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相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他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采。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不满黑暗现实。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对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败,广泛地进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没有出路的悲愤心情。言多讽兴,气骨高举。李白固然迫切要求建功立业,为国效劳,但他并不艳羡荣华富贵,而是认为“钟鼓馔玉不足贵”(《将进酒》)。在建树功业以后,他要以战国时代高士鲁仲连为榜样,不受爵禄,飘然引退。其思想明显地受到道家特别是庄子的影响。李白的不少诗篇,表现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这种内容常常结合着对统治者的批判。他的一部分乐府诗,反映妇女的生活及其痛苦,其中着重写思妇忆念征人,还写了商妇、弃妇和宫女的怨情。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丁都护歌》、《秋浦歌》“炉火照天地”,分别描绘了农民、船夫、矿工的生活,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关怀。李白一生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他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等,形象雄伟,气势磅礴,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类诗篇,正象他若干歌咏大鹏鸟的作品那样,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从侧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另外一些诗篇,像《秋登宣城谢眺北楼》、《独坐敬亭山》、《清溪行》,则善于刻画幽静的景色,清新隽永,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李白还有不少歌唱爱情和友谊的诗篇。其乐府诗篇,常常从女子怀人的角度来表达委婉深挚的爱情。还有若干寄赠、怀念妻室的诗,感情也颇为深挚。李白投赠友人的作品数量很多,佳篇不少。其中有的诗表现了鲜明的政治态度,更多的是表现日常送别、相思之感,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沙丘城下寄杜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赠汪伦》等等,感情深挚,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李白诗歌内容也包含着一部分封建糟粕,其中较多的是宣扬人生若梦、及时行乐、纵酒狂欢的消极虚无思想和表现求仙访道、炼丹服药的宗教迷信。他描写妇女和爱情题材的诗,也有少数存在庸俗情调。李白诗歌中大量采用夸张手法和生动的比喻。他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刻画他长安政治活动失败后深广的忧思,是广泛流传的名句。他如“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写自己的怀才不遇;“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写仕途艰难;“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写朋友间的深厚友谊等,都以鲜明突出的形象打动读者。李白诗歌的想象是很丰富和惊人的。他的“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都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对长安和诗友的怀念。《梁甫吟》、《古风》“西上莲花山”分别通过幻想方式来表现自己在长安受到谗毁和安史叛军对中原地区的蹂躏;《远别离》更通过迷离惝恍的传说来表现对唐玄宗后期政局的隐忧;它们都显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则借助于神话传说,构造出色彩缤纷、惊心动魄的境界。李白诗歌丰富的想象力在篇幅较长的七言歌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方面明显地可以看出受到屈原的影响。在体裁方面,李白擅长形式比较自由的古诗和绝句,不爱写格律严整的律诗。《古风》59首是他五古的代表作品。他乐府中的五古,继承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文笔朴素生动,并倾注着诗人洋溢的热情。他的七言古诗(包括乐府七言歌行和一般七古)具有更大的创造性。写景则形象雄伟壮阔,气势磅礴,色彩缤纷,抒情则感情奔放激荡,跳脱起伏,变化多端。从文学渊源说,这类诗受屈原作品和鲍照《拟行路难》的影响最深。李白擅长绝句。他的绝句,在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基础上,锻炼提高,更为精警。五绝如《静夜思》、《玉阶怨》等,蕴藉含蓄,意味深长。七绝佳作更多,语言明朗精练,声调和谐优美,写景抒情,深入浅出。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其二、《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历来评唐代七言绝句,认为李白与王昌龄最称擅场;李白集中七律最少,仅十多首,也少佳作。五律有70多首,有的写得很好,说明他能写律诗,只是不爱多写。李白的乐府诗,虽用乐府旧题,却能自出新意,唐人以乐府古题写诗的,当推李白的成就最为杰出。他的某些歌行和绝句,虽不用乐府题目,也富有乐府诗的风味。他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可以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具体表现为语言直率自然,音节和谐流畅,浑然天成,不假雕饰,散发着民歌的气息。这主要得力于学习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但他不是仅仅学习、模拟民歌语言,而是在学习基础上加以提高,使之更加精练、优美,含意深长。他的七言古诗除明朗自然外,语言更以雄健奔放见长。杜甫《春日忆李白》诗称誉李白诗“清新”、“俊逸”,道出了它语言风格的显著特色。李白诗歌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唐代韩愈、李贺,宋代欧阳修、苏轼、陆游,明代高启,清代屈大均、黄景仁、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向李白诗歌汲取营养,受其影响。李白还有若干词作。《尊前集》著录12首,《花庵绝妙词选》著录7首。其中《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3首,体裁实为七言绝句,当时配乐演唱。其他传为李白作的长短句均不甚可信。其中《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忆秦娥》“箫声咽”两篇最为著名,但这两首词是否李白作品,颇滋后世疑问。李白的散文,今存60多篇。多对偶句,没有摆脱当时流行的骈文风尚。但语言比较自然流畅,与其诗歌风格有相似之处。其中《与韩荆州书》、《春夜宴从弟桃花(一作“李”)园序》两文,为后代选本所取,传诵较广。
