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不来曼的简界?

莎拉不来曼的简界?,第1张

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生于1960年,3岁开始习舞,10年后首度参与戏剧演出,处女作是查尔斯.史卓斯(Charles Strouse)的作品《I and Albert》。1976年,布莱曼首度在电视屏幕上曝光,在影集《Pan\'s People》里面担任舞者,之后又担任流行乐团Hot Gossip的主唱;1978年,Hot Gossip的作品《I Lost My Heart to a Satrship Trooper》还登上英国流行排行榜第一名。

1981年,莎拉.布莱曼20岁的时候,首度参加安德鲁.洛伊.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的戏剧演出,担纲歌舞剧《猫》中的Jemima一角。自此,布莱曼和韦伯的生命开始有了更多交集,不过,韦伯第一次注意到她那飘邈细致的女高音音色,是在史卓斯的作品《夜莺》(Nightingale)里。1984年,韦伯与第一任妻子离婚,迎娶了布莱曼。他们的婚姻关系一直维持到1990年,其间,布莱曼成功诠释了《安魂曲》(Requiem)中的女高音,以及《歌剧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中的克莉丝汀(Christine),并陆续灌录了《天籁森林》(The Tree That Grow So High)和《遗忘的歌声》(The Song That Got Away)两张专辑;而这些让布莱曼备受瞩目的百老汇经典,实际上都是由韦伯为她量身订做的,才貌兼备的女高音和音乐剧之王,写下了百老汇的一段精采历史。

韦伯写下《安魂曲》这部作品,用来悼慰世界各地因战争而牺牲的亡魂。1985年年初,莎拉.布莱曼与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哥(Placido Domingo)合作贡献《安魂曲》的首演,普遍受到各界好评,剧中的一首《求主垂怜》(Pie Jesu)并且在当年成为告示牌排行榜的榜首,可以说是整部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首歌曲。

尽管布莱曼和韦伯终究离异,但合作关系并未因此间断。布莱曼不但在世界各地为韦伯进行巡回演出,并且在纽约、伦敦与旧金山等地演出韦伯的作品《爱的观点》(Aspects of Love),诠释萝丝(Rose)一角。1992年,她与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卡列拉斯(Jose Carreras)一起演唱韦伯为巴塞隆纳奥运所写的主题曲《Amigos Para Siempre》,世界各地电视屏幕前的几千万名观众都目睹了此一精采演出。然而,此时莎拉.布莱曼的生命与演艺事业也即将发生关键性的转变:她与原来的大唱片公司终止合约,只身前往美国洛杉矶,企图展开自己在音乐剧以外的独唱事业。

随着此一关键性转变而发生的,是一连串的全新尝试。她在意大利寻觅声乐名师来改造她那原本比较接近《美声唱法》(bel canto)的演唱风格,以期回归到自己的古典音乐素养与背景。另一个改变则是德国制作人法兰克.彼得森(Frank Peterson)所带来的,他以其擅长的电子音乐为莎拉.布莱曼的作品注入前所未有的音乐元素--而这也是他为德国新世纪乐团《谜》(Enigma)制作专辑时最为人所熟知的音乐类型。彼得森为她的美声提供了一个华丽浪漫、让人充满幻想的音乐背景,因此才有93年的《水》(Dive)与95年的《飞》(Fly)等两张专辑的问世。

莎拉.布莱曼说:“我对于自己多变的声音表情,感到极为自然,这种表演可以说是出于自己的本能。这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我感到所有的事物都能合而为一:我的声音、我所演唱的音乐类型、我自己的真实面、以及人们对我的印象,这一切都极为协调。过去我曾经试图为自己寻找一个定位,一种属于我自己的音乐风格。最后,我真的找到了。”Angel唱片公司为莎拉.布莱曼出过《永志不渝》(Time to Say Goodbye)、《重回失乐园》(Eden)与《月光女神》(La Luna)等三张重要的专辑,制作人都是法兰克.彼得森。这些作品也反映出莎拉.布莱曼的艺术眼光,以及她为了转型而付出的努力。当时她离开了如日中天的音乐剧事业,而她根本已是韦伯音乐剧中许多角色的代名词;经过了挣扎与自我的重新定位,布莱曼成功地走出自己的路。

《古典跨界音乐》排行榜冠军

97年的《永志不渝》是彼得森与布莱曼的经典之作。这张专辑不但在美国告示牌《古典跨界音乐》排行榜(Classical Crossover Chart)上蝉连35周冠军,在全世界拥有400万张的销售量,并且在全世界21个国家成为金唱片或者白金唱片。99年的《重回失乐园》也在告示牌《古典跨界音乐》排行榜的首位停留了51周之久,在世界各地也有两百万张的销售佳绩。至于《月光女神》这张专辑,则标志着她生涯的另一高峰:它打入了美国告示牌《流行音乐》排行榜的前20名,表示莎拉.布莱曼的音乐演出受到更普遍听众的接受。

