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秘鲁芦苇上的神秘民族 浮在世界之外

探访秘鲁芦苇上的神秘民族 浮在世界之外,第1张

特色的民族在中国并不少见,但是在国外这些人又是如何生活呢?很多时候我们看起来浪漫的部分,其实都有我们想象不到的艰苦。这小小的一片浮岛,到处是他们的生活痕迹,就是这些人的浮生。5公里之外,就是普诺城,和这里仿佛隔着不止一个世界。

普诺城是拜访乌罗人的第一站,也是秘鲁南部高原最大的城市

秘鲁的东南和玻利维亚交界处,有一个大湖,叫做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

作为南美洲第一大淡水湖,这里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并且有商业航运的湖泊,五大水系的25条河流都注入此地,使它的总面积达到8290平方公里。至于它的名称来源,则众说不一,当地语言里“的的”是美洲狮,“喀喀”是山崖,所以,可以被直译成“美洲狮的山崖”;如果从卫星图看,这个湖分成一大一小两个部分,神似一只美洲狮在捕捉一只兔子。

湖上神秘的乌罗族人(Uros)是芦苇上的民族。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多年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拜访。

满城花开

湖边的第一大港口城市,叫做普诺(Puno), 去拜访乌罗族人,是这里第一站。

我们坐汽车从秘鲁第二大城市库斯科过来,一路上饱览了秘鲁的安第斯雄浑山地风光,穿过一个个山口,也经过了一个个安第斯小城。一路上看到山民们赶着羊驼放牧,小镇居民搭乘用卡车改装的长途汽车;连绵的高原牧场和巍峨的雪山在我们身后形成目不暇接的风景线,当前方出现密密麻麻的人造建筑的时候,目的地普诺终于到了。

普诺是一个港口城市,拥有十万人口,在秘鲁可算是一个大城市。湖山之间,一块小小的平原,整个城市就在这一小块地方展开,因为地方小,所以空间金贵,密密麻麻盖满了房子。不能往湖里延伸,浅色的民居便在青黑色的风景里,像泼翻了的牛奶 一直向山脚下洒过去。

碧蓝的天空、湛蓝的湖水给城市增加了几分艳丽的色彩。而比湖水更鲜艳的,是当地人民的衣着。这里并不是很美丽的城市,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古迹,吸引游客的地方是文化。因为这里是南部高原的最大城市,也是地区的交通枢纽,秘鲁甚至玻利维亚南部高原人民的各种文化都在这里集中,成为了民间歌舞之乡。二月份来,就能够欣赏到每年一度的歌舞狂欢,那时候,人人尽力置办最鲜艳的服装,展示自己最灿烂、最奔放的一面,全城像鲜花一样开放。

很遗憾,我们没有赶上那个节日。但是我也能够想象,因为,我看到了卡帕奇卡(Capachica)半岛的本地妇女清晨来这里的银行排队领钱,鲜艳的服装满城走动,一样令人觉得到了花城。

售卖手工艺品的当地妇女和孩子

如今这个城市的基础是由西班牙人在1668年打造的,到现在已经将近350年。和秘鲁所有的其他城市一样,市中心是很气派的主教堂,这个主教堂在1757年落成,华丽的浮雕门廊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

主教堂边是“武器广场”(秘鲁所有的城市中心广场都叫武器广场,是国庆的时候阅兵用的,因此得名),并不气派。在高原城市,大部分的景物都是灰黄的,这里的绿地就显得很宜人,身穿传统服装的安第斯山民在这里闲坐,有身穿校服的中学女生,快活地说笑着走过。

这里是安第斯高原,算起来,普诺这个城市的海拔比拉萨还要高,来这里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高原反应,这里的自然条件非常严酷,附近的山民主要从事农牧业,生活相当艰苦。与秘鲁其他城市类似,这里是一些灿烂的古文明诞生地。然而,我们印象中最深刻的,却是这里也是土豆的起源地。土豆起源于南美的秘鲁,而全世界第一批土豆,就在这的的喀喀湖边被人类首次人工培育。

