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人为什么要在自家门上贴情色宫图?

明朝人为什么要在自家门上贴情色宫图?,第1张

明代不仅出现了大量以性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而且性艺术也达到了一个高峰,其中艳情宫图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春宫图是一幅描绘男人的画和女人的性生活,尤其是各种性交姿势。它最初产生于皇宫,它被称为色情宫殿,因为它描述了春夜的皇宫。唐代大画家周舫穿越春宵秘戏图,这种秘戏画出现在宋代。元代画家赵萌也以画这种画而闻名。而艳情宫画在明代广泛流行,也是在严重的性禁锢和压迫下的倒置产物。由于情色画具有很强的性刺激作用,它的正负效应非常突出,可以引诱一部分人,特别是好奇心强、善于模仿的青少年走上邪路。同时也可用于性治疗和性刺激。直到今天,它还是性治疗的工具之一。当然,应该严格控制它的传播。在中国古代,艳情画起到了性教育、性启示、激发性兴奋、辟邪避祸的作用。古人认为性是不干净的东西。比如门上贴个情色宫的画,鬼就不敢进了,贴在灶头上可以避火等等。中有一段描述情色图是用来防火的。清末印红楼梦的叶德辉,也喜欢用情色来防止书籍的灾难。中国古代还有一种男女交媾形状的陶瓷器皿,叫压箱底,也起到了上述辟邪和性教育工具的作用。所谓压箱底,一个秘密的意思,在女儿前夕结婚时,母亲拿着它给女儿看。第二,古人认为小鬼可以不开人就偷走箱子里所有的财物的盒子。有了箱底,小鬼避开了,不敢来了。古秀水沈德福写的双梅景丛书中有一段话,解释了春宫画的由来:从春画开始,始于汉光传王在屋内画男女,邀父兄姊妹饮酒,令其仰视。齐以后,皇帝被废除在潘妃各个亭台楼阁的墙上,可见男女在暗地里互相侮辱。致杨迪皇帝年代的黑铜银幕,白天和皇宫的戏剧,所有的一切。唐高宗建好了,刘下到庙里,说当时有好几个皇帝。到了武侯,用奸*。杨亚石云:镜厅里有很多青春的暗剧,玉肌拍照,影子互相摩擦,柳浪在天空中拼命微笑,队伍洗澡,布置波浪。而秘剧无所不能。画完后,一般可以不能成为汉广川董祺昏的典范,但中原古墓砖石是这样的,有时它阳性,所以它每个人都不一样。于内院,有从外地进入的,也有被云何留下的。两尊佛像,各有花圈,妆容严整,相互拥抱。他们两个可以凑合,还有根可以动。你可以看到几个地方。大云,当皇帝结婚的时候,他必须首先把它进口到这个寺庙里。到了周末,叫你摸摸隐蔽的地方,默默的交法,然后进行仪式,照顾瑞兵的朴素。今天外面市场的人也有。它制作精美。不是中国办的,价格也不贵,但是比内院的小很多。首都的诗人大多是老派,天鹅绒织工,新旧都有。福建人都是用象牙雕刻而成,红润如命,几经人世,它不如画中奇形怪状的变化。擅长此术者,前有,后有邱师傅。今天伪作很多,但是雅俗共赏还是很容易区分的。日本绘画是m

