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词》 上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57379
作者:羲皇上人 出自:乐古斋 (清)纳兰性德 著
●目录
爱情篇
梦江南(昏鸦尽)
菩萨蛮(窗前桃蕊娇如倦)
又(新寒中酒敲窗雨)
又(萧萧几叶风兼雨)
又(催花未歇花奴鼓)
又(春云吹散湘帘雨)
又(隔花才歇廉纤雨)
又(乌丝画作回纹纸)
又(阑风伏雨催寒食)
又(晶帘一片伤心白)
又(梦回酒醒三通鼓)
昭君怨(深禁好春谁惜)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又(点滴芭蕉心欲碎)
又(昨夜个人曾有约)
虞美人(绿阴帘外梧桐影)
又(春情只到梨花薄)
又(曲阑深处重相见)
又(彩云易向秋空散)
又(银床淅沥青梧老)
又(愁痕满地无人省)
鬓云松令(枕函香)
醉桃源(斜风细雨正霏霏)
转应曲(明月)
鹊桥仙(乞巧楼空)
又(梦来双倚)
又(倦收缃帙)
青衫湿遍(青衫湿遍)
青衫湿(近来无限伤心事)
百字令(人生能几)
沁园春(梦冷蘅芜)
又(瞬息浮生)
东风齐著力(电急流光)
于中好(尘满疏帘素带飘)
南乡子(泪咽却无声)
又(烟暖雨初收)
又(飞絮晚悠�)
又(鸳瓦已新霜)
踏莎行(春水鸭头)
又(月华如水)
踏莎美人(拾翠归迟)
红窗月(燕归花谢)
南歌子(翠袖凝寒薄)
天仙子(梦里蘼芜青一剪)
又(好在软绡红泪积)
又(月落城乌啼未了)
金缕曲(此恨何时已)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又(眼底风光留不住)
又(又到绿杨曾折处)
又(萧瑟兰成看老去)
又(露下庭柯蝉响歇)
寻芳草(客夜怎生过)
秋千索(锦帏初卷蝉云绕)
又(药阑携手销魂侣)
又(游丝断续东风弱)
茶瓶儿(杨花糁径樱桃落)
好事近(帘外五更风)
又(何路向家园)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
又(昨夜浓香分外宜)
又(风絮飘残已化萍)
又(欲话心情梦已阑)
又(小立红桥柳半垂)
清平乐(凄凄切切)
又(青陵蝶梦)
又(风鬟雨鬓)
又(画屏无睡)
满宫花(盼天涯)
唐多令(丝雨织红茵)
秋水(谁道破愁须仗酒)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又(黄叶青苔归路)
又(纤月黄昏庭院)
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
又(谁翻乐府凄凉曲)
又(冷香萦遍红桥梦)
又(桃花羞作无情死)
又(海天谁放冰轮满)
又(拨灯书尽红笺也)
又(凉生露气湘弦润)
又(土花曾染湘娥黛)
又(白衣裳凭朱阑立)
又(谢家庭院残更立)
又(而今才道当时错)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河渎神(凉月转雕阑)
又(风紧雁行高)
落花时(夕阳谁唤下楼梯)
眼儿媚(重见星娥碧海查)
又(手写香台金字经)
又(独倚春寒掩夕扉)
河传(春残)
遐方怨(欹角枕)
浣溪沙(消息谁传到拒霜)
又(雨歇梧桐泪乍收)
又(欲问江梅瘦几分)
又(泪浥红笺第几行)
又(睡起惺忪强自支)
又(脂粉塘空遍绿苔)
又(记绾工条欲别难)
又(五字诗中目乍成)
又(谁念西风独自凉)
又(十八年来堕世间)
又(莲漏三声烛半条)
又(凤髻抛残秋草生)
又(肠断班骓去未还)
又(容易香浓近画屏)
又(旋拂轻容写洛神)
又(十二红帘�地深)
又(一半残阳下小楼)
又(锦样年华水样流)
又(肯把离情容易看)
摊破浣溪沙(一霎灯前醉不醒)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减字木兰花(烛光摇影)
又(相逢不语)
又(断魂无据)
又(花丛冷眼)
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
诉衷情(冷落绣衾谁与伴)
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
谒金门(风丝袅)
浪淘沙(紫玉拨寒灰)
又(夜雨做成秋)
又(红影湿幽窗)
又(眉谱待全删)
又(双燕又飞还)
又(清镜上朝云)
南楼令(金液镇心惊)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
