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旧指有武艺、讲义气、专打抱不平的人。 茅盾 《子夜》十七:“近来 学诗 也喜欢什么武侠了;刀呀,枪呀,弄了一大批!”
中国古代武侠作品即使是不提先秦诸子、史记汉书以及志怪、唐宋传奇、话本、民俗、戏曲之侠义人物和文艺,单就古典明清(尤其是清代以后到近代)侠义、公案文学,著名的就不胜枚举:《水浒全传》、《包龙图公案》、《海刚峰公案》清代后期:《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施公案》、《彭公案》、《海公大红袍》、《海公小红袍》、《永庆升平全传》、《绿牡丹》、《圣朝鼎盛万年青》、《刘公案》、《狄公案》、《林公案》、《白牡丹》《正德下江南》、《英雄大八义》(大宋八义)、《小八义》(梁山后代)等侠义公案小说。还有民国以后出现的《明清八义》、《三侠剑》、《雍正剑侠图》(童林传)、《五女七贞》等等,尽管从年代划分不属于“古典文学”,但也都属于传统侠义小说,多以曲艺说书形式流行到了当代,由于小说、影视、戏曲、曲艺的发展,传统武侠文学被改编为评书、评话、弹词等各种形式的作品,不断丰富发展,续书也很多,比如《金刀黄天霸》、《白眉大侠》等。中国现代武侠的分派武侠小说之所以有新、旧两大派的说法,大抵是由新、旧文学之分而来。故范烟桥著《民国旧派小说史略》特加点明:“旧派”主要是指章回体小说。然而此一 界定对於武侠小说而言,并无太大意义;因为凡是长篇武侠小说必分章回,无论其 为对偶、孤句或是长短不一的回目,皆不例外。那么所谓“新派武侠”小说究竟何所指?笔者认为理应以作品的内容所表达的 新思想、新观念及新文学技巧而定,且缺一不可。新派武侠诞生客观上反映了中国作家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文关怀的思想,因此题材更加广泛、更加精彩,人物形象也脱离了以往武侠一味求“侠”的风尚,更加贴近读者,表现了侠骨柔情的精神内涵。新派武侠因为其作者生活时代,在情节安排等方面抛弃了封建思想,也脱离了真实的历史背景,使作品更像是在一个架空的却与现实紧密相连的世界。如新派武侠开山之作《龙虎斗京华》,就融入了义和团。在写作技巧上,新派武侠融入了西方小说的写作手法,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自梁羽生、金庸先后崛起香江,武侠小说即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 所发展。香港方面,除梁、金二子外,另有蹄风、金锋、张梦还、牟松庭、江一明 、避秦楼主、风雨楼主、高峰、石冲等;而台湾方面则声势浩大,计有郎红浣、成铁吾、海上击筑生、伴霞楼主、卧龙生、司马翎(即吴楼居士)、诸葛青云、孙玉鑫、龙井天、墨余生、天风楼主、醉仙楼主、独抱楼主、蛊上九、古龙、陆鱼、上 官鼎、东方玉、曹若冰、南湘野叟、武陵樵子、慕容美、萧逸、古如风、向梦葵、 陈青云、柳残阳、司马紫烟、秦红、独孤红、温瑞安、贾羽等等(以上大略按其出道先后 排序);云蒸霞蔚,极一时之盛。最近大陆新崛起的武侠小说作家有步非烟、凤歌、闲云绿柳,沧月、藤萍等等,对武侠小说的境界做了新的探索。步非烟的作品玄幻气、脂粉气较浓,如《华音流韶》。凤歌学习金庸的痕迹较重,如《昆仑》,带有明显的《射雕英雄传》的影子。闲云绿柳是夫妻二人的笔名合在一起(闲云、绿柳),坚守传统武侠路线的同时,侧重于给武侠小说加入更多社会小说的元素,着力塑造了另类武侠人物宇文诚、隋云逸等,代表作是《剑影茗香》。沧月在武侠中加入了其它各种如动漫等元素,有听雪楼系列和鼎剑阁系列,文风空灵飘逸,比较华丽。藤萍的《香初上舞》,以上诸人都广受读者欢迎。中国武侠作家“名士派”武侠先驱——梁羽生 梁羽生本名陈文统,一九二五年生,广西蒙山人。岭南大学经济系毕业,曾任 《新晚报》副刊编辑,文史造诣颇深。一九五四年陈氏以”梁羽生“为笔名,初于《新晚报》发表中篇武侠连载小说《龙虎斗京华》;其所用楔子、回目、笔法无一 不旧,甚至部分故事情节、人物亦明显套自白羽《十二金钱镖》。继写《草莽龙蛇传》,亦复如是。然与当时流行的广派武侠小说相较,却令人有一新耳目之感——这大概是标榜新派唯一能成立的理由。 梁羽生对此并不讳言,自承:白羽的小说写民初各阶层人物,因为作者本人 入世极深,写来细腻,最合懂得人情世故的人看。可是我受生活经历的限制,气质 又完全不同;要走正统道路吗?肯定不成功。于是只好自己摸索,走一条浪漫主义的路了。因有《七剑下天山》之作。 《七剑下天山》据说是梁羽生取材於英国女作家伏尼契《牛虻》中的部分情节 ,而写天山派凌未风、易兰珠等男女弟子闯荡江湖、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全书共 三十回,都四十余万言;由於其楔子所提到的少侠杨云骢出场便死,疑云重重,乃另作《塞外奇侠传》交代,是为前传;而书中又提及武当大侠卓一航与玉罗刹之间 的情孽纠缠,曲折离奇,不遑细述,遂再作《白发魔女传》以补述前情。於焉这三 部小说形成系列作品,而《七剑下天山》(一九五五年)则迈开了梁羽生《浪漫武侠》的第一步。严格说来,《七剑下天山》受到「北派五大家」的影响很深,无论是演武、写情或江湖切口、独门暗器,在在有脉络可寻,甚至还生吞活剥地大段抄袭白羽《十二金钱镖》。但梁羽生随机生发、借力打力,亦有不同前人之处;并由此建立其小说创作基型,兼具三大特色:
一、开名士派武侠新风-------从其处女作《龙虎斗京华》起,每书卷首例置一阙 词以寄慨;至《七剑下天山》则进而以名士派、才子(女)型人物为书中主角。从梁羽生小说即专写文武全才的英雄儿女,无不爱好诗词歌赋(有时未免浮滥);卒使书剑交融成一片,成为其作品最大特色。