被征服者的被征服者

捕鱼是乌罗人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我们的向导玛丽娅在利马大学的历史系毕业,我能看到她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各种关切。跟着她,我们对于岛上居民的生活也有了更多的同情和理解,而不是仅仅把他们当做猎奇景观。

乌罗浮岛的起源已经不可考了,因为这个民族一直没有发展出文字。玛丽娅讲述了几种现在比较得到认可的说法。虽然确切的历史不可知,但是几乎可以确认,乌罗人的历史应该是非常悲惨的,他们是比较柔弱的民族,在和各部落的争斗中都不占上风。在岸上生活,要应付统治者的各种税金,已经很不容易,而服兵役更是这个民族的灾难,他们不是天生的战士,战斗技巧很差,在不得不去打仗的过程中,伤亡十分惨重,几乎要走到种族灭绝的地步,首领就决定逃亡,但是天下之大,没有他们的立锥之地,只能往湖里跑。从此,他们就成了水上的浮萍。

乌罗人的船也是用芦苇制成,美丽到有炫技的嫌疑

陆地上没有家,而在浩瀚的湖面上,他们甚至不能拥有一些小小的岛屿,为了有立足之地,他们先用当地特有的芦苇给自己编一个小筏子,这样他们就能经年在湖上漂流了,而筏子越来越大,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安定,终于,这越来越大的筏子,系上缆绳,就是他们的岛屿土地。小小的芦苇,成为了一个民族的家园。

虽然有了这个可以称作“家”的浮岛,他们还是长期过着惊弓之鸟一样的生活,每个岛屿上都有瞭望台,如果情况不好,可以把整个岛屿像木筏子一样的撑走。

恩物芦苇

这里是芦苇的世界,芦苇提供给乌罗人所需要的一切

我们的小船靠近一个浮岛,岛上的妇女们全穿着鲜艳的衣服来迎接大家。游客给他们带来外界的信息,以及对他们的生活很重要的收入,而他们给游客展示自己的生活,也给游客带来书本上看不到的真实世界。

上岛之前,向导叫我们不要施舍,不劳而获会让岛民们养成不良好的习惯。但是可以买一点他们的劳动所得,这里的男人用芦苇编制小工艺品,女人从大陆上弄来枕头套刺绣,卖给游客,这样他们用劳动所得来换钱,买卖双方都得了益,大家才能更好地平等相处。

在岛上,脚踩着浮岛的“土地”,每一步都会陷下去两到四寸,有一点晃,很有趣。空气中有一种潮溼的稻草的味道,这是岛底接触水的部分被沤烂的芦苇散发出来的。芦苇和水面接触的地方会腐烂,表面上的芦苇会被脚步踩断,所以乌罗人几乎每天都要在岛屿上铺上一层新草。白天要接待游客,铺芦苇的工作只能在晚上完成,而每天清晨3点,他们又要驾船捕鱼,生活的忙碌艰苦可想而知。

岛上的村长用模型讲述着岛上的结构。浩瀚的的的喀喀湖到处是这种绿色的陀陀拉芦苇,取之不尽,是自然对他们的美好礼物。不仅给他们做土地,还提供盖房子,做船只的原料。 芦苇的土地、芦苇的房子、芦苇的小船、芦苇的椅子板凳、甚至芦苇做的瞭望塔构成了他们世界的一切。芦苇鲜嫩的白色根茎,是当地人喜欢的食物。当地人也把芦苇的根晒乾,磨成粉,当成草药,可以在里面得到人体需要的碘。发烧的时候,他们也剥开白色的根,放在额头上,可以清凉退烧。