又(东风不解愁)
鹧鸪天(背立盈盈故作羞)
玉连环影(何处几叶萧萧雨)
又(才睡。愁压衾花碎)
荷叶杯(帘卷落花如雪)
又(知己一人谁是)
望江南(挑灯坐)
忆江南(心灰尽)
又(春去也)
$$$$《献给爱人 》 E·F·默里克
$$$$当我深深地满足于你的视线,
$$$$对你神圣的价值毫没有异议,
$$$$我就听到天使的轻轻的呼吸,
$$$$那天使是藏在你的身体里面,
$$$$一种惊疑的微笑浮在我嘴边,
$$$$我不由自问,是否为美梦所欺,
$$$$如今我这唯一的大胆的希冀,
$$$$竟在你身上永远满足地实现。
$$$$我的思想从深处坠落得更深,
$$$$从上帝的黑暗的远方,我听到
$$$$命运的清泉非常悦耳地鸣响。
$$$$我迷迷糊糊,抬起了我的眼睛
$$$$仰望着上天——全部星星都在笑,
$$$$我跪下,听它们发出光的歌唱。
作者介绍:
E·F·默里克(1804-1875) 德国著名诗人、小说家。他的《诗集》中大部分诗赞美大自然,有些是用民歌风格写的抒情诗和叙事谣曲,还有一些是幽默的田园诗和牧歌。
$$$$《除了你,我不会另有所爱》 彼埃尔·德·龙沙
$$$$除了你,我不会另有所爱,
$$$$恋人,我不会干这种事情。
$$$$除了你,无人能使我称心,
$$$$哪怕维纳斯从天上下来。
$$$$你眼睛是如此优美可爱,
$$$$眨一眨就可以使我丧命,
$$$$再一眨又突然使我活命,
$$$$两下子能使我死去活来。
$$$$我即使活五十万个春秋,
$$$$除了你,我的亲爱的女友,
$$$$不会有别人做我的恋人:
$$$$我必须另外装一些血管,
$$$$你的爱把我的血管塞满,
$$$$再也容不下更多的爱情。
作者介绍:
彼埃尔·德·龙沙(1524-1585) 法国第一个近代抒情诗人。出身于贵族家庭。曾随从出使,到过很多国家。后因大病成聋,决心写诗。1547年组织七星诗社。1550年发表《颂歌集》四卷,声誉大著。1574年所写组诗《致埃莱娜十四行诗》被认为是他四部情诗中的最佳作品。他的诗讲究技巧、音律,反对禁欲主义,热爱现实生活,但情调常忧郁低沉。他的诗在欧洲宫廷中传诵一时。
$$$$《赠君一束花》 彼埃尔·德·龙沙
$$$$赠君一束花,
$$$$选择经我手;
$$$$今夕不攀折,
$$$$明日委尘土。
$$$$君貌美如花,
$$$$见花应感悟:
$$$$花好忽飘零,
$$$$貌美哪能久!
$$$$岁月去匆勿,
$$$$更嗟人易去,
$$$$倏忽不移时,
$$$$人已眠新墓:
$$$$死后思情谁复知?
$$$$劝君爱我趁花时
$$$$ 《从我的眼泪里》 亨利希·海涅
$$$$从我的眼泪里
$$$$迸发出许多花朵,
$$$$而我的叹息
$$$$变成了夜莺之歌。
$$$$爱人呵,如果你爱我,
$$$$我将把花儿全部奉献,
$$$$而且在你的窗前
$$$$将响起夜莺的歌声。
作者介绍:
亨利希·海涅(1797-1856) 德国伟大诗人、革命民主主义者。他是犹太商人的儿子,曾做过学徒,经过商,后进入大学学习,并成为法学博士,曾直接受业于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并受法国革命民主思想影响很深。1843年海涅与马克思结识后,思想更接近了正在觉醒的无产阶级。他被德国反动统治者迫害,长期流亡国外,他的著作也被禁止在德国出版。
海涅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艺术上接近民歌体。有诗集《诗歌集》、《新诗集》,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等。
$$$$ 《亲爱的美丽的情人》 亨利希·海涅
$$$$亲爱的美丽的情人,
$$$$我总是不能忘记:
$$$$我曾一度占有过你,
$$$$你的心和你的身子。
$$$$你那娇柔而年轻的身子,
$$$$我还想将它占有;
$$$$那颗心尽可掩埋,
$$$$我有自己的心已经足够。
$$$$我要将我的心切开,
$$$$拿一半吹进你的躯体,
$$$$我要抱紧了你,
$$$$我们的身心要合为一体
$$$$《夜会》 罗伯特·勃朗宁
$$$$灰潆潆大海,黑幽幽长岸;
$$$$又大又黄的半月挂得低;
$$$$梦中惊醒的浪花在蹦跳,
$$$$像无数小小的火环闪耀——
$$$$当我急行的船擦着淤泥,
$$$$减慢了速度驶进小海湾。
$$$$三里路沙滩,海香风暖和;
$$$$过了三垄地,到了那农家;
$$$$一叩窗,顿时嚓的一声响,
$$$$火柴进出了蓝莹莹火光;
$$$$充满喜乐惊怕的悄悄话
$$$$轻过怦怦对跳的心两颗!
