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爱旅游,与男人不同。青山绿水、宜人海滩固然重要,但那街边小店、衣服首饰总是牵引我们的视线。更有美食美色当前,我们为您带来——女人给女人的旅游私人推荐。
湛蓝的爱琴海上波光粼粼,海鸥懒懒地向远去的渡轮告别,日晖从露台的落地窗泻进屋里,窗外花园里一簇簇不知名的热带花儿悄然绽放自从渡轮长鸣三声开走后,岛上又复入宁静——那种时常让你疑心耳朵是否失聪的寂静。如果不是身临其境,我不敢相信地球上如今还会有这样纤尘不染到连声音都没有的地方。
一月的米科诺斯正值冬眠时期。岛上几乎见不到人迹,但最大的好处是,这个时候花上不多的钱就能住进岛上最好的酒店——我住的那家岛上最高级的五星级酒店,在旺季时每个标准间的房价在250美元以上,而我用80美元就住了进去。英俊得像大卫一样的前台服务生告诉我,在旅游旺季,我那间望海的房间,住的不是欧洲来的名模就是好莱坞的影星呢。
米岛的淡季真是冷清的出奇,我天天在街上闲逛却见不到什么行人,岛上的住户也大都关门闭户,不知去向。只有数得过来的几对游客在街上晃来晃去。
在一家兼卖旅游纪念品的珠宝店里,老店主告诉我,岛上很多人家都在美国或欧洲另有房子,冬天的时候他们会到别处的家去小住,等到旅游旺季时再回来。此刻留在岛上的大多是些懒得走动的老人。
我和先生还造访了岛上的一家住户。对于我们两个陌生人,房主老两口热情得就像对待亲人一样,把刚烤好的甜点给我们吃,老先生拿出好几瓶酒让我们选。老先生会说点英文,得知我们来自遥远的中国时,高兴得说,他年轻时是远洋轮上的水手,曾经到过中国呢!然后举杯一定要与我们干杯。早就听说过希腊人热情,在米科诺斯岛上的这户陌生人家里,我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宾至如归。
从老人家里出来,洒在米科诺斯岛上的夕阳,由迷人的金色变成令人荡气回肠的红晕,把岛上幢幢白屋都镀上了霞光,爱琴海的粼粼波光渐渐隐去。海鸥归巢,夜色缓缓升起,米科诺斯宁静的冬夜,一寸一寸地掩埋了夏天的狂热和浮躁
不可不去:
1白教堂堪称米科诺斯的标志。从市中心广场沿海边向堤坝方向走两分钟便可到达。无论是阳光灿烂还是阴云密布,在大海和海鸥的映衬之下,白教堂都是爱琴海上的最美妙绝伦的画面。
2海港风车位于米岛半山,是俯瞰全市的最佳地点。从市中心广场向北,沿上山的小路约行10分钟即可到达。极目望去,湛蓝的爱琴海上海鸥在翱翔,米岛上幢幢白屋被夕阳镀上一层金光
3超级天堂滩米科诺斯是同性恋者最喜爱的地方,旺季在岛上很容易见到男男、女女的情侣,尤以男同性恋居多。他们都喜欢在这里晒晒伊甸园的太阳,晒个无拘无束的天体浴因此这里也称作“同性恋海滩”。
不可不尝:
希腊人最爱甜食,在米岛我吃到了有生以来最好吃的餐后甜品:浓稠得像嫩豆腐似的酸奶浇上蜂蜜,简直爽死了。
不可不买:
米岛上特有的童话般白屋,被他们用石膏作成了大大小小的可以挂在墙上的饰品,粗糙点的很便宜,精致的则由名家手工制作,很贵,购买时会附证书,像买名牌首饰差不多。
还有一种用蓝色制成的“幸运眼”,据说能给人带来好运,而且质朴漂亮,很有爱琴海风格。
TIPS:
1在雅典去往米科诺斯的渡轮上通常可以买到米岛的地图。
2当地政府规定夜晚不许席地而睡,所以,除非旺季,别打算带个睡袋就能在谁家白房子的屋顶上露宿。
3米岛上公厕很少,在市中心广场的鱼市向堤坝走2分钟有一间公厕(都上了米岛的地图了啊!)。
另类巴黎指南
已经住在巴黎几年了,提起这个城市,还像是提起意中的情人。千头万绪,不知该从哪儿开始。只是一双眼睛笑盈盈的,满含欢喜。
别的不说,单是逛街,已是没有满足一刻。
蒙马特高地(Montmartre)是圣心院教堂(Sacre-coeur)一带的统称。到这儿逛可以先在教堂转一圈儿,然后从正面下山坡,在Blue Sky酒吧斜对面有Pink Lilly等四家小店,依次是艳丽,个性,重金属,前卫的代表风格,他们的橱窗绝对界线分明,从衣服、鞋、手包、小首饰都固守自己的阵地绝不乱套,甚至包括三女一男的老板。
整个蒙马特地区商品价格合理,赶上一月、六月的两季打折,“物美价廉”的东西满街都是。
巴士底(Bastille)、是近几年被炒起来的,它火爆,迷乱,带着邪气的诱惑魅力。这种诱惑由Jean Paul Gaultier领军,来势汹汹。他最重要的专卖店就开在这里。从大街上看,黑铁栅栏似的装饰效果只叫人觉得阴阴的,里面的名堂一点也看不见。懵懂懂推开重重的门,哗!从音乐到衣服都眩人眼目,此店男女装界限不清,衣服一律悬在金属链条上,任性地晃荡着。店员和客人随着音乐轻轻地摇摆着身体,看似各不相干。偶尔有人掏出卡来划一划,令人血脉喷张的诡异风格就落到了那花钱如流水的人手中间去了。店员平静、利落地包好商品,接着又荡漾在节奏里。
Boulevard Raspail到Rue de Rennes,无论横竖都是好风景。大牌子小牌子会一个个自己跳出来,Miu Miu和PRADA迷们可以尽情阅览这里的店铺。转下一条街的A P C、tyamai是我的最爱。
Etienne Marcel(四号线)比较平实,而蓬皮杜中心(Centere Pompidou)正在举办超现实主义革命的展览,展出的既有毕加索、达利、和勒内玛格利特的大批代表之作,也有多拉玛尔和杜尚的即兴之作。徜徉其间,只觉得坐拥宝库而阅历大增。想想这些大师生前都与法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让人感叹法兰西民族的宽容与见识。
体贴介绍之—巴黎Fashion地铁热线