如今,莎拉.布莱曼挟着此一演出优势,陆续推出了《喝采》(Encore)与《金选》(Classics)二大精选集。《喝采》由韦伯亲自选曲,收录了《歌剧魅影》、 《猫》、《日落大道》、《歌声舞影》(Song and Dance)、《爱的观点》等经典名剧中的歌曲,以及三首新曲。《金选》是由Angel与EMI为她联合制作,里面收录了四首全新作品,以及许多她最喜爱的精选古典作品,包括《永志不渝》、《重回失乐园》与《月光女神》等专辑中的歌曲。同时还有一首重新录制的《求主垂怜》--这首歌曲原来出自于韦伯的歌舞剧作品《安魂曲》,完全是为布莱曼那独特的歌声所塑造的。除此之外,还有两首莎拉.布莱曼与皇家爱乐管弦乐团(the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合作的著名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O Mio Babbino Caro)、《谁都不许睡》(Nessun Dorma)。莎拉.布莱曼在音乐上的成就,已经达到其它所有女歌手所无法企及的境地:她在流行、古典与跨界音乐等乐坛的成绩都可谓登峰造极,在世界各国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新专辑势必再度造成轰动。

莎拉布莱曼除了拥有精采歌艺之外,其实她也是一位唱片收藏家,CD收藏多达八千多张,因此透多众多不同类型的音乐欣赏,让她能够悠游地游走音乐剧、古典、跨界之间,她演出且录过的音乐剧包括「猫」、「歌剧魅影」之外,还有「夜莺」、「爱的观点」、「Granpa」、韦伯「安魂曲」等,而演出过的轻歌剧包括雷哈尔「风流寡妇」、苏利文「宾札斯海盗」。兴趣是看**的莎拉布莱曼,未来的计划除了唱歌之外,还有创作音乐以及写小说。 在众多美声演唱家中,莎拉布莱漫无非是最得天独厚的一位,除了具备天生的纯净无瑕音质外,还具备融合各领域音乐的视野,同时她在1996年正式学习正统的声乐训练,在她狂卖的专辑「Time to Say Goodbye」展现令人难忘的效果。 对於喜欢音乐剧的朋友来说,莎拉是永远完美的克莉丝汀;对於喜欢跨界音乐的朋友来说,莎拉则是允文允武的古典流行通吃美女;对於喜欢漂亮嗓音的朋友来说,莎拉更是乐坛稀有、历久弥新的美声天后。音乐圈要是少了她发声,就像森林里少掉了最会唱歌的那只黄莺,将是乐迷最大的遗憾。

在莎拉的音乐成长道路中,除了唱红了无数传世之作之外,围绕着她的还有影响她音乐与人生的四个男人的情感佳话与传奇往事。

首任丈夫—安德鲁

由于受古典音乐、芭蕾与重摇滚乐三种截然不同文化冲击交融的父母家庭背景影响,因此莎拉的音乐包容和多变。她13岁开始表演,并立志成为优秀的艺术家。在念皇家音乐学院时,她一头栽进流行舞团并开始崭露头角,18岁就有了第一首全英畅销单曲,却怀抱更大的雄心壮志。也就是那个时候,这个妙龄女郎与乐团经理人初尝了一段五年的婚姻。他首任老公就叫安德鲁。

第二任丈夫—安德鲁-劳埃德-韦伯

可以说,是百老汇音乐剧《猫》使莎拉的人生和事业掀起第一次狂澜。当21岁的她去伦敦应征这部巅峰之作的角色后,浪漫传奇立刻出现了。她被韦伯慧眼识珠,夺得女主角的位置,同前任安德鲁分手,延续与下一个安德鲁的爱情,那就是享誉全球乐坛的殿堂级人物、该剧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1984年,韦伯在生日之际迎娶了莎拉。更有趣的是:在相识莎拉之前,韦伯的首任妻子也叫莎拉。

和韦伯结婚之后,莎拉每走一步声名愈加大作,直到大红大紫。韦伯为她量身定做的与多明戈合作的《安魂曲》,让莎拉攀上演艺第一高峰;《歌剧院幽灵》以流行唱法唱中低音、美声演绎高音的风格征服了观众,奠定了美国音乐剧天后地位;之后韦伯指导并推出的专辑《树如此长高》,为莎拉的古典声乐演唱赢得赞誉;她与卡雷拉斯等巨星同台演唱,轰动全球。由此,韦伯和莎拉共创的登峰造极的音乐盛世,为20世纪80年代的百老汇珍藏了一段流芳百世的经典历史辉煌。