唐人所编的李白集子,现在没有流传下来。北宋有《李太白文集》30卷,刻于苏州,世称“苏本”。后又有根据苏本翻刻的蜀本,是现存最早的李白集,康熙年间缪曰芑据以翻刻,世称缪本。最早为李白集作注者,是南宋杨齐贤的《李翰林集》25卷,注释颇为繁富。今人瞿蜕园、朱金城的《李白集校注》是迄今为止李白集注释中最详备的本子。关于研究李白的著作:五四运动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有李长之著《道教徒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戚惟翰著《李白研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有詹著《李白诗文系年》、《李白诗论丛》、王运熙等著《李白研究》等。除此以外,还有不少单篇论文,中华书局曾选择其一部分较有代表性的,于20世纪60年代编成《李白研究论文集》出版。
]《李白研究》
李白,中国诗歌史上的天才、奇才,其诗不仅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而且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艺术魅力,以致流传到今天,仍能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与此同时,历代诗评家也对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品评和研究,到十九世纪末,已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成果。然而,在李白研究史上,二十世纪所取得的成绩和进展无疑最大。这一百年中,学界在传统的印象式的、琐碎的诗歌品评的基础上,开始运用较为现代的、科学的、系统的诗歌理论来研究李白及其诗歌艺术,取得的成就至深且巨;在李白诗文校注和文集的整理方面,更是硕果累累,佳作迭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从事李白研究的学者自发成立了李白研究会,定期召开全国性或国际性的李白研究学术研讨会,连续出版了多种专门刊载李白研究论文的刊物,极大地促进了李白诗歌的进一步普及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为了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本世纪李白研究所取得的巨大进展和成果,本文拟采取分阶段和分专题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介绍。
第一节 二十世纪李白研究概述
本世纪上半叶 严格说来,具有现代学术意义的李白研究,是从本世纪二十年代才开始的。伍非百的《诗界革命家李白作品的批评》,是本世纪较早运用现代诗歌理论对李白进行批评的文章,该文无论是行文的方式还是论述的角度,都与传统的点评、集说异趋,而是从人格特质和艺术形式两方面,高度评价了李白对当时诗歌革新的贡献。稍后,又陆续出现了相当数量的从思想、性格、情感和艺术特质等角度对李白进行较为细致研究的文章,如崔宪家的《浪漫主义的诗人李白》、陆渊的《情圣李白》、徐嘉瑞的《颓废之文人李白》、缕启愉的《李白个性的遗传及其儿童期生活》、李长之的《李白的文艺造诣与谢朓》、浩乘的《李白的佛教思想》、萧望卿的《李白的宇宙意义及人生观》等。同时,用类似理论和方法研究李白的专著也不少,如李守章的《李白研究》、汪炳焜的《李太白传》、李长之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戚维翰的《李白研究》等,其中李长之著视角尤为新颖、分析尤为独到,在学术界具有较大的影响。
就具体问题而言,关于李白氏族和籍贯问题的讨论,无疑是本世纪上半叶李白研究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风景。这次讨论是从李宜琛的《李白的籍贯与生地》开始的,他在该文中提出李白应生于西域的说法。此后陈寅恪在《李太白氏族之疑问》中又详细考证,亦断定李白"生于西域,不生于中国"。而与之异说的文章则有王立中的《〈李太白国籍问题〉之商榷》。
五六十年代 从五十年代开始,学界又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分析和评价李白的思想和诗歌,学界还展开了关于李白的人民性和进步意义的讨论。这次讨论是从林庚发表《诗人李白》一文开始的。林庚在该文中指出,李白并非像过去有些人想像的那样脱离现实,相反,他对政治,对祖国,对人民是很关心的;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的某些情况,同时也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这些看法,当时许多学者都表示赞同。而他们对林庚提出的李白歌颂"太平盛世"是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李白的布衣感是与农民起义"一而二二而一"的的观点,则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五六十年代李白的生平研究,除了对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继续进行讨论,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即李白的经济来源。这一问题是由麦朝枢的《李白的经济来源――读李漫笔之一》引起的,他认为李白和他的父亲都是贩运铜铁的商人而李白则"兼涉采冶"之业。该文发表以后,立即引起了学界的注意,相继出现了耿元瑞的《李白是靠经商过活吗?――对〈李白的经济来源〉一文的质疑》、慕荣华的《李白是做生意的?》、李廷先的《为李白一辨――读麦朝枢〈李白的经济来源〉一文后》等商榷文章。
这一时期的李白诗歌艺术研究的新 势是学界开始普遍用浪漫主义的理论来分析其诗。林庚在其《诗人李白》中说"李白从市民阶级萌芽中所得到的主要是独往独来的自由生活,个性解放的要求,自由意志与浪漫主义的精神",后来专论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文章一下子多了起来,如胡国瑞的《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及艺术特点》、孙殊青的《论李白诗歌的积极浪漫主义》、谢善继的《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黄海章的《试论构成李白诗歌积极浪漫主义的因素》等。
