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历史沿革 《汉书·职官志》载:“县有蛮夷曰道。
”古营道县、道州、宏道县和后来的道县,其名称均源于此。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营浦县,为道县建县之始,因县治位于营水之滨而得名。
三国时吴宝鼎元年(266)置营阳郡,郡治在营浦。
隋代为永阳县地。
唐代先为营道县地,后为宏道县地。
宋代复为营道县地。
明清时为道州地。
民国2年(1913),改为道县。
秦嬴政二十六年(前221),设营浦县,隶长沙郡,是为道县建置之始。
汉元鼎六年(前111)隶零陵郡。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分零陵郡置营阳郡,营浦为郡治。
梁天监十四年(515),改营阳郡为永阳郡,营浦郡为郡治。
隋开皇九年(589),改零陵郡为永州,废永阳郡,并营浦、谢沐二县为永阳县,隶永州。
大业三年(607),复改永州为零陵郡,永阳隶之。
唐武德四年(621),以零陵郡之营道、永阳二县置营州,改永阳县为营道县(原营道县改唐兴县)。
次年,改州为南营州。
贞观八年(633),改名道州。
贞观十七年,废道州,营道改属永州。
上元二年(675),复置道州,统五县,营道属之。
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道州江华郡,改县为宏道。
乾元元年(758),废郡名,复称道州。
五代十国时期,道州仍辖五县,宏道为州治。
宋建隆三年(962),改宏道县为营道县。
两宋时期,道州辖四县:营道、江华、永明、宁远。
元至元十三年(1276),道州置安抚司,次年改为道州路,置总管府。
营道县属湖广行省湖南道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改道州路为道州府,营道为府治。
九年,复改为道州,以州治营道县省入,辖宁远、江华、永明三县。
崇祯十二年(1639),析宁远县新田堡置新田县,并隶道州。
清康熙三年(1664),道州降为县级散州。
1949年11月15日,道县和平解放,属湖南省永州专区。
1967年8月13日-10月17日,道县发生的大规模屠杀事件,死亡人数达4519人。
2000年,属永州市,道县辖9个镇、10个乡、4个民族乡。
2001年末,道县辖9镇、14乡,587村(居)委会。
2004年,道县辖9个镇、10个乡、4个民族乡。
我国56个少数民族,除了汉族,最喜欢藏族的文化和景点。当然愿意去神秘的藏文化 旅游 看看。越了解越神秘,越神秘越想了解一下。奇特的藏族婚俗,朝圣者之路,虔诚之心,令人震撼和敬佩,大美西藏。离天最近的地方,没有杂质,一片净土,蓝天白云,雪山草地,自然风景,没有为什么,是 旅游 者必去的 旅游 地方。
我会的。为了领略北国风光,我去过祖国的北大门漠河,在那里体验了夜长昼短的真实生活,去过内蒙的牙克石、扎兰屯,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南京、芜湖、苏、锡、常等地,学习和观赏到许多人文古迹以及北方朋友的豪爽大气、热情好客的气度。往南,去过杭州、宁波、九江、南昌等地,欣赏到各大城市的人文美景与饮食文化。
我对革命圣地南昌的记忆最深刻,除了参观八一纪念馆,了解并学习了先辈的革命精神,还因为当时我的发小在南昌电机厂工作,为了离他近点好照顾他,我离开上海去了江西高安行医,在那里得到许多好心人的照顾,那里的红土沾满了我对农村兄弟姐妹们的敬意,是他们真诚朴素的行为感动了我。我几乎每周去南昌购买医疗器材药物、日用品等,晚上,漫步在八一大道上,那浪漫与甜蜜记忆犹新,往事不堪回首。
最高兴的一次 旅游 是我十年前70岁的冬天,一个人去了海南岛,由海南一路向南,观赏了岛上风景,到了天涯海角北沙滩,真正体会到祖国风景艳阳天,人生无处不是景。
谢谢!祝您生活愉快!
也许人们有许多追寻文化的理由和目的。但这行万里路,也是对读万卷书的补充,强化以及对文化源头的认正和求真,也是文化视野精准而丰富地打开,而获得精神的丰收,史典的收藏,风物的留存,烟火的纪事。以 旅游 的名义,寻找文化的源头活水,是人生的一段纪念和乐事。
顺答,有失偏颇,谢读者谅之。
会的!去一个地方 旅游 ,通常是被它的人文及 历史 所吸引,哪怕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之地,也乐于去作更多的了解。
“别人看似退化的地方,可能看到完美”
新田县枧头镇唐家村内这座惜字炉已经很老,建于光绪八年(1882),接近140岁。但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不再为烧毁书本、文字、纸张的地方了。惜字炉用全花岗岩石筑砌,每面均有高浮雕的各种图案,各式各样的石雕有人物,正面是一幅 ”天下三星“的 精美浮雕。塔身飞檐翘角,塔尖为葫芦宝顶饰一活动小狮,能随风转动。
后期更了解到,唐家这座惜字塔无论是塔身体量、建筑风格、雕刻艺术,还是建塔叙事文笔等都可称精品力作,全省甚至全国都少见。
双屋凉亭是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扩建岭口“新道”(今人称之“潇贺古道”)的起点,据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志·交通运输》记载,“新道”起于湖南道县双屋凉亭,经江永县进入富川县境内,经麦岭、青山口、黄龙至古城止。
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屋凉亭,门楣雕刻毁坏严重,精致的浮雕无法辨出是何种的图案,弥漫着一股残破的气息。
那些存在于边远地区的生活和文化,没有一丝的做作,反而更有吸引力。让人惊讶的不是贫穷、破败,而是家园的纯碎性。
对于崇尚清新自然的人,更愿意致力挖掘那些被公众遗弃、遗忘、忽略的地方。
去 旅游 是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本质也就是去体会异地文化的一种享受!