好事不成双,但谣言也随之而来。据传,因为戏剧界拒绝给莎拉应得的巨大荣誉,说她成功只因为是韦伯的妻子,靠韦伯吃饭。又因《爱的观点》票房不佳等等,使莎拉与韦伯产生了婚姻危机。在1990年,这对当时人人称羡的夫妻终于无法维持而离异。

现任丈夫—佛兰克-彼得森

莎拉离开韦伯,立志摆脱“妻凭夫贵”的阴影,走出自己的路。一开始很难,因为人们认为她只能演音乐剧。1991年的一天,她听到的一张唱片,使得莎拉找到了感觉,并迅速认清自己的音乐事业,终究回到“古典与流行相结合的歌手”的路线上。

让莎拉受打动并激发出她心中音乐灵感的,是一张以全新听觉展示给世界并风靡全球的《英尼格玛》专辑以及德国音乐人佛兰克-彼得森。这张唱片,将莎拉-布莱曼和佛兰克-彼得森紧密地结合在一起。1992年莎拉搬到德国,和佛兰克继续她的音乐事业。至此,佛兰克不光是莎拉自1993年以来至今所有专辑的制作人和作曲人,更成为了她的男朋友。从此莎拉的音乐和情感一同进入了一个新境界。佛兰克用他擅长的电子音乐为莎拉的作品注入前所未有的音乐元素,使她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二人也终于幸福地走进神圣的教堂。

经过近两年时间,彼得森为她的美声提供了一个华丽浪漫、让人充满幻想的音乐背景,因此才有了1993年的《水》、1995年的《飞》。1997年的《永志不渝》中她与意大利盲人歌唱家波切利合唱的《告别时刻》成为脍炙人口、风靡全球的永恒金曲,也是彼得森与莎拉的经典之作。1998年的《重回失乐园》让莎拉得到了世界上最苛刻音乐评论家的认可,再一次获得世界范围内的如潮好评,获奖无数。2000年,《月光女神》无论是从技巧上讲,还是从古典与流行的融合上讲,都无疑堪称莎拉的巅峰之作。而2003年莎拉新概念专辑《一千零一夜》是她目前为止最独特最个性化的作品,受到全球市场的高度瞩目。

音乐知己—安德烈-波切利

如果说意大利盲人歌星安德烈-波切利的歌声被比喻为“上帝开口说话的声音”,那么称赞莎拉-布莱曼是“浴着光芒的天使”实不为过。的确他们合唱的《告别时刻》一曲,在成为1997年全球流行乐坛最热门话题的同时,也使莎拉成为融合古典与流行新音乐的杰出先锋和代言人,也让安德烈-波切利一夜成名。如此“金童玉女”的珠联璧合的完美与默契,在当今乐坛绝无仅有。而他们之后众多的合作,无时无刻都散发出人性的爱与光芒,因此不如说他们之间更像音乐的情人知己,不是牵强附会,而是众望所归。

  新婚告急

  英文名: Just Married

  导演:肖恩·列维 Shawn Levy

  编剧:山姆·哈帕 Sam Harper

  主演:阿什顿·库切尔 Ashton Kutcher

  布莱特妮·墨菲 Brittany Murphy

  克里斯蒂安·凯恩 Christian Kane

  类型:浪漫喜剧

  上映日期:2003年1月10日

  发行:20世纪福克斯公司

  [剧情简介]

  《新婚告急》是2003年首当其冲的“门面”片。换句话说,本片是北美**市场在新年后安排上映的第一部影片。片中被20世纪福克斯公司拿来开宗明义的年度故事主题,便是讲述一对门不当户不对的青年男女之间的浪漫爱情和搞笑故事。

  出身平凡的交通报道员汤姆与来自豪门的作家莎拉,在一次偶然的邂逅中相识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对出身、爱好、个性等等皆不同青年男女竟然深深地被对方吸引并且不可自拔地坠入了爱河。伴随着二人之间感情的加温,汤姆和莎拉这对甜蜜情侣更下定决心不顾家人及好友反对,排除万难、毅然决然要步入教堂结为夫妻。

  但就在二人期待着飞往威尼斯的蜜月之旅时,现实却与他们的预料相悖,整个新婚蜜月变成了一场噩梦:萨拉的双亲早就准备好了“行动”计划,要在蜜月之旅中大闹洞房,阻止这场婚姻。看来,蜜月旅行对于他们来说才是真正的考验。现在,恐怕就连上帝也不敢保证,这段仿佛被诅咒的婚姻能在蜜月旅行后延续下去了……

