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最有名旅游景点

郴州最有名旅游景点,第1张

 郴州自古以来就很出名,被誉为天下第十八福地,这是因为此山与仙结了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资料,敬请阅读哦。

郴州最有名旅游景点

 东江湖风景旅游区,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资兴市境内,地处北纬25°34’至26°18’东经113°08’至113°44’内。是一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融山、水、湖、坝、岛、庙、洞、庄、漂、瀑、雾、林、园、石、温泉、狩猎、水上娱乐等于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

 东江湖风景旅游区山色秀丽、景色迷人,其风景名胜与旅游资源具有综合、全面之特点,别具雄、奇、秀、幽、旷之特色,较好地汇集了名、新、特奇、险之优势,且充分体现了现代旅游之发展方向,是湘、粤、赣旅游黄金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东江湖风景旅游区内的风景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东江湖、天鹅山国家森林公园、程江口等三大区域内,以山、水、湖、坝、雾、岛、庙、洞、庄、瀑、漂而取胜。东江湖景区树古林密,全景区的自然植被被规划为一级保护区,拥翠峡,龙景峡谷,东江漂流沿岸的植被很多都是原始次森林。

 而水体不仅表现在山山有水景,处处闻水声的数量优势上,更表现在水体景观的种类齐全和水上旅游项目的花样繁多上;不仅具有风景河段、湖泊、瀑布、泉等水体景观,还开展了水上漂流、水上跳伞、水上滑道、垂钓、猴古山负离子呼吸区以及水上观光等旅游项目。特别是被誉为“中华奇景、宇宙奇观”的小东江水雾,每年的4至11月,每逢太阳升空前和太阳落山后,从东江湖风景区的门楼至东江大坝12千米的小东江狭长的平湖上,云蒸霞蔚,宛若一条玉带在峡谷中飘拂,似驾祥云,遨游仙境。

 可以说,水体是东江湖旅游资源的内在神韵,失去了它,东江湖的旅游资源就失去了其魅力所在。位于资兴市内,水面面积达160平方公里,蓄水量81亿立方米,相当于半个洞庭湖。湖周森林环绕,水质清洌,有湖心岛和半岛13个,岛上有山奇水秀,景色迷人,其中最大的岛--兜率岩,岛有有兜率寺,寺中有幽深奇特的大溶洞,洞中景态万千。享有"东方瑞士"的美誉,国家森林公园---天鹅山坐落在东江湖畔。

 东江湖风景旅游区不仅有东江湖、天鹅山、程江口三大区域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可一饱中外游客的眼福和雅兴,还分布着兴宁的“十龙潭”、碑记的“炉烽袅烟”、团结的“回龙望日”、市内的“秀内公园”和湖南第一桥---“鲤鱼江中承式钢拱公路大桥”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游客还可在东江湖内尽情体验东江漂流、水上牵引升空跳伞、水上飞机、水上摩托快艇、滑水、湖畔垂钓、瑶族民情歌舞表演、游泳、夜游等一批惊险、刺激的参与性、娱乐性旅游项目之品味。让您尽享历险、探幽、猎奇、拾趣之乐。

 东江湖景区以自然风光为主,集雄山、秀水、奇石、幽洞、岛屿、漂流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具有种类齐全,品位较高,综合性较强的特点,形成了可观光游览又可度假休闲的`旅游胜地。

 东江位于湖南省资兴市东江湖景区内,为一条长约10公里的狭长平湖,这里长年两岸峰峦叠翠,湖面水汽蒸腾,云雾缭绕,神秘绮丽,其雾时移时凝,宛如一条被仙女挥舞着的“白练”,美丽之极,堪称中华一绝。在劳累并快乐着的短短三天时间里,我们遇到了阴天、雨天、晴天,没雾、薄雾、浓雾的情景,本人初次感受到小东江的魅力所在,叹曰:“日映岚光轻锁翠,含烟一壑色苍苍”。

 五岛一村位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资兴东江湖旅游景区,每年来东江湖旅游的游客100万人次以上。五岛一村已投资2000万元建有蛇岛、鸟岛、猴岛、鳄鱼岛、锁岛、民俗文化村,基础设施已配套形成。提质扩容是丰富旅游内容、提高旅游价值、繁荣旅游市场的主要措施之一。

 蛇岛是蛇的王国,以惊、奇、险、乐四大特色闻名遐迩,让你亲身体验有惊无险的刺激场面,了解蛇的生活习性,以及眼镜蛇的斗蛇表演,并于大蟒蛇等特大蛇类玩蛇拍照,美伦美奂的蛇艺表演,内容丰富多彩,惊险刺激!

