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影响的传统节日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物质载体,比如中秋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重阳节登高爬山等等,如同西方情人节必然有玫瑰作为传递爱情的载体和媒介一样,七夕节也必须找到相应的物质载体。在第三届“中国红豆相思节”民俗学家论坛上,南京博物院研究员陈江就曾指出,一个节日要想有吸引力,得到大家响应,还必须有物质载体,让人们在节日里有的吃有的玩,毫无疑问七夕节的载体就是相思红豆。
七夕节,自南北朝迄今,已缠绵悱恻地流传了千年。当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盈手一握的瞬间,那穿越时空的相思爱恋,让天下人无不感慨、动容。如今,七夕已被公认为中国的情人节,而相思红豆也成了中国情人节中,与“洋情人节”的玫瑰地位等同的相思相爱的象征。
相思红豆芳名远播,得益于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四言绝句《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烩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原本是王维写给他的好友李龟年的。李龟年因安史之乱流落江南,王维将此诗赠与他,寄托了对友人深深的眷念之情。后来,人们用红豆色艳如血,质坚如钻的特质去诠释坚贞不渝的爱情。于是,红豆便成了爱情的象征、相思的载体。 翻开古诗词,关于相思红豆的描述还有许多。“中有兰膏渍红豆,每回拈着相思忆”的爱意;“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痴情;“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的沉重;“红豆尚可尽,相思无已时”的长久.....红豆,隐蕴着爱的纯真与深切,承载着人们遥远的相忆相思。
其实,红豆内涵丰富,它不仅是爱情和相思的象征,还蕴涵了友情、亲情、思乡情、爱国情、师生情等世间许多美好的情感。古往今来,无论是文人雅士、达官显贵,还是黎民百姓,都以拥有红豆、收藏红豆为荣,亲友、情侣之间更是常常用来互相馈赠,千百年来已经形成了红豆风俗。相思子最美,如同真心难觅,有心的对待最为感动,所以世人利用它来表达羞涩的心意,是亲人也好,是情人也好、朋友也好,都是祝福,都是真心,都是真爱,都是真实感动。
红豆情怀是一种穿越心灵的磁场,它会让你将重情尚义的情操贯穿在生命中,还会让你把爱的执着和生活的信念渲染在岁月的年轮上。
在即将要到的七夕中国情人节,这个唯美的日子里,愿天下有情人把心中深深的爱恋染上红豆的色彩,一同寻找相思的痕迹,感受红豆的情怀!
红豆生南国是很遥远的事情,相思是什么,早无人在意……春又来看红豆开,竟不见有情人去采。一曲相思终断肠!
红豆本是植物名,又称作为相思豆。在古人看来是相思寄托之物。既然自古有之,那古人为什称红豆为相思豆呢?红豆代表相思的根源是什么?待我娓娓道来:
鸟相思鸟,树有相思树,豆也亦有相思豆。据说古代有位男子出征边塞,妻子因思念丈夫每日依树祈祷,让泪化作相思雨。泪干血流,滴滴鲜血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姑称之为之相思豆。这种象征相思意意义的红色小豆子代表着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的也成了地球上最美的红色心型种子——相思豆。
第二种红豆被称为相思豆的说法:
话说很久以前,有一位漂亮的姑娘丈夫去寻找幸福泉,而这位美丽的姑娘每天盼望等待着自己的丈夫,终日在山坡上观望哭泣。那滴洒到书桌上,别长出一颗颗红色心的红豆豆,人们也把这种红豆称为相思豆。
第三种关于相思豆的说法:
据《搜神记》传说宋康王的臣下,韩凭和他的妻子何氏所化而生。宋康王贪图韩凭妻子美貌,把韩凭囚禁。韩凭自杀身亡,韩凭妻子听闻丈夫不在人世也投台而死,并留有遗书希望尸骨与丈夫韩凭合葬一处;宋康王听到此事勃然大怒,下令把两人分葬对面,至此两坟相望。不久两坟各长出两棵树,树根交融在一起,树枝搭也交叉搭建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对,长于树上悲鸣。 宋国的人们听到此事,姑此树为相思树。
也有传说是心有相思之苦的人,泪落树下,难以化解,最终凝结而成。这就是古人对相思豆的一种寄托和看法。
在我国民间,相思红豆和玉器一样有着灵性,开运吉祥的征兆,一些男女定情时,也会送一串许过愿的相思豆会来祈祷爱情顺利。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千古绝唱之诗涵盖了红豆真正的意义
01引言
从古至今,人们表达爱意的方式有千百种,在现代人们会对自己喜爱的女孩通过社交软件来表达自己的爱意,而通过看**,吃饭等一系列的约会方式与喜欢的人提升爱情好感度。
在古代人们表达自己爱意的方式也是千姿百态,大家会通过写情书送花,送礼物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双方一旦确定了彼此的情谊之后便会给彼此留有一定的定情信物,可以说是浪漫非常。
一般来说,古代的文人墨客喜欢给自己喜爱的姑娘写情诗,例如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就曾撰写了《凤求凰》一诗来表达自己的爱情感言。其中那一句“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也被现代很多情侣引用为表白时的语句。而汉乐府的《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更是成为了情侣双方互表忠心的发誓诗词。
除古代文人墨客以外其他人喜欢通过送恋人自己专属的物件来表明自己的心意,其中玉石被使用次数最多。古代人们经常用玉石来比喻君子之德同时也能够形容容貌较好的女性。所以,老百姓们便喜欢用玉石来作为彼此双方的爱情见证。除玉石外还有类似于同心结一些亲手制作的小巧之物,将这些自己亲手制作的物品送给心爱之人,寓意自己与他永结同心。
但古代人最喜欢送的定情之物还是红豆,如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便寄予了古人对自己爱情的浓浓真挚情谊。而古人之所以这么喜欢用红豆来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可能是因为红豆颜色发红代表自己的感情之浓烈,而它又是农家基本上随手可得的物品,证明自己的相思无处不在。其次就是古人在结婚的时候都会用红豆来许愿,祝愿夫妻能够百年好合,白头偕老。
久而久之,人们便将红豆认证为爱情的象征,将它认为是可以寄托思念之情的物品。慢慢的从结婚时才可以使用红豆到情侣两人互诉衷肠时用红豆来寄托情意,可能用最普通的物品来表明最真挚的情意,这与古人那种平凡且真挚的恰好爱情不谋而合了吧。
