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与名画】斜杠青年之极品,人生赢家鲁本斯

【大师与名画】斜杠青年之极品,人生赢家鲁本斯,第1张

九洲芳文

纵观千年世界美术史, 天才、大师多如天上的繁星,像梵高、伦勃朗、卡拉瓦乔这样堪称悲剧人物的不在少数。 究其原因, 凡大才者多放旷, 所以名垂青史又一生顺利的反而不多。

彼得·保罗·鲁本斯(1577-1640)是16-17世纪伟大的巴洛克绘画大师,也是佛兰德斯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外交家, 没有之一。

除了画家和外交家,再给他贴几个标签:虔诚的天主教徒、爵士、白胖子、阳光灿烂。(白胖子和阳光灿烂是什么鬼!看完你就明白了)

而他最重要的一个标签应该是: 人生赢家 。

他的籍贯很少有人能介绍清楚。有人说是比利时, 有人说是德国,还有说荷兰、西班牙的。其实,确切的称谓是“佛兰德斯画家”。 佛兰德斯是一个让无数历史老师发了神经病的地方, 因为这个地方不断地变换形状、更迭名称和统治者, 很少有人能说清这个地方的前世今生。它主要在现在的比利时西部,亦包括法国北部和荷兰南部的一部分。人口主要是佛拉芒人,说荷兰语(又称“佛拉芒语”), “佛兰德斯”在荷兰语里就是“低洼之地”的意思。而”荷兰“”尼德兰“也都是“低洼之地”的意思。在鲁本斯的时代, 这里隔着法国归西班牙管辖。

这个地方不大, 在世界美术史上却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用蓖麻油调和颜料的油画画法最早从这里产生,传到了南方意大利,有了这种技法,达芬奇、拉斐尔这样的大师才得以彻底完成了从房顶、墙面装修工到一代宗师的转变。在这片土地及其周边, 先后涌现了凡艾克,勃鲁盖尔,鲁本斯,伦勃朗, 梵高,维米尔,玛格丽特等一代又一代大师。

鲁本斯的老爸,让鲁本斯是一名佛兰德斯地区安特卫普信奉新教的律师。他早年在意大利受教育,成年以后决定信奉新教。为了逃避阿尔瓦公爵的宗教迫害,在1568年他逃到信奉新教的德国(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叫做锡根的城市。

在这里,老鲁本斯结识了后来成为尼德兰统治者奥兰治威廉一世第二任妻子的安娜, 成为了她的法律顾问。本来是律师和客户的业务关系, 两个人一不小心给升级了一下,发展成了情人关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动了王的女人,老鲁本斯因绯闻而入狱。

在1577年,彼得·保罗·鲁本斯在锡根出生了。风流老爸去世后,12岁的鲁本斯跟随母亲回到了西班牙统治下的家乡安特卫普,并在那里接受了天主教洗礼。鲁本斯后来成为著名的天主教反宗教改革画家,对他的老爹完成了宗教信仰上的复辟。

少年时期的鲁本斯在一个伯爵夫人家里做侍童,得到了非常正统的贵族教育。身处多国环绕的佛兰德斯,在德国度过了童年,加上良好的教育,鲁本斯小小年纪就精通拉丁语,德语,荷兰(佛拉芒)语,法语, 意大利语,英语等多种语言。据说鲁本斯11岁的时候会说7国语言,成年后可以用5种不同语言书写。

鸡娃的同学们请不要再盯着清华、北大、哈、耶、普了。进了北大的也有去养猪的,说脱口秀的,还有去传达室看门的。不如直接参照一下大师的成才轨迹:如果你的娃要成为鲁本斯这样的人生赢家, 那11岁以前一定要先上好补习班, 把7种外语学好,千万不要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鲁本斯会这么多语言, 简直就是个讯飞翻译机。这样的人不当联合国同声翻译真是可惜了。可是因为那时候联合国还没有成立,他决定先当一个画家。1592年开始,他的母亲给他找了当时好几位名师做他的老师。而他也没有辜负期望,在1598年21岁时就获准加入安特卫普画家公会,成为了一名职业画家。

在1600年,那位伯爵夫人, 也就是鲁本斯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 把23岁的他送往意大利, 并把曼托瓦公国公爵介绍给他。公爵成了鲁本斯生命中第二个贵人。

