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读书散文

雨天读书散文,第1张

在这萧瑟的秋日,在这清凉的雨季,结束欧洲旅程回家休假的我,悠闲地依窗而坐,嗅着竹案边的一杯茶香,轻轻地翻开一本书,怡然自乐地阅读着,闲适而轻松。

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读书与心情有关,人所共知,但读书与雨天互乐,则恐怕更要看心境了。

雨天读书,心无旁鹜,窗外细雨飘落,湿滑凉爽,雨珠晶莹剔透,清新可人。静静地听着雨声,轻轻地坐于窗下,摒弃世俗杂念,捧读一卷好书,在茶香与书香的相融相伴里,安详宁静,随意恬淡,心灵深处,总会悸动一种别样的情绪。

家乡地处大西北,一年四季少雨雪。虽然难得几日雨,但人生中的一些美好记忆,却似乎总有雨的踪影。

记得童年时节的那场春雨,有如田野的绿叶与山间的溪流,清新甘醇,给人一种亲切温馨的印象。彼时寒意已去,万物复苏,我便在乡村校园的那个雨天里开窗纳新,迎接春雨。风徐徐拂面,雨飘飘而来,洗滤了浮躁于天地间的尘埃秽气,消除了喧嚣于村庄的市井杂音,我孩提时代烦闷枯燥的读书生活,一下就有了一种怡然自得的氛围。其时燕子穿梭在校园里,教室外的青青柳枝上,校舍间的滢滢烟雨中,不时传来几声动听的燕语鸟鸣,清脆悦耳,余音绕梁,怦然心动之余,所读的每个文字似乎都鲜活起来,课堂生活也变得趣味盎然。

回忆那些年的乡居岁月,秋雨绵绵的日子,思绪也如纷纷雨丝随意浪漫。回乡度暑假的我,在帮父母干些秋收农活后,每逢下雨天,总会携一卷唐诗宋词开心品读。有时候读累了,就仰躺在老家某间小屋的土炕上,望着窗外的无边秋雨,听着檐外的淅沥雨滴,满脑子的雨水之诗,雨天画意。一颗心儿想入非非,总会看到苏东坡正烦闷“急雨潇潇作晚凉,卧听榕叶响长廊”;总会望见赵师秀在喜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总会听到杜荀鹤感慨“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随雨到心头”;总会想起李商隐叹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幅幅雨中美景,使人置身其境,忘却今世,仿佛自己不再是那个质朴的`乡村少年,而是古时一个正在行吟天地的流浪诗人。

今日逢雨,坐于窗前,心头又涌起一丝感时怀旧的意绪,泛上一缕亲近自然的悠然,但更多的却是一份感悟人生后的坦然。想想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在这片繁杂的俗世,自己还能在这个舒心的雨天,处在这方安静的书房,坐在这张藤椅之上,忙里偷闲,临着窗户,听着密密雨丝发出的声响,嗅着案头水杯飘出的茶香,怀了轻松闲适的心情,醉心质朴淡雅的文字,身边一片清静,心头一片安逸,不也正是一种生活的赐予,一份无边的幸福吗?

秋风伴着细雨,时不时敲打着窗户,有节奏的轻响着,时而纷杂,时而清幽,犹如一首舒缓的钢琴曲,简洁明快,悦耳动听。在这雨声的陪伴下,书里的文字也似乎格外优美,一行行,一页页,生动传神,令人陶醉。在中国文人的眼里,风花雪月,烟雨山水,每一样东西都是富有诗意的,带有灵性的。翻开诗书,那些奇绝千古的名篇,无不弥散着秋的印象,雨的踪影,有雨滴梧桐的情思,有雨涨秋池的伤感,有雨歇凭栏的豪迈,有雨阑卧听的惆怅。秋雨,打湿了中国数千年的诗文,塑造了古今文人们的灵魂,也丰富了我们这些人世间的庸常之辈的情感。低低的雨幕,密密的雨丝,凉凉的雨天,静静的雨夜,撩拨人的心绪,牵扯人的心扉,使我们有了在书中与古人对话的灵感,有了在雨中思念亲朋好友的机缘。一颗心儿,时常会在不经意间冲出书卷,冲到窗外,冲进绵绵秋雨里,在吟哦中与古人神交,在思念中与亲人相会,打破时空羁縻,拆除人心藩篱,在相互理解中感受人间的爱,寻找失落的梦,让美好的牵挂融在秋雨中,落在心田里,增添了不断前行的力量,增加了寻找阳光的勇气。

