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的男主角孙少平有一个好兄弟叫金波,他是少平的好友兼同学,也是金秀的哥哥,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是无话不谈的知己。书中的金波是一个皮肤白皙,眉清目秀,眼睛水灵的男孩,路遥甚至说他长得像个姑娘。虽然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金波这个人物删去了,让人不免感到遗憾。但这些都不能抹杀掉金波即使作为一个配角,身上所彰显的可爱。
金波的可爱,首先体现在他与少平之间的关系上。两人是推心置腹的好朋友,和少平相比,金波的家庭相对富裕些,因为有个在邮政局当司机的父亲。在少平上小学时,因为家里人多窑洞小,少平就常常住在金波家里,金波对少平颇为照顾;初中时他们俩每天同骑一辆自行车,三年间金波的自行车都换了好几辆,但是金波和他的家里人从来没说过半句埋怨话。
金波对少平,还体现在他的肝胆相照和仗义热心上。在县城上高中时,因为郝红梅抛弃了少平,金波气不过,为少平打抱不平,带人把顾养民打了一顿。从这可以看出金波的可爱和讲义气,在那个时代,打同学而且还是地位不一般的同学,可是要面临处罚的,但金波毫不介意。
金波的可爱,更体现在他和藏族牧马姑娘之间缠绵动人的爱情故事。和好兄弟少平一样,金波也是向往自由,不愿被束缚的人。高中毕业后,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去青海当兵。在青海那个人烟荒芜的地方,他每天接受着严酷的军事训练,因为有一副好嗓子,被选中当了军队里的文艺兵。
每天除了训练就是看草原上飞奔的马群,就是在这里,他爱上了那个驾驭庞大马群的姑娘。虽然听不懂那陌生的藏族语言,但那动人的嗓音和旋律,让他沉迷。当熟悉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曲调响起时,两人分别用藏语和汉语对唱,这中间饱含的深情令读者感动。
然而,当他们终于拥抱在一起时,金波也因触犯了军规被部队开除回家,两人就这样从此天各一方,留给金波的只有一个搪瓷杯子。金波回到了家乡,接替父亲的工作,成为了一名正式的邮递员,每天开着邮政车奔波送邮件。
后来,父母催促金波尽早解决自己的人生大事,可是见到的,相处的女友都找不到和牧马姑娘在一起时的心动。所以他也一直没有结婚,孑然一身过着单身的生活,陪伴他的只有那个搪瓷杯子。只要空闲下来,金波就用杯子泡茶喝,去怀念以前的美好。六年之后他重回草原寻找牧马姑娘,结果让人失望和心痛。
金波,虽然是个平凡的人,但他更有自己的可爱之处,他对朋友的真诚和爱情的坚贞,让我们喜爱他,怀念他。
他们俩家有着十分友好的世交关系。两家孩子关系特别好。
金波在书中,就是绝对的好朋友的角色,金波多才多艺,长得白净漂亮,一对大花花眼,会吹笛子,后来因为这个特长被选进去当文艺兵了。
金波和少平,那是非常好的关系,在少平“初恋”失败后,他出头打过顾养民。
从小家庭条件好,少平上学,基本都是金波来回带的,还时不时给少平塞粮票等。
后来两个人全从村里出来了,还在黄原城里又成了一对肝胆相照的好朋友,两个人遭受的爱情,只能朝对方倾诉一些苦恼。
对少平来说,金波是他不可缺少的 情感 上的依赖者。
少年时意气风发,朝气蓬勃,为朋友两肋插刀,长大后,两个人成了 情感 上的交流者,有些话,只能跟他倾诉啊!
所以电视剧粗暴地把他和润生合二为一,真的让人不理解呀!