二、结合历史与武侠而发思古之幽情--------梁羽生首先掌握小说的基本时代背景,再配合故事情节发展而将历史上确实存在的人物一一穿插其间,或予以伐毛洗髓、脱胎换骨。如《七剑下天山》写顺治、康熙、多铎、纳兰容若、傅青主、冒浣莲 (委托冒辟疆之女)等等。其事虽非历史之真,但经过文学处理后,却得「艺术之真」。从此梁羽生小说即与「历史武侠」结下了不解之缘;上起隋唐,下迄明清,形成其作品第二特色。
三、一贯以「天山派」武学为主流--------过去还珠楼主曾撰有《天山飞侠》一书,但高处不胜寒,未曾创立天山派。而自梁羽生《七剑下天山》起,如《塞外奇侠传》、《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等系列作品,无不以「天山派」武学为正宗、主流而贯穿全书。这种独沽一味的写法,实为武侠小说所仅见,由是形成其作品第三特色。虽然如此,但《七剑下天山》仍不足以称新派,只能说是开创了名士派或诗情画意派武侠小说;因为作者所用的文字、笔法、章回、素材以及思想、观念——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传统式」的;与旧中国北派五大家血脉相通,没有太大区别。相形之下,《塞外奇侠传》取材於蒙古民歌中女英雄飞红巾的传说,以作者自制的哈萨克民歌开场;仿朱贞木文白夹杂、不规则之小说回目,运用新文艺笔调写杨云骢、飞红巾、纳兰明慧的三角恋爱故事,反而不落俗套,清新可喜。
梁羽生一共创作了三十五部武侠小说,自认《萍踪侠影录》、《女帝奇英传》及《云海玉弓缘》三书是平生代表作。
《萍踪侠影录》以明朝土木堡之变为时代背景,写忠臣于谦孤军抵抗蒙古的悲剧;并穿插张士诚后裔张丹枫与宦门侠女云蕾之间的爱恨冲突。全书气势浩瀚,布局奇巧;特别是成功地塑造了名士派大侠张丹枫这个角色,藉由张丹枫个人侠士性格的自然发展,而彻底扭转了一家一姓争夺帝位的观念。作者将张丹枫这种面临民族大义与累世深仇非此即彼的心理挣扎,刻划得淋漓尽致;终而使其生命情操升华、净化,完善了「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典型。
《女帝奇英传》以唐代武后(则天)临朝为时代背景,写宗室李逸为兴复唐室,落拓江湖,广交天下豪杰,而与才女上官婉儿、英雌武玄霜所交织的爱怨情仇故事。作者曲曲描述上官婉儿对武后由恨生敬、内掌诏命的过程;大胆为历史翻案,肯定武则天的施政「有益於国家百姓」,在传统观念上又是一项突破!而写李逸置身宫廷斗争、异族入侵的交相凌逼中,何去何从?亦超越了前人的格局与成就。此书以轻快的比剑对白开场,而以李逸身死收场,益发动人心魂。
《云海玉弓缘》以放荡不羁、亦正亦邪的金世遗为主角,描写他周旋在侠女谷之华与魔女厉胜男之间的爱情大悲剧。本书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惟最成功之处却是作者运用近代心理学的手法,来刻划金世遗那种愤世嫉俗的特殊精神状态,因此在金世遗身上有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影子;而厉胜男不顾一切地追求爱情自由,亦活脱是卡门的化身。金世遗一心痴想名门正派出身的谷之华,却在魔女厉胜男临死前的一刹那才觉悟:原来自己真正深爱的人是厉而不是谷。正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之极限!无疑具有高度文学价值。
总之,梁羽生不论是写张丹枫、李逸、金世遗或其他小说主要人物,都充分现出中宵看剑楼主所题名句:「亦狂亦侠真名士,能哭能歌迈俗流。洵可称之为名士派武侠先驱而无愧。虽然他向西天取经较白羽晚了十七年,但却能自出机杼,更上层楼;以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历史背景与人物带动武侠小说的巨轮前进,在剑气箫心中洋溢著一片历史感,而将历史武侠小说推向另一个高峰。
集综艺武侠之大成者——金庸
金庸本名查良镛,一九二四年生,浙江海宁人。早年曾先后於中央政校、东吴大学研读法律;历任《东南日报》记者、《大公报》编译、《新晚报》编辑以及长城**公司编剧、导演。一九五九年查氏在香港创办《明报》,获得读者广大欢迎,却是与他写武侠小说驰誉中外分不开的。
一九五五年查良镛以金庸为笔名,继梁羽生之后,在《新晚报》发表武侠连载小说《书剑恩仇录》。他巧妙地运用民间流传清帝乾隆疑系海宁陈世倌(曾任文渊阁大学士)后人的说法,又杜撰出「红花会」(反清复明组织)总舵主陈家洛,作为乾隆的同胞兄弟。于是小说即在这样两极冲突、满汉对立的野史布局下展开;再穿插了陈家洛与霍青桐、香香公主之间的悲欢离合,极尽波谲云诡之能事。《书剑恩仇录》(新版改名《书剑江山》),共二十回,都六十万言;虽然仅只是金庸的武侠处女作,但文采斐然、对白传神;处理群戏场面,繁而不乱。啼声初试,即一鸣惊人!与梁羽生同时创作的《七剑下天山》比较,二人均善於结合历史传说而虚构人物故事;而金庸运笔不测,尤饶奇趣!其小说声口之佳,直逼白羽,且骎骎然有后来居上之势。
如果说《书剑》是金庸迈向成功的一小步,则越过虚实相映成悲、反讽农民起义的《碧血剑》(一九五六年),挟著史诗般大格局、大气魄的《射雕英雄传》(一九五七年)即一跃而登武侠小说的顶峰,不作第二人想!《射雕》是南宋末年天下大乱为历史背景,描写长春子丘处机为保全忠良义士遗孤郭靖、杨康(暗嵌「靖康之耻」),而与江南七怪打赌传艺所引发的一连串可歌可泣的故事。作者布局绝妙,以种种阴错阳差,安排郭靖自幼即随母远居大漠,刻苦自励,始终不忘家恨国仇;而杨康则随母进入金国赵王府,认贼作父,安享荣华富贵——这分明是脱胎自元代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的戏剧架构,却更有出奇的变化与发展。而就丘处机与江南七怪的所作所为来看,其一诺千金、不顾死生的精神,恰好构成一幅侠气峥嵘的《八义图》;便知作者寓意所在,用心良苦!