陀陀拉芦苇成为这些乌罗人的恩物。不仅在物质上,也在精神上给他们庇护。年轻的恋人也会把小船划进芦苇荡,让整个世界只剩两个人。

乌罗人家

不用出湖捕鱼的男人们也帮衬着女人们兜售自家的手工艺品

乌罗人身材矮小,皮肤黝黑。他们的服饰和我们在岸上看到的印加人又有所不同。他们男人白上衣上面有彩色花边,戴着鲜艳的帽子,而女人,穿的衣服鲜艳得晃眼,衣服、裙子、褂子,全都是最鲜艳的颜色,而且一点也不怕撞色,大红大绿,比比皆是。岛上妇女很多人戴着老式的英国男士礼帽,帽沿很小,无法遮阳,完全不实用,据说是当时的白人送给当地女人的礼物,现在成为当地人们传统服装的一部分。中年妇女戴这种礼帽,年轻姑娘还是戴草帽, 每个人都是两根又黑又粗的大辫子。年轻姑娘的大辫子后面,还系着两个毛茸茸的小球球,非常可爱。

老村长讲解中拔了几根芦苇,讲完了芦苇,两个小女孩,立刻把放在地上剥好的芦苇拿了过来放到嘴里,小姑娘有着浅黑的皮肤和黑亮的大眼睛,非常可爱。外面的孩子已经吃厌了巧克力,而这里的孩子,吃起来芦苇根,显得这么香甜。身无长物的乌罗人,身边就有取之不尽的芦苇,让他们可以生活下去。也给他们的孩子作为零食。清凉的芦苇,就像我们小时候的冰棒一样,给她们带来童年的欢乐。

乌罗人的神话中,他们称自己是太阳的儿子,他们也自称黑血人,他们的血液的颜色比一般人深,所以他们可以抵御寒冷。这一点是真的,高原人的血液里面,红细胞含量标高,血液的颜色也比较深。因为是太阳的儿子,传说中纯种的乌罗人,他们还有两个超能力,一是不会被雷劈,而是不会淹死。不过现在已经没有纯种的乌罗人了,现在浮岛上乌罗人的小孩子,最容易遇到的危险,就是掉下湖里溺水。溺水成为儿童最危险的敌人。

乌罗族人正在消失,岛上的年轻人要到外面谋生,在城市里,他们的举止衣着总是让别人取笑。乌罗语言,已经早在500年前消失了。他们长期以来和岸上的阿玛雅人(Aymara)交易互市,并且通婚,所以现在讲的是阿玛雅语言。当然,因为在岛上与世隔绝,乌罗人还很好地保留着自己的一些民俗。

他们对于外界很感兴趣,通过导游,不停地问我们问题:我们是做什么工作的?房子是什么样的?我们的生活怎么样?

24小时的冷热水,这个我们早就习以为常的生活便利,在岛上的人看起来,简直是天堂。这里的岛上没有自来水,甚至没有厕所,如果要方便,要划船到一个专门的岛。如果你闹肚子呢,当地人说:“那就拼命划得快点!”。

乌罗女人会定期去普诺城中购买刺绣原料,回来加工成手工艺品出售

小孩子们也通过卫星电视看美国卡通片,他们一个个地问我们的名字,当听到Bob这个名字的时候,小孩子们欢呼,“Sponge Bob” (海绵鲍勃,一个美国卡通片里的人物),大家都笑了。

当他们听到有人是医生或者老师的时候,特别羡慕,因为岛上最缺的就是这两种人。人们开玩笑说,如果他们留下来教书、看病,他们一定好好伺候,房子帮他盖,衣服帮他洗,吃饭帮他做。只要他肯留下来,一定像对待国王一样对待他。

