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是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源头。下面由我为大家提供关于楚辞简介_诗经楚辞的相关简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楚辞简介
《诗经·楚辞》内容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最早称《诗》或《诗三百》,据传经孔子编纂整理,后来儒家把它尊为经典,称作《诗经》。《诗经》编成于春秋时期,共收集诗歌305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天文、地理、风俗、文艺等诸多方面,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誉为“中国古代社会的 百科 全书”。
楚辞的基本简介
内容简介
《诗经·楚辞》编辑推荐:"楚辞"是在《诗经》之后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公元前4世纪诞生于楚国。"楚辞"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楚地民间文学和音乐的影响,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伟大诗人之一。其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又出现了以宋玉、唐勒、景差为代表的一批楚辞作者。西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整理编辑,统称《楚辞》。
作者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孔子曾对其作过整理。西汉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诗”尊为经典,定名为《诗经》。《楚辞》的编纂始于西汉,汉成帝河平三年,文学家刘向领校中秘书衔,负责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共16篇辑录成集,定名为《楚辞》。
楚辞的作品赏析
(一)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mù)止。 靡室靡家,玁(xiǎn)狁(yǔn)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mǐ)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gǔ),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kuí)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éi)。 四牡翼翼,象弭(mǐ)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yù)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
豆苗采了又采,苗苗冒出了芽尖。说要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玁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玁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苗苗多么鲜嫩。说回家呀道回家,心中是多么忧闷。忧闷的心好像烈火在燃烧,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方还不安定,没有人可委托去打听家里的消息。
豆苗采了又采,苗苗已经又老又硬。说回家呀回家,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 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打胜仗!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玁狁之难很紧急啊。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 大雪 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二)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译文
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狂徒。
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丛生的水荭。没见到子充好男儿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狡童。
楚辞与诗经在体式上的共同点:《诗经》和《楚辞》均为民歌,且都为我国先秦时代最重要的诗歌著作,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对我国后世诗歌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楚辞与诗经在体式上的不同点:它们一个代表现实主义,一个代表浪漫主义。《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长,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诗经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平淡、自然与“写实”,因此《诗经》可看作是“平民文学”。楚辞,无论是屈原的《离骚》还是宋玉的《九辩》,都是意境开阔、尽显文采,且想象丰富、纵横驰骋。
《楚辞》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欲言此而先言它,善用比喻。在表现手法上,楚辞继承了诗经的赋比兴,但在此基础上做了重大开拓。辞家们往往寄情于物,托物寓情,使主观之情与客观之物融为一体,创造出许多富于象征意味的艺术形象。
在《离骚》中,屈原笔下描绘的善鸟香草、恶禽臭物、灵修美人、宓妃佚女、虬龙鸾凤、飘风云霓、高冠奇服、玉鸾琼佩。
它们或配忠贞,或比谗佞,或媲君主,或譬贤臣,或托君子,或喻小人,或示超俗,或表追求,这些都已不再是作为喻体或借以起兴之物的客体,而是融合了主体情感、品格和理想的象征,而成为蕴含艺术趣味的意象了。
这突破了《诗经》以借物抒情为主要特征的比兴手法的局限。这是一种突破、一种创新、一种新的尝试。在中国传统诗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楚辞》是我国战国后期屈原、宋玉等人创作的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的新诗体的专用名称,即“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亦指西汉刘向辑录的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总集。
楚辞是战国后期形成于楚国的一种新型诗体,是继《诗经》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上的又一诗歌高峰,楚辞的产生和形成与《诗经》不同,其有着古老的根源和复杂背景。
首先,楚国民歌是楚辞产生的直接源头。楚国民歌与中原地区流行的民歌在音调、句式、韵律以及风格、情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同楚辞有明显的沿承关系,楚辞不过是扩展了的文人化的楚歌。
而《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战国时被儒家尊为“六经”之一,但并未被视为“经典”,汉设置“五经”博士,于是被官方推崇为儒家的“经典”之一,故称为《诗经》。
《诗经》中的作品本来都是要以由乐器伴奏演唱的乐歌,所以《墨子公盂篇》说:"弦诗三百,歌诗三百。"它根据音乐的不同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雅又分为大雅、小雅。
《诗经》中的三百零五首诗歌主要是由,周王朝在各诸侯国的协助下,于民间搜集的诗歌和贵族们为特定场合。如祭祖、宴客、出猎、房屋落成等典礼,以及为讽谏、颂美等目的而向君主进献的诗组成的。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出现以及它所达到的高度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使其在我国和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楚辞》以其思想上的博大精深、艺术上的精美富丽深受世人的瞩目,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堪称典范,以至在其以后的诗歌发展史上,形成了一个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与爱国主义的献身精神相结合的优秀传统。
《诗经》和《楚辞》所代表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对后来的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