像鲁本斯这样天生的人生赢家,自然不会让人为他担心。对他来讲,成功的路千万条。平坦的人生路上,贵人也是一个接着一个,排队为他超赞助力,鲁本斯想不成功简直就是不可能。

鲁本斯投奔的曼托瓦公爵颇有洛伦左美第齐之风, 他非常喜欢鲁本斯,遂无欲无求资助他游历意大利。 在这个期间,鲁本斯零距离接触大师们的湿壁画, 特别学习了米开朗基罗等大师对人物和肌肉的塑造,威尼斯画派大师们对颜色和光影的追求,卡拉瓦乔对冲突和戏剧性的描绘方法,还有拉斐尔堪称完美的笔触。观摩和临摹中,鲁本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公爵发现了鲁本斯惊人的语言天赋,将他提拔他为大使。鲁本斯的斜杠青年生涯也华丽地开始了。他对公爵知恩图报, 还经常代表公爵出访。在出访期间,他不但以超高的情商让各国王公名流为之倾倒,还为当地权贵画肖像,外交使命圆满完成同时也声名远扬。《莱尔马公爵骑马像》就是这样一幅“油画外交”的代表作。一时间, 各国达官显贵都以能请到鲁本斯画像为荣。

在1608年,远方传来母亲病重的噩耗,鲁本斯立即返回了安特卫普,后来再也没有返回意大利。

他在这些年他的艺术生涯早期的作品还有《圣海伦娜》、《上十字架》、《下十字架》、《基督戴荆冠》等等,都带有明显的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特点。

这幅《上十字架》,巴洛克画作标志性的对角线构图已经出现。相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稳定的三角形构图,这种构图方式使画面充满了戏剧性的动感。米开朗基罗式的绷紧的肌肉显示出力量和冲突, 而提香式的光线和色彩让这个画面具有史诗般动人心魄的力量。

回到安特卫普,1609年,32岁的鲁本斯偶遇了美丽的18岁的伊莎贝拉(1591-1626), 正所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人坠入爱河,在安特卫普举行了婚礼。

这段婚姻美满幸福,一直持续了16年。伊莎贝拉生下了两儿一女。人生赢家鲁本斯的事业稳步上升。

先是工作室发扬壮大, 佳作不断。人数最多的时候有据说有上百名画家为鲁本斯的画室工作, 到现在流传下来署名鲁本斯的作品多达两千多幅。

鲁本斯在1622-1625年之间完成了他的系列巨作, 《玛丽德美第奇的一生》(Marie de' Medici cycle)二十四张组画(多数现存于法国卢浮宫)。最有名的一张, 《玛丽皇后在马赛港登陆》也位列世界100幅名画之列,藏于德国慕尼黑美术馆。

玛丽美第齐是美第奇家族乃至欧洲史上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争议的人物。她是法王亨利四世的王后, 是路易十三的亲妈, 亨利被暗杀以后一度摄政,后来又和路易十三母子反目遭到流放。可以说如果没有她,法兰西的历史注定是另一个样子,我们今天就有可能喝不到路易十三人头马,路易十四也许也不会穿上高跟鞋,那后来路易十六没准也不用上断头台,甚至连拿破仑的命运都会因为蝴蝶效应而改写!

鲁本斯用二十四张巨作记录了她的主要生平,每一幅都是寓意深远,画作里蕴含着当时欧洲外交和政治密码本。这也是油画外交的一个重要案例。

《玛丽皇后在马赛港登陆》这一幅画半写实、半神话,将真实事件融入虚幻的世界,请来了天使接客,神明也来欢庆佛罗伦萨公主和法国国王的联姻。这幅作品对比强烈, 颜色艳丽,线条流动,充满戏剧性和动感,洋溢出富丽堂皇, 华美灿烂的主旋律调性。

鲁本斯在1621年至1630年间,先后接受佛兰德斯伊莎贝拉大公爵夫人和统治佛兰德斯的西班牙王室委以的外交重任。斜杠青年的外交才能得以充分展示。鲁本斯最著名的外交成就,就是成功的为西班牙和英国缔结了友好关系,油画外交也被他发展到了极致。他的巨作,被后人列入100幅必须了解的世界名画之一的《和平与战争》,也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1629年,西班牙和英国的和平谈判陷入僵局。作为西班牙谈判代表的鲁本斯知道英王查理一世热爱艺术, 就绘制了这幅巨作:战神被智慧之神雅典娜推离战场,并被其他女神引导着离开。战争的阴影消散以后,孩子们在嬉戏,和平女神无忧无虑地哺育着婴儿,连凶猛的豹子也撒娇打滚儿变成了Hello Kitty。畜牧之神则送来了象征和平和丰收的超豪华水果篮。