岛上面积不大,我们围成一圈听村民致欢迎辞

很巧,我们的团员有一个过生日,还随身带来了蛋糕与大家一起分享。岛上的人给她祝福,妇女们围着她唱歌,真是很感人的场面,过生日的掉了眼泪,旁边的人也红了眼眶。

当地小孩子吃着蛋糕,非常开心。大家都只舍得吃很小的一块,多留点给小孩子们。

芦苇需要晒干后才能用做建筑材料

热情的当地人,拉我们进入他们的房间,芦苇的屋子,没有窗户,房间里放下一张牀,就几乎站不了人了。他们热情地拿出当地服装给我们穿上,大家穿得喜气洋洋。我们买了四个枕头套,两个草编的小船。17岁的小母亲和我们说,她绣了4个星期,枕头套上全是当地人的生活—捕鱼、唱歌跳舞、做饭和睡觉。

来到浮岛做客,不买几件乌罗人的手工艺品是件说不过去的事儿

其实如果愿意,大可以在岛上过夜,租金很便宜,但是,半夜起来要在寒冷漆黑的夜里划船去厕所岛上厕所本身就是一场冒险。当地的人也会邀请你参加他们的捕鱼之旅,但是凌晨3点就得出门。如果不怕苦累,不畏惧寒冷,这样的旅程可谓过瘾,但这却是他们活生生的,日复一日非常严酷的生活,并不是一场作秀。我们看起来浪漫的部分,其实都有我们想象不到的艰苦。

站到瞭望塔上,整个岛就在我们面前了,岛上的小房子,锅碗瓢盆,绳子上晾晒的衣服,都是当地人活生生的生活。这小小的一片浮岛,到处是他们的生活痕迹,就是这些人的浮生。

秋天的主角怎么可以少了芦苇花呢?似乎只要是湖水的地方就会有着一些芦苇,不管是形单影只,还是成片,成群的芦苇,每一中都有着自己的美丽,或者浪漫清新,或者顾盼生姿,总有一种我们喜欢的理由。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说一下,这个广州的周边有哪些芦苇花可以供我们欣赏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

南沙湿地公园(滨海景区)

占地面积一万亩的南山湿地,被誉为是“广州之肾”,是这力里最大的湿地公园了。

来到这里,你可以看见一大片的芦苇花,白茫茫的一片,走近一看,在阳光的照射下,却显示的金灿灿的,十分的美丽。

夕阳西下,候鸟从这里飞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再是诗中的描绘,这里就是这样的景色。

大片的候鸟在这里休息,隐藏在芦苇中,停留在湖水上,或者湿地上,遍布着这里,这也让这里多了一些和谐,多了一些美丽。

如果幸运,你可以看到数百只白鹭、大雁、大黄鸭等在水中嬉戏,听到声音,就马上飞起来,场面壮美,十分震撼。

地址:广州南沙区万顷沙镇新港大道1号

景区开放时间:9:00-18:30游船班次:分别为10:00,11:00,14:00,15:00,16:00

从化天堂顶(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内)

位于南昆山的最高处的从化天堂顶,隐藏在从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内,这应该是最高的观赏芦苇的地方了,这里去往南昆山的一路上都是芦苇,好像是走在一处芦苇铺成的道路一样。

来到这里,除了可以欣赏成片的芦苇花之外,这里还有着川龙瀑布、九重远眺、石峡奇观等景点,景色丰富,十分美丽。

这里也是很多登山爱好者的最爱,如果你喜欢登山,那么就可以来这里,既可以欣赏芦苇等风景,还可以强身健体,十分有好处。

这里还有一大片的红叶区,夕阳西下,红叶和芦苇交相呼应,湖水清澈,倒映着这里的颜色和景观,环境惬意,景色旖旎,岁月静好!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石门国家森林公园

惠阳白云嶂

金秋时节,满山的芦苇花竞相的开放着,随风飞舞动,摇曳生姿,还有这里的高山草甸,更是金**的一大片,这里色彩开始变的丰富了。

走过这里,徒步开始登山,一路上,芦苇相伴,还有着各种茂密的树木,这一路注定是浪漫的,登山山顶,云雾缭绕,山间的景色若隐若现,十分的梦幻。

不要错过这里的落日,不管你是在芦苇荡中,还是在山顶出,都不要错过,落日的余晖点缀着这里,让这里的色彩更加的丰富,更加的徇烂!

