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是什么意思

浪漫主义是什么意思,第1张

意思是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

浪漫主义者是就是指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具备乐观的态度、开朗的性格、奔放的激情、丰富的想象。

“浪漫主义”一词指一种文学上的基本创作方法,与现实主义相对,强调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浪漫主义:

说一个人很浪漫主义,就是说这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目标,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而且是个人的心理想象为中心,有意无意地躲避现实。

现实主义:

生活中会听到这样对于某个人的评价:“这个人太现实了!”这种人生活中与人相处,感情归感情,除此之外一丝不苟,分得清清楚楚。

理想主义:

这种人很容易和浪漫主义者混淆。区别在于浪漫主义者是从自我出发,知道现实,却为自己营造一个美好的世界;理想主义是从现实出发,认为现实会变得更加美好。所以,***人是理想主义者,但不应该是浪漫主义主义者。前者是有立足点的,后者往往是凭空臆想。

浪漫主义是欧洲最后一个伟大的文化纪元,从18世纪末持续到19世纪中期,到了1850年以后,就不再有一个涵盖诗,哲学,艺术,科学与音乐的“纪元”了。这个运动从德国开始,最初是为了反对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过于强调理性的做法。

当时的新口号是感情,想象,经验和渴望,以往隐而不显的浪漫主义成为德国文化的主流。许多浪漫主义者自认是康德的传人,因为康德已经确认我们对于“物自身”所知有限,同时也强调自我的作用对于知识的重要性。这种情况下,个人可以完全随心所欲的以自己的方式来诠释生命,浪漫主义者就利用这点发展几乎毫无限制的自我崇拜,并且因此而歌颂艺术方面的天才。

贝多芬就是其中之一,他用音乐来表达自我的情感与渴望。文艺复兴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都强调艺术对人类认知的重要性,艺术家可以提供一些哲学家无法表达的东西。根据康德的说法,艺术家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他的认知能力,德国诗人席勒进一步发挥了康德的想法,他说,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就像玩游戏一般,而人唯有玩游戏时是自由的。有人甚至把艺术家比作上帝。

艺术家有创造宇宙的想象力,可以跨越梦境与现实的藩篱。这种渴望遥不可及的事物的心态正是浪漫主义者的特色,他们也可能会怀念一个已经失去的年代,例如中世纪,对神秘的东方也怀有一份憧憬。

浪漫主义主要兴盛于都市地区,大多是年轻人,通常是一些并不很认真读书的大学生,有明显的反中产阶级的生活态度,会称警察或他们的房东为敌人或庸俗市侩。1800年左右,第一代浪漫主义者都是年轻人,浪漫主义运动是欧洲的第一个学生运动,他们有点像150年后的嬉皮。

拜伦和雪莱都是恶魔派的浪漫主义诗人,很多浪漫主义者很年轻就死去,通常由于肺结核,有的是自杀,而活得比较久的通常大约30岁就不再信仰浪漫主义了。

浪漫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向往大自然和大自然的神秘,卢梭提出“回归自然”的口号,把大自然看成一个整体,它们的共同特色是都在大自然中体验到一种神圣的“自我”。

浪漫主义时期最主要的哲学家是谢林,生于1775年到1854年间,主张将心灵与物质合而为一。他说自然是肉眼可见的精神,精神则是肉眼看不见的自然,物质乃是沉睡中的智性。对许多浪漫主义者而言,哲学,自然科学研究和诗学都是不分家的。

挪威裔自然学家史戴芬,一语道破了浪漫主义运动的特色。他说,我们厌倦了无休无止的与粗糙的物质世界奋战,因此决定选择另外一个方式企图拥抱无限,我们进入自己的内心,在那里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

历史方面,历史哲学家赫德认为,历史的特性是连续,进化与设计,说他的历史观是动态的,因此他把历史当成一个过程。浪漫主义加强了人们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浪漫主义使许多领域重新定位,一般把浪漫主义分两种,一种是普世性的浪漫主义,另一种是民族浪漫主义。

这两种浪漫主义相连接的主要是“有机体”这个名字,浪漫主义把植物和国家都当成活生生的有机体,因此,一首诗也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赫德首开风气之先,前往各地采集民谣,将他们称为“民族之声”,把民族故事称为“民族的母语”,人们开始在海德堡采集民谣与童话故事,其中就有格林童话故事。

