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红色连衣裙的女人拿着雨伞

穿着红色连衣裙的女人拿着雨伞,第1张

穿着红色连衣裙的女人拿着雨伞

原图

快门比赛获胜者,幻想艺术,在旧画风格

关键词:

快门比赛获胜者,幻想艺术,在旧画风格,美术时尚摄影,浪漫主义肖像,美术时尚杂志风格,浪漫主义艺术风格,在高文艺复兴风格,美丽的幻想少女,优雅的女士与雪花石膏皮肤

浪漫主义:

说一个人很浪漫主义,就是说这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目标,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而且是个人的心理想象为中心,有意无意地躲避现实。

现实主义:

生活中会听到这样对于某个人的评价:“这个人太现实了!”这种人生活中与人相处,感情归感情,除此之外一丝不苟,分得清清楚楚。

理想主义:

这种人很容易和浪漫主义者混淆。区别在于浪漫主义者是从自我出发,知道现实,却为自己营造一个美好的世界;理想主义是从现实出发,认为现实会变得更加美好。所以,***人是理想主义者,但不应该是浪漫主义主义者。前者是有立足点的,后者往往是凭空臆想。

1、浪漫主义文学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成就最突出的在于诗歌,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诗体长篇小说是在诗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视野宽广,扩大了诗歌反映现实的范围。

2、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夸张和想象,用词也倾向于华丽一路。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这些都离不开对比、夸张和想象的手法。

3、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忧郁是浪漫主义者与周围现实不相协调而产生的精神状态,既有贵族的怀旧式的忧郁,也有资产阶级不满现实的忧郁,“世纪病”即是忧郁病,勒内乃其典型。

具体作品: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因体现其思想之精髓而在雪莱诗中占中心位置。该诗剧分四幕,写到了普罗米修斯的被缚与解放。该诗使雪莱的两大主题)——社会变革与人间情爱——交织互补,并配之以两条线索:普罗米修斯与朱庇特的善恶关系和他与亚细亚的分别与重逢。

这两条线索由代表必然性和原始生命力的冥王来串连,由他来影响众神之命运,决定不同人物的胜败。

扩展资料:

浪漫主义起源的社会背景:

它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对个人独立和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

虽然浪漫主义精神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浪漫主义的兴起,却发生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

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为法国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在文艺上也为欧洲各国浪漫主义运动作了思想准备。但是,法国革命胜利后所确立的资产阶级专政和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却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恩格斯)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正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法国革命的后果以及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普遍感到失望的一种反映。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的狂飙

Romanticism Romanticism

陈复 陈复

相对於一贯强调理性的主流西洋哲学,浪漫主义的意识不啻带给西洋人喘息 相对于一贯强调理性的主流西洋哲学,浪漫主义的意识不啻带给西洋人喘息

的空间,其实深具解放心灵的效益,只能说浪漫主义滋生的流弊,只是西洋人面 的空间,其实深具解放心灵的效益,只能说浪漫主义滋生的流弊,只是西洋人面

对自我还没有学会如何不靠著基督教义而能收摄把持,也还不知道如何跨越自我 对自我还没有学会如何不靠着基督教义而能收摄把持,也还不知道如何跨越自我

意识的限制,而获得无我无无我的真自由! 意识的限制,而获得无我无无我的真自由!

十八世纪的后半叶到十九世纪的后半叶,整个欧洲的哲学、科学、文学、美 十八世纪的后半叶到十九世纪的后半叶,整个欧洲的哲学、科学、文学、美

术与音乐,甚至政治,普遍受著某种思潮的影响,欧洲的知识阶层,面对自身的 术与音乐,甚至政治,普遍受着某种思潮的影响,欧洲的知识阶层,面对自身的

心灵,滋生出共同的进路,冀图挣脱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过渡强调理性的作法,这 心灵,滋生出共同的进路,冀图挣脱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过渡强调理性的作法,这

股浪潮崛起於法国,扩张於德国,中间经历过康德实践理性的洗礼,成为两股交 股浪潮崛起于法国,扩张于德国,中间经历过康德实践理性的洗礼,成为两股交

缠,既激烈对抗又交互浸染的思想,因此,康德会阅读早期浪漫主义大师卢梭的 缠,既激烈对抗又交互浸染的思想,因此,康德会阅读早期浪漫主义大师卢梭的

Page 2 Page 2

作品,并拒绝再拿理论理性去讨论无法被证实的观念,而有好几位浪漫主义者自 作品,并拒绝再拿理论理性去讨论无法被证实的观念,而有好几位浪漫主义者自

认是康德的传人,因为康德说我们对於「物自身」的认识有限,同时他强调自我 认是康德的传人,因为康德说我们对于「物自身」的认识有限,同时他强调自我

的作用对於认知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这很对应浪漫主义者的胃口! 的作用对于认知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这很对应浪漫主义者的胃口!