现在巴黎最快捷准时的交通工具还是地铁,所以以地铁站为准介绍Fashion据点。
蒙马特(2号线Anvers,12号线Pigalle),巴士底(Bastille站1号线,5号线,8号线),10号线从Sevre Babylone到Odeon,4号线从Etienne Marcel到Les halle,都是大热之选。
你不用慌神,真正的巴黎市区很小,几个地点像蜘蛛网一样交错,如果不是隔着塞纳河,你几乎可以拉着四方形的大范围逛个够,不用担心迷路,只要记清自己的住处离哪站最近,一定可以找回去。
盛情介绍之——巴黎秘密酷服小店
帽子店Brise Miche蒙马特高地(Montmartre)向Rue des Martyrs走,在一个路边剧院的右手边,有一家小帽子店名叫:Brise Miche。店主是个美丽的中年女人,她自己设计、自己制作、自己卖帽子,小小的店里便帽、礼帽都有,每款只有一顶,风格强烈,富感染力。看见她,就算不买帽子,也可以领略一下实用艺术家的人文风采。
王菲的最爱Dix-sept从Sevre Babylone往Rue de Sevres走,会看见一个很大的透明玻璃牌子,写着:十七号。这个店非常小众,这儿卖的衣服、化妆品和饰物绝找不出第二家,设计费是天文数字。巴黎最不缺的就是大买家,据说王菲每次来巴黎都会来这里淘衫。
平民版Dix-sept从王菲最爱的店出来过马路,还有另外一家小店,其价格和款式都是平民版的十七号。虽然质地,款式绝比不过正宗十七号,但也可慰藉爱美之心。
巴黎持续的阴雨,让我对梦萦魂牵的威尼斯充满了爆炸般的期待。奔出车站,威尼斯引爆了我所有期望——玻璃制品闪烁璀璨光芒,各种面具浮现诡异神色,贡朵拉簇拥着满是阳光在跳舞的湖水波光粼粼
在令人迷惑的狭小街道钻来钻去,犹如失控的弹球四处碰壁毫无方向。尽管威尼斯面积惊人的小(从北往南穿越整座城市最多只需40分钟),还是靠路人好意带领才找到旅馆。
握着旅馆的钥匙,心里一阵欣喜:在威尼斯有了一个家。跑上窄窄楼梯,二楼右侧是我的房间,比想象的要大,拉开窗帘,惊喜地发现后面藏了一个可爱的小阳台,阳台下面是后院,连枝带叶的绿藤爬满木架,过滤了来自亚得里亚海上空的阳光。
在一个古老的拱门洞后,浮出一条似乎在海底沉了很多年的废弃街道,从东倒西歪的旧楼底层挤出间散发盈盈灯光的餐厅,远远区别于不远处大运河畔金碧辉煌的各式宫殿。朋友介绍说,这里有威尼斯最可口的家常菜。走进一家餐厅,昏暗的灯光,粗糙的地面,老式的木头餐桌,镜框里发黄的船员照片,廊柱间吟回的尽是历史的浅唱。
从餐厅出来,七转八转就会到圣马可广场附近,豪华高档的商店都集中在它周围,它们有魔力使你的钞票迅速蒸发,只留下一团彩雾缭绕。在一个雅致的店内,有女主人亲手制作的各式各样的帽子。优雅的女主人踮起脚从模特头上捧下一顶玫瑰红的软帽,精心帮我戴上。一问价格,天哪,大约300欧元,我有些踌躇,但一想到配上刚在Max co(Max Mare公司一个二线品牌)店里买的墨绿色短外套,系上长长的丝巾穿上那双带穗的黑色麂皮短靴,多么适合在威尼斯漫游,就毫不犹豫地掏钱了。
我徜徉在大运河畔一座精致的白色宫殿,这里是本世纪伟大的当代艺术收藏家之一佩吉古根海姆的展览馆,藏有毕加索、德里克、夏加尔、蒙德里安等大师的杰作。戴着大幅玳瑁色猫形眼镜、风姿绝绰的佩吉古根海姆,在这所白房子里收获友情、、激情,辨识才情,并公诸于众。我在这个非凡女性的庭院内,细细体味她引人遐想的人生。
TIPS:
在威尼斯不乘贡朵拉未免太遗憾了,但是包船太贵,怎么办呢?教你一招:在圣马克广场处乘横渡的贡朵拉摆渡小艇,一次只需10欧元,横渡时间也有个10来分钟。因大运河上只有四座桥,摆渡船是为了方便过河的当地人,一般不为游客所知。
不可不去:
1圣马可大教堂:教堂的精华是位于中央祭坛后面的Psaa``oro,镶嵌宝石,非常漂亮。教堂右侧洗礼堂的镶嵌画也非常美丽。
2圣马可广场:广场上带翅膀的狮子像是威尼斯的象征,而广场上的鸽子飞起来的时候,更让我感到浪漫的晕眩。
3叹息桥:光是想想但丁和贝雅特里采,谁还能拒绝去这桥上走一遭呢?
一直想要再去一次香港,因为遗憾于初次去的匆忙。7月初,我听说香港正在举办“新世纪劲买”活动,毫不犹豫地把积攒了一年的假拿了出来。吹拂着咸湿的海风,我再一次飞去了香港。
第一站是头一天晚上途经的加连威老道。如果没有路标,我几乎认不得了,白天的街道看上去有点残旧斑驳,全然没了入夜的艳丽和性感,但它还是富有节奏感和活力。街道的两边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出口店和时尚少女服饰店,各有特色,穿梭其中,我被接二连三的惊喜包围住了。
比起动辄相距好几十里地的四散的商场,香港的购物区是最集中的。在铜锣湾的金百利商场,我一眼相中了个白色镂空的牛仔背包,带有秀气和灵动的女人味道,综合了这一季最时尚的因素:牛仔,白色,蕾丝。最关键的,它只有一个!据说金百利中心向来是本地设计师精品集合的胜地,有不少独一无二的款式。背上包,我望望镜中的自己,心下暗喜。
不觉手中已拎满了购物袋,坐在街边的一个茶餐厅里,墙上挂满了旧香港女人的照片,木制的镜框,发黄的相片,让简单的茶餐厅竟滋生出万种风情。我点了港式冰咖啡,四下环顾。香港女孩的确会打扮,连茶餐厅的女服务生也有着考究的发型和精心的装扮,很耐看。
沿着榕树湾的路走,身旁时不时有骑着单车,穿背心、拖鞋的老外经过,身边的朋友告诉我,很多来港工作的老外选择居住在南丫岛,为的是享受这里难得的绿色资源和恬静生活。是呀,隔岸望去的香港岛充满着现代大都会的躁动与浮华,那里的人们缺少的是内心的祥和与平静。可是,你又怎知岛上的渔民们不羡慕对岸霓虹下的多彩和激情?
