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从古至浪漫音乐时期的发展可分为以下6个阶段:1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
时间约为公元前3200年~公元400年。这部分的音乐资料只能从考古而来,从发掘出的绘画、雕塑及少量流传下来的诗歌文学与哲学著作可以进行了解,但几乎是不可能聆听与欣赏。有资料统计这一阶段残存下来的乐谱还不到10件,但是从残存下来的雕塑等诸多文化遗产可以看出曾经存在过的辉煌与成就,古希腊的大哲学家都曾对音乐进行过讨论与研究,这被后人视为西方音乐之源。
2中世纪时期的音乐
公元590年-604年在位的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编出一套用于庄严礼拜的曲目,并用法律形式规定在祈祷仪式中必须有音乐,形成一整套格里高利圣咏,成为宗教创作的典范,后来又发展出记谱法,虽然尚没有小节线和五线谱,但使用高低位置记谱的方法为五线谱的发明提供了基础,这种记谱法只有四行线,每行前面有三个菱形谱号,结尾有一个菱形谱号提示下一行音高,基本是五线谱的雏形,但不能表示节奏。还成立了培养歌手的学校,在教会势力范围内大力推行音乐,使教会音乐在10世纪以前成为欧洲的主要音乐形式。
文艺复兴时期约为公元1450-1600年,在中世纪“新艺术”的基础上,更加追求人性的解放与对人的内心情感的抒发与表达。这时的音乐家在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对复调音乐进行了发展和变革,声乐与器乐逐渐分离而独立发展。这一时期五线谱已得到完善,印刷术也运用到曲谱上,这都使音乐的传播更加便利和广泛。这一时期有以下几个较有影响力的乐派:尼德兰乐派,威尼斯乐派,罗马乐派
4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occo”,意指形态不够圆或不完美的珍珠,最初是建筑领域的术语,后逐渐用于艺术和音乐领域。在艺术领域方面,巴洛克风格的特征是精致细腻的装饰以及华丽的风格,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因,是因为巴洛克时期是贵族掌权的时代,富丽堂皇的宫廷里奢华的排场正是新的文化以及艺术的发展中心,而这个大环境的改变也直接的影响到了音乐家的创作。十七、八世纪宫廷乐师所写的音乐作品,绝大部分是为上流社会的社交所需而做,为了炫耀贵族的权势以及财富,当时的宫廷音乐必定得呈现出炫耀的音乐以及不凡的气度,以营造愉悦气气氛。
5古典主义音乐
古典主义音乐承继著巴洛克音乐的发展,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多乐章的交响曲、独奏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多乐章奏鸣曲等等体裁。而奏鸣曲式和轮旋曲式成为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最常见的曲式,影响之深远直至二十世纪。乐团编制比巴洛克时期增大,乐团由指挥带领逐渐变成一种常规。现代钢琴在古典时期出现,逐渐取代了大键琴的地位。
6浪漫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比起之前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现,相对来说看轻形式和结构方面的考虑。浪漫主义音乐往往富于想象力,相当多的浪漫主义音乐受到非现实的文学作品的影响,而有着相当大的标题音乐成分。浪漫主义的因素,则包含在从古至今的音乐创作当中,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时代,因为音乐创作本身,就是想象力的一种表现,而浪漫主义恰恰是想象力的最佳体现。
浪漫主义文学常常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浪漫主义诗人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和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1759—1796)。布莱克在法国革命时期民主思潮的影响下,冲破了18世纪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自己写诗、自己配画、自己雕刻的诗人。他的《天真之歌》(Songs of Innocence,1789)和《经验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1794),这两组有关“人类灵魂两种相反的状态”的诗歌至今多受喜爱。而罗伯特·彭斯这个下地之余、自学成才的诗人长期致力于搜集、整理、改变苏格兰民歌、民谣,赋予其新的生命。这样他不仅发展了民歌的传统,又为浪漫主义做出了贡献,因为民歌的复兴也是浪漫主义的潮流之一。他的《往昔的时光》(Auld Lang Syne)、《一朵红红的玫瑰》(A Red, Red Rose)最出名、流传最广。
中期的浪漫主义作家是高举浪漫主义大旗的两个浪漫主义的奠基人威廉·华兹华斯和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前者写自然、写人性,虽说文字极其普通,但是普通中的崇高让人敬仰,至今人们还在吟咏他的《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孤独的割麦女》(The Solitary Reaper)和那些关于一个名叫露西的姑娘的组诗;后者的超自然、神秘主义的诗歌,不同凡响,充满了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古舟子咏》(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忽必烈汗》(Kubla Khan)和《克利斯特贝尔》(Christabel)是他的超凡的想象力的伟大见证。
