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怎么写及范文

书评怎么写及范文,第1张

 书评怎么写?书评,即评论并介绍书籍的文章,是以“书”为对象,实事求是的、有见识的分析书籍的形式和内容,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从而在作者、读者和出版商之间构建信息交流的渠道。书评是应用写作的一种重要文体。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书评怎么写及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书评怎么写

 要写好一篇书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书评者必须首先对于文学的功能和其在社会上具有或应该具有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对作者创作动机要有所了解;再次,对各种文学体裁及其典型特征要略知一二。

 通俗地说,书评应该是评论者的主观判断与用来源于作品的客观事实进行论证有机的统一。尽管书评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主观的反应,但如果他缺乏某种客观性,那么他就站不住脚。这种客观性就来源于从作品中印证材料。

 评论者应该公平对待作品的作者,没有充分的事实做依据,是难于被人接受的;反过来,仅仅用作品中的事例堆砌而成的缺乏评论者鲜明观点的书评不是真正意义的书评,充其量,那只是一种读书报告。因此,在书评中,论证是非常重要的。评论者应该对作品进行认真、细致的阅读、思考和分析,要问问自己为什么会有那种印象或反应,并向读者提供充分的证据以证实自己的观点。

 二、书评范文

 《年轮网络日记》书评

 捧起《年轮网络日记》,视线所及的几个字,拨动心弦,琴音渺渺而来。我相信,沉默的心灵郁积得久了,是需要倾诉的快慰,需要听众的包围。因为陌生,所以真实。每个人的悲欢,源自心灵深处的恣意流淌,打动我们的,唯有真情。

 《年轮网络日记》真实地镌刻了满满的爱与哀愁、痛并快乐、失落与收获。悲欢离合有几多,渐行渐远渐无声。只有文字,成了不败的记忆。《年轮网络日记》一直在枕边放着,只要有空我就会翻看,看看这些鲜活的记忆。晓薇对爱情的浪漫怀想,笔墨细腻;莫言悔的《第三者自白书》,字里行间的深爱终化无言;倾城,还有炎子,她们用爱划过冰冷的网;紫玉冰凌的《女人的天空》,飘着淡淡的花香,成熟睿智的思想不仅仅是岁月打磨的功劳。

 说到此,最让我难以忘记的还是雨天梦晴。在这场文字的盛会上,她可谓是最让人瞩目的领舞者。一个游走在婚姻边缘的女人,对爱情、对婚姻有着怎样独到而深刻的领悟呢?然而每一次领悟,却又都是如此的疼痛。

 “我曾经天真地以为,有了性关系的异性是不可分割的两个个体的组合,性就像一纸不容反悔的合同,永远牵和着双方。而有了性关系的男女终生都会拘泥于这种身体的组合,为对方保留一定的私有空间。”对爱情的憧憬,尽管是曾经,现在读来依然撼动人心。“如今,当我经历了性和性的想象后,才知道性只是人的一种本能的需要而已,它有时和感情无关。”这种领悟,无关对错。只是悲凉种种,尽在不言中。

 “我将只是萎谢了。”张爱玲的句子,是有爱情的女人心底的道白;还有纳兰性德比秋夜还凉的诗词:“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我们终将年华逝去,大多数女人都不敢再去奢谈爱情。男人的怀抱,终究不是女人永远的江湖。爱情予人甜蜜的想象,婚姻给人成长的元素。

 《夏日秋水》,仿佛一曲《琵琶吟》,娓娓道来微微的心酸,却又不乏对明天的希冀。莲妮的《我忍你十天》,是很有个性的一章。一气呵成,也不免让我看得有些胆战心惊,不知会做怎样的演变。其实,婚姻是首两人合弹的曲子,因为太长难免琐碎,一方松懈则会杂音渺渺。爱,因为宽容和理解才得以被看见,才得以永恒。

 矢儿的《牵手走过十年间》,让我们看到幸福所在。如果说雨天梦晴笔下的婚姻是在如晦风雨中飘摇的玫瑰;莲妮十天的忍受终于等来云开,于是有了“幸福是咖啡里的糖,必须自己放;温暖是心灵的血液,必须自己努力地压缩释放”的感悟,那么矢儿的十年牵手不知道当中有没有轰轰烈烈、生死离别的爱恋,后来大概就如涓涓细流一般,流失的多了,沉淀的东西也多了吧。

 有的时候,爱到了深处,爱得太久了,就学会了宽容,生活诸多的无奈,不管是男人也好女人也好,谁也没有太多的精力让爱变得那么完美,给彼此一点空间,保持那份距离,爱或许会更美。爱情无需刻意去把握,越是想抓得牢越是容易失去自己,也容易失去彼此间应该保持的宽容。爱情,一如冬天取暖的刺猬,离得太远,会冷;靠得太近,会疼。

 轻握着书卷,我开始怜惜起《年轮网络日记》中的女子了。

 季羡林谈人生书评

 记得当时是单位每人发一本的,而且后来还开了分享会,我也谈人生 。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季老总能用最简单的话语把最深刻的道理讲出来,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大家”啊!

 在我这个年龄,谈人生是否年轻了点?但不谈人生,是否又似无志之流?仔细想想,每个人都有资格来谈人生,季老有,你有,他有,我也有。

 我想,若季老他老人家还在世,若真的能看到我们七嘴八舌地谈论人生,他一定是很赞迎的,尚不说我们谈论的深与浅,但谈了必比不谈好,谈完了,或多或少总会有收获的。以我的阅历来谈人生,与季老比,自愧差悠远。

 但我必须谈,谈的目的不在于与谁比高低,比好坏,而为了让自己活得更明白、更有目的,让自己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

 前段时间忽觉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于是常问自己:“我这一辈子到底想怎么过活?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接着我给自己预设了一个寿终点(听着有点可笑和可怕),把我这一辈子分成了几个时间段,然后每个阶段都订了一个目标,当然这些目标并不一定切实可行,但我至少有了前进的方向。

 再回头看看这些目标,真正为自己享受所定的倒没有,每个目标都充满了他人与他物:有亲人、有爱人、有所在的环境甚至有国家。才发现原来一个人的能量有这么大,很多因素都是牵牵扯扯地联系着的,不再有绝对地单一。人的一生过得幸福与与否,心态很重要。

 季老的平和与淡泊也感染了我,面对发生于周围的种种,我也学会去坦然处之。放松、自然的心境让我活得不再那么累,而且竟能将自身的潜力挖掘。人首先选择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就要信任和喜欢自己的选择》。女人往往喜欢比来比去,争风吃醋,东家长西家短,可我却天生对这个没兴趣,但可能同时了丢了很多“丰富的信息”,可我却傻乎乎地满足于此,因为我不想让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挤满大脑,而减少我思考的空间。

 我们这一代八十年代出生的人,还依然习惯于从别人的评价获得对自己的肯定,尤其是名利,几乎成了唯一的追求,其实所谓“名利”只是外部促进你成长的一种强化手段,可是却被大家当成了唯一的目标,一切都为之所限,而忽视了最本质的东西——自我的成长。很多问题,当深陷其中时往往为其左右,不知所为,而当我们站在一定高度、一定角度时却能如季老那般客观冷静地看待和处之。可见,为自己寻找自己人生的基点的确重要,这时,想起六一人爱说的一句话:“眼界决定境界”。