金波之所以让大家念念不忘,还有他痴迷的爱情故事,那段有开头没结局的悲情恋人,不知到哪里 去了,只有一段歌曲萦绕耳畔吧!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塑造金波这一角色,正是路遥自己对于人生观、爱情观的体现:金波是一个比金秀还优秀的人,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先生给他的笔墨比金秀要多得多;了解过路遥一生简介的人都清楚,路遥一生只有浪漫的爱情,却没有幸福美满的婚姻家庭可言;小说金波人物形象虽不是主角,但配角的金波正是《平凡的世界》的闪光点,绝大数读者都喜欢金波这位没有爱情结局的人物;
金波,孙少平的死党朋友,最能理解孙少平的人。在当兵时爱上了一名藏族少女,被部队遣送了回来;若干年后,他又来到了当年自己当兵的地方,已经人去楼空,他在那个美丽的地方(已经是市镇),深情大声歌唱:“在那遥远的地方……。”金波的悲情浪漫,一个犯了军纪,一个开朗的爱唱歌的文艺兵,一辈子敢爱敢恨,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浪漫人生,只有他可以让平凡的世界不失悲怆又不失欢乐;在那个藏族镇子上唱着歌,那样悲怆与痴情追梦,每位读者心灵深处特受感染;确实,有什么不可以欢乐的呢?他应该是悲剧里的喜剧人物;他的作用就是给可怜的主人公带去欢乐和安慰;既便是小说中的主角,那陪衬次角竟然会让读者感染力会是那么浓烈?只是短短的一个情节,这位永远快乐的人,心里的那颗刚发芽的种子,“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歌声中飘逝在远方。
他不是主角,却演绎着不一样出色的人生;作者告诉我们,在《平凡的世界》里,即使再悲情也会有浪漫的精彩人生……。
所以,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原著,删除了金波人物角色陪衬的电视剧是美中不足的。
扩展阅读:金波的爱情是《平凡的世界》中最浪漫的爱情:
金波皮肤白皙,面容清秀,为人仗义,多才多艺,唱歌好听,吹得一手好笛子。高中毕业以后金波参军了,做了一名文艺兵,驻地在西藏。在当兵期间,他认识了一个西藏姑娘,虽然两个人语言不通,但是两个人因为一首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成为了知音。午后的黄昏,两个人用歌声交流感情,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情愫,在部队士兵谈恋爱是违反了军纪。金波和藏族姑娘见面了,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金波被部队勒令复原,姑娘被调走了,藏族姑娘只给他留下一个“为人民服务”的白瓷茶缸;这段浪漫的爱情象白开水似的纯洁……。
题主肯定没看过《平凡的世界》原著。被电视剧给误导了。金波这个人物绝对不可或缺。在原著中,我认为是仅次于少平、少安的三号原主,是路遥先生精心设计出来的,他和少平少安一样,在生命里失去了自己的真爱,金波这个人物形象,看的戏份不多,但他贯穿了整个作品。
作品开篇第一部,他和少平是兄弟,少平住在他家,生活上帮助少平,甚至在少平懵懂的初恋上也会插上一脚。那时的金波意气风发,为兄弟两肋插刀。那时的我,是多么想有这样的一个兄弟啊。
第二部,晓侠牺牲了,少平悲痛欲绝,没人能走进他心里,又是金波,以他的悲剧爱情,来开导少平,这分明是将自已还没愈合的伤口上又开了一刀。第二部的金波是优雅平和但又义薄云天。
第三部,在晓侠牺牲后,少平执意去赴一年之约,又是金波理解他、支持他。自己也去西藏找他的藏族爱人,一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唱的是那么的荡气回肠,黯然神伤。听之让人肝肠寸断。这样的金波是那么的才华横溢,那么的深情意重。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金波对于少平,一生的知己,一生的朋友。
所以说,金波这个人物有血有肉,人物性格丰满,绝对是作品中的骨架人物之一。电视剧摒弃了他,着实是一大败笔。
题主要么是没有仔细看过《平凡的世界》原著,要么是受电视剧的诱导,而问出这个问题吧!
2015年电视剧版的《平凡的世界》里,最大的败笔就是把本来侠义的金波形象生搬硬套到本来懦弱的田润生角色上。看过原著的人,再看田润生的戏是看不下去的。
为什么说金波是不可或缺的,是因为孙少平在整部书里就有一个朋友,一个真正的朋友——金波。
如果单算一条线,以孙少平为男主角的话,金波就是第一男配角,所以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吧!为什么,我简单讲一下。孙少平开始出现的时候是在他上高中的时期,书里出现他的同学里,郝红梅,对他始乱终弃的人(哈哈哈哈,其实是因为抱团取暖接近,引发孙少平青春懵懂爱情,真的是单恋一枝花啊!)跛女子候育英,想对救命恩人少平以身相许的姑娘,却被无情拒绝。是啊,以身相许的前提是漂亮,否则就是恩将仇报了!田润生,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传话筒。顾养民,孙少平的情敌。算来算去,只有金波,是他的发小,是他的朋友。不仅给他物质上的支持,还在他第一次失恋后,替他教训了顾养民。年少任侠的金波算得起为他两肋插刀吧。到了黄原城打工时期,孙少平遇见的人,除了他疑是未婚妻的英子,(在这里,再吐槽一下电视剧,安排的田晓霞扮少平的女朋友,气英子的片段。太狗血了,导演以为是拍宫斗剧吧!少平的自尊是用汗水和坚持换来的,而不是借白富美的势力达成的。太无语了!)就是打工的工友,萝卜花,包头后生等,没有人能成为他的朋友。也是到了金波这里,才能感觉到友谊的温暖。
对比一下,那时候,金波对少平的理解超过了田晓霞。当晓霞发现如幽灵般出现在黄原**院门口,晓霞说以为他会在石圪集街上满口谈便宜猪娃的样子,是她的真实反应。因为,她觉得孙少平也逃不出种地,娶妻,生娃的农民宿命。而金波在黄原城邮局见少平的第一面就说少平注定是要出来的,以他的性格不会在农村呆一辈子的。到了大亚湾煤矿,少平接触的人中,有他的师傅,有工友,就是没有朋友。当晓霞逝去,他想找人倾诉时,第一个也是金波。
所以,金波是他的发小,是他的知己,也是他唯一的朋友。 而且,金波这个人,好多时候就像少平理想中的自己一样。小时候,少平家里极度贫困,而金波家里富足,那样的生活是少平一家的梦想。少年时,金波的任侠仗义,敢作敢为也是少平的一种梦想。可是,家庭的影响,好多的事情也许他敢去想,而不敢去做。金波接替父亲的班,成为吃公家饭的一员,也是多少农村青年梦寐以求的,跳龙门,成为公家人是那个时代农村青年的最大梦想。虽然,到了最后,少平也实现了,但不能否认,那时,他对金波是羡慕的。更为关键的是,金波对爱情的追求,那种一见误终生的执著,那种不需要语言,哪怕只有一瞬间的灿烂也能终生怀念的爱,是少平渴望,也是不敢去碰触的。这样的人,才是少平真正能走下去的朋友。为什么?因为少平在上学时,包括去黄原揽工,去煤矿工作,接触的同龄人层次都太低,走入不了他的内心世界。所以,做为少平唯一的朋友,他的作用无可替代!