地址:惠州市惠阳区银瓶路

芦苇的花朵,最是轻盈,让人不轻易的发现,但是只是简单的拍一张照片,那也是美丽的。那一片的芦苇就是一种可以和层林尽染媲美的浪漫!

1关于秋天芦苇的诗句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江村晚眺

戴复古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青溪主客歌

汪崇亮

野王手奏淮淝捷,门外归来有旌节伸眉一笑紫髯秋,袖中犹挟柯亭月

山阴主人载雪舟,掀篷系缆青溪头平生耳热欠一识,若为牵挽行云留

一声横玉西风里,芦花不动鸥飞起马蹄依旧入青山,柳梢浸月天如水

咏芦苇

余亚飞

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

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

2描写秋天的芦苇诗句

1 芦苇 唐代:王贞白

高士想江湖,湖闲庭植芦。清风时有至,绿竹兴何殊。

嫩喜日光薄,疏忧雨点粗。惊蛙跳得过,斗雀袅如无。

未织巴篱护,几抬邛竹扶。惹烟轻弱柳,蘸水漱清蒲。

溉灌情偏重,琴樽赏不孤。穿花思钓叟,吹叶少羌雏。

寒色暮天映,秋声远籁俱。朗吟应有趣,潇洒十馀株。

2 风雨晚泊 唐代:白居易

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青苔扑地连春雨,

白浪掀天尽日风。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万事坐成空。

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

3 送耿处士 唐代:贾岛

一瓶离别酒,未尽即言行。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月程。

川原秋色静,芦苇晚风鸣。迢递不归客,人传虚隐名。

4 晚泊牛渚 唐代:刘禹锡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

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

5 江际 唐代:郑谷

杳杳渔舟破暝烟,疏疏芦苇旧江天。那堪流落逢摇落,

可得潸然是偶然。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

兵车未息年华促,早晚闲吟向浐川。

3描写“秋天芦苇”的诗词有哪些

1、《南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唐 白居易)

腊后冰生覆湓水,夜来云暗失庐山。

风飘细雪落如米,索索萧萧芦苇间。

此地二年留我住,今朝一酌送君还。

相看渐老无过醉,聚散穷通总是闲。

2、《风雨晚泊》(唐 白居易)

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

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

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万事坐成空。

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

3、《晦日马镫曲稍次中流作》(唐 常建)

夜寒宿芦苇,晓色明西林。

初日在川上,便澄游子心。

秦天无纤翳,郊野浮春阴。

波静随钓鱼,舟小绿水深。

出浦见千里,旷然谐远寻。

扣船应渔父,因唱沧浪吟。

4、《太公哀晚遇》(唐 常建)

日出渭流白,文王畋猎时。

钓翁在芦苇,川泽无熊罴。

诏书起遗贤,匹马令致辞。

因称江海人,臣老筋力衰。

迟迟知天车,快快悟灵龟。

兵马更不猎,君臣皆共怡。

同车至咸阳,心影无磷缁。

四牡玉墀下,一言为帝师。

王侯拥朱门,轩盖曜长逵。

古来荣华人,遭遇谁知之。

落日悬桑榆,光景有顿亏。

倏忽天地人,虽贵将何为。

5、《西河》(宋 曹豳)

今日事。

何人弄得如此。

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

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谩哀痛,无及矣。

无情莫问江水。

西风落日惨新亭,几人堕泪。

战和何者是良筹,扶危但看天意。

只今寂寞薮泽里。

岂无人,高卧闾里。

试问安危谁寄。

定相将,有诏催公起。

须信前书言犹未。

6、《南乡子》(宋 吴潜)