在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诗才暗淡之后,不过十年,英国的文坛上就崛起了一代新的诗人:他们是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波西·比西·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约翰·济慈(John Keats,1795—1821)。这三个诗人也都是在法国革命思潮的影响下开始写诗,都是民主派,都遭到社会的迫害,都是不幸的英年早逝。拜伦的《唐璜》(Don Juan,1818—1823)被雪莱坚持认为“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不朽的”。雪莱更是以他的一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遥远吗?”(《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1819))被全世界铭记。济慈一生短暂,但他以惊人的速度创作了大量的杰作:《夜莺颂》(Ode to a Nightingale,1819)、《希腊古瓮颂》(Ode on a Grecian Urn,1819)等颂词使济慈跻身于乔叟、莎士比亚、弥尔顿之列。
浪漫主义时期产生了如下的交响乐。
一、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是十九世纪初期诞生的维也纳古典音乐学派之后的一种新的音乐流派。而在这一阶段,音乐家在创作上体现了对主观情感的推崇、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在艺术表达上,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产生了一种浪漫主义的思想和风格。
作品中充满了强烈的主观情绪与个性,每一位作曲家的创作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作品突出了国家意识,作曲家的创作往往扎根于本土的文化土壤,特别是后期的浪漫主义。
二、产生的作品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是继《蓝色的多瑙河》后,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一本巨著。1868年完工,于同年6月19日首次在维也纳上演,这是作者本人的作品。奥地利的维也纳郊外,坐落着一大片茂密的树林。这里也是维也纳众多著名作曲家的聚集地,那里的美丽景色常常会给他们带来灵感。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由一个引子和五首圆舞曲组成,后来又有人改编成管弦乐曲和混声合唱。
2、《幻想交响曲》
法国的柏辽兹是《幻想交响曲》的代表,他是浪漫主题交响乐的创始人。《幻想交响曲》是一本具有文学标题、浪漫主义和自我传记的著作,其副标题为“一位艺术家的人生片段”,五个章节的故事主线通过比较详细的文字标题提供给听众。
3、《田园交响曲》
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的作品《田园交响曲》,这首曲子于1808年完成,是他为数不多的几个乐章都有名字的乐章,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当时贝多芬的耳朵已经聋了,但他的作品却是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眷恋,是一部充满了记忆的作品。
时期:古代音乐、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时期、巴罗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 20世纪音乐。
1、古代音乐
西方艺术音乐的历史始于基督教音乐。4世纪初,随着罗马帝国国势的衰落,基督教作为一股新兴的力量在帝国内部崛起。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给基督教徒以信仰自由,他本人也在临终前受洗入教。基督教乘势在各地兴建教堂,广泛传教。音乐作为传播信仰的工具,依附于宗教仪式,得到迅速发展。
没有代表人物。
2、中世纪音乐
中世纪的世俗音乐主要是方言歌词的歌曲。世俗歌曲的歌词采用押韵的诗,有明快的节奏,曲调是歌谣性的。
没有代表人物。
3、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约为公元1450-1600年,在中世纪“新艺术”的基础上,更加追求人性的解放与对人的内心情感的抒发与表达。这时的音乐家在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对复调音乐进行了发展和变革,声乐与器乐逐渐分离而独立发展。
代表人物有迪费、若斯坎、汴舒阿、奥凯格姆等。
4、巴罗克
巴罗克原意“怪异”,17、18世纪指装饰华丽的建筑风格,后来指一个艺术风格时期。巴罗克时期的音乐特征是:歌剧的诞生和器乐音乐的发展,复调风格逐渐向主调风格转移,教会调式逐渐被大小调体系代替,数字低音的运用引起了“和声学”的新概念。大量新的音乐体裁涌现,音乐语言在不断更新。
代表人物:弗雷斯科巴尔迪、布克斯特胡德、库泊兰等。
5、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音乐指的是173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古典主义音乐承继著巴洛克音乐的发展,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
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等。
6、浪漫主义
从19世纪开始,音乐中的浪漫主义因素占据重要地位,音乐史上将这100余年称为“浪漫主义时期”。经过法国大革命的洗礼,人的价值得到充分肯定,在音乐中表现自我尤为盛行的同时,公开的音乐会成为重要的形态,为取悦听众,音乐家们追求高超的技巧、富丽堂皇的音响和丰富多彩的风格。
代表人物:舒曼、勃拉姆斯的间奏曲,舒伯特、舒曼、巴拉基列夫等。
7、20世纪音乐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后浪漫主义音乐家把浪漫主义的理想与语言推向极致,激发了年轻一代作曲家的反叛。
代表人物:古斯塔夫·马勒、理察·施特劳斯等。
--西方音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