在他困难时,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在迷茫时,可以给他奋进的力量,在他悲伤时,可以有人安静的倾听。
当他在多年后,回到藏区,再也找不回当年的姑娘,站在街上,一遍遍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你怎么能不为他动容?
这样一个心地善良,多才多艺,为爱情执着一生的金波,怎么能不让人喜欢?
金波在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出场时间不多,但是,却是一道亮丽风景线,金波代表着我们平凡世界的另一种关系,发小加同学加死党。
《平凡的世界》的主线主要有两个,一个在双水村,另一个在县城和大牙湾。代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农村,另一个是农村之外。
而金波的生活状态,和主人公孙少平完全是不同的轨迹,他多才多艺,又讲究哥们义气,家境条件较好,当过兵,开过车,一直帮着少平,后来少平反过了又成了他的导师。
金波和少平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哥们,当少平的初恋情人被班长顾养民“抢”走之后,金波毫不犹豫的找了一帮人,帮少平出了这口恶气。
少平在黄原打工的时候,金波是邮局的临时工,少平和双水村的联络,就是靠金波来传递的,
而到了少平的爱人田晓霞不幸去世的时候,少平劝说金波也去找那个藏族女孩,从而升华了金波的爱情,虽然最终金波并没有找到那个藏族女孩,和好朋友少平共同分享感情生活,算是了了人生的一个结。
最后,在少平的归宿上,金波的妹妹金秀喜欢上少平,少平婉拒的金秀的爱,最后重新回到了大牙湾煤矿。
作为普通人而言,我们是孤独奋斗的,在奋斗的过程中,总是要有一二个知心朋友,无论是发小,还是同学,虽然人生轨迹不同,但是逢年过节,或者同学聚会,偶遇,给了人生的一个惊喜。
金波看似可有可无,但不可或缺,一个人的交际圈子,除了生活工作圈子之外,还需要一个 情感 的圈子,这个 情感 可以来自哥们,也可以来自异性,如果了无牵挂,人生就少了一道风景线。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主线是以双水村,少安、田福堂成了主角,相对走出去的双水村人,则被弱化了,润生代替了金波,因为润生这个角色,和金波一样的职业,而且和润叶是姐弟,自然属于少安那个故事线的人,而金波除了和少平有联络之外,双水村其他的人和金波几乎没有任何关系,结果,电视剧这个人物没有了,他的很多故事变成了润生的。
没有金波,就少了少年意气,侠骨柔肠!这是《平凡的世界》一个遗憾吧!
我想说的是: 金波是路遥现实生活中的恩人!他不可或缺 !