我们继续走着,窄窄的小径两旁是低低矮矮的房子,遍布着西式餐厅、手工作坊、老式古董店和拉丁风格的小酒吧。我实在不愿意放弃这些特色小店,恳求朋友们允许我多逛逛,看着我贪婪的目光,她们也只有同意了。到终于可以坐下来享受美味的时候,我们都饿坏了。芝士蒸龙虾实在是很美味,我又吃下一个硕大的海螺,伴着海风,太道地了。
不可不去:
1如果只去一个MALL的话,我就去海港城。当然,我最钟爱的还是像加连威老道和金百利里的小店这样的时尚先锋阵地。
2乘上直升机,空中俯看香港,15分钟的行程,留一丝最兴奋的动感体验!
不可不尝:
1“许留山”的甜品,尤其是“海底捞椰”和芒果爽,我一天要吃好几份。
2街头阿巴桑卖的鱼丸,鲜咸香辣又弹牙。
3本地酒楼的早茶和夜宵。
不可不买:
不用我说也知道,当然是各种名牌的时装、首饰和化妆品啦!各种疯狂促销,你就当心信用卡刷爆吧!
刚到巴厘岛,吸引我的不是沙滩、棕榈,而是女孩子身上的印染沙丽,和她们满头的小辫子,真是风情万种。先生看着我两眼放光的样子,摇头说,“女人就是女人!”后来才知道,编小辫竟然也是一种职业呢!一天,漫步街头,我们碰上了一位二十几岁的姑娘,把我招进了一间简陋小屋,一坐下来,她们就开始动手为我编小辫。这些姑娘的手法娴熟,速度飞快,半个小时之后,我看着自己满头的小辫,感觉自己真是可以乱真的巴厘姑娘了。
沙丽是巴厘独特的一种印染织布,色彩艳丽,图案丰富。一块沙丽大约长两米,宽一米,男人女人都穿。沙丽的穿法不少于20种,销售沙丽的商店有专人给你演示不同的穿法。吊带式、斜背式、半穿式,各有魅力。我一口气买了8条不同的沙丽,迫不及待地换上性感的沙丽装,配上满头的小辫,走在巴厘岛的街上,回头率——还真高!
要说在巴厘岛,最得我欢心的,还是那些酒店里的男侍应生——他们多着巴厘传统裙装,头上缠着亚麻白色头巾,白色布上衣,光脚穿拖鞋。若需要他们的时候,还不及你招手,他们就飘了过来,轻声询问,然后双手合体,一鞠躬,又飘然而去。总是那样谦逊得体,不卑不亢,敬业而又不失真诚。
我一直是印尼菜的忠实FANS,这次来巴厘岛,当然要大快朵颐!更幸运的是,我还亲手做了一顿印尼菜。烹饪课设在一家完全开放式的餐厅,餐厅坐落在一片麦田里。想想,在习习麦浪中,任何东西都会变得美味可口,更何况是那么有风味的印尼菜!烹饪老师是个60多岁(可看上去才40多岁)的老头儿。我选学的一套菜谱包括:烤鸡沙拉,烧烤鸡串配花生佐料,汁炖鸡,红黄椒茄子和炸虾饼。辣椒和茄子都是我们现从旁边的麦地里摘下来的,新鲜无比。巴厘菜喜欢放大量的辣椒、椰子、黄姜和大蒜。所有的佐料都要放在石磨里压成面状,这可是个力气活。老师告诉我,这就是他保持年轻和结实肌肉的秘诀。两个多小时下来,满桌色彩鲜艳,芬香扑鼻,非常有成就感。片刻之间,一桌饭菜就被我们风卷残云般地吃光了。
不可不买:
千万别错过那里的木雕,美极了。不仅五官精巧,而且整个面具上都绘有花鸟枝叶等美丽的图案,绝对物有所值。
不可不尝:
那些在超市里最贵最高级的热带水果,在这里的路边水果摊上随处可见,价格巨便宜,还不好好吃个够!
不可不去:
1到巴厘岛看海当然是来此的主要目的。其中最有名的三个海滩是萨努尔、古达和努萨都亚。
2布撒基寺:位于巴厘岛东北部,海拔3142米的亚根火山附近,距离丹巴刹60公里。寺庙始建于十一世纪初,是巴厘岛最古老、面积最大的印度教寺庙群,有"母庙"、"中央寺庙"之称。
TIPS:
1巴厘岛高温潮湿,应着沙滩装并备齐雨具。
2千万注意要让手中的纸币“完美无损”:当地不收皱折、破旧和有任何污印的纸币(在钞票票面上写字、盖有印戳等,都被视为“有损伤”)!
想起伦敦,那个万里之外的大城市,脑子里闪过的是一张张不同肤色的脸,来自全世界每个角落的人,将这个城市绘成了一张彩色拼图。
伦敦经常会下雨,所以每个出太阳的晴天都会让所有人脸上出现灿烂的笑容。天气好的时候我酷爱去逛市场。
一定看过朱丽亚罗伯茨和休格兰演的**《诺丁山》吧,诺丁山是伦敦的一个著名时尚街区,在它附近有一个大名鼎鼎的Portobello Market,是真正伦敦人去的地方,连前锋时装杂志《ID》里的许多服装都写着from Portobello Market。每到周末,漂亮的伦敦人会聚集在这里,找最时髦的服装,现代的和古董的家具,设计师的小饰品,旧唱片简直应有尽有,而且100% Made in London。
英国菜对我这个来自于美食大国的人来说平淡无味,但在伦敦可以吃到全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也算是对本国饮食文化的一点弥补。我偏爱市中心Dean Street上几家紧挨着的意大利餐厅,吃完在火炉里翻烤过的地道比萨饼,再到这条街上同样是意大利风格的小咖啡馆Essence,靠在软软的红沙发上喝一杯全伦敦最浓的热巧克力。
伦敦的西区(West End)除了以时装店、各种很酷的小店和Club遍布而著名,最吸引人的地方要数它的一座座剧院。既有优秀的皇家剧团上演的老牌音乐剧,也可看到各种最前卫的实验话剧,使人感叹伦敦实在是一座名符其实的艺术之都。
不可不去之盛情推介
Portobello Market乘地铁黄线至诺丁山(Notting Hill Gate)。星期六开放,前卫服装,手工艺品,新设计师的小店,外加一条古董长街,可以淘出不少东西来点缀房间。
Camden Market乘地铁黑线至Camden Town。伦敦最酷的市场之一,嬉皮风格的衣服,唱片店及小饰品商店,还有美食小摊子,每到周末人满为患。
Oxford Street牛津街乘地铁黑线至Tottenham Court Road。数以百计的时装店,两家高级百货公司John Lewis和Selfridges,数不清的咖啡馆和各国口味餐厅。
National Gallery国家画廊
乘地铁黑线至Trafalgar Square。画廊内收藏各时期不同风格的名画,要花至少一天时间细细浏览,免费开放。
Tate Modern Gallery塔特现代画廊
收藏了培根、达利、毕加索、马蒂斯、安迪沃霍尔等大师的作品,独特的外形设计,免费开放,不可不去。
Hyde Park海德公园
乘地铁蓝线至Hyde Park Corner。夏天下午的好去处,在草地上美美地躺上几分钟,光滑又长的林荫道是旱冰一族的天堂。
夜色深沉。虽然被警告夜间最好不要出行,但还是念念不忘那条夜间营业、传说中被称为妖魔鬼怪、美女与野兽共舞的印度街
于是,不顾同伴的劝阻,把那块大布一围,我在新德里的夜里穿行。终于找到了它——叫卖着传统印度服装的老妇人,伸着脖子张望的珠宝首饰店老板各种颜色的纸灯散发着暗**的光,随着噪动的人流轻轻地在风中摆动,穿梭在小街上的大多是摩登、怪异的西方人,他们把极其传统的印度服装同现代的服装混穿在一起:高开叉长裙配着撕得一条条的牛仔背心,露出宽宽的肩膀和发达的肌肉;印有格瓦拉头像的T恤下是传统的印度免裆裤;长衣飘飘的印度衫、和一双冷静的目光,颇有点印度哲者的风格。
我完全被眼前的情景迷惑了,难怪60年代嬉皮士们曾来印度居住,这里真是渴望自由、追求自然的天堂。
在狭长的小街里转来转去,差一点忘记了来这里最重要的目地——购买印度本土音乐CD。一转身,看到一家CD店,推门进去。店主是个漂亮的印度小伙子(至今仍忘不了他的浓眉深目),非常热情地为我们介绍各种现代音乐和传统音乐,听说我是从中国来的,马上微笑地表示,会给我“非常好”的价格。当我捧着几十盒CD结账时,他只给了我95折的大“优惠”!看着我哪一盒也放不下的贪婪表情,他已算好我不会放弃其中任何一盘!聪明的家伙。
已近午夜,这条喧闹的小街,各种肤色的人群依然熙熙攘攘,各种语言,各种手势,混杂着空气中的香料气味。置身其中,变得有些恍惚,现在是什么时代?我是谁?