文革期间 从1967年到1976年,李白并没有被人冷落,其中最可注意的就是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提出的李白生于中亚碎叶说,他在该书中认为李白当生于中央亚细亚的碎叶城,其位置在今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托克马克。此说一出,马上得到了学界众多的响应,如余恕诚的《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的又一确证》、殷孟伦的《试论唐代碎叶城的地理位置》等。就是到八十年代以后,也还有人响应此说。
文革后期,李白研究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当时有些人用"评法批儒"的观点来分析和评价李白,普遍认为李白是法家,说李白具有强烈的尊法反儒的思想倾向和战斗精神,而且他们还将之与杜甫进行比较,扬李抑杜。
八十年代以后 本世纪最后二十年,可以说是李白研究的复苏期和高潮期。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学界又重新用学术批评和科学研究的眼光来对待李白及其文学创作,再加上有相当多的学者在文革虽然被剥夺了撰写李白研究论文的权利,但是他们一直没有停止对李白研究的思考,所以在文革结束到八十年代中期,就出版了将近二十部李白研究专著,论文更是难计其数。
当然,八九十年代李白研究的兴盛局面不只体现在发表成果的数量上,更体现在空前的深度和广度上,此时人们发现和讨论的问题较之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多。
就李白生平研究而言,人们除了对李白的出生地、家世问题和李白的经济来源等问题继续探讨外,还就李白一生入京的次数和时间、寄家东鲁、长流夜郎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李白思想研究方面,学界则拓宽思路,多角度、分层次地研究李白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乃至盛唐文化之关系,对李白与宗教之关系的研究也更为深入和全面。
在李白诗歌的现实性的研究方面,人们对李白诗歌是否反映了"盛唐气象"的讨论较之五六十年代更为深入。
在李白诗歌的艺术研究方面,人们也逐渐改变用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的理论模式来套的思路,开始从意象、结构、语言、声律、诗体、审美观、创作心理、文化价值等角度进行更新颖细致的探讨。同时人们还将李白与古今中外的许多诗人进行比较,试图寻找李白诗歌的艺术渊源、艺术魅力及中外优秀的诗歌作品共同的艺术规律。在具体作品研究方面,此时学界对《蜀道难》作意和主题的研究、对李白词真伪问题的讨论较之五六十年代都更为热烈和持久。
在作品考订和整理方面,八九十年代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二十年间,除出版了十几部李白诗选、文选,还先后出版了《李白集校注》、《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等三部各有特色的李白全集的新整理本,充分全面显示了本世纪李白作品整理和研究的实绩,同时也为李白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和开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李白研究史上,本世纪八九十年代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李白研究会的成立、李白研究刊物的出版和李白学的初步创建等方面。1985年5月在安徽马鞍山市召开了"中日李白诗词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有人提出成立"中日李白诗歌研讨会"。经过有关方面和全国李白研究专家们的共同努力,1987年11月成立了"中国李白学会",并决定出版会刊《李白学刊》(后改名《中国李白研究》),学会秘书处和会刊编辑部都设在马鞍山市的"李白纪念馆"内。到1998年为止,李白研究会共召开了六次年会暨李白研究国际研讨会,先后出版了会议论文集一部、会刊九部、相关论文集一部。除了安徽省马鞍山市建立了李白纪念馆,成立了李白研究所,四川省的江油市、湖北省安陆市、山东省济南市也都建有李白纪念馆和李白研究机构。其中江油市李白纪念馆先后举办李白研究学术会议多次,出版《李白研究论丛》两辑;湖北安陆编辑出版了《李白在安陆》等著作;山东济宁李白纪念馆也出版了《李白在山东论丛》等著作。
可以说,在本世纪最后的二十年中,李白纪念活动和学术讨论遍地开花,使李白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
李白在浪漫主义诗歌发展中的地位
我国文学史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伟大的传统在唐诗中都发展到新的高度。李白的诗歌在浪漫主义诗歌发展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远古时代人民口头创作的神话传说,是我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萌芽。到了战国时代,屈原吸取前代文学和文化的成就,在现实斗争中创造了一系列光辉的诗篇,以宏富博大的内容,奇情状采的形式,“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为浪漫主义传统创造了第一个高峰。和他同时的庄子在哲理散文中创造了许多幻想奇丽的寓言,也对浪漫主义传统有重要贡献。从两汉到唐初,浪漫主义传统在民间和进步文人创作中不断发展着,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中的《陌上桑》、《木兰词》等等作品,曹植、阮籍、左思、陶渊明、鲍照的某些诗篇,以及六朝志怪小说中的优秀传说,都对浪漫主义传统有所丰富。到盛唐时代更出现了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歌高潮。
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前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成就,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风格,反映了盛唐时代乐观向上的创造精神以及不满封建秩序的潜在力量,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这些成就,使他的诗成为屈原以后浪漫主义诗歌的新的高峰。