 又读到季老“不完满的人生”一章,这章应该让我们这些年轻人多看看 ,免得整天愤愤和失意于种种不完满中。年轻的时候,总是对未来有着种种的憧憬,只要未来的时候未到,总会抱着一个完美的希望,追寻着自己完满的人生。

 而真实的现实一次次出现后,才发现生活中原来是交织着无数个不完满的。才开始学着从“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从“完美主义”走向“不完美主义”,开始去学着心平气和地看待甚至欣赏着各种不完美的事情和各个不完美的时刻,才理解了“完满”与“不完满”的可爱之处:所经历的事情诸完满,那末最终的人生却不能称得上完满;如果走过的路中有不完满,那你的人生才是真正完满的人生。

 理解了它,整理了心情,生活又变得趣味横生。有一种笑看风云的感觉,对于这种状态,想到用“超然”来形容,不知是否适宜。很庆幸自己在年轻的时候能够读到这样一本好书,让自己能深入思考人生。刚刚步入社会,坦认我自己诸多不足之处,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环境中因素繁杂,倘若没有自己的追求和看法,则容易随波逐流。对自我人生目标的确定与分解离不开对自己的清楚认知和对环境的深入了解,坚韧是我的长处,多思则影响我前进,这点和季老有同感,思太多则会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容易在潜意识里产生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可能是由于在环境中没有获得安全感的缘故。纵横分析,结合各方面现状,摆正态度后,该轻松上阵了。

 真正的人生不是谈出来的,是走出来的。祝福所有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不完满的完满人生,此话听来易解实难行,努力吧!

 雅舍梁实秋书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题记

 拜读梁实秋的《雅舍》,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刘禹锡的《陋室铭》。暂且不看《雅舍》,我们先看看刘禹锡要想表达什么思想。

 刘禹锡通过《陋室铭》表现的主题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淡泊明志、不为物所役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怀着这样的崇敬之情我继续往正文看。第一段主要讲“雅舍”的特征:简陋,不能避风避雨,风雨来往无阻。此段作者在介绍木头架子时,用了一个拟人的句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使得雅舍的简陋形象化、具体化。第二段主要讲的是“雅舍”的地理位置,雅舍位居半山腰上,以及雅舍旁边的风景,还有客人来的话要上几级阶梯。第三段作者以幽默诙谐的口吻诉说了雅舍的简陋,可以与邻居互通声讯,特别是讲到蚊子和老鼠,以其幽默看出作者是个生性乐观之人。如果说前几段都是讲雅舍的基本特征的话,这段讲的就是雅舍的“思想”了。最喜“雅舍”的月夜,细雨蒙蒙之雅舍,以其凝练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月升中天,细雨蒙蒙,大雨磅礴下的“雅舍”图,又通过雅舍陈设之简,表达出作者淡泊明志,不由得又想起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把自己置身于世外,人便超然脱俗了,不为世事所累,这不是陶潜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雅趣吗?“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雅舍啊,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啊!

 由此我感慨良多,当今时代下,能居陋室者,能安雅舍者,少也!现代的人往往只看得到物质上的东西,精神上的东西也越来越物质化,利益化。再难有那些淡泊明志,像孔子所言“君子食不求饱,居无求安”的雅致,灵静致远、志存高远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因此,当我们居于陋室,当我们身处困境,不要埋怨,不要浮躁,我们要懂得享受生活,享受上天给予我们的一切苦难和幸运。不管幸福,不管困难;不论贫穷,不论富有;不在乎你身在何处,我们都懂得这是上天给我们生存的恩赐。我们再穷也不能穷到思想匮乏,再累不能累到只认识钱,再困难也不能难到泯灭了人性。

 当我们不能感恩生活时,就想到一盏香茗,一副茶几,一栋陋室。念天地之悠悠,唱一支赞歌给生活。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我们不论出生,不论富贫,只要有爱,我们就要淡泊明志,让思想在陋室上优雅地萦绕着,随着香茗飘到阳光的笑容里。

 那阳光下的陋室和雅舍,笑得好甜,好甜!

 《白领江湖》的书评

 玉壶冰心的长篇职场小说《白领江湖》,讲述的是五星级酒店财务**缇香职场起伏,绝境重生的动人故事。书的封面简洁而时尚,这也恰好符合讲究品味与细节美的酒店业。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职场,那就是你的江湖。”“江湖切磋拼实力,谁够资格!”这样颇有力度的封面语,也似乎在启发着读者,这其实是一本适合所有职场人阅读的小说。

 小说通过缇香和香港总监之间由互相赏识到最终相忘于江湖的结局,真实反映了现代职场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的微妙复杂的关系,也描写了醉心工作的女白领们因此而不得不对家庭的忽视。对于缇香经历挫折后的心态与重新焕发重出江湖的勇气也做了细腻深刻的描写,并对香港总监前后判若两人的人性本质做了一定的剖析与揭示。

 小说女主人公缇香,不同于以往所有职场小说的女主角。她真诚敬业,不擅心机,不屑潜规则的洁身自好的品质,却没有留住曾经一度对她欣赏有加的香港总监的目光。只因本性纯良的缇香,不懂行走于波涛汹涌的职场江湖,除了努力,除了懂得对赏识自己的老板感恩,还需要有一份审时度势,逢凶化吉的技巧,才能免于被小人陷害的悲凉境地。

 看了太多描写职场幸运儿的小说,再看看这个不幸运的职场人缇香是怎样自我反思,冲破失意的阴影,重出职场的,或许能带给我们更多更深刻也更亲切更实用的感悟和启发。

 跋涉于纷纭职场的芸芸众生,也许都难免会有失意落寞的时候,是从此怨天尤人一蹶不振,还是静心思索得失,再战江湖,《白领江湖》的女主人公缇香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失意的经历带给了她更加成熟的态度,更加干练的职业形象,更可贵的是,这样完美的转身,她没有用失去自我来实现。如果说,职场角逐真的是没有输赢,只有浮沉,那么,在浮沉中缇香所表现出来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既现实又务实的态度,可以称得上是她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

 这无疑是一本情意真挚,文笔清丽的职场小说,粉墨登场的职场众生相,既让人们见识了风云变幻的职场凶险,也让人们感受到了温馨美好的职场情意。

 这也是一本给人力量的职场小说,女主人公在纷繁复杂的职场纷争中,依然保持玉洁冰清的美好品质;面对患得患失的虚情假意,却还是执着于一份纯真无悔的付出。这种积极进取的态度,敢于反省的意识,笑看浮沉的心境,勇往直前的信念,帮助她迎来了职场上的又一个春天,也给了读者们继续拼搏职场,笑傲职场的信心和力量。

 《撒哈拉的故事》书评

 《撒哈拉的故事》大概算不上是什么不朽的名著,顶多就是爱好旅行的作家出游时的故事罢了,但这些文字中透露出三毛对世界的大爱和乐观,却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学习。

 沙漠中的人们远离文明生活因此粗鲁、不明是非,有着许多让我们不敢想象的恶习,但三毛并没有远离他们而是积极帮助他们,给邻居家女孩治病,给游牧人带止痛药,教她们认字、读书……

 文章中最温暖人心的莫过于三毛积极向上、永葆激情且永不褪色的生活态度了。沙漠中的生活枯燥单调,三毛像个魔术师一样总能把家中装点得清新美丽,门外黄沙漫天,家中雪白的墙壁,古色古香的书架,栩栩如生的石雕,三毛捧一本书细细品味。

 三毛真是生活的艺术家!

