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中古
古典主义的核心是回到古代罗马,一切以古罗马为典范,浪漫主义则要求在被视为野蛮的中世纪的荒诞中寻求创作的灵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从法国为大哲学家卢梭(
1712-1778
)所说的“野蛮人比文明人更高明,更智慧,更美”析认识出发,他们常常选用中世纪的传奇故事作为创作的题材,如德拉克洛瓦的《但丁与维吉尔》、《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世纪传奇大多与骑士游侠有关,再加上当时资本主义正向海外扩张势力,在“本土”,过去宁静的生活已被机器生产所破坏,因而浪漫主义在向往中世纪的同时,也渴望和追求着一种具有传奇色彩的异国情调
重自然
古典主义以宫廷为描写的对象,即使是真正的自然也要加以人工的雕琢以适应上层社会的审美趣味,交谈必须使用经过修饰的语言浪漫主义者则重视自然,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真正地回到没有经过人矫饰、改造过的大自然中去认为人在原始社会没有经过改造的自然状态下,有着天赋的人权,人人得以平等享受大自然的赐予,得到自身的发展和自由他们要突破城市的囹圄,摆脱文明社会的干扰,讴歌乡村、田园、山林、天空、大海和异国风光二是摆脱羁绊得到真正的自由只有自由才能打碎封建的枷锁,反之,只有打碎封建的枷锁才能得到自由雨果在其名剧《海尔娜妮》序言中宣称:“浪漫主义归根结底是文学中的自由主义”这可说是对浪漫主义十分坦率的表述联系到浪漫主义的艺术实践看,重自然也可说是重个性的一种表现
重感情
古典主义讲求共性,认为共性、理性即真理、即美;提倡在统一的道德标准下冷静地对待一切,抑制自己的感情和个性浪漫主义认为应该大力肯定人的感情和个性,敢爱敢恨,强调“感情高于理智”,“信仰高于理性”浪漫主义的作品热情澎湃,人物有着鲜明的个性拜论的作品充满着爱与恨,在感情的狂热中往往伴随着离奇而荒诞的幻想在浪漫主义的词汇里感情与幻想相联,幻想就是具有个性的感情的希望在视觉艺术上,为了表达感情,他们强调色彩而把线条放在了次要的地位
重形式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都重视形式,但二者的方式和目的有所不同古典主义在于用单一的模式规范作品的内容,浪漫主义在于用多种形式表达内容古典主义从封闭中注意形式的统一,达到“善”浪漫主义从开放中注意形式,以表达感情的奔放,达到“美”古典主义的形式与道德相联系,浪漫主义的形式与审美相联系
重对比
重对比是浪漫主义重要的美学原则
1823
年雨果所写的《克伦威尔》序言,被公认为是浪漫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在序言中他猛烈地抨击古典的悲剧法则,主张应像莎士比亚的戏剧那样刻画人物性格,争取更大的自由和真实;推崇横扫欧洲封建势力的拿破仑,宣称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可成为艺术题材的对象;艺术的真实基于现实的真实,为此必须选择,不过不是选择“美”而是选择有特点的东西他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与古典主义要求的纯正、和谐相对抗的美学原则即“对比的原则”,认为自然中所有的事物都是两种不同要素在对比中表现出来的,如雄伟与秀婉、高尚与卑下、至美与至丑、文明与野蛮、人性与兽性、光明与黑暗等这个宣言标志着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彻底决裂
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所不同的是,它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探索。如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重视戏剧,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学,从中吸取营养,作品具有民族特色。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单乐章题材的器乐曲繁多,主要是器乐小品,如即兴曲、夜曲、练习曲、叙事曲、幻想曲、前奏曲、无词曲以及各种舞曲——玛祖卡、圆舞曲、波尔卡等。