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解析:
世界十大文豪
荷马——古希腊诗人
但丁——意大利诗人
歌德——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
拜伦——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
雨果——法国作家
泰戈尔——印度诗人和社会活动家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文学巨匠
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下面是福布斯现出的当今十大
福布斯 杂志日前选出了当今世界文学界十大“塑造品味”的人(Tastemaker),给每一个人都附上了主要作品、荣誉和短评,当然还少不了他们今年的作品销售业绩。
第一位是前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作家J·M·库切,“他的知识分子式的诚实的作品从不惧怕直面人最阴暗的一面,毫无疑问是当代最无畏的作家之一”。
第二位是美国著名后现代小说家唐·德里罗,“他的作品充斥着长句子和琐碎的细节,他描写当代社会时甚至没有半点要挑战它,要跟他大打一场的意思。”
第三位是女作家琼·迪迪恩,曾当过记者的她是一个美国社会和文化的锐利的批评者。
第四位是2003年独立报图书奖获得者戴夫·埃格斯,2000年他凭借《蹒跚天才的心碎之作》一举成名。
第五位是年轻作家乔纳森·富埃,他在24岁时就以《一切俱明》大获成功,今年4月刚出版了自己的第二部小说。
第六位是早已成名的恐怖小说家斯蒂芬·金。
第七位是埃尔默·里奥纳德,现年80岁的他写了大量的通俗小说和舞台剧。
第八、第九位是尽人皆知的菲利普·罗思和J·K·罗琳,
第十位则是英国女作家扎迪·史密斯,她的小说《关于美丽》因前段时间入围了布克奖决选名单而跃居畅销书排行榜前列。
罗琳无疑是挣钱最多的人,她的收入是令人咋舌的254亿美元,排名次席的是斯蒂芬·金,为1500万美元
五四女作家中受英国浪漫主义曼殊菲尔影响最大的是林徽因。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林徽因在《伤逝》等诗作中,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类情感的深刻体验,其文学风格和曼彻斯特派诗人的写作风格相似,此外,林徽因还受到了英国文学家乔治·伯纳德·肖aw的影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的关怀,成为她作品中的主要主题。林徽因的文学创作受到了曼彻斯特派和肖aw的影响,她的作品在五四时期的文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个连魔镜都不敢随便回答王后的问题,《People》杂志开始挑战了,从百多年的**史中选择35个最有代表性、观众心目中永不褪色的美人。 相信这样的结果对于世界上最美的女孩的回答更加有说服力。那些令人过目不忘的面孔,有哪些呢……
30年代关键词:叛逆金发代表人物:珍哈露
珍·哈露,活跃于30年代的美国著名女演员及被世人公认的性感女神。原名哈莉安·哈露·卡朋特·。这名性感女星年仅26就去世了,不过即便在她去世后她的传奇依然在继续,包括玛丽莲·梦露在内的许多人将其视为自己的偶像。追溯起来,珍哈露应该算是好莱坞的性感女星的“开山鼻祖”,玛丽莲梦露就说过,珍哈露是她的偶像,而麦当娜的金发造型也很大部分受珍哈露启发,麦当娜在1990年的《Vogue》中还复刻了珍的经典造型。
40年代关键词:回眸代表人物:劳伦巴考尔
之所以能打败40年代众多优雅和貌美的女人,入选35位**史代表美女,劳伦巴考尔凭借的是她无敌眼神,邀请她拍片的导演,每个人都会不约而同拍摄一个相同的镜头——劳伦回过头来,面对镜头给出凝视的眼神,这是40年代最著名的“劳伦回眸”,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50年代关键词:童话一代代表人物:索菲亚罗兰、玛丽莲梦露、伊丽莎白泰勒、格蕾丝凯利、多萝西丹德里奇