作者介绍:
罗伯特·勃朗宁(1812-1889)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戏剧抒情诗》、《剧中人物》、《指环与书》等
$$$$《我曾经爱过你 》 普希金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
$$$$但愿上帝保佑你,
$$$$另一个人也会象我爱你一样。
作者介绍:
普希金(1799-1837) 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
$$$$《我看过你哭》 乔治·戈登·拜伦
$$$$ 一
$$$$我看过你哭——一滴明亮的泪
$$$$涌上你蓝色的眼珠;
$$$$那时候,我心想,这岂不就是
$$$$一朵紫罗兰上垂着露;
$$$$我看过你笑——蓝宝石的火焰
$$$$在你之前也不再发闪;
$$$$呵,宝石的闪烁怎么比得上
$$$$你那灵活一瞥的光线。
$$$$ 二
$$$$仿佛是乌云从远方的太阳
$$$$得到浓厚而柔和的色彩,
$$$$就是冉冉的黄昏的暗影
$$$$也不能将它从天空逐开;
$$$$你那微笑给我阴沉的脑中
$$$$也灌注了纯洁的欢乐;
$$$$你的容光留下了光明一闪,
$$$$恰似太阳在我心里放射。
作者介绍: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 十九世纪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因对英国反动统治阶级的抨击而被迫长期离开祖国。他同情和支持欧洲各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斗争,曾亲身参加意大利烧炭党人的革命活动,参加希腊人民反抗土耳其奴役的武装斗争,最后并以身殉。
$$$$《爱情十四行诗选之六》 斯宾塞
$$$$丝毫别沮丧,虽然她无动于衷,
$$$$越是难,硬是不肯改变她倔强的傲慢:
$$$$这种爱和那卑劣的情欲不相同,
$$$$得到,就越是坚贞不变。
$$$$坚硬的橡树,树液还没有枯干,
$$$$要很久才能点燃起明亮的火苗:
$$$$而一旦燃烧起来,它就会发散
$$$$巨大的热力,使火焰直上九霄。
$$$$同样,也很难在温柔的胸中点着
$$$$新的热望,并能够永存不泯:
$$$$深深的创痛必打下内脏的印槽,
$$$$用死亡才能切断的纯洁热情。
$$$$因此,别总是指望不费心血,
$$$$就能编织出一个永存的同心结。
$$$$《爱情十四行诗选之六十三》 斯宾塞
$$$$熬过了经久不息的风暴雨狂,
$$$$辛酸地勉强经受了痛苦的考验,
$$$$提心吊胆,害怕危险和死亡,
$$$$我驾着粗陋的小舟剧烈地颠簸:
$$$$终于,我看见那片幸福的海岸,
$$$$我希望能即刻抵达那幸福之处:
$$$$它遥望像是美丽的沃土,一片
$$$$丰饶的景象,蕴藏着可爱的宝物。
$$$$这样的人是最最快乐和幸福,
$$$$他终能安然地获得香甜的休息:
$$$$他这极小的愉快就足以消除
$$$$压抑着他的一切痛苦的回忆。
$$$$因此,所有的痛苦都微不足道,
$$$$获得永恒的幸福,便愁闷全消。
$$$$《爱情十四行诗选之七十五》 斯宾塞
$$$$有一天,我把她名字写在沙滩,
$$$$但海浪来了,把那个名字冲跑;
$$$$我用手再一次把它写了一遍,
$$$$但潮水来了,把我的辛苦又吞掉。
$$$$“自负的人啊,”她说,“你这是徒劳,
$$$$妄想使世间凡俗的事物不朽;
$$$$我本身就会像这样云散烟消,
$$$$我的名字也同样会化为乌有。”
$$$$“不,”我说,“让低贱的东西去筹谋
$$$$死亡之路,但你将靠美名而永活:
$$$$我的诗将使你罕见的美德长留,
$$$$并把你光辉的名字写天国。
$$$$死亡可以征服整个的世界,
$$$$我们的爱将长存,生命永不灭。”
$$$$《爱情十四行诗选之三十》 斯宾塞
$$$$我的爱人像块冰,我像火一把;
$$$$那么,怎么会这样:她这块寒冰
$$$$竟不因我这火热的欲望而融化,
$$$$我越苦苦恳求她,反倒越坚硬?
$$$$又怎么会这样:我的极度热情
$$$$并没有被她冰冷的心肠所平息:
$$$$我反而热汗滚滚,烧得更起劲,
$$$$并感到我的火焰猛增不止?
$$$$还能讲什么比这更大的奇迹,
$$$$熔化一切的烈火竟使冰变坚:
$$$$而冰与麻木的冷漠凝结在一起,
$$$$通过奇妙的设计,竟把火点燃?