终于读累了,放下书卷,对着窗外的雨,啜一口清茶,内心不由发出一声浩叹。水晶茶杯里,碧绿的翠叶儿浮在清清的水上,一缕热气冉冉上升,抿一口,有苦味,但再喝,却是一股甘甜清醇的香味儿。刚读过的那些文字,似乎就洇湿在淡淡的茶香里,洇湿在窗前的细雨里,在心头不停的淅淅沥沥,飘飘洒洒。

抬起头来,斜视窗外,雨下得正急,很动人,也很暖人。依窗听雨,心情总会有一丝莫名其妙的意绪。我是很期盼秋雨季节的,因为这样的雨季,于地处大西北的我们而言,其实是一种奢侈,一种享受,一种恩泽,一种福报。想象着在假日的某个清晨,或是周末的一个夜晚,慵懒在床,手把书卷,看或不看,就那么静静地听听雨声,该是多么惬意和舒坦的一桩美事。但这样的遐思并未持久,我却又为眼前的雨景所吸引,透过沾满雨水的玻璃窗,看着雨中的景象,心情格外的好。楼前小菜地上碧绿如洗,不远处那颗已长高了的槐树上,有些开得正旺的小白花儿,点缀着亮晶晶的露珠儿,而那些墨绿色的小树叶,青翠欲滴,又在雨中显得更加清新,水灵。偶一侧耳,密密绵绵的雨丝,又发出了阵阵徐徐不断的声音,心情复又开始随着这雨声起起伏伏,悠悠扬扬,就仿佛有人在窗外某个地方正抚着丝丝的琴弦,流出忽急忽缓、忽高忽低的曲儿。这大概是世上最繁杂最难解的声音,不如肖邦、莫扎特的名曲那样悦耳动听,但我敢说,这雨声有可能是大自然最伟大的创作,最杰出的乐曲,只是我们听不懂而已。

听着潇潇雨声,我的心又慢慢静下来。坐回案边拿起书卷,我再次用心阅读起来。我想,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一定都很美好,但一个人心中所思所悟的境界,则又何其宽广和迷人。也许,对于大自然的喜爱,对于生命的热爱,本身就源于我们自己心中。就像这秋雨,本身不一定都是美,但如果我们淡泊心绪,安详心态,在雨中寻找诗意,自得其乐,雨天不也是趣味无穷吗?

终于明白了,那些不俗的古人,为什么面对绵绵秋雨,总会生出那么多的感慨与诗情。

人生假如有什么是不朽的,大概就是那个完美过后的不完美,美好过后又无限缺憾,千辛万苦拥有后再失去,如此含恨多年后,又猛然释怀,将最初的美永藏心底使之真正的永垂不朽。

当然写死田晓霞,路遥怎么想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了……也因此给读者产生无限遐想,人生如此,平凡的世界亦如此。

感觉就像梁山泊与祝英台,这样停下来反而是最好的,真的走进婚姻和家庭,他们之间的差距真的能靠着精神高度过完一生吗?后面孙少平的脸被毁了,看着走向他跟惠英嫂在一起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是那个接近完美的孙少平,选择惠英,我们会觉得不匹配,那毁了容的孙少平做这样的选择,就很合理了吧。

当初在广播中听这部小说,很是感人!

我的感觉是田晓霞的美已经到了极致,她可存活于人们的理想之中,然而在现实生活之中却是凤毛麟角!任何事物,不管它是美好的抑或丑恶的,当它与现实有了矛盾,其结果必定是会失败的。

美丽的田晓霞被作家拔高到让人不可攀的地步,她的结局只能象一朵美艳的花朵提前凋落!也许路遥先生为此也很无奈也很惆怅!然而现实如此,不得不屈服! 为田晓霞的结局,我与我的同学们有过争论,小说的结局肯定了我的判断!