不晓得是50年代太阳黑子比较活跃,还是水分特别充足,这数十年来好莱坞就像一棵疯长的麦子,沉甸甸挂满了金色果实。各种类型的美少女们竞相“轰炸”被战争拖得疲累的士兵——具有欧洲风味的“御姐”索菲亚罗兰,《卡桑德拉大桥》中那个奔向死亡时还满怀爱心的女作家;美国大兵们人手一份海报的玛丽莲梦露;150厘米身高却能演出埃及艳后气场的伊丽莎白泰勒;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个被提名黑人女性多萝西丹德里奇;当然不能忘记,还有其中被誉为20世纪真实童话的王妃格蕾丝凯利……
索菲亚罗兰
索非娅·罗兰,意大利著名女演员,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和终身成就奖得主。她在1999年被美国**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21名。所获奖项: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奥斯卡荣誉奖, 塞西尔·B·德米尔奖, 最佳女演员奖
伊丽莎白泰勒
伊丽莎白·泰勒女爵士,DBE,美国著名**演员。她年轻时因为美艳而赢得“玉女”的称号,晚年则被改称“玉婆”,除此之外还有“好莱坞的常青树”和“世界头号美人”之称等。泰勒也是两届的奥斯卡影后,各以第33届的《青楼艳妓》和第39届的《灵欲春宵》获颁此奖,一度成为好莱坞当中片酬最高的女星。
上一页 0 /5 下一页是海伦凯勒! ~她是一个聋盲哑 ,最著名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
1882年1月因患猩红热致盲致聋。
1887年3月安妮·沙利文成为凯勒的老师。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02–1903撰写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译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大学毕业。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译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墙之歌》、《冲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应邀去好莱坞主演**。
1924年成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的主要***。
1929年著《我的后半生》(也译作《中流––––我以后的生活》)。
1930年旅游英国。
1931–1933年荣获坦普尔大学荣誉学位。访问法国、南斯拉夫、英国。
1936年10月20日老师安妮·沙利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访欧、亚、非、澳各大洲十三国。
1953年美国上映凯勒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年著《老师:安妮·沙利文·梅西》 荣获哈佛大学荣誉学位
1959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1960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颁布“海伦·凯勒”奖金。
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1968年6月1日与世长辞。
海伦凯勒延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塔斯比亚城。她天生聪明伶俐,出生不到六个月,便能清楚地说出「tea」(茶)、「water」(水)等几个单字,对周遭事物的感受性更是敏锐。
刚满周岁那年,一天傍晚,母亲趁太阳西下以前,放了一盆热水为海伦凯勒擦洗身子。可是,当母亲自浴盆把海伦凯勒抱了起来,放在膝盖上,正想拿条大毛巾替她包裹身子的时候,海伦凯勒的目光,突然被地板上摇晃不定的树影给吸引了过去。她好奇地看著,看得很入神,眼珠子动也不动一下,而且还忍不住伸长小手扑了过去,好像非得揪住它不可。