诚然,以通俗文学所要求的可读性与趣味性而言,《射雕英雄传》除若干情节未能自圆其说外,无疑具备了一切成功的条件——其故事之曲折离奇、人物之多种多样、武功之出神入化乃至写情之真挚自然,均为同辈作家所不及;即或偶有败笔,亦瑕 不言而喻。在这部罕见的钜著中,金庸将历史、武侠、冒险、传奇、兵法、战阵与中国固有忠孝节义观念共冶於一炉;信笔挥洒,已至随心所欲的地步。全书浩然正气,跃然纸上,民族大义融贯了每一章节。是故,金庸乃以《射雕》一书而成不世之名,建立了他在当代武侠小说界的权威地位。虽然他自己并不满意这部「开宗立派」之作——七十年代初曾大事修改,增删为今传之四十回新版本,都百余万言,颇失原味——但持平而论,此后他力求自我突破、创新的武侠名著,尽管各有声华惊海宇,然以通俗文学所要表达的生命意义、价值及其整体规模、气象来看,均不逮《射雕》之博大精深。
《神雕侠侣》写至情至性的师生恋与大侠由偏入正的成长过程;
《连城诀》(原名《素心剑》)写尽人性之丑恶与贪婪之害;
《倚天屠龙记》写名实之辨与正邪错乱;
《天龙八部》写芸芸众生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与民族仇恨所造成的悲剧;
《笑傲江湖》写权力令人腐化与政治斗争之残酷无情,等等。
这些作品纵或在某一方面超越了《射雕》的文学成就,但因刻意描写人性极限情境的种种变态行迳,遂不自觉地失去了《射雕》那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亲和力;而太多情理之外的特例,亦难免流於为变而变,令人匪夷所思;以致显得不真实、不自然。直到《鹿鼎记》(一九六九年)问世,以一个仅识武功皮毛而不学有术的小杂种,竟将天下英雄、历史人物玩弄於股掌之上;乃开中国武侠小说前所未有无剑胜有剑的新境界。金庸《鹿鼎记》之反武侠与塞万提斯《魔侠传》之反骑士最大的不同,在於两者创作动机:塞万提斯因痛愤当时西班牙人沉迷於骑士文学的浪漫故事,遂用反讽现实的手法写小人物狂想曲,教吉诃德到处碰壁,梦幻成空。而金庸却是出于向自我挑战心理,乃一反武侠传统,打破世俗观念,彻底解放人性;教韦小宝斗智不斗力,为了争取生存机会,无所不用其极!其实这正合孙子兵法所谓上兵伐谋之道,因而武功在此尽成虚妄;韦小宝机诈百出,到处招摇撞骗,竟无往而不利!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武侠无用论的明证,实则不然!正由于《鹿鼎记》写韦小宝运气太好、际遇太奇,万事绕不过一个「巧」字;加以又充满笑料,逸趣横生,遂自然而然淡化了反讽现实或反讽武侠的冷隽意味。它所表现的是浪漫文学之极致,「无」为「有」之用,在这部书里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迄至一九七二年九月《鹿鼎记》在《明报》上连载完毕,金庸宣告封笔(实则展开另一波全面修改旧作大工程)为止,他一共创作了十五种长、短篇武侠小说;但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仍无过于《射雕英雄传》。该书博采还珠、白羽、王度庐、朱贞木各家之长,取精用宏,推陈出新,乃造就了金庸一代武侠宗师地位。其影响於当世者,大致有以下数端:
(一)《射雕》融合历史、侠情、武功、文艺、趣味於一书,建立了新一代武侠小说综艺」风格与典型。
(二)《射雕》统一用四字文句分章回;促使六十年代以后台湾武侠作家群起效尤,蔚为风气。
(三)《射雕》虚构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等奇特人物及提法,悉为台、港武侠作家所宗,后更衍演成歌诀式江湖顺口溜。
(四)《射雕》在各地版本之多与伪续书之乱,亦令人叹为观止。
总而言之,金庸所建构的入世武侠神完气足,刚柔并济;与早年还珠幻设的出世武侠前后辉映,亦同臻雄奇壮美之境。特别是金庸灵活运用还珠小说中的奇妙素材,含英咀华,所过皆化;再采取西洋文学技巧及**手法予以捏合,乃使武侠小说脱胎换骨,焕发新姿,普遍获得世人肯定与重视。凡此绝异成就,当然是跟金庸本身兼具深厚的文史素养与卓荦才华息息相关。正因如此,其同辈及后起武侠作家或以主观条件不足,便难乎为继;泰半只能遵循既往「帮会技击派」的路数,在江湖仇杀中讨生活了。
新派武侠宗师古龙
古龙祖籍江西,原名熊耀华,幼年迁居台湾,生长于破碎的家庭,1952年父母离异,古龙独自住在台北县瑞芳镇,造成他的浪子个性。
少年时期嗜读古今武侠小说及西洋文学作品,古龙说“我喜欢从近代日本及西洋小说偷招”,师大附中初中部、成功中学毕业,淡江英专(即淡江大学前身)毕业后开始从事小说创作。
1949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
1960年始尝试写武侠小说《苍穹神剑》。当时,台湾侠坛卧龙生、诸葛青云、司马翎三人名噪一时。
1964年出版《浣花洗剑录》,是古龙武侠小说的一个里程碑,代表著他武侠创作的成熟期。