 还记得我们曾呐喊着不要变成年轻时最不想变成的模样,不忘初心。一颗心渐渐被麻木占据,想一个机器人重复着一成不变的生活,抱怨、苦恼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青春的誓言不知跑哪去了。但只要我们心中存在一个三毛,那片沙漠,那种对生活的热情,所有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或许我们不曾在茫茫人海中遇到过一个名唤三毛的女子,但我们却可以在字里行间体会到幸福、温暖、恬淡的感觉。

 在一个宁静的午后,煮一杯咖啡,捧一本《撒哈拉的故事》,微风拂面,咖啡香浓却略带苦涩的味道在口中蔓延,回忆拉着扯着心,将你带回青春韶华,懵懵懂懂却永不言败,不谙世事却对一切抱着最纯粹的爱,心情归于平静,睁开眼,开始认真对待生活。

 夕阳西下,沙漠被染成金黄,喧嚣散去,化作最后的句号。

 沙漠中的清泉还在静静流淌……

利用春节假期,我精读了作家黄梵所著的《意象的帝国》,这本被王鼎钧、欧阳江河、灰娃联袂推荐的写作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封皮展开是这样的——沉静浪漫的灰蓝色,寥寥数语随性散落其上,一眼看见留白的“诗”。

回忆起大学时期我第一次买诗集,不太厚的两本,分别是莎士比亚抒情诗选(梁宗岱 译本)和木心先生诗集的《我纷纷的情欲》。那时我对新诗学问一窍不通,顶多是随着诗人的叙述在脑中铺出些画面。

诗人究竟是如何抵达诗情画意的?

同一种隐喻,在散文和小说里可以用几千字、上万字去构建,但诗人是通过什么方法将其凝结在几行诗句里的?

我甚至还好奇,当一个灵感出现时,那个人为什么选择写诗?

应当说,《意象的帝国》完全解答了这些小白问题。不仅如此,也让我们知道应该如何精读中西方的好诗。

为什么我认为这本书人人都应该找来读一读呢?

在我看来, 剥开诗歌外壳,这终归是一本塑造审美品格的书。 黄梵首先是一位诗人、小说家,于是他选择从新诗进入,呈现美的视角。我猜测,说不定他也可以选择从无人机设计或美术史出发,因为他是飞行力学专业的理工大神,同时在南京理工大学任教多年,除了教创意写作课外,他还执教中西方美术史课程。

诗歌之路又窄又静,然而它等同于一个人的审美力,一旦在心中成型,就能够通过一只眼睛、一根手指、一个耳朵的通道,影响到个人生活和工作,包括子女教育。

这本书共有四堂大课,细分为29节小课,其中穿插了丰富的课堂作业和点评。通读下来,让我身临其境,重新回到课堂补上了一门学生时代的必修课。

黄梵说,他见过无数人的写作不缺技巧和文采,但缺乏契合现代写作的观念。 这让我想到乔布斯也曾提出类似尖锐的观点,他把陈腐的观念称为束缚人的脚手架,人要走出来,才能创新。恐怕没有写作者,心甘情愿于固步自封吧。

黄梵并没有直接列举出他所认为的陈腐,而是根据他本人和其他作家的写作实践,直接介绍了几个现代写作的核心观念,适用于各种体裁。

我无法在读书笔记里赘述每一个观念,有心人自然会去读。我只写出以下核心词汇,作为这一章的笔记备用。

可以说,这些核心词构建出了一个旋转矩阵,它不会教我们如何去写,而是告诉我们如何科学地组合写作技法,提高“中奖”的可能性。数学的旋转矩阵是用计算机设定的,而文学的旋转矩阵是在头脑中设定后,再依不同的文学体裁之轴线旋转,继而包罗万象。

世事变幻莫测,真想落实到笔头上,我经常要犯难很久。比如,我会反复写出不同的开头,兴致和自信愣是被自己给玩残了;要不就是以一种罗曼蒂克的情感去建造一个宏大的故事,可每次都寡不敌众,留下一个看起来很美的空壳。这第一堂课,果然是深谙初学者的苦恼啊。

黄梵说,他自己其实”对开头满不在乎“,名家写出的普通开场远多于他们经典开场;

一些作家会“暂时为作品只构想一个主题,借助这个主题的牵引,进入比主题更立体的作品世界”,比如余华的《活着》,也是在写的过程中由简入繁;

突破“护短”的心理关卡,是很多初学者面临的困难,对”父亲“”母亲“以及”我“这三个人开刀,应该成为早期的写作目标之一……作者丰富的写作与教学经验,无疑成功地让文字放下了偶像包袱。

每一节课后都会有作业,还有几个是与同伴互动的写作游戏,很有意思。我挑了一个相对独立的题目,作为第一段读书笔记的收尾。

这一堂课,黄梵讲的是写现代诗的基本功,先写好一句诗,而不是一整首诗。

因为他本人积累了丰富的新诗写作与教学经验,所以在讲述基本功的过程中,他陆续提出了不少新诗入门者常见的问题,甚至不少已经写诗大半辈子的人,都不一定能够意识到的障碍。

写作新诗的难,可能来自于:

意象?臆想?我原以为,意象不过是把一个有小情绪或大情怀的比喻放进诗里,偶尔一用作为点睛之笔。就选择我早年买的那本木心《我纷纷的情欲》中的一首短诗举例来说,究竟哪句是意象呢?

印度

邻近几家印度人

风,肴浆的调煮

印度人连续吃喝么

华严蛮荒的香味

不必再去印度了

浓烈的香味

率领印度找上门了

          木心(1997)

那么,风引出的第二句是意象吗?最后两句所谈香味的行动算是意象吗?

读完这一章,我才知道,意象岂止这三句!

黄梵告诉我们,意象分为客观意象和主观意象。 客观意象是眼睛可以看见或者虽然不能直接看见,但在现实中可能存在的物体或物象, 比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诗人多多的“我修剪你种下的树”,意大利诗人蒙塔莱的“翠鸟在腐烂的臭尸上呱呱盘旋”。 相反,️主观意象指想象的、内心的图景,一般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 比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台湾诗人夏宇的“把你的影子加点盐”,臧棣的“我用芹菜做了一把琴,它也许是世界上最瘦的琴”。

有没有发觉,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现代诗,滔滔不绝地发表感触,但读起来索然无味,多是一些空洞而抽象的观念? 这些诸如爱情、存在、孤独等等抽象概念都是非意向事物。作者告诉我们,一旦启用这些非意象事物,需谨慎,时常要和意象搭配在一起,让观念变得可触摸和具象。

中国古典诗主要以客观意象为主,主观意象为辅。到了新诗,因为主观意象的诗意更加浓烈,并且由于文化差异和个人体验不同,一个巧妙的主观意象足以让文本产生丰富而深远的意味,因此主观意象成为新诗的指挥棒,弥补了新诗少格律和形式自由所造成的诗意浅淡问题。

有了关于意象的分类概念,再来分析上面木心先生的诗《印度》,就简单多了。

头两行都是清晰存在的客观意象(印度人,风,肴浆),接着插入了两句非意象诗句——直抒胸臆的看法,用来引导读者随他一同思考:印度人连续吃喝么/不必再去印度了。最后,以两行颇有气势的主观意象收尾:“浓烈的香味/率领印度找上门了”。