这幅画最终感动了查理一世。双方签订了合约,鲁本斯也空前绝后地同时被西班牙和英国授予了爵士爵位。两国的国王也都是鲁本斯的大客户,西班牙国王菲力浦四世在鲁本斯那里定制了超过150幅画作,英王查理一世则委托他为伦敦的宫廷白厅做了一幅题为祝福和平的天顶画,还聘请了鲁本斯最好的学生凡·戴克为首席宫廷画师。

鲁本斯本人非常喜欢外交这项工作,他说:“画画是我的职业,当大使是我的爱好。”他把两样都做到了极致。你不能把他称为最会画画的外交官。在他的时代, 他是毫无争议的最好的外交家, 也是最好的绘画大师,没有之一。功高至封爵的画家, 西方艺术史上也是凤毛麟角。

在1626年, 鲁本斯完成玛丽王后系列巨作到达人生巅峰后不久,白富美妻子伊莎贝拉不幸染上瘟疫离世了, 享年34岁。鲁本斯遇到了难得的人生低谷。他消沉了四年, 在1630年他遇到了号称“安特卫普海伦”的16岁的海伦娜。海伦娜的父亲是鲁本斯的粉丝和客户,他们一家都是他的粉丝,海伦娜和姐姐苏珊娜更是看着鲁老师的作品长大的。

鲁本斯从悲伤中走出来,他又雄起了!在这一年,他迎娶了安特卫普国民女神海伦娜。

鲁本斯53岁娶得16岁娇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待扬鞭自奋蹄。到62岁逝世9年时间里, 海伦娜为鲁本斯又生了5个娃。

如果说鲁大师还有什么人生遗憾的话, 就是他还没有见到最后一个女儿的出生就撒手仙去了。

鲁本斯曾说:“我的热情不是来自地上的灵感,是来自天上的。”

作为巴洛克代表大师, 还有几幅他的作品必须要介绍:

鲁本斯这幅画里的苏珊娜是他后来16岁的新娘海伦娜的姐姐。这幅画作于1622年,而那时候的海伦娜只有7-8岁。很多中文文章,包括某度百科也传递错误信息,把这幅画像当作海伦娜的画像。虽然姐姐更漂亮,也比妹妹更像是16岁的少女,不加考证就以讹传讹、复制黏贴是可耻的!!

《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 这幅画的题材依旧是取自希腊神话。还是王老虎抢亲!衙内又抢良家妇!团伙犯罪!一次抢了两个!!从文艺复兴初期的波提切利到威尼斯画派的三大家,再到后来的巴洛克绘画和雕塑,类似的题材一直在被一次又一次地描绘。文艺复兴标志性作品《春》描述的就是一个强奸案现场,有兴趣请读 春波提切利的罪案现场调查 。

这幅画堪称巴洛克绘画风格的代表作:对角线构图,描绘皮肤、丝绸、毛发的细致的笔法,华丽的光影的效果,螺旋上升的戏剧性,贯穿整个画面的动感……不愧为是巴洛克绘画的教科书。

另一幅是鲁本斯晚年的作品《美惠三女神》。从《玛丽皇后抵达马赛》的三个天使开始, 鲁本斯描绘的女性人体越来越胖,皮都皱成橘子皮了!简直令人发指。到了这一张算是登峰造极了。健身房门口发小卡片的小哥们恨不得爬进鲁大师画里给女神一人办一张健身年卡。

鲁本斯在肖像画中爱用海天酱油色作为背景(这一点后来被伦勃朗发扬光大),其他的画作里总是阳光灿烂,所以除了“白胖子”标签儿,不得不再给大师贴上一个“阳光灿烂”的标签。如果您这节课没仔细听,只要记住:一张画上,在“灿烂阳光”下如果有皮肤打了褶像橘子皮一样的“白胖子”,这幅画肯定是鲁大师画的。切记切记。

作为斜杠青年的鲁大师一生顺风顺水,外交和绘画成就都无人匹敌。他名利双收, 加官进爵,朋友圈里贵人无数:不是国王、公爵或者史上留名的大师都不好意思在他朋友圈留言。他还娶了白富美(总共两个),儿孙满堂。他的艺术风格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大师维拉斯凯兹和伦勃朗, 间接影响了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印象派大师雷诺阿,还有后世很多画家和流派。超过两千件的署名作品数量也堪称记录。