与此同时,在日本,中国的大部分中国古代的性习俗,甚至有些已经失传了,但仍然保留了下来,尤其是新娘她的嫁妆上有一幅19世纪仍然存在的色情宫殿的。在中国历史上,带有描述各种性交姿势的情色图画的情色书籍,在六世纪以前显然就存在了。南朝陈朝著名文学家徐陵在给朋友让的一封信中写道:它抓住中国汉族人不放是非常令人欣慰的。回家后,满眼都是闲散。它“这并不是说我拥有弄玉所有的不朽人物,但我没有我没有孟光那样的隐藏特征。我我非常喜欢投球和投球,我我非常精通素女经文。我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学习轩辕黄帝的艺术。虽然我我又进来了,我我并不孤单。这一段的大意是:看了你的大信,感觉很安慰。你已经回到天目山悠闲地生活了。现在你有一个像弄玉一样的女人陪你度过不朽的岁月,还有一个像孟光一样的妻子陪你度过退休的岁月。根据素女的指示和黄帝展示的性交图,你可以在各种位置自由性交。虽然你住在茅草屋里,你不不要独自睡觉。不是很棒吧?从这段话来看,似乎可以肯定当时是有性交指令的。唐代图籍广为流传,敝帚斋余谈年也有同声歌本图籍,但这些资料一直没有保存到现代。当然,情色画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性欣赏,激发性趣。对于这一点,明代的性爱小说中有一些记载。比如素女经的未央生,因为妻子玉香对自己的性生活漠不关心,就想用情色画刺激她。未央生看到他没有生动的兴趣就觉得苦,我只好花点时间想办法培养他。明天,在书画店,我我会买一本独特的情色小册子,作者是单身汉赵子昂学位。有36幅画,都是唐诗中36宫的春天的意思。拿回去,和玉香**一起读。可以看出,我没有不要在男人和女人之间创造这些交媾。古人已经先做到了。现存程是来求证的。玉香看了看情色宫的专辑。起初她满脸通红,以为玷污了闺房,叫丫环烧了。经过魏的反复动员和解释,玉祥逐渐受到影响。自明朝下半叶以来,春宫图一直非常受欢迎,当时这一领域的著名画家有唐寅和仇十洲。唐寅的名字叫伯虎,另一个名字叫敬畏,6号是居士,桃花庵主人,出家遁禅的和尚等。又是吴县人。与邵交好,师从周晨学画,后与沈周、朱云明、等为友。要在文学艺术上取长补短,史书记载他是个浪漫主义的才子,诗文书画俱佳;他在性方面桀骜不驯,有时会被江南第一风流书生印出来,但他的仕途是注定的。后来游历名山大川,潜心作画,以卖画为生。他擅长刻画人物,尤其擅长做淑女。他画的艳情宫,正是他风流不羁性格的表现,与他的生活情趣有很大关系,也可能是对当时官场社会的虚伪和封建礼教的讽刺和反抗。有人说他以自己所爱的妓女和情妇为裸体模特,所以他画的艳情宫才如此生动逼真。唐寅堪比仇英。仇英,字世甫,太仓人,现居苏州。他是一个工匠,后来向周琛学习绘画,并受到文徵明的称赞,从而闻名于世。他主要以卖画为生,画情色画也很出名。他画穿着全套衣服的恋人,以及裸体的男人和女人。明春宫画卷第一卷中指出,他画了一套十荣,即十种不同的性交姿势,但这些画没有流传下来。至于唐寅的情色画,在后世有很多记载

仇英喜欢结识苗条、苗条、鹅蛋脸的美女,穿拖地长裙,尤其擅长画宫廷场景。而唐寅画的女子,健壮丰满,风骚圆脸,让人联想到唐朝的美女。唐寅画的女子以三白为特征,即额头一点白,鼻尖一点白,下颌一点白,这往往是后人辨别真假唐寅的一个标准的画。在中国明代,春画盛行,即使家境好的也喜欢画春画。明朝徐庶也写了素女经龙族八私录kstmj云:虞山为林字,官为大司。娶一个县城的女人,女人漂亮又有才华,早日少年。卢,程思会杀了这个少年,但他的儿子会反对他。它习惯会变成一种疾病。她儿子会画画,人物很优秀,春六宫还是很优秀的。公元一世纪,洞玄子等性书籍已经是插图版本。从同声歌可以看出,在汉代,艳情宫图是新娘的嫁妆,用来指导新人的性生活,这被称为女儿的,它也在后世的人之间流传。那时候天津杨柳青的穷女人也擅长这个。每年春节前,他们都在市场上出售春画作为年画。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女儿春。晚明春宫画不仅盛行于史静、天津一带,而且也盛行于江南。被认为是明代彩色艳情宫的最新典型画作,时间约为1640年至1650年。设计水平很高,对人体姿态的描绘精准细腻,对环境的描写独具匠心。当然,在古代,情色图分为369等。汉代科学家张衡在中国性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这些古代艳情画大多细致真实地描绘了男女的体态、举止和心理,可以反映出古人的深刻认识对男人和女人的性反应。它充分反映了人类性生理和心理反应的现实。20世纪60年代,美国两位博士马斯特斯和约翰逊经过大量研究,出版了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一书,提出了著名的性反应四周期理论,被认为是真理。其实,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在2000年至3000年前的中国古籍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古代艳情宫的绘画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根据高罗佩在公元素女经年间,明代的春宫画通常被裱成条幅、卷轴或旋风折叠画册。前者多为男女性交的连续画面,画出性交的各种姿势。这种手卷高约10英寸,长10至20英尺,画纸通常不超过8平方英寸;它们是一套约24张的,一套36张的或其他图形。每套的图数都有自己的典故,每幅图的背面都衬着一张纸页或绢页,上面写着五颜六色的诗句。手卷镶紫菱,古锦护头,玉雕或象牙雕的最后一针不扎;画册用木质胶合板或带有古代织锦的纸板密封。总之,装订很讲究。这些情色画不仅在内宫流行,在官僚士绅的家里也很流行,在民间的店铺里也很受欢迎。这就是明代艳情画与历代艳情画的区别。由于它的普及面广,需求量大,一些出版商在印刷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尤其是到了明末。高罗佩认为最好的颜色记录是在1606年到1624年重印的,使用了五种颜色。这些画代表了色彩画的全盛时期,色彩画只流行了大约20年。1644年清朝建立后,这种艺术彻底灭绝。