每个地方都会有它的一些地域传统文化,我们在去 旅游 的时候,就是在不同的地方体会着当地的一些风俗人情,观赏的美景,品尝的 美食 ,都包含着当地的一些文化特色在里面!
我就因为一种文化而去过一个地方 旅游 ,江南文化,从小就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直觉得苏州和杭州就是江南文化的代表,苏州和杭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人才辈出,风景如画,美女如云,苏州现今还保留着有数百年 历史 的,亭台楼阁、巧夺天工、雕梁画栋、别具匠心、闻名遐迩的古典园林“拙政园”,“周庄”也有着数百年 历史 的的江南水乡文化特色,青石街道、水网纵横、小桥流水、烟雾袅绕,真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亲自体验才能感受到那里的人文风俗,身临其境才能欣赏到真正的江南之美!
旅游 不但是享受生活,同时使人增长见闻开阔视野,也是学习成长的一种方式吧。
会,但仅限于国内。
会,要传承文化,首先需要了解文化。
不会。文化可通过书本影视网络可以了解。如果为一个自己喜爱的人,会去某个地方。
自然是会的。 旅游 者的本质是“追求他者文化本真的朝圣者”。因此,本质上所有的 旅游 者都是因为文化而去 旅游 的。这里的关键是理解什么是文化以及什么是追求。文化包括地方的特色和传统,追求则包括对自己故乡文化的逃离和对对方文化的向往。
我的回答是:会
因为人除了五谷杂粮,物质以外
还要追求精神,精神靠什么,考的就是文化
如果这个地方有我喜欢的文化圣地,我会因为它去旅行一趟!
孙心圣
孙心圣,男,汉族,1964年5月13日出生在湖南省道县一个普通干部家庭,作家,徒步旅行者,围棋高手。代表作品有《十年旅痕》,《无轨旅程》等。
中文名:孙心圣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4年
职业:作家,徒步旅行者
代表作品:《十年旅痕》
人物经历
从1985年开始,他在没有任何资助的情况下开始了全国的漫游,孑然一身,孤旅天涯,将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挥洒在山河之间,也将自己最炽烈的情感都交付于神秘的大自然。
●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行者,20年时间徒步走遍中国的山山水水
●一位从青年走到中年的行者,10年前向我们奉献了一本《十年旅痕》,十年后的今天他向我们捧出了一本清美的《无轨旅程》。
1985年3月18日,潇水河畔的道县。那天孙心圣走得那样义无反顾。“工作是为了吃饭,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活着又是为了什么呢?”这个痛苦、梦魇般的问题紧紧缠绕着他,在离自己21岁的生日还有两个月的时候,带着一种迷茫,他迈出了人生远行的第一步,也许是为了追寻遥远的天边召唤的声音而这一抬脚,便走了20年。他无法计算,这20年到底走了多少公里路程,因为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不是徐霞客式的地理学家、文学家,没有专业的考察和记录;他也不是受过职业训练的探险队员,没有创造什么纪录的初衷,他更没带什么能计量路程的工具。20年间,他惟有像一名专业的地图工作者,在他的大脑里,镌刻了一幅阔大的中国地图:河流山川,边界道路,森林民居,民族方言这是一幅声、光、电、齐备的“立体卫星定位地图”。
他随口就清晰地列出了第一次远行的路线图:1985年春-1986年夏,道县-桂林-衡阳-岳阳-武汉-天门县-十堰市-陕西白河县-西安-界岭山谷-河南三门峡-江苏-安徽-巢湖-安庆-九江-南昌-赣南-广东南雄-韶关-长沙-东安-道县。像这样的徒步旅程,这20年来,差不多有近20个来回,最长的持续地走一年多,最少的,一年也有两个多月在路上。
那时候,这个21岁年轻人的行囊里除了简单的几件换洗衣物和120元家当,就是几本小册子:《中国地图册》,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他说,他只是想看看怎么写。每到一个县城,孙心圣就到县志办和文史委去找县志,主要是想看下当地地图,了解一下民俗风情。有的地方会送给他一本县志和别的书。而在他读完了以后,为了减轻行囊,到了下一个地方,就把这些多余的书籍送给新结识的人。他的行囊不会超过10公斤。
徒步的旅程,难耐的孤独、挨冻受饿和时常面临绝境,他现在回想起来,都还不算什么了不起的,而最大的苦痛则是心灵的重负。家人、朋友的不理解,世人把他的行为当作精神失常。
直到1989年春天的第四次出行到广西大瑶山前,他才明确了自己的目标:要用16年的时间,走遍中国的每一个县!