什麼胃口呢? 什么胃口呢?

个人希望能随心其欲按照自己的意念与办法去诠释生命。 个人希望能随心其欲按照自己的意念与办法去诠释生命。 浪漫主义者毫无限 浪漫主义者毫无限

制的只崇拜自己,这来自他们自身的文化教养,而能拥有这种教养,常来自没落 制的只崇拜自己,这来自他们自身的文化教养,而能拥有这种教养,常来自没落

的贵族阶层。 的贵族阶层。 他们的生命特质里,对人间特别有同情,多愁善感,很容易受外在 他们的生命特质里,对人间特别有同情,多愁善感,很容易受外在

环境的刺激而情绪起伏,譬如说,他们会看见有某位具体的农民生活困苦而不 环境的刺激而情绪起伏,譬如说,他们会看见有某位具体的农民生活困苦而不

忍,不禁频频垂泪,然而对按部就班去企画什麼方案来改善农民阶层的困苦却显 忍,不禁频频垂泪,然而对按部就班去企画什么方案来改善农民阶层的困苦却显

得很冷淡,因为这需要理性,而他们不耐这种秩序,他们喜欢漫无章法的随机展 得很冷淡,因为这需要理性,而他们不耐这种秩序,他们喜欢漫无章法的随机展

现生命的洒脱自在。 现生命的洒脱自在。 他们活在自己的「想像」里,因此留恋於想像就是自己面对 他们活在自己的「想像」里,因此留恋于想像就是自己面对

现实最重要的态度,这使得纯粹的现实常引发他们不自觉的轻蔑。 现实最重要的态度,这使得纯粹的现实常引发他们不自觉的轻蔑。

浪漫主义之父卢梭就是这样的人,他一生喜欢流浪,宁愿做个穷光蛋,常接 浪漫主义之父卢梭就是这样的人,他一生喜欢流浪,宁愿做个穷光蛋,常接

受稍微比他不穷的人的照顾,然而他却会用一般人觉得忘恩负义的态度回报,因 受稍微比他不穷的人的照顾,然而他却会用一般人觉得忘恩负义的态度回报,因

为他觉得礼教的束缚让人厌烦,包括知恩图报这种礼教,虽然在情感上,他有极 为他觉得礼教的束缚让人厌烦,包括知恩图报这种礼教,虽然在情感上,他有极

热忱而敏感的神经,面对著人与事,这使得后来的浪漫主义者都跟他学会轻蔑习 热忱而敏感的神经,面对着人与事,这使得后来的浪漫主义者都跟他学会轻蔑习

Page 3 Page 3

俗的态度,反对任何的束缚,包括思想意识编派人罗织人的隐藏性意图(譬如, 俗的态度,反对任何的束缚,包括思想意识编派人罗织人的隐藏性意图(譬如,

说你是浪漫主义者),他们不论在服装、礼貌、跳舞或写诗,都不愿意按照既有 说你是浪漫主义者),他们不论在服装、礼貌、跳舞或写诗,都不愿意按照既有

的规范去做,接著扩张至对全部艺术通则的轻蔑,再接著在恋爱议题上强调完全 的规范去做,接着扩张至对全部艺术通则的轻蔑,再接着在恋爱议题上强调完全

的自由与解放,最后则是对全部既有道德的反对与抵抗! 的自由与解放,最后则是对全部既有道德的反对与抵抗!