艺术故事是由某位作家写成,民俗不是咋,浪漫主义者积极开发的类型,例如,德国有维护福满就行,其中,童话故事是浪漫主义者理想中最完美的文学形式,始终是有充分的空间看着他自己的创作力。

打破幻象的形式叫做浪漫主义的反讽,例如,挪威据作家一易卜生在《皮尔金》这出戏里,有一个角色就说出来“没有人会在第五幕演到一半的时候死掉一次”。

当浪漫主义者将每件事都融入进精神里去时,黑格尔是第一个出来拯救哲学的哲学家。

浪漫主义的人看到的是自己美化后的现实,或干脆是掺杂了想象的现实,而现实主义的人却看到的是现实本身。因此在做选择做判断时,现实主义的人更容易做对,因为他们是基于与现实吻合的事实和知识来做判断。而浪漫主义的人却是基于被美化被扭曲的事实做判断,所以就更容易犯错。而中国社会人多竞争激烈房价高,生存不易,没有给人太多犯错的空间,一旦在大事上犯错就容易受到损失,甚至会影响生存。在这种环境下,除非个人家境殷实有人托底,否则抱着浪漫主义情怀而在选择面前不断犯错,无异于自寻死路。

1、浪漫主义是什么意思?指的是怀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浪漫主义”一词原指一种文学上的基本创作方法,与现实主义相对,强调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2、当浪漫主义”用于指人时,常指一类在思想与行为方式上信仰浪漫、充满幻想、富有诗意的人。

3、什么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通常与现实主义放在一起讲。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

要理解两者的区别其实不算困难,影视作品《流浪地球》是浪漫主义,《唐顿庄园》、《傲慢与偏见》是现实主义;小说《西游记》是浪漫主义,《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则偏向现实;李白、庄子、屈原这些属于浪漫主义,杜甫、白居易属于现实主义。

就随手编个故事吧:

朝九晚五的普通员工阿伟某一天下班回家,他错过了地铁,一个人郁闷地走在路边,路边上恰好开了一家大排档,他点了份晚餐一个人默默地吃着。这就是现实主义。

朝九晚五的普通员工阿伟某一天下班回家,他错过了地铁,一个人郁闷地走在路边,路边上恰好开了一家大排档,他从背包里拿出了口琴吹了起来。这就是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源于与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思想上强调唯心主义,抒发个人的情感;在文学传统上则常常带有夸张的想象,忧郁的情感。

其实,浪漫主义的兴起与欧洲特有的环境地理、文化传统也有很大的关系。法兰西尖塔高耸的哥特式建筑、庄严肃穆的教堂;不列颠岛日复一日盛行西风带来的风和雨、凯尔特人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德意志的宗教;斯拉夫人关于狼人、吸血鬼的传说;古希腊与古罗马数不清的神、古老又雄伟的大建筑等等,这些都给浪漫主义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和广泛的素材。

另外我总结了一下,浪漫主义的作品通常带有以下特点:

1宏大的背景

《流浪地球》中的太阳系,《冰与火之歌》里广袤而充满未知的维斯特洛大陆,《逍遥游》中庄子创造的无限大海北冥”,《悲惨世界》里前后数十年的漫长时间线等等。与这些宏大的背景比起来,无论是多么伟大的人物,都会显得何其渺小。浪漫主义的背景,就是无限的大”,只有足够大,才能填补了一切未知与可能性。

2不可或缺的英雄人物

浪漫主义作品中的英雄人物,他们可能未必都会以人作为个体而存在。他们是雪莱笔下摧枯拉朽的西风,也可能是**《忠犬八公物语》中那只忠诚地等待的狗。他们也是大仲马故事中惩恶扬善的伯爵、身怀绝技的三位火枪手,是心怀仁义的冉阿让,是面恶心善的钟楼怪人。

他们身上具有普通人所没有的品质,他们像古罗马、古希腊神话中性情各异的神。而也只有拥有巨人一般内心,才足够支撑起宏大的故事背景吧。

3一个美好的结局

与现实主义往往乐于揭示人生的惨淡、社会的黑暗不同。浪漫主义的作品往往以一个美好的结局作为收尾。就像大仲马书中基督山伯爵客服重重困难终于能成功复仇;雨果笔下追捕冉阿让的警察能良心发现以死谢罪;雪莱诗中的西风呼啸过后,春天已经不再遥远;德拉克洛瓦画中的女神高举红色的旗帜带领人民走向胜利。