虽然2015年毛卫宁导演将《平凡的世界》里金波这个角色给删减掉了,但是我觉得金波这个角色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相反, 金波这个人物是不可或缺的,不管是对路遥而言,还是对现实中我们自己的人生而言 。
只要是稍微了解一点作者路遥的读者,都会知道,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融入了太多自己的 情感 经历在里面,而我作为一个读《平凡的世界》三遍的读者,加上刻意去了解了一下路遥这个作者的生平,我想说的是:
金波是路遥现实生活中的恩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平凡的世界)
路遥的父亲叫王玉宽,据路遥纪念馆馆长厚夫所说,王玉宽生了9个孩子,也就是说路遥是兄弟9人。在农村家庭,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实,9个孩子9张嗷嗷待哺的小嘴足以拖垮一个富裕的家庭,更何况王玉宽并不富裕。
路遥的父亲为了给路遥上学,在路遥7岁的时候,将路遥过继给兄弟王玉德做“顶门”,“顶门”是陕西方言,意思就是“过继当儿子”。
王玉德供路遥读完了高小,路遥十分争气,以全县第二名的中考成绩被延川中学录取,但是王玉德却不想路遥再上学了,一是家里穷,二是家中需要劳动力。王玉德说到做到,他不给路遥学费,路遥无法去学校报名。
事后路遥自己争取,找到大伯王玉德所在村的村书记,在村书记的帮助下,路遥上了初中。但是没钱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路遥与自己的高小同学关系处的比较不错,所以他的高小同学也帮路遥积攒学费;路遥在上初中之后,因为要当“全灶生”,可他没钱给学校交吃饭的钱,期间他的初中同学对他帮助也十分的大,时常救济路遥 。路遥上学就是在背着一家一户赞助的粮食去交的学费;上学期间,更是受到同学的救济,而这一切,均被路遥写进小说当中,这些帮助他的人,便是集体化身为金波 。
(路遥的朋友们)
金波在书中的经历,应该是分二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与哥们孙少平一同完成学业;第二个阶段便是一心泡妞去了。
1、第一阶段与哥们孙少平一同完成学业。
其实这里我想说的是金波对孙少平的作用。孙少平家庭困难,家里穷的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孙少平长期住在金波家中,与金波住一孔窑,睡一个炕。
孙少平当半灶生的时候,金波天天骑车带着孙少平上学放学,这对孙少平顺利完成初中学业起到到头重要的作用。
高中时期,金波更是替哥们出头打人,在生活上救济孙少平那是常有的事儿。
我们都知道,孙少平的学生时代,基本上就是路遥的学生时代写照,吃欧洲、亚洲、非洲馍等等,所以金波对于孙少平,就如同那些帮助、救济过路遥的老乡、同学对于路遥是一样的,
所以金波在本作品中重大的使命就是反映路遥现实生活中帮助过他的那些人们,所以金波并非是一个人,而是象征着一群人。
(路遥与朋友的全影)
2、第二个阶段便是一心泡妞去了。
在我看来,金波之所以被有些人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人,便是金波人生第二段那灵魂出壳般、猪肉蒙了心的泡妞经历。从全文看,这也是不太合整个文章结构的情节。
在此,我猜测是路遥为了交待金波这个人物而这样写的,个人觉得不是特别的完美。
仗义、够义气,这是我对金波的评价。
我们的人生中,幼年、青年、成年或是老年,都会遇到不同的人,也会有个把相同的人一直陪伴着我们一起慢慢变老,当然这说的并非父母、妻子之类,而是真正的哥们、好友。
而在我们的人生中,也会遇到不同的困难,那时,我们愿意约上能讲真心话的好友,去吐露自己的心声;找那些会真心的好友,帮助我们去度过难关;我们可能在困难的时候,与好友同挤一张床、同花剩余不多的现金等等。
这些人,就是路遥笔下的金波。
金波这个人物是不可或缺的,不管是对路遥而言,还是对现实中我们自己的人生而言。
第一次阅读《平凡的世界》,就对金波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是孙少平的”发小”兼同学。电视剧在改编时删掉了金波这一角色,因为路遥已逝,如果路遥活着,导演在征求路遥意见时,路遥未必同意。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对金波的着墨并不多,但每一次描写都饱含作家的深情。金波在书中出场很早,上高中后第一次周未回家,孙少平就是坐金波的自行车回家的,金波一出场,两个人轮流蹬自行车,相互载着,一路欢笑向家赶,非常和谐的画面。路过罐子村,得知姐夫王满银出事,少平让金波先回去,两个人不用多说一句话,就心灵相通,知道该怎么了做。再后来,金波替少平出头,揍了少平的情敌。再后来,金波去当兵,遇到少数民族姑娘,产生浓烈炽热的爱情。
金波是一个有血有肉,非常鲜活的人物,他和书中田润生、兰香、郝红梅、金强、金富乃至傻子田二一道,构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凡的世界。