在代大明动人的歌声背后,还藏着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在《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上,他与女朋友之间的爱情故事亦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

五年前,代大明在网上斗地主游戏中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每天晚上,代大明都会在网上默默地等待女朋友的出现,当时网络还没有视频聊天,两人只能通过语音和对方聊天。因为有着有共同的坎坷与崎岖的经历,同时,生活方面也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共同的感悟。渐渐地,他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相识到相知,两颗心也慢慢开始靠近……

代大明喜欢音乐,一直希望有一天能站在舞台上和自己喜欢的歌手杨坤合唱一首《那一天》。女朋友知道后,不断鼓励他勇敢完成自己的音乐梦想,他苦练了几天,在一次语音聊天中为她唱了这首歌,女朋友听完后很感动,两人也因此开始了他们的浪漫爱情之路……

转到《金瓶梅》,妓女似乎无处不在。西门庆在妓院和朋友喝酒玩耍,在妓院过生日,在妓院谈生意。节日期间,妓女们还会被邀请到家里玩耍和唱歌。其实到了明朝中期,经过明初的休养生息,百姓开始富裕起来,妓女的增多就是伴随的现象之一。谢在0755—79000年间,曾经描述过:

现在妓女遍布世界各地,大都市有几百个。其他边远城市经常有。整天靠门笑,卖*就是我的命。至此,生计也是少得可怜。史静焦芳的官员收取税款,这被称为粉末钱。调到县上的都是幸福户

不仅如此,从嘉靖到崇祯年间,甚至有人举办莲仙会等各种妓女选美活动,评出名妓,还做了一个“花榜”,排名女子第一,女子第二,探花这种活跃的局面不亚于今天的选美或才艺表演。

他们也是“性工作者”。为什么明朝的妓女这么受欢迎?《五杂俎》年第五十八回写西门庆的生日,把青楼新秀叫做“郑爱乐”。当所有的妻妾都好奇地评论她时,透露出一些有趣的信息。让我们看看:

潘金莲撩起衣襟,逗着他的脚说:“你这里看着像个青楼,可是又直又尖,不像我外面看的那么歪。我外面是平的,你脚后跟里面是大的。”

月儿对大碗子说:“他怎么这么争强好胜?问他为什么!”

我又一次把金鱼撇子从他头上摘下来看了看,因为我问:“你这样子打哪儿去了?”

郑爱月儿说:“是我内心的银匠。”

看得出郑爱乐的鞋帽风格比潘金莲更时尚,这让一向自负自己“衣Q”品味的潘金莲也不要脸的问了。

这就指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明朝的妓女在很多方面都比妻子更有竞争力。这些竞争力不仅表现在外貌和穿着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文化水平上。以西门庆家为例:第一任妻子吴月娘出身官宦之家,却不识字。另一方面,郑爱乐虽然出身青楼,但由于受过专业训练,不仅会弹歌,会填词,还会鉴赏诗词。这很正常。明朝很多妓女甚至可以写诗,陪客人唱歌。

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很多男人去妓院是为了追求“浪漫爱情”,而不是为了发泄性欲。毕竟他们十几岁就结婚了。三妻四妾,不缺“性”资源。相反,这些男人用媒人的话娶了老婆。很多人一辈子都不需要和老婆谈恋爱,也没有机会谈恋爱。

一方面是需要“谈恋爱”;另一方面,在外貌、才艺、时尚方面提供了比家里的女性更好的选择。难怪男人都涌向妓院。

从某种角度来说,明代对妓女的定义和今天的妓女并不完全一样。这也是两者兴衰的原因。要转换,公式大概是这样的:

妓女=性工作者,超级名模,流行歌手,选美

明代的卖*业本来有那么多潜在的可能性,但今天台湾省的公娼已经把这些可能性都一一抛弃了,只剩下“性”工作,这是最实际但也是最没有价值的发展方向。难怪你要走侧门。

明代妓女之所以值钱,和Ipod、LV、古驰一样这些名牌只是比别人贵而已。在400年的公妓兴衰过程中,我们发现,一直被我们传统视为“缺乏实用价值”的审美、格调、文化,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经济实力。有实用价值固然好,但有了时尚、审美、文化想象力,价值倍增。为了少掌握这些概念,我们不得不一直给这些知名品牌做代工,赚取微薄的利润。

或许这是《金瓶梅》读《妓女》难得的建设性启示。

孩子拿起书,把它放在书筐里,然后站在它旁边。西门庆见他吃酒,面红耳白,唇红齿香,满口糯米,不爱他。于是她把心收了起来,抱在怀里,又亲又舔她的舌头。萧郎口中的桂花糕闻起来很香。西门庆用手撩起衣服,褪下裤子,摸了摸屁股。因为他被告知“不要喝酒,我怕会让你难看。”男孩说:“爸爸告诉我的,但是小的知道。”两个人在房子里合二为一。

