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意思是“传奇”或“小说”)一词,“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来。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浪漫主义作为一种主要文艺思潮,从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盛行于欧洲并表现于文化和艺术的各个部门。
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着感情丰富、多情善感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术语之一。这个术语一般在两种意义上被人们使用:一种是广义的现实主义,泛指文学艺术对自然的忠诚,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作品的逼真性或与对象的酷似程度成为判断作品成功与否的准则。瓦萨拉的《画家的生活》曾叙述了一些有趣的艺术史轶事:孔雀啄食贝那左尼画得太逼真的樱桃;乔托的老师用刷子驱赶乔托在一幅人物肖像上增添的苍蝇。这种现实主义概念雄霸人类艺术史近两千年,至今仍残留在日常生活中。另一种是狭义的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性概念,特指发生在19世纪的现实主义运动。历史地看,现实主义发端于与浪漫主义的论争,最终在与现代主义的论战中逐渐丧失了主流话语的位置。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探究此派别的理论根据是受到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超现实主义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或简称为超现实。
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名词源于希腊文Symbolon,它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指“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几经演变,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馈代表”,即引申为任何观念或事物的代表,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就叫做“象征”。它与通常人们用的比喻不同,它涉及事物的实质,含义远较比喻深广。是19世纪末在法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是当时欧洲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社会生活和官方沙龙文化不满的反映。他们不敢正视现实,不愿直接表述自己的意思,往往采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在幻想中虚构另外的世界,抒发自己的愿望,这样便产生了近代象征性的艺术。1886年诗人让·莫雷亚斯发表《象征主义宣言》首先提出这个名称。
象征派在艺术上受英国拉斐尔前派和象征派诗人马拉美、波特莱尔,音乐家瓦格纳及尼采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象征派主张强调主观、个性,以心灵的想象创造某种带有暗示和象征性的神奇画面,他们不再把一时所见真实的表现出来,而通过特定形象的综合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和内在的精神世界。在形式上则追求华丽堆砌和装饰的效果。
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产生于法国的文学艺术运动,在巴黎的知识界影响很大,并对20世纪美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该运动主要在法国,欧洲的其他文化中心也有一些追随者,如德国,比利时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而现在成了:一切都是凌乱的,没有中心。一些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基督教世界的终结。
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麦迪逊的廊桥似乎是各种建筑中最浪漫的。从古至今,动人的故事一直在桥边发生。每到一处,人们常常期待着走一走,在银幕上,在光影中,看到触动人心的桥梁。可惜,我们永远无法追溯南斯拉夫**中的悲剧“桥”或者真正找到一座破碎的“卡珊德拉桥”。现场能找到的两座桥,都是以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而闻名,都蕴含着有趣的故事。看过好莱坞经典**《廊桥遗梦》的人,普遍对影片中的廊桥印象深刻,不仅仅是因为这座桥本身很特别,更重要的是影片的主人公爱上了它。多年来,这座充满情感和魅力的桥梁吸引了无数的崇拜者和游客。最近,这座桥被一场火灾严重损坏,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几年前,记者来到这座廊桥。这是一个深秋的下午,下着毛毛雨。故事中的廊桥位于爱荷华州麦迪逊县,乡村道路与溪流和河流相交。当地人说,麦迪逊县曾经有19座廊桥,基本上都是在19世纪80年代修建的。历经100多年的风风雨雨和时代变迁,现在还剩下6座桥。这六座建筑中的哪一座是故事发生的地方?我们找了很久。当地人告诉我们,故事主要发生在罗斯曼桥。为什么叫“罗斯曼”?为什么有这么多廊桥?原来在麦迪逊这个自然河流发达的农业区,农民一开始就修了很多桥。为了防止桥面被腐蚀,修桥的时候,他们把桥的两边和桥顶都封了。如果桥顶断了,可以拆除修复,但不影响桥面和交通。它看起来像一个走廊,所以它被称为廊桥。每座桥修好后,都以离它最近的农民的姓氏命名,这就是“罗斯曼”的由来。根据当地人的指引,我们沿着湿漉漉的沙质道路来到了罗斯曼大桥。烟雨中,显得神秘而浪漫,河边的深草已是秋天,黄白相间的野花挂着晶莹的水珠。记者似乎看到摄影师金凯正在向一个农民的妻子弗朗西丝卡献上一束野花弗朗西丝卡似乎正在桥上贴一张日期便条这座廊桥有20多米长,是朱红色的。记者缓步走过大桥,密切关注着故事的痕迹,只在桥两边的墙板上发现了一些飞舞的字迹。当地人告诉记者,这些文字与故事无关,而是游客的名字和证言。他还说,后来为了拍摄,这座桥被重新粉刷过,所以看起来比较新。在桥的另一边,不远处的灌木丛中有一所房子。这是一个专门为游客建造的商店和咨询台,出售廊桥的信息、和纪念品。从廊桥到伊州首府得梅因的路上有一家农家乐。门口的牌子上写着:“弗朗西丝卡之家”。当我们认真地欣赏这座简朴的维多利亚式农舍时,当地的农民告诉我们,它并不是女主人公弗朗西丝卡的真正的家。这座农舍是由一位名叫尼古拉斯约翰的阿根廷船长于1870年建造的,后来卖给了当地农民米德。1994年6月,华纳兄弟**公司开始拍摄这部**时,在麦迪逊县找了150个农民,但没有一个人满意。他们在失望的路上偶然发现了这栋房子,但它却是导演心目中的理想之地。摄影师兼农民弗朗西丝卡的最后告别是在附近麦迪逊县的温特塞——号。这个只有4200人的小镇,除了一个用天然石灰岩和胡桃木建造的县法院颇有特色,其他建筑都很普通。但自从《廊桥遗梦》的书和**在美国引起轰动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打破了这座小城的宁静。游客在街上指指点点,在故事发生的地方拍照,很多人还要坐在摄影师亲自去过的咖啡馆里。廊桥——弗朗西丝卡的家——温特塞已经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因此当地的农民也开始了旅游业。
当然,大多数游客是为了浪漫的《廊桥遗梦》而来,但当地一位卖菜的农妇表示,这个故事纯属虚构,不可思议。“可能这里的农民比较保守,我们农场的夫妻是相互依存的伙伴。我不喜欢女主的中年浪漫,也不相信两个四五十岁的人能在短短几天内产生如此强烈的爱情”。但许多游客并没有因此而失望。他们说,即使这一切都是假的,他们仍然对女主人的最后选择感到满意。一位远道而来的女士说:“《廊桥遗梦》产生共鸣,是因为很多人都有相似的故事,都爱‘结’,只是结局不一样。如果人都像**里的女主角一样,最后选择了家庭,就不会有那么多离婚了。”也许这就是廊桥的价值和魅力。如今廊桥已被烧毁,留下许多遗憾,但对于真正喜欢《廊桥遗梦》的粉丝来说,他们心目中的廊桥似乎也是这个风格。
浪漫的本质和特点。浪漫是长不大的梦幻童话是指浪漫的本质和特点,意思是浪漫是一种永远保持在童话般的状态中,并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熟或消逝,强调了浪漫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对比,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面对各种责任、压力和现实的考虑,而浪漫提供了一种逃离现实的美好幻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