鲁大师升天以后,星光越发灿烂,被后世奉若神明。他“总在被追赶,从未被超越”的大赢家人生模式,也一直是400多年来无数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境界。

九洲芳文投稿一区

凡高,印象派风格。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年)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之家,24岁之前,曾在海牙、伦敦、巴黎等地的古匹尔画店当店员。后来成为传教士,在比利时西南部的博里纳日矿区传教,由于同情和支持穷苦矿工的要求而被解职。在度过了一段极度失望和贫困的生活后,他决定在艺术的探求中完成自我的解脱。1880年以后,他到处求学,向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求教,向荷兰风景画家安东·莫夫学g,但最后还是决定自学。他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按自己的认识表现世界。在1886年以前,他的作品还都处于探索的时期,代表作有《吃土豆的人》、《纺织工》等。1886年凡·高随他担任古匹尔画店高级职员的弟弟来到巴黎,结识了图鲁兹一劳特累克、高更、毕沙罗、修拉和塞尚,并参加印象主义画家们的集会。从而使艺术眼界大为开阔, 开始以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方法作画,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1888年2月,他同高更结伴同行,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写生作画,长达一年之久。这是他艺术风格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南国的强烈阳光和阳光照耀下的市镇、田野、花朵t河流、农舍和教堂,使他禁不住一遍又一遍地高喊: “明亮一些,再明亮一些!”

他和高更这时已经同印象主义的观点发生分歧,却同时对表现主义或者象征主义发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曾经有过建立“南方印象主义”或者“印象主义分离派”的打算。后来因为2人的关系恶化,高更离去,凡·高在发生割下自己耳朵的事件之后精神逐渐分裂。因此,他们没有结成任何团体。1890年,经过圣雷米的德莫索尔精神病院的长期住院治疗,病势稍有好转后,凡·高回到巴黎,住在瓦兹河畔的奥韦尔,接受伽塞医生的专门治疗,并勤奋作画,作有《伽塞医生肖象》、 《奥韦尔的教堂》等。但是,在1890年10月27日,在同伽塞医生发生争吵之后,突然开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凡高一生留下了丰富的作品,直到去也之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这些作品中作者突出地追求自我精神的表现,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这样的艺术对20世纪表现主义影响甚深,特别是苏丁和德国表现派画家,从凡·高的作品中吸取了不少重要的原则。他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画家。但是,当他还活着的时候,一共只卖出过1幅画。

作品“ 向日葵 ”1888年2月,已35岁的凡高从巴黎来到阿尔,来到这座法国南部小城寻找他的阳光,他的麦田,他的向日葵。凡高创作了大量描绘向日葵的作品 , 他说:“向日葵称得上是我的东西。”这幅(见纪念凡高之一的 向日葵 )是其中最著名的,现藏于伦敦国家画廊。在伦敦拍卖会上,凡高的一幅"向日葵"( 是这幅静物:瓶中的15朵向日葵 )以3990万美元的天价被日本人买走,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

时间,1987年03月30日,"向日葵"卖了3990万美元;

后来, 1987年11月11日,"鸢尾花" 卖了5300万美元;

后来,1990年05月15日,"加歇医生像" 卖了8250万美元这是艺术品拍卖的最高价了!

后来, 1998年11月19日,凡高的一幅 没有胡子的自画像 以7150万美元卖出。

“ 鸢尾花 ”于1889年5月完成。

同向日葵一样,凡高似乎也喜欢画这种植物。

1892年,唐基(凡高的朋友)以300法郎的价格将这幅画卖给了评论家奥克塔夫·米尔博--凡高最早的赏识者之一。这幅画像许多其他的凡高的画一样,在他死后不断地买卖。

1987年11月11日,在拍卖会上,有人叫出了5300万美元的天价。

“ 星月夜 ”1889年5月8日,凡高来到离阿尔25公里的圣雷米,在精神病院治疗他是自愿的,那时,医生允许他白天外出写生这幅画中的村庄就是圣雷米。6月,也就是他住院一个月后,画了这幅画。据说这幅画是凡高凭记忆和想象所作。现存于纽约现代艺术馆。