1990年春节后第五次出行湘、渝、鄂、黔的武陵山区,对他的心灵震撼很大,一路上百姓的热情、本真,他们处在贫困线以下的生存状态,而自己不能为他们解决一点实际问题,内心痛苦异常。回家乡后,孙心圣住了一个多月,他写了一个调查报告,他想向北京的有关部门报告他所了解的情况。此时,他也特别想到北京去看看。
北京的作家朋友一度摧毁了他的信念
1991年5月左右,孙心圣第一次到了北京,在这里,他结识了生命中很重要的几个朋友。此后,他把北京当作了他的中转站、休整地。
朋友向他介绍了一位“中国未来研究会”的老者。老者看了他的调查报告后,首先对他的行为和勇气大加赞赏,然后说:现代社会是高科技时代,你这种速度太慢了,你所了解的情况,中央早就知道了。不过,我可以给你发一个会员证,你以后旅行时就方便一些了。后来,他还得到了别的调查机构的几张特约调查员证件,他这个没有身份的人,一下子拥有了很多的身份。
他还结识了崇文区文化馆的作家朋友曾哲。曾哲在听了他徒步走完全国的每一个县的畅想后,很激动地说:你非常幼稚,非常愚蠢!你仅仅是为了要证明某一点,你到过某地,你不觉得无聊吗?你为什么不注重旅行的过程中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深刻的认识呢?对曾哲的话,他非常抵触不满。他的心里非常难受,他觉得自己的信念被摧毁了。
孙心圣此次在北京住了一个多月,他找到一份抄信封的工作,抄一个5分钱,挣了几百元钱,那家文化公司在北京大学附近,他结识了一些北大的老师和学生。这时他遇到了从内蒙古到北京找工作的李月光,李邀他同住,并向他推荐了两本书: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卢梭的《忏悔录》。他一口气读完了,书中所展示的生活态度、人生思考,深深打动了他。他觉得自己以后不再只关注着旅程中见到的人们的疾苦,应该关注他们的善良和本真,在认识社会以前应该先认识自己!两万多元的稿费令他丢失了两年行走的感觉
1994年,孙心圣从内蒙古再次到北京,停留了半年,一边做点零工,一边写了15万字,写完了也不知道取何书名,联系了许多出版社出版,都要出“风险金”。他当时住在小窝棚里,四面透风,没电视也没报纸看,只有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偶尔听到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人生热线”播音,就外出拨了热线电话,与台长联系上了,请他到热线做了一周的嘉宾,一分钟一元钱稿费,每天晚上一小时。那一周听众打来的热线火爆,话题越来越深入,引起了两种不同观点的听众之间的争论,有些偏激,有关方面打招呼每天晚上11时节目一做完,电台门口都停了好几台出租车,素不相识的听众在等着他,要送他回住处。最后一次做节目,他感觉特别温馨,听到了许多听众祝福和鼓励的话语。节目结束的第二天,电台在北京天文馆租了场地安排他与听众见面。那天非常冷,他一下车,就被认出来了,一百多人都围了上来,会场里也已有好几百人了。据说,有从呼和浩特和河北赶过来的。
主要作品
《十年旅痕》
孙心圣的第一本书《十年旅痕》终于在1997年由长春出版社出版了。他是在书出来几个月后才知道的,因他那时一直在到处行走。10万字的书印刷了3万8千册,稿费有两万多元。此后,他就不愁旅费了,山西、陕西、福建、广东、海南、豫西,都是用这笔稿费完成旅行的。但这笔可观的稿费也使他丢失了两年行走的感觉。他觉得只有在简陋的小餐馆里,才能有意外的相识、意外的经历;只有在自己努力寻找晚餐和睡觉的着落时,才能有意外的收获。
流浪爱情
孙心圣毫不隐晦地对记者说,别人说他是一个没有安全感和责任心的男人。而他一直以为,在没有完成徒步周游之前,他不会为爱情驻足。虽然,他在20年孤独旅途中,也偶遇到了浪漫而短暂的爱情。
那是他刚抵达湘西边城茶峒时,他在河边看当地人斗鸡,身边一个姑娘也在兴致盎然地看着,两个人很自然就交谈起来了。孙心圣一时兴起,大方地请姑娘到附近餐馆吃中饭。其实,当时他的行囊里只100元钱,付完账就只剩下十几元了。他往秀山走去,刚走上川湘大桥,姑娘就追了上来:你真的走路到秀山啊?我送你去!孙心圣看了一下桥上的界碑:到秀山46公里。就劝她回去。她执意不肯,并说她叫秀儿。他们就这样在一脚踏三省的山路上走到了天黑。到了一个乡政府,值班人员说“你们孤男寡女的”拒绝他俩住宿。他们又摸黑往前走,实在走不动了,就钻到一户人家的牛栏里想睡一觉,可是不到半小时,冷得受不住,只得起来继续走。不知走了多久,大概离县城不到一公里时,腿已经麻木了,两人实在走不动了。找了个小旅馆,花了几元钱开了两个房间,倒头就睡着了。醒来时已经是下午两时多,晚上他就只能请她吃稀饭和包子。第三天一早,他们要分手了。他送秀儿上了回程的班车,她从车窗里拿出了30元钱塞给他,恋恋不舍地挥手说:如果你想得起我,就回来看我走过“最美”的新疆却不知道自己该到哪里去了
到2005年,中国的版图上惟一没有留下他的足迹的内地省份就是新疆了。那片占中国六分之一的土地,那片他认为中国最美的土地,他把它放在最后,打算花上两三年时间走遍。足足做了5年的准备,他还为此到天津一饮食公司打了一年多工——这是他人生持续最长的一份工作,积攒了7000多元钱。但还远远不够。他第一次主动请求两个朋友提供赞助1万元。5月,他开始了他的新疆寻梦,走了两个月,还没走完新疆的十分之一,钱就没有了。
当他走出新疆,从云南独龙山来到了六库,看到那比内地来说不算太高的楼房时,突然有一种到了内地的感觉,一种沮丧、失落袭击了全身,他懵了:走完了,我再也没地方走了!中国地图在他的脑海里生根了,而他心中最后的一块圣地也被他走完了,他此时却不知道自己该到哪里去了。他在六库住了一晚,然后到大理、昆明。他一路苦苦思索:是回到老家,娶老婆,生孩子,找份工作,安度后半辈子?他很害怕,也很矛盾,又回到了20年前他第一次离家出走的迷茫状态,这个圆他画了20年,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
他又想回到他曾经去过多次的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看看。等到翻越了无数高山大岭时,他发现这里已经被现代文明冲击了。突然他醒悟了:自己的旅行该结束了!在贵州、广西交界的北盘江一个渡口,一个很小的火车站,只有一辆列车停留几分钟,他上了火车。到了南宁,打了一个电话给家里。80岁的父亲说:你妈妈已经瘫痪了,你回家看看吧!
