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项羽虽然刚愎自用但他是真君子,对此你是怎样的看法?

很多人说项羽虽然刚愎自用但他是真君子,对此你是怎样的看法?,第1张

首先,电视剧很大程度是作者二次加工的产物,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剧情必须要加入很多冲突,必须要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但真正的历史却不是这样的。历史是具有多面性的,每个历史人物都是立体而复杂的,但这里不是学术论坛,所以就不引用史料,只是简单的结合历史上关于项羽的评价,给予我自己的一些判断:项羽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一个可以坚守自己内心的道义,一个骄傲但也自负的男人,但却必将失败的男人。个人才能出众,确在善于用人方面不如刘邦,不听唯一谋士范增的话。韩信曾拜于项羽门下,一心想施展抱负,却不被重视,愤而离去,投于刘邦挥下,如鱼得水,势如破竹,终败项羽于垓下。而刘邦则是知人善任,用张良,用萧何,用韩信…导致与刘邦战略上的差距越来越大,继而导致最终的失败。

项羽是正人君子,有情有义,很会治军,带兵打仗很有一套,他身先士卒,部队战斗力极强。他的军队训练有素,强悍英勇。他的部队机动灵活,经常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是项羽虽为杰出军事家,但政治能力不强。虽然是杰出战术家,但战略能力不强。加上其体制不行,不善于识才用才,许多杰出天才均怀才不遇(如韩信等),加上政治机制(如奖罚,风气,用人,人才搭配与匹配等)以及后勤机制(钱粮武器)不行,情商不高,谋略逊色。等等使项羽的失败已成必然!用文学的视角来看,项羽的形象和故事悲情豪壮,结局令人唏嘘不已,非常符合传统英雄浪漫主义的审美情怀,所以世人对项羽的评价不乏褒美之词。然而站在历史和政治的视角中,项羽又是诸侯割据势力的代表,其始终主张诸侯复国的政治理念,是实现大一统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阻挠者,其政治势力的历史属性与秦、汉王朝不可比拟。

项羽的武勇和其个性为汉民族千古流传。项羽性格刚烈,甚至刚愎自用,最终落得失败的下场。但他宁死不愿愧对江东父老,和他与虞姬悲壮美丽的爱情,也为历代追思,是“霸王”一词的专属者。

《史记》作者司马迁在书中批评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但是司马迁在史记中仍然把项羽的传记列为本纪,与历代中国最高统治者平级,是唯一一个享此殊荣而无帝王(皇帝)衔头的人。少数史学家甚至有提出司马迁可能在影射秦汉之间还存在一个楚朝,可因为存在时间太短以及被汉朝文禁而被慢慢淡出历史,当然这些推测因为缺少其他佐证而无法成为主流。

项羽的主要军事对手韩信曾批评项羽为:遇强则霸的匹夫之勇,和遇弱则怜的妇人之仁。既不能任用贤能将帅,又曾迁逐楚义帝,用兵赶尽杀绝。虽名为霸王,其实民心尽失。

唐代才子杜牧有诗《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北宋王安石与杜牧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在《题乌江亭》说:“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谁为君王卷土来。”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诗赞云:“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中国******毛泽东有词云:“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在1964年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项羽战败的三个错误:鸿门宴不听范增的话,放走刘邦;机械遵守鸿沟协定;以及建都徐州(那时叫彭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011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