李白对唐代诗歌的革新也有杰出的贡献。他继承了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主张,在理论和实践上使诗歌革新取得了最后的成功。他在《古风》第一首中,回顾了整个诗歌发展的历史,指出“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并以自豪的精神肯定了唐诗力挽颓风,恢复风雅传统的正确道路。在《古风》第三十五首中,又批评了当时残余的讲求模拟雕琢、忽视思想内容的形式主义诗风:“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在创作实践上,他也和陈子昂有相似之处,多写古体,少写律诗,但他在学习乐府民歌以及大力开拓七言诗上,成就却远远超过陈子昂。他这些努力对诗歌革新任务的完成起了巨大作用。李阳冰在他死后为他编的诗集《草堂集》序中说:“卢黄门云:‘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以尽。”这是对他革新诗歌功绩的正确评价。
李白诗歌对后代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他的诗名在当代已广泛传扬,到贞元时期,他的没有定卷的诗集已“家家有之”。中唐韩愈、孟郊大力赞扬他的诗歌,并从他吸收经验,以创造自己的横放杰出的诗风。李贺浪漫主义的诗风更显然是受过他更多启发的。宋代诗人苏舜钦、王令、苏轼、陆游,明清诗人高启、杨慎、黄景仁、龚自珍等也莫不从他的诗中吸收营养。此外,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的词,也受过他的影响。他那些“戏万乘若僚友”的事迹传说,被写入戏曲小说,流传民间,更表现酷爱自由的人民对他的热爱。
李白研究》
一、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一)、 诗歌内容的丰富多样
李白诗歌的内容是异常丰富的 , 他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他像边塞诗人那样写了不少边塞诗 , 然而他却比边塞诗人更强烈地谴责批判了唐王朝所发动的一些开疆拓土、穷兵黩武的不义战争 , 深刻反映了这些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 如《战城南》、《古风》三十四 ( 相檄如流星) , 同时他也热情歌颂唐朝保卫国境安全的正义战争和战士们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 如《塞上曲》、《塞下曲》 , 希望通过打仗早日结束战争 :“何当破月氏 , 然后方高枕”,“横行负勇气 , 一战静妖氛”( 《塞下曲》其二、其六)
他也像山水田园诗派诗人那样描写了祖国山水的自然风光。
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的诗人都写过的赠别送行、吟唱友谊以及闺情、宫怨、恋歌、爱情, 李白也都广泛地真切地予以表现、描写过 , 并且都有名篇杰构 ,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水沙丘下寄杜甫》等;像《子夜吴歌》、《关山月》、《北风行》、《春思》、《长干行》、《玉阶怨》、《妾薄命》等;像《杨叛儿》、《夜坐吟》等。应该说 , 李白是兼有王孟高岑之长 ,“可算一个集大成的诗人”(《中国诗史》) 。
(二)、内容的独创
1、表现个人理想和愤世嫉俗的精神。所谓个人理想是指其拯物济世的雄心壮志和对个人的自由解放的热烈追求。而愤世嫉俗的精神则是指其轻视功名富贵、蔑视王侯权贵和封建等级、礼法制度。李白的伟大 , 不仅在于他具有这样的理想和精神 , 而且在于他的这种理想比其他诗人都执著 , 他的这种精神比其他诗人都强烈 , 而且这种精神也很少有人有。他拯物济世的理想在年轻时就已确立 , 那就是“奋其智能 , 愿为辅弼 , 使寰区大定 , 海县清一”, 然后功成身退。诗人的一生始终不渝地为这个理想而追求奋斗。即使是在长安从政失败后 , 心情极度消极悲伤时 , 他也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东山高卧时起来 , 欲济苍生应未晚”( 《梁园吟》) , 终有一天能“奋其智能”, 乘风破浪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 到达理想的彼岸。
对统治者的傲岸和不可驯服 , 对功名富贵和权豪势耍的高度蔑视 , 是李白不同于其他诗人的最鲜明的个性特征 , 也是其诗思想内容上伟大而显著的特色。他追求政治理想的早日实现 , 但他不愿为了这个理想而向统治者卑身屈膝:
安能摧居折腰事权贵 , 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在长安“扬眉吐气 , 激昂青云”时 , 是“戏万乘若僚友 , 视优俦列如草芥”( 苏轼《李太白碑阴记》)。
凤凰初下紫泥诏 ,谒帝称觞登御筵。揄扬九重万乘主 , 谑浪赤墀青琐贤。( 《玉壶吟》 )
昔在长安醉花柳 , 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 , 风流肯落他 人后。 ( 《流夜郎赠辛判官》 )
其友人任华也说他是“承恩召入凡几回,待诏归来任半醉” (《杂言寄李白》) 。他在长安从政失败了 , 也仍然傲岸不凡 , 睥睨一切 , 不向统治者摇尾乞怜 , 也不哀伤哭泣 , 而是引吭高歌 :
一生傲岸若不谐 , 思疏媒劳志多乖。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达亦不足贵 , 穷亦不足悲。韩信羞将绛灌比 ,祢衡耻逐屠沽儿。君不见李北海 , 英风豪气今安在 君不见裴尚书 , 土坟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 , 见此弥将钟鼎疏。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在李白看来 , 皇帝和他 , 君臣之间不是主子和奴仆的关系 , 而是主客关系 , 是平等的 , 严陵和汉光武、商山四皓和汉高祖之间即此。这思想境界已够高 , 他不可能像黄巢那样反皇权 , 也不可能像孙悟空一样“皇帝轮流做 , 明年到我家”。叶燮《原诗·外篇下》:“观白挥洒万乘之前 , 无异长安醉眠 , 此何如气也 ! ……历观千古 有大名者 , 舍白之外 , 孰能有是气乎 !”
其《行路难》、《登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云》、《将进酒》等也反映了这种精神。诗人的一生多次受到打击 , 但他不是被黑暗残酷的现实所压倒、征服 , 而是顽强地冲破这现实 , 凌跨现实。虽然他最后还是在残酷的封建制度下悲剧地结束了他的一生 , 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直到他临死时仍未减退。他的绝笔诗《临路(当为终) 歌》说:
大鹏飞兮振八裔 , 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 , 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 , 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读之仍然激动人心 !