$$$$这就是高尚心灵中爱的力量,
$$$$它能够改变自然发展的方向。
$$$$《爱情十四行诗选之三十四》 斯宾塞
$$$$如同一只船驶在茫茫的海面,
$$$$凭靠某一颗星辰来为它导航,
$$$$当风暴把它可靠的向导遮暗,
$$$$它就会远离自己的航道飘荡:
$$$$我的星辰也常常用它的亮光
$$$$为我指路,现已被乌云笼罩,
$$$$我在深深的黑暗和苦闷中彷徨,
$$$$穿行于周围重重的险滩暗礁。
$$$$但是我希望,经过这一场风暴,
$$$$我的赫利刻,我那生命的北极星,
$$$$将重放光芒,最终把我来照耀,
$$$$用明丽的光辉驱散我忧郁的阴云。
$$$$在这以前,我忧心忡忡地徘徊,
$$$$独自儿暗暗地悲伤,愁思满怀。
$$$《爱情十四行诗选之四十五》 斯宾塞
$$$$**啊,不要去看水晶明镜里
$$$$你那美丽的自我,永远别去看:
$$$$在我的身上,我是说在我的心底,
$$$$来把你的栩栩如生的映像细瞻。
$$$$在我的内心,虽然它很难展现
$$$$世俗的眼睛看不见的神圣事物,
$$$$你那天国形体的美好理念,
$$$$每一部分都永存而不会腐朽。
$$$$倘若我心不是因你的残酷
$$$$悲伤得暗淡无光,变成了畸形,
$$$$那么你美好的映像,你秀丽的面目,
$$$$就在我心中清晰得胜过水晶。
$$$$你在我心中的自我,你若能看见,
$$$$那就请消除使你光辉变暗的根源。
$$$$《爱情十四行诗选之一》 斯宾塞
$$$$幸福的书页啊,那双百合般的素手,
$$$$以致死的力量紧攫着我的生命,
$$$$将抚摸你,用爱的柔带把你牢扣,
$$$$像征服者面前的囚徒,你战战兢兢。
$$$$幸福的诗句啊,那双明亮的眼睛,
$$$$将时时像星光俯视来把你看望,
$$$$来探查我这濒死的灵魂的愁情,
$$$$我内心悲书中用泪水写下的忧伤。
$$$$幸福的韵律啊,你浸在赫利孔山上,
$$$$神圣的溪中,那里是她的来处,
$$$$你将会看到那天使快乐的目光,
$$$$我心中久缺的食粮,我天国的至福。
$$$$书页、诗句和韵律啊,去讨她喜欢,
$$$$倘若她高兴,其他人我一概不管。
作者介绍:
斯宾塞(1552-1599),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主要作品有长诗《仙后》、田园诗《牧人日历》和《爱情十四行诗》等。
《爱情十四行诗》(1595)共88首,抒发了诗人对一位叫伊丽莎白的女子的爱情。
$$$$《当我和你离别时》 屠格涅夫
$$$$当我和你离别时--
$$$$我不想把话隐藏在心上,
$$$$那时我是多么爱你啊,
$$$$尽我所能地爱得发狂。
$$$$但是我们的相会我并不愉快,
$$$$我倔强地一声不响--
$$$$我也不想了解你的
$$$$深沉的、悲伤的目光。
$$$$你尽是同我讲起
$$$$那亲爱的家乡。
$$$$但是那种幸福,我的天啦,
$$$$现在对我已成为异乡!
$$$$相信吧:从那时起,我生活了很多时光,
$$$$忍受了很多的悲伤……
$$$$我也把很多的欢乐,
$$$$还有很多愚蠢的眼泪都一概遗忘!