他们强调玩,席勒就曾说,艺术家的创作就像在玩游戏,人只有在玩游戏的 他们强调玩,席勒就曾说,艺术家的创作就像在玩游戏,人只有在玩游戏的

时候才拥有真自由,因为他在玩的过程里能自己制订游戏规则。 时候才拥有真自由,因为他在玩的过程里能自己制订游戏规则。 艺术家钟情於创 艺术家钟情于创

造自己的世界,他们甚至觉得唯有如此才能贴靠著上帝,因为这个精神状态如同 造自己的世界,他们甚至觉得唯有如此才能贴靠着上帝,因为这个精神状态如同

上帝在创造世界般,当人的内在充满著艺术的狂喜,就能完全跨越梦境与现实的 上帝在创造世界般,当人的内在充满着艺术的狂喜,就能完全跨越梦境与现实的

藩篱。 藩篱。 基於对现实的反感,他们对已经消失的时空特别有好感,譬如欧洲的中世 基于对现实的反感,他们对已经消失的时空特别有好感,譬如欧洲的中世

纪,启蒙时期对中世纪的强烈敌意,却在浪漫主义者的眼睛里完全看不见,他们 纪,启蒙时期对中世纪的强烈敌意,却在浪漫主义者的眼睛里完全看不见,他们

热爱发生在破败的古堡里的故事,进而对各种奇异的东西都感觉好奇,譬如幽灵 热爱发生在破败的古堡里的故事,进而对各种奇异的东西都感觉好奇,譬如幽灵

鬼怪,昔日大家族的颓废后裔,没落的暴君甚至徜徉在东地中海的海盗。 鬼怪,昔日大家族的颓废后裔,没落的暴君甚至徜徉在东地中海的海盗。

浪漫主义者喜欢有点恐怖气息的东西,但不能真的很恐怖,他们满脑子我们 浪漫主义者喜欢有点恐怖气息的东西,但不能真的很恐怖,他们满脑子我们

一般人通常会说的人生的黑暗面,会受著夜晚、黄昏、浪起浪落甚至超自然的神 一般人通常会说的人生的黑暗面,会受着夜晚、黄昏、浪起浪落甚至超自然的神

秘情境的吸引,他们不期待和平与安静,他们渴望有朝气与热情的个人化生活, 秘情境的吸引,他们不期待和平与安静,他们渴望有朝气与热情的个人化生活,

因此对工业革命后的社会毫无兴趣,他们觉得这种经济型态妨害个人的自由,并 因此对工业革命后的社会毫无兴趣,他们觉得这种经济型态妨害个人的自由,并

且觉得认真敛财与成为不朽的人物毫不相称。 且觉得认真敛财与成为不朽的人物毫不相称。 很诡异的是说,浪漫主义都盛行於 很诡异的是说,浪漫主义都盛行于

Page 4 Page 4

都市地区,浪漫主义者反对都市文化,反对中产阶级的生活态度,却总没有脱离 都市地区,浪漫主义者反对都市文化,反对中产阶级的生活态度,却总没有脱离

对都市的依赖,因此,他们会称他们的房东「庸俗的市侩」,对警察总抱持著如 对都市的依赖,因此,他们会称他们的房东「庸俗的市侩」,对警察总抱持着如

同本能的敌意,因为这些人都是会对他们的自由滋生剥削的人。 同本能的敌意,因为这些人都是会对他们的自由滋生剥削的人。

他们不是没有道德,只不过他们的道德都具有审美的动机,而且,还要注意 他们不是没有道德,只不过他们的道德都具有审美的动机,而且,还要注意

趣味的变化,如果没有不断变化的趣味,他们就会失去鉴赏的耐性。 趣味的变化,如果没有不断变化的趣味,他们就会失去鉴赏的耐性。 他们赞美最 他们赞美最

强烈的热爱,不想过问其社会后果,浪漫的爱情,尤其在人不如意的时候,最能 强烈的热爱,不想过问其社会后果,浪漫的爱情,尤其在人不如意的时候,最能

激发人无穷的创意,因此这些爱情其实都具有对社会完全的破坏性,相对於安稳 激发人无穷的创意,因此这些爱情其实都具有对社会完全的破坏性,相对于安稳

的人生来说,然而他们毫不在意,他们会对不愿意跟著他们打破安稳的人毫不留 的人生来说,然而他们毫不在意,他们会对不愿意跟着他们打破安稳的人毫不留

情的冷笑,藉此激发该人奋发冲破社会网罗的热忱。 情的冷笑,借此激发该人奋发冲破社会网罗的热忱。 恋爱被理解为人与人无穷的 恋爱被理解为人与人无穷的

战斗,每个人都计画著打破彼此的自我,把他人的自我的消灭,就是自己的自我 战斗,每个人都计画着打破彼此的自我,把他人的自我的消灭,就是自己的自我

的胜利,然而这种态度常使得恋爱最后都是彼此撕裂的不可收拾。 的胜利,然而这种态度常使得恋爱最后都是彼此撕裂的不可收拾。

因此,歌德写《少年维特的烦恼》,故事中的主人翁维特最后因为无法获得 因此,歌德写《少年维特的烦恼》,故事中的主人翁维特最后因为无法获得

他爱的女人的爱情,就痛苦得举枪自杀了…… 他爱的女人的爱情,就痛苦得举枪自杀了……

因为浪漫主义者都希望能由他人的身上获得如同父母般的温情,然而,他们 因为浪漫主义者都希望能由他人的身上获得如同父母般的温情,然而,他们

一旦发现他人同样有自我,会拒绝自己的需索,就不仅感觉很愤慨,渴望温情的 一旦发现他人同样有自我,会拒绝自己的需索,就不仅感觉很愤慨,渴望温情的