野思浩难收。

坐看鱼舟度远洲。

芦苇已雕荷已败,风飕。

桂子飘香八月头。

归计这回酬。

犹及家山一半秋。

虽则家山元是客,浮休。

有底欢娱有底愁。

7、《晚泊牛渚》(唐 刘禹锡)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

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

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

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

8、《独树浦雨夜寄李六郎中》(唐 白居易)

忽忆两家同里巷,何曾一处不追随。

闲游预算分朝日,静语多同待漏时。

花下放狂冲黑饮,灯前起坐彻明棋。

可知风雨孤舟夜,芦苇丛中作此诗。

9、《江楼夜别》(唐 许浑)

离别奈情何,江楼凝艳歌。

蕙兰秋露重,芦苇夜风多。

深怨寄清瑟,远愁生翠蛾。

酒酣相顾起,明月棹寒波。

10、《夜泊永乐有怀》(唐 许浑)

莲渚愁红荡碧波,吴娃齐唱采莲歌。横塘一别已千里,芦苇萧萧风雨多。

4秋天的芦苇的诗句

白居易 风雨晚泊

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

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

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万事坐成空。

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

刘禹锡 晚泊牛渚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

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

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

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

贾岛 雨后宿刘司马池上

蓝溪秋漱玉,此地涨清澄。

芦苇声兼雨,芰荷香绕灯。

岸头秦古道,亭面汉荒陵。

静想泉根本,幽崖落几层。

5形容秋天芦苇的诗词

1 河儿清清的,水面上晃动着高楼大厦,已干枯的芦苇和刚刚抽出枝条的小树,高大的彩虹桥。

2 我们加油骑,很快的就到了北门(靖淮门),骑到一个拐弯处,转过去,整片整片的芦苇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那芦苇的苇絮就象成群的仙鹤的羽毛飘洒在半空中,周围还有很多的灰喜鹊在树枝上嬉笑、玩耍,看起来就象一幅很美的风景画。

3 那里风景优美,一棵棵参天大树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岸上,池中开放的荷花露出了可爱的笑脸,芦苇在风中摇摆,是个使人心旷神怡的好去处。

4 近年来,家乡人开垦滩涂种粮食,把水塘河湾改造成鱼塘子养鱼,大片的芦苇地消失了,那芦花似海的景像不多见了。但家乡的芦苇还是一年又一年地花开花谢,牵动着我的遥远的记忆。我多想回家看看大运河畔、骆马湖边秀美宁静的水乡风光,再一次走近家乡的芦苇荡,闻一闻家乡芦苇的清香气息,听一听芦苇丛里的啾啾鸟鸣,欣赏那大片大片茂密的芦苇迎风招展的壮景。

5 把它们带到遥远的地方……如此轻柔地拂过,芦苇花便开始颤动。不经意之间,花儿散开了,在火红的背景下,飞舞出了它们各自的旋律,就这样漫天飘散着。它们纷飞,如冬日的小雪,却比雪更优雅。它们纷飞,如迷你的小伞,却比小伞更可爱。它们纷飞,如秋天的落叶,却比落叶更轻巧。悠然的飘,自由的飘,随着风儿――飘入小溪,便作伴友同行。飘向天空,便作唯一的白云。飘回芦苇丛,便作白雪点缀。

6形容秋天芦苇荡的诗句

《渔歌子》(李珣)