他的大徒弟金并不是一个孝顺的人。三十岁左右,经常在妓院占有一个幸福的妻子,是个放荡的人。我手下还有两个干干净净的小徒弟,睡一个铺,忙了半天。看到景济生牙齿洁白,嘴唇红唇,粉脸,一表人才,眼睛会说话,就纠缠着要他住一个房间。那天晚上,两个人翻来覆去,半夜疯了。陈京基从小就被一场浪漫的邂逅击中,什么都不懂。当下,金被底山联盟、枕边誓言、猥亵语言、吮吸舔舐陶醉在无尽的欢乐中。

万历皇帝资料图

和阳刚之气一样,自古就有。中国古代常见的阳刚之气有“龙阳君”、“断袖”、“劈桃”等。

“龙阳”或“龙阳君”在古代指同性恋者。这个典故来自《战国策魏策》。我是龙阳君王伟的男宠。王伟很爱他。一天,两个人在一起钓鱼。龙阳君抓了十多条鱼,但是他没有不高兴,反而哭了。王伟非常惊讶。问他为什么,他说:“当我钓到第一条鱼的时候,我满心欢喜,但是当我钓到一条更大的鱼的时候,我就把第一条鱼抛弃在河里了。”我现在受到你的青睐,人们对我肃然起敬,但是世界上漂亮的人那么多,别人会把比我漂亮的人推荐给你。那时候,我会像第一条鱼一样被抛弃在河里。想到这些我怎么能不哭呢?王维很感动,就在全国颁布,如果有人在他面前再提出一个美人,就要全力打击。

“断袖”又叫“断袖瘾”、“断袖喜”、“断袖宠”。这个典故出自汉代。汉哀帝很爱一个叫董贤的人,和董贤“睡在一起”,就像夫妻一样。有一天,哀帝和董贤一起午睡。爱帝醒来,要起身,却被董贤一把按住了衣袖。哀帝不想拔袖子打扰还在熟睡的董贤,就用剑把袖子砍断了。

“粉桃”又叫“粉桃之恋”。弥子瑕是卫灵公男宠人,他以自己的宠物为荣,并私下驾驶君主的汽车,将吃了一半的桃子送给君主。后世常以分陶或于涛作为同性恋的代名词,偶尔也有“米子”指同性恋者。“分桃恋物癖”指的是对同性恋的偏爱,“分桃善”指的是同性恋关系。

万历皇帝资料图

汉朝的阳刚之气,可以说是从汉武帝刘邦开始的。据《汉书佞幸传》“高祖时有姬儒,孝惠时有鸿儒。这两个人并没有什么才华,但他们很幸运地和国王躺在一起。”可见汉朝从高祖初年开始就在宫廷吹这种风。“雍容华贵,与君同寝”显示了男宠的深沉。

高祖还有一个

明朝的阳刚之气也很盛,明朝皇帝朱厚照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一个荒*无度的皇帝,对所有的政务都不感兴趣,但他非常喜欢射箭、打猎和音乐,还懂梵文。他也很幸运一些年轻英俊的官员。有一次,他曾经

清代毛启龄《明武宗外记》有这样的描述:宫中有六部局,有尚在床上的,文书室的官记下自己招财的地点和招财的年月,以便考核;我被告知要撤省注,把还在睡觉的官员都赶下台,然后走遍皇宫。小黄门的日率是到寺的戏,住的时候住中宫和东西宫,不过也就四五天。

武宗与后妃同寝,但一个月只有四五天。其他时候,他和宫廷里的小太监玩,流连忘返,可见他的性取向。他最喜欢的人是钱宁。“在豹房里,皇帝常常睡在醉枕里,众官员都等着朝廷的到来,好让皇帝安生,来了才知道车夫要走。”武宗经常把太监钱宁的尸体当作枕头。这是多么亲密的关系啊。当官员们再也见不到皇帝时,他们就通过钱宁的行踪来判断皇帝的行踪。

武宗因为沉迷酒色,31岁就去世了。万历皇帝朱翊钧继承了他的王位,他也非常男性化。说:神宗星爱小杨,孙海,客人等。并在晚上前往其他宫殿。万历十七年后,他纵情十日十夜,宠坏了“十测”,即十个英俊潇洒的小太监。云:今日,上午结束后,10余名朝臣中贤明美艳的曹人,被选出来侍奉朝廷,或恩将仇报,与上级同寝。朝廷里所有的眼睛都是十帅。当时还有一个美男子,穆寺元初袁载的曾孙。他年轻漂亮,骑在天守山上。他还掌管董胜。

万历皇帝资料图

明朝Xi皇帝朱由校也是同性恋。他在不夜宫招美妓,在长春院招恋童癖。这些女院和男院位于北京的刘桦街和胡同。明熙宗把这些漂亮的妓女和恋童癖放在宫里自己的男女院落里,经常自娱自乐。每次有酒席,都给他最喜欢的妃子焦桐送粉、朱符、男装、男装、女装,他以以前做戏为乐。