不可不去
1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的泰姬陵就在拉贾斯坦。这座关于永恒的白色建筑,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2拉贾斯坦有一片城堡,据说印度大部分的**都是在那里拍成的,类似中国的**城。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试探一番。。
3在回新德里的路上,我真的看见了大篷车,里面挤满了穿当地服装的男男女女——回想起了20年前那部风靡中国的**,不仅心旌摇荡。
4除了文中那条小街,新德里市中心还有个广场,周围林林总总遍布各种小店,有卖传统乐器的、手工艺制品的,很多都是几代经营的老店,不愁淘不到好东西!
不可不买
到了印度,大部分游客必买的是印度的纱丽和银饰品。在我看来,除了这些,印度的音乐CD和传统的手鼓更值得一买。印度的音乐非常特别,最能体现它不同的是一种和着鼓点的哼唱,只有简单的几个词,节奏也似乎很随意,但却有快有慢、旋律变化多。如果一个人坐在地上,微微地闭上双眼,轻轻地拍着手鼓,发自内心地哼上几句,那真是一种享受。
不可不尝
在印度人家中做客,不可不吃的是他们传统的手抓饭。每个家庭的口味都不相同,但基本上是用咖喱和着蔬菜或者羊肉做成的菜,同白米饭一起吃。基本吃法是:用五个手指把饭和菜捏在一起,直接放进嘴里,绝对比拿勺吃香得多!只是千万别忘记吃饭前好好洗手哟
11直都在辜负生活,所以生活才不愿意善待我吧。
2故事若不曲折,怎能教人成长,可惜故事太长,只有风听我讲。
3我讨厌现在的自己,一无所有,满身疲惫,就连“未来”两个字,都不敢轻易提出口。
4灯泡坏了可以点蜡烛,红酒塞子拔不出可以捅进去,害怕走夜路可以大声唱歌,罐头开到一半断了扔掉也无所谓,只是,就只有像现在这样的夜晚想起你,我一点办法也没有。
5我假装说谎,大家都说我说谎;我假装冷漠,大家就说我冷漠;可是,我真的很痛苦,大家都说我假装痛苦。——太宰治
6小时候,“我等不及要长大了!”而长大后就变成了“我等不及要去死了!”
7我再也不想对别人提起自己的过往,那些挣扎在梦魇中的寂寞,荒芜。还是交给时间,慢慢淡漠。
8大多数人,死于二十多数,埋于七8十几,中间的四十多年碌碌无为的活着,生于欲望,死于绝望。
9我们最大的悲哀,是迷茫地走在路上,看不到前面的希望;我们最坏的习惯,是苟安于当下的生活,不知道明天的方向。
10死过一次,就知道该死的已经死了;再活一次,就看见生命是完整的。
11不是爱情不肯放过你,不是回忆不肯放过你,不是宿命不肯放过你,而是你自己不肯放过你自己。
12曾经的我一身傲骨出现在你的世界里,如今的我一身狼狈消失在你的世界里。
13我当然可以自己擦眼泪,但仍然会期待你为我备纸巾。
14总以为时间是药,没曾想也有三分毒,淡了念想,付了年华。总以为的爱情是红着脸娇羞,没曾想变成了红着眼争吵。
15我走在人群中,和他们靠得很近,像他们那样,努力吃饭,埋头工作,发出笑声,就在验证自己活着的那时,我最是孤独。
16我听过一万首歌,看过一千部**,读过一百本书,却从没俘获一个人的心。
17有些事藏在心里是莫大的委屈,话到嘴边又觉得无足挂齿不值一提。
18活得很累,但是不敢死,夜晚的时间太长了,足够应付难过的情绪,天一亮就又是假装快乐的一天。
19世上不能挽回的东西很多,例如旧梦,例如岁月,例如对一个人的感觉。
20我想人生中最难过的事情,不是一直遇不见,而是遇见了,得到了,又被拿走。
21好像所有的事情都烂到了极致,像深陷淤泥之中,挣扎不断,眼睁睁的看着所有的美好离你远去,你什么也抓不住。
22人人都生活在看似亮丽,清澈透明,和谐无比的互不信任之之中。
23心里有一座高高的城堡,你进不来,我出不去。哭过笑过,最终只有一个我。我将自己画地为牢,谁都帮不了我。
24大概一个人久了,可以忍受的孤独指数也在不断增加。那些过去以为两个人一起玩成才最浪漫的事,慢慢的我都自己去实现了。
随着这几年网络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的人群也开始慢慢增多,有的人可能患上了情感冷漠症,有的人可能患上了抑郁症。但是,心理专家指出,一个人患上抑郁症和其它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遗传,第二个是环境,但这并不是说一个得了心理疾病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一定会有心理疾病。
不过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性别上的差异,一般来说一个女性比一个男性患上抑郁症的概率要多2-3倍,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女性每个月都会有月经,女性结婚了之后还会面对生子等各种问题,这些事情会对女性造成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女性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她们的反应会比男性更加强烈,这会使他们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在九型人格中,最有可能患上抑郁症的人是浪漫型人格,浪漫型人格,因为他们天生有着很好的艺术天分,一般可能从事的工作就可能是50%的艺术家、47%的小说家、46%的作曲家、77%的诗人等人当中,他们最有可能受到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的影响。这项数据是来自于1995年肯塔基大学的路德维格针对1004人生平的研究结果得出来的。
为什么是这样的人更容易产生抑郁症或者是心理疾病呢?主要是这种人格的人,他们注重的是关注自己的感情世界,不断的去寻求自我,探索心灵的意义,探索人生的意义,他们对于生活上,他们更注重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是物质上的享受。浪漫型人格的人,他们不像实干型人格的人一样,实干型人格觉得自己的目标就是追求成功,只有成功,他们才觉得他们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否则,他们会怀疑他们的人生价值。