楚山青,湘水渌,春风澹荡看不足。草芊芊,花簇簇,

渔艇棹歌相续。

信浮沉,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酒盈尊,云满屋,

不见人间荣辱。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

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

名利不将心挂。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棹轻舟,出深浦,

缓唱渔郎归去。

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下长汀,临深渡,

惊起一行沙鹭。

九疑山,三湘水,芦花时节秋风起。水云间,山月里,

棹月穿云游戏。

鼓清琴,倾渌蚁,扁舟自得逍遥志。任东西,无定止,

不议人间醒醉。

7关于秋天芦苇古诗句

春,是开启梦的精灵

轻轻的,悄悄的

伴随着第一场雨的飞舞

翩然而至

带来绿的新意

生命的气息

夏,是感受希望的天使

旖旎而神奇

和着白花的绽放

蝴蝶的缠绵

轻快的欢唱着

好似人间的天堂

秋,是转换自然气息的魔法师

绚烂多变的个性

是秋最美的符号

每一片飘零的落叶

都是大自然的奇迹

生命的赞歌

冬,是妖娆妩媚的雪女

纯净中透着清新

纷纷的雪花

是雪女轻舞的彩绫

是浪漫的飞絮

8有什么形容“秋天芦苇荡”的诗句

形容“秋天芦苇荡”的诗句

1《赠画山水陈兄》

年代: 宋 作者: 曾有光

眼前画士蚕样密,有如陈君万才一。

少年识高画愈精,胸蟠物象妙通神。

描尽江山归指点,寒林古嶂烟云敛。

若悬瀑布飞潺湲,樵人向晚归山巅。

幻出楼台景一簇,松钗堕落鸿金屋。

苔封石径绿茸茸,深藏古寺无声钟。

花落啼鸟四时好,绿阳系马迷芳草。

溪上桃花三月春,渔翁垂钓理丝纶。

夏日池亭避炎暑,荷花落岸香风度。

秋声飒飒芦苇寒,惊飞白鹭起前滩。

野梅冬杪香飘路,忽惊四面仝云布。

展开一轴指雇间,始知妙画归毫端。

谁云不复见摩诘,陈君自得如神笔。

石台一去不复来,陈君继芳诚奇哉。

形容聊述歌一首,行看声亚诸人右。

2《舫斋》

年代: 宋 作者: 王孝严

我本湖漘一漫郎,生来住处波茫茫。

时寻画舸破烟水,菰蒲满路荷花香。

一川窈窕诧红蓼,两岸芦苇明秋霜。

船头鸥鸟日来往,溪上风月相迎将。

一行作吏便相失,合眼灵运春池塘。

纷纷雁鹜实可厌,纸尾姓字随低昂。

簿书终是俗人甚,江湖到了难相忘。

公余赖有数椽在,疏棂两行如船装。

不知风波世路险,稳著万斛随风樯。

人生短篷何日近,向来苕霅今括苍。

江山转柁千万里,故人两地遥相望。

谁能为我幻竹叶,顷刻泛宅归沧浪。

只凭平生气湖海,随所寓处为艅艎。

夜寒满载明月窗,北风打头人不忙。

动来况自不如静,悔吝不到虚舟傍。

胸襟五湖与三江,是中莫测谁望洋。

直须唤取李郭辈,相与共泛无何乡。

3《拟岘台》

年代: 宋 作者: 黎道华

我因访古独来游,万顷风烟一目收。

灵谷诸峰排槛出,巽溪几曲抱城流。

帆樯影乱汀洲晚,芦苇声寒雁鹜秋。

堕泪丰碑那得见,片云落日是襄州。

4《月夜泛舟》

年代: 宋 作者: 顾逢

晴湖浮素练,芦苇冷秋霜。

四望皆空阔,孤舟泛渺茫。

水纹星动影,云缝月流光。

不似渔翁乐,终身鸥鹭乡。

5《山中》

年代: 宋 作者: 方岳

野烟啼鸟各忻然,一枕山篱又几年。

不可奈何天有命,久当已矣世无缘。

跨牛仰面自横笛,骑鹤缠腰那办钱。

芦苇秋声石桥月,只餐荷气亦成仙。

6《题画廿四首》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芦苇萧萧野渚秋,满蓑风雨独归舟。