在众多的器乐小品中,钢琴小品居多。声乐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并将诸多的声乐小品串联起来形成套曲,如舒伯特《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等,就是浪漫主义音乐派创新的艺术题材。和声是表现浪漫主义色彩的重要工具,不谐和音的扩大和自由使用,7和弦和9和弦以及半音法和转调在乐曲里的经常出现,扩大了和声范围及表现功,增强了和声的色彩。作曲家创立了多乐章的标题交想曲和单乐章的标题交响诗,这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的形式。
一般来说,古典音乐是具有规则性本质的音乐,具有平衡,明晰的特点,注重形式的美感,被认为具有持久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流行。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本来是专指德奥1750-1830年间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即所谓“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有不确切的翻译为”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的)。这就是狭义的古典音乐。
从这个狭义的古典音乐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向前追溯到巴赫,亨德尔乃至更早的天主教基督教宗教音乐,向后延伸到浪漫主义,民族乐派,以及20世纪西方的现代音乐。这些都是广义的古典音乐。界定古典音乐,也就是基于这个传统的,无论是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还是试图以创新来突破这个传统的音乐创作尝试,都可以归入古典音乐之内。而在这个传统外独立发展的音乐,虽然有借鉴和影响古典音乐创作的,但是一般也不归入古典音乐之内,比如爵士乐,摇滚乐,以及东方一些民族的音乐。
古典音乐作为音乐中类别的称呼,是相对于轻音乐,通俗音乐等门类而存在,它本身并没有严格明确的解释或者定义。在轻音乐范围里,有时也采用“古典”的概念来指某些经过时间检验,被人们奉为楷模的轻音乐作品,如古典轻歌剧、古典爵士乐等,这里的classical,理解为“古代+经典”,似乎更为合适一些。
浪漫主义主要用于描述1830到1850年间的文学创作,以及1830到1900年间的音乐创作。
浪漫主义音乐比起之前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现,相对来说看轻形式和结构方面的考虑。浪漫主义音乐往往富于想象力,相当多的浪漫主义音乐受到非现实的文学作品的影响,而有着相当大的标题音乐成分。浪漫主义的因素,则包含在从古至今的音乐创作当中,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时代,因为音乐创作本身,就是想象力的一种表现,而浪漫主义恰恰是想象力的最佳体现。
十天后,积极努力,爱情甜蜜,志同道合,奔向幸福的星座都是谁?白羊座:坚持不懈自由
作为任何事情都能倔强的白羊座,他们一旦爱下去,就定是坚持不懈那个。所以在未来十天后,假若白羊座要想去追寻,这些属于他们的自由爱情,她们也总会有毅力的坚持不懈,直到找到,属于他们的真情,才会有所停息。因而呢,大家永远不要低估,身旁的白羊座。针对爱情,他们常常会多一些固执,少一些舍弃。这种白羊座,可能将会成为所有人心里那个最爱情吧!不知道这时候的你,是不是心动了?
射手座:逐梦自由说起释放自己,又怎么能少了我们射手座呢?做为射手座,他们天生具有着一颗逐梦心的,一旦梦到了,那岂有不追这个道理?因而呢,在十天后,倘若射手座愿意为了寻觅,那属于他们的爱情之路,那射手座总是愿意为了爱情,而走让心身统统释放压力,运用最佳状态,去为了未来属于他们的理想,而走努力下去。所以啊,一旦要想寻觅爱情,就决不能有一定的迟疑。
天蝎座:激情自由素来玩得开看得开的天蝎座,本来就是热情地特使,他们无论应对任何事情时,都可以用所有的热情来对待。尤其是在未来的十天后,天蝎座总会为了梦想,为了爱情而走投入爱情,运用这颗火热的心,去越来越极其玩命,乃至释放自己,都是很有可能的。倘若你不信,就用你的那双眼睛,寻找一下身旁的天蝎座,可能属于自己的爱情,就在那下一个拐角呦!