浪漫型人格的人,他们更注重探索内心、探索生命。很多人都知道列夫托尔斯泰是伟大的诗人、作家,都知道他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作品,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写了一本《忏悔录》,和奥古斯丁、卢梭的《忏悔录》并称为“世界三大忏悔录”。而列夫托尔斯泰的《忏悔录》主要是对生命的思考。
从根本上上来谈的话,他的作品就是探索内心、探索生命,追求的是生命的意义。而且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为了追求精神的自由,离家出走而病逝的。可以看出列夫。托尔斯泰就是典型的浪漫型人格。
一个浪漫型人格的人,他们为什么容易患上心理疾病呢?他们的思想和常人的思维有是不同的,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快乐,希望自己幸福,但浪漫型人格的人,最吸引他们是生活中的真实和激烈的事物,就好比灾难、生死等。
如果是其它人格的话,有的人可能是无法接受生死的。可是,浪漫型人格的人,他们经常都会带有忧郁感,他们更容易被悲剧、哀愁触动。他们的人生就是为了寻找真实的自己,很多浪漫型人格的艺术家,也是因为心理疾病而死的。
好比很多人都知道的天才画家,他的作品是他死后才出名的。他生前是因为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自杀身亡的。根据相关心理学方面的专家说明,一个患上心理疾病的人,他们一般是有遗传,还有他们生活的环境、心理因素等都会让一个人患上心理疾病。这就说明了,环境造就了一个人的性格,性格又能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因素。
一个人患上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性格,也就是九型人格中所说的人格。
欢迎下载健康界客户端 查看更多医疗资讯
来源:微信公众号“健康界实验室”
每天深夜,活跃着这么一群人,他们“隐匿”在赛博(syber)世界里,通过顶级的人工智能技术来找寻那些想要自杀的人,并展开救助。
他们挽救了一条又一条生命,却不求任何回报。
出于感动和好奇,我们找到了这个团队,并试着去了解他们。
因此,有了这篇文章。
这是他们的故事,有点长,但值得你读完。
1
凌晨4点,“树洞”里的留言依然在高频更新着。
大量屏幕背后的抑郁症患者,在网络世界里,吐露着心声。
“想死”、“有一起约死的吗?”几乎是“树洞”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语句。
留言多是围绕死亡、情绪状态的自言自语或是对着已逝去博主的如好友般的倾述。隔着屏幕都能感到一种绝望、压抑。
对抑郁症患者来说,“树洞”仿佛是连接现世和另一个世界的通道。通常,当一位抑郁症患者自杀以后,他的微博会成为其他抑郁症患者倾吐心声的“树洞”。这样的“树洞”很多,有些比较大的“树洞”,单条微博的评论已经超过100万条。
夜晚是“树洞”留言更新最为频繁的时段。在漫长黑夜下,屏幕是亮的,对于死亡的渴望和思索,让这群人打破空间相聚在了一起。
这时,他们卸掉白天的伪装,不再隐藏内心,与陌生的同类们展露最真实的自己。
抑郁症在日常生活中是遭人忽视,不被理解的。“不要对没有抑郁症的人谈论你的抑郁症,简直是对牛弹琴。”这是“树洞”里的一条留言。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中国有超过5400万人患有抑郁症,占总人口的42%;在我国每年约25万的自杀人口中,一半以上属于抑郁症患者。从时间上来看,几乎每20秒,就有一人因抑郁症自杀。
下一个死去的可能就是刚刚留言过的某一位。
但有人不想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2
在一个名为“树洞救援团”的微信群中,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对树洞里的留言发起讨论,分析着那些可能自杀的人。
这是一场持续性的高科技救援项目。
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借助一个智能主体(又称机器人)巡视各种社交媒体(如微博),使用其核心的知识图谱技术(又称语义技术),发现高风险的有自杀倾向的人群,然后组织人力实施救援。
机器人每晚会将有自杀风险的微博留言统计出来,运营人员将这份“树洞监测报告”丢入“树洞救援团”当中,成员再根据这些信息锁定需要救助的人,尽可能找到自杀者身边的亲朋好友,进行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救援行动,将想要自杀的人从死亡边缘拉回来。
在机器人的帮助下,树洞救援团从2018年7月底到12月底,经过4个月的时间,对具有高自杀风险的300多名抑郁症患者给予了关注,对其中超139人次实施了有效救助,救援团成员现在已超150人。
救援行动由黄智生发起。
第一次见黄智生的人会瞬间被他的热情所感染,从容、平易近人、双眼炯炯有神,是这位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高级研究员与北京工业大学国际WIC研究院客座教授给人的印象。他有很多故事想要分享给别人。
行动的萌发最初源于一个科研项目。
“我在阿姆斯特丹已经工作了30多年,一直研究人工智能。”黄智生说,自2008年以来,他所在的团队开始与中国团队就语义技术开展科研合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研从理论层面进入到具体应用层面,其中一个方向就是抑郁症。
“从2012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关注抑郁症,并且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下称北京安定医院)开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在科研合作中,我们萌生了一个采用AI技术发现社会上需要精神帮助人群的想法,包括自杀群体、老年群体等,并陆续做了一些尝试。”