当时,母亲虽然已经注意到海伦凯勒的眼神,但是看在母亲的眼里,树影不过是平常又自然的现象,没什麼好大惊小怪的。所以,她万万没有想到海伦凯勒会使出这麼原劲儿往前倾,结果不小心一溜手,竟让海伦凯勒滑倒在地,哇哇大哭个不停。母亲知道女儿受了惊吓,飞快地将海伦凯勒搂进怀里,连哄带骗了好一阵子,海伦凯勒才安静了下来。
事隔不久,母亲一个人静静回想这件事情发生的经过,她发现海伦凯勒的观察力似乎特别灵敏。通常一个周岁大
的婴儿,应该是懵懵懂懂的,对什麼事情都没有企图深入了解的倾向,可是海伦凯勒却别有细腻的之思,甚至於想用自己的肢体去感受变化的奇妙。当然,跟大人比起来,海伦凯勒的表现并不成熟,如果跟其他的婴孩相比,可就不能不算特殊了。
而为人父母的,能幸运地生下一个天赋优异的小孩,当然是得意洋洋罗!每逢亲朋好友到家里做客,不谈起女儿也就罢了,一旦话题转到海伦凯勒身上,母亲心满意足的喜悦,就会自然而然地从言谈中流露了出来。
但是这份喜悦到底能持续多久呢?当父母亲正兴高鸟烈畅谈海伦凯勒美好未来的当儿,海伦凯勒却莫名其妙生了一场大病,这场大病不但夺走了父母心中的希望,更使海伦凯勒变成一个看不见、也听不见的小女孩。
可怜的海伦凯勒,该如何去面对一个没有光线,没有声音的世界呢?这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通常教育一个五官健全的孩子,已经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更何况海伦凯勒又瞎又聋!也许,父母亲他们可以猜测、也可以想像海伦凯勒的心情,但是他们绝对无法体会,就如同海伦凯勒无法体会正常人的生活一样,他们真的无从体会。
起先,父母亲采用实验的方法,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虽然他们失败过无数次,但是日子久了,也摸索出不少要领,他们除了被动地猜想海伦凯勒的比手画脚,有时也教导海伦凯勒凭藉肢体动作,表达喜怒哀乐。
另外,海伦凯勒也学习运用触觉去感受周遭的事事物物。就这样一点一的累积,四、五年以后,大凡孩子们用眼睛、耳朵能感受的,海伦凯勒都能以触摸的方式领略。只是父母亲不是残障教育的专家,所以海伦凯勒学到的肢体语言,只有父母才看得懂,至於外人可就很难说了。
向来关心女儿的父母亲,也一直挂心这个问题,尤其他们想到自己终有年老体衰的一天,到时候要是海伦凯勒仍然不能跟外人沟通,那海伦凯勒往后的遭遇,将是非常悲惨的。於是,在海伦凯勒七岁那年,他们从外地请来一位受过专门训练的苏利文老师。
苏利文老师跟海伦凯勒很投缘,她们认识没有几天就相处融洽,而且海伦凯勒还从苏利文老师那里学会了认字。
一天,老师在海伦凯勒的手心写了「水」这个字,海伦凯勒不知怎麼搞的,总是没法子记下来。老师知道海伦凯勒的困难处在哪儿,她带著海伦凯勒走到喷水池边,要海伦凯勒把小手放在喷水孔下,让清凉的泉水溅溢在海伦凯勒的手上。接著,苏利文老师又在海伦凯勒的手心,写下「水」这个字,从此海伦凯勒就牢牢记住了,再也不会搞不清楚。
不过,苏利文老师认为,光是懂得认字而说不出话来,仍然不方便沟通。可是,从小又聋又瞎的海伦凯勒,一来听不见别人说话的声音,二来看不见别人说话的嘴型,所以,尽管她不是不能说话的哑巴,却也没法子说话。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苏利文老师替海伦凯勒找了一位专家,教导她利用双手去感受别人说话时嘴型的变化,以及鼻腔吸气、吐气的不同,来学习发音。当然,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不过,海伦凯勒还是做到了。 盲人作家海伦凯勒,除了突破官能障碍学会说话,更奉献自己的一生,四处为残障人士演讲,鼓励他们肯定自己,立志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海伦凯勒这份爱心,不但给予残障人士十足的信心,更激起各国人士正视残障福利,纷纷设立服务机构,辅助他们健康快乐的过生活。
·······························
说行天下
都说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
快来一起分享吧~~
不少女作家的一生,都是在粉丝的爱慕和追求中度过的,她们内心丰富,智力超群,文笔优美,对爱情的憧憬高于常人。
这些特点需要她们在现实面前更加理性和冷静,然而每个人的才智和敏感都在不同的侧面,于是,一系列的人间悲喜剧陆续上演,让我们看尽世间悲欢。正像一位简友所说,非凡之人必有非凡之事。现在,让我们看几个典型的超世俗之爱吧!