金波不是个可有可无的人,他是孙少平最好的朋友,给予了孙少平很多帮助和温暖。当然也是故事架构的需要,需要这样的一个人物来为故事里的孙少平,也为作者的叙事针线细密没有漏洞。金波的爱情也是很凄迷的,他去青海当兵,爱上了一个藏族姑娘,几乎重演了《在那遥远的地方》歌曲里王洛宾笔下的爱情。
著名作家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曾影响并激励了一代人。但是,眼下正在播出的根据这部作品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收视方面的表现与原著的地位并不匹配。眼下观众的槽点,主要集中在剧中旁白太多及个别人物删减。导演毛卫宁此前曾对媒体表示,名著翻拍注定了不是一件讨巧的事情,如果单纯为了收视率,便不会选择翻拍这部作品。既然选择,就是为了让人们永远铭记它的价值。
旁白太多了帮助没读过原著的观众理解剧情
谈及观众针对旁白的诟病,该剧导演毛卫宁表示,小说的叙述太复杂,有无数人无数条线,用旁白进行整体叙述,主要是为了帮助没看过小说的观众理解比较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时代背景。“拍摄之初,主创们便决定,一定要把这部电视剧烙上‘路遥文字原味’,于是决定采用以原著内容为基础的旁白。这种表现手法显然带有舞台剧的形式,所以观众表示不适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旁白的穿插还有一个目的,毛卫宁说,就是唤起中老年观众对于当年听小说联播的回忆。
金波去哪了编剧已将田润生和金波合二为一
《平凡的世界》开播之前,导演毛卫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剧高度还原小说内容,表现了小说95%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只对个别情节和人物做了删减调整和合并。但该剧播出之后,不少观众发现,小说中一个重要人物不见了,即孙少平的同学兼好友金波。小说中,金波在经济上、精神上都给予了孙少平不少帮助,也同样遭遇了悲剧式的爱情,“八年过去了,他的梦魂还在远方的那片草原上游荡,寻找失落的马群和那个黑眼睛红脸蛋的牧马姑娘。 ”这一善良仗义且满怀浪漫情愫的角色,在电视剧中被删减,让很多书迷难以接受。毛卫宁对这一疑问的解释是,“编剧将润生和金波合二为一,初衷是希望少平身边能有一个自始至终陪伴的共同成长的人物。 ”
剧中,尹智玄饰演的田润生性格饱满、有血有肉,是一位重情重义的青年。他是孙少平同村同班好友,自始至终都陪伴着孙少平,和他共同成长。田润生和孙少平有多场对手戏,包括在柴堆田润生倾听孙少平讲述自己的爱情和理想;在后山劳动时,孙少平因饥饿晕倒,田润生心急如焚将自己的粮票送给他;在得知孙少平被人欺负时,性格直爽的田润生愿为好友两肋插刀。
作为“90后”新人演员,尹智玄对于角色的理解能力和驾驭能力相当不错,他在剧中的表现可圈可点,演技纯熟、毫不青涩,将田润生这一人物糙中带细的性格诠释得恰到好处。据悉,尹智玄不仅细细研读剧本、揣摩人物特点,还重温原著吸取精华,演技日趋成熟。
顺便说说
王雷佟丽娅情路波折惹人心酸
王雷饰演的孙少安与佟丽娅饰演的田润叶之间纠缠错乱的感情让观众们唏嘘不已。田润叶终于答应李向前,两人结为夫妻。而她与孙少安之间,则从暗藏情愫的青梅竹马演变成无法越界的兄妹之情。婚礼现场,孙少安喝得酩酊大醉,但观众都看得出来他内心的痛苦。有网友表示孙少安不该放弃田润叶;也有网友表示,正因为孙少安的隐忍和担当,他一定会忍痛割爱。
百万字小说《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巅峰之作,这部小说深刻体现了旧中国时代的社会背景,以及人物的无奈命运。
由于极具年代感,小说内容又引起诸多七零后、八零后时代人的共鸣,故此一度被翻拍成影视剧。
然而喜欢该著作的观众,怎么也不会想到书中的女角色田晓霞,死的时候竟然导致路遥嚎啕大哭,这到底是什么?
路遥笔下诞生的虚构人物“田晓霞”是一个当代白富美,爹妈是优秀干部,身份地位高于常人,从她一出生就过上优越的物质生活,接受良好的教育。
而且田晓霞是一个天生的美人胎子,五官清秀,气质迷人,聪惠大方,而且为人很浪漫。当穷小伙孙少平遇见田晓霞之后,注定一段悲催恋情即将开始。
于是代表无产阶级的孙少平跟田晓霞恋爱了,两人爱情,羡煞旁人,在当时环境下是一种不可能的事情,反差非常大。
但在小说中,路遥偏偏让几近完美的田晓霞爱上孙少平,这可能是路遥为了完成他年少时的奢望,或许又是为了满足诸多农村青年想都不敢想的奢望。
路遥为什么会因为书中的田晓霞去世而崩溃痛哭呢?有多少人看懂了?
《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初稿完成后,路遥打电话给远在洛川的弟弟王天乐,当时王天乐正在洛川县采访,接到哥哥路遥突然打的电话,王天乐以为哥哥身体出了状况,火急火燎的赶到榆林,进房间后,路遥对他说田晓霞死了!