 兜率岩位于资兴市东江水库中的一座岛屿上,峭壁临水,山腰有所庙宇,叫“兜率庵”,庵的后面便是兜率岩洞。兜率岩洞长5公里多,内有铜钟洞、锣鼓洞、彩石洞等,可谓洞中有洞。期间钟乳倒垂,天然物象。洞底许多晶莹透明的细石,用灯光照射,光芒闪烁,宛若天河群星,璀璨夺目

 古南岳”回龙山资兴“古八景”之一,位于资兴市东北部的团结瑶族乡境内,海拔1420米,总面积16平方公里。山顶有一古寺庙和望天台,由片石磊砌而成,古寺庙处有一残缺石匾“古南岳回龙山”字样;寺庙座北朝南。

 全景区地形为三面峭崖一面坡,四周山青水秀,景色迷人。南与东江湖旅游区遥相呼应,东与炎帝陵、井冈山紧密相连,北与南岳相望,西与飞天山、苏仙岭相接。景区内自然景点150多个,古文化旧址120多处,聚居着瑶族居民。

 资兴市兰市乡自李家湾村焦坪桥至皮石乡马鞍寨,有一条长约10km的深邃峡谷,两岸崇山峻岭,平均深约50m,谷底平均宽30m,岸坡坡度约为35°~40°。谷底溪水湍急,瀑布众多,落差有的约达50m。谷中岩石横立,主要为变质岩、花岗岩、红色沙砾岩,东西走向,系震旦纪、寒武纪褶皱组成。谷内水汽氤氲,空气清新,是一条可供科普、考察、探险、观光、健身等多途开发的峡谷。

 七宝山位于资兴市何家山乡、坪石乡、碑记乡和渡水乡四乡交界处,相传山中有七件宝物,故得名。其主峰海拔1351m,矗立于群山之中,是资兴市的高山之一。站在山顶,可观资兴市的全景的1/3左右。整座山体山高林密、山势挺拔、山谷深幽;山上有泉,清冽甘甜,无污染,可直接饮用;植被覆盖率较高,山北以次生林为主,山南有古木。近山顶处,岩壁陡峭,岩石裸露,时常为云雾所覆盖,更显其危耸峭拔之势。

 东江大坝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曲薄壳拱坝。坝高157米,顶厚7米,坝顶中心弧长438米,正常水位高程285米。大坝结构新颖,造型美观,气势雄伟,在世界同类坝型中排名第二,在亚洲居第一位。为景区内最为壮观的人文景观。

 移民纪念塔位于风景秀美的东江湖畔小山川上。距景点“雾漫小东江”只有“寸步”之远。这里交通便利,出行方便,距东江湖旅游区仅10分钟车距,距资兴市城区仅15分钟,省道S322线连接郴资桂高等级公路贯穿而过,驱车前往郴州仅需要30分钟即可到达。

 茶坪盘王庙位于资兴市碑记乡茶坪村附近山腰上,是当地瑶族村民祭祀祖先和盘工节节日庆典活动的地方,总面积300m2。土木结构,庙堂三间,布局较简单。主殿内原供有盘护夫妇等12尊瑶族祖先的木制雕像,现只剩8尊。据史料记载,盘王庙始建于1795年,历经1867年、1943年两次重建,至今基本保存完好。

湖南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汝城县濂溪书院、汝城温泉·福泉汤谷、汝城飞水寨景区、汝城热水河水利风景区。

1、湖南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

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境内,自古就有“千里烟雨"、“四面青山列翠屏,草木花香处处春"的美誉。公园总面积为8436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74%,分为九龙觅仙、九龙戏水、九龙奇岩、九龙飞瀑和热水温泉五大景区,区内保存有完整的原始次生林群落及南岭山脉低海拔沟谷阔叶林,有木本植物80科456种,草本药用植物256种,有古树名木5万株。

⒉、汝城县濂溪书院

濂溪书院位于汝城县城西郊桂枝岭麓,南部邻里井坡乡大村村,清嘉庆九年(1804)为纪念县令宋理学家周敦颐而建。书院为仿宋四合院式建筑,砖木结构,占地面积3050M2,有大小房屋30多间,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整个书院前临秀溪,后倚青山,松涛白云,流水锵然。

清代著名作家郭远,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朱良才、李涛等名人曾求学于此。濂溪书院绵延八百余年,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堪称九江书院史奇观。

3、汝城温泉·福泉汤谷

汝城温泉·福泉山庄是集住宿、餐饮、娱乐、温泉水疗、商务会议于一体的大型热泉疗养度假福地,也是洽谈公务、休闲度假、亲朋欢聚的品质选择,享称为“一山一水一泉"。汝城温泉福泉山庄以湘南民居建筑群为主流风格,环境清幽宁静,享自然之绚烂多资。

热水温泉出自地表深层、洁净如炼,出水温度高达98°℃,富含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山庄内设有温泉水疗中心,拥有各式疗养泡池33个和特色疗养项目。

4、汝城飞水寨景区

飞水寨位于罗宵山脉南端和大庾岭山脉交界处的汝城县热水镇东江水村城下村境内。飞水寨景区距热水镇7公里,距汝城县45公里。沿溪而上,峡谷峭壁耸立,溪水清冽甘澈;怪石突兀,潭深难测;楠竹依依,山花烂漫,山风徐徐,空气清新。

飞水寨瀑布群中不同气势的瀑布让人惊喜不断!最为特别的是飞水寨瀑布,瀑布宽26米,飞流直泻135米,它是一个四叠状的侵蚀性瀑布,近观瀑布似九天银河,飞流直下,水声如雷,气势如虹。

5、汝城热水河水利风景区

热水河水利风景区位于汝城县热水镇境内,依托乐洞水及两江口水库而建,属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规划面积134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68平方公里。乐洞水也称热水河,是章江源头的一个分支,全长25公里,流域面积125平方公里。

热水镇是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也是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汝城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境内山水清嘉,红色足迹诸多,有华南最大的温泉地热田,摇曳多姿的八万亩竹海,青山如黛的原始次森林,是旅游观光和避暑度假的理想场所。

桂阳有那些旅游景点?

