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扬州十日
清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清军进攻南明,兵围扬州。史可法正在扬州督师,固守孤城,急命各镇赴援,但各镇抗令拒不发兵。清军乘机诱降,史可法严词拒绝。清军主帅多铎先后五次亲自致书,史可法都不启封缄。清军攻城,史可法率军民浴血而战,历七昼夜。二十五日城破,军民逐巷奋战,大部壮烈牺牲。清军纵兵屠戮,“十日不封刀”。烧杀*掠,无所不至,繁华都市顿成废墟。人民死亡在八十万之上。城破时史可法被俘,多铎劝谕归降,史可法说:“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我头可断,而志不可屈。”遂英勇就义。
2、花死隋官灭
相传琼花是扬州独有、他乡无双的名贵花木,连隋炀帝都要不远千里,大征民工修凿运河,一心到扬州去观赏琼花。但是当运河开成,隋炀帝坐着龙船抵达扬州之前,琼花却被一阵冰雹摧毁了。接着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隋政权崩溃,隋炀帝死于扬州。因而也就有了“花死隋官灭,看花真无谓”的说法。
清代丁耀亢在《续金瓶梅》一书中对“瘦马”也有描述。
一等资质的女孩,将被教授“弹琴吹箫,吟诗写字,画画围棋,打双陆,抹骨牌,百般*巧”,以及精细的化妆技巧和形体训练。
二等资质的女孩,也能识些字、弹点曲,但主要则是被培养成财会人才,懂得记账管事,以便辅助商人,成为一个好助理。
三等资质的女孩则不让识字,只是习些女红、裁剪,或是“油炸蒸酥,做炉食、摆果品、各有手艺”,被培养成合格的主妇。当然,所有的这些煞费苦心的培训都是为了将来能找个好买主,卖个好价钱。
明清时,“养瘦马”已成为一项暴利的投资,有一大批人专门从事该职业。在“瘦马”的买卖中,她们像商品一样被挑三拣四。但并不是所有的“瘦马”都能成功嫁入富豪之家。最后有些被挑剩下的“瘦马”,不得不被送进烟花柳巷。在著名的秦淮河畔,“扬邦”歌妓大多为“瘦马”出身。
扩展资料:
瘦马的来源:
一是人贩子在各地用各种手段抢到小女孩。这种人贩子平时还兼职匪徒,多是强抢小女孩。碰到不好下黑手的,就“百计诱之”,这里的计策不限于诱拐,还有设计令孩子家长欠下债务,以子抵债等等。反正是不折手段。
二是那些衣食无着的贫寒人家,为了生计,不得不卖掉自已生养的本来就瘦弱的女儿,去充当瘦马。卖儿鬻女,最叫人痛心,也最叫人无奈。
瘦马多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在七八岁之时,被人口贩子买去。之后,等待她们的就是漫长的集中营式的魔鬼训练期。“瘦马”的瘦,既有天生体弱的原因,也是被刻意“饿”出来的。在野史中,为了使女孩保持瘦小,还有人将女孩养在特殊的坛子里,限制其自然生长。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