与愤世嫉俗精神紧密联系的 , 是诗人强烈追求个人的自由解放。但他的所谓自由 , 只是饮酒求仙 , 放浪江湖 , 是“ 呼尔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 , 是“黄金白壁买歌笑 , 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焦郡元参军》),是“人生在世不称意 , 明朝散发弄偏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反抗黑暗现实、反抗封建礼法的进步的积极意义 , 但也应指出 , 这条自由之路是不光明的 , 不健康的 , 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我们也应指出 , 李白的思想上、诗歌中也有矛盾之处和消极颓废的东西。他一方面鄙弃功名 , 说“功名富贵若长在 , 汉水亦应西北流”(《江上吟》)、“钟鼓馔玉不足贵 , 但愿长醉不愿醒”(《将进酒》); 但另一方面 , 他也追求功名 , 而且一旦有了功名 , 就不免沾沾自喜 , 洋洋自得。他在长安得意时就曾自我吹嘘道:
幸陪鸾驾出鸿都 , 身骑飞龙天马驹。王公大人借颜色 , 全章紫绶来相趋。当时结交何纷纷 , 片言道合唯有君。 ( 《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 )
宋代陆游对此就曾讥刺道 :“以布衣得翰林供奉 , 此何足道 ! 遂云‘当时笑我微贱者 , 去却来请谒为交欢 \', 宜其终身坎坛也。”李白于长安赐金放还后 , 也曾低首下气地请求独孤驸马的援引 , 他的《走笔赠独孤驸马》诗就自白道:
长揖蒙垂国士恩,壮心剖出酌知己。一别蹉跎朝市间 , 青云之交不可攀。
郭沫若
怅望千秋——感悟杜甫 如果把唐诗比作一支交响乐队,那些充满才华的诗人们每个人都奏出了属于自己的乐章,陈子昂的悲慨,王昌龄的雄浑,王维的秀丽,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刘禹锡的清俊,柳宗元的简淡,韩愈的险怪,李贺的冷艳,白居易的轻俗,李商隐的雅艳而无疑,李白是这场交响乐演奏中飞扬最高、飘扬最远的一支。杜甫呢?所幸有了杜甫,他为这支队伍压住了阵脚。 每读杜甫,总能让我渐渐冰冷的心又渐渐感觉到丝丝温情,那温情不但是由己及人的关注热爱,那温情更丝丝撩拨着人的心灵,让人渴望崇高渴望博大渴望热情,并因这种渴望而温暖了自己。 一个人活着有很多种选择,高尚或卑劣,清雅或粗俗,博大或狭隘,深刻或肤浅,骄傲或萎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而选择之后心灵的感受也只有自己能够体验。是不是,我们每选择一分高尚,我们就能多一分内心的纯粹和幸福?每选择一分高尚,我们就能多一分内心的平静和安然?所以,杜甫是幸福的,他是那样高尚。 这个常常自称“老儒”的老头,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儒家标举的理想人格——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这种伟大的人格,因有了杜甫的诠释而洗去了“腐朽”的铅华,光彩照人,令人神往。杜甫也在诗歌之外显得愈加巍峨高大,辉耀照天。当代学者傅道彬、陈永宏在《歌者的悲欢》一书中言杜甫为后人建立了一座纪念碑,说:“在这座非人工建立的纪念碑面前,任何一个正直善良的人都会在它的面前低下自己仰慕感念的头颅;任何一个有民族自尊和责任感的炎黄子孙,都会自心底深处升腾起一种民族的自豪感,为我们悠久的民族文化能哺育出如此伟大高洁的人格而由衷的自豪。” 艰辛的杜甫终生流浪,流浪的路上,他把人世间所有的苦难都一点一点地拣起,扛在了肩上,装进了心里。而他自己呢?“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饥饿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悬百结”,“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即便他已经贫得不能再贫了,即便他已经苦得不能再苦了,贫苦一生,却也从来没有推脱更不躲避。就是在他即将撒手人寰,在他为自己举行告别仪式的时候,在“转蓬忧悄悄,行药病涔涔”的时候,还在关心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杜甫是大儒,可他分明又高于传统的儒家,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谋其政,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歌。尽管“身已要人扶”,他却说“拔剑拨年衰”;尽管“处处是穷途”,他还是“不拟哭穷途”;尽管“万国尽穷途”,他依然“艰危气益增”。他用诗歌作为记录,记述了他“穷年忧黎元”“济时肯杀身”的一生。
《登高》秋风紧,苍天更空远,两岸猿啼凄厉而悲凉; 水中小洲清凌,白沙闪闪,鸥鸟低飞,往复盘桓。 无边无际的层层落叶纷扬而下,奔腾不息的滚滚长江浩浩荡荡。 漂泊万里的异乡客悲秋怀愁绪,人到暮年疾病缠身独自登上高台。 时世艰难愁苦遗恨令白发日增,潦倒困顿因病停酒更难排忧解难。
参考http://wenwensosocom/z/q130578563htm
李白
李白与酒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李白(代前言)
李白与酒的关系,就如鱼与水的关系,李白有酒就像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与其说李白是诗仙,倒不如说是酒仙更有人情味。
李白是爱酒的,诗中涉及酒的诗句可谓多矣。最令人吃惊的是,有的诗中居然一连出现好几个酒字,正如前言所录《月下独酌四首》其二,一开始六句连用六个酒字,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几句诗也非李白不能道也,这是何其壮观的诗句啊!酒,酒,酒,酒,酒,酒。也许也只有李白才有资格给酒赋与如此神圣的价值,使爱酒成了天然的合理性。
李白也许一生不离身的,除了诗,就是酒了。而二者又密不可分,酒使诗更加飘逸,更富有想像力,诗使酒更加香醇,更富有诱惑力。李白就这么狂,唐玄宗命他赋诗,他却非要先喝外国贡酒不可。于是李白便在唐玄宗面前醉倒了,醉后非要高力士脱靴,贵妃调羹,玄宗磨墨。是什么使李白如此潇洒,酒也!李白是真醉还是假醉?这倒不得而知了。反正醉翁之意不在酒倒是真的,借酒傲王侯这一故事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可是李白没有“失态”啊,《清平调》三首似乎让唐玄宗与杨贵飞忘掉了被李白所戏弄一事了。忙传李龟年作新调,唐玄宗亲自吹箫,杨贵妃轻动玉喉,自娱自乐去了。可高力士这小人却耿耿于怀,背后向杨贵妃进谗,最终李白被赐金放还。野史却说这赐金放还是,李白有到个地酒店喝酒而不受干预的特权,当然这确不可信,但我却固执地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我知道李白离不开酒啊,要不这样,李白那什么喝酒呢?