1967 年所写的《铁血传奇》(首三部楚留香传奇),集武侠、文艺、侦探、推理于一身,阅读起来有如“福尔摩斯探案”。一生创作大量武侠小说,其中《浣花洗剑录》、《楚留香传奇》、《多情剑客无情剑》(也就是香港无线电视剧《小李飞刀》的原著)、《绝代双骄》、《萧十一郎》、《七种武器》、《陆小凤传奇》、《三少爷的剑》、《欢乐英雄》、《白玉老虎》等作品,广受读者欢迎。到了创作后期,他依然不断求变,多次说“武侠小说到了要变的时候”;曾在小说中渗入散文的句法,写出《天涯明月刀》等小说。然而,这类作品并不为读者与批评家所欣赏。
古龙嗜酒,常牛饮,1970年代末年染上肝病,健康逐渐走下坡路。
1980年代初在北投吟松阁饮宴时遭人砍伤,失血2000cc。
1982年5月,古龙与华视签了两年的制作人合约。
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引起食道瘤大出血,撒手人寰,享年49岁。出殡时,友人林清玄在他的棺材里放了48瓶XO酒(威士忌)陪葬。其中一副挽联是:“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
古龙生前情归多处,学生时代即与舞女郑莉莉同居,后来又迷上舞女叶雪,不久又跟高中生梅宝珠结婚,最后以离婚收场,第二位夫人是于秀玲,长伴至古龙病逝。古龙的大弟子丁情说:“因为古大侠寂寞,所以他便追求新奇,所以他的婚姻不能长久。古大侠生性是浪子。” 古龙与49瓶XO共葬于台北极北之地北海明山墓园。
古龙去世后,小说的版权纠纷开始由法院审理。
2005年,台湾淡江大学举办第九届文学与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主题为武侠小说,集中讨论古龙的作品。之后林保淳编了一部论文集,由学生书局出版:《傲世奇才一古龙:古龙与武侠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影视改编方面,古龙多部小说极受导演青睐,不断改编成电视、**,当中包括《楚留香》、《多情剑客无情剑》、《绝代双骄》、《陆小凤》等。在邵氏年代,楚原拍摄的古龙作品最多。
“清宫派”武侠名家——蹄风及其他
蹄风本名周叔华,上海人,生卒年不详;原为「广派」武侠老作家之一,但地域色彩并不甚浓,曾写过《血战古兜山》、《勇闯十三关》及《海南侠隐记》等短篇武侠小说。在所谓「新派」武侠崛起之际,蹄风亦别走偏锋,以边疆民族传说为题材而撰《猿女孟丽丝》、《天山猿女传》等书,由是声名渐著。嗣后,从一九五六年起,蹄风陆续推出《游侠英雄传》(即台版《四海英雄传》)、《游侠英雄新传》、《龙虎恩仇记》、《清宫剑影录》及《武林十三剑》等系列作品,紧紧扣住「反清复明」的故事主题;演叙青龙会联合天下剑客、奇人,与江南八侠共同对付「魔王」雍正之始末,以及清宫诸皇子为夺帝位、尔虞我诈之内斗,长达百余万言。由於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武打紧张热闹,乃轰动一时。蹄风挟此「清宫派武侠」和金庸、梁羽生早期作品互争雄长,几有鼎足而立之势。《游侠英雄传》显然深受郑证因「帮会技击派」小说影响,故一开场就大谈中国武术源流,兼论内外家功夫之长短;书中对於清初秘密帮会活动情形,缕述甚详。此一系列小说旁参野史、传说,原本格局甚大;惜因作者缺乏新文学技巧,从头到尾都以旧氏说书人的口吻「说书」;故个别情节虽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然整体看来,不无枝蔓杂生之感。其未能获得较高评价,症结在此。
此外,又有金锋、张梦还、牟松庭、高峰等以武侠小说鸣世,亦值得一提。
金锋本名张本仁,一九二七年生,原籍广东。初以毛聊生为笔名,杂抄北派五大家作品撰广派武侠小说,成书不计其数,但俱无可观。后改笔名为金锋,自出机杼,写下《虎侠擒龙》等十五种长、短篇武侠小说,多半具有历史背景;其中尤以《西域飞龙传》、《天山雷电剑》、《冰原碧血录》、《子母离魂剑》四部曲为代表作。然此一系列穿插清宫秘辛与香妃故事,乃至描写边疆风情等等,或多或少都曾受到金庸、梁羽生及蹄风同类作品之影响,殆无可疑。而作者以「抄书」成名,实为异事。
张梦还本名张扩强,一九二九年生,原籍四川;系中央军校二十二期炮科毕业,因故留港而以写作为生,曾任《明报》编辑。一九五七年张氏在《武侠小说周报》发表《沉剑飞龙记》,以明初学士方孝孺后人方龙竹复仇故事为经,武林门户之争为纬;文情跌宕有致,状声状物均极见精神。此书分为二十三回,都四十万言,堪称杰作;可惜结尾还珠化,令人突兀,未免美中不足。在香港众多武侠作家中,张梦还的文字功力直追金庸,而与梁羽生在伯仲之间。同时他也是最迷还珠(梦还),并善於提炼《蜀山》奇妙素材之佼佼者。惟其所受影响太深,故继作《青灵八女侠》、《十二女金刚》等书,便明显有《蜀山》峨眉派诸女的影子在内,此亦无可讳言。张氏迄今已结集成书的武侠小说共有十二部,水平殊不一致;然以争夺武学秘笈而导致各大门派对立的写法,则别开生面,领先潮流,当与金庸首创争夺「天下第一」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此后这种「花招」被人一用再用,已流於公式化之滥套矣。