⑴洪武 太祖朱元璋 (1328-1398)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建立锦衣卫,(比英国的007机构还早了近五百年)(为孙子建文登位扫清道路)锦衣卫隶属于皇帝的亲军体系,长官为指挥使,下领官校,官为千户、百户,校为校尉力士,明中后期达到十几万人之众。锦衣卫下设镇抚司,有监狱和法庭锦衣卫木印。

借口胡惟庸谋反,趁机宣布撤销中书省,从此不设丞相。

刘基(1311-1375),明初大臣、文学家。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下处州,闻刘基及宋濂等名,次年礼聘而至。参与谋划平定陈友谅、张士诚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年)为太史令,不久,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人惮其严。洪武三年(1370年)授弘文馆学士,封为诚意伯。刘基佐明太祖朱元璋平天下,太祖比之为张良,为政颇有知人之明。洪武四年,赐归。八年病卒(有传闻为太祖所杀),正德八年(1513年),加赠太师。刘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其文与宋濂齐名,诗与高启并称。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有《郁离子》十卷,《覆瓿集》二十四卷,《写情集》四卷等,后均收入《诚意伯文集》。相传他作有《烧饼歌》,对后世之事多有预言

刘基,字伯温。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生,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卒,享年65岁。刘基出身名门望族,自幼聪明好学,有神童之誉。元至顺四年{1333年)23岁的刘基,一举考中进士,开始步人仕途生涯。他立志报国,但朝廷昏庸腐败,使他20余年的宦海生涯屡遭磨难贬抑。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三月,接受朱元璋的邀请,成为参赞军务的谋士,为明王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他为人刚直,胆识过人,朱元璋尊其为“吾子房(张良)也”。民间有“上有诸葛孔明,下有刘基伯温”的称道。

洪武八年,胡惟庸毒死刘基。刘基原已于受封为“诚意伯”之后,在洪武四年三月告老还乡,在青田的山中饮酒下棋,若干时日以后,胡惟庸告他因为“谈洋”地方的风水有王气,和当地的老百姓争墓地,朱元璋生了气,取消他的诚意伯俸禄,他来到京师(南京)谢罪,留居京师以明心迹,生了病,胡惟庸在洪武八年元旦带了医生来看他。他喝这医生的药,觉得肚里总是有一块拳头大的东西,再度回乡,挨到四五月间去世。

------------------------

李善长(1314-1390年),明代凤阳定远(一说歙县)人。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他在滁阳参加朱元璋起义,担任幕府掌书记,主管饷粮,参与机要,深得朱元璋信任,历任参谋、元帅府都事、江南行中书省参议、参知政事。凡军国要务之议决,无不参与其中。朱元璋征战于外,多令其留守城池。在他的主持下,转调兵饷之事鲜有乏,将吏帖服,居民安家乐业。朱元璋常将其比作萧何。

1367年,朱元璋称吴王,拜其为右相国。他革除旧弊,订立盐、茶、铁诸法,益饶国用而又不致困乏其民。吴元年封宣国公,后改左相国。曾受命与刘基裁订律令,颁布《大明律》。

太祖即皇帝位之后,李善长被授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之职。他与诸儒臣制订礼制、官制,奉命监修《太史》、编《祖训录》、《大明集札》诸书。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长虽无攻城陷地之军功,“然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被封为韩国公,并获赐免死铁牌。当时被封公者仅有6人,而李善长位居六公之首。洪武九年,临安公主嫁与其子,李家荣耀为世人惊羡。

左丞相胡惟庸为李善长同乡,受其举荐,二人交往甚密。十三年,胡惟庸案发,被牵连者甚众,惟独李善长免遭劫难。然而,据明史记载,李善长屡遭他人弹劾,后又有恶奴卢仲谦等作证,指其与胡惟庸有染。于是,77岁高龄的李善长及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多人全部被诛。后世学者们普遍认为李胡相私通乃欲加之罪,当时并未查实,系朱元璋兔死狗烹之举。

胡惟庸一案,牵连被杀者达三万人,朱元璋晚年的蓝玉案又牵连了一万五千人。“靖难之役”时国中无将可发。

⑵建文 惠帝朱允文洪 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 (1377-1402)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明惠帝朱允炆,明朝无谥,清乾隆元年追谥「恭闵慧皇帝」,史籍称为建文帝。

在齐泰、黄子澄、方孝儒辅助下仿效西汉初年削藩之策。

⑶永乐 成祖[原燕王]朱棣 朱元璋之第四子 (1360-1424)1402年即位,在位23年。时年65岁

用“恢复祖宗旧制”为旗号,起兵反叛,登上了皇位,史称“靖难之役”。清除建文余党,处决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对于意降的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人,既往不咎,量才录用。

1421年迁都北京、营建北京皇城和建造紫禁城(今故宫),修筑砖构万里长城,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