桂林漓江景区,象山景区,两江四湖景区比较有意思。

以下是对它们的介绍:

1桂林漓江景区,漓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桂北越城岭漓江看猫儿山。猫儿山是一个森林美丽、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良的地方。

2桂林象山风景区,位于广西桂林桃花江和漓江的汇合处,因一只巨象站在河边,伸着鼻子喝漓江的甘泉而得名。它被誉为桂林山水的象征。香山以神奇而闻名。它的神奇之处,首先是看起来像一个完美的神灵,其次是在鼻子和腿之间的水附近创造了一轮明月,构成了“香山水月”的奇观。所以象鼻山是桂林的徽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性山峰。

3桂林两江四湖风景区是一个环绕桂林的水系,由漓江和桃花江以及山湖、榕湖、桂湖和龙牧湖四个湖泊组成。江湖烟波浩渺,两岸青柳依依,山水情深。到了晚上,灯光明亮,更加美丽奇妙。在此期间,你可以欣赏28座美丽的桥梁和100处古典景观。

扩展信息:

桂林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西历史上最早的文化教育中心,连接西南、中南、中南最便捷的国际旅游综合交通枢纽,东盟自由贸易区门户城市,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

桂林最有特色的景点自然是漓江景区。漓江的特点概括为清、奇、巧、变。主要景点概括为一河两洞三山。一江(漓江)、两洞(芦笛岩、七星岩)、三山(象鼻山、叠彩山、独秀峰)是桂林山水的精华。

郴州桂阳有哪些好玩的

桂阳十大古村落

桂阳古代村落从建村选址,到村庄规划布局、建筑工艺大多遵循天人合一的原则,依山伴水、前低后高。村内槽门把关,马头高墙、青砖碧瓦,筑天井合院,建家族宗祠,好不气派。

历史的传承,香火的延续,古老的村庄历经繁华与落寞后依然屹立在人间。

庙下古村

历史年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地点:桂阳县洋市镇

庙下古村位于桂阳县洋市镇,始建于北宋祥符年(1008)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全村保存比较好的明清古民居270多栋。

这些古色古香,雕龙画凤的古民居错落有致,人物鸟兽栩栩如生。村中古井、凉亭、祠堂精心布置,与古建筑群完美融合,具有鲜明的湘南民居特色和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庙下村由于古民居集中,保存完好,文化内涵丰富,荣获“湖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利用示范村。

溪里魏家村

历史年代:始建于宋嘉定六年(1214),距今798年

地点:桂阳县龙潭街道办事处

溪里魏家村,又称昭金魏家,俗称溪里洞,位于桂阳县龙潭街道办事处,村落坐北朝南,始建于宋嘉定六年(1214),距今798年。占地面积50余万平方米,现存清代单体房屋其建筑特色属客家风格保持良好有50余家,人口230余口。

整个村落布局有序,街道青石铺就,屋内青砖漫地;历数百年沧桑,神采依旧,保持着客家民风,体现渊源深厚甚为珍贵的文化内涵。其中魏明信官厅规模非常宏大,结构科学严谨,是全村的代表性建筑。还有魏家昆曲古戏台建筑风格更是一道风景线,始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公祠开正中大门,门前两大石狮排立两旁,前一大坪,坪前围有半月形的高墙相护,入内两边是房屋,中间是小天井,过后是古戏台,整个戏台都是木构框架,台下有10根木柱支撑到顶,台面边缘三面木条围成,上顶四面分水,上檐封板雕刻精美,龙飞凤舞;后台的隔板壁上,记载有“文秀班”等15个戏班分别于清光绪四年(1854)、六年、十年及民国时期等在此演出昆戏的剧目,反映了当时昆曲在桂阳的盛行状况。古戏台正前是一个拥有251平方米的石板大天井,天井两边是走廊和楼台厢房,走廊墙面上书写有“忠、孝、廉、节”四个大字(东西两面墙各两个字)。总之,溪里魏家魏明信官厅等建筑规模之宏大,建筑之技巧,保存之完整在湘南地区甚为少见,让人惊叹。

竹元下村

历史年代:始建于南宋年间,距今已有760多年历史

地点:桂阳县敖泉镇

历史悠久的湘山阁书院位于桂阳县敖泉镇竹元下村,始建于南宋年间,距今已有760多年历史,该建筑为砖瓦土木结构,总占地面积约1500余平方米,保持有宋末元初建筑风格,为桂阳仅存最古书院。

锦湖村

历史年代:宋开庆(1259年)年间由江西庐陵鹅颈丘迁居至此,700多年历史

地点:桂阳县莲塘镇

为傅氏聚族而居,始迁祖希孟公,因避金元之乱,宋开庆年间由江西庐陵鹅颈丘迁居至此。 村子布局独特,其中心有一口圆形池塘,村民环池而居。池塘里几块如同羔羊一般天然青石,或卧、或跪,悠闲而静谧。

据家祠碑文记载,锦湖家祠建于乾隆十年,它是桂阳唯一以村命名,而不是以姓氏命名的宗祠。

筱塘村

历史年代:建于明代之前,已有700多年历史

地点:桂阳县和平镇

有很久远的历史,全村族姓李,历史深厚、人才辈出,明洪武年间中举人及进士及第的李思聪就是筱塘人李思聪奉朝廷之命出使缅甸,一路尽责尽忠、廉洁自律,劝诫百夷、息兵安境,并将出使缅甸的全部经历、所见所闻、民俗风情、礼节宴乐、山川地势、驿舍村寨等著成《百夷传》上于朝庭受到朱元璋下旨嘉奖。