作者介绍:
屠格涅夫(1818-1883) 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以写作中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闻名,其实他最初是以诗人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他早在大学时代,就开始写作抒情诗、叙事诗和诗剧,翻译莎士比亚、拜伦和歌德等人的诗歌作品。俄国大批评家别林斯基当时对他有过很高的评价,说他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具有"非凡的诗的才能"。他曾经有机会见过普希金,非常崇拜他的诗才,他自己的诗歌创作也深受他的影响。《散文诗》是他晚年的代表作。
$$$$ 《一次失约》 托马斯·哈代
$$$$你没有来,
$$$$而时光却沙沙地流去,使我发呆。
$$$$倒不是惋惜失掉了相见的甜蜜,
$$$$是因为我由此看出你的天性
$$$$缺乏那种最高的怜悯——尽管不乐意,
$$$$出于纯粹的仁慈也能成全别人,
$$$$当指盼的钟点敲过,你没有来,
$$$$我感到悲哀。
$$$$你并不爱我,
$$$$而只有爱情才能使你忠诚于我;
$$$$——我明白,早就明白。但费一两小时
$$$$使除名义外全然圣洁的人类行为
$$$$又为何不增添一件好事:
$$$$你,作为一个女人,曾一度抚慰
$$$$一个为时光折磨的男人,即便说
$$$$你并不爱我。
作者介绍:
托马斯·哈代(1840-1928) 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小说《苔丝》、《还乡》,诗集《韦塞克斯诗集》、《今昔诗集》、《时光的笑柄》、《早期与晚期抒情诗》、诗剧《列王》等。
《勃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诗集》之六 伊丽莎白·巴特勒·勃朗宁
$$$$舍下我,走吧。可是我觉得,从此
$$$$我就一直徘徊在你的身影里。
$$$$在那孤独的生命的边缘,从今再不能
$$$$掌握自己的心灵,或是坦然地
$$$$把这手伸向日光,象从前那样,
$$$$而能约束自己不感到你的指尖
$$$$碰上我的掌心。劫运教天悬地殊
$$$$隔离了我们,却留下了你那颗心,
$$$$在我的心房里搏动着双重声响。
$$$$正象是酒,总尝得出原来的葡萄,
$$$$我的起居和梦寐里,都有你的份。
$$$$当我向上帝祈祷,为着我自个儿
$$$$他却听到了一个名字、那是你的;
$$$$又在我眼里,看见有两个人的眼泪。
之七 伊丽莎白·巴特勒·勃朗宁
$$$$全世界的面目,我想,忽然改变了,
$$$$自从我第一次在心灵上听到你的步子
$$$$轻轻、轻轻,来到我身旁——穿过我和
$$$$死亡的边缘:那幽微的间隙。站在
$$$$那里的我,只道这一回该倒下了,
$$$$却不料被爱救起,还教给一曲
$$$$生命的新歌。上帝赐我洗礼的
$$$$那一杯苦酒,我甘愿饮下,赞美它
$$$$甜蜜——甜蜜的,如果有你在我身旁。
$$$$天国和人间,将因为你的存在
$$$$而更改模样;而这曲歌,这支笛,
$$$$昨日里给爱着,还让人感到亲切,
$$$$那歌唱的天使知道,就因为
$$$$一声声都有你的名字在荡漾。
之十 伊丽莎白·巴特勒·勃朗宁
不过只要是爱,是爱,可就是美,
就值得你接受。你知道,爱就是火,
火总是光明的,不问着火的是庙堂
或者柴堆——那栋梁还是荆榛在烧,
火焰里总跳得出同样的光辉。当我
不由得倾吐出:“我爱你!”在你的眼里,
那荣耀的瞬息,我忽然成了一尊金身,
感觉到有一道新吐的皓光从我天庭
投向你脸上。是爱,就无所谓卑下,
即使是最微贱的在爱:那微贱的生命
献爱给上帝,宽宏的上帝受了它、
又回赐给它爱。我那迸发的热情
就象道光,通过我这陋质,昭示了
爱的大手笔怎样给造物润色。
作者介绍:
伊丽莎白·巴特勒·勃朗宁(1806-1861) 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女诗人。她与诗人罗伯特·勃朗宁的爱情是文坛传诵的佳话,《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就是他们爱情的结晶。
聂鲁达《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情诗之六)
6
我记得你最后那个秋季的模样。
你头戴贝雷帽,心里一片平静。
你的眼里跳动着晚霞的火焰。
树叶一片片落入你那似水的心田。
你像一朵牵牛花紧贴在我怀中,
树叶接收着你缓慢而平静的声音。
惊愕的篝火燃烧著我的饥渴。
甜蜜的蓝色堇盘绕在我的心田。
我发觉你的眼睛在出神,可秋天已经远去:
灰色的贝雷帽,小鸟般的声音,家中的心脏,
我深切的渴望就是移居你的家中
我那快乐的亲吻会像火炭般地纷纷落下。
从船上看是天空,从山上看是田野。
忆起你,就想到了光明,炊烟,宁静的水塘!