王天乐半天才反应过来,田晓霞是他作品中的人物,当时王天乐怒气冲天说:
“你已经成了弱智,你想过没有,我好不容易争取的这么点时间,赶快采访一两篇稿子,你怎么就把这么些不上串的事打电话叫我跑来,别人知道后肯定会认为咱们是精神病。”——(马一夫等编:《路遥纪念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334页。)
这种出乎意料的行为,让人第一反应会以为,路遥把自己的真实感情寄托在了《平凡的世界》里面,而田晓霞这个人物正是路遥的一生所爱。
年轻的路遥与林达
而田晓霞表露出的新女性思想,也是令人触动万分的,小说中田晓霞十分坚信世俗不是影响爱情的主要原因,两人的心灵默契才是最重要的,美丽的她渴望得到超越世俗观念的真正爱情,故此在爱情来临之际,田晓霞义无返顾,勇敢又坚决。
过程中还表现的非常浪漫,以杜梨花之约点缀两人的爱情,像田晓霞这样优秀美丽的女子,总有许多富二代热情追求,可在她眼里这些都是纨绔子弟,唯独让她心动的,只有老实诚恳的孙少平。
而孙少平因出身卑微原因,总对这场感情表现的非常不自信,这最终伤害了田晓霞纯洁的心,甚至会动摇她赖以生存的信念。
田晓霞的死,表示作者路遥对残酷现实达成了妥协,而当中撕心的剧痛跟落差,再次抨击着路遥的心灵。
很多读者表示“别说路遥,我也看哭了!”
这和路遥当年的爱情有关,年轻的路遥痴爱着林虹,当他坚信这段感情能长久之际,却换来一封残忍的分手信,伤心欲绝的路遥,一度想到了自杀。
甚至开始质疑脱离世俗的爱情是永远不存在的,最终路遥只能选择和另一个走进他生命的知青女子林达结婚。
而路遥对林虹的那份精神之恋,一直隐藏在心底,直到后来他开始写《平凡的世界》把书中的田晓霞写死,可能就激发了心底埋藏的浓厚情感,这一下忍不住的爆发出来后,终控制不了自己,从而崩溃式的嚎啕大哭起来。
有人说是因为路遥的性格使然,他拥有坎坷的一生,从小遭受各种磨难,但依然在风雨中倔强成长,充分体现出陕北男子的气概。
其在撰写《平凡的世界》过程中,就算再累再操劳也不说苦说累。很多小说情节,为了找感觉路遥为了找感觉感受都要亲自去体验一遍。
如男主孙少平是个矿工,经常要下井挖矿,作者路遥为了写出真实的感觉,就自己去下矿井体验挖矿的生活,后来他身体越发积弱,在病痛折磨之下,依然坚持写完这部小说作品。
而田晓霞这个人物,是路遥最放不下的一个角色。
书中的田晓霞不仅美丽浪漫,还极具“男子气概”,主张我命由我不由天,拥有独立的思想跟自由精神,抱负大,不受世俗的条条框框所影响。
在政治方面,田晓霞更显出过人的天赋跟理想,这一点很好的反映出路遥对政治的抱负。
记得2007年的时候,作家贾平凹先生发布一篇文章《怀念路遥》,当中称路遥是我国当代优秀作家,杰出政治家,以及一个富有男儿气概的人。
同时还把路遥比喻成当代夸父,最终倒在干渴的道路上。
这一点说明,连贾平凹先生都看出路遥的精神、希望均已死掉。而《平凡的世界》很多情况下,是路遥借小说人物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跟经历。
既然如此,路遥为何要写死田晓霞?
关于田晓霞之死,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洪水冲掉了农民的庄稼,疯狂侵入村庄冲垮屋舍家禽,来不及逃走的小女孩惨落水中,这时正义的田晓霞见状,立马发挥见义勇为的精神,投身洪水,欲把小女孩打捞上来,殊不知洪水无情,田晓霞被洪水卷走,最终这位优秀女子被宣告牺牲。
而孙少平跟她的爱情也因此彻底无疾而终,如果没有田晓霞被洪水冲走这一幕,那么接下来的爱情结局可能出现两种可能。
第一,路遥可能会让孙少平和田晓霞结婚,携手过上美满婚姻生活,一起为小康而奋斗,甚至有了自己的孩子。
另一种可能,自卑的孙少平承受不住压力,选择跟田晓霞分手,女方伤心欲绝找了一个富二代结婚,从此证明穷小子跟公主的理想爱情终是梦幻泡影。
但无论哪一种结局都会有争议,为此作者路遥可能为了维持住这段浪漫的爱情,将它变成永远,故此就采用一场意外带走田晓霞,以图把理想中的纯真爱情永远保留在那一刻。
其实这也是《平凡的世界》主要表达的东西,如果田晓霞不死,会引起整部书各个方面的冲突,例如她与少平在一起之后,少平还会去煤矿工作吗?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将田晓霞写死,能彻底达到路遥在书中要表达的思想。
不得不说,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时,确实花费了大量心血,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语,但无论是故事布局、情节张力、叙事逻辑以及每个人身上的品质,都把握的非常到位。
第一章
时间从1975年的二、三月间开始的,场景是原西县城高中。有三个人物出场,当然介绍最详细的是我们的主人公孙少平。
孙少平一出场,寒酸的现状。郝红梅出场,在本章结尾,用少平的眼提了一笔。而跛女子侯玉英,纯粹是一笔勾勒。
第二章
用孙少平心理活动的方式,介绍了小说最重要的家庭——孙玉厚家庭的主要成员,并提到了这个家庭在小说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经济情况。
第三章