李白也许最难忘的就是刚进长安,便加入了饮中八仙这一喝酒集团了,与贺知章等把酒论诗,不亦快哉中不知老之将至也。怪不得杜甫羡慕的在饮中八仙中赞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大有恨不得与之同醉之憾,这真把李白给写活,写绝了!对于皇帝尚且不买账,何况王侯乎?“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李白又歌又笑,“但愿长醉不复醒”只为“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李白喝酒是如此的自然,堪比凡夫俗子喝水了。
李白是嗜酒如命的,“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初是他乡”只要有酒可醉,那管我乡他乡呢?对送他的客人也只谈酒,“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就是有酒相送足矣!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酒抱琴来”,是啊,只有李白才有这样的口吻啊,这是对知音的嘱咐啊。没酒就不必来访了,多不客气啊!李白希望人家这样待他,他也这样待人,正如他给孟浩然中的诗中说道“醉月频中圣,迷花不是君”,与其说是写孟浩然,不如说是李白的写真更贴切。也许这正是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表现吧!
李白是孤独的,喝酒也是。“举杯邀明月,对应成三人”“明月天几时有,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爱酒也爱月,也许正是因为月是他的酒友的缘故吧!李白会不会陷入没酒喝的尴尬呢?不会的,为什么呢?因为李白浪漫啊,因为李白是诗仙啊!点石成金的诗人当然不会没酒喝啊!“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发醅。此江若变作春酒------”看吧,这就是李白的酒啊,只要李白还能写诗,酒就不会断啊!
杜甫是李白的好友,给李白的除了〈〈饮中八仙〉〉还有“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等有关酒的诗,连沉郁顿挫的老杜都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酒歌,更不必说飘逸潇洒的李白了?可身为李白的好友,杜甫也有“痛饮狂歌空度日,为谁飞扈为谁雄”的微词,这是诤言啊!可李白应该是不听的吧!有人把王维与李白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合成一联,可谓是酒店的最好广告词了。此外,还有好事者把“酒圣”刘伶与“酒仙”李白放入对联中,以作酒的广告战。但最令人佩服的还得数余光中的“酒入豪肠,三分豪气,七分诗情,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可谓是对李白描绘的又一千古绝唱了!
李白是说不尽的,单酒的话题就足以出专著了,小小一篇文字容量何其有限,鄙人的文笔有何其粗陋,所言不过是对己所钟爱诗人的一点感性认识罢了。说着说着,居然有喝酒的冲动了,不亦怪哉!
另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4e23f10100d5ulhtml
也论李白与杜甫
记得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懵懂小青年的时候,我曾经很喜欢这么一首歌:“昨日象那东流水,你我缘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明朝清风四飘流……”
喜欢这首歌,喜欢它的飘逸轻灵,喜欢其中所透出的淡淡的愁烦,喜欢它所道出的无穷人生感慨。
恕我愚劣。虽然经常挂在口上哼着,直至有一日,经一位长者点拨,这才注意到:原来这首歌就是脱胎于唐朝大诗人李白的一首《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原句为: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首诗是天宝末,李白在宣州(今安徽宣城)为族叔秘书省校书郎李云饯别时所作。诗句抒发了作者一生抱负难以实现的牢骚,写得很深沉,很优美。
联系诗人艰难坎坷、困苦流离的一生,更加体味到他那颗伟大的仁者之心,体味到他不肯向社会现实低头的傲骨冰心。
关于李白与杜甫——这两位代表着中国传统诗歌两大发展方向的人物,对于这一对生前相知相亲、死后却被硬生生人为对立的好友,在诗歌历史上的地位到底孰轻孰重,多年来诗坛上一直是三缄其口,引以为忌,中国历来便有扬李抑杜与扬杜抑李之争。后来,为了求同存异,有人出来打圆场,以李白、杜甫并举为传统诗之二大高峰,这才稍稍平息了众论。然而近几年来,扬杜抑李的声音又抬头了。
其实,这些人不是不懂诗,而是不懂李白以及他的诗。
李白生自大唐盛世。自幼胸怀大志,少即以才名显。年二十五,仗剑西游长安,散金三十万,诗名、豪名满于天下。然而一直是怀才不遇。四十二岁时,始因玉真公主与道士吴筠之荐应诏至长安。满望能实现其一生抱负,但是唐玄宗只给他一个翰林供奉的闲职,并不加以重用。又因生性傲直,不阿附权贵,没两年即中谗被“赐金放还”。他由原先的满腔热血,雄心勃勃,到这时济世无望,希望破灭。自此更加放浪形骸,纵情诗酒。但他报国之心始终不灭。至花甲之年还出来想做点事,却又因永王事件受到牵连,几致远涉夜郎。直到六十二岁时得病客死他乡。以他这样空后绝后、才华横溢的大诗人,竟遭遇致此,简直可令河川阻流、山岳动容。
在心情最为落寞的时刻,他曾“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曾感慨“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曾哀叹“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在最为消沉的时刻,他也曾“与尔同销万古愁”,曾“载波随妓任去离”,曾追求“骑二茅龙上天飞”……
许多人以为李诗艺术性与杜诗相为伯仲,但“思想性”不如杜诗。因此,冲着这一点,扬李抑杜者顿噤噤不敢言,因为一旦反对杜诗,即等于政治思想觉悟程度不高,“不爱国”,“不关心国计民生”了。
而我却要说:别坐着的不知站着的腰酸疼。像李白这样的出身及经历,像他这样的个性及境遇,任何人也是潇洒不起来的。只有深入体会到李白坎坷困顿的一生,深入体味他在诗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才会明白:正如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一样,他并非不爱国(爱国的表达方式有多种多样,积极是一种进取,消极是一种无奈),情之切而显之薄——他是真正的大爱若恨、大公若私呵!