牟松庭生平不详,文笔古茂洗练,博闻广识,仿佛平江不肖生。一九五七年左右,写下《关西刀客传》、《红花亭豪侠传》、《张文祥刺马》等书。其中尤以《红花亭豪侠传》(台版改名为《洪门英烈传》)之演武叙事、重情尚义、行军布阵、反讽世态,无不精彩纷呈!作者兼有《水浒》与《三国》笔法之长,行文不测,豪气迫人!惜其作品不多,否则成就当在梁羽生之上,而可与金庸比肩。
高峰(非高小峰)生平亦不详。观其《高原奇侠传》、《蟠龙剑客传》、《五岳豪侠传》诸作,文情不俗,略似蹄风清宫派小说。至於香港其他武侠作家如专写女侠传奇的江一明,以及风雨楼主、避秦楼主、石冲等,俱乏善可陈。而谓新派竟出现将古人诗赋意译为白话文者,则其荒唐程度不言而喻,也就无深论了。
之后又出现了玄幻武侠时代。创始人黄易。
代表作家-黄易、莫仁。代表作品《大唐双龙传》、《星战英雄》。
新武侠时代的热潮渐渐冷却,古龙去世,金庸封笔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武侠文化进入低谷。玄幻时代悄悄的来临了。
玄幻的武侠作品开始广泛的应用气势、预测、环境衬托等手段将武功的能力再次放大。尤其是莫仁的作品《星战英雄》系列中描写的对内力(能量)进行压缩以及对人体经脉的扩张等创新被广泛应用
作为我国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古龙的作品中有很多经典之作,其中我认为最好看的是《绝代双骄》。
《绝代双骄》是一部充满浪漫情怀的武侠小说,主要讲述了两位绝世高手的传奇故事。小说中的男女主角杨过和小龙女都是非常有个性的人物,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是小说的一大亮点。
首先,这部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情节。古龙以他独特的文风,将故事情节编排得非常巧妙。小说中充满了悬念和反转,每一个情节都让人惊喜不已。古龙的描写方式非常生动,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小说中的每一个场景。
其次,小说中的角色也非常有魅力。男主角杨过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他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同时也有着深深的爱情。女主角小龙女则是一个冷艳高贵的人物,她的美貌和武功都是绝世的。其他角色也各有特色,他们之间的互动非常有趣,让人忍不住想一直看下去。
最后,这部小说的主题也非常有意义。它探讨了爱情、友情、忠诚等问题,让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它所探讨的问题却是非常真实的,让人深思。
总之,《绝代双骄》是一部非常好看的武侠小说。它的情节巧妙、角色有魅力、主题有意义,让人读后难以忘怀。如果你喜欢武侠小说,那么这部小说绝对值得一读。金庸先生这十几部小说的主人公大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侠肝义胆的江湖侠客。人作为一个有精神的生命存在,就注定不可能是完美的,任何人不管怎样顶天立地,他身上一定有普通人的毛病,思想成分中一定有普通人的某些想法。人是群体动物,在社会中生存,势必从小到大会接触很多人,也就可能或多或少地受人为的影响,养成某种有别于完美的习惯,有的更是与生俱来的,因此说,这些江湖侠客也不例外,他们也会有不少缺点,这篇就说说他们的缺点。
还是按照那个对联顺序来讲,胡斐在《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中是有很大不同的,《飞》主要是讲他少年时期生活经历,《雪》则是他青年时发生的故事,青年时期比少年时期更儒雅,考虑问题更独立、更成熟。在《飞狐外传》中胡斐意气风发、豪气干云,在成长为大侠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事儿,他遇到生命中头两个女人袁紫衣和程灵素,特别在与聪明机敏地程灵素相处过程中,胡斐的机智被大大的比下去了。其实胡斐在《飞》中是被作者全力塑造的侠义英雄形象,他的缺点是不能够明显的,因此胡斐性格中是没什么缺点的,唯一算缺点的就是对待爱情的模糊,他对袁紫衣的爱情显得莫名其妙,对程灵素却懵懂无知,很明显,胡斐对于袁紫衣是爱情,对程灵素是亲情。这二女对待胡斐则是采取“一字诀”,怎么个“一字诀”呢?袁紫衣是“躲”,他每次与胡斐相见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他不想给胡斐希望就采取一个“躲”,使得胡斐空自怅惘;程灵素用了个“埋”字,程灵素眼见胡斐对袁紫衣一往情深,而胡斐与自己只是兄妹之情,他只能把对胡斐的满腔爱意深埋心中。