在你的眼底深处燃烧着万道霞光。
秋天的枯叶盘旋飞绕在你的心田。
聂鲁达简介:
巴勃鲁·聂鲁达( Pablo Neruda, 19O4~ 1973)智利诗人。生于帕拉尔城。少年时代就喜爱写诗并起笔名为聂鲁达,16岁入圣地亚哥智利教育学院学习法语。 1928年进入外交界任驻外领事、大使等职。1945年被选为国会议员,并获智利国家文学奖,同年加入智利***。后因国内政局变化,流亡国外。曾当选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获斯大林国际和平奖金。1952年回国,1957年任智利作家协会主席。1973年逝世。
聂鲁达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点,又从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倾心的形式。
主要作品还有《全体的歌》 ,《大地上的居所》等。
《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全部内容在线参考网址: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4-02/13/content_1313746htm
唐代:李商隐 ·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五代:李煜 · 《长相思·一重山》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元代:徐再思 · 《折桂令·春情》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唐代:李商隐 ·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代:李商隐 ·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卞之琳·张充和:
你是我眼里唯一的风景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
古有《蒹葭苍苍》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今有《断章》里隐隐不可说的独自感伤的相思。对心上人求而不得的感伤,从古至今都是一样,每个人都有求而不得,伤身彷徨的时候,每段情并不意味付出就会回报,你爱她,而她却心有他属……
民国的最后一位才女
想来也巧,这本书中,很多故事都提及了“张氏四姐妹”,她们的故事唯美而忧伤,又带着淡淡的书香味道,让人欲罢不能。大姐婉约、二姐端淑、三妹沉郁,而四妹最为特殊,爱自由和独立又有一点小任性。她们每一个在民国都是拔尖的才女,而其中有一位被誉为“民国的最后一位才女”,她就是张家四兰中的四妹——张充和。
其实张充和令人称道的不仅仅是文学,她的昆曲底蕴也是一流。充和与昆曲的缘分要从她的身世说起。充和出生于上海,八个月大时过继给叔祖母识修居士,此后直到十六岁祖母识修去世,期间一直在合肥生活。
充和的祖母很早就孀居,她是李鸿章的侄女,富有学识,笃信佛教,仁厚慈悲。充和自幼被祖母爱若珍宝,除了言传身教,在她六岁时祖母便重金聘请名师为她授课。她受益最深的来自于考古学家朱谟钦,朱先生为她讲授传统典籍,为她打下了扎实的古典文学基础。
张允和从小就在“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张家老宅中念书习文,人迹罕至的藏书阁楼下,藏书楼里家具和古本书籍间的狭小空间都是她一人“进修”的宝地。
十年的私塾生活,朝八晚五的作息时间,每十天仅休息半天,只有重大节日例外,想想也觉得无聊了,不过相对于其他的孩子,充和天生就是读书的料,别的孩子犯困打盹儿时,她却在寂静的环境中,孜孜不倦地读着《论语》《孟子》《中庸》《汉书》《史记》等古书典籍。
充和十六岁时,疼爱她的叔祖母去世了,充和回到苏州父亲家,就读于父亲创办的乐益女中。比起在苏州生活的三个姐姐,她显得稍微闭塞、古旧,但难以掩盖她的学问功底和诗词才华。父亲请昆曲教师,教授《桃花扇》《牡丹亭》之类的剧目,这些剧目她在合肥祖母那里都读过,如今一听唱腔就接上了缘分,迷恋昆曲的四姐妹还成立了“幔亭曲社”,而张充和爱昆曲更甚。
不过充和并没有把昆曲作为文学的跳板,一直纯粹地爱着昆曲,幼年在私塾里研习经典,回到苏州后的恋上昆曲,都是美妙的序曲和铺垫。她的一生,最终上升为对中国最朴雅最精致的古典文化游刃有余的追求。
这样一位美丽又知性,向往自由的女子,试问谁不会动心呢?年岁青葱,花蕾绽放,不经意的她,捧诗笺诵百家,修成了美玉,长成了淑女。这时她作了一个决定:要考北京大学。不久之后,充和收到了三姐张兆和的信,上面告知了她与沈从文的婚讯,就这样充和提前一年来到北平,参加沈从文和张兆和的婚礼。