时间过了一两个月,到了四月初,天气已经转暖。小说的叙述时间和故事时间终于重合。除了刻意塑造润叶的亲切体贴形象外,还借田福军家的场景地点,自然地交待了田家的成员组成,并且分别安排了少平和田晓霞、田福军的第一次会面。让本书的另外两个主要人物,在小说开始的第三章就很快的和读者见了面。
第四章
时间,到了本周末。上初中的少平过周末回家。前半部分作者视角跟着少平和金波从县高中出来,一路到石圪节。后半部分有一个孙氏家族的人物孙兰香正式登场,孙兰香的登场引出的是另一个将主导本书破题的故事——王满银被劳教。本章节作为破题之初,作者的艺术心思主要在“伏”上。
第五章
在介绍王满银时,插入了很形象的一个情节,精能的王满银用香烟贿赂给他装土的后生。高明在于安排“阶级敌人王满银的亲属孙玉厚为其装土”,则在这样的戏剧矛盾中能自然地插入孙玉厚的角色视角。结尾通过孙玉厚的心理活动回顾了孙氏家庭眼下的生活状况,使这个“第一家庭”的历史和现状在读者心中进一步丰满。
第六章
周五傍晚,场景是孙少平家。本章情节有三部分,分别是少平与兰香回家前、回家后和孙玉厚回家后。三个部分勾勒了少平和兰香的形象,也通过玉厚之心理活动使其本人形象更加丰富。
第七章
少平晚饭后给关押在小学的姐夫王满银送吃食被褥。主线是孙少平由家至村小学,再至金波家的行程。大半篇幅借少平沿途所经介绍双水村地理布局,详细介绍了田家圪崂、金家湾、神仙山等的历史和现在。
第八章
视角跟着孙玉亭,场景从孙玉厚家门外始,经金俊山家,至晚上的批判大会场止。
第九章
场景在批斗会现场双水村小学。记录了整个批斗会过程。
第十章
人物视角自然而然过渡到孙少安身上,周五夜晚回家之后的故事。
第十一章
主要部分是少安站在杏树下,回忆他伴随着润叶的友谊的前半生。
第十二章
视角转向润叶。大致在星期三中午。大半部篇幅是润叶的回顾。
第十三章
在星期三中午。记录的是田福军、润叶等给徐国强老汉过生日的情节。
第十四章
记录的是少安应润叶之邀来城里与润叶见面。
第十五章
记录的是满银事顺利解决。
第十六章
情节主要有二,都围绕与郝红梅的关系展开,一为分裂,一为重圆(的假象)。
第十七章
介绍了红梅人物的身世背景等。
第十八章
开篇承接上文前半段少平伤心地游荡到小河边处。情节上主要有二,一为金波为少平打了班长顾养民,二为少平等人被选拔进文艺表演队,并去地区参加讲故事比赛。
第十九章
我们记得小说破题除了用王满银事,还有润叶感情事。在经过近二十章篇幅后,小说的焦点又回到润叶身上。
第二十章
继续谈少安及润叶的感情事,但视角转向少安。前半段通过少安的心理活动,回应上一章润叶的冷遇;下半段则呼应上一章末尾润叶再寻少安的决定,记录了两人在村外的相遇。
第二十一章
田福堂开始介入二人的事情,推动故事向前发展。本章承第二十章结尾,采用田福堂视角。
第二十二章
记录了少安被田福堂整,因自留地扩大遭公社批判事。前面用相当大篇幅,风趣又沉重地介绍了“猪饲料地”背景,实为对时代背景的议论。
第二十三章
少安视角,书接上文。大致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少安的心理活动,他的回顾与迷茫,迷茫又重新坚定,场景在从公社驻地回家的路上;一部分是少安和玉厚的交流,主题最后归于少安的婚事上
第二十四章
主要记录小说的一个进展——少安将去山西相亲。前半段写玉厚去找玉亭谋划给少安介绍对象的事,恰逢巧合贺凤英提及了山西一个不要彩礼的女子。于是定下少安过去相亲。
人物形象
《平凡的世界》以传统的价值观念及现实主义的创造手法为主,注重故事的连贯性,注重完整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时又不放过情节上的浪漫主义因素,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小说。
路遥是抱着巴尔扎克式的“时代的书记官”的态度来写作的,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于以田福生为代表的领导层的描写上,客观、准确、真实,由细节捕捉到了当时时代的脉搏和人们观念转变的艰难程度。
正如路遥所说:“作家最大的才智应是能够在日常细碎的生活中演绎出让人心灵震颤的巨大内容。”
因而,单是惊心动魄的情节还不够,还要有对于生活的深刻体察和洞察,然后用现实主义的笔法将这种体会整合到情节中去。这样,小说就兼具了恢弘的构架和饱满韵细节。
孙少平是一个坚忍的奋斗者,在内心,他又是一个精神家园守卫者。
他身上拥有着善良、宽容、孝顺的优秀品质。中国儒家文化中的“孝”和“义”都在他的身上有所体现。虽然他还在上学,但他总是尽最大的能力去为家里做些事,奶奶的眼不好,他就早上起来和妹妹兰香一起去收集露珠,让奶奶回来滴。在莫不相识的女工小翠受到工头的欺凌时,他像一个义士一样站出来主持公道,并且把自己拼命赚来的血汗钱给了小翠,让她逃离苦海。在大亚湾煤矿中,当王世才死后,他帮助慧英嫂走出丧夫的悲痛,帮助她整顿家务,照顾孩子。虽然用拳头回击了安锁子对慧英嫂的侮辱,却在安锁子面临危险的时候,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他。
首先,这不得不说是路遥的理想主义与浪漫情怀在作祟。
不少读者觉得路遥是现实主义作家,这是正解。但,路遥同时也是理想而浪漫的。
为了让孙少平显得与众不同,路遥将诸多美好的品质都赋予了孙少平。
首先就是“希腊人一般”的脸与身体:详见《平》的第一部最开始几页,《人生》中关于高加林的描写也有类似的。