他畅想自己未来的清风明月:搞个小农庄
本来打算在大瑶山去写作的孙心圣,终于还是回家了。在家里,他心里涌动着倾诉的愿望。在一种激情澎湃中,两个月时间,他一口气不停地在方格子里爬,写了30多万字。
当记者问他,20年的旅行有过想家的时候吗?以后还有成家立业的打算吗?他说,开始有过。1985年,走到陕西安康,翻越秦岭时,中午太阳很大,他觉得昏头昏脑的,突然想家了,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不知道,他们也在想自己吗?泪水流了出来。
回到老家小城里已经两年了,他没有到外面去找工作。曾经在旅途上结交朋友、混饭吃的“围棋手艺”,现在成了他的主业。因为有王元八段的肯定和指点,有发表在《围棋天地》杂志上面的文章,靠此吃饭不成问题,他收了四五个学生,传授围棋秘诀。
对于以后的路,他还是有计划的:他要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到每个少数民族地区走一趟。
他畅想自己未来的清风明月:他想在遥远的山区买一两百亩地,搞个小农庄,耕种、养殖,自给自足,读书写作;当然,还要娶一个情投意合的压寨夫人。有朋自远方来,捧出自家酿造的美酒,献上田地里的鲜蔬瓜果,弹琴作画
徒步线路
1.1985年3月18日,道县出发,经桂林、岳阳、武汉、天门、襄阳、十堰,进入陕西白河,翻越终南山,至西安,入河南,过江苏、安徽,由安庆渡长江到江西九江,经南昌、吉安、井冈山至广东南雄,在韶关被盗,返回道县。旅行持续一年零五个月,宣告失败。
2.1987年初夏,道县出发,经怀化,至四川,在成都被拘留10天,后被道县公安领回,旅程持续3个月夭折。
3.1988年,道县出发,游历郴州、连州地区,进入南岭山脉腹地,足迹遍及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4.1989年,道县出发,专程寻找最后的阴阳门,在广西大瑶山游历四个月,险象环生。
5.1990年春,道县出发,经湘西边城,在武陵山游历半年,经川康进入贵州赤水、遵义,到达苗岭。行程一年多。
6.1991年夏,游历滇、黔、桂三角地带,意外撞进“世外桃源”。
7.1992年游历全东北。
8.1993年至1994年,游历内蒙古全境。
9.1995年初夏,初上青藏高原,经黄河源头、巴颜喀拉山,由囊谦进入西藏,到滇西高原。行程9个月。
10.1996年,在北京打工半年,给人抄信封。
11.1997年,游历山西。《十年旅痕》出版。
12.1998年初,游历珠江流域,年底重游大瑶山。
13.1999年,游历海南、宁夏、甘肃部分地区。
14.2000年,在天津一餐馆打工一年零三个月。
15.2001年,游历广西六万大山、九万大山及中越边境。
16.2002年,游历豫西及胶州半岛。
17.2003年,回老家道县开围棋馆,教少儿下围棋。
18.2004年,在福建、浙江沿海岸线行走两月余,此后至北京筹备新疆之行。
19.2005年5月,第一次到新疆,游历三月余,足迹不到新疆的十分之一。后由新藏公路进藏,经藏北、念青唐古拉山,再度朝觐梅里雪山。
20.计划2008年春开始下一个行程,用3至5年的时间游历中国各少数民族聚居区。
⊙《无轨旅程》
孙心圣的第二本书《无轨旅旅程》在2007年由湖南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是他二十余年漫游经历的精髓,以清水般美丽的文字和精美展示了
你从未看到过的难以想象的奇绝景观和民风民俗,其中很多东西在商业文明的
冲击下已经消失殆尽,只存在于这本书中。然而,本书体现得更多的还是作者
思想的净化过程、对底层人民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以及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
的深层次思考。掩卷而思,所得到的是远远超过游记所载、独立于游记之外的
东西。
我就站在这里,在这座山的山顶上,凉风迎面吹来,头上的汗水渐渐地随风而去。我随意找了一块大石头坐下,用手轻轻感觉它粗糙的表面,这石头本应是灰色的,但在这山顶上经历了不知多少的风吹日晒,上头已有了泥沙的土黄,和苔藓的墨绿。
接着,我转移了视线,看着我脚下这一大片的山景。这四周也有很多的山,好像这儿是山的部落似的,顿时心中的寂寞全消失得无影无踪。若当山是巨人,他们能够好心地让我坐在这儿参加他们的聚会,详细地看着他们的外貌,我还能不开心吗?