除了消极成份,我们也应关注到:即使是在被赐金放还后,他的心里始终牵挂着长安。他反复在好多诗篇里提到长安,拳拳之心跃然纸上。如:“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等。即使处处破壁,他始终不肯放弃自己的追求,有时还乐观地表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他的所谓“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不过是在饱受排挤后心情处在长期压抑中所发的牢骚!
更为难得的是,即使是浪迹天涯,四海为家,他始终不曾忘记关心民生疾苦,体现了一位大诗人应有的博大胸怀。他多次在诗篇中抒发爱民情怀,如反映纤夫之苦的《丁都护歌》、反映农家疾苦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反映思妇及戍卒情绪的《北风行》、《关山月》等以及众多揭露社会不平等现象的诗篇。当然篇幅与老杜相比有逊,但相对来说我却更喜欢他这位性情中人的表现风格。
至于艺术性,我认为:李白的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即足可将某人的所有诗篇压得黯然无光——
这是真正超凡脱俗的诗句,这是真正的魄力,这是真正的心灵的跳跃,这才是真正的灵魂的震憾!
这种诗歌创作的高度至少至目前为止是没有人能达得到的。
虽然现在扬杜抑李的人甚多,但我想,假如二人皆活在当世,喜欢李白的人恐怕会远多于杜甫。因为李白豪爽大方、傲骨凛然,形象潇洒俊逸,令人不由自主产生仰慕崇敬之心。李白的形象无不有血有肉、可亲可敬地闪现在他的每一首诗篇当中。我们在读李白的诗,在读他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读他的“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读他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时,那或傲然孑立、或仰天高歌、或仗剑彷徨的、活生生的李白,就如站在我们面前一样。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一文中,对李白进行了热情的推崇,而对杜甫则进行无情的嘲讽,故一直受到后人非议。拿一句不很恭敬的话来说,对于这位“老郭”的言论,我这个“小郭”也是不甚赞同的。然而,对于他为李白所作一些赞语,我却是十分地支持。
论者以为李白没写过符合格律的七律而认为他不如杜甫,这简直是象有人因鲁迅不写长篇小说而认为他不佩称文坛巨匠一样地幼稚可笑。毋庸说李白所处年代近体诗发展尚未完成成熟(至杜甫方才一变),传统诗本从没有格律中来,后人设下格律,无非从音乐角度,只为能读来顺口,易诵易唱而已,并没有任何文学目的。遵循与否,视个人好恶而定,并非一定非得往这个套套里钻。说李白没写过真正意义上的七律而否定他不是大诗人,那么置不识七律为何物的屈原、曹植、谢灵运、陶渊明于何地?我以为:中国传统诗就因为这一点才陷入纤弱、拘谨的地步乃至缺乏大气之作。
文章本天成,天然去雕饰。人的感情原先是自然流露的,适当加以修剪或许可以更完美地表达,但若是限制与束缚过甚,兼及考虑其他种种因素,则再美好也会失去其原汁原味。这样处处拘泥的表达结果,当然不如原先自然表达的生动逼真了,这也许是如今诗赛中获头奖者多为古风的缘故之一吧。
李白与杜甫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明人认为唐诗有“四变”:“一变为陈子昂,二变为李白,三变为杜甫,四变为韩愈”。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之第一首开头就说:“大雅久不作,我衰竟谁陈”,他主张诗歌创作继承传统道路并发扬光大,“我志在删述,重辉映千春”,所以他不为律而拘,他善写古风,极尽铺陈渲染之能事。而杜甫则严守格律,精雕细琢,一丝不苟,后人多引以为范。杜诗是一个度。超出这个度,所谓过犹不及。如果将这个圈子越钻越深,就极容易导入一个“为诗而诗”的境地。不少人因辞害意,将传统诗当成了一个可套的公式。我们现在经常看到这种现象:不少人的诗作大都是格律讲究,对仗工整,四平八稳,好像是一位度着方步口里念念有词的学究。一般来说这些作品由于作者功力较深,固然找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也看不出什么特色来。
现在再论杜式诗歌对国民素质及社会风气的影响:
第一,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讲,人的性格之养成来自环境、经历、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如果长期处于惜墨如金、字斟句酌、精雕细琢的精神状态,固然可让人养成勤俭节约,行事谨慎认真、精打细算的习惯,但也极易让人陷入犹豫不决、吝啬小气、工于心计甚至胸怀狭窄的误区,这也可以算是“职业病”的一种吧。唐以后,宋朝就小气了。元以后掺入北方游牧民族的新鲜气息,然而还是没有多少起色。发展到现在,大唐人雍容大度、从容自信的气质再也难觅。我们所能见到的“崇杜抑李”者不少是脾气怪僻,行事乖张,小气得要命,甚至一毛不拔。
这当然不包括所有人,真正学杜诗的人绝不如此。
第二,如果整个诗坛一直是规规矩矩、方方圆圆,那么人的思维方式长期受到限制(在一个圈圈里打转),就会影响整个民族智力的发展,从而缺乏革新精神,并影响到创造力、想像力的发挥,我私下认为这也是后来中国科技实力不如西方的原因之一。
第三,如果诗坛上人人危襟正坐、一本正经,人人精工细镂,人人追求沉郁顿挫——就会造成诗坛一潭死水,再也现不出半点涟漪来,整个社会就会消极沉闷,暮气沉沉,再也没有什么活力了。
因此,倡导一种以大气、豪放、热情为主流的艺术风格有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激发民族内力,搅动社会活力,使改革开放事业由此加大幅度蓬勃发展。