01
玛格丽特杜拉斯,这个以《情人》一书而闻名天下的小个子女人,一生都有倾慕者环绕,爱慕她的男人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在她身边依次拜倒,使她多少有些心烦意乱。
她最热衷的事就是写作,为此,她总是不修边幅,衣着随便,也不把男人的爱情当回事。让她自己没有想到的是,当她成为一个抽抽巴巴老太太的时候,以外地猎获了一个比她年轻38岁的情人,创下了世界名人爱情史上的奇迹。
那个最后的情人是个方脑袋,他倾其一生,陪她写出不朽的《情人》,而且一直陪到她告别人世。
1980年夏天,野花怒放,漫山遍野。这一年杜拉斯66岁,一个27岁的文质彬彬的大学生走进她的生活,祈求成为她的助手,司机和保姆,当然还兼着出气筒的角色,而且是赶不走的出气筒,他与杜拉斯共同编织了她一生中最神奇、最动人的爱情故事。
安德烈最初因为阅读她的作品而惊喜入迷,因为惊喜入迷而开始忍不住给作家写信,他也是一个狂热的文学爱好者,信写得十分精彩,才华横溢。他知道作家每天都会收到很多来信,他如果写得不够出众,根本不会引起作家的注意。
果然,杜拉斯像对待其他来信者一样没有回信,她每天收到的信都会超过一麻袋,堆在地下室里,老鼠都嗑不过来。
可是有一天她心血来潮很随意地抽着读了几封,小伙子的才华和真挚感动了她。于是杜拉斯给他写了回信,信写得简单潦草,对他说“生活下去是多么困难并告诉他自己因喝酒喝得太多而住进了医院。”
她写信时并没有想到会发生什么,她只是在那个傍晚写作累了看到落日感到孤独,觉得需要有个人倾述一下而已。她是一个很真实的人,在人情世故方面,她六十六岁的情商刚好六岁,纯洁的宛如一张白纸,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一张陈年白纸,竟然横空出世深深地吸引了这年轻人的灵魂。
他们就这样通了两年的信,频繁往来的信件使两颗心渐渐靠拢,一股强烈的吸引力诞生了。后来安德烈战战兢兢地请求能否前来看她,得到允许后他兴奋地哆嗦了好几天,幸福的彷佛飞上了天。
他痛快地放弃了工作,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家乡,成为杜拉斯的写作助手和生活伴侣,开始了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甜蜜生活。
在他到来之前,作家每天结束写作,穿过空荡的客厅走向睡房,都会感觉到孤独和恐惧。
安德烈的到来使她的生活焕发了活力。精力过剩时,他俩像年轻的小两口那样吵架,但是每次吵架却增进了二人的感情,越争吵越如胶似漆,越无法分离。安德烈从不辩解,只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一次次出走,又一次次回来,直到后来不再出走,直到她在他温暖的怀里离开人世。
安德烈陪伴了她生命中最后的16年光阴,这十六年爱情的滋润使她的创作达到了顶峰。
作家在同他一起生活后的第三年里写出不朽名作《情人》。
02
丁玲,她一生经历过四次婚姻。每一个男人都是才貌双全,惊掉世人的眼镜。我们今天只挑选出其中的两段做一个简略的探讨。
为了解丁玲,我们看一下这段文字。
季羡林回忆说:“丁玲的衣着非常新潮。宛如飞来的金凤凰,她在没有见过世面的青年学生眼中,十分耀眼。丁玲那时喜穿高跟鞋,济南的马路坑坑洼洼,丁玲就遇上了‘行路难’的问题,要扶着胡先生才能迈步。我们看了这情景,觉得非常有趣,就窃窃私语,说胡先生成了丁玲的手杖。”
后面更加狗血的是,在与胡也频相亲相爱的同时,丁玲又爱上了文学天才冯雪峰。
冯雪峰当时在北大自修日语,丁玲第一次见到他时极度失望,他看上去像一个乡下小瘪三。
然而腹有诗书藏不住,随着二人谈文学的日渐深入,丁玲不知不觉地恋上了冯雪峰。这段婚内产生的爱慕他人的情感,引发出一段奇葩生活。
那个时候在中国,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一起生活十分平常,有妻有妾,慕煞众人。
当时,丁玲的智慧似乎被写作消耗殆尽,她像少女一样坦然地提出要和两个男人共同生活,他们真的就在西湖边共同生活了一些日子,结果是胡也频如坐针毡,第一个败下阵来返回上海。
丁玲以为,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却没想到剧情很快就发生了翻转。留下的冯雪峰心有余悸,遵循着先来后到的原则,他也果断地离开了丁玲。