  演员表:

  Ashton Kutcher Tom Leezak

  布里塔尼 墨菲 (Brittany Murphy) Sarah McNerney

  Christian Kane Peter Prentiss

  David Moscow Kyle

  Monet Mazur Lauren

  戴维 拉希 (David Rasche) Mr McNerney

  Thad Luckinbill Willie McNerney

  David Agranov Paul McNerney

  Taran Killam Dickie McNerney

  雷蒙德 J 巴里 (Raymond J Barry) Mr Leezak

  户田敏 (Toshi Toda) Yuan

  乔治 格内斯 (George Gaynes) Father Robert

  Massimo Schina Fredo

  Valeria Andrews Wendy

  Alex Thomas Fred

01,《怦然心动》

这部片子我看了三遍,真的很经典,豆瓣评分89。

这是好莱坞2010 年上映的一部小成本制作**,却获得了万千观众的嘉奖和影评人的口碑。

影片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手法,讲述两个孩子青春悸动时的初恋故事。那时的爱情纯粹,没有夹杂一丝世俗偏见,是如此地晶莹剔透。

这同时也是部很好的教育片,两个性格迥异的孩子身后,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不管穷养还是富养,为孩子创造一个开放、包容和善良的家庭环境,有多么重要。

很喜欢布莱斯的外公对朱丽说的这段话:有些人浅薄,有些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是总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绚丽的人,她让你觉得你以前遇到过的所有人都只是浮云。

02,《前任3:再见前任》

这是今年最火的都市爱情片,深受观众的高度认可,接地气的故事情节引发强烈共鸣,是广大情侣不得不看的爱情教学片。

本片讲述了孟云和林佳五年的爱情,似乎进入了倦怠期,因为一点小事就闹着要分手。感情走着走着就会出现危机,这时你该怎么面对?看“前任”系列,总能触动人内心深处的痛点。

有的爱情,历尽颠沛流离,依然可以在兜兜转转中重燃爱恋。有的爱情,却只能在一声再见后,一别两宽。

虽然讲的是前任的故事,却告诉我们如何跟现任相处,怎么做才能让爱情保鲜,不至于让自己掉进前任的泥沼。

每一份感情都有意义,爱情的魅力,就在于不确定性。

我们都梦想拥有一份完美的爱情,如何才能做到,这就是我们一生都要不断成长的课题。

03,《魂断蓝桥》

《魂断蓝桥》豆瓣评分88,故事发生在一战时期。片中玛拉和罗伊的爱情故事,使人荡气回肠,泪流满面。

这部由罗伯特·泰勒和费雯·丽主演的荧幕大戏,才子佳人的最佳CP,令影片增添无穷魅力。

浪漫的邂逅,最终因为战争花开无果。明明很相爱的两个人,具备在一起的所有条件,包括家里人的同意,但故事结局令人扼腕叹息。

我们不由得陷入思索,在一份感情里,到底是客体重要,还是自己本身更重要?小麦觉得,后者吧。

好的爱情,只能产生在两个成熟的灵魂之间。

为了共同的目标,你们打死都要在一起的决心,以及毫不保留相信对方的信念,这往往是决定两个人最终能否走下去的因素。

04,《101次求婚》

这是一部比较温情的影片,它改编自90年代的经典同名日剧,讲述了从事装修的“屌丝男”追求女艺术家的爱情故事。

故事讲述都市生活的大龄男女青年,都不同程度有恐恋恐婚的境况,同时伴随各种相亲的尴尬相。

生活中往往存在一个现象,绝大多数人都对高富帅或白富美望而却步,没有勇气去向对方表明心迹。其实,再优秀的人也有七情六欲,他们也渴望一份真挚的爱情。

如果你真的喜欢对方,而TA也对你有意,那就勇敢地去追求,用你最可贵之处去打动对方。

因为感情的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每个女孩都有一个公主梦,期待着自已的王子。事实上王子并不懂得照顾你,或许平凡如黄达这样的人,才是你的最佳选择。

05,《罗马假日》

这或许是我们最为熟知的好莱坞浪漫**,1953年上映的《罗马假日》,是奥黛丽·赫本的成名之作,也是无数影迷心中最为经典的记忆。

在你心中是否也有一个无比美好的女子呢?