欲望落空了,就会转变出憎恨与凶恶,或者,柔和表现出极大的绝情,不经意对 欲望落空了,就会转变出憎恨与凶恶,或者,柔和表现出极大的绝情,不经意对

Page 5 Page 5

他人展开更大的报复。 他人展开更大的报复。 他们只鼓励自己拥有个狂纵不法的自我,却不鼓励他人拥 他们只鼓励自己拥有个狂纵不法的自我,却不鼓励他人拥

有同样的自我,或者,他们宣称人人都该拥有这种自我,他们确实会同意某个具 有同样的自我,或者,他们宣称人人都该拥有这种自我,他们确实会同意某个具

体的他人拥有这种自我,只要不会对自己的自我产生任何伤害的话。 体的他人拥有这种自我,只要不会对自己的自我产生任何伤害的话。 这使得他们 这使得他们

每个人都活在某种孤绝里,冷如霜雪的傲视群生,这是他们喜欢的情调,他们会 每个人都活在某种孤绝里,

AI绘画红色和服

关键词:有一个男人在山上骑马,背景是一间小屋,pexels 比赛获胜者,浪漫主义,智者骑在上面,哑光画肖像镜头,在马上,照片 - 拍摄,亮光杰作, --aspect 3:4

摘 要 徐志摩的诗歌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具体表现有三大特点:一、理想主义浪漫情怀,二、浪漫主义人生观,三、浪漫中夹杂着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愤懑和彷徨。

关键词 浪漫主义 浪漫情怀 浪漫主义人生观 愤懑彷徨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代才子,从头到脚充溢着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徐志摩,虽然因其年仅三十五岁便遭遇空难猝逝,创作生涯只有短暂的十年(1922年春——1931年冬)但却给后世留下不朽的著作和永恒的思想本文将从其诗歌浪漫主义形成的思想,浪漫主义色彩,极其浪漫主义悲剧的形成几个方面去简单论述。

一、徐志摩浪漫主义思想的形成

对于一个富有浪漫主义气质和激情的诗人来说,他往往能在幻想的理想世界里找到灵感的源泉,使心灵想象的翅膀得以自由翱翔!徐志摩的浪漫源于英国剑桥留学时的康桥。徐志摩曾经深情的把英国称为他的灵魂再生之地,在那里他不仅迅速成长为西方式自由的知识分子,而且成为了一名诗人,在因英国剑桥大学的两年留学期间,他深深地被西方的文化精神和思想所吸引成为一名全身心投入的崇拜者。也正是在这里,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剑桥是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母校,在这里徐志摩沉浸在浪漫主义的海洋。剑桥的生活对徐志摩具有重要意义。他的思想、志向、性格气质都有剑桥的烙印。他曾经满怀深情的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

吴昆在他的《论徐志摩及其诗歌艺术》中提出了徐志摩复杂的人生成就了其诗意的提炼,因为他把人生的全部复杂性作了诗意的提炼,而这一切,要不凭借诗人的笔墨,常常是难以曲尽其幽的。徐志摩虽出身于一个封建、买办的富裕商人家庭,但受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和“五四”精神的濡染,使他成为一位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而他的自然灵气的天性,在剑桥的特殊文化浸染下醇化为追求自由、灵感和艺术的浪漫气质。他的诗作一味追求一种“爱、自由、美”的理想,他的这种理想在当时的现实社会里不仅不易开花结果,还常常遭到扼制与摧残。“理想主义”的碰壁,使徐志摩对黑暗的现实环境产生不满与反抗,同时,他也把理想寄托在一个幻想的世界里,。虽然也常想到幻灭的痛苦,但在美好的幻境里,诗人无疑可以找到一个与复杂的现实世界相对抗的精神世界,使得他那颗受伤的灵魂得到抚慰和憩息。这是,英国湖畔诗人对于自然风物的清远超脱,以及拜伦式的斗争激情的宣泄,自然触动了徐志摩的诗心,从而成为他的浪漫诗情的母体。因此,就其诗歌的艺术渊源而言,徐志摩从19世纪浪漫主义汲取了最多的创作营养和艺术灵感。此后不久写成了诗歌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和《猛虎集》。