“ 奥维尔教堂 ”1890年6月,凡高在奥维尔一边接受加歇医生的治疗,一边进行创作,这幅画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他所描绘的是奥维尔当地最主要的教堂,建筑是12,13世纪的,融合了罗马式与哥特式的风格直到今天,他仍然矗立在那里,在它旁边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印着的就是这幅“奥维尔教堂”。

1个多月后,凡高自杀了……

“ 麦田上的乌鸦 ”“在瓦兹河上的奥维尔镇周围的乡下,农田一望无边,起伏不平,每逢收获时节便诱来大群乌鸦,这片农田迷住了凡高他的精神状况尽管日益恶化,可他仍然奋不顾身的工作……”

1890年5月17日,凡高来到离巴黎不远的奥维尔继续治疗他结识了热爱艺术的医生加歇凡高住在一家咖啡馆楼上开始时他的心情颇为不错,也与人关系融洽可是没多久,"忧伤和郁闷又重新占据了他那敏感的心"他画了"麦田上的乌鸦"

几星期后,1890年7月27日,他如往常一样去麦田里作画"在距他住的地方数百米远的农家庭院的堆肥旁",他举起手枪向自己的胸口开枪,没打中心脏他又"摇晃着走回寝室"当天晚上,凡高叼着烟斗一言不发第二天,凡高还与来看它的提奥谈起他对艺术的见解到了晚上,他开始虚弱1890年7月29日凌晨1时30分,凡高停止了呼吸他只有37岁。

(注:关于凡高自杀当天的情况,有多种说法,以上只是其中一种)

他的遗言是:"The sadness will last forever"

凡高死后,弟弟提奥痛苦万分六个月后,1891年1月25日,提奥去世了。他们被共同葬在了奥维尔墓园。

Pierre-Joseph Redouté

约瑟夫·雷杜德

比利时, (1759-1840)

玫瑰绘画大师

人这一生,

总被欲望所困,

想做的事太多,

一辈子能专注做一件事,

又太难、太少!

雷杜德(Pierre-Joseph Redouté)

就一辈子做了一件浪漫的事:

专注画花。

我们都知道,

在照相技术并不发达的过去,

人们只能通过绘画来展现

人物的英姿、山河的壮丽,

一草一花无不如此。

因而那时的植物学家,

同样也是画家 ,

一花一草一枝一叶无不体现着:

他们对科学的严谨和艺术的审美。

在所有植物图谱画家中,

最为人称道的就是雷杜德。

他擅长画玫瑰和百合,

被人们称为 “玫瑰绘画大师”

“花之拉斐尔”

出生于比利时的他,

少时缺乏正式的教育,

然而在同为画匠的父亲和祖父熏陶下,

他对艺术有着极高的天分。

雷杜德的故乡,那儿的喷泉就是为了纪念他

13岁,

当大多数人还涉世未深时,

这位叛逆的少年

便背起画纸,拿起画笔   

离家出走环游比利时,

靠给别人画肖像艰难维持生计。

这样的“野游”生活

一过就是10年,

23岁他随哥哥来到巴黎,

因缘巧合结识植物学家查尔斯,

对植物插画一见钟情的他,

从此疯狂痴迷。

为了将植物画得精准唯美,

他不仅跑到英国皇家植物园,

没日没夜地研究学习,

还冒着生命危险前往埃及探险。

许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植物,

也由此 一 一诉诸他的画笔 。

丰富的色彩,

细腻的质感,

让雷杜德一夜间在巴黎大受欢迎,

甚至引起皇室的注意。

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

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

“上瘾”般地迷恋玫瑰,

便不顾一切把雷杜德聘为陈列室画师。

玛丽王后

不曾想法国大革命爆发,

国王、王后纷纷被砍头,

雷杜德却因为一身才华,

侥幸躲过牵连。

不仅如此,

她还受到巴黎社交界名人

约瑟芬的赏识。

约瑟芬

而这位目光独到的贵妇,

也绝非等闲之辈,

她后来嫁给大名鼎鼎的拿破仑,

一跃成为皇后。

雷杜德也顺理成章   

成为宫廷御用画家。

当时约瑟芬皇后在巴黎郊外的梅尔梅逊宅第,建造了一座宏伟的玫瑰园,栽种了3万多株玫瑰,其中不乏举世罕见的珍稀品种。

出于对她爱好玫瑰的敬意,在英法海战时,两国甚至曾停战以便运送玫瑰给约瑟芬的船只通过。

而雷杜德正是在这座玫瑰园中,

由壮年画到白头,

20余年的厚积薄发,

才终于完成那本举世闻名的《玫瑰圣经》。

书中169种楚楚动人的玫瑰,

成为世界玫瑰的经典,

此后180多年的时间,

这本书在全球风行,

世界各国以各种语言和版本

出版了200多种《玫瑰图谱》。

最浪漫的玫瑰,

来自最不浪漫的劳作。

雷杜德将自己独特强烈的审美

融入到严谨的科学和学术中,

以至于被人们赞誉:

“最优雅的学术,最美丽的研究。”

约瑟芬皇后死后,

雷杜德一度遇冷,

不过他却一直默默无闻,

埋头做着自己的事情。

任凭革命政权更迭,

甚至人头落地血流成河,

他只管画自己的玫瑰。

风起云涌的政治风暴,

无法掀动他宁静内心的一丝波澜。

他前前后后为近 50 部植物学著作绘制插图,创作了 2100 幅植物图谱,涵盖 1800 种不同品种。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在雷杜德之前从未被人绘入画中。

蛰伏近十年,雷杜德才终于又被人记起,1822年,他被任命为自然史博物馆的设计大师。1825年,查尔斯十世授予雷杜德骑士称号。

可荣誉、名声、财富,

对他来说早已如过眼云烟,

他最在乎的是能给世人

留下永恒的艺术之美,

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1840年6月20日,

81岁高龄的他   

在工作台上观察一朵百合时离世。

画了一辈子的花,

最后能在花儿的注视下,

沐浴着花香安静离世,

我想对一位画匠来说,

也是这辈子最幸福的事。

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弗朗兹·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

弗朗兹·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FranzXaverWinterhalter(1805420-187378),19世纪中期德国学院艺术派的古典主义绘画大师,擅长人物肖像画,他也是一位平版家。

中文名:弗朗兹·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

外文名:FranzXaver

出生地:德国的黑森林地区

出生日期:1805420

逝世日期:187378

职业:宫廷专职画家

毕业院校:摩纳哥学院

代表作品:《拿破仑三世皇后和众宫女》《维多利亚女王肖像》《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

画家简介

弗朗兹·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FranzXaverWinterhalter(1805-1873)

又译作“弗朗兹·文特霍尔特”。

弗朗兹·温特哈尔特FranzXavierWinterhalter1805年4月20日出生于德国的黑森林地区的Menzenschwand(为StBlasien的一部分),他是农夫兼树脂生产商菲德尔·温特哈尔特FidelWinterhalter(1773-1863)和他的妻子伊娃·迈尔EvaMeyer(1765-1838)的第六个孩子。他的父亲对他的生活影响很大。家庭中八个兄弟和姐妹,仅四个生存了下来。在他的生活中,弗朗兹·温特哈尔特受他也是画家的兄弟Hermann(1808-1891)影响很大。

弗朗兹·温特哈尔特在StBlasien的本尼迪克特修道院Benedictinemonastery的学校学习后离开了Menzenschwand,1818年,十三岁的温特哈尔特开始研究学习绘画和版画。后到摩纳哥学院学习绘画。

在1823年,十八岁的温特哈尔特到慕尼黑寻求发展。在1828年他成为了卡尔斯鲁厄(Karlsruh,德国西南部一城市,在莱茵河上,位于斯图加特西北偏西)的公爵夫人SophieMargravineofBaden(PrincessSophieWilhelmineofSweden)的绘画大师。

他在德国之外获得成功的机会始于1832年,1833-1834年他到意大利旅行,这是受GrandDukeLeopoldofBaden大公的支持,他从卡尔斯鲁厄回来时,他的利奥波德大公爵及其夫人的画像“TheportraitsoftheGrandDukeLeopoldofBadenandhiswife”使他很快成为大公国的专职画师。

温特哈尔特之后又成为欧洲许多大国的宫廷专职画家,服务于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Louis-Philippe,还有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QueenVictoria,奥匈帝国和比利时等皇室的宫廷,为国王和皇后画像而著名。

1835年后,温特哈尔特成为受各国宫廷欢迎的肖像画家,拥有广泛的知名度,他同时又兼营平版印刷事业,并通过这项技术将自己的作品推广出去。1852年他的求婚被拒绝,这之后弗朗兹·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FranzXaverWinterhalter效忠于自己的绘画工作,一辈子单身。