到达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苍天大树,据传已经有750年的历史。

芦塘下村

历史年代:始祖1440年迁居于此,约600年历史

地点:桂阳县樟市镇

一座被遗忘的历史古村落,该村位于桂阳县樟市镇,距离县城北3公里处。村落族姓李,李姓的发源地之一,始祖为南门内李氏李一郎公之七世孙元德公,元德公于公元1440年迁居于芦塘下,迁居之前的历史无从考证。村庄曾有一口古井,后来被翻新掩埋,古井底部有石板记载600年前各方宗亲前来帮助、捐赠的记录,建造新井时石板被丢弃掩埋。

村庄因位于芦塘的下水位而得名,村内有一颗需数人环抱的大柏树,以及未开发的溶洞,柏树与溶洞相距数百米,传闻溶洞深处通往柏树下方,有青龙出没。

村庄内百年房屋文物不被重视,村民对文物缺少保护意识,也无相关单位的重视,原本错落有致的村落旧址现在已破败不堪,杂草丛生的青石板路述说着曾经的历史。

大湾古村

历史年代:村落始建于元朝元季,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地点:桂阳县莲塘镇

大湾古村位于桂阳县莲塘镇境内,坐北朝南,村落始建于元朝元季,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整个村落占地2平方公里,呈“一”字形,一条大街由西向东,青石漫道,支巷石板路连通大街,两边错落有100余栋清代古建筑;至今保存完好。栋栋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水磨青砖,石雕木雕,其工艺都十分精湛,让人叹为观止。其中:村前建筑——榜眼第(夏寿田故居)所包括自清同治到光绪年间相继建成“榜眼第、巡抚居、花园、中丞第、翰林坊、家祠、书房、厨房、以及天禄公居、梅心公居、夏时公居共11栋。总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建房面积6570平方米。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处;还有是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夏氏宗祠,其古戏台的石柱上盘龙缠绕而上的石雕,飞檐、封檐板上形象精美生动的木刻,飞檐瓦棱前端的白膏泥塑龙头,实乃是精致一绝。

整个建筑基本上是砖木结构,硬山顶小青瓦,均为传统湘南民居四合院式建筑。最为突出的数榜眼第单体,它在建筑上是以湘南传统式四合院与宫殿式相结合的形制,造型奇异。大湾古村_藏着中国古老的风水观念,建筑技巧,生态原理等。其榜眼第规格大,湘南地区甚为少见。

阳山古村

历史年代:村落始建于弘治年间(1497年),约520多年历史

地点:桂阳县正和镇

阳山村位于桂阳县正和乡境内,距市里30公里,经高等级公路、郴仰公路与万华岩、仰天湖形成旅游金三角。村落因依骑田岭(古称阳山)而得名。

这里青山环绕、秀水萦回,颇类《桃花源记》所述之境界。自明初迁始祖而定,子孙繁衍,聚族而居,已逾600余年。村落始建于弘治年间(1497年),成于康乾盛世,而盛于道光年间。占地万余平方,现存古建筑60余栋,五千平方。

村落在布局上讲究“天地人合”结构上体现儒家“中和”思想,是民俗文化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鉴塘村上王家村

历史年代:自公元1510年从临武搬迁至此,约510年历史

地点:桂阳县荷叶镇

鉴塘村上王家村,位于桂阳县荷叶镇,距镇治约15公里,自公元1510年从临武搬迁至此,现有180户,600人。王家村坐南朝北,整个村落古建筑占有比例在80%以上,古建筑集中在一块,绝大多数古宅都有人居住管理。该村以君子乡、舞凤楼、君子第、秘授堂、昭金祠等建筑为特色,尤其是“君子乡”,南北墙长达50米,南墙置门朝南,北墙无门无窗,只在东西向中间设朝外大门,横摆村前酷似围城,威武雄壮。整个村落布局合理,纵横的街道交错有序,地面均为青石板铺就。古建筑均为青砖、青瓦,二层楼四合院,门额上有格花窗、阀越雕刻精美;房屋地面青砖漫地,天井及走廊、室外过道等青石板铺就,天井板有井口天井和海慢天花等。该村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古村有八景,门第有牌匾、门联等。

地界村

历史年代:始建于明嘉庆年间,300多年历史

地点:桂阳县太和镇

地界村位于桂阳县太和镇境内。古民居始建于明嘉庆年间,坐南朝北,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现有清代建筑40余栋,村内有古戏台、舜公宗祠及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徐连胜故居等。整个古民居布局合理,纵布四巷,结构科学严谨,宜于通风和采光,充分体现了湘南古建筑特色。

地界村现有古建筑25户,人口100余口,均为徐姓,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属传统四合院式。正院中的天井是用采光、通风、排水功能。正门的正中间是用来祭祖摆神龛。其古居的墙面四角都是用整块条石,刻雕成鸟、兽,嵌砌而成。屋顶的飞檐空白处及屋檐下,都浮雕成各种花草、鸟兽,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随着历史的变迁,富有园林式的大飞檐的古戏台,早已“风烛残年”、舜公祠堂的风貌历经世纪的沧桑,记载着不同的故事。连接着古居之间青石板上,常年被雨水腐蚀的石面上,记载着流逝的岁月。