五次御驾北征蒙古,稳定北部边疆。[永乐帝死于北征归途]

组织郑和下西洋、扫除了禁海闭关的痼疾,开创了中国一个伟大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在锦衣卫外,另设东厂,因设于东安门北而得名。

⑷洪熙 仁宗朱高炽 朱棣之长子 体弱多病,登极后从政仅8个月,就一病不起,

规定了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南方人聪明刻苦,进士之中多为南方人,北方人天性纯朴忠贞)”的科举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满清。

⑸宣德 宣宗朱瞻[zhān]基 朱高炽之长子(1398-1435)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宣德帝当政10年,在洪熙帝奠定的基础上,倚靠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永乐、洪熙、宣德三朝老臣)”及尚书蹇义、夏原吉,组成了志在守成的稳健的统治核心。

宣德皇帝既是一个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皇帝,又是一个喜欢射猎、斗促织和戏游无度的皇帝。

⑹正统 英宗朱祁镇 朱瞻基之长子(1427-1464)

“正统”;(1435-1449)18年

“天顺”;(1457-1464)在位23年。英宗朱祁镇[复辟]

即位时才9岁,“三杨”谢世和离任,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土木之变”后,其弟朱祁钰继位,改元景泰,英宗被尊为太上皇1450年,被放回,英宗回到北京,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短暂的仪式之后英宗被软禁在南宫,开始了他七年的软禁生活。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

英宗“天顺”停止中国千年以来帝王死后嫔妃的殉葬

英宗“天顺”以谋逆罪冤杀了北京保卫战的功臣于谦、大学士王文等。

⑺景泰 代宗朱祁钰[景帝] 8 朱瞻基之次子

“代宗”的庙号,表明他不过仅是代替他人当皇帝。

景泰帝起用了兵部左侍郎于谦,确立了在朝臣中的威望。也先挟持着朱祁镇,率数十万大军已兵临北京城下,景泰帝命于谦为统帅,军民同仇敌忾,初战告捷,大败瓦剌军,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议和不成,进攻又失败,只好在将英宗扣压了一年之后,送还京城。当朱祁镇返回北京,朱祁钰与他在东安门执手相泣后,便将他送进南宫软禁起来。

朱祁钰在位期间,出于确保自己皇位传承的私心,又做了件大蠢事,即废祁镇之子朱见深的皇太子名位,立自己儿子见济为皇太子,结果招致满朝大臣甚至自己皇后的反对。

景泰八年(1456年)景泰皇帝得了重病,英宗“夺门之变”,复辟,代宗下台。

一个月后,朱祁钰在西宫病亡,年30岁。死后也不能进明帝陵,只葬在京西金山。

文物:景泰蓝

⑻成化 宪宗朱见深 朱祁镇之长子 在位23年

万贵妃控制后宫

⑼弘治 孝宗朱右樘[chēng]18朱见深之第三子 (1470-1505)年号 1487年即位,在位19年。时年36岁。

(对万贵妃本人,也没有听从臣下的建议对她削溢议罪。这一切都出于一个孝字,孝敬父皇,维持传统,以宽仁忠孝为主,他死后被定庙号为孝宗,也正因为此。)

孝宗,宪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史称“弘治中兴”。被誉为“中兴之令主”。

⑽正德 武宗朱厚照 朱右樘之长子 (1491-1521)1505年即位,在位17年。

好逸乐,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过度,(南巡游乐中不慎翻船落水,回京后于第二年三月病崩)时年31岁。

明武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最浪漫的皇帝。纵观明武宗一生,贪杯、尚兵、萧洒,所行之事多浪漫不经,精通佛学,会梵文,还能礼贤下士,甚至痴情于艺妓。

⑾嘉靖 世宗朱厚囱[cōng] 朱右樘之侄 (1507-1566)1521年即位,在位46年。时年60岁。

严嵩当上内阁首辅,独揽大权20余年。

海瑞 (1514-1587)海瑞终被被罢官入狱,在狱中住了10个月。嘉靖世宗皇帝死后,穆宗即位,恢复海瑞原职,改任兵部武库司主事。隆庆元年调尚宝司任司丞,后升审谳平反冤狱的大理寺寺丞、南京有通政。隆庆三年升金部御史巡按应天。后张居正当权,张居正政见与海瑞不合,始终没有起用海瑞。

⑿隆庆 穆宗朱载后 朱厚囱之第三子(1537-1572)1566年即位,在位7年。时年36岁。

⒀万历 神宗朱翊钧 朱载后之第三子 (1563-1620)1572年即位,在位48年。时年58岁。「明之亡,亡于神宗」。

万历皇帝彻底摆脱了张居正的束缚之后,就开始了他独裁的统治,万历贪财,征税的项目千奇百怪,无物不税、无地不税,真是苛政猛于虎;万历生活奢侈,年方二十,就开始着手为自己修建寿宫(陵寝);万历懒,二十八年不临朝听政,高唱“天下无一时可忧之事”,衙门内严重缺员,而候补的官员却又得不到提升,以至于终生候补。因此后人评论“明之亡,不亡于崇祯之失德,而亡于神宗之怠惰。”