狮子座:浪漫自由狮子座本来就是是一个渴望自由,又憧憬浪漫星座。因此他们在玩时,一直放的很开,给人一种捉摸不透的感觉了。可看待爱情,狮子座又可令人回味无穷,甚至为之着迷。在未来的十天后,狮子座一旦有了浪漫另一方,他们总会想尽办法,把所谓烂漫爱情继续下去,让恋人当面对他们时,总是不由自主,陷入其中。只不过在与狮子座谈恋爱的时候,一样一定要注意,他的懒散自我这个人,千万不可限定他的自由,使得他们离你而去。
1、重视中世纪时期的美术,古典主义的核心是回到古代罗马,一切以古罗马为典范,浪漫主义则要求在被视为野蛮的中世纪的荒诞中寻求创作的灵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
2、浪漫主义者重视自然,这包括两层意思:真正地回到没有经过人矫饰、改造过的大自然中去,摆脱羁绊得到真正的自由,只有自由才能打碎封建的枷锁,反之,只有打碎封建的枷锁才能得到自由。
3、浪漫主义的形式在于用多种形式表达内容,浪漫主义从开放中注意形式,以表达感情的奔放,达到美,浪漫主义的形式与审美相联系。
4、重对比是浪漫主义重要的美学原则,艺术的真实基于现实的真实,为此必须选择,不过不是选择美而是选择有特点的东西。
5、浪漫主义肯定人的感情和个性,敢爱敢恨,强调感情高于理智,信仰高于理性,浪漫主义的作品热情澎湃,人物有着鲜明的个性。
文/维琪Vicky
孤独,是我的朋友。
我小时候就见过它,但是记不清它的样子。
它偶尔会来看我,但也只是偶尔,它会站在角落里,看着我,不说话。
每当我一个人难过,觉得这世界都不爱我的时候;每当我埋头哭泣,觉得没有人理解我的时候,我知道,孤独,就在我的身后。
可是,我并不想看见它。
因为它是可怕的,面目狰狞的,它让我看到自己的渺小与惶恐不安。
但这,只是年幼的时候。
后来,慢慢地,当生活一次次,经由安静走向热闹,再由热闹走向荒凉;当大部分的生活画面里,只有自己一个人出场的时候,终于明白,原来啊,孤独,是躲不掉的,它是无论我们拐多少个弯,最终都要抵达的地方。
你也曾经历过孤独吧?
你所理解的孤独又是什么呢?
为此,我去询问了我的一些朋友关于孤独的看法。
Summer说:
小北说:“孤独是无人理解和倾诉。"
Ann说:“孤独,就是当你身边所有的人突然间都有了和你不一样的圈子和生活。”
潇璞说:“孤独就是你还活着,但当你想诉说的时候,没有一个聆听者。”
靳说:“孤独是不停地期待。”
夏夜说:“孤独就是当我在写东西时,我不知道会有谁读,也许自己是唯一的读者;当我拍了一张很棒的照片时,我会欣然微笑,但转身却没有找到分享的人;跨越整个城市,默默思考,不会想到有人打招呼,只有自己。”
还有人说:“孤独,是你以为找了一个人在一起,孤独感就会消失了,可明明身边有人陪了,却又进入了另一种孤独,因为人总是想要更多。”
听起来,孤独,大多都与他人有关,与无人分享和陪伴有关,与无人倾听与理解有关。
可是,这些衍生出来的,往往是空虚和寂寞。
记得之前,刘同出过一本书,名字是《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在我看来,孤独不是什么失败,也无光荣与否之说。
孤独是与生俱来的,当年龄渐长,自我感越强,越独立,就会愈加凸显。
孤独是一种常态,它是你我正在面对的,或者正在逃避的,亦或者正与之泰然相处的。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孤独是坏的,是不好的,是可耻的。
所以,我们都在想尽一切的办法,去逃避孤独,去治愈孤独,去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来使自己获得圆满。
可是,这世间没有任何一种外在的关系能让我们得到圆满。
孤独,是宿命,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的回归。
当我们看世界的时候,其实,看到的,只是自己投射出去的影子。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那么,你看得见自己吗?
你听过自己内心的声音吗?
你在难过的时候,陪伴过自己,给过自己时间去痊愈吗?
你有照顾自己的身体,不让自己暴饮暴食,而是让TA找一个舒服的环境,用一个舒服的姿势,安静下来,问问自己发生了什么,慢慢地去消化逆境,然后获得自己的养料吗?
孤独是,你所有的问题,都要回到自己身上。
若你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被听到,内在的渴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进入一种深刻的孤独,并且有时候,会盲目地向外去寻找安慰。
可是,自己都无力于自己的匮乏,他人又有何办法呢?