时间转至2018年3月,黄智生在网上读到了一篇关于“树洞”的报道,发现在树洞里盛满了大量抑郁人群的一手信息。
这篇文章,催生了一个在树洞精准发现抑郁自杀人群,并展开救援的行动,黄智生为它命名为“树洞救援行动”。
救援行动在4月12日正式启动。
最初的启动并没有太多仪式感,只是在黄智生此前组建的“医学人工智能群”里发了条消息。“4月12日我提出了行动理念后,我们就开始在群里讨论,到底怎么样用AI机器人去实施监控,监控到的信息如何识别,机器人又如何研发等。”
这个“医学人工智能微信群”也是由黄智生倡议发起,以分享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落地案例、技术细节、学习经验等为目的,几乎聚集了国内医学AI领域所有最前沿的学者、医生、创业者等。
群读书活动的部分授课团队
不夸张地说,每一位群成员,都代表着中国医学AI行业的一部分未来。
这些专业的医学AI从业者,共同促成了树洞救援行动的首次亮相。
3
与超级英雄漫画、**里的情节有相同的特点,树洞救援团的第一次出场,故事就足够令人印象深刻。只是,第一次的救援案例后来一直警示着黄智生和其他队员。
4月29日,树洞救援团刚成立不久,树洞监控机器人还没有开发完毕,有位群成员就在树洞里发现了一条网友留言,上面写着5月1日要去自杀。
面对第一个待救援对象,微信群的500名成员开始积极行动,纷纷在微博上寻找蛛丝马迹,尽力从中挖掘更多信息。
其中,自杀者的一条微博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我活这么大一直没人给我送花,男孩子跟我在一起也只是想玩一玩,没有人真心爱我。我这个人就是这么差,我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女生,感情不顺,队员们做出了初步判断。
继续挖掘和推测,群成员们终于找到了一个电话号码,疑似是女孩的前男友;也知道了女孩的姓名,叫吴爽(化名);并知道了女孩大致位置,在山东。
能联系上女孩的渠道就有了2个,一是通过电话号码,间接找到吴爽,进而实施救援;二是通过当地公安局,找到女孩并完成援救。
第二个方案迅速被否定,公安局因为报警信息不全而不予立案。
只剩下第一个方案。但是,对方一直拒接电话。
面对联系上救援团第一个救助对象的唯一“稻草”,没有人放弃,许多人彻夜不眠。
天快亮的时候,电话终于拨通。
“你的女朋友马上就要自杀了,你赶紧去救救她。”
救援队员的急切,没有换来期望的行动。好在,在救援队员的坚持下,男孩提供了吴爽的就读学校。
救援队员立刻联系到学校,从那里获知了女孩家长的信息。
原来,因为感情挫折,吴爽一直休学在家。
在救援团联系到她母亲的时候,黄智生回忆道:“她母亲并没有觉得严重,虽然女儿休学在家,但每天有吃有喝,她不理解为什么女儿会想自杀,因此并没有把它当回事。”
期望家长帮忙的路几乎是断了,救援团最终直接和吴爽建立了联系,获得了信任,并打消了她自杀的念头。
为了让吴爽找回快乐,心里念着她那条“从没有收过花”的微博,救援团的几位女教授还特地捐款,委托女孩学校每星期给她送一次花,让她真实地感受到关心与希望。
吴爽的状态似乎越来越好,甚至在5月16日主动联系学校,要求回到学校并参加考试。
但由于休学时间过长,缺课过多,学校没能满足吴爽的这个期望。
电话的另一端的吴爽很平静:“好吧。”
当天晚上8点,她在微博发了一条动态:
“拜拜。”
短短两个字,蕴含很多种可能。
在白天的接触中没有察觉到吴爽有任何异常的救援团,将这条信息解读为积极的信号,是女孩要和“过去”告别了。
但在几个小时后,吴爽吞药自尽,生命戛然而止。
大家错愕不已。
吴爽的死给了救援团的成员极大的冲击。
黄智生回忆起来仍旧非常惋惜:“我们的第一次救援给了我们惨痛的教训,她用一条生命,让我们意识到救助抑郁症患者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后来推测,她背后还有很多故事没有讲出来。”
抑郁症患者善于隐藏自己,恰恰是那些没有讲出来的,往往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第一次救援的最终失败,让树洞救援团总结了几条经验:“一是患者需要长期陪伴;二是一定要求家长重视起来,要带孩子去医院,去治疗;三是要学会去倾听,分析患者没说的话,真正挖掘出他内心的痛苦。”
正如北京安定医院院长王刚所说:“救援项目里人工智能的作用在于发现,但发现之后怎么做,在现有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去探索,这需要人工智能团队、医学团队、心理从业人员的相互配合,这些人员的分工、操作流程、救助规范都需要进一步优化。想要把这件事情做好,只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规范化运作。”
“我们现在每救一个人,就成立一个救援小组或者关爱小组。通过团队的力量,互通信息,预防危险。”黄智生告诉我们。
救援队员的专业度也随之提升。
从那以后,救援团基本每周都会找来中国顶尖的学者或医生,通过群内视频直播的形式,分享有关抑郁症、医学人工智能、自杀救助等相关知识,“通过大量的知识学习,救援才能更有效。”
黄智生发出“救援行动讲师团”号召
4
我们也参加过救援团的培训课程。
那是在12月11日,树洞行动救援团开展第六次培训课程,由黄智生为大家讲解《自杀的认知模型:理论与应用》。
在培训中,黄智生讲到,在“生与死”的问题上,企图自杀者实际上想得比任何旁人都要多,选择自杀对她们来说,总是会被论证成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此,要改变企图自杀者的思维,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有效的自杀心理疏导必须从她们的认知结构分析出发。
以吴爽为例。
根据“男孩子只想玩一玩”为事实依据,她会得出“我傻,没有人真心爱我”的固定信念,并产生“每天都生活在痛苦之中”的绝望情感效应,并产生“活着没有意义”的自杀动机。
要想挽救吴爽,就需要先解构她的认知解构。
解构认知的过程需要缜密的逻辑思辨,或者说,这是一门逻辑艺术。
面对吴爽遇到的“男孩子只想玩一玩”的事实依据,如何让她不得出“我傻,没有人真心爱我”的固定信念呢?