即位时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与张居正默契)主持政务。

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享乐,政治腐败;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

--------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后,就将矛头对准了朝鲜,朝鲜本是中国的藩属,万历皇帝对此表现出了非常的重视,毅然决定派兵援助。明军一到朝鲜,就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先后收复了平壤,开城。后双方很快达成了议和协议,各自罢兵。

--------“大议礼之争”,也是明朝最著名的政治事件。嘉靖登基不久,便为了皇统和家系继承问题,在朝中发生了"大议礼"之争,简单说来,就是群臣要依古礼行事,要嘉靖以孝宗为皇考,把自己的爸爸兴献王作"皇叔"。嘉靖不肯,君臣吵得不可开交,后来暂听了群臣的意见,只是把兴献王改称为本生父母,没有叫"叔叔"。但此事不过搁了起来,并未解决,更总有人顺着皇帝的意思,重提此事,以为进身之阶。嘉靖得了支持,便改了前议,遂至大起风波,二百多大臣跪在左顺门前呼天抢地,大哭孝宗皇帝,算是一种示威行动。最后的解决,一百三十四名五品以下的官员被廷仗,十六人被打死。

---------国本之争,万历年轻之时,偶尔行到母亲的寝宫,发现了一个宫女长的非常可人,于是私下临幸,谁知宫女竟怀了龙种,万历的母亲本就是宫女,因此,并没有为难这个宫女,反倒让万历皇帝封他为妃,十月怀胎,生下了一个皇子,他就是光宗朱常洛,万历皇帝对王宫女的临幸只是一时兴起,并不当真,新劲一过便不想负责任,因此他对王氏、朱常洛都没有什么感情。 郑贵妃怂恿万历皇帝总想借机立他为太子,于是就想出了种种办法,但遭到正直大臣们的极力反对,当时太子又叫国本,因此,皇帝与大臣间的这次斗争又称为国本之争。国本之争是继嘉靖朝“大议礼”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皇帝与大臣的冲突,不过这次的胜利者应该是众大臣,因为朱常洛毕竟登上了皇位。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被封为福王(后被李自成农民军所杀)。使东林党人和福王系之间有了间隙,为日后留下了一丝祸患。

-------郑贵妃为了能使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所做的孤注一掷的最后进攻,国本之争大臣的势力占了上风,郑贵妃心中非常着急,于是派自己的心腹太监雇人,行刺太子,被雇的人明叫张差,在太监的配合下,他顺利地到达了太子寝殿的门口,当他手持木棒杀进去的时候,被守门的太子宫中太监当场抓住。 他先是装疯,后又供认是郑贵妃手下的太监庞保、刘成所指使并引入太子寝宫。时人怀疑是郑贵妃为了要让其子登上太子位子而欲谋害朱常洛,朝议沸腾。神宗和太子都不愿追究,仅以疯癫奸徒的罪名杀了张差,杖死了庞保、刘成。将此案草草了结。不过究竟此案是否为郑贵妃指使,没有定论。此案成为了明宫三大案之一。

张居正 (1525~1582)神宗是为首辅,为相十年(明太祖朱元璋时已经没有宰相的设置,但是他却有宰相的实权),是明朝的唯一大政治家,也是汉朝以来所少有的诸葛亮和王安石二人,可以与他相比。在军事方面重用戚继光等名将,平定倭寇外患;内政方面实行“一条鞭法”。

戚继光抗倭寇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

⒁泰昌 光宗朱常洛 朱翊钧之长子(1582-1620)1620年即位,在位1月。时年39岁。

贪财好色,由于*欲过度,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

东林党

⒂天启 熹宗朱由校 朱常洛之长子(1605-1627) 1620年即位,在位8年。时年23岁。

在位时任用宦官魏忠贤,政治腐败。努尔哈赤宗乘机攻占沈阳。

魏忠贤

⒃崇祯 思宗朱由检 朱常洛之第五子(1610-1644)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军攻破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福王即位于南京,1645年(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清军攻破南京,明亡。

袁崇焕 洪承畴 范文程 范仁宽 施琅 吴三桂 杨嗣昌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原名鸿基。陕西米脂人。崇祯二年(1629年)在金县杀参将王国率众起义,投闯王高迎祥。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方略,各部赞同,声望日高。《明史》载其“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次年高迎祥战死,李自成继称闯王,提出“均田免赋”口号,赢得民心,民歌之“迎闯王,不纳粮。”十六年在襄阳称新顺王。次年建大顺政权,称大顺王,年号永昌。三月攻克北京,崇祯自杀,国都易主,明朝灭亡。在北京进行整肃后进攻山海关想迫使明将吴三桂投降,但旋为吴三桂引清军所败,被迫撤离北京。李自成继而信谣言,妄杀李岩等,致使人心离散。永昌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杀死,不过有人认为他为避难而作了和尚。