没有人能像你自己一样了解你。
在2000年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你自己”作为铭文刻在阿波罗神庙的门柱上,作为警示后人的箴言。
所以,孤独的意义是,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和自己在一起。
生命,说到底,是一次自我发现之旅。
能陪伴自己走到最后的,也是自己。
当孤独,变成生命最自然的状态,我们也就开始走上了圆融之道。
所以,最初的最初,就是要去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外貌,自己的现状,接纳自己一切的不完美。
停止对自己的攻击和评价,慢慢地,去抚慰那些痛,当它们一次次袭来的时候,花点时间去与它们相处,给它们足够的耐心和爱。
让那些曾经因为别人的评判,别人的否定,外界的嘈杂造就的分裂,慢慢复原。
当自我怀疑的时候,渴望肯定的时候,告诉自己:
“我本身就是爱的源头,就是圆满,我不需要外界来成全,我就是我自己,我需要的一切都可以自己获得满足,我很好,我没有任何的残缺。“
然后,我们会发现,那些所谓曾经的匮乏,童年的阴影,在别人那里遭受的否定和伤害,我们都可以从自我觉知,自我疗愈里,将它们,一一抚平。
对自我的觉醒之后,就是对生命的觉醒。
生而为人,我们从虚无里来,在这人世短暂地走一遭之后,又将归于沉寂。
那么,在这有限的一生里,你打算做什么?
你想以怎样的方式过完这一生?
在你离开的时候,你想以怎样的状态,或者,你想让后人如何来祭奠你?
真正的孤独者,不会蜷缩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什么都不做,也不会就算十分不满现状,也不知道去改变。
孤独者,是把目光收回来,放在自己身上的,是学会了自己满足自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会为之去追逐的。
所以,孤独的人,都走在自我实现的路上,去探寻生命更多的美丽。
他们不会任凭他人定义自己的人生。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那些实现了自己的人,那些敢于去想去做,那些真正爱自己的人,他们都是孤独的,却也都是自由的。
当我们真正找到自己之后,能够和自己泰然相处之后,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变了,我们会和自己相处了,自然,也就能和世界相处了。
外在的关系模式,都是内在的关系模式的复制。
我们怎么和自己相处,决定了我们如何和他人,和世界相处。
所以,如果我们自身不匮乏了,不攻击自己了,对自己的接纳程度高了,我们就很容易接纳他人。
当我们以一个成熟完整的个体存在的时候,自然会吸引来另一个成熟完整的个体。
这个时候,就会拥有一份高质量的关系,你们不会因为彼此匮乏而互相攻击,互相索取,互相否定的同时又渴望对方的肯定。
更不会因为害怕失去,而将对方紧紧捆绑,成为一个依附于对方的存在,最后双方都伤痕累累,溃不成军,然后,不欢而散。
更不会苛求遇见一个人,就可能再与孤独无缘。
因为早就接纳了孤独,并享受着孤独,更明白,就算另一个人出现,也不会填满生活所有的空缺,更不会掠夺和挤占保有自我的空间。
感情最好的状态是, “因为保有你,我感觉幸福,同时保有自己,所以能安心自由。"
就像奶茶《我敢在你怀里孤独》里的歌词:
所以,孤独,也是通往自由之道。
孤独是一种状态,一种圆融的状态。
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面对的是真正的自己。
孤独者,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他都能让自己安静,他都能自己去寻找圆满,都能自得其乐。
豆瓣网友北七飞说:
不要再为你的孤独困惑,不要再为它感到羞耻和焦虑,而试图逃避它。
它是一个契机,指引你通往自由和圆满之道。
愿你我,都拥有孤独的自由。
(注:来自花瓣网摄影师:洪小漩,出镜:妮妮。)
第一,周小白母亲提出反对意见。当周小白按照家里的习惯,子女谈恋爱不隐瞒,家长也不反对,自由恋爱,婚姻自由。但周小白的母亲经过询问以后,看出钟跃民缺乏家庭责任感。话虽不错,可钟跃民自己也没有享受过完整的家庭,所以确实缺乏责任感。第二,钟跃民不想依赖于人。去周小白家得知小白的父亲是军区首长。并且对钟跃民赞赏有加,也愿意帮助自己。父亲同样是军人出身,自己的父亲却人身不自由。他不想依赖于人,有父亲的气魄和骨气!