想一想,香味真能率领一个国家吗?香味又没有嘴和四肢,并不能发号施令来统帅一个国家,所以这是一个夸张说法。恐怕木心想说的,是香味塑造了一个国家的形象,邻居家的气味代表了一种异域文化,不可抵挡地进入了他的生活。但木心用主观意象,把印度香料的形象处理的生动,又引人遐想,他的邻居是一个征服者?一个友好访客?还是一个幽默的侵略者?每个读者根据自己过往经验,会有自己的解释,这恰是新诗青睐主观意象的原因。

大道至简。看似深奥的诗歌写作,被作家黄梵拆成一个个小洞穴,带领读者用笔尺探究一句诗的内部情趣。

他总结出四个简单易学的 “诗句模式” ,如“A的B”、“让A做A做不到的事“等等。当我逐条按照这些公式完成作业后,就发现一向被束之高阁的诗意美感,那种隐匿的、潜在的或是自然从属于诗眼的技巧特征,被他的公式突出展现出来。几乎每个人都能够用这些模式,写出一句像模像样的现代诗句。当然,这仅仅是从0到1的部分。

再回到木心的诗,这首诗虽短小,可读起来内容丰富,潜藏着活跃的节奏,这是什么方法呢?在这一堂课里,我也找到了可能的答案。 黄梵提到,用客观意象写诗时,难度更大的是“逻辑跳跃”或叫“蒙太奇手法”,“留白”,让读者去完形填空。 木心的前四句,就在人、自然和烹饪之间,反复跳跃,一句和一句之间制造出微妙的拔丝效果。

黄梵告诉我们,前边的公式不过是基本舞步,可以当做一种无关“文学道德”的语言游戏来训练。一旦理解了主观意象和客观意象的充满辩证式的写作方法,自然能产生一种野心,那就是让诗句更加接近于诗者本人的声音。于是,更多的技巧孕育而生,与第二堂课的基本舞步一起混用,以形成一个小部落。

今天是大年初五迎财神,迎得有点疲惫,我完全失去了整理笔记的动力。如果你和我一样,对下面几个问题存有疑虑,那我建议朋友们还是直接找来读好了。

为什么别人总说读不懂我的诗?

意象如何写得准确?这个准确由什么来定义?

事物错搭,为什么会被现代诗人推崇?

主观意象和客观意象,在一首诗中如何分配比重?

我想象力不够丰富,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建造出陌生感?

我想象力过分丰富,爆炸式的陌生感一定是好诗吗?

什么叫新诗的最小诗意单元?

新诗不就是分行的散文吗?也有强制的形式吗?

转行、空行、逗号、句号这些形式对新诗而言是必要的吗?

这一章的习题难度一下子升高了好多。附加一个我的读后练习,尝试消化好一节课的内容。

1916年,胡适看似随心写成的《蝴蝶》一诗,开启了中国白话诗的探索征程。当时的胡适,正受到了西方新思想的影响,立志于“活文学”的探索,他主张破除旧体文言的形式束缚,抛开用韵和用典,抛开禁锢千年的诗体严规,以新鲜而自由的白话气息和词语,新塑二十世纪的中国诗歌。

如今,新诗历经百年,经过几代诗人的探索,诗观与技法已是百家争鸣。 更为重要的是,当代新诗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典诗的音乐感与节奏技法,古为今用,并结合西方现代诗的多种理论精髓,为中国新诗的写作者拓展出非常辽阔的空间。

第四堂课上,作者细致讲解了“写出整首诗的若干方法”。

你可以选择跟着《诗经》学习客观意象中的音乐感;跟着策兰《死亡赋格曲》,去体会叠句和重章里的情感节奏;跟着戴望舒和北岛,使用重音的浓与淡;或者用闻一多的音尺,去量一量自己的诗。

你也可以站在里尔克的豹子面前,用象征主义手法完成一首与理想有关的诗;学习到西方意象派创始者庞德,花费一年时间,将三十多行的诗句删减出一句关于花和脸的隐喻;去感知爱情的痛楚,是如何隐藏在台湾诗人钟灵的“活结”和夏宇的“蛀牙”中。

我知道了,原来名家也在早年经历过诗句晦涩而刻意赘述的尴尬;原来三段式ABA'的经典结构处处可见,甚至可以体现在一份鸡蛋三明治的设计上…… (后附食谱)

精彩纷呈的笔法,是赏读新诗的切入点,能让内行人一眼就看出这个诗人的功力。同时,它们也是拦住门外汉的隐形门槛,如同拦住了当年的我,手持莎士比亚和木心诗集,虽然轻易便会醉心于一场雪景的美,却看不清一片雪花的秘密。

今天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日。读完全书,我更倾向于称之为新诗的显微镜。

用它,再去看线上线下随处可见的现代诗,包括里的诗,都能找到一个绝佳的谈论视角。

附上食谱一则。因为不含酒精,只好排在我的食谱目录之外了。

七夕,是中国最浪漫的节日。“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在这浪漫的时刻,一份浪漫的礼物是必需的。而书就是最复古的浪漫。在浪漫之都法国,很多男士搭配玫瑰花的礼物就是一本精心挑选,并亲笔书写祝福的书。同样很多女生搭配领带,钱包等的礼物,也是一本自己精心挑选,并亲笔书写祝福的书。书可以彰显送书者的品味,也能带给对方别致的体贴和温馨。很多朋友和我说,朋友送的很多礼物,像巧克力,吃掉就吃掉了。像香水,用掉也用掉了。但是书,不论何时打开,都能感觉到温暖和甜蜜。

上一篇》》》》》 七夕的礼物还没准备?送这些书,来场复古的浪漫吧(给女生的礼物)

我上一篇文章写了适合男生送给女生的书。这一篇写写适合女生送给男生的书。其实爱书的男生真的也很多。七夕送男生书比送女生书可能会容易些。打个比方,一个男生喜欢科幻,七夕你送给他《三体》,男生一般都会很开心。一个女生喜欢科幻,七夕你送他《三体》,怎么都感觉有点别扭。(PS:打个岔,如果我喜欢的女生送我书,即使是《新华字典》我也开心O(∩_∩)O~~) 我结合平时留心的书单,和在书店工作的经验,向您诚挚推荐一些适合七夕送给心爱的他的书。

一《寻找无双》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男生不能不读王小波,女生不能不读周国平。”

小波的好作品很多,这本书我把它排前三。书名也很适合作礼物。(自行脑补送男生《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画面)

这是小波的第一篇长篇小说。文笔已经很老辣,读来充满小波的味道。小波说,这篇的主题是追求智慧。也可以认为是去寻找那些失落的记忆。

互动百科是这么介绍这本书的:

罗素先生说过,参差多态乃幸福的本源。小波常常引用这句话。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梦具有一种荒诞的真实性,而真实有一种真实的荒诞性。”

二《活法》

即使没有人送你这本书,我觉得每个男生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互动百科这样盛赞此书:

《活法》这本书,非常质朴,它的思想和内涵都达到一种大道至简的境界。在书中,稻盛和夫提出的人生方程式是:人生•工作的结果 = 思想方式 热情 能力。他认为一个人的能力不是最重要的,而思维方式与对工作的热情才是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他认为人格=性格+哲学。这个哲学即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学习到、领会到的哲学。