胡也频不愧是大海上飞行的海燕,在乌云和大海之间,他选择了心如大海,很快就与丁玲和好如初了。
但是好景不长,1931年2月,胡也频等左联五烈士被枪决于上海,胡时年28岁,一代精英就这样陨落。
丁玲回忆说:“虽然我深深地爱着冯雪峰,但我同胡也频同居了很长一段时间,如果我离开胡也频,他就会自杀,于是我对冯雪峰说,虽然我们不能生活在一起,我们的思想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的爱情必须是‘柏拉图式’的。这个决定使他非常痛苦。”
胡也频遇害后,冯雪峰前来看望丁玲,爱情之火重新燃起,就像**青春之歌那样的激情和场景。
之后,丁玲给冯雪峰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信:“只愿意永远停留在沉思中,因为这里占据着你的影子……我只想能够再挨在你身边,不倦的谈话,像我们曾有过的一样,我的心远远飞走了,飞到那些有亮光的白云上,和你紧紧抱在一起,身子也为幸福浮着……”。
当时,冯雪峰已经结婚,他理智地对这份感情做了冷处理。
后来,陈明就出现了。
一场大型的文艺晚会中,一个节目非常抓人眼球,那是根据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改编的话剧,陈明在剧中扮演男一号。
他英俊潇洒的扮相、精彩的表演和动人的歌声赢来观众热烈的掌声。坐在观众席中的丁玲,在陈明身上看见了胡也频的影子,她的心荡起了双桨。
当时在延安,中国革命面临着三座大山,挡在丁玲和陈明之间的就有两座,一座是两人的资历相差太远,另一座就是两个人的年龄之差,刚好和王菲谢霆锋相似。
丁玲一向不在乎世俗的东西,但陈明却感到压力山大。许多人前来规劝,搞得陈明心烦意乱,于是他和剧团里的一名女演员匆匆忙忙地办了婚事以为从此天下太平。
陈明的突然结婚把丁玲一棍子打懵了。什么?他竟然娶了张柏芝???
老天喜欢作弄人。婚后,陈明很快意识到自己依然深深思念着丁玲,她成了绕不过去的玉女峰。夜深人静时,陈明竟然无法安眠。
他觉得自己一个人去看望丁玲似乎不大好,便带着新婚的妻子一起去了,丁玲嘴上祝这对新人幸福,眼睛却是痛苦万分,她的痛苦全都写在了脸上。
唉!陈明这招和罗切斯特激怒简爱真是一毛一样,丁玲就差大义凌然地质问“你以为我比你老就没有感情?”丁玲把质问咽回到肚里,每个人都感觉难受,气氛十分尴尬。
敏感的陈明通过丁玲的眼睛看到了她的内心,那里痛苦的火苗正在燃烧,他瞬间领悟到自己做了件蠢事。
满园春色关不住,陈明的妻子也觉察到了,既然自己的老公停车坐爱枫林晚,干脆让他们霜叶红于二月花吧!于是她对陈明说:我们俩人都做了一件错事,我们来改正它吧。他们心平气和地结束了这短暂的婚姻。
1942年冬天,大雪纷飞,38岁的丁玲与25岁的陈明在一片不被看好的氛围中正式结婚。没有婚礼,没有请客,两个人手牵着手在延安的土路上散步,心中充满了幸福。
1949年建国之后,陈明与丁玲在北京度过了一段平静的岁月。1951年春天,他们搬进了多福巷一座小小的四合院内,这是结婚十年后第一个真正属于两人的小家庭,一个不受外部干扰的小天地。
或许是她的前半生太幸福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名气加爱情什么都不缺。她的后半生几乎经历了人间炼狱。很快一场政治风暴打破了这种幸福的平静。1955年,丁玲遭到批判,随即被流放到北大荒长达8年;之后又被投入北京秦城监狱,那个监狱现在挤满了腐败官员。
5年后她走出监狱,再次被送到山西的乡村劳动改造。历经种种磨难之后,75岁的丁玲才被平反回到北京。在这25年中,陈明一直陪伴着她,给予她全部的支持和温暖。
这段感情比杜拉斯和安德烈更加不易,更加崎岖,这25年的跌宕起伏,他们的爱情经受了最严酷的考验。 丁玲晚年说:“如果没有他,我是不可能活到今天的;如果没有他,我即使能活到今天,也是不可能继续写出作品来的。”
1986年3月,丁玲在弥留之际,向陈明要求:“你再亲亲我!”然后,女作家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人世。
丁玲不同于萧红,她有一种特别的能力,可以把她爱着的男人长久地吸引在她的石榴裙下。她的一生,没有辜负自己的感情和内心,激情浩荡,气吞山河,她来过,留下作品和爱情。
03
向田邦子,你所见过最不平等的爱情长什么样?