这群山上的植被并不是那么的茂密,在深浅不一的绿中又穿插了一些灰黄——大地原本的色彩。浅蓝的天空中不时飘过几朵云,而云的阴影完整地罩在群山上, 一团一团的。在山腰以下的人们可就不能那么清楚看到这奇特的景色了,处在云的阴影之中,他们顶多只能感到一阵短暂的阴凉,而阴影的形状呢?他们就无法得知了。这算是给登上山顶的人的奖励吧?
一个浑圆的可爱身影吸引了我的注意,是只小麻雀,它好像飞累了,收起翅膀安稳地停留在暗褐色的枯枝上,风将它看似柔顺的灰褐色羽毛撩起,它好像很舒服呢!闭着的眼好似天上弯弯的新月。
渐渐转红的天色提醒我该是下山回家的时候了,我起身背起登山包,又回头看了一眼,那些山,依旧停留在那儿。我会再来的,我知道,因为这儿有值得我再三到来的景色。
对联赏析
1、
软红不到藤萝外;
嫩绿新添几案前。
——高其佩撰
作者简介:
——高其佩(1672-1734):
高天爵第五子,清代著名画家,辽宁铁岭人。初属汉军镶白旗,后改隶镶黄旗,字韦之,号且园,又号南村,累官宿州知州、都统、刑部侍郎。擅长花鸟、走兽、人物、山水画,其简练苍劲处,极近明代吴伟。尤以指头作画著称,其侄孙高秉著有《指头画说》,记载其画法和轶事。同时,在诗文方面,高其佩也有很高的造诣。
注释
①软红:都市繁华。宋苏轼《分类东坡诗•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诗之一云:“半白不羞善领发,软红犹恋属车尘。”自注:“前辈戏语,有西湖风月,不如东华软红香土。”这里是指春色的多彩。②藤萝:高大木质为藤本,奇数羽状复叶,叶长成后下面仍密生白色长毛,春季开花,花青紫色,荚果长18-24厘米,主产于我国北部,供观赏,花和种子可食用,古人喜欢在院子里栽种。③几案:泛指桌子。《世说新语•雅量》:“王丞相主簿,欲检校帐下。公语主簿,欲与主簿周旋,无为知人几案间事。”
这是一副状景联。作者以景寄情,寄托了作者高洁清淡、自娱其乐、甘于书斋的情怀,正合鲁迅所言:“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情景交融,富有特色。
鉴赏
1、写景为主,景中带情。
本联描写的是初春时节院落重披绿装的景色。幽雅、别致的院子里,各种花草树木在春风的吹拂下,绽开着新蕾,吐露着新绿,争奇斗艳;几叶春绿悄然开在静静的书案前,使书案前的主人精神为之一振;高大的藤萝把满院子内与院外分隔成两个世界;院内充满着和煦、美丽的春光。作者写初春的景象,用了“软红”“藤萝”“嫩绿”几个词,选词准确、生动,又合乎院子的特色,可见作者在措词方面下了一番苦功。然而,作者又不仅仅是光写春景,而是通过对美丽春光的描写来寄寓自己美好的愿望和理想追求。作者用“软红”来概括春天的绚丽多彩和勃勃生机,这实际上象征着作者内心世界的充实和生活的朝气,“不到藤萝外”又意味着作者不与社会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藤萝”一方面是院内外的屏障,也是作者自身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分界线,而“嫩绿新添几案前”则表示了作者书斋生活充满了初春般的活力。作为一个著名画家和学者,高洁的情操、浓厚的专业兴趣,是其成功的要素之一,这和本联的思想是一致的。本联虽是写景,却景中寓有情,把作者春天般的内心世界和明媚的春景融为一体,带有诗意。
2、动静结合,静中有动。
如果能把静态的春景写成动态的春光,那么就能给读者更多的美感和更多的想象,本联即具有这一特点。作者用“不到”两字将“软红”写活,用“新添”把“嫩绿”写神,本是静态的美景,通过作者的艺术手法,赋予其人格化的特征,变成动态的美,使动、静结合,交相辉映。而“藤萝”“几案”又不着痕迹地点明了本联景色所在地,这既表明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手法的高妙,又通过写景来反衬作者自己对人生的追求。
3、本联构思奇妙,对仗工整,景情交融。
景是春天的胜景,情是纯真的挚情,读来韵味无穷,好似有无尽的艺术享受,无怪乎成为古今名联。
2、
汉水接苍茫,看滚滚江涛,流不尽云影天光,万里朝宗东入海;
锦城通咫尺,听纷纷丝管,送来些鸟声花气,四时引兴此登楼。
——顾复初撰 题成都望江楼濯锦楼联
注释
①汉水:指四川省内的汉川江,流入大渡河。②苍茫:旷远迷茫貌。③朝宗:水流入海。④锦城:又名锦官城,成都的别称。相传战国时秦国张仪建城,后为“蜀王宫”。四川织锦自古驰名海内。三国时设官管理织锦,故称“锦官城”。杜甫诗有“花重锦官城”“锦官城外柏森森”等句。⑤咫尺:喻距离很近。《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徐干《答刘公干》诗:“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望江楼址原属华阳县,故有“通咫尺”之说。⑥纷纷丝管:丝管,丝竹管弦,古代乐器的总称。纷纷丝管喻指城中繁华行乐的景象。杜甫《赠花卿》诗:“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⑦顾复初:字子远,号幼耕,元和(今江苏吴县)人。清同治间做过光禄寺署正,是当时有名的诗画书法大家。著有《乐静廉余斋文集》。该联一说杨宗蔚撰。杨宗蔚,清代文人。⑧望江楼:位于成都市锦江南岸。古名“碧鸡坊”。传说这里曾是我国唐代女诗人薛涛的故居。清代以前,这里便开始兴建亭台楼阁,植松竹花卉,至清光绪十五年(1889),陆续修建了崇丽阁、吟诗楼、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清婉室等,是今望江楼公园的基础。