诗人与闺秀的初见
说起两人的相见,总归还是要有引荐人的,不然两人如何在大千世界里相遇相识呢?这位引荐人不是别人,正是充和的三姐夫沈从文。
那时卞之琳还在北京大学英文系就读,遇上了他仰慕已久的诗人徐志摩。而徐志摩也很看重卞之琳的才气,将其引为自己在诗界的一个同志,热心地教诲指导。由于徐志摩,卞之琳很快就与京派那一班气质峭拔、风雅的文人们熟识了,沈从文便是在这个时期结识的。
20世纪30年代初,徐志摩介绍沈从文在国立山东大学教书。卞之琳想在北平出版自己的第一本诗集《三秋草》。本是学生的卞之琳并没有什么积蓄,囊中羞涩的他想到了沈从文。于是,他就眼巴巴地跑到青岛找沈从文。
此时沈从文正着手筹备着婚事,手头也不宽裕,推诿也是情理之事,可那个年代的人身上都充斥着侠气,沈从文本就是个视艺术为生命的人,自然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眉头不皱地慷慨相助,虽然沈从文的抽屉中,已经躺着八张当票了。因此,卞之琳便成了沈从文府上的常客。
1933年9月9日,从山东回到北平的沈从文,与自己倾慕已久的张兆和在北平中央公园的水榭举行了一场庄重而热闹的结婚典礼。小姨妹充和的到来令卞之琳措手不及,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就在这样一个特定的背景下蓦然发生了。
各朝各代,落魄书生爱上世家**的故事总在上演。《西厢记》是这样,《牡丹亭》是这样,卞之琳和张充和也是这样。
没错,23岁的诗人卞之琳,就这样恋上了大家闺秀张充和。不过此时的充和可没有心思谈情说爱,她正为北大的入学考试做着准备。当时北大入学考试要考国文、史地、数学和英文,张充和与钱钟书等人一样,在数学上得了零分,而国文却考了满分,也是偏才一枚,张充和的作文《我的中学生活》因为文采飞扬,受到阅卷老师的大加赞赏。本来在北大有一科成绩零分是不能被录取的,但试务委员会爱才心切,不得已“破格录取”了她。
那一年,除了充和之外,北大中文系只录取了两个女生。
若说第一次相见是惊叹,那么第二次便是不能自拔了。1933年初秋的一天,刚刚成为北大中文系新生的张充和,兴奋地坐在沈从文达子营住所的那棵槐树下,兴高采烈地讲述一天的见闻。
同在北大闲来无事的卞之琳,也来热闹的达子营二十八号拜访了。若说这两人在北大没有碰见我倒真难相信,不过也是,偌大的校园,若非刻意,想要碰到也非易事,更何况是不同系的两个人。
当时,巴金正作为贵客住在沈从文的家中。巴金与二姐张允和、沈从文以及其他数位相熟的文学青年,都围坐在充和的身边,听她聊得起劲。卞之琳悄悄地在稍远的地方,安静地坐下了。二姐张允和眼尖,拍着手招呼卞之琳:“来,卞同学,坐到前面来,这次二姐要给你介绍一个新同学呢。”卞之琳这才羞涩地走到了前面。
张允和给卞之琳介绍说:“这位小喇叭筒是我的四妹充和。她今年刚刚考入北大。今后,卞诗人与我们的四妹就是师兄兼老乡了。”充和大大方方地拉起卞之琳的手,轻轻地说:卞诗人,卞师兄,卞老乡,今后请多多关照!现在,你就跟我同坐一条长凳子吧!
卞之琳从来没有与青春年少的女孩牵手的经验,充和这一拉手、一套近乎,把意气风发的青年诗人弄得羞赧不已。但卞之琳回过神来时,已经猝不及防地一头坠入了一场书生与闺秀的经典爱情模式中了。
流水落花般的苦恋
不像施绛年对戴望舒,其实张充和是考虑过卞之琳的,只不过性格的明显差异,让充和望而却步。男人和女人不同,男人往往更追求一瞬间的美好,浪漫诗化,在民国有些男人甚至可以为此付出生命,而女人往往更喜欢安定的井井有条的生活,浪漫只不过是平淡生活的调味品罢了。
虽然卞之琳将这份感情隐藏得很好,但张允和对卞之琳的心思看得分明,她想玉成此事,有一次,她借了一个话题去试探充和。充和直言自己的审美观点倾向于古典,她并不欣赏卞之琳创作的新诗,认为没有古典诗词有嚼头,恐怕难以在心灵上引起共鸣。第二点就是充和认为卞之琳太嫩了,“缺乏深度”“不够深沉”“社会阅历不够”,因此让充和觉得卞之琳“有点爱卖弄”。末了,充和轻轻一笑跟二姐张允和说:“他的外表——包括眼镜在内——都有些装腔作势。”
同样都是热爱诗歌的有为青年,却因为一个喜欢现代诗,一个喜欢古典诗,就认定两人无法结成灵魂伴侣,未免有些无病呻吟。不过在卞之琳与张充和的交往中,也许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缺憾。
1935年底,张充和忽然无端地患上了肺结核。张家的大姐元和便亲自到了北平,把充和接回了气候更为宜人的苏州老家养病。
1936年10月,卞之琳母亲病逝。卞之琳回到浙江老家奔丧。母亲入土为安之后,卞之琳始终放心不下张充和 ,专程去到苏州。回到苏州后的张充和,没有朋友相伴,日子过得倍加无趣。见卞之琳到来,心绪大快,她陪着卞之琳,游览了苏州所有的风景名胜。卞之琳见到张充和身体恢复得如此迅速,也颇感欣喜。