日本的美女作家向田邦子,被粉丝称为“昭和民族的张爱玲”。
一个有名的女作家,同时也是电视编剧界的女王,漂亮勤奋,气质优雅,穿衣潇洒,追求者无数,却活在黑暗的爱情角落里。
每天下午三四点,她来到恋人的住处。
她的恋人N先生是一个比她大十三岁的有妇之夫——分居而不能离婚,男人不帅,胖胖的,和她一样高,身体不好,没有工作,生活拮据。
女作家带来食材给恋人做了丰盛的料理,两人吃饭,然后聊天,这是他们每日从复的节目。她临走前,会为恋人准备好第二天的午餐,通常在晚上回到自己的家时,母亲和妹妹已经睡了,她就躲在玄关没有热气的地方写作,写到天亮。
女作家和恋人的爱情是从她少女时期开始的,之后的日子里这爱情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一直持续到中年,并贯穿了她的一生。
恋人是她20多岁时工作单位的同事,一个文化社的摄影师。
在她年轻时,摄影师偶尔闪烁过作为前辈的光芒,女作家不仅被亮瞎了双眼,也被这些瞬间的光芒勾走了魂魄。男人在后来的漫长岁月里都只是一个身体羸弱、经济单薄的中年人,被风华正茂漂亮聪明的女作家全方位照顾着。
难道世上的好男人都被抢光了?
在外人看来,这是最不平等的爱情。但是,外人不知道的是,这位先生是女作家的精神支柱,是她最亲密的知音。他们俩是互相给予的,一个给出自己的精神世界,一个奉献自己微薄的稿费。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幸福着你的幸福,哀伤着彼此的哀伤。
35岁之前,不论工作多繁忙,不论经历了多大的感情风暴,向田邦子都没有离开那个气氛古怪、岌岌可危的家。即使晚上写作到很晚,第二天早晨,她还是会如期出现在饭桌上,目送父亲出门。即使家庭残破,她仍尽最大努力拼命维系着难以割裂的血脉亲情。
父亲出轨不仅改变了向田邦子的生活轨迹,更造成了她内心挥之不去的对感情与家庭的不信任,她一方面对此惶恐不安,另一方面又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坚强。也惟有这种勉强保持的坚强,才能让她在残忍的现实面前不至溃败。
这一切,直到N先生的出现才有所改观。只有面对这个比自己年长甚多的男人,向田邦子才会说出内心的累与怕。
第二天,女作家起来后,再为母亲和妹妹做好饭,整理琐事,工作,然后去恋人家……周而复始。
在与N先生的通信中,向田邦子向他倾诉对写作的不自信、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
只有在N先生面前,向田邦子的世界才豁然打开了一个口子,那个独自领受一切的她才终于可以与这个世界对话。她的恋人并不占据她的一点点生活,也不能分担她任何辛苦和劳累。N先生的无能,反而成为一种馈赠。他每天的生活主题就是围绕着邦子,当一个最忠诚的粉丝,最幸福的时刻是两人在家吃晚饭时亲密的聊天。
邦子累了睡着了,他就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她,内心想着:赶快振作起来,迷途的羔羊,你这么有才华,这么美丽,怎么会一直粘着我这样一个废物?邦子不在的早上,他就听着她的广播,露出微笑,那微笑扑所迷离,有一种凄惨的美。最牢固的爱情,或许就是两个人的精神上有一支坚强的纽带。
N先生在向田邦子生命中的意义:她窘迫的生活重压中,拥有了一道温柔的目光。
这个男人最后自杀了。这是怎样的伤口撒盐,他走后,女作家封闭了自己的感情,直到飞机在台湾失事,她追随他去了。
三段爱情,三个故事。女作家们的爱情世界可谓五彩缤纷,令人唏嘘,引人思考。
在 写作秘笈杂货铺 里,我将慢慢写出一系列女作家精彩故事介绍给大家。
《黑暗的左手》 (美)厄休拉•勒古恩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灵魂骑士》 (美)路易丝·麦克马斯特·比约德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使女的故事》 (加拿大)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林出版社