上联写锦江、汉水的气势。登楼远眺,盟见汉水旷远迷茫,那滚滚的江流,在云影日光之下奔流不息,历经万里东流入海,给人以亲临目睹之感。
下联写成都的繁华。望江楼与都市近在咫尺,城中那丝竹管弦之声,夹杂着鸟语花香之气,更加激发着游人们的情兴。联语通过登楼后的“看”和“听”,把江流之气魄、都市之繁华及游人之情兴,勾勒一尽。细读此联,望江楼一带的美景,均能尽收眼底。
3、
花笺茗椀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
——何绍基撰题四川成都茗椀楼联
作者简介
何绍基(1799-1837):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清道光进士。能诗文,精小学,擅书法。著有《说文段注校正》《东洲草堂诗集》等,官至翰林院编修、广东乡试考官和四川学政等。茗椀楼:在成都望江楼公园内,相传为薛涛品茗之所。
注释
①花笺:精致华美的笺纸。徐陵《玉台新咏序》:“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又:相传女校书薛涛汲井水制作诗笺,别具色泽,称为“薛涛笺”。据此联之意,这里的“花笺”当指“薛涛笺”。《唐才子传》载:“涛工为小诗,惜成都笺幅大,遂皆裂狭之,人以便焉,便曰薛涛笺。”②茗:茶的通称。如香茗、品茗。茗椀楼附近有“薛涛井”,由于井的周围是砂碛土,经过自然过滤,水极清冽,便于饮用,故人们喜欢取此井水煮沸泡茶。③椀:“碗”的异体字。④活一楼:活为生动逼真的意思。活一楼,即使得茗椀楼显得秀丽、生动。
鉴赏
这副对联写人写景抒情,意境清新,如诗如画,简炼而生动。上联扣住“香”字落墨,追忆女诗人薛涛的轶事——薛涛制的花笺,薛涛井水泡的茶,遗香千年。这夸张,突出了历史人物;这想象,又是多么的浪漫。下联扣住“活”字下笔,写到了云影,写到了波光,都是动景,都突出了一个“活”字。目的是为了刻画茗椀楼——江水中的云影,粼粼的波光,映着那雕栏玉砌的茗椀楼。云影、波光、楼的倒影交织在一起,使茗椀楼显得更加秀丽生动,宛如人间仙境。全联既赞扬了女诗人薛涛,又刻画了祖国美丽的河山及茗椀楼的无限风光。遣词造句,雕琢精心,显示了作者浑厚的文学功底与作联吟对的高超艺术技巧。
4、
遗世独立;
与天为徒。
——佚名撰 题福建武夷山天游峰一览亭联
注释
①遗世独立:谓超然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汉书•李夫人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②徒:本指同类的人,这里引申为同类的东西。《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③天游峰:在武夷山五曲隐屏峰后,巍然高耸,独出群峰,登其绝顶,下观云海,尤如人在天上游,故称天游峰。天游峰绝顶处建有一览亭,是取登其亭而一览武夷山全景之意。
鉴赏
这是一副写景联,读来使人产生一种恢宏、豪迈之气慨。本联有如下特点:
1、采用了对联中“隔”手法,就是说写对联时由于用了典故而使人读起来感到好象隔了一层似的。本联一开头即借用苏轼《赤壁赋》中的句子,算是用典,却恰到好处。一览亭虽然高、险,但总有一个限度,如果本联用“不隔”的手法,直接写出一览亭到底有多高、多险,不仅无法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而且要在短短数语中勾划出一览亭的全貌是很难做到的。本联采用“隔”的手法,一方面避免了平铺直叙,另一方面又给人以无限的想象余地,看似隔了一层,其实两边只隔着薄薄的一层白纸,反而有一种新奇、朦胧、神奇的感觉。人们一看到“遗世独立”四字,就知道一览亭是高峻的,但如何个高峻法,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去作不同的想象,这种作用,是采用“不隔”的手法难以达到的。
2、写景与用词,相辅相承。本联粗看无一字写景,细看却字字有景。一览亭在作者心中高峻无比,无比的高峻就应超出世间之外,作者用“遗世独立”来比喻,看起来似乎没有写景,而事实上景景都在其中。用天下最豪迈的词来形容作者心中最高的山,在语意上来讲都恰到好处.人们可以尽情地想象山的挺拔高峻,风光的秀丽,形胜的险要,自然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3、在用词措句方面,气势磅礴,极尽夸张之能事。单从字义上看,“遗世独立,与天为徒”概言天游峰一览亭的高耸,超出尘世之外,唯一可以和它相比较的是“天”;从其典故的出处来看,也是气派豪放,“遗世独立”源出于北宋豪放派诗人苏轼的《赤壁赋》,本联借用这一典故,也是要借用苏轼的豪放精神,来说明一览亭的高大雄伟,巍峨挺拔。我们知道,天的高度是无限的,豪放的雄浑的精神和文风也是无法用尺度衡量的,而一览亭的高度却是可测量到的。作者把有限的东西比喻成无限的东西,目的是为使读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最后,本联言简意赅,气势雄伟,节奏鲜明,对仗工整,这也是本联能够长久流传的原因之一。