第二,钟跃民不想伤害小白。周小白被钟跃民的潜在诗人气质所吸引,并且爱的死心塌地。但是钟跃民知道自己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这样的两个人一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钟跃民不想伤害小白,所以忍痛放手,毕竟长痛不如短痛。第四,好兄弟张海洋。最初钟跃民和张海洋因周小白而冲突,最后成为生死与共的好兄弟。张海洋比钟跃民更爱小白,而且和小白一样专情,又和小白青梅竹马。钟跃民知道好兄弟张海洋才是周小白最好的归宿。钟跃民更像个长不大的孩子,玩心太重。而周小白需要踏实稳定的生活,而最后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对的。吉大欢喜。
最后,再说一说钟跃民。在那个特殊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父母都投身革命,缺少陪伴,身上有许多缺点和不足。但是在民族大义上一点不含糊。在军队服役期间,同好兄弟张海洋一起上过战场,铲除过毒枭,拍过地雷阵,表现异常英勇!继承了父辈们的优秀军人气魄!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可以牺牲一切,发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奉献精神。他就是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虚伪的,真实的人。
平凡而不平庸,多情却不滥情!他的性格是那是时代造就的,正因为有他们不寻常的存在,才映射出现在的美好!
钟跃民是一个 游戏 人生的人,他想要的人生是提高人生的宽度,是体验不同的人生。不管是当好学生、当坏学生,学小流氓拍婆子,去当知青插队,去要饭、去学信天游、去当兵、去摆摊卖煎饼、去经商再去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拿着步枪开着大切诺基去追捕偷猎者。 周晓白是个传统的女孩子,父亲是中将,自己有着不用努力就可以四平八稳的前途。周晓白追求的是平平安安,稳稳当当,有个自己喜欢的男人,生几个孩子,过着幸福的小日子!周晓白在部队就是护士,医生,后来转业以后仍然是医生。
从两个人的经历对比来看,钟跃明不接受周晓白有3点!
第一,价值观不一样钟跃民讲究的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他觉得只要是两个人不喜欢了,不舒服了,就应该是分开,各过各的,互不牵绊。
所以,钟跃民遇到秦岭以后,就深深地爱上了秦岭。因为秦岭跟自己的价值观是相同的,都是及时行乐的人。
当钟跃民当兵要走的时候,秦岭并没有拦着,而是放钟跃民走,因为那是钟跃民的前途。
秦岭第一次给了钟跃民,也不要求钟跃民为自己做什么,这就是爱,不求回报。
倘若是周晓白,那肯定是死缠烂打到底的,事实上即使是周晓白的第一次没有给钟跃民,也是死缠烂打要跟钟跃民在一起。
第二,性格不一样周晓白的父亲是中将, 可以用家世显赫来形容,也不为过! 所以,周晓白的性格中 带有骄横跋扈,大**脾气。
这一点跟从小没有妈, 爸爸经常不在家的钟跃民不一样,钟跃民是个野孩子, 无拘无束惯了,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但是周晓白却有很强的控制欲,就光是这一点钟跃民就不可能接受周晓白。
钟跃民最后接受高玥 ,也正是因为高玥不约束自己,自己想要干什么都可以!
缺钱了给拿钱,需要帮忙了,人立马就到! 想要去可可西里,那也是无条件支持的。
尽管自己很委屈,但是仍然愿意成全自己深爱的这个男人!
第三,钟跃民的理想对象不是周晓白钟跃民的理想对象是一个 可以陪自己疯,陪自己傻的人,用钟跃民自己的话说!
如果突然有一天,他想去神农架抓野人,自己的女人就会打包行李一起走!
如果突然有一天, 他想去要饭体验生活,自己的女人捡个棍, 拿个破盆就可以跟自己去要饭。
无聊的时候两个人坐在草垛上互相给自己 捉虱子玩!