《她的国》 (美)夏洛特·吉尔曼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美好古董衣店》 [美]斯特凡尼·莱曼 中信出版社
《相助》 [美] 凯瑟琳·斯多克特 中国城市出版社
《紫颜色》 艾丽斯·沃克 译林出版社
《逃离》 艾丽丝·门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女勇士》 [美] 汤亭亭 漓江出版社
《逃离》 艾丽丝·门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简·爱》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追求平等与自主的知识女性形象,本书以对一位“灰姑娘式”人物感人的奋斗史的刻画而取胜,是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品。
《简·爱》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领略到那个时代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的社会风貌,感受到主人公简·爱——一个受过良好教育但社会地位卑微的女子的思索和抗争,并通过简·爱曲折丰富的情感经历,体味简·爱对爱情、友情以及独立、平等、自信等的理解和实践。两性之间是平等的,爱情须得以平等和互相独立做为基础。女人必须有独立的人格,自尊自爱,不依附于其他人才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热爱,才会有真正的幸福。简·爱是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心中最平易近人的偶像,她不会难以靠近,她的影子飘散在我们的周围。简·爱这个艺术形象之所以能够震撼和感染一代又一代各国读者,正是她以自爱和自尊为人生的支柱,才使得自己的人格魅力得以充分展现。
《简·爱》问世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到底有多少痴心的女读者在这个相貌平平、过早饱尝人生辛酸、但终未失去与生活搏斗勇气的简·爱身上找寻自己的影子,寄予同情,其人数无法统计。它早已成为全世界能阅读小说的妇女必读的经典之作,千千万万的女性从女主人公简·爱身上找到了追求平等与自立的精神资源。
一个平凡女子不平凡的生活经历
一段曲折离奇而又缠绵动人的爱情故事
一部历久不衰的经典名著
《简·爱》是19世纪英国最出色的小说之一。这部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显著地位的小说,一出现就引起了轰动,当时已经驰名文坛的萨克雷说:“《简·爱》使我非常感动,非常喜爱。是我能花好多天来读的第一本英国小说。”在问世之后的一个半世纪的今天,它仍然拥有广大的读者,而根据小说改编的**则荣获奥斯卡金像奖。
《简·爱》描写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英国乡村。女主人公简·爱从小失去父母,寄养在舅母里德太太家里,深受虐待,后被送进洛伍德慈善学校。那里实行所谓惩罚肉体、拯救灵魂的残酷教育,使简·爱继续遭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她在那里当了六年学生、两年教师。为了追求独立自由的生活,她用登广告的办法,应聘到桑菲尔德府当家庭教师。简·爱与庄园主罗切斯特先生精神境界一致,情趣爱好相投,两人互相爱慕,决定结为夫妻。但在教堂举行婚礼时,有人揭发罗切斯特在15年前已经结过婚,疯癫的妻子一直关在他家的一间密室里。
简·爱离开桑菲尔德出走,后来被里弗斯兄妹收留,担任了乡村小学教师。后来,简·爱的叔父去世,她得到了一笔遗产,同时得知里弗斯兄妹是她的表亲。简·爱的表兄圣·约翰为了寻找到印度传教的助手,要与简·爱结婚,她拒绝了这个把感情献给了上帝的人。爱情的力量使简·爱重新返回桑菲尔德庄园,却见昔日的豪华府邸已变成了焦黑的废墟。罗切斯特双目失明,单手残废,蛰居乡间。最后,简·爱和罗切斯特结婚。