杜甫的诗以贴紧时代脉搏、反映社会现实为特色,故有“诗史”之誉。后人仿效者甚多,清人认为好多人如文天祥、谢翱、汪元量、林景熙、吴伟业等等皆可称为“诗史”。这种为诗之道是一个好传统,但不能以为凡关心国家大事的就是好诗。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么一种现象:每逢国之大事,大家就一哄而上争写赞歌。什么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也来一首,什么神五上天神六上天也凑一首,什么十五大十六大也都争先恐后喋喋不休……于是,一些诗词学会上的刊物上常常是占了相当大的篇幅来刊登这些。事无可非,情亦可嘉。问题是“诗史”不是人人做得出来的。如果这些“作品”大多呈口号式,大多缺乏真情实感、缺乏匠心独运或者怀有某种个人目的的话,倒不如去专写讲演稿。否则不用说李白,就是老杜地下有知,恐怕也是捶胸顿足、呼天抢地的了。
我是扬李不抑杜。李白是天才,杜甫是人才。李白的诗篇,是极盛唐朝的产物。杜甫的诗篇,则可以说是唐朝衰退的标志,是乱世的产物。
传统诗由原先的格律不拘到半拘半不拘,是一个高度。从陈子昂的悲慨苍凉,到李白的豪迈奔放,也是一个高度。如果继续往下发展,可能会将唐诗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可惜,历史选择了杜甫。
历史选择了杜甫,正如它选择了唐朝的衰退一样。文章随世运。由盛转衰的唐朝,是再也写不出象李白一样豪放热情、瑰丽奇特的诗篇的了——而中华民族自此后也不再拥有盛唐的豪华气象了!(清有康乾盛世,但当时汉人失权,盛行文字狱,文化高压相当严重,传统诗不可能会出现又一个新的高潮)。
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正如李诗所言“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现在,历史的时针指向了二十一世纪的初叶,中国传统诗在扬李抑杜扬杜抑李中一直哓哓不休了一千多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文化事业也初呈蓬勃发展的趋势。虽然目前社会怪象不断,然而瑕不掩瑜,千载难逢的大中华盛世想必即将来临了!我们既需要象杜甫一样关心国计民生的好诗人,但也更需要象李白一样充满激情、豪迈奔放的大诗人!
当然,他也不是李白的翻版,他身上必然流着社会发展新鲜的血液,带有新时代的各种特征;他也不是无谓的歌功颂德者,他代表了人民的真正心声;他关注社会民生,以为全民族奋进摇旗呐喊为己志,但已不再是“沉郁顿挫”,不再是“精工细镂”,而是豪放热情、鼓动人心、引领人们向前进!
时势造英雄。五十年也好一百年也罢,我们都是马前卒,只是在为“他”的“出现”作些舆论上的声势。我想这样的诗人必然会出现的——
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请问,这些可以吗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唐代:李白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译文
小韦哥从长安来,现在要回归长安去。
狂风吹飞我的心,随风西去,高挂在咸阳树上,陪伴你。
与你的友情言不可道,经此一别,何时相遇?
西边的山峦起嶂叠起,烟雾缭绕,远望不见你,真伤心啊!
注释
金乡:今山东省金乡县。《元和郡县志》卷十河南道兖州金乡县:“后汉于今兖州任城县西南七十五里置金乡县。”韦八:生平不详,李白的友人。西京:即长安,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改称西京。
客:指韦八。
咸阳:指长安。
不可道:无法用语言表达。
望望:瞻望,盼望。鲍照《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连山眇烟雾,长波回难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这年春天,李白从兖州出发,东游齐鲁,在金乡遇友人韦八回长安,写了这首送别诗。詹锳《李白诗文系年》认为这首诗作于746年(天宝五载)李白离朝之后,所据“狂风”一句。然亦有人认为是安史乱后所作,如朱谏注及唐汝询《唐诗解》等。
赏析
从诗的首两句来看,韦八可能是暂时来金乡做客的,所以说“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这两句诗像说家常话一样自然、朴素,好似随手拈来,毫不费力。三四两句,平空起势,想象奇特,形象鲜明,是诗人的神来之笔,而且带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想象。诗人因送友人归京,所以想到长安,他把思念长安的心情表现得神奇、别致、新颖、奇特,写出了送别时的心潮起伏。“狂风吹我心”不一定是送别时真有大风伴行,而主要是状写送别时心情激动,如狂飚吹心。至于“西挂咸阳树”,把人们常说的“挂心”,用虚拟的方法,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咸阳”实指长安,因上两句连用两个长安,所以这里用“咸阳”代替,避免了辞语的重复使用过多。这两句诗虽然是诗人因为送别而想到长安,但也表达出诗人的心已经追逐友人而去,很自然地流露出依依惜别的心情。“此情不可道”二句,话少情多,离别时的千种风情,万般思绪,仅用“不可道”三字带过,犹如“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最后两句,写诗人伫立凝望,目送友人归去的情景。当友人愈去愈远,最后连影子也消失时,诗人看到的只是连山的烟雾,在这烟雾迷蒙中,寄寓着诗人与友人别后的怅惘之情。“望”字重叠,显出伫望之久和依恋之深。
这首诗语言平易、通俗,没有一点斧凿痕迹。其中“狂风吹我心”二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在整首诗中,如奇峰壁立,因而使此诗“平中见奇”(刘熙载《艺概》)。正是这种“想落天外”的艺术构思,显示出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