二、徐志摩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造境中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理想主义浪漫情怀

近代美学家王国维说文学作品“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这里所说的“造境”,实际上就是指浪漫主义创作,也就是说,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着重表现理想。尽管现实主义创作也表现理想, 但现实主义的理想主要是通过对客观现实的描绘流露出来,而浪漫主义的理想则是作为描写对象而存在,就象诗人的《去吧》那首诗,它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就是做为描写对象存在。徐志摩的一生都在追求他的“理想主义”,而他的理想主义的内涵是什么呢胡适在《追忆志摩》一文中说他要求“理想的人生必须有爱,必须有自由,必须有美,他深信这三位一体的人生是可以追求到的,至少是可以用纯洁的心血培养出来的”。徐志摩的政治和社会理想是希望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的德谟克拉西①的政治制度,与这一理想相联系着的是他希望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得到自由的发展 这是他的理想主义的核心内容。他宣称“我是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这并不高深, 这只是说我只知道个人,只认清个人,只信得过个人,我相信德谟克拉西的意义, 只是普遍的个人主义”(《落叶》)。这反映在诗歌创作上,一是通过对自然情景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理想追求,二是对追求写诗方式的自由,情感表达上淋漓尽致。在英国康桥学习期间, 徐志摩广泛涉猎了英国19 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的文学作品,并胚胎发育形成了具有自由气息的“个人意识”。然而,当将其放到20 世纪20 年代黑暗的中国社会里,必然是碰得七零八落。尽管他也诅咒,也愤怒,但最终还是转向了有宗教意味的大自然的怀抱中求得安顿。他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说“大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分”,它能给你以“灵性的迷醉”。诗人把对“大自然的精神”的具体体味描绘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一般说来,他的早期的写景诗调子比较明朗,透过那静谧而热烈的画面,仍然可以看出一颗争取个性解放的积极向上的心灵。如《石虎胡同七号》,把园景描绘得活泼可爱, 在生机勃勃的画面里跳荡着诗人那颗热爱生活,渴望美满爱情的赤心。大庭园是诗人创造理想主义的乐园。谈理想境界的创造,不能不论及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全诗荡漾着诗人告别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一唱三叹,令人心生回肠荡气之快感。从字面看,笙箫与悄悄的意境,夏虫与沉默的空间揉合在一种境界里,有力地表明离情在胸, 纵有笙箫, 也悄然无语,夏虫也仿佛感知人情,停止吟唱。该乐时不乐,该闹时不闹,渲染了寂静的意境,不同寻常的笔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诗人具有单纯的浪漫主义人生观