简·爱是不甘心忍受资本主义社会压迫的、具有个性与反抗精神的一个妇女形象。她那贫苦低微的社会地位、漂泊无依的生活环境、痛苦不幸的个人遭遇是19世纪中叶英国下层人民苦难生活的真实反映。作者把贫苦的普通妇女作为小说的正面人物,并热情歌颂了她争取妇女平等的社会地位和幸福生活所进行的斗争,这一点,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是难能可贵的。因此,这本书的出现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马克思把夏洛蒂和狄更斯、萨克雷并列,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他们是出色的小说家。《简·爱》一书虽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至今在艺术上仍具有不衰的魅力。
这是一本被评论家誉为“比50部特罗洛普、50部狄更斯和其他人的小说加在一起还更有价值的书”,也是一本女人必读书。她说:“你以为,我因为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女主人对爱情追求发自心底的平等,并带有宗教般的虔诚。简·爱是世界文学史上公认的最成功的女性形象之一。
在上帝面前诸生平等
高尔基说过:“一般来讲,文学的任务、艺术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呢?就是把人身上最好的、优美的、诚实的也就是高贵的东西用颜色、字句、声音、形式表现出来。”毫无疑问,这里的“最好的、优美的、诚实的也就是高贵的东西”就是指人性中一切美好的品性。文学的存在必然要经过历史浪潮重重的淘洗,最后能稳固下来的,就一定是佳品、精品,尤其是一部小说,它是否能以一种力量的光辉,去唤起人们心底美好的情愫,也就是说,它塑造的人物是以人们希望或赞赏的生存方式存在于文学作品当中,那这些人物就能久久地停在读者、世人的心中,并产生有效的影响,那他们就是永恒的,换言之,一部作品就能够传承于世。
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经久的魅力一个多世纪以来仍然不断发散着耀目的光辉。
简,一个出身贫微、相貌平平的家庭女教师,何以会吸引住财智双全的罗切斯特,并叫他爱得那样刻骨铭心?她依靠的是她不凡的气质和聪慧的头脑,尤其是她高尚的品性!她对罗切斯特真切、深挚的爱,并不完全是自私的,当她知道了罗切斯特的妻子还活着后,就毅然离开了他!正是源于她对这份爱的深挚与执著,她才不愿让这份至纯至圣之爱被任何阴影所笼罩。
她默默忍受所有的伤痛,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在她看来,没有爱情的婚姻不仅是可怕的,而且也是可鄙的,无论它披着多么崇高的外衣。当然,简在人生关口所做的抉择,取决于她的个性。作者在简柔弱文雅的外表下安上了一颗勇敢的心,不仅使她敢于反抗表哥的暴力欺辱,且能自尊而自信地面对来自上层社会的压力(如在桑菲尔德的贵族宾客面前),坚韧不屈地抵制以宗教做掩饰的灵魂桎梏——虽然作者是通过所谓的“超自然力”来让简挣脱这一桎梏的,但在当时的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里,这一思想和行为已经够离经叛道了。
可以说,作者在小说中不仅为纯洁的爱情唱响了最美的赞歌,对阶层观念、平等意识等做了大胆的新解,且对当时的宗教思想也做出了反叛的注释。马克思将《简·爱》作者与狄更斯、萨克雷列在一起给予高度评价,称他们“向世界揭示了政治的和社会的真理”。这也正是《简·爱》高过一般爱情小说并能流芳百世的原因所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