这三个人在感情上彼此辛苦,袁紫衣希图出家以达到解脱,而程灵素更是为胡斐而死,胡斐对这两个女人都充满感情,他是真心地挚爱着袁紫衣,甚至在袁剃度后竟异想天开地希望她还俗;对于程灵素,胡斐更多的是感激,他至始至终都对程灵素没有表达出丝毫爱意,最后将程灵素骨灰埋于父母墓旁,他将程灵素当做一家人,感情中更多地是当做妹妹,哪怕是程灵素为自己而死,须知爱情不能勉强的。人们往往对程灵素报以更多地同情,包括我在内,对程灵素抱以很大同情,特别是她为胡斐吸毒的那段情节,真的希望他二人能在一起,但也许我和胡斐犯了同样一个错误,那就是把歉疚之心理想化了。袁紫衣不能跟胡斐在一起时命运弄人,程灵素不能跟胡斐在一起是情节安排,最后胡斐只能在父母墓旁的雪林中孤独地惆怅了。还有种说法是胡斐嫌丑爱美,袁很美,而程则平常些,爱美之心,不管英雄豪杰还是贩夫走卒都是有的。况且袁紫衣出场也在前,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恐怕胡斐也很难抗拒。把胡斐对两人感情的模糊不明当做缺点,确实勉强了点,但作品情节上的硬伤是没有办法的。
狄云最大的优点就是最大的缺点,他生性诚恳老实,心地善良,这在平常看来是好的,是人品好的特征,但在《连城诀》这个丑恶世界中,狄云的优点马上成为缺点,并且被人利用和嘲弄。他太善良并且有些不谙世事,师傅卖了大黄牛该自己买的新衣服被弄脏了,便不要命地跟大盗吕通厮打,他这一出手又为自己遭到万氏师兄弟群殴埋下了伏笔,吕通来挑战万振山,狄云却使劲力气将对方打发了,自然引得主人脸上无光,万氏师兄弟心胸狭窄,更是无法忍受狄云的莽撞,半夜里将他一顿殴打;他的三招“唐诗剑法”将万氏师兄弟打败,引得万震山计杀戚长发,自己也被万圭陷害悲惨入狱,并且右手手指被削断,琵琶骨被锁,一身武功尽失,又遭师妹误会,所有这一切不平狄云都想不明白怎么回事儿。他有个外号叫做“空心菜”,可见他怎会想到自己是遭人所害,他太老实善良,根本想不到别人的坏,当丁典跟他讲万震山师兄弟杀师夺经的往事时,狄云仿佛听到了人世间最邪恶的事儿,他涤清的心灵是很难理解。随着故事的发展,狄云越来越被人性的丑恶所打击:丁典被凌知府害死;恶僧宝象要吃了自己;水笙纵马将自己的腿骨踩断;血刀老祖残忍嗜杀、诡计多端;花铁杆为求活命枉顾江湖道义,造谣中伤水笙;当年教过自己功夫的二师伯对师兄下手狠毒;万氏师兄弟彼此猜忌,皆欲除对方而后快;各路豪杰为了财宝丧心病狂,天良泯灭。这一系列过程使他自幼在湘西农村成长起来的纯洁心灵饱受摧残,他无法相信人性在最大利益受到侵犯时竟会变得如此丑恶,然而他又亲眼目睹了一个个事实,到最后他只能到大雪山隐居以求得心灵的净化。他的缺点在与过于老实善良了,结果处处受欺负,美好的品格却成为他致命的弱点,真是对人性最大的揶揄,但却很现实。
萧峰与郭靖称得上为“侠中之侠”了,他二人算是这些主人公中缺点最少的了,几近于无,然而人是多面的,不可能没有一点瑕疵。萧峰的缺点在与有时太冲动了,他说过他做受不得人冤枉,销售后因为四两多银子在药铺不翼而飞,父母没有对他过多责难,但萧峰幼小的心灵疼痛异常,他不甘心承受着不白之冤,便半夜里将药铺大夫杀了以平心头之恨;他一直被马夫人陷害,怎会信得她的言语,正由于仇恨蒙蔽了他的头脑,他受天下群雄围攻,急于找到“大恶人”为自己洗雪冤屈,竟信了马夫人的话赶往大理追杀段正淳,让他没想到的是段正淳竟承认的一清二楚并且坦然受死,让他更想不到的是段正淳跟他说的是两件完全不相干的事儿,而坦然受死的竟是心中至爱——“代父受过”的阿朱。其实若不是萧峰报仇心切,仔细想想,“大恶人”既然每次都快于他杀掉知道真情的证人,那自是在千方百计要隐藏自己,又怎会让萧峰轻易找到,找到后又岂肯直任其事,因此萧峰好冲动使他往往解决不了什么事情,他没有更好的办法去解决,便选择了人性中最原始的方法——暴力。冲动之下往往会少了些思考,而这又使他深陷精神危机,这可能也是他悲剧命运的一个表现吧。郭靖则有些偏执,在《射雕英雄传》中是由于他天性愚钝,他自幼被江南七怪抚养教导,感情极深,在桃花岛上亲眼见到五位师傅惨死,再加上自己十分低劣的推理,使得他愤恨一场,对黄蓉温存尽失,直欲取黄药师性命,郭靖本来就不聪明,遇上此等惨祸,脑子就已乱了,有何能思考来龙去脉,正如黄蓉所说:若真是黄药师下手又怎么会留得柯镇恶性命去报信,不过此刻正需黄蓉出来抽丝剥茧地找寻凶手才能衬托出她的聪明机智和郭黄二人感情的坎坷跌宕;在《神雕》中郭靖的偏执更多是由于他的正统思想决定的,他对杨过百般爱护,只是一些人为因素使杨过对他有些误会,在英雄大会上郭靖对杨过的关怀更是真情流露,就算用自己性命来与之相换他都不会过多犹豫的,但当杨过提出要与小龙女蒂结连理的时候引起了礼教大防,而郭靖身为江湖上人人尊敬的郭大侠更是正统礼教的代表,他宁肯要打死杨过也不许他有乱人伦行为,不过这并不能说明郭靖的偏执,毕竟当时整个社会风气是这样的;在杨过断臂一件事上,郭靖的偏执就很明显了,郭芙既是无意中砍下杨过的手臂 ,系无心之失,郭靖一生豪气,决不负人,定要砍了郭芙一条臂膀来偿还杨过,郭靖正统思想根深蒂固,自觉凡事都一报还一报,又加上郭杨两家三代情谊,因此他的想法初觉此人真乃大丈夫也,做事不偏私,亲生女儿也能狠得下心肠,但细想一下,杨过手臂已断,就算斩下女儿手臂也已无法接上,总是没有办法。也是郭靖生性正直,不肯负人,这须也怪不了他,只是早知此景,何不当初对郭芙严加教育呢?对比后来对郭襄的严厉教育,使其成长为一代宗师,郭黄夫妇在教育子女问题上还是可以的。