桂阳县有哪些旅游景点

桂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素有"楚南名区"、"汉初古郡"之称。县境内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遗物磨制刻纹骨锥距今两万多年;汉初设郡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历经郡、国、监、军、路、府、州、直隶州、县9种行政区划而"桂阳"之名不变、治所之城不移,堪称中华郡县"活化石"。桂阳是"影响人类进程的世界100位名人"之一、造纸术发明者蔡伦,"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中国抗日战争60位著名人物"之一、中国远征军国际名将刘放吾,举重世界冠军李萍、射击世界冠军易思玲的家乡,也是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出生地、"赵子龙计取桂阳"经典三国故事的发生地、世界文化遗产昆曲重要流派"湘昆"的发祥地,可谓"四大发明有桂阳,四大名著有桂阳,现代英豪有桂阳,世界冠军有桂阳,世界文化遗产有桂阳"。 风土人情桂阳民间素有唱歌的习惯,每遇婚丧喜庆,人们往往边舞边唱。姑娘出嫁要“坐歌堂”,有“伴嫁歌”。边舞边唱较为有名的传统节目有土地舞、碗灯舞、傩舞、长鼓舞、伴嫁舞、龙狮舞。过去,每年的端阳、中秋两次在舂陵江上举行龙舟赛。 农闲之时,乡村盛行“耍调”,即唱花灯戏,同时还有祁剧、湘剧。桂阳是流行 湖南的湘昆剧的发祥地。自明代万历年间昆曲流入桂阳并扎根,艺人吸收桂阳方言、音乐、风俗民情,形成有桂阳特色的昆曲,出口高唱,音清而亮,高亢质朴,节奏严谨,独具特色。桂阳农村现仍保存有400来座戏台,足见历史文化的繁荣。 旅游景点 阳山古民居:阳山古民居旅游区(以下简称阳山景区)位于郴州市桂阳县正和乡阳山村境内,距离郴州市区约30公里,距桂阳县城15公里,紧邻万华岩、四清湖、仰天湖景区。郴桂高等级公路饶乡而过,经郴仰旅游公路可直抵仰天湖景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整个阳山景区面积为35平方公里,整个正和乡阳山村行政区划面积及黄石水库方圆100m范围内均属景区范围,以料材湾为中心,整个景区内分布着古民居建筑群、何氏宗祠、原始次森林、古驿道、古墓、落天十八坑、高山草甸、木庵故居、生态农业园、水库等资源,既有人文景观,又有自然景区,旅游资源特色突出,与其邻近的万华岩、四清湖、仰天湖景区形成了郴州市西部旅游金三角地带。 舂陵江风景区:舂陵江风景区以天鹅湖为中心,有水天一色的浩瀚风光。主要景点有天鹅湖、乌石渡、舍人渡、七拱桥、飞仙桥、鉴湖、鉴湖书院、花园堡、欧阳海大坝等。 天鹅湖 原名樟市渔场,总面积6840亩,有湖岸线5.6公里,岛屿7座,半岛10座。岛上绿草盈盈,树木葱葱,有黑天鹅、白鹭、野鸭、鸬鹚等动物常年栖息。天鹅湖水源充足,水质清澈,湖光迷人,水库养鱼、网箱养鱼,一年四季鱼跃虾戏,水溅银花,鸟鱼嘻戏,可让人领略“晴空看鸟飞,活水观鱼戏”的神韵。该湖更具特色的是,群山环抱。 桂阳景区:东塔风景区以县城为中心,以古文化为特色。主要景点有东塔公园、蔡伦井、蒙泉、龙潭书院、平阳古街、桂阳宾馆、正和阳山古民居、落坦坪落天十八岩、李木庵故居等。 东塔公园 位于城东鹿峰山,山顶有宋代建的7层佛塔,巍峨壮观。1984年县政府辟建为公园,园内树木葱茏,绿荫蔽日,每当夕阳含山,霞光万道,交相辉映,是为桂阳古八景之一的“鹿峰晚照”。塔北有鹿峰庵,始建于唐代,后毁,于2001年重建,益显清幽壮观。塔东南麓有栖真岩,传说唐太史令李淳风曾栖此间。塔南山腰有拙翁岩,因孙颀铭文勒岩中并自号“拙翁”,曾为它画图并题诗而得名。山的东面有孔明点将台,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和赵子龙在此饮酒、下棋、谈论兵法。山南有欧阳海纪念碑和欧阳海烈士铜像。 蔡伦井 位于七里街汇合城中路人口处,今井、盆犹在,2001年修复,并铭碑记。史传是蔡伦故居,或蔡伦冢穴、蔡伦生前建造的墓圹。 蒙泉 位于县城西芙蓉山下,又名八角井。该井泉水甘冽,烹茶无垢,煮酒醇香,是桂阳县城第一泉。井旁有宋绍熙壬子年(1192)鄱阳张垓书刻“蒙泉”石碑一方。清光绪三年(1877)知州陈国仲雇人用石把蒙泉井砌成八角形,并在井侧建一石亭。清道光十八年(1838),督学使者张预于亭柱刻“此来柱笏看山,孤负平生能著屐;为客飞符调水,偷闲试院且煎茶”对联一副。传说东汉末年蜀将赵子龙奉命取桂阳郡,临行前诸葛亮送其锦囊一件,嘱咐危难时打开。赵云临桂阳后,屯兵芙蓉峰,时值盛夏,山中无水,人干马渴。情急之下赵子龙打开锦囊,内有八卦图一张,依嘱置图于地势低洼处,可数日仍不见水。心急如焚的赵将军气得用长茅怒戳八卦图,长茅人地处泉水突喷而出,解了全军干渴大难。后人根据这个故事仿八卦图砌成八角井。 龙潭书院故址 位于县城北,今县一中校园内。进一中大门即可见清代桂阳籍山东巡抚陈士杰亲书“龙潭书院”四个大字。大门左边有龙潭,传说这里曾是龙太子洗澡嬉戏的地方。书院于清光绪十年(1884)由州人