其实卞之琳此刻也并不好过,猝然遭逢母丧,他对于未来的际遇,产生了一种不确定的飘忽感。他竭力让自己处于一种忙忙碌碌的生活状态,陪着充和游历,无非是想多停留在她身边一会儿,但是卞之琳后来颇为自怜地说:“多疑使我缺乏自信,文弱使我抑制冲动。隐隐中我又在希望中预感到无望,预感到这只是开花不会结果。”
诗人是敏感的,总会感性地评价身边的人,他们总喜欢悲观地预料一些并不曾发生的事情,不过这一次他似乎预料到了,他和充和的结果不会美好。
1937年8月,朱光潜聘请得意弟子卞之琳为四川大学文学院外文系的讲师。1937年10月10日,卞之琳抵达成都,马上给避居在合肥老家的张充和写信,邀请充和也来成都谋求一个发展的机会。
当时,充和的二姐允和、二姐夫周有光,领着一儿一女也滞留于成都。张充和呆在家乡,眼见得战火从北方迅速向南方蔓延,觉得危局日渐。于是,她与大弟宗和,还有一个堂弟,一起离开了合肥,辗转向四川逃去。
这一路逃难,张充和走得十分艰辛,天上经常有日本飞机突如其来的轰炸,地上也时常要躲避游兵惯匪的劫掠。在战乱中人命最不值钱,路途中饿殍遍野,不断有活鲜的生命倒毙于路旁,成为无人收尸的野魂。有人易子而食,更有人为争抢吃食而杀人。充和目睹这一切,蓦然明了卞之琳情意的珍重。
到达成都后的张充和,一时未能找到合适的事情来做,就暂时借住在二姐张允和家里。
卞之琳生怕刚刚来到一个陌生环境的张充和无聊,就常常写信与她交谈。那一段时间,他们谈论的话题很广,天南地北,海宽天阔,只求能给战争气氛中的充和带去一点的安慰。
川大数位热心的教授,也看出了卞、张之间男女情爱的苗头,这给大家的生活注入了一点兴奋剂。因此,他们开始很大声地给诗人卞之琳出谋划策,撺掇卞之琳定期宴请大家,并且在酒宴上将卞、张二人作为打趣的对象。
卞之琳,本来就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对于同事们的打趣,他并没有产生不适的感觉。可是,张充和受不了这个。她自幼养成了一种清贵、独立的性子。她判定教授们在宴席上的这种行为,是“言容鄙陋,无可观听”。
一个随和,一个清冷,就如同夜色中高悬的那弯清月,照进了茶碗中初泡的新茶中。
张充和劝卞之琳不要再赶赴这种无聊的酒宴了,可卞之琳却觉得抹不开面子。一气之下,张充和便悄悄地从成都出走。第二天卞之琳找不到充和,这才意识到自己惹恼了她。经过一周的寻找,卞之琳与二姐张允和一家从别处得知,充和竟独自一人跑到青城山散心去了。
二姐张允和得悉确信,让四弟张宇和去把充和找回来。卞之琳也想一同上山赔不是,可是性格绵软的他,临出发又犹豫。而这时,充和已经出走十天了。
张宇和独自上青城山寻得四姐充和。数天后,卞之琳写了一首情诗送给充和,而充和只是望了一眼,轻轻地说了一声:“写得真好。”她对卞之琳的态度明显冷淡了许多。生气的女人要立刻去哄,卞之琳却不明白,这个木讷的小伙子并没有新月派诗人固有的浪漫气质,也打动不了充满浪漫的张充和,以至于两个人最终渐行渐远。
卞之琳没有把握住充和仅剩的好感逆流而上,在与充和情感的关键时刻,他却选择了往后退步,这一退便是一生无缘。
1938年秋,挚友何其芳和沙汀夫妇有一个访问延安的计划。此时被爱情弄得不知所措的卞之琳,当即表示自己也想同去。在卞之琳游历延安的那段日子,充和在云南一个僻静小街上,幽居了很长一段时间。她对自己支离破碎的情感,进行了一番梳理。她最后终于断定:卞之琳真的不是自己可以托付终身的男子。
其实缺乏对彼此的了解,也是他们错过的原因。如果那时卞之琳不去延安,而是直接来云南找她,一切是否会有不同?只可惜没有如果,便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1943年的寒假,卞之琳到重庆探访充和,充和正式而委婉地拒绝了卞之琳的感情。1947年,充和与北大西语系外籍教授傅汉思相识。一年后,充和与汉思喜结良缘,次年1月赴美定居。
五年后,卞之琳来到浙江富阳农村,参加农业合作化的运动。正值秋天,入夜的浙江乡村寂静而清明。卞之琳入宿之处,竟然是充和从前住过的闺房!旧居仍在,佳人已去。卞之琳是这样描述的:“秋夜枯坐原主人留下的空书桌前,偶翻空抽屉,赫然瞥见一束无人过问的字稿,取出一看,原来是沈尹默给充和圈改的几首词稿。”回想往事,历历在目,顿时百感交集。
1955年10月1日,经过几番犹豫之后,四十五岁的卞之琳与三十四岁的诗人青林结婚。
也许这一生卞之琳都不懂得该如何去爱张充和,他可以为她驻足,可以为她排忧,更可以为她去书写一篇篇清丽的小诗。但是他忘记了,爱一个人除了远远驻足护她的周全外,更重要的是走近她的身旁,照顾她安稳无忧。虽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可以圆满,虽然最后并没有得到,但这并不代表他不爱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