这是一本很耐读的书,不要小瞧他所说道理的简单。这么多经济学界的泰斗,著名企业的大佬都奉它为圭臬。而且它很适合多读几遍,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读这本书都会有多一些的思考;从不同角度来看同一本书,看到的是不同的自己。

三《爱的艺术》

很多男孩子对于爱都是钝感的,大多数人认为爱是偶然,是激情的产物,只有幸运儿才能坠入情网。

弗洛姆认为人们产生这种错误的想法有三种原因:(1)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2)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3)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要掌握爱的艺术,一是掌握理论,二是掌握实践,三是要把成为大师看得高于一切。

有一篇很好的书评《爱是一种需要实践获得的艺术》对本书的概括很到位:

所以我们都要学习爱

四《史蒂夫▪乔布斯传》

很多男生喜欢传记,很多男生也崇拜乔布斯。这本传记是传记类的畅销书,乔布斯的大名不需赘述。而且这本书确实写得很好,翻译得也很棒。

过去我们崇敬圣人,大多是因为他们完美的品格——如果他们也有缺陷,至少不会记载在史料中。但是,乔布斯,我们知道他的伟大,也知道他的臭臭的脾气,所以我觉得这很难得。这股纪念乔布斯的狂热不是盲目的,不是被迫的——没有权势操纵,没有蛊惑人心——即使有商业驱动,也是自由的经济行为。

有篇很有意思的书评这么写道:

这不单是一部传记,就是一部硅谷的历史书。那是一个多么神奇的时代,看着牙痒痒的过瘾,恨不得跳进去做个决定。

我想起韩寒的一句话:“就像每个时代的人都觉得自己错过另一个时代一样。”

五《木心诗选》

你也许会问我,送男孩子诗歌散文的话,为什么不送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呢?你瞧名字多美。是的,你说的一点都没错。但不知从何时起,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木心的作品,而且很大一部分是男生。

如果这个理由不能说服你,就当作我偏心吧。

有人这样评价他:

也有人这样评价他:

说的都特别好,而我读木心的诗,常常会被那种温柔的感触所浸染。和很多人一样,我偏爱他的短诗,好读,韵律感强,又不乏韵味。比如这首《我》:

我是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

你再不来

我要下雪了

听说过这样一件故事:84岁的木心先生已在老家乌镇过世。“诸事忙过”,陈丹青从柜子里取出这5本笔记“摞在床头边,深宵临睡,一页一页读下去,发呆,出神,失声大笑,自己哭起来……

从前只知从前慢,初心何堪木心说。

六《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

送男生绘本?是的!

送黑白的绘本?是的!

送故事这么简单的绘本?是的!

满腹疑问的你可以把这本书从头到尾慢慢得看一遍,然后很多疑虑都会消失了。

就像畿米的很多作品一样,这本绘本不单是给小孩看的,也是给大人,给恋爱中的男女看的。

故事很简单:失落的一角彷徨地停在一旁,等待有谁路过将它带走。它遇到的人也不少,有一看就知不相宜的、不懂配合的、自私的、很多缺陷的、像恶狼般吞噬很多人的、精选细选的或胆小的,总之无论谁来到都可以试一试,结果当然是失落的人更失落。好不容易等到了,因自己的成长又分开了,终于它靠自己站起来了,不断的向前滚动,跌倒,没有了所谓的棱角,它变成了一个大圆满一直向前,向着充满希望的未来……

失落的一角:关于主动的缺一角的圆追爱的故事。

遇见大圆满:关于被动的一角的等爱故事。

对于绘本,过多的解读是多余的,如果你体验过在社会、在爱情中那些磨磨合合,你就一定能从这本书中找到共鸣。

七《带一本书去巴黎》

书名很浪漫,书的内容也很有深度。

作者把历史、典故、文化、渊源等等诸多知识轻轻松松洋洋洒洒地说给你听,很硬很有料。

林达,是一对美国籍华人作家夫妇合用的笔名。夫为丁鸿富,妻为李晓琳。两人都是1952年出生于上海,曾插队黑龙江省。1991年移居美国。夫妻合用一个笔名,合写一本本书,这本身就是很浪漫的故事。

林达把“我”化作一位远方游客,让故事自己说话。他带着一本古老的小说去巴黎,而不是仅仅带着自己的眼光去巴黎,于是,小说中的巴黎,历史中的巴黎,自己看到的巴黎,这几方面交错而行,叙述的层次丰富起来。当游记碰到文学,当文学碰到历史,当历史遇到政治,便带来了深度的思考。

但也不要奢求从他的文章中一定要看到什么隐喻。我觉得一个读者说的很好:“林达并非学者出身,他要做的就只是去给我们一些光,他的立足点并不是在于“专业的政治评论”,而是让我知道一些事实罢了。在他的书里也至始至终都是讲一些故事,至于这故事于读者有或浅或深的影响也是因人而异的。”

八《中国好人》

起码以我的经验,很多男生是很喜欢读历史书或和历史相关的书的,不论是经典的《三国演绎》还是《光荣与梦想》,都有大量的男性粉丝。在易中天最热的时候,学校图书馆随处可见借阅《品三国》的男生。

而我觉得写历史的人里有一个鬼才,那就是刀尔登。

他的文笔洗练纯熟,又带着冷静机智。很是通透好玩。他写的是读史小散文,书中思想全凭历史人物而发,而我有些甚至都没听过。但说的是古人旧事,揭的是中国人骨子里扔不掉挣不脱的秉性脾气。

书共分三辑:“中国好人•中国坏人”、“世事•人情”、“以天下为狗任”;在作者的态度是:其实所谓好人也不是那么好,所谓坏人也不是那么坏,中国历来的以道德杀人、以忠压倒孝、以忠压倒仁,以及以所谓大节掩盖小节的评价标准和认识视角是有问题的。

著名作家刘瑜曾经这么评价刀尔登:

九《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名字特别有意思,到目前为止都很畅销,算是最著名的两性情感关系著作了。对于指导恋爱还是生活或是工作,都非常有意义。就是篇幅有点长,有点琐碎。

作者以男女来自不同的星球这一新鲜、生动、形象的比喻作为他的全部实践活动的理论支撑点:即男人和女人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情感上,都是大不相同的。这一比喻贯穿着他的这本通俗的畅销读物之始终。

这本书介绍了男女思维方式的不同,让人深有同感。

有人把数百页的观点精确概括了,我摘抄如下:

十《霍乱时期的爱情》

其实,挑适合送男生的爱情的小说很难,不是因为好的爱情小说经典少,而是实在众口难调。经典如《挪威的森林》,《理智与情感》,喜欢的男生也千差万别。所以干脆我推荐下《霍乱时期的爱情》,因为这本小说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现了时光的无情流逝,被很多人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

小说写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爱的故事。他们在二十岁的时候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年轻了;经过各种人生曲折之后,到了八十岁,他们还是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老了。透过这些爱情,小说表现的是哥伦比亚的历史,是哥伦比亚人自己破坏哥伦比亚的历史。

有人这么描述这本书的伟大:

还有一句话写得一针见血:

———————————————————————————————

以上的书都是我从很多书单中挑选,并结合自己在书店工作的经验总结而成。由于自己的读书和阅历有限,难免有失偏颇和带有自己的一点喜好,还请您包涵。衷心希望在这个《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的奇妙世界,每个女孩在《木心诗选》里能发现《爱的艺术》。也许你经历过《霍乱时期的爱情》的百转千回,也许你体会过《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的满心欢喜,也许你已经历经了很多很多的《活法》。你憧憬着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有《中国好人》的包容,有《乔布斯传》一般的传奇。请勇敢地追寻,也请你相信,那个他只是迷路了,他也在《寻找无双》。你们终会相遇,然后携手《带一本书去巴黎》。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边城温情

作者|惊梧

小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还有一条方头渡船,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只轻轻一点,一勾,便氤氲出了诗情画意,泼洒出了边城的魅力。

正如沈从文先生在《边城》题记里所说“对于农人和士兵,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的一切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我从文章里,便读出了这样一种温爱,在那个年代那个边陲小镇的特有温情,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翠翠与傩送之间的爱情,傩送与大老之间的兄弟情谊,翠翠与祖父之间的脉脉温情,无不在字里行间时时显现。

最吸引人的便是翠翠与傩送的爱情,这一对年轻人互相爱着对方,他们之间的爱情,没有山盟海誓,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金钱与权势的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这种感情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自然。

翠翠和傩送的初识或许并不那么愉快,但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爱,在见到的第一次,便被放在心上,就像白龙之于千寻,就像傩送之于翠翠。初见时便认为他是“轻薄男子”,黄狗吠叫时喊道“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却已经将他放在心上,时时记挂着。见到人时,羞于面对,百般借口;见不到时,却又挂念着,“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傩送晚上在屋外唱了一晚上的歌,像是梦中的虎耳草,第二天翠翠便上山采了一把虎耳草。翠翠把对傩送的爱恋藏之于心,见之于行,独独没有宣之于口,不免令人觉得可爱又可怜,倘若她有傩送那份要渡船不要碾坊的果敢,或许他们便可少走一些路。

但细细思索,这或许便是爱情的模样,纯纯粹粹,不参任何杂质,别人指导不得,再着急也无济于事。傩送可以为了翠翠放弃碾坊,出走桃源,翠翠也可以独自在碧溪等着傩送回来,尽管“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翠翠总会等到。

还有就是翠翠父母的爱情,他们一个是军官,一个是摆渡女,以对歌相识相爱,为了爱情,军官放弃了保家卫国的担当,摆渡女放弃了做母亲的责任,他们对不起别人,却唯独没有愧对自己的爱情,所以村里人谈起他们的爱情多是作为一种浪漫,一种风情韵事,而非耻辱笑料。因为艳羡,所以经常谈论,久而久之便成了一个习惯,时时讨论。

或许是当地浓厚的氛围所致,就连当地的妓女的爱情也无人加以指摘与轻视。就像沈先生在《丈夫》里写到的,因为经济原因,丈夫默许妻子去做妓女,尽管如此,当丈夫来到船上希望行使丈夫的权利却被逼的步步退让时,尽管家庭条件不允许,丈夫仍然义无反顾的把妻子带了回去,爱再一次战胜了物质。

提到这,不禁想到现如今人们的爱情。现在的人们好像失去了这种等待的耐心,认识不过几个星期几天几个小时,甚至于两个人根本不认识,便急匆匆的绑定了关系,建立了一段彼此不了解,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在极短的时间里结合,又在极短的时间里分开,彼此开始寻觅下一个对象,像是迁徙的候鸟,疲于奔波,无处可归。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人们的爱情似乎也与外在物质息息相关。人们开始在网络里宣泄情感,寻找慰藉,通过各种媒体各种方式寻觅自己后半生的依靠,他们并不仅仅是想要玫瑰,还希望同时收获面包,以保证自己的下半生衣食无忧。人们的爱情观念发生改变,假使爱情与物质不可兼得,他们宁愿舍弃爱情而保证物质,房子,车子,票子,权势,只要你有,不管你是年过半百还是情人如林,总有一些人前赴后继的“爱”着你,近些年接二连三的爆出某某官员被双规情妇多少多少已是屡见不鲜,而新闻上时不时的报道的一些原配小三之间的纠葛更是很好的印证。我们似乎已经找不到翠翠与傩送之间的那种心与心交融的爱情,于是我们愈发渴望遇到这种爱情。这或许就是我们一遍遍的阅读的原因,只为了去寻找现实中找不到的东西。

除了爱情,《边城》里面描画得极为细致的便是湘西人生命的形态和他们生活的方式了。湘西这个地方因着地势的阻隔保留着比较完善的楚文化内涵,外来文化的冲击较少,因此湘西人仍然保留着他们骨子里的纯真质朴与良善。

开头便写到,渡船人想给钱摆渡人,摆渡人,即祖父,不接受,他们相互推脱,谁也不肯让步,渡船人便把钱留下跳上岸离开,祖父连忙喊翠翠拦住渡船人,把钱还回去并送了他一把烟草才作罢,还有就是换做夏天祖父摆出的那一大缸供行人解渴的茶。平常的时候,他们互相送东西请喝酒,和乐融融;等到了有什么灾祸的时候,比如发洪水,“这些勇敢的人,也爱利,也仗义,同一般当地人相似。不拘救人救物,却同样在一种愉快冒险行为里,做得十分敏捷勇敢,使人见不能不为之喝彩。”救人水火,毫无他言。更明显的或许是祖父的死,得知祖父去世了,村里人个个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出物资,帮忙下葬,照顾翠翠,还有就是渡船人对翠翠的怜爱,老马兵担心翠翠想不开随时陪着她开导她,留下照顾她。

另外就是亲人之间。傩送和天保同时爱上翠翠,天保走车路,没有走通,傩送告诉天保他也欢喜翠翠,想要一只渡船,天保就鼓励傩送去走马路,给翠翠唱歌,他感觉到翠翠不喜欢自己,就跟船下海去了。而傩送不同意天保的退出,提出他唱歌一人一天的算,翠翠在哪天答应就和谁在一起,兄弟之间的谦让无不反映着湘西人的美德。

而祖父和翠翠之间的脉脉温情,则是给人更深的感触。女儿殉情,丢下祖孙两人,而祖父毫无芥蒂的养大了翠翠,并且处处为翠翠考虑。祖父担心自己走了没有人照顾翠翠,所以对翠翠的婚事格外上心,知道天保喜欢翠翠,告诉天保可以走车路和马路,猜到翠翠喜欢傩送,处处给他们俩制造单独相处的机会,四处打听傩送和碾坊的事,忧心翠翠走她母亲的老路,怕自己没有能力再抚养“小雏鸟”;在翠翠怕打雷时,温声安慰……翠翠总是尽自己的努力去帮祖父分担拉船的活计,依赖祖父,祖父生病担心不已。祖孙之间处处弥漫着淡淡的温情。

其实在沈从文所描绘的湘西社会那种温馨和谐的气氛下,却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作者想通过翠翠和傩送的爱情,去淡化现实的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尽管《边城》给人以温爱,但不可否认其在字里行间仍然飘散着淡淡的忧郁,这种忧郁恰恰不是作者故意渲染出来的,而是作品中自然的宣泄,然而这种忧郁并没有削弱作品的内容,反而使其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魅力和厚度。