同样的,这里也不多讲韦小宝了,他是个特例需要特别开一个题目来研究他,他的缺点实在太多了,这个人物塑造的如此成功,说他好,说他坏,都是件困难的事情。
令狐冲是性情中人,他与岳灵珊的青梅竹马,对岳不群的尊敬,都是感情极深。随着岳灵珊的移情别恋和岳不群真实面目的不断暴露,令狐冲似乎感情倾注巨大,始终无法摆脱出来,险些死在这父女二人手上,穷究起来,令狐冲用情太过了,成为他一个大缺点。他与岳灵珊从小青梅竹马,本就是人人看好的少年爱侣,对其倾注大量感情本也无可厚非,况且当时岳灵珊对这位大师哥也是情真意切,正当二人你侬我侬、好不欢喜的时候,林平之的闯入使二人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这也我所谓,令狐冲和林平之都正值青年,二人各展魅力以赢得佳人芳心也是可以的,但由于“伪君子”岳不群的推波助澜,令狐冲淡出了岳灵珊的视野,后来岳灵珊更是为了林平之和岳不群两次向令狐冲拔剑相向,可谓决绝。令狐冲既思岳灵珊之爱慕又念岳不群之抚育,倾注感情如巨,若说五岳剑派并派大会上岳灵珊那一剑是始料未及、无心之失,那么岳不群在少林寺用“冲灵剑法”扰乱令狐冲心神并施苦肉计自断其腿就太高明了,气候又略施心理战术利用令狐冲有重新拜入华山门下之念,竟两三句便哄得令狐冲答应并派之举,不可谓心机不深啊,用心之歹,可见一斑。可令狐冲偏偏就对岳氏毫无戒心,对之始终尊敬甚至是崇拜了。他在少林寺、五岳并派两次比武中都当着盈盈之面心中对岳灵珊情愫滋生、爱潮涌动,姑且不说是否对得起盈盈的一番情意与牺牲,就是比武中也当须全神贯注,焉能心生旁骛。两次被人有机可乘,前一次被岳不群扰乱心神借机陷害他对师傅下狠手,后一次更是被岳灵珊刺伤,引得盈盈担心异常,令狐冲可曾有愧?后来在华山上又中了岳不群毒计,令狐冲和盈盈二人险些被杀,若不是仪琳及时出现刺死这个伪君子,恐怕纵使令狐冲用吸星大法将岳不群内力吸尽,也难当他垂死一剑。可见令狐冲虽性情洒脱,单页面不了心机透明,难挡有心之人暗算,又由于他用情过甚,乃至险酿成大祸。用情深则在处事时必顾虑极多,优柔寡断,由此观之,大概在谐奏《笑傲江湖曲》时令狐冲的心境才是最清明的。
陈家洛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典型代表,做事只凭一厢情愿,政治斗争经验极少,心机浅淡,遇大事时优柔寡断,顾虑极多,缺少政治博弈心理,难成大事。在与乾隆帝的政治心理斗争中可谓全落下风,终始自己余生隐归回疆,无法再起波澜,一事无成。但细想下来,完不成大业也怪他不得,一群江湖草莽要干谋天下的大事,其头领必定是英明睿智、办事果断、雷厉风行、拿得起、放得下,而其政治目标也必定是经得起推敲,值得去奋斗。但这两件事红花会似乎全都没有想清楚就付诸实践了,红花会老舵主于万亭手握乾隆的身世证据,寄希望于此来要挟乾隆就范,恢复汉家天下,陈家洛不过秉承遗志,,领导红花会群雄继续斗争罢了。讲实话,陈家洛发号施令、运筹帷幄、机智善变那是没得说的,是个人物。但他守成有余,开拓不足,因此真要改朝换代,他这样的知识分子是不行的。而政治目标呢?是要推翻满洲贵族统治,恢复汉家天下,但从一开始包括于万亭在内大家都犯了一个错误:乾隆是皇帝不假,他是汉人也不假(至少小说是这么讲的),红花会要他恢复汉人身份取代满人统治后自己依旧做皇帝,并且是开国之君,乾隆帝在六和塔上初听见这个要求也是不禁欢喜,但冷静下来后乾隆敏锐的政治家洞察力就意识到自己已经是皇帝,就算真的恢复了汉家天下,自己仍旧是皇帝,依旧可以掌管天下,并没有更好的利益谋取,满洲人已经在中原统治过百年,可以说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已经足够牢固了,如果乾隆真有政变的举动,满洲贵族一起发难,恐怕红花会也很难成事,乾隆自已也不免会落得个身首异处,然后清廷再换个皇帝好了,这样下来,乾隆权衡利弊似乎觉得做个太平天子更为稳妥,至于自己是汉人还是满人也不重要了。红花会是一厢情愿,乾隆的确是考虑周全,因此从陈家洛做总舵主那天起他就已注定失败了,无论从他的性格特质还是政治构想都是经不起残酷政治考验的。
杨过性格偏激的很,他自幼孤苦无依,饱受人间冷暖,待得郭靖抚养后又遭武氏兄弟欺侮、黄蓉防范使他更加偏激,全真教的悲惨经历使他心中的愤懑达到极点,变得比起愤世嫉俗、孤傲高寒。好不容易得孙婆婆用温暖慈爱的心肠暖化他心中的坚冰,杨过欣喜人世间还是有人关心他的时候,孙婆婆又被郝大通失手打死,杨过一声痛恨全真道士恐怕这也是重大根源。他得知郭靖黄蓉乃其杀父仇人,便于金轮法王相交,投靠蒙古,充当忽必烈的内应,进入襄阳城中谋刺郭靖,不说杨康行为不端、多行不义、自取其祸,就算他当真为郭靖夫妇所杀,那也应当正大光明地报仇才是,杨过枉顾两国交兵的现实,竟欲为了报仇而置国家民族于不顾,这等行为将使他万劫不复,幸亏他及时被郭靖的“大侠情怀”所感染,在最关键时刻出手将郭靖从蒙古大营中救出并一直保护郭襄,杨过尽管偏激,但不糊涂,在郭靖铁骨铮铮的大义之前,他也能知过能改,也不枉郭靖为他取的名字之意了!