这一点,更像 《侣行》里面的张昕宇跟梁红他们两口子那样, 女人无条件支持男人!
写在最后的话钟跃民的想法固然是很荒诞,在正常人看来,钟跃民的择偶标准对于正常女人来说确实像疯话!
但是,这就是钟跃民独特的地方,钟跃民满足了几乎所有男人的幻想,当过兵,扛过枪,当过富豪,要过饭!
最重要的是,钟跃民他快乐啊!他活得很自由啊!这是男人心中该有的男人的样子!可惜,大多数男人都在咬着牙,干着自己不想干的事情!
血色浪漫是我比较爱看的一部电视剧!钟跃民的爱情故事有几点启示!
1钟跃民最爱秦岭,秦岭也真心爱钟跃民,但造物弄人,事与愿违!所以,秦岭后来见到钟跃民时为钟跃民甘心情缘的付出那么多!
2钟跃民爱不爱周小白,答案肯定是爱!但钟跃民讲义气,懂得付出,懂得爱,以当时情况,钟跃民知道自己不能够给周小白她想要的生活,所以选择放弃,况且这样还成全了张海洋。
3钟跃民爱不爱高玥,这很不好回答?首先,两个人从毕业专业后的背景,经历差不多!其次,高玥太聪明了,知道为自己的爱去争取!看看,她对钟跃民的宠爱,理解!所以,这告诉我们,爱是需要用心去经营的,而不是一时的勇气,多少付出!
综上,这只是电视剧里的理想主义!现实与这差距很大!估计在现实当中1对待周小白,现实中很多男人先占了便宜再说,因为简直是太漂亮了。2对待秦岭,我觉得基本上没有这样的女人,即使有,估计这个男人绝对是吃软饭的,而不是钟跃民这种性格的人!3高玥,贤妻良母型的代表。
首先,钟跃民是活在路上的人,他的生活只享受过程,从来不问结果!对于他而言,过什么生活都一样,都是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不管怎么样的生活方式,他都全情投入!
他需要一个能陪他在路上的女人,而晓白太传统,还有点大**脾气,钟跃民受不了任何的牵绊和束缚,他也容忍不了晓白的执拗!
其次,钟跃民外表看起来对什么都满不在乎,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但是他有着浪漫的情怀,这从他迷恋陕北民歌就可以看出来,所以在陕北插队的时候,会唱民歌的秦岭深深入了岳民的心,让他找到了灵魂伴侣!
显然晓白不能给他这样的情怀,晓白爱的认真执拗,钟跃民不能在她那里找到让他灵魂共鸣的东西!
第三,张海洋喜欢钟跃民,他两又是好哥们,为了哥们义气,他不愿意夺了哥们所爱!
拾忆还记得上小学时看刘烨、孙俪、连奕名、林好等主演的电视剧《血色浪漫》时,就被刘烨饰演的玩世不恭、追求自由、讲义气的钟跃民所吸引,感觉这个角色魅力极大。
在《血色浪漫》这部电视剧中,钟跃民也凭借自己强大的个人魅力吸引了众多女生,比如孙俪饰演的周晓白、王力可饰演的秦岭、孙赢饰演的何眉以及林好饰演的高玥这几个女生。
而在这几个女生中,气质应该比较超群,精明能干的周晓白应该是钟跃民的初恋了吧,当时为了追周晓白钟跃民也是一波三折,然而到最后令拾忆最可惜的就是钟跃民没有和周晓白在一起,说起原因,是以人为有以下几点:
1 钟跃民个性比较浪漫自由,认为自由高于一切,然而大院出身的周晓白则个性相对比较强势,在和周晓白交往期间,钟跃民一直被管束着,这令钟跃民极为不舒服。
2 钟跃民喜欢周晓白时,钟跃民的好兄弟张海洋同样也喜欢上了周晓白,两人作为好兄弟又是出生入死的战友,处于兄弟情义,钟跃民退出了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
3 钟跃民知道天生热爱自由,没事喜欢瞎折腾,从最后放着酒店老板不做而去可可西里保护野生藏羚羊就可以看出钟跃民内心是不安分的,而拥有这样性格的钟跃民绝对不会安居于北京和一个女生相处终老,相反,他更需要的是高玥这种可以理解他,支持他的女生。因此,钟跃民知道自己和周晓白在一起的时候可能不会给周晓白想要的生活,为了周晓白的幸福,自己也只能忍痛拒绝周晓白了!