_THE END_

注:文章首发于『萌芽论坛』微信公众号

有偿投稿邮箱:writer@mengyaluntancom

海底两万里的评价:《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小说不但能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赞扬了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体现了他们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扩展资料:

《海底两万里》创作小说之初,凡尔纳和出版商赫泽尔之间就书中的主人公鹦鹉螺号船长尼摩的特征展开了一场争论。赫泽尔认为该把尼摩描写成为奴隶贩卖交易的死敌,为他对某些海上船只的无情攻击提供清晰而理想的辩护。但凡尔纳却希望尼摩是位波兰人,他永不宽恕地把仇恨直指向俄国沙皇。

不过赫泽尔担心他引起外交上的分歧,使该书在有利可图的俄国市场上遭禁。最后,作者和出版商逐渐相互妥协了,他们认为尼摩的真正动机应当弄得模棱两可才有吸引力,尼摩应当被大致定位为自由的拥护者和反压迫的复仇者。

  一个人的爱与死

  呼啸山庄的评论

  一个阴郁中蕴含着激情,冷酷中包容着狂热的故事。

  凡是看过《呼啸山庄》的读者,大多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十分欣赏希刺克利夫,欣赏他爱的纯真、质朴、野性、至死不渝;一种是对希刺克利夫不以为然,认为他变态、冷酷、无法同情和理解他那暴风雨一般的激情和爱恋、毕竟19世纪离我们已经太过遥远,重读《呼啸山庄》的我们已经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时空。

  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呼啸山庄》呢?是不是欣赏希刺克利夫的都是情感上易激动热爱幻想追求完美的浪漫主义者?对希刺克利夫难以忍受的读者都是现实的功利的冷静客观的现实主义者?或者,每一次重读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希刺克利夫的机会,使聪明的读者有机会将手伸出自身的界限之外,触到另一个人心中复杂又疼痛的爱的内核?

  希刺克利夫是一个偏执的人,他爱上了一个人就为之牺牲一切,为爱不择手段,爱她到死,在英国北部风声犀利的荒原沼泽上,在一段封闭原始的时空里,又黑又脏的小野孩希刺克利夫爱上了带给他全部幸福与痛苦的凯瑟琳

  呼啸山庄是“厌世者的理想天堂”,在这个美丽又荒凉的封闭的世界里,希刺克利夫以一名外来者的身份出现了——6、7岁的他流浪得快要饿死时,被呼啸山庄的老主人恩萧先生带回了呼啸山庄。应该说希刺克利夫的幼年是不幸的,他在来到呼啸山庄前在饥饿和死亡线上度过,来到呼啸山庄后在辛德雷的欺负和虐待中度过,应该说这一前一后的处境同样艰难,可是,有了凯瑟琳,一切全都不同了。凯瑟琳是一个疯狂的小丫头,她的血液中就有着不安定的因子,“她在一天内能让我们所有的人失去耐心不止五十次,从她一下楼起直到上床睡觉为止,她总是在淘气,搅得我们没有一分钟的安宁。她总是兴高采烈,舌头动个不停——唱呀,笑呀,谁不附和着她,就纠缠不休,真是个又野又坏的小姑娘。”然而这个又野又坏的小姑娘确是善良又漂亮的,纯真的她不像她那已经长大的哥哥那样懂得嫉妒希刺克利夫受到的宠爱,她只是一个爱玩的小姑娘,她和童年的希刺克利夫脾气很是接近,经过艰难的流浪生活的希刺克利夫并不娇气,也不会像辛德雷那样小肚鸡肠在父亲面前争宠,在忙忙碌碌的山庄中唯有孤独的希刺克利夫最重视小凯瑟琳,虽然大家有着不同的身份和背景,但是对于两个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他们有着共同的年龄。辛德雷受到的是长子的教育,他注定要承担家长们“恨铁不成钢”的期望,他是社会的人;老恩萧年事已高,认为小凯瑟琳“比她的哥哥还要坏”;约瑟夫是一个有些神经质的一身宗教气的老农民,而耐莉的一直都是正统的想主人之想的优秀的仆人。他们对于想玩、想疯、想闹得凯瑟琳来说代表着规章和秩序,代表着理性的不自由的世界;希刺克利夫代表着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事实上不会发生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充满自由、冒险和无限的可能性,老恩萧的这两个儿女教育的都不好,几乎都是自己在成长中确立自己面对世界的方式的,因此辛德雷不懂得谦让和尊重,凯瑟琳也不懂得礼貌和安静,希刺克利夫带来的更是倔强、隐忍和功利化的态度。所以辛德雷才会对希刺克利夫处处找茬,凯瑟林才会对老恩萧说:“你为什么不能永远作一个好男人呢,父亲?”,希刺克利夫才会充分利用他在家里得到的宠爱对付辛德雷,抢走了辛德雷心爱的小马。

  这就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地——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做一个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的一切多是原生态的,放任的、粗砺的,包括情感,而画眉田庄的人们一个个则彬彬有礼,他们的世界是一个文明的世界,也只有在这样的两极中,才产生了非同一般的碰撞与交融。所以希刺克利夫可以嘲笑埃德加和伊莎贝拉在抢一条小狗,他还注意到了他们在争抢之后或许是由于羞愧(道德的自我约束),又都不要小狗了,他们哭了起来。要是希刺克利夫遇到这种情况,对手是辛德雷的话就会宁可将小狗撕碎,要是凯瑟琳想要的话他根本就不会产生想不想要的问题,一定以凯瑟琳为准。在这个细节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个孩子在情感上的细微差异,埃德加和伊莎贝拉在发出强小狗的动作时,是由自己的单纯的欲望出发的,又为他们的道德教养所约束(后来都哭起来,不要了)。可是希刺克利夫对待事物就绝对不会从自己的真实需要(欲望)出发,或许是他可以选择的余地已经太少了,他无比珍视凯瑟琳,又万分愤恨辛德雷,希刺克利夫对待世界的时候首先看待这世界是怎样来对待他,他对待凯瑟琳的无比真诚是从凯瑟琳对他的一片真心来的,希刺克利夫的欲望(需要)往往带上了“反抗”的色彩,希刺克利夫的需要是被歪曲的,在希刺克利夫这里无论是给予(凯瑟琳)还是掠夺(辛德雷)都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这与他的生活背景紧密相连,由于希刺克利夫得到的太少,所以他要求的更多,但是,没有人来告诉他,最应该的方式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希刺克利夫是复杂的,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关系着他是否背叛了他的全部生活(痛苦的不平等的生活),而凯瑟琳,埃德加、伊莎贝拉相比之下就要单纯的多,凯瑟琳对于希刺克利夫的理解和珍视同希刺克利夫对凯瑟琳的理解和珍视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就此也可以说,希刺克利夫对凯瑟琳的情感中本身就带有单纯的“喜爱”之外的东西,他所认识的凯瑟琳不是那个真实的小姑娘了。两个人一同到外面疯跑,对于凯瑟琳来说是“怪有意思的事情”,对于希刺克利夫来说不啻为一种反抗的形式(还有小凯瑟林肯和他在一起),凯瑟琳对这世界是好奇的,反叛的,游戏的态度,而希刺克利夫则是反抗的,背叛的决裂的态度,因此希刺克利夫往往看不到一些他应该看到的东西,想不到一些他应该想到的事情,他对这个世界更无情,也更容易走极端。