石破天跟狄云差不多都是心地太善,对人不设防,以致自己被人算计,不过不同的是狄云选择了隐蔽世外,而石破天则是坦然面对,并通过自己的行为使他人对他更为尊敬 。论起实话,石破天最大的缺点应当是没文化,大文盲一个,说韦小宝没文化,怎么讲他还知道自己名字叫什么,识得几个字,可石破天连自己叫什么都不知道,连“一”字都不认识,真真正正地不识字。然而不识字却为他带来了好处,使得他练成了“侠客岛神功”,天下无敌,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但这段我想说的不是这个,还是要讲他良善的品格,在这儿他又与狄云不同了,狄云是从小生活在与世无争地农村,养成了他憨厚善良的性格,石破天则不然,他从小跟一个叫他做“狗杂种”的而且他以为是自己母亲的一个女人与一条大黄狗一起长大,也是生活在一个与外界鲜有联系的地方,她的“母亲”对他极尽虐待,他不但不嗔怪反而觉得也许母亲都这样,之后他在侯监集目睹江湖人士为夺玄铁令的残酷杀伐、石清夫妇与雪山派中人的狭路相逢、谢烟客对众人的戏耍,这些都不是曾见到的,他感觉很新奇。他在摩天崖上一直被谢烟客防范,谢烟客为防他谋害自己竟教了他走火入魔、自杀身亡的阴阳混合内功,但这些并未使石破天怨怒,还是对谢烟客感激涕零,他总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因此总以自己良善之心待人,也以为世间之人都会以这般对他。之后他虽被各种人物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当做石中玉而处在各种矛盾事件之中,始终是一种心态贯彻始终,并且收获甚丰,但毕竟是小说,若在现实中也是这般待人,又不可能会有这么好的机缘,他真的很难生存,因此无害人之心,防人之心还是要有的。
张无忌,说他接近于我们普通人,就是我们身上有的问题他也有,我们的缺点他也具备。他身上的缺点很多,什么缺乏主见、优柔寡断的已是老生常谈了,这里也不多费口舌,主要是想说他身上的奴性心理或称自轻心理。他少年时期曾有一段时间在昆仑山附近的红梅山庄度过,在山庄中他遭遇了明艳妖娆的朱九真,登时便被迷得七窍生烟,不知所措,卫璧、朱九真、武青婴三人关系暧昧,护卫牵连,而这时张无忌混沌落魄,如一个花子一般,被朱九真妖艳的美貌迷住后便忘乎所以,卷入了那三人的争风吃醋之中。朱九真不过把他当做玩物,让表哥戏弄一番当做玩笑、把戏来看,张无忌却浑不知觉,欣欣然地遭受卫璧毒打,心里还想着只要能博得朱九真开心,被打死也甘愿,当朱九真看到张无忌还手便怨怒与他,对他竟无体惜之情,恨不得卫璧打死他,只要表哥高兴,这个“乡巴佬”死不死有什么干系?可张无忌也不知是情窦初开还是天生对漂亮女人依恋,被打得伤痕累累仍惦记着朱九真是否会想自己,之后被朱九真迷惑多日,再加上朱长龄一番演戏做作,张无忌轻轻松松地将自己身份、义父下落和盘托出,作为少年人禁不住诱惑也无可厚非,但为了博美人一笑,竟将自己性命交拖出去,确实很难理解,这也许是张无忌一生受女人所制而他自己恐怕也解释不了的吧。
大多数人都很难理解袁承志与青青的爱情,这么刁蛮、小心眼儿、爱吃醋的姑娘,袁承志竟会对他百依百顺,焦婉儿、阿九甚至是小慧在青青心里都如毒蛇猛兽一般,生怕自己一个闪失,袁承志便被他们抢走,后来最可笑的是她以为袁承志对何铁手有意,殊不知是后者对女扮男装的自己情有独钟。袁承志事事以父亲袁崇焕为楷模,自然道德标准守得极严,算是个克己守礼的好男子,他对青青许下诺言会相守一生,不过青青醋意也太浓,稍有姿色女子若对袁承志青睐一下,青青可就要寻死觅活了。袁承志道义上对青青相守一世,可心里却总是有对阿九的倾慕之情,可碍于青青,他又不敢表白,犹犹豫豫,进退维谷,阿九也是饱受煎熬,后来袁承志远赴海外以为可以避开这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他对青青是真心相待,对阿九也是钟情于斯,在摇摆间,晨暮易逝,一世已过,不胜感叹!
金庸先生作品是后期比前期的好,人物人情味也越来越浓,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也会在各位大侠身上表现,作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个体,他们有着或多或少地缺点,这才构成他们完整的人性,否则一味地顶天立地,没有人性弱点那也没有趣味了,毕竟大英雄还是很少的,读者们看到这些侠客身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