近日,记者从郴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2013年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获悉,郴州市规划在体育中心附近建集图书馆、科技馆、美术馆、群艺馆和音乐厅为一体的文化艺术中心,在郴州大道、郴永大道、107国道绕城线及槐万路沿线建设50个高星级休闲农庄。

文化艺术中心:四馆一厅相连 功能多样化

四馆一厅式文化艺术中心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地处相山大道、学院路、郴建路交汇处。基地南北长约460米,东西长约190米,北面高,南面低,高差超过六米。为降低造价和能耗、减少建筑用地、扩大广场面积,设计师将图书馆、科技馆整合为一个单体,放置于地势较高的背面,群艺馆、美术馆整合为另一单体,放置于交通便利的南面,音乐厅居中布置,形成一个高低错落、紧凑便捷、节能高效的有机层次。

音乐厅设立800座的交响音乐演播大厅和300座的多功能演艺厅。图书科技馆设图书书库、报告厅、阅读塔、普通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群艺美术馆设多功能厅、老年大学、少儿活动室、舞蹈教室和美术展厅。各个建筑、广场之间通过平台连成了一个完整的户型系统,为观光者提供一个相互交织的城市空间、极为丰富的空间体验,实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完美融合。整个建筑刀劈斧凿,圆活刚劲,犹如普天之石洒落人间,凝香寒玉,福满银都。

休闲农庄:四五星级标准建设 配套设施完善

郴州大道、郴永大道、107国道绕城线及槐万路,紧紧依托郴资桂永宜这一紧凑的城镇群落,是城乡优先发展区,拥有最活跃的消费市场。同时,五条道路都是交通干道,沿线休闲农庄具有良好的通达性。五条道路沿线还有着优越的山水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有利于建设各具特色的休闲农庄。但是,沿线休闲农庄存在着特色不明显、功能欠完善、标识性不强、通达性欠佳、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等劣势。

针对现状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规划通过“统一标准”、“合理布局”、“功能配套”、“特色营造”、“科学引导”来促进郴州休闲农庄的发展与建设。规划布置50个高星级休闲农庄,单个用地面积不小于100亩,建筑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形成25个田园风光型,10个休闲度假型和15个民俗文化型休闲农庄。农庄必须配套停车、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功能设施和必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桂阳有那些旅游景点?

桂林漓江景区,象山景区,两江四湖景区比较有意思。

以下是对它们的介绍:

1桂林漓江景区,漓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桂北越城岭漓江看猫儿山。猫儿山是一个森林美丽、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良的地方。

2桂林象山风景区,位于广西桂林桃花江和漓江的汇合处,因一只巨象站在河边,伸着鼻子喝漓江的甘泉而得名。它被誉为桂林山水的象征。香山以神奇而闻名。它的神奇之处,首先是看起来像一个完美的神灵,其次是在鼻子和腿之间的水附近创造了一轮明月,构成了“香山水月”的奇观。所以象鼻山是桂林的徽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性山峰。

3桂林两江四湖风景区是一个环绕桂林的水系,由漓江和桃花江以及山湖、榕湖、桂湖和龙牧湖四个湖泊组成。江湖烟波浩渺,两岸青柳依依,山水情深。到了晚上,灯光明亮,更加美丽奇妙。在此期间,你可以欣赏28座美丽的桥梁和100处古典景观。

扩展信息:

桂林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西历史上最早的文化教育中心,连接西南、中南、中南最便捷的国际旅游综合交通枢纽,东盟自由贸易区门户城市,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

桂林最有特色的景点自然是漓江景区。漓江的特点概括为清、奇、巧、变。主要景点概括为一河两洞三山。一江(漓江)、两洞(芦笛岩、七星岩)、三山(象鼻山、叠彩山、独秀峰)是桂林山水的精华。

湖南郴州旅游十大必去景区

湖南郴州旅游十大必去景区如下:

1、东江湖风景旅游区:

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资兴市境内,融山、水、湖、坝、岛、庙、洞、庄、漂、瀑、雾、林、园、石、温泉、狩猎、水上娱乐等于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

2、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

“四面青山列翠屏,草木花香处处春”,欢迎您走进如诗如画、美丽多姿的湖南省九龙江森林公园。

3、宜章县南部的五岭群山:

有一座林木叠翠,风光绚丽的绿色宝库。这就是素有“第二西双版纳”和“南国天然树木园”之称的莽山。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优越的自然条件。

4、苏仙岭:

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郴州市郊,这座名山并不高,海拔只有525米,但它自古以来就很出名,被誉为天下第十八福地,这是因为此山与仙结了缘。

4、板梁古村:

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高亭乡西北部,土地面积24平方千米,现有人口1651人,一个自然村布局,辖19个村民小组,446户,村民以种粮、种烤烟为业,传统古朴。

5、湖南宝山国家矿山公园:

(工矿旅游景区)规划面积78k_,核心景区占地面积148k_,是以古代采矿遗址、现代采矿遗址为核心景观,以矿冶历史文化为主题,充分展示古代和现代采掘工艺流程为主要内容的一个当今时尚特色旅游项目。

6、王仙岭:

又名王相山,位于郴州市东郊。郴资桂高等级公路及京珠高速公路郴州互通处位置,距城区5公里。王仙岭主峰高9996米,景区内山泉遍布,溪水潺潺,瀑布层叠,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植物品种2000余种。

7、天堂温泉度假山庄:

位于郴州市北郊许家洞,占地80余亩,景区内原始植被完好,空气清新,风光秀丽,交通便利,是集温泉旅游,餐饮娱乐,休闲保健为一体的度假圣地。

8、庙下村古建筑群:

位于桂阳县洋市镇,该村因古建筑群规模庞大(270多栋),且古色古香、雕龙画凤、错落有致,于2011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9、湖南八面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桂东县西部,地处罗霄山脉中南段,南岭山脉北端,东连湘赣边界的万洋山和诸广山,南抵洪水山。

10、莽山国家森林公园:

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的森林植被种类繁多,形成了独特有趣的格局,热带、亚热带、温带,还包括少数寒带的森林植物。

郴州桂阳有哪些好玩的

桂阳十大古村落

桂阳古代村落从建村选址,到村庄规划布局、建筑工艺大多遵循天人合一的原则,依山伴水、前低后高。村内槽门把关,马头高墙、青砖碧瓦,筑天井合院,建家族宗祠,好不气派。

历史的传承,香火的延续,古老的村庄历经繁华与落寞后依然屹立在人间。

庙下古村

历史年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地点:桂阳县洋市镇

庙下古村位于桂阳县洋市镇,始建于北宋祥符年(1008)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全村保存比较好的明清古民居270多栋。

这些古色古香,雕龙画凤的古民居错落有致,人物鸟兽栩栩如生。村中古井、凉亭、祠堂精心布置,与古建筑群完美融合,具有鲜明的湘南民居特色和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庙下村由于古民居集中,保存完好,文化内涵丰富,荣获“湖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利用示范村。

溪里魏家村

历史年代:始建于宋嘉定六年(1214),距今798年

地点:桂阳县龙潭街道办事处

溪里魏家村,又称昭金魏家,俗称溪里洞,位于桂阳县龙潭街道办事处,村落坐北朝南,始建于宋嘉定六年(1214),距今798年。占地面积50余万平方米,现存清代单体房屋其建筑特色属客家风格保持良好有50余家,人口230余口。

整个村落布局有序,街道青石铺就,屋内青砖漫地;历数百年沧桑,神采依旧,保持着客家民风,体现渊源深厚甚为珍贵的文化内涵。其中魏明信官厅规模非常宏大,结构科学严谨,是全村的代表性建筑。还有魏家昆曲古戏台建筑风格更是一道风景线,始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公祠开正中大门,门前两大石狮排立两旁,前一大坪,坪前围有半月形的高墙相护,入内两边是房屋,中间是小天井,过后是古戏台,整个戏台都是木构框架,台下有10根木柱支撑到顶,台面边缘三面木条围成,上顶四面分水,上檐封板雕刻精美,龙飞凤舞;后台的隔板壁上,记载有“文秀班”等15个戏班分别于清光绪四年(1854)、六年、十年及民国时期等在此演出昆戏的剧目,反映了当时昆曲在桂阳的盛行状况。古戏台正前是一个拥有251平方米的石板大天井,天井两边是走廊和楼台厢房,走廊墙面上书写有“忠、孝、廉、节”四个大字(东西两面墙各两个字)。总之,溪里魏家魏明信官厅等建筑规模之宏大,建筑之技巧,保存之完整在湘南地区甚为少见,让人惊叹。

竹元下村

历史年代:始建于南宋年间,距今已有760多年历史

地点:桂阳县敖泉镇

历史悠久的湘山阁书院位于桂阳县敖泉镇竹元下村,始建于南宋年间,距今已有760多年历史,该建筑为砖瓦土木结构,总占地面积约1500余平方米,保持有宋末元初建筑风格,为桂阳仅存最古书院。

锦湖村

历史年代:宋开庆(1259年)年间由江西庐陵鹅颈丘迁居至此,700多年历史

地点:桂阳县莲塘镇

为傅氏聚族而居,始迁祖希孟公,因避金元之乱,宋开庆年间由江西庐陵鹅颈丘迁居至此。 村子布局独特,其中心有一口圆形池塘,村民环池而居。池塘里几块如同羔羊一般天然青石,或卧、或跪,悠闲而静谧。

据家祠碑文记载,锦湖家祠建于乾隆十年,它是桂阳唯一以村命名,而不是以姓氏命名的宗祠。

筱塘村

历史年代:建于明代之前,已有700多年历史

地点:桂阳县和平镇

有很久远的历史,全村族姓李,历史深厚、人才辈出,明洪武年间中举人及进士及第的李思聪就是筱塘人李思聪奉朝廷之命出使缅甸,一路尽责尽忠、廉洁自律,劝诫百夷、息兵安境,并将出使缅甸的全部经历、所见所闻、民俗风情、礼节宴乐、山川地势、驿舍村寨等著成《百夷传》上于朝庭受到朱元璋下旨嘉奖。