黄智生在课堂上做了示范。
如上图所示,任何一种心理疏导的语言,都可能被自杀者找到逻辑漏洞,导致无法奏效。
因此,救援队员不仅仅要有爱心,还需要专业能力。但仅靠人脑,即便经过培训,也难免会有疏漏,好在这群救援者都有AI背景。黄智生表示,未来能够利用人工智能计算语义距离,从而让机器选出一条最好的疏导语言。
“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在人工智能的决策辅助下,不再只是全凭经验与有限的心理学知识了。传统心理咨询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带来更科学的救治方法,而这本身也会催生新的职业甚至产业。”黄智生满怀憧憬。
同时,对于抑郁群体的救援与观察,本身也会促进科研。
构造自杀知识图谱,是黄智生最初为树洞行动定下的“任务”之一。
这是一个面向自杀救助的知识图谱,所涉及的概念“至少包括对各类自杀方式及其想死的各类想法表达,以及包括死亡前的情绪与欲望表达词,和死亡后各类悼念词,死者人际关系概念等。”
这项任务正在进行中。现在,树洞机器人已经学会将所收集到的信息自动分级,从一级到十级区别出发信息者的自杀风险程度,“我们现在发现最多的是在七级,最高的也有九级。”
而想要自杀者的年龄通常都在17-24岁,且男女比例约为1:4。年轻女孩子多是因为感情问题,或是由于成绩问题,而陷入走不出来的认知困境。
树洞行动所有积累的数据,黄智生都会向学术界公开,供非商业用途(如科研、教学等)使用。
黄智生举例说,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分析时间图谱、空间图谱等,潜在的科研价值丰富。从更大的层面,这些数据还可以辅助绘制全国的抑郁监控地图,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我国政府一向都非常关注精神障碍,特别是抑郁症的自杀问题。据王刚透露,“中国的脑计划近期就要启动,儿童时期的孤独症、成人时期的抑郁症、老年时期的阿尔茨海默病都是最优先关注和研究的疾病,且投入巨大。”
5
干一件从来没有人干过的事,困难只多不少。
除了需要缜密的培训,救人本身还面临不少阻碍。
2018年12月22日,机器人在救援团里发布的“树洞监测报告”里有这样一条信息:一个女孩在树洞里留言说她想在1月1日跳楼自杀。
又是历经千辛万苦,救援团找到了女孩和她父母的****。
但是不光女孩抗拒帮助,女孩的父母也是一样。“我女儿本来好好的,你们非说她有病,一旦传出去,以后找工作和找对象都会有很大的问题。”
黄智生说,在国内,大多数家长都非常忌讳别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有精神问题。“这点我们理解,但为了救人,我们必须告诉家长事情的严重程度;不过如果家长极度不配合,我们就很难做些什么。”
面对不配合的家长,救援队不仅有心无力,甚至还有惹上麻烦的风险。
“大家不害怕因为救人最后却招来一身官司吗?”我们问。
出乎意料地,黄智生和救援队员们早已想明白了这种问题——“世界上什么样的人都有。当然,更多人会对我们心怀感恩,但不排除个别人和个别现象。”
黄智生说,针对这类风险,一方面,救援团在不断规范救援程序,进而约束救援行为,在救人的同时也保护好自己;另一方面,“我们是不会退缩的。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的良心,相信我们做的事情是对的,即使真有官司,我们就认真面对。树洞救援团不会因为有风险,就放弃去做那些非常有价值的事情,而让很多人失去生命。”
他们把挽救别人的生命,当做自己的责任。
“对我们来说,每天只是付出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和精力,但对那些有抑郁孩子的家庭来说,可能就是意味着拯救了一片天。”
6
投入大量的时间、财力和物力,甚至遭人误解和排斥,树洞救援团的成员却依旧坚定地进行着救援活动。
感动和好奇于他们执着的信念,我们采访了一些树洞救援团的成员,试着探寻支撑他们行动背后的动机。
彭玲是中国科学院的教授。她与救援行动的结缘,与树洞救援团的大部分核心队员一样,起始于“医学人工智能群”。从4月12号黄智生初次提出行动理念时,她便决定加入进来,“遇见了,就伸手一把,每个人都会这么做”。在过去3个月里,她和伙伴们一共救了20多人。在她看来,这种对他人的关爱是出自本能,甚至有时会半夜不睡觉去救助别人,“因为有的人值得”。
远在法国的马跃是树洞救援团中的一员。她是巴黎南大学的一位副教授,在过去3个月里救了十多人。同样身为“医学人工智能群”群成员的她,曾一度默默地观察着黄智生每天发布的树洞救援信息。直到有一天,“我感到一股力量,想看看自己是否能帮助一下别人。”她说。
对于马跃来说,有时情况紧急,大家都顾不上休息,但是挽救了一个生命的幸福可以冲走一切疲惫和不解。“当成功挽救一个朋友时,我真的很想跟这位朋友和通力合作的不同地点不同时区的队友们先抱头痛哭,然后再举杯畅饮。很多时候,我们感觉是当我们敲开这些朋友的世界的时候,我们也同时被他们感动着,感谢他们的信任和善良。后来,我们慢慢地意识到,救助的路是比较长的一条路,我们需要更多的社会、政府、企业和公益的支持。我们希望把这些朋友最终送回正常的生活轨道,这需要救助团之外的更多的帮助。”
“你会用话语伤害癌症患者吗?你不会,但你会用话语伤害抑郁症患者。”
马跃借用救援团其他小伙伴的话,分享了她的感悟。“参与救援团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人是群居动物,同类不是越少越好,而是有更多的人相互拥抱才越幸福。这几个月,我学会了耐心等待,学会了倾听别人,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其实,这个树洞行动在告诉大家,即使在大城市和快节凑的生活中,我们并不是孤独。”
在中国科技大学听黄智生公开课的时候,合肥某口腔医院的一位高管吴国锏了解到了树洞救援行动,当即加入。“我觉得这些专家学者是在用他们的赤诚和仁德、用他们的知识和智慧、用他们的创新和创造在形塑人间善爱新模式。我非常钦佩,也觉得自己应该为关爱抑郁患者尽一份绵薄之力。”
救援行动中,队员们的殚心竭虑,甚至通宵达旦不懈努力的情景,让吴国锏非常感动。“面对抑郁患者,我认为自杀不是他们的本意,而是疾病在作祟。失去过亲人的同理心和对生命的敬畏、对弱者的同情是我参与救援的原动力。我最长曾持续9个小时,熬到凌晨5点全力参与救援。”
付光晖是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的硕士生,他从大四期间就开始关注抑郁症。“当时,我的一位平时看起来开朗善谈的好朋友,半年间突然联系不上了,让我们异常担心,后来得知他患上了抑郁症。这让我重新审视、重新认识了抑郁症,抑郁症患者许多都处于最好的年龄,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并不应该去死,他们只是生病了一时想不开,非常值得大家的关爱和社会重视。”
在读研后,用AI发展医学成为了付光晖的研究方向,他正在参与策划一些AI技术的抑郁症应用项目。
根据机器人的统计数据,树洞最活跃的时间是晚上10点到凌晨2点,而自杀者也一般都会选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实施自杀行为。因此,在救援行动中熬夜也是无可避免。付光晖说,“有一次,一个姑娘第二天要实施跳河,时间太紧迫,不将她救下来的话,实在没法睡觉。万幸在警方的配合下,在凌晨两点多找到了她,挽救了生命。”