但是,拾忆认为钟跃民真的是爱过周晓白并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从当年周晓白和张海洋结婚时,钟跃民在两人婚宴上失态,在之后自己喝醉时想起的也是周晓白就可以看出。说实话,周晓白应该是钟跃民心中的一片白月光,可以只可远观,为了周晓白的幸福,钟跃民也只能违心的拒绝周晓白。
一个很像薛宝钗,端敬贤淑,一个想学贾宝玉,跳出樊笼。其实钟跃民就一个字:作!
周晓白家里背景太厉害,他惹不起,他知道自己这种见一个爱一个的性格迟早会出事。而且当时他家正倒霉,他的自尊心也不允许他以不平等的地位和周晓白交往。秦岭,高月,都是他玩儿得起的人,她们这种没背景的姑娘翻不起来浪,对他不会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我认为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
《血色浪漫》是都梁先生写的很棒的一部作品,故事性非常的强。即使是只看过电视剧的朋友,也能很深刻的感受到作者笔下鲜明的人物性格和那个特殊的热血年代。
想知道钟跃民为什么不接受周晓白,就必须首先要研究透第一主角钟跃民:
钟跃民在作者的刻画下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1部队大院里的“纨绔子弟”--顽主
钟跃民 性格叛逆,爱出头,胆大,臭贫,不服管教 ,这是贯穿整部小说的。
文革时,他是在部队大院里属上号的“顽主”,和郑桐,袁军一起做了很多“坏”
事。打架,拍婆子更是家常便饭。(此时的周晓白便是钟跃民拍婆子认识的),相较于纯情的周晓白,在钟跃民的心中 玩闹和显摆的 成分更较多一些。
部队生涯,一直都是出名的刺头兵。当然也因为自己的大胆,不受约束,反而受到了领导的赏识,凭借鬼点子多和拳脚工夫一步步成为了侦察营长。
退役后,安置工作时和工作人员闹翻,回头就去路边卖煎饼。被工商扣押煎饼摊,还大闹工商局。后来和宁伟那一段纠缠,更是全书的高潮。
2感性,真实,热心,讲义气,光明磊落----生活中的侠客
他是感性的诗意的-----喜欢看书,喜欢欣赏音乐,和周晓白相处不长的那段时光,周晓白就被他的分析音乐时的样子吸引。后来知青下乡,又喜欢上了信天游,也因为对歌爱上了秦岭。
他是真实的——从不会说谎话恭维人。 见周晓白父母时,直接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部队里,领导问他对军演的看法,直言像过家家。后来,认识了高月,也直言自己是一个不会困在婚姻里的人
他热心,讲义气,光明磊落---- 和张海洋一块去搞“小混蛋”,后来又反过来救李奎勇。下乡插队时,帮大家去讨粮食,给放羊爷爷的孙子分东西吃。帮助宁伟,退伍后更是为了他直接做了牢。为了不打扰好哥们张海洋的爱情,直接不再和周晓白联系。帮助李奎勇一家
3向往自由,追求新鲜
顽主当腻了,插队,然后又想办法去了自己向往的部队。在部队里干到别人羡慕的高度又坚决退伍。回到地方上,干了很多行业,终于事业女人都稳定了,又去边境打击偷猎去了
那么钟跃民的爱情观是什么?