到达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苍天大树,据传已经有750年的历史。

芦塘下村

历史年代:始祖1440年迁居于此,约600年历史

地点:桂阳县樟市镇

一座被遗忘的历史古村落,该村位于桂阳县樟市镇,距离县城北3公里处。村落族姓李,李姓的发源地之一,始祖为南门内李氏李一郎公之七世孙元德公,元德公于公元1440年迁居于芦塘下,迁居之前的历史无从考证。村庄曾有一口古井,后来被翻新掩埋,古井底部有石板记载600年前各方宗亲前来帮助、捐赠的记录,建造新井时石板被丢弃掩埋。

村庄因位于芦塘的下水位而得名,村内有一颗需数人环抱的大柏树,以及未开发的溶洞,柏树与溶洞相距数百米,传闻溶洞深处通往柏树下方,有青龙出没。

村庄内百年房屋文物不被重视,村民对文物缺少保护意识,也无相关单位的重视,原本错落有致的村落旧址现在已破败不堪,杂草丛生的青石板路述说着曾经的历史。

大湾古村

历史年代:村落始建于元朝元季,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地点:桂阳县莲塘镇

大湾古村位于桂阳县莲塘镇境内,坐北朝南,村落始建于元朝元季,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整个村落占地2平方公里,呈“一”字形,一条大街由西向东,青石漫道,支巷石板路连通大街,两边错落有100余栋清代古建筑;至今保存完好。栋栋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水磨青砖,石雕木雕,其工艺都十分精湛,让人叹为观止。其中:村前建筑——榜眼第(夏寿田故居)所包括自清同治到光绪年间相继建成“榜眼第、巡抚居、花园、中丞第、翰林坊、家祠、书房、厨房、以及天禄公居、梅心公居、夏时公居共11栋。总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建房面积6570平方米。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处;还有是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夏氏宗祠,其古戏台的石柱上盘龙缠绕而上的石雕,飞檐、封檐板上形象精美生动的木刻,飞檐瓦棱前端的白膏泥塑龙头,实乃是精致一绝。

整个建筑基本上是砖木结构,硬山顶小青瓦,均为传统湘南民居四合院式建筑。最为突出的数榜眼第单体,它在建筑上是以湘南传统式四合院与宫殿式相结合的形制,造型奇异。大湾古村_藏着中国古老的风水观念,建筑技巧,生态原理等。其榜眼第规格大,湘南地区甚为少见。

阳山古村

历史年代:村落始建于弘治年间(1497年),约520多年历史

地点:桂阳县正和镇

阳山村位于桂阳县正和乡境内,距市里30公里,经高等级公路、郴仰公路与万华岩、仰天湖形成旅游金三角。村落因依骑田岭(古称阳山)而得名。

这里青山环绕、秀水萦回,颇类《桃花源记》所述之境界。自明初迁始祖而定,子孙繁衍,聚族而居,已逾600余年。村落始建于弘治年间(1497年),成于康乾盛世,而盛于道光年间。占地万余平方,现存古建筑60余栋,五千平方。

村落在布局上讲究“天地人合”结构上体现儒家“中和”思想,是民俗文化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鉴塘村上王家村

历史年代:自公元1510年从临武搬迁至此,约510年历史

地点:桂阳县荷叶镇

鉴塘村上王家村,位于桂阳县荷叶镇,距镇治约15公里,自公元1510年从临武搬迁至此,现有180户,600人。王家村坐南朝北,整个村落古建筑占有比例在80%以上,古建筑集中在一块,绝大多数古宅都有人居住管理。该村以君子乡、舞凤楼、君子第、秘授堂、昭金祠等建筑为特色,尤其是“君子乡”,南北墙长达50米,南墙置门朝南,北墙无门无窗,只在东西向中间设朝外大门,横摆村前酷似围城,威武雄壮。整个村落布局合理,纵横的街道交错有序,地面均为青石板铺就。古建筑均为青砖、青瓦,二层楼四合院,门额上有格花窗、阀越雕刻精美;房屋地面青砖漫地,天井及走廊、室外过道等青石板铺就,天井板有井口天井和海慢天花等。该村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古村有八景,门第有牌匾、门联等。

地界村

历史年代:始建于明嘉庆年间,300多年历史

地点:桂阳县太和镇

地界村位于桂阳县太和镇境内。古民居始建于明嘉庆年间,坐南朝北,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现有清代建筑40余栋,村内有古戏台、舜公宗祠及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徐连胜故居等。整个古民居布局合理,纵布四巷,结构科学严谨,宜于通风和采光,充分体现了湘南古建筑特色。

地界村现有古建筑25户,人口100余口,均为徐姓,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属传统四合院式。正院中的天井是用采光、通风、排水功能。正门的正中间是用来祭祖摆神龛。其古居的墙面四角都是用整块条石,刻雕成鸟、兽,嵌砌而成。屋顶的飞檐空白处及屋檐下,都浮雕成各种花草、鸟兽,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随着历史的变迁,富有园林式的大飞檐的古戏台,早已“风烛残年”、舜公祠堂的风貌历经世纪的沧桑,记载着不同的故事。连接着古居之间青石板上,常年被雨水腐蚀的石面上,记载着流逝的岁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400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