古人常用红豆寄托相思之情,因为红豆已经变成了情诗里的礼物,所以自然会成为相思豆,而且它红红的脸庞肥嘟嘟的,让人遇到了最有魅力的盛世之相。
古代红豆是有很多作品的,比如那些香囊香包,比如那些衣服里的各种饰品,比如那些头饰里的各种艺术,都是有红豆这种形象参与的。
到了种植红豆的季节,都是一种农园里的风起云涌,并且在采些红豆的时候,有一首诗歌最为相思啦!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句话就是在寄望生活,因为这就是最现实的陪伴方式,只要你感受到了一种阡陌的魅惑,你就拥有人海茫茫的逍遥幸运。
红豆,在万物中算是一种品相比较高的物种,象征着幸福美满的存在,成全神话一样的距离,为千家万户送去了祝福,并且是一种祈福里最有魅力的审美标志。
也因为一些相思里的寄托,红豆就变成了一种思念里的风景,就变成了一种城市里最有情缘的物品。
有一种最浪漫的朝朝暮暮,就在一种相思里遇到了花开花落的姹紫嫣红,所有的憧憬就已经变成了一种等待,后来又成全了一封情书,这就是相思豆的菩提。
红豆本身就是一种小巧玲珑的生命,然后被诗词赋予了时光的灵魂,就变成了一种相思豆。
若是岁月有一种阑珊,那么红豆就参与了其中的山海,投入了情缘的眉眼生风,相思豆不负盛世归来。
红豆是咿咿呀呀的未来,传递了万般生活的艺术,相思就变成了指尖燕,任由红尘牵绊着青春。
红豆就像缓缓归来的小状元,携带着两小无猜的朝歌,猛然间闯入了思想,情感全是它的旖旎。
红红的豆蔻,只要在秋水里放逐,人世间全是它的笑逐颜开。
朝代:唐代
作者:诗人王维
原文: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鲜红浑圆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不知又生出多少?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集,小小“红豆”引人相思。
注释
⑴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⑵“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⑶“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⑷“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采撷(xié):采摘。
⑸相思:想念。
1、 邓安生 等.诗人王维诗词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214-215
赏析
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词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词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词“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词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词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南国”(南方)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诗人王维《杂诗词》)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
唐朝诗人王维这首流传千古的《相思》多少年来,深深地印在脑海,一直记得,不曾忘,不想忘,不能忘。
在认识它的时候,还是如花似玉懵懂天真的年纪,那时的眼里,什么都是好的,天是蓝的,花是香的,草是绿的,人是美的,无忧无虑,仿佛空气中的所有都那样芬芳,那样美好,长大以后,才发觉那时的想法几多幼稚。人世间的种种,一切一切这时都将随之滚滚扑面而来,让你知世事,知烦恼,知相思。
说相思,唱相思,念相思。然,相思到底是什么呢?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相思是牵挂;“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相思是心痛;“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相思是痴迷;“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相思是惆怅;“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相思是入骨情深。
相思是风,时而柔时而猛;相思是倾心后的坐立难安茶饭不思;相思是一份心跳加速的等待;相思是可以让你在刹那间品味千愁万绪跌宕起伏的滋味;相思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无奈;相思是有那么一个人,你愿为他(她)倾尽所有。
古时,以红豆寄相思,传相思。想来,古人也知浪漫,没有说的那么呆板,若呆板,怎会有这么多千古名诗名句流传,怎会有诸多佳话,怎会有红豆相思来。不知为何,莫名就喜欢古代,喜欢一切古风古韵的东西,也许自己骨子里就有古人的气息。多少次在想,若是可以,若是可以就让我回到那个遥远的时间,去感受一下,去领会一番那个时代的气息。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词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词:“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此诗词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像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的东西。诗词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一个“最”的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
全诗词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诗人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词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创作背景
此诗词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为怀念友人之作。据载,天宝末年安史之乱时,李龟年流落江南曾演唱此诗词,可证此诗词为天宝年间所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