如果说胡适使中国的现代新诗小脚放大,郭沫若使中国的现代新诗增添了气吞寰宇的气势,那么,徐志摩则使中国新诗充满了灵性。徐诗的这种空灵②之美来自于诗人一颗真挚的童心,他的诗是他真性灵的流露。徐志摩对“假诗”是极其讨厌和反对的,认为“假诗仿佛是清明节城隍山上的讨饭专家用红蜡烛油涂腿装烂疮,闭着眼睛装瞎子,你若是看出了他的作伪,不由你不感觉厌恶” 。他认为“真好诗”应该是“人格”和“诗格”的统一, ,而“假诗”是情感和思想贫乏的表现:“假人和作伪者仿佛偷了他人的衣服来遮盖自己人格之穷乏与丑态;假诗也是剽窃他人的情绪与思想来装缀他自己心灵的穷乏与丑态。”显然,他强调的是诗贵真诚的传统,反对当时有些诗歌无病呻吟的陋习。周作人曾这样评价徐志摩:“他有他的主张,他的派略,或者也有他的小毛病⋯⋯这个年头别的什么都可以有,只是诚实早已找不到,志摩却还保持着天真烂漫的诚实, 可以说是世所稀有的人了。”在周氏看来,在“五四”这样一个“找不到诚实”的浑浊纷乱的年代,一个知识分子能够忠于自己真实的内心,保有这样一份纯真的性灵,实属难能可贵。试想如果一个诗人满脑是利害打算,心里充满喧嚣和浮躁的世俗欲念,抱着极其功利的态度去进行创作,他的作品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答案恐怕不问自明了罢。中国古代讲“澄怀味象”、③“澄怀观道④”,这是对诗人在进入创作之前的准备阶段的描述。徐志摩的诗是“从胫骨里跳出来,灵性里跳出来,生命里震荡出来的”。在他的诗国里,一生所追求的理想是性灵的自由。他所追求的“自由”、“解放”、“爱”、“生命”、“美”、“个性”、“光明”、“感情”的信仰以及和平的观念全都是他性灵之所在。可以这样说,徐志摩勇敢地冒险地追求自己爱情的人生实践,也正是他性灵的一种自由表达。在《决断》中,他把爱视为生命线上生与死的纽带,提出先必须争得自由和解脱。在《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中,指出需要的是真情和勇气。很明显,他的诗几乎大多是其真实内心的表达和自由个性的张扬,而对性灵的强调和追求,正是诗人闲静、澄明心境的一种体现。一方面,他认为自由和恋爱在人间是极寻常的事情,而另一方面,在他的诗中(《偶然》) 、《恋爱道理是怎么一回事》) 又流露出佛家的“色空”观念和道家的“逍遥”意味,认为爱本质上是偶然的,是虚无缥缈的,甚至在后期曾一度动摇过他“单纯的信仰”。如写于1929 年的《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活该》等诗作,把同陆小曼美丽爱情的幻灭感比喻为“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梁实秋说:“志摩单纯的信仰,换个说法即是浪漫的爱⋯⋯这爱永远可望不可及,永远存在于追求的状态中, 永被视为一种极圣洁高贵极虚无缥缈的东西”。然而,诗人自喻为“一条解缰的野马”,他不会就此停止对爱情的苦苦寻觅。“听凭荆棘把我的脚心刺透/听凭冰雹劈破我的头”(《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他仍要通过坚韧的奋斗,去争取真正的生命,真正的爱,真正的幸福。直到1931 年,诗人在可视为绝笔的《爱的灵感》中,他的信仰依旧,他所追求的“爱是不死的”,不怕散作风、散作沙,以至于在最后一次飞行中,用生命实践着对爱、对自由、对性灵的追求。