莫嫌此地风波恶,处处风波处处愁。

7《城南杂咏二十首·船斋》

年代: 宋 作者: 张栻

窗低芦苇秋,便有江湖思。

久已倦垂纶,游鱼不须避。

讲述:娇娇文:许柯

我是在南方羊城的打工妹。今年二十五岁,我生在北方,是个俊俏文静的北方女孩。高中毕业后,我到江南打工,成为一名电器元件厂的工人,凭着我的聪明勤劳,我很快成为一名熟练的技术工人,后来被提拔为车间主任。一晃离别家乡有七八年了,无时不思念我的父母与我初恋男友朱赫。我魂牵梦萦的家乡,那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更思恋家乡东南方那片郁郁葱葱的芦苇荡。在那片绿荫中我把少女的童贞奉献给我人生第一个男友高中同学朱赫。每每想起他的音容笑貌就使我心潮澎湃,就不由的想起我们在一起甜美的时光。

朱赫与我同村且同龄,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一块读书一块玩耍,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晃我们长大了,我出脱成漂亮姑娘,而朱赫长成了185M的个头,英俊魁梧的帅哥。我们在一个高中读书,他无比呵护我,他是我的保护神。刚刚成熟的少男少女心里,爱苗在悄悄的生长,两个人的心里都涌动着爱的渴望。在高三那年,在夜幕笼罩的校园小树林中,我俩忘情相拥,两张流淌着青春气息的嘴唇紧紧贴在一起,舌尖搅在一块儿,我感到无限的幸福。这年暑假,我俩相约来到村边的芦苇荡,我们幸福的体验如今记忆尤新,我觉得能成为他的女人,这是我的荣幸。

高中毕业后,本来约好一同去闯天下,可是朱赫是独子,父母不同意他外出,我只好自己只身南下,在我们将分别前一天,我俩又相约在芦苇荡中,忘情地欢愉了多次。从此一别天各一方,我们还经常保持联系,相互在电话里倾述相思之苦。

2013年夏天,我母亲身体不爽,主要是想我吧,因此我向厂里请半个月假,回到了我阔别八年的故乡。我踏进生养我的村落,真是模样大变,草房变为砖瓦房。土路修成水泥路,我似乎不认识家门了。是弟弟小祥接我,我走时弟弟才10岁,现在已长成了大小伙子。回到家中,父母太高兴了,全家沉浸在团聚的欢乐幸福之中。一晃三天过去了,一直也没见到朱赫,我若有所失。我偷着向弟弟要了朱赫的手机号,我在僻静处给他打了个电话。原来朱赫在外村给人当瓦工盖房子,当听说我回来了,他特别高兴,我俩约定明天中午在老地方见。

总算熬到第二天中午,我借口去婶子家串门,一溜小跑来到了村西南的芦苇荡。这里是块低洼的湿地,每年这里都生长着一望无际的绿色芦苇,每到盛夏开着片片的芦花,轻飞拂来吹起片片苇絮,真像漫天飞舞的白雪,给伏热天增添了阵阵凉意。朱赫早来了,我俩相见紧紧相拥在一起。他还是那么帅气,只是那张英俊的脸上多了几分成熟。“娇娇,你还那么漂壳,一点都没变!”朱赫柔声地说。“我好想你啊,你想我吗?”他问。“怎么能不想呢,经常梦见你!”我说。朱赫抱起我,把我轻轻地放在用芦苇铺好的床上,我任其摆弄,他一件件脱去我的衣服,然后用手轻轻地一寸一寸地抚摸着我光滑的身体,我闭上双眼享受着这异性爱抚;他俯下身来,他激越着,我大声呻吟着,这愉悦吟呻声隐没在风吹芦苇的“沙沙沙”声中。不知过了多久,我一直沉浸在似仙欲死之中,我听他大声的喘息声,激情的游戏结束后,我俩各自诉说离别后的景况,一小时后我俩又相拥一起然后才依依息别。

我假期快满了,我要返回南方。我乘坐的汽车开走了,离开了我的家乡,离开了我神萦梦绕的芦苇荡,离我的初恋男友越来越远,我的心隐隐作痛,我难忘芦苇荡中的激情与浪漫,不知何年何月再能重复昨天的故事!我很惆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289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