想和感情,反映了处于革命风暴前夕的俄国旧知识分子的神秘、空想的精神状态。其代表作品有:《第三交响曲》(《神圣之诗》),交响诗《狂喜之诗》《普罗米修斯》(又名《火之诗》),钢琴协奏曲,10首钢琴奏鸣曲,若干钢琴前奏曲、练习曲等。梅特涅尔'、梅特涅尔的创作集中在钢琴和室内声乐方面,他写了 3部钢琴协奏曲,16首钢琴奏鸣曲和 100余首声乐浪漫曲等。他的作品思想深沉,感情真挚。IF斯特拉文斯基醉心于西方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流派,创作逐渐脱离俄罗斯民族传统。他的音乐作品对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的发展起了很大影响。其他一些作曲家,如阿连斯基'、阿连斯基、卡林尼科夫'、卡林尼科夫、里亚普诺夫等继续遵循俄国民族乐派传统,在创作、教学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9世纪以来,俄国音乐表演艺术蓬勃发展,建立了俄国学派,涌现许多著名的人物。其中有歌唱家OA彼得罗夫斯特拉文斯夏里亚宾'、夏里亚宾、涅日丹诺娃、索比诺夫、叶尔绍夫,钢琴家 鲁宾斯坦、拉赫玛尼诺夫,小提琴家格尔日马利,大提琴家达维多夫,指挥家S库谢维茨基等。

  20世纪初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俄罗斯音乐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成为多民族的苏联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联1948年成立作曲家协会,1979年有会员2100多名。协会经常在各地举行音乐节和音乐会演。1958年在莫斯科举行第一届国际柴可夫斯基音乐比赛会,以后每四年举行一次。在1978年的第六届柴可夫斯基音乐会上,苏联歌唱家舍姆丘克,小提琴手格鲁别尔特和钢琴演奏家普列特涅夫分别获得一等奖。1969年起每四年在莫斯科举行一届芭蕾舞国际比赛。苏联演员不只一次获得第一名。

一、不朽的小提琴之王克莱斯勒

克莱斯勒是20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伟大小提琴家和作曲家,享有“小提琴之王”美誉,名列世界十大小提琴家之首,著名的德国籍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称赞说:“他不是在演奏小提琴,他简直就是小提琴的化身”,而一向对同行不肯轻置一辞的海飞兹也惟独由衷地倾慕,喜爱着他的演奏。

本套合辑中的两张CD均自世界古典名厂RCA的原版录音,收录包括克莱斯勒为我国优秀所间音乐所吸引而创作的著名的《中国花鼓》,演奏的法国作曲家马斯内的名曲《黛依丝:冥想》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印度之歌》以及克莱斯勒最经典的小提琴小品《爱的欢乐》等在内的48首克莱斯勒原创小提琴小品和改编曲。录音不仅完美重现克莱斯勒与众不同的运弓和颤指,更有其招牌式的表情滑指演奏技巧的绚丽完整展现。

二、小提琴巨匠海菲茨挥琴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

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浪漫主义时期小提琴协奏曲中的珍品,至今也是音乐会上和唱片中最受欢迎的曲目。在这两首协奏曲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里,所有著名小提琴家都把它们当作自己的保留曲目,著名的演奏录音也数不胜数。RCA公司以Red Seal系列发行的这张唱片选择了有着20世纪“小提琴之王”美誉的亚沙·海菲茨在1957年和1959年分别录制的这两首协奏曲。海菲茨举世无双的技巧和非凡的音乐修养在这两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三、柴科夫斯基

柴科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作曲家采用协奏曲体裁创作的音乐中最著名的篇章,同时也是当今音乐舞台被演奏次数最多和最受听众欢迎的作品。两部协奏曲充满了浓郁的俄罗斯情调,音乐结构庞大,演奏技巧艰深。

阿格里奇演奏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充满了火热的激情,迪图瓦指挥皇家爱乐乐团的默契协奏,使得乐曲呈现出辉煌与灿烂的光彩,HI-FI级的录音效果则更加真实地还原了阿格里奇演奏时细腻的手指触键与磅礴的气势展现,被《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荣誉。米尔斯坦演奏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一直被公认为是该协奏曲最具正宗俄罗斯味道的演绎。作为俄罗斯小提琴演奏艺术的一代宗师,米尔斯坦的演奏琴声宽厚、音色温暖、技巧扎实,其独特的风格被认为是最真实体现出柴科夫斯基音乐精髓的诠释。

四、最佳版本:四大古典巨匠的小提琴超级名作

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一共有三部,每部都清秀、亮丽,犹如器乐重奏。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充分发挥了主奏小提琴绚烂的近代演奏技巧,营造出了比以往的小提琴协奏曲更新鲜的韵味。勃拉姆斯一生只作了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乐曲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风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调。贝多芬的小提琴和弦乐浪漫曲为其仅有的两首小提琴浪漫曲,充分体现出作者在旋律创作方面的天才手笔,处处洋溢着优美绝伦的韵律。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成就比肩“小提琴之王”海菲茨,享有“人民艺术家”称号,又被称作“莫斯科的帕格尼尼”。他的演奏音色温暖甜美,明净光洁,既有银铃般的清晰感,又有天鹅绒般的柔美,这足以成为本录音入选留声机百大古典唱片的理由。

五、贝多芬 春天、克莱采

在贝多芬10首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中,最著名、也最被经常演奏的是第五号“春天”和第九号“克莱采”这两首,这不仅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标题,更重要的是这两首乐曲集中体现了贝多芬成熟的创作手法和人文精神,而且它们的音乐形象生动鲜明,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梅纽因是20世纪国际乐坛举足轻重的一位小提琴大师,有着超凡的演奏技巧和惊人的音乐敏锐力,他对音乐的诠释表现出了一种理性思考的深度,他的演奏与录音展现出极大的魅力。他与肯普夫合作的这版录音自然流畅,充满人情味的温暖音色,蕴涵了博大的胸怀、深邃的意境和浓厚的人文精神,充分展示了梅纽因作为一代小提琴大师的权威典范,是这两位音乐大师在DG很少的唱片录音中的珍品之作。

六、20世纪小提琴协奏曲经典名作

此CD收录的两首20世纪著名小提琴协奏曲——贝尔格和斯特拉文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是收集小提琴协奏曲作品和优秀录音的经典藏品。此CD在1980年以LP唱片出版,先后获得了 “爱迪生大奖”、布鲁塞尔的“卡埃西利亚大奖”,以及“格莱美奖”。同时也获得《企鹅唱片指南》“三星”评鉴。

小泽征尔与帕尔曼合作,演奏并录制的这两部小提琴作品十分出色。其中,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被评论界认为是帕尔曼作为演奏家生涯的一个经典之作,又是到目前为止这部作品历史上最好的一次演绎。至于帕尔曼对斯特拉文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著名出版商大卫·霍维茨则评价说:“这部作品虽有争议,而且演录俱佳之作极其少见,因而帕尔曼演奏的这个版本便成为了这首协奏曲的里程碑之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731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