(三) 浪漫中夹杂着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愤懑彷徨。

我们所说的徐志摩的浪漫就是他在中国当时那样的现状下依然有单纯的理想,这一点当今的许多读者可能会感到奇怪。但是,我们看看当时的情况就会明白,正如志摩在《毒药》中描写的那样:“到处是奸*的现象:贪婪搂抱着正义,猜忌逼迫着同情,怯懦狎亵着勇敢,肉欲侮弄着恋爱,暴力侵凌着人道,黑暗践踏着光明。”在这样一个弱者得不到同情,到处都充斥着暴力,贪婪和欲望的社会,多少青年都沉沦欲海,纵情声色,而徐志摩尽管也在彷徨在无助,但他还是有方向,有人生的目标,尤其是在早年《雪花的快乐》中作者这样写道:“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可见诗人在早期是充满理想和追求的。另一篇《去吧》中,诗人在呐喊,“去吧,青年,去吧!悲哀付与暮天的群鸦。去吧,一切,去吧!当前有无穷的无穷!”诗人的浪漫就在于诗人忽而把自己看作雪花,又忽而将自己比作落叶;诗人时而徜徉在一叶小舟里,独自凭栏思绪万千;时而又静立街头看世事炎凉,人心冷漠,心中满是对弱者的同情,对所谓先生们的讥讽和嘲弄—《先生!先生!》,《叫化活该》。诗人多角度的看问题,在不同的场景都有一个‘我的化身’在那儿,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能不叫人叹服,但是诗人也处在心理的极度孤独恐慌之中。在《朝雾里的小草花》中诗人写道:“我此时在这蔓草丛中过路,无端的内感,惆怅与惊讶,在这迷雾里,在这岩石下,思忖着,泪怦怦的,人生的鲜露”此时如果说诗人还是乐观的思考人生的话,那么在《残春》中,诗人这样写道:“窗外的风雨报告残春的运命,丧钟似的音响在黑夜里叮咛:‘你那生命的瓶子里的鲜花也变了样:艳丽的尸体,谁给收殓?’”作者在此时,已经陷入一片迷茫,面对吃人的世界,诗人不知道前方的路在哪,中国的出路到底在哪,尽管诗人对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度推崇备至,正如他所说:“德国人太蠢,法国人太*,南欧人太乱,美国人太陋,只有英国人可称是现代的政治民族,鱼相望乎江湖,英国人是相望乎政治的;”然而,此时诗人可能已隐隐约约感到英国人的自由民主的政治体系也不可能在中国得以实现,诗人陷入了深深的彷徨之中而面对蒋氏王朝,诗人失望了,尽管他也曾与共产主义对峙过,与陈毅同志就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而激烈争论过,然而对蒋氏王朝,他更是彻底绝望,热爱自由面对的是棍棒,追求民主面对的是特务,实现理想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生命,还有人格,尊严正如徐志摩在《猛虎集序文》里回顾说,自己的思想是“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矛盾先生也在后来说道,尽管徐志摩的思想、作品、生活方式,“都是十足的资产阶级的,但他不是蒋王朝的御用文人。”“他对国民党的‘革命成功是愈来愈失望了。’”的确,一边是他难以认同***,尤其是在游历了欧洲,路过莫斯科后他是这样说的“他们相信天堂是有的,可以实现的,但在现世界与那天堂的中间却隔着一座海,一座血污海,人类泅得过这血海,才能登彼岸,他们决定先实现那血海”。他的这种既不满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又反对革命文学,也就是反对中国走苏维埃之路,主要反映在《秋虫》、《西窗》两首诗里——“思想被主义奸污得苦/你别说这日子过得闷/晦气脸的还在后面跟……到那天人道真灭了种/我再来打——打革命的种!”这一切客观现实也造成了徐志摩只有把他的美好理想寄托在优美的诗歌之中,以打发时光,在诗歌上追求形式的美,不再卷入思想论争的漩涡之中;然而,一触及到现实,他就感觉到困惑和彷徨

诗人的一生都极其浪漫,他一生都在追求他的精神家园,追逐英国式的政体制度,他一生很短暂,到过许多地方,诗人的亲身经历使他对当时的中国失去了信心,他转而追求内心世界的安详,宁静,梦想着脱离政治生活,然而,在旧中国即使是这一点点要求也不可能实现,诗人的浪漫遭受了现实的巨大冲击,正如诗人说得那样自己早就化成了灰;变成尘。直到触机身亡时,诗人依然感到迷茫和彷徨,并带着迷茫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段路程。

注释

①democracy起源于希腊文demokratia,由demos(人民)与krateiv(支配)两个词联缀而成,原意为人民支配或统治。在英文中译为“名主”的意思

②唐代司空图所定的诗性之一,比喻诗歌应当宁静悠远诗意当发必发“明月未上,美人来迟。柳枝待发,微风未起。

③象指客观物象,审美对象。 所谓“澄怀味象”就是审美主体以清澄纯净,无物物欲的情怀,在非功利,超理智的审美心态中,品味,体验,感悟审美对象,内部深层的情趣意蕴,生命精神,

④所谓澄怀就是发掘心灵美的源泉,实现“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胸襟阔然,脱净沉渣,完成那审美的人提供审美的主题条件。 所谓观道是用审美的眼光、感受深深领悟客观具体物象中的灵魂,生命,完成,凸现一个审美客体,你看中国书法,虚空中传动荡,神明里透幽深,超乎象外,得其环中,这便是观道:你看中国画,一花一鸟,一树一石,一山一水,全幅画总流荡着一种形而上的,非写实的宇宙灵气,这便是“观道”

参考文献

[1] 徐志摩徐志摩诗歌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

[2] 王锦全徐志摩散文选集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3] 矛盾徐志摩论。《现代》,1933年2月

[4] 梁实秋谈徐志摩的散文。《新月》,4卷

[5] 强弓选徐志摩诗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6] 王迅论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空灵美丽水学院学报

[7] 吴廷玉 试论空灵世界的构建J 张家口师专学报 ,1994

[8] 胡适追悼志摩[A]生命的信仰—徐志摩文选[C]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806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