5、
烟柳有情,骀荡春光,风籁更催晨笛起;
水天无际,澄鲜秋色,月明远共夜珠来。
——佚名撰 九江甘棠湖烟水亭联
注释
(1)骀荡:舒缓荡漾的样子。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色。南朝齐谢眺《直中书省》诗:“朋情以郁陶,春物方骀荡。”刘良注:“骀荡,春光色也。”
(2)风籁:风声。宋苏辙《会景亭》诗:“冈峦向眼尽,风籁与耳谋。”
(3)澄鲜:清新。宋朱熹《入瑞严道闲得四绝句呈彦集充父二兄》诗:“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4)共:通“拱”,环抱,拱卫。
(5)夜珠:夜明之珠,亦称“夜光珠”。唐宋之问《晦日昆明池应制》诗:“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此处系比喻,指甘棠湖四周灯火点点,似颗颗夜明珠。
(6)甘棠湖烟水亭:在江西九江市中心,湖面积约270亩,由庐山泉水注入而成。湖中筑有长约50米的长堤,堤上有宋代修建的思贤桥。清风徐来,满湖碧波涟漪,景色优美动人。烟水亭立于甘棠湖中,原名浸月亭,初建于唐元和十一至十三年(816—818年)。相传为三国时东吴都督周瑜点将台旧址。该亭多次兴废。据传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来九江讲学,其子修建此亭时,取“山头水色薄笼烟”而名为“烟水亭”。现亭为清末僧人古怀化募修建而成,亭前有石剑匣两座,亭内有船厅、纯阳殿、翠照轩、五贤阁、亦亭、宴会厅、境波楼等。1972年全面修复,并建曲桥一座,自湖畔蜿蜒接于亭上,以便游人参观。
鉴赏
本联是一副对仗工整、意境清新的扇对名胜长联。它以饱含诗情画意的笔触形象逼真地描绘了烟水亭四周的湖光水色,充分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无比秀丽的自然风光与巧夺天工的名胜古迹的无限热爱之情。吟哦这副对联,仿佛置身亭中。瞩目亭外,甘棠湖的春情秋景、烟柳月色似乎历历在目,不啻是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美的享受。
作为一副风景名胜联,本联采用鹤顶格嵌字法,将亭名“烟水”二字分别嵌入上下联之首,显得十分贴切。全联围绕“烟”、“水”二字展开,写景状物具有巧夺天工之妙。上联首句“烟柳有情”,系将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一词的最后一句“烟柳断肠处”反其意而用之,由此入手,传神地描绘烟水亭及其所在的甘棠湖春天的清晨景色:湖畔烟雾缭绕的杨柳含情脉脉地随着春风飘拂,春光明媚,风送笛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唤醒了贪睡的人们,真是好一派令人陶醉的烟柳含情、春光荡漾、晨笛悠扬的早春风光,大有让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之魅力。
下联首句“水天无际”是化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中“水随天去秋无际”一句而成。下联刻意摹状烟水亭及其四周的秋夜景色,更是别具神韵:秋日之夜,眺望甘棠湖,清新透彻的秋水茫茫,水天相接,碧波无际;明朗的月色下,闪烁着点点灯火,仿佛无数的夜明珠撒落人间。这迷人的秋夜景色,怎能不叫人赞叹不已。
本联最大的特点是抓住甘棠湖烟水亭这一名胜的特征来做文章。烟水亭春天的清晨风光和秋日的月夜景色别有情趣,各有特色,对联作者即抓住不同时令所具有的特征来绘景状物,并且寄情于景,故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诗情画意之感。
这副对联是一副严式扇对长联,上联平起(烟yān)仄收(起qǐ),下联仄起(水shuǐ)平收(来lái),上下联各对应句、对应词的对仗极为工整,尤其是“有情”对“无际”、“春光”对“秋色”、“晨笛”对“夜珠”等,更给人以天衣无缝的感觉。
总之,本联撷湖光水色之精英,用隽永绮丽之文辞,以写景为主,以景带情,寄情于景,内容凝炼深厚,格式严谨完备。
6、
九匹白练出奇观,连续奔腾,远观如八骏骅骝添赤兔;
三岭松涛鸣爽籁,抑扬起伏,乍听似千军健卒赴疆场。
——佚名撰 黄山九龙瀑联
注释
①白练:白绢。②八骏骅骝添赤免:骅骝,赤色的骏马;赤兔,骏马名,全身枣红色,相传曹操为招降关羽将吕布骑过的赤兔送给了关羽。这里用九匹红色骏马形容九龙瀑在阳光照射下飞流直下的奔腾气势。③三岭:即黄山莲花、天都、光明顶三峰。④爽籁:爽,清亮,明朗;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⑤九龙瀑:黄山在安徽省南部,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九龙瀑居黄山三大飞瀑之首,九条飞瀑奔腾,形如九龙,故名“九龙瀑”。