孙少平家虽然穷,但路遥从不吝啬对于孙少平的偏爱:相貌、身材姣好,一点儿不猥琐,印象分满分。
孙少平毕业后,受国家“青年下乡”政策影响,回老家当了教师,但他总是想到外面去闯一闯,类似于我们现在常说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但他的父母,哥哥,都极力反对,认为现在当老师多好啊,工作轻松,固定薪水,社会地位也高。在外面混说不定连自己都养不活。
其实农村人的这种思想观点根深蒂固,农村孩子追求最多的永远是教师,公务员,事业单位之类的工作。这也影响了农村孩子的视野,选择了安逸,就会停止成长。
而孙少平最终不顾家人的反对,果断来到城里打工。
但在城里找工作不容易啊,那个时候,工种还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孙少平也没什么匠活,只能干干背挑搬的体力活。
大多数人只能是平凡人,这是由概率决定的。无论是多么好的时代,能成功的都是少数。
但希望每个人都像孙少平一样,无论在多艰苦的环境中,都能积极的看书学习,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都能负起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这样,即使选择了平凡,也会感受到幸福。
欢迎大家评论互助!
路遥(1949—1992)当代著名作家,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陕北山区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人生》与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在读者群(尤其是青年读者)中,他的影响很大,这与他创作的城乡交叉地带题材及个人奋斗的故事有关。他的作品以传统价值观念及现实主义手法为主,单线索,重故事,情节上又带有较强的浪漫主义因素——这个我们可以从他两部代表作的结尾上看出来。在我看来,路遥虽然算不上一位一流的作家,但其作品的可读性是不容否定的。
路遥长篇作品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 ·平凡的世界第二部 ·平凡的世界第三部
·人生 ·在困难的日子里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惊心动魄的一幕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你怎么也想不到
短篇、其它作品、评论等作品
·路遥散文随笔 ·杏树下 ·小镇上
·医院里 ·匆匆过客 ·卖猪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痛苦 ·月夜静悄悄
·姐姐 ·风雪腊梅 ·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青松与小红花 ·早晨从中午开始
·我写素笺寄何方 ·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
路遥的小说有《平凡的世界》《早晨从中午开始》《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黄叶在秋风中飘落》等等。
1、《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它描写了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以及家庭成员在改革开放中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
2、《早晨从中午开始》
《早晨从中午开始》是路遥《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通篇写了他在《人生》获得巨大成功后,没有在荣耀面前沾沾自喜,而是自勉自励,相信自己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3、《人生》
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4、《在困难的日子里》
《在困难的日子里》是创作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篇小说,作者是路遥。该书主要描写的是六十年代农村贫困子弟马建强在城市求学时与饥饿作斗争的故事。
5、《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是路遥较早的作品,作者以传统价值观念及现实主义手法为主,单线索,重故事,情节上又带有较强的浪漫主义因素——这个可以从他两部代表作的结尾上看出来。他用朴实厚重的文字雕筑起来的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灵魂却长久地印在了热爱他、热爱他文字的读者心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