温特哈尔特FranzXaverWinterhalter后来在卡尔斯鲁厄Karlsruhe定居。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他的绘画作品变得很少。

1873年的夏天,在参观法兰克福的期间,温特哈尔特不幸患上斑疹伤寒症,于1873年7月8日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绘画风格

温特哈尔特FranzXaverWinterhalter能敏锐地察觉到不同宫廷中的政治风向及道德倾向,并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绘画方式。

温特哈尔特的作品展示了严谨精道的德国风格,绘画表现手法接近现代人的审美标准,画中贵族姿态优雅,衣着极其华丽,在肖像画中出类拔萃。通过他的绘画,人们可以更进一步了解欧洲19世纪皇室贵族的肖像面貌和奢华生活。

一个困难的问题是,很难把弗朗兹·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FranzXaverWinterhalter归为是什么绘画派的画家。他的早期绘画风格是新古典主义的,但是他的风格又可以被描述作为新洛可可式。在他去世以后,他的绘画被认为是浪漫派的。关于他的个人和绘画情况资料也较少,致使他的绘画作品长期以来未被认真研究。

然而,就在1987年,在伦敦国家肖像画画廊NationalPortraitGallery和巴黎的PetitPalais博物馆,弗朗兹·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FranzXaverWinterhalter的绘画作品被做了一个主要的陈列。这使他的优秀画作重新成为众人注意的焦点,温特哈尔特又回到被人们认可的杰出的绘画大师的地位上来。今天,他的绘画作品在欧洲和美国的主要博物馆展出。

代表画作

弗朗兹·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FranzXavierWinterhalter肖像画中的人物多为活跃在19世纪的欧洲皇室名人。他最著名的代表画作是:

《拿破仑三世皇后和众宫女》

EmpressEugenieSurroundedbyherLadiesinWaiting,(1855)

拿破仑三世NapoleonIII(又作路易·拿破仑·波拿巴Louis-NapoleonBonaparte(1808420-187319)之妻,尤珍妮皇后EugeniedeMontijo(182655-1920711)是最后一位法国皇后(1853-1871年在位)。这幅油画作于1855年,在西方历代画家的笔下,表现美丽的贵妇人似乎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这幅画把贵妇人们的高贵典雅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以众多身穿奢华美丽,色彩丰富的长裙的宫中女子围绕在皇后的身边为体裁,充分展现及代表了19世纪的皇室生活场景。

《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

又作《西西公主》TheportraitofEmpressElisabethofAustriawithdiamondstarsonherhair,"Sissi",(1864)

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也是众所周知的西西公主ElisabethofAustria(18371224_1898910),约瑟夫一世EmperorFrancisJosephI(1830818_19161121)之妻。这幅名画作于1864年,画面中的西西公主身着华贵的纱制白色长裙,头戴星型钻石,以一种侧身回望的优雅姿态显现在画面中。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夫人肖像》

MadameBarbedeRimsky-Korsakov,(1864)

同样作于1864年,温特哈尔特在肖像画艺术上有着独特的表现魅力,他以松弛而流畅的笔法绘制了这幅气质优雅的肖像画。

画中19世纪晚期俄国音乐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NikolaiRimsky-Korsakov(1844318-1908621)的夫人NadezhdaNikolaevnaRimskaya-Korsakova(1848年10月19日-19195月24日)(她是俄国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身着华丽蓝白条纹长裙,松散而秀美的长发披在胸前,风姿潇洒地坐在椅子上,显露出这位夫人高贵的气质和浪漫的性格。

《玛丽亚·费欧多洛夫娜皇后肖像》

EmpressMariaFeodorovna,(1857)

玛丽亚·费欧多洛夫娜MariaFeodorovna(18471126-19281013),她是丹麦国王KingChristianIX的女儿,也是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三世EmperorAlexanderIII(1845-1898)的皇后。

《维多利亚女王肖像》

PortraitofQueenVictoria

维多利亚女王QueenVictoria(AlexandrinaVictoria,1819524_1901122)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位时间长达64年。她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她在位的63年期间(1837-1901年),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这幅油画采用红色主色调,把维多利亚女王QueenVictoria的富贵和威严表现出来。

参考读本

《弗朗兹·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与欧洲宫廷》FranzXaverWinterhalterandtheCourtsofEurope,1830-1870,London,1987

《弗朗兹·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作品目录》FranzXaverWinterhalter(1805_1873)CatalogueRaisonne,2007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613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