鉴赏
这是一副专写九龙瀑奇观的对联。上联,作者运用近描远抹的速写手法,绘声绘色地把九龙瀑的意境展现在游人面前:九龙瀑上阳光灿烂,云蒸霞蔚。九股排山倒海的巨流从紫雾缭绕的山巅上飞涌下来,远远望去,宛若九条白练从天而降,披挂山涧;犹如九匹红色骏马奔腾驰骋,锐不可当。好一派奇异壮美的自然风光。以“白练”喻瀑布,古已有之,然而九匹白练同悬天际,垂直曳下,其运用之活,气魄之大,世间罕见。它不仅描绘了瀑布的情状,也写出了瀑流的陡削、惊险。“出”字不着痕迹,却传神入化,使画面栩栩如生。“连续奔腾”一方面反映了瀑布悬空飞注的动态,另一方面体现了水势的迅疾。“添”字,以赤兔骏马的威望,给景物增势,使联语活泼,体现了作者狂喜的心情。
下联,作者用映衬手法,烘托了瀑布的奇异壮美。九龙瀑旁,三岭松涛阵阵轰鸣,万壑千山隆隆回音。时儿似涓涓细流清亮明朗,时儿如夏日巨雷,震撼心弦。涛声山呼海啸反衬了瀑声惊天动地。“抑扬起伏”不仅实写出涛声的高低长短,变幻莫测,而且赋与松涛以人的感情,写得声情并茂,平添了真实感。有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最后一句,作者借助艺术想象,把景物描写升腾到更高的境界。使人们仿佛看到威严如山的军队,金戈铁马出征忙;仿佛听到旌旗飞舞哗哗作响,刀枪盔甲磨擦碰撞,风在吼,马在啸,雄壮的军乐,响彻长空的号角汇成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战歌。它为瀑布添威,突出了九龙瀑的奇异宏伟。
总之,此联以神奇的想象,精譬的比喻描写了九龙瀑的壮美。联中跳荡着作者狂喜的豪情,以强烈的感染力量激发读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
按照道县县委现场办公会议的要求,根据《道县一中校园总体规划》,学校百年校庆工程已经启动。各地校友对母校建设十分关心,纷纷询问有关情况,并表示愿意通过多种途径为母校的建设做力所能及的工作。现将有关项目作如下说明,希望能够通过校友和社会人士的积极运作,获得政府有关方面的支持,从而解决建设资金方面的困难 。
一、已经启动的第一期校庆工程。
1、教学楼:
三栋教学楼:在北教学楼原址及以北位置各一栋,田径场西侧一栋,总建筑面积13230平方米(m),招标价1600万元。
2、学生公寓:
二栋公寓楼:在现公寓楼的北端,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m),招标价700万元。
3、新校门:
位置在新校区,面向东洲大道。招标价100万元。
4、绿化广场:
正对新校门。招标价100万元。
5、运动场:在原田径场北面。招标价500万元。
6、景观围墙:围住新校区,招标价100万元。
7、校园道路:
新规划、新建设区域的校园道路。招标价100万元。
以上项目已通过打捆招标的方式实行了招投标,开工在即。
二、计划动工和争取立项的工程。
1、全民健身运动项目(体艺馆)。
项目设计、选址都已确定,但3000多万元的建设资金尚无着落。截止2013年底,道县还没有一座标准化现代体育馆,若能争取国家立项,则善莫大焉。
2、逸夫图书馆。
邵逸夫先生每年都会拿出巨资资助教育事业,“逸夫楼”遍布全国。若能争取到“逸夫图书馆”落户我校,自然是功在千秋。
3、207国道改线。
东洲大道及潇水二桥位于校园东侧,占用了属于我校的原民政局大部分土地以及新校区的部分土地。由于是地方建设,加之地方财政困难,故而学校未得到任何补偿。倘若207国道改线从此经过,则这部分补偿可以从国家获得。
4、古城墙保护。
道县古城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墙有200米长在校园的南端,若能争取到城墙保护立项,则校园面貌的改观必然从中受益。
5、防洪工程。
学校南临潇水,虽说吸山川之灵气,但也饱受洪水之苦,年年高考都要担惊受怕,2008年6月13日的洪水了冲进了校大门近50米,部分楼房的一楼被洪水全部淹没。若能争取防洪工程支持,也是功德无量。
以上项目或未立项,或已立项但资金尚未落实。需要各位校友、乡友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和资源,努力争取政府资金的支持。
1、目前没有高铁经过,根据湖南卫视新闻联播公布了包海高铁的走向,线路过境道县。包海高铁建成后,届时道县人民出行又多了一个更快更便捷的出行方式,也将为道县带来更好的发展和的机遇。
2、道县别称道州,位于湖南、广东、广西三省交界处,素有“襟带两广,屏蔽三湘”之称。地处东盟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中部经济圈、泛北部湾“四大经济圈”的交汇叠加之地,被称为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是湖南通往广西、广东的重要门户。
3、道县交通便利,铁路、高速、国道纵横。河网密布,潇水穿城而过。经济基础夯实,一直是永州南六县的领头羊。据说道县是今年唯一由省府上报的撤县设市名单,虽然还没有最终落实,但是在市内似乎没有竞争对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