廖乐光是一位已退休的高级工程师,也是黄智生的大学同学。他对自杀和抑郁症的关注已有十多年,决定加入树洞救援团,是想丰富自己的相关知识来更好地帮助处于痛苦之中的抑郁症患者。“我对自杀和抑郁关注好久了,至少有十多年了,特别是在最近五六年以来,我身边有好多人先后患上抑郁症,而且明确表现出了自杀倾向,他们有我的亲属,有我的朋友,也有我的同事。我觉得他们都是非常善良非常聪明的人,因为他们追求完美,有些许不完美就非常纠结,一纠结就夜不能寐,于是就失眠,然后就抑郁;还有一些人是非常重情重义,心中挚爱的人离开了,或者发生大的变故,就感觉不能承受。所以,我非常同情他们,希望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不仅仅是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而且还要帮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隐于世,危难时出现。
树洞救援团的成员或许并没有想要成为漫威漫画里的超级英雄式的人物,但从行动来看,他们已经是了。
7
“这将会成为一个产业。救人会成为一个职业。”黄智生坚定地这么认为。
“我们现在只监控2个树洞,每天就会发现10个人处于自杀边缘,那么一个月就会有大约300人急需救助,而每名自杀者都需要至少5个人组成团队来陪伴他和关心他。”他解释道,而且这还是仅仅微博一种媒体平台,救助对象还仅限于濒临自杀边缘的人们。
树洞救援团目前的150多名成员分布全国各地。机器人每天发布监控报告后,队员们都倾向于对距离自己更近的人实施救援。“看到那些已经被发现有自杀倾向却无力施救的患者,我们非常痛苦。”因此,树洞行动迫切需要更多关注和加入。
对于树洞救援团的未来发展,黄智生也思虑颇多。
“一方面,我们希望获得政府支持;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说到这里,黄智生表示,自杀者得救后,通常需要更换生活环境以加速病情恢复,为此建设一个关爱中心十分迫切,这既需要资金支持,也需要固定土地。“但很有可能,周边居民会把抑郁症理解为神经病,并认为大量的神经病聚集在附近会影响风水和品牌。”
考量再三,黄智生觉得,把救援与产业结合在一起是条出路。
一方面,救人是一个持续性工作,很多本身由于经济问题、工作问题、父母问题等陷入抑郁的孩子,要想彻底走出来,还需要后续各项帮助,因此,黄智生希望构造一个完整的救助生态链;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本身就需要一些基础工作的支撑,如数据处理、数据标注等,存在大量的产业需求;再一方面,在黄智生看来,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了未来社会每个人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无论处于何种文化层次,让康复中的孩子们学习人工智能知识和技术总是非常有用的。
综合而言,黄智生希望建造一个关爱中心,既能提供康复疗养功能,也能为抑郁症患者提供工作机会。“这样,他们一天里可以有2个小时学习,2个小时工作,2个小时治疗,2个小时自由活动,通过半工半读半疗养的形式来得到恢复。”
黄智生描绘了一个“康复乐园”,他也称之为“医学人工智能学校”,这是树洞救援行动的延续,也是救助理念的升级。
“如果我们把救助行动作为一个产业做起来,就不仅仅停留在公益层面,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也是我们2019年努力的一个目标。”
树洞行动并非孤案。
在树洞行动之后,黄智生和他的伙伴们,还计划了微宙行动和美梦行动。
其中,微宙行动是探讨微生物跟人脑的关系,利用知识图谱研究微生物对精神健康的影响;美梦行动就是通过人工智能来研究改善睡眠的方法。这两个项目一旦启动,也都将有助于缓解抑郁情况。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能够与外界干预的救援行动相结合的药物治疗,也将不日有所突破。
王刚预测到,“未来两三年,会有不低于两个革命性的药物推出,突出优点就是起效快。”
8
“又想割腕了。”
“我准备大年三十当着他们面跳楼,我想他们永远记住我。”
“别再刺激我逼我,经历那个下午我真的不怕了,脑子里一遍又一遍播放我拿剪刀割腕的样子。”
“我找不到什么可以快速死亡的方法,跳楼吧,五楼会死的吧?可是这几天一直在下雨,我跳下去了雨水会泡发我吗?我的尸体会很丑吧?”
“每天意外离世的人那么多,怎么落不到我头上啊?”
“我也想离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真的让我太累了”
“放弃烧炭吧,我很恐惧在死之前的那种窒息感。”
这些树洞里的留言仍在不断更新着,它们从患者的心里走出,再走入每一个想要帮助他们的“树洞救援团”成员的心。
救援不会停止,两方的故事都在进行中。
只是,希望“离别”的故事能够早日画上句号。
更多Q&A
H·Lab:您对国内的学术氛围和环境有什么感受?
黄智生:树洞行动在技术上没有什么难以突破的关键,但是为什么这件事情国内没人想起来做?我觉得,可由于国内更多学者还是在关心怎么出SCI论文、怎么申请课题,他们缺乏动力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不一定能带来什么回报。
H·Lab:那您为什么愿意来做呢?
黄智生:因为我在荷兰就职,从来没有每年发多少SCI的要求。那里的大学没有这个指挥棒,一旦我们被认作是学者,我们就被认为是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做合理的科学研究。在这样一个宽松的体制里,也不见得说我们就做不出成果,反而,我们可以做更多的技术创新的事情,更好地用自己的知识来为社会服务的。
H·Lab:您怎么看待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尤其在医学领域。
黄智生: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需要积累的技术。我们在国外已经发展了30多年,我们有人工智能专业来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非常系统且平稳。但中国近几年是一下子起了一波热潮,既缺乏系统化积累,也难以真正解决问题,因为他们。
H·Lab:什么是知识图谱?
黄智生:知识图谱又被称为语义技术的工具,重点在于表达的内容概念,而非表达方式。比如,电脑、计算机、computer都是同一个语义,却是三个表达方式。而且,每一个内容概念,都有它与其他内容概念的关系,例如当我们要搜索“水果中的苹果”,那就绝对不是要搜索“苹果电脑”或“苹果公司”。只有语义技术,才能能够表达人类最精准的意思。所以,真正的人工智能,要擅长使用语义进行搜索,而非使用关键词搜索。
H·Lab:我看您在朋友圈说,您每两周都要读完一本教科书?
黄智生:对啊,我必须要读书,而且已经坚持了30年还在读书。我大概收藏了五万册书,每次回来中国,都要把国内的教科书几十本几十本地买回去。但是国内的学者,可能需要整天跑课题、做报告,不一定有时间读书,这很可惜。
H·Lab:您担心这篇文章,同时是一把双刃剑吗?
黄智生:确实。但是,一方面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来参加到我们的救援队伍里,但是又不希望这些自杀的人知道有人在监控,那样会让他们躲起来。但我们相信,这篇文章能够起到更多正向的作用。
近期热点
最牛流感科普
基因编辑婴儿 | 安乐死立法
“纱布门”悬疑 | 无限极被立案
单身貌美小护士 | 医护涨工资
“药妆”违法 | 一次性医疗高值耗材
头孢过敏致死 | 告别门诊输液
隆鼻死亡 | 不只权健
医患正当防卫 | 医疗“神盾局”
自拍如整形 | 强致癌毒素
网购处方药 | 染艾滋自救
DGRs试点 | 带量采购
怕体检的年轻人 | 90后中风
版权声明
注:本文系健康界原创,转载需授权。
文章转载,请关注“健康界”公众号
点击“福利”菜单,——转载联盟。
相关阅读
人生不是你说了就算,但好看可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