每一个浪漫主义者心中,都怀着对至真至美的渴望。

最近很喜欢“相信”这个词。

在我们印象里,说起“相信”这个词,就会勾连起诗人食指的《相信未来》,正能量满满的歌曲《我相信》,但吸引我的并不是这个词连带的这些积极意涵,相反,我还不太喜欢。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 历史 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

无论是诗人呼吁我们相信未来还是歌曲里唱的“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都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要“相信”。即使诗中写到“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这样的理由在我看来,还是不够实在,令人信服。

我们读这诗,唱这歌,倒有种听“洗脑”式的布教。

我们仿佛是一个气球,这些“相信”是虚无的气,使我们膨胀起来,凌空而不能触到实地。飘悬着的姿态不能让我感到踏实心安,所以我并不喜欢这样的“相信”。

我觉知的“相信”,有两个意涵。 第一种是浪漫主义。是不需要事实证明,就是宁愿去相信。

我曾看到有人讲到圣诞老人是真是假的话题,有句话令我印象很深刻,她说, 不管长到多大,人都应该相信一些不可思议的事。如果我们都不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那么圣诞老人就真的会消失。

奇葩说有一集讨论要不要和孩子说童话里都是假的,骗人的。具体的辩论内容我不太记得,现在我想,让孩子去相信童话里的仙子,相信有美人鱼,是十分纯粹的美好。这样的美和浪漫,是应该属于孩子的童年。

前段时间刷抖音时看到抖主廖智的视频。这是一个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的女孩,她的简介里一句话令我很惊喜―― “因为活得太浪漫,小腿流浪去火星了。” 好可爱的话呀!

面对失去双腿的事实,她可以选择抱怨命运不公,认为生活没有希望。但她没有,她选择相信“小腿流浪去火星”这样的浪漫。视频里的她笑魇如花,灵活的义腿欢快地跳着舞。

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我们愿意去相信一些不切实际,不可思议,这样的人生才会更有趣呀,生活更浪漫。有哲人说,我思故我在。我觉得呀,也可以是 我相信,故我在,你在,TA在。

“相信”的另一个意涵是基于存在。

我们常常能听到怨妇式的哀叹或心如死灰地说,“不相信爱情了”。之前看到一个写连续剧的朋友,她的题目就叫《还是相信爱情》,我这听着总觉得别扭,很无奈被迫的样子。

我相不相信爱情呢?当然是相信的。

但这“相信”一样不是基于一腔虚无的热忱,而是基于我所见到的事实存在。

我见过很多现实中他人的美好爱情。柴米油盐的平凡夫妻,精神契合的灵魂伴侣,轰轰烈烈,细水长流的爱情故事都是存在的。

即使我们没有遇到,或者遇人不淑,再或者离婚率高居不下,都不能否定真爱存在的事实。

这样的相信不是“宁愿相信”,也不是“还是相信”,而是不得不相信。

这样的相信,是来自于见识,我知道得越多就觉得自己知道的越少,就是这个道理。

视野开阔,见得多了,我们就会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也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正因如此,对于自己未见过,未体验过的,就不敢轻易就否定,怀疑。

相信,是虔诚的,是一种成熟的姿态。它让人有安定的重心。 不会因为一时的困顿,失意,就叫嚷着不再相信;也不会因为一时的顺利,甜蜜就改口说相信。

《夜晚的潜水艇》里陈春成写过一句话: 确定无疑的事情有那么一两桩,就足以抵御世间的种种无常。

每个人心中都可以有自己确信的事。

于我而言,我确信自己是向善向美的,确信爱自己是一切浪漫的开始,确信爱情的存在,确信真诚的力量…… 正是这些确信,搭建起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这无常的世间守住内心的秩序,慢慢塑造一个独立独特的我。

当然,我也还有很多还不敢确信的。需要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在经历中上下求索。

愿意去相信,是可爱的;心中能有确信的事,是坚定的。愿我们都可爱且坚定地去生活。

来源于公众号:飞鸟朝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871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