按说孙少平在高中时学习成绩不错,正常情况下应该可以考上大学的。但孙少平连考都没考,不符合常理,感觉作者为了突出孙少平生活的艰难,故意不让孙少平考上大学,这个情节处理得不好。路遥写田晓霞牺牲就是把自己的内心的那种自卑掩盖了。 

孙少平配不上田晓霞的家庭以及背景。两个人是真心相爱的,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是很不容易走到一起的。 路遥这一生太苦了,所以他能写出来 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好,就是路遥是经历让他具有原子弹的爆炸威力。

《平凡的世界》是部激励亿万读者的不朽经典,值得每个读者用心去阅读。 路遥先生用毕生心血写就的《平凡的世界》

展示了一幅宏大的普通人在时代大变革中所走过的既平方又壮丽的人生画卷,人生的奋斗,理想的追求,在不同的时代,都是相似的。

现实折磨的不仅仅是人们的肉体,还有精神。世上本无佛,而人们却信佛。现实我们只能去妥协,然后再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去安慰我们那受伤的心灵。

《平凡的世界》其实不平凡。门不当户不对里面就有戏。戏的结局,不知编剧说了算还是导演说了算。观众只有随波逐流的份儿。悲也罢喜也罢。我觉得要是作者最后不写吕秀莲生病死了,而是写与孙少安在平常的岁月了慢慢的产生爱情,最后两人幸福的生活,一起白头偕老,因为吕秀莲也是位好女人,她为她这个家也付出很多了。是位让人心疼的女人。

田晓霞的热情和智慧,文化的底蕴,一招一式都可以看出她的老练,在路遥的心里一直有她的影子,祈求现实生活的存在……

只有更加刻画田晓霞的品质,也只有在抗他洪采访中牺牲… 当面对洪水袭来,人民不愿意撤退,她坚决让救援人员举起了枪 ,连前去的高官们都对她另眼相看,请她指挥救援。这些都可以感受到田晓霞忧国忧民,大公无私,理性爱国的形象,她对于政治上的精通让孙少平都不得不佩服。

我看书是二十年前,很难相信,总期待着后面那百十来页,晓霞会活过来。现在明白了,写死了,更符合现实。这不是安徒生童话,他们门不当户不对,真结婚了,怎么写?

生活甜蜜恩爱,有共同语言,太假了;写慢慢各种矛盾,大吵大闹离婚?太让人失望。死了,一了百了,留下美好的念想。 就像同学聚会看见曾经的暗恋,现在是一个中年大妈,真不如活在回忆里就行。

在恋爱里,无论男女都会想着结婚,生娃,买房,买车,孩子上学…… 

这是对未来的规划,期许,希望! 没有想这些,就没有未来! 爱情也得食人间烟火,唯美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注定没结局!爱情的种子种在爱的土壤里,柴米油盐酱醋茶,诗词歌赋烟酒花,爱情在这土壤里发芽开花结果!

这体现了路遥浓厚的浪漫主义情怀。在这平凡的世界里,他给少平和晓霞安排了一场浪漫的爱情,就如作者当年那场门不当户不对的浪漫爱情一样,可在平凡的世界里平凡的人们只能平凡地活着,这样的爱情只能以悲剧收场。

所以为了纪念这场刻骨铭心的爱情,路遥只能让晓霞去死,给这场爱情涂上浓墨重彩的悲剧色彩,也让这场爱情看起来是那么的荡气回肠,所以路遥在晓霞死后痛哭不已,他不舍得,但也留不住。

《平凡的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写实,写现实世界普通人的喜恕哀乐,悲欢离合。

孙少安的爱情如此,田润叶的命运如此,《平》倒一干人都是现实生活的客观写照。只有少平5晓霞的爱情有些离奇,不是说绝无仅有,但的确是极小概率的事件,没有代表性。身份的巨大差距,必然造成这种美好而离奇的爱情悲剧。否则,作者难以面对现实的拷问!

小霞死后,少平翻开了她生前写的日记,泪流满面,最好他合上日记,说了句:小霞,再见了。看到这里真的让人心碎,少平是不是想逼着让自己忘记那段曾经刻骨铭心的爱,忘记他心中的女神呢?生活啊,太艰辛,太多的苦难,让少平不得不回到平凡的现实中来,重新选择惠英呢?少平啊,希望你不要忘记小霞。

我们未必会理解作家在写作的时候复杂的思想。但是透过时代,地域和人生的命运还是有很多的迹象可以去追索。我相信,当路遥写到晓霞之死的时候是纠结和痛苦的。那是一种明知道会很痛还要把刀插下去的痛苦。这种文学上的审美更接近于一种悲剧美学的传统。

仿佛不这样就不足以震撼,亦或是生活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结局,而作家自己也被这样的生活深陷其中。总之,什么样的结局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总是昭显着人性的伟大。在其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能够找到自己和生活的这个时代的影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211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