  两个孩子的友谊在缺少文明教育的情况下发展,他们被生活紧紧维系在一起,暴虐的辛德雷就是两个人必须一同面对的存在,在“斗争中”,两个孩子是“战友”,他们没有时间去考虑假如没有辛德雷,他们应该过怎样的生活,没有时间去考虑,对方在自己的眼中,有多大程度上是真实的。两个人的裂缝从小凯瑟琳在画眉田庄待了5个星期后开始出现了。那时,凯瑟琳只不过是一个12岁的小姑娘,3 年后,凯瑟琳15岁,答应了埃德加的求婚,又过了3年,凯瑟琳18岁,她嫁给了埃德加。

  在希刺克利夫心理,是埃德加夺走了凯瑟琳,在他重新回到呼啸山庄后他开始了他残酷的报复。然而是这样吗?埃德加夺走了凯瑟琳?住了5个星期后的凯瑟琳有了2点最为明显的变化,首先,凯瑟琳“懂得无理是可羞的”,“不愿意表现出她粗鲁的一面”,并以此保持了和埃德加的关系,取得了画眉田庄的好感;其次,“她对旧日喜爱的事物保持一种古怪的恋恋不舍之情;甚至希刺克厉夫也为她所喜爱,始终不变。年轻的林惇,尽管有他那一切优越之处,却发觉难以给她留下同等深刻的印象。”凯瑟琳不再和希刺克利夫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了,她总是试图调和希刺克利夫和埃德加之间的矛盾。至于希刺克利夫,也发生了变化,“那时他十六岁了,相貌不丑,智力也不差,他却偏要想法表现出里里外外都让人讨厌的印象,自然他现在的模样并没留下任何痕迹。”“他学了一套萎靡不振的走路样子和一种不体面的神气;他天生的沉默寡言的性情扩大成为一种几乎是痴呆的、过分不通人情的坏脾气。”

  凯瑟琳失去了童年,因为她开始理智的思考自己的命运,她知道自己不可能永远和希刺克利夫在一起,像孩童时那样,她要面对的是未来,而希刺克利夫没有未来。两个曾经站在一起的朋友彼此失去了对方,凯瑟琳知道文明是好的,但是那并不能带给她快乐,她在另一个世界里是“假的”,在荒野里长大的凯瑟琳不习惯文弱的脆弱的埃德加,在另一个世界里凯瑟琳背叛了自己的生活,她怀念以前的日子,怀念有一个骄傲地和她站在一起的小男孩,他把她当做自己,他们之间没有礼节和规范,只有真诚的相对。在呼啸山庄里,往日的和谐和快乐没有了,由于辛德雷,希刺克利夫没有了上进的机会,希刺克利夫自己放弃了自己,但是他还有一线希望,那就是凯瑟琳没有放弃他。希刺克利夫的自暴自弃建立在他的自卑之上。在他们的爱情中,甚至是在希刺克利夫出走的雷雨交加的夜晚,他们都未曾面对过未来,既然过去的生活已经回不去了,那么,爱应该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凯瑟琳这时暴露了她的软弱性,她“爱” 埃德加,可是,她又说:“你难道从来没想到,如果希刺克厉夫和我结婚了,我们就得作乞丐吗?而如果我嫁给林惇,我就能帮助希刺克厉夫高升,并且把他安置在我哥哥无权过问的地位。”凯瑟琳这样来面对自己的爱情,而希刺克利夫则选择了逃避,因为他无法面对。这一年凯瑟琳15岁,希刺克利夫16岁。假如注意他们的年龄,我们会发现,他们还只是孩子。他们的爱建立在凯瑟琳12岁之前,他们在童年找到了共同的快乐,但是从凯瑟琳从画眉田庄回到呼啸山庄开始,他们的爱就无处附丽了,但这种爱还在延伸,基于不快乐的生活(是封闭和生活把他们紧紧压在了一起),基于美好的想象。这想象的过程是漫长的,尤其是在希刺克利夫离开的3年里,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下,是怎样的生活让两个人对这爱念念不忘?在三年没有见面的两个孩子之间,可以保存下来的是什么?

  假如没有现实的接触,两个人怎么达到和谐,怎么终生不渝?现实的空间消失掉了,余下的只好用想象来填充了,但是,你想象出来的那个人,还是现实中的那个他/她吗?在希刺克利夫回来之后,我们可以做一些假设,假如3年后的希刺克利夫顺利地和凯瑟琳在一起了,他们能否和谐完美?希刺克利夫和凯瑟琳处与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境中,他们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超功利的爱情(假如有的话)能过坚持吗?假如能够,为什么当初凯瑟琳答应埃德加的求婚?事实上当他们开始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问题本身就已经不纯粹了。在希刺克利夫走之前的凯瑟琳的对希刺克利夫的爱,和3年后希刺克利夫回来之后凯瑟琳对希刺克利夫的爱是否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如果说两个人的爱情真的是超功利的,这爱有没有一个基点?这基点是“性”吗?恐怕不是,那么是什么?是双方都可以不受束缚,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可是,这时候(经过文明熏陶的)凯瑟琳和希刺克利夫在一起是否还能自由自在?两个人有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像孩童时那样在荒凉的野地上疯跑吗?凯瑟琳瞧不起埃德加的软弱,可是假如面对的是希刺克利夫的绝对的爱(你是我,我是你),凯瑟琳是否怀疑过自己承担的勇气?

  凯瑟琳爱着希刺克利夫,是否也在肯定着他的危险的爱?凯瑟琳曾经对伊莎贝拉说起希刺克利夫,“告诉她希刺克厉夫是什么样的人:一个没驯服的人,不懂文雅,没有教养,一片长着金雀花和岩石的荒野。要叫我把你的心交给他,我宁可在冬天把那只小金丝雀放到园子里!”无疑,凯瑟琳是爱希刺克利夫的,这些话语里不能排除有嫉妒的成分,但是有没有一些是出自内心的呢?她警告希刺克利夫,“我太喜欢她啦,我亲爱的希刺克厉夫,我不容你专横地把她抓住吞掉。”小说里,希刺克利夫把伊莎贝拉吞掉了(他带给了这个爱着他的女人一生的不幸)。

  虽然一切都可以用爱这一个字来涵盖,但是这个字未免过于复杂了。当希刺克利夫再次回来,他和凯瑟琳依然相爱,但是这时候的爱恐怕只剩下一个形式,两个人都成为了极端的形式主义者,这爱情是对自我本真被异化的反抗,希刺克利夫反抗的是不公平的世界(这世界夺走了凯瑟琳,凯瑟琳是整个世界,凯瑟琳不仅承担她自己,还承担了符号的意义),凯瑟琳反抗的是生活的不自由、平庸、束缚和自己的懦弱(由之带来的痛苦和不快乐)。爱,是克服这一切的标志,希刺克利夫奋力追求,凯瑟琳却不敢承受了。

  希刺克利夫的质问是有道理的,“你现在才使我明白你曾经多么残酷——残酷又虚伪。你过去为什么瞧不起我呢?你为什么欺骗你自己的心呢,凯蒂?”假如相爱,为什么要欺骗自己的心呢?相比凯瑟琳,站在生活的底线上的希刺克利夫的偏执和自卑似乎更可原谅?

  凯瑟琳终于死去了,这一年,凯瑟琳19岁,希刺克利夫20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419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