吴三桂(1612年-1678年)。明辽东人,祖籍高邮,字长白,锦州总兵吴襄子。以父荫袭军官。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 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崇祯自杀,吴三桂至书多尔衮,引清兵入关,在一片石战役中击溃李自成(传说因爱人陈圆圆被李自成掳劫,“冲冠一怒为红颜”)。为清军先驱,镇压陕、川等地农民军。后会同多尼等进攻南明云贵等地,并引兵入缅,迫缅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处死。被清朝封为平西王,管理云南贵州地区,形成割据势力。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议撤藩,于是吴三桂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起兵反清,自称周王、天下招讨大元帅,史称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湖南衡阳称帝,国号为周,建元昭武。同年在长沙病逝。

秦淮八艳的事迹,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八艳。

她们八人有几个共同点,首先都具有爱国的民族气节;秦淮八艳除马湘兰以外,其他人都经历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换代的大动乱。当时好多明朝的贪官贪生怕死,卖国求荣,而和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淮八艳虽然是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在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却能表现出崇高的民族节气。然后呢,她们在诗词和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她们八人个个能诗会画,只是大部分已经散失,

世上最浪漫的十句情话诗句有如下:

1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菩萨蛮》

清清凉凉的宫殿、凄凄冷冷的晚风。那画堂南畔,玉树临风之人,正是我的心上人。

我轻手轻脚,唯恐打扰了宫殿的静谧和心中的甜蜜。呼的一声,扑进心上人的怀里。

2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长恨歌》

眼见得日上三竿,正殿之内群臣毕至,等待明皇早朝。站坏了三公的腿,急出了太监的汗。

却看那明皇,悠哉游哉,春帐之中,好不快活。对着杨贵妃一张玉一样的脸庞,说道:今生有你,莫论天下。朝朝暮暮,日日夜夜,有红颜一人,足矣。

3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李白的《古意》

君是女萝草,妾是菟丝花。攀附缠绕,没有一刻能够分离。轻柔的枝蔓,从来不会自己绽放光彩。万般风姿千种风采,只是要等一阵春风,等到自己的心上人,然后一股脑地绽放出来。女萝与菟丝本是古代常用来譬喻新婚夫妇的植物,但是这后两句的旖旎多情,却是让人无酒自醉。

4鹭起暮天,几双交颈鸳鸯,入芦花,深处宿。——徐昌图《河传·秋光满目》

这句要含蓄些,不写男女写鸳鸯。瑟瑟江边,秋色清冷。看一只只鹭鸶掠过芦花,在万道晚霞里慢慢飞向远方,成一道剪影。近处,几成双成对的鸳鸯,也知道暮色将近,故而耳鬓厮磨,交颈而归。

5天碧罗衣拂地垂,美人初着更相宜,宛风如舞透香肌。——欧阳炯《浣溪沙》

这几句写美人装束。天蓝色的罗绸衣裙穿在身上,行动如风回雪,摇曳生姿。本就多姿的衣物再配上美人之颜色,就更加是相得益彰、熠熠生辉。看那美人莲步款款,向我行来,身后裙摆拖曳,软风缭绕,香艳不已。整首词虽没什么深意,但单是词中女性之美,亦足以动人心魄。

6想媚容、今宵怨郎不住。——佚名《驻马听·雕鞍成谩驻》

这是一个女子顾影自怜,可叹我这娇媚颜容,心上的郎君此时此夜却不在我的身旁。春意萌生,十分动人。

7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釭,却道你但先睡。——柳永《斗百花》

人说“少女情怀总是诗”,这一句便是写照。懵懂人事的少女嫁入别家,洞房花烛夜,却害羞不肯面对郎君。李白也曾写“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8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欧阳炯《贺明朝·忆昔花间相见后》

这句写男女初见、定情的始末。一男一女在花园中遇见。郎有情妾有意。还是活泼的女子先打破僵局,纤纤细手,暗暗抛掷一颗红豆在男子脚下,也在男子心中种下了一颗迅速发芽的爱情种子。

9感郎千金意,含娇抱郎宿。试作帷中音,羞开灯前目。——李月素《赠情人诗》

这一首也是写洞房花烛十分。感受到郎君的千金情意,因此愿意以身侍君,自荐枕席。含着少女的娇羞,陪郎君登床云雨。可毕竟小女儿未经人事,只好意思在春帐中婉转轻啼。要她点亮灯火,面面相对,却是万万不能。许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纯洁,其魅力就在于此吧。

10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

最后这一句,来自宋代的周邦彦。周邦彦此人,可以成为宋词“美学”的代言人。周邦彦精于音律,一板一眼无不可歌可泣。而且字词柔情婉转,正是宋词的典型风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626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