这是一个浪漫又带有遗憾的故事,讲述了一位欧洲某小国的公主与一个美国记者之间,在罗马一天之内发生的浪漫故事。然而碍于身份的差距,他们最终还是只能依依不舍地告别,回归各自生活。

如果故事发生在今天,那结局又会是另外一个样子。王公贵族的爱情,并不比我们幸福。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永远有恃无恐。

影片之所以经典,就在于它的不完美。近七十年过去,我们依然恋恋不忘,不过是对谦谦君子和窈窕淑女之间童话爱情的向往。

06,《缘分天注定》

你真的相信在爱情里,缘分是上天注定的吗?

该片讲述了莎拉和乔纳森把爱情的决定权交给了命运,却因此错过了彼此最宝贵的十年光阴。

这是一部温馨浪漫又充满了机缘巧合的爱情**,帅哥美女无疑是此等**的外在条件,而讨巧的情节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

约翰·库萨克表现出色,与凯特·贝金赛尔之间的火花让本有些荒谬的剧情多了几分可信度。影片的节奏舒缓,音乐好听,演员表演到位,是不可多得的爱情小品式**佳作,值得细细品味。

小麦觉得,世上并没有上天注定的爱情,所有最终走到一起的恋人,都是两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缘由天定,份在人为。

07,《剩者为王》

这是性感女神舒淇和硬汉彭于晏合作的爱情喜剧**,可能很多人都没看过,但却是一部感人好片。

题材很现实,盛如曦是一位年届三十的优质单身女白领,事业有成。感情生活上一片空白,家人催婚不断。之后恋上暖男新同事马克,最终这段姐弟恋迎来开花结果。

爱情的神秘,就在于似明未明的试探阶段,虽暧昧却不乏真挚。

影片的动人之处,是金士杰扮演的父亲,道出了大众的心声:

她不应该为父母结婚,她不应该在外面听什么风言风语,听多了就想着要结婚。她应该想着跟自己喜欢的人,白头偕老的去结婚。

所以,再晚也别将就,婚姻是一辈子的事。

08,《恋恋笔记本》

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这是我看过最温情的一部**,没有之一。

几十年后,一个住在疗养院的老头对着失忆的老太太读着一本褪色的笔记本,讲述了青梅竹马的小镇情侣在二战后重逢的传奇经历。

影片用蒙太奇的手法把我们拉回到几十年前的青葱岁月,诉说着年轻恋人的悲欢离合,虽然叙述的是个人亲身经历,当事人和观众都身临其境,仿佛品味他人的故事。

当有一天,我们都老了。你的挚爱对着你,讲述你们花样年华时候的爱情经历,你会不会也感动地无以复加。

影片的高潮,是女主无意中知道男主消息后,为了赢回爱情,他们发生的一段争吵:

哪条路比较好走?没有哪条路是好走的。

不管我怎么选择,总会有人受伤。

你能不能不要想别人想要什么,你想要什么?

片尾,泪点袭来,相伴一生、至死不渝的这对挚爱,十指紧扣一起共赴黄泉之路。

为了爱情,为了挽回你,我会拼尽全力,因为这就是我生命的意义。

09,《爱在黎明破晓前》

这是发生在一辆欧洲列车上的邂逅,一位美国青年偶遇法国女生。两人相谈甚欢,中途下车发生在维也纳的爱情故事。

影片很接地气,旅行偶遇,我们身边随时随地都会上演。

影片的叙述方式很特别,采用大段唠嗑式的精彩对话娓娓道来。他们从火车上,再到维也纳城里,共度了难忘而又浪漫的一个夜晚。

不到一天时间里,在音乐之都维也纳,他们无所不聊,相见恨晚,彼此视对方为灵魂伴侣。男的风度翩翩,女的聪慧多情,在离别之时,相约半年后老地方再见。

天亮了,他们各奔东西,一人赶火车去巴黎,一人搭飞机回美国。

这是一部经典的“话痨式”**,两人趣味相投,令我们看得津津有味,体会到男女主角的别样人生。

该片一共有三部曲,余下续集分别是《爱在日落黄昏时》和《爱在午夜降临前》,同样值得一看。

10,《真爱至上》

这是一部于2003年上映的爱情喜剧,几乎云集了英国所有的著名演员,由休·格兰特、连姆·尼森、和安德鲁·林肯等联袂出演。

在圣诞节来临之前,影片由10个发生在伦敦的爱情故事汇集而成。

上到英伦首相,下至芸芸众生。每个故事都有特别之处,一个个立体鲜活,精彩绝伦,让我们看了倍感温暖,心生遐想。

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我们都不同程度地渴望爱情。追求真爱的路上,我们或许会遇到遗憾、无奈、背叛和伤害,但爱情作为世上最美妙的东西,永远值得我们用尽全力去探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032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