分析完钟跃民这个人,我们会发现作者太偏爱他了,把他写成了一个男人女人都喜欢的非常有魅力的人。但是, 这个人是矛盾的,他一直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想要的爱情是什么,他总是关心别人的事多过自己
因此钟跃民为什么不接受周晓白的原因我们也可以大胆推断一下:
以下是个人的一点见解:
《血色浪漫》主线故事围绕一群生活在60年代玩世不恭的年轻人们从 游戏 人生走到成熟从一群顽主(流氓)到出人头地从一群整天调戏女孩的坏男孩到堂堂正正的男人的故事。而钟跃民更是玩世不恭的一群人中的佼佼者,以至于大家都已经看清时代的真面目的时候,他还沉浸在自己的顽主世界,喜欢自由以自我为中心,有不想背负责任与承担,只想着自己的自由世界,他肯定不会和周小白结婚的原因分析如下:
1最初的认识原因是因为迫不得已,仅仅是因为周小白的容貌,通过其油嘴滑舌认识了,戏中钟跃民的性格和顽主的生活作风,对于那个年代无所事事的年轻女孩有很大吸引力,所以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就这么认识了,随着剧情不断发展肯定会发生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2周晓白爱了钟跃民20年,最后,却嫁给了同样爱她20年的张海洋,而张海洋却是钟跃民最好的朋友。周晓白虽然选择结婚来迎接钟跃民给她带来的所谓打击。哥们情义在其心中远远比一个爱自己的姑娘重要的多,张海洋也同时喜欢周小白,钟跃民在意张海洋这个兄弟,所以宁愿拱手相让,也不想因为这件事破坏了他们两肋插刀的兄弟情。
3后期的钟跃民觉做到了给不了周小白最好的那还不如选择放手。周晓白出身显赫,也造就了她傲慢的性格。她一向认为只要是自己想得到的,她就应该得到,而且一定可以得到,包括钟跃民这个人。但她错了,因为他自以为非常了解钟跃民,却不知道他时而嬉笑、时而冷峻的表情下是一颗坚强的心,他不能容忍自己的无能,不能容忍自己不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幸福,甚至是拖累别人,难受和痛苦,他愿意一个人承担。
用现代的观点评论,他的性格和为人处世方式决定了他与周小白的结果,与现代人的自私恰恰相反,所以喜欢自由和见一个爱一个是他的借口。
最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不爱,钟跃民当初追求周晓白只是骑虎难下而已,并非发自内心的喜欢。另外也有家庭条件和性格的因素。
电视剧《血色浪漫》中,钟跃民追求周晓白是在哥们儿的起哄中开始的。玩世不恭的钟跃民看见漂亮的周晓白之后只是想撩一下而已,没想真处成女朋友,但哥几个一起哄,问他“敢不敢去拍”,好面子的他只能硬得头皮上了。所以说,追求的初衷就不是出于真喜欢,而是面子。
接触之后,钟跃民对周晓白也有一定好感,但到不了像爱秦岭的地步。周晓白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还是比较传统的,另外有些富家**的味道,对钟跃民有较强的管控欲。而钟跃民崇尚自由,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喜欢冒险和对新鲜事物的尝试。所以在性格上,两人相去甚远。
在钟跃民去见周晓白的家长时,她的父母尽管表现得很有修养,也比较客气,但多少也有些许盛气凌人的感觉。整体条件确实比钟跃民家强太多了。钟跃民并不喜欢依附于人,对方的优越条件反而给他带来了反感。从周晓白家门出来后,也许钟跃民就下决心要跟她分手了。只不过没表现出来而已。
钟跃民最终选择了高玥,但最爱的应该还是对着大山唱歌的秦岭。只不过缘分没到。
(文/LZ)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代之一,政治之黑暗与思想之解放是这一时期的两个突出特征。汤用彤先生在《魏晋玄学论稿》里曾说:“汉末以后,中国政治混乱,国家衰颓,但思想则甚得自由解放。此思想之自由解放本基于人们逃避苦难之要求。故混乱衰颓实与自由解放具因果之关系。”
唯其如此,后世才有了“魏晋风流”之说。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于流俗、甚至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言谈举止,他们用自己的言行、诗文等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具体表现为个体生命意识的张扬,由注重传统儒家教化下的道德风范,开始向崇尚人物外貌、精神气质的生命情态转变。
“美容之风”。这是说魏晋时期对于男性美的欣赏,作者从“看杀卫玠”的故事入手,追溯到战国时期宋玉、邹忌的故事,梳理出历史上对男性美欣赏的生理标准:即皮肤白、身材高;又从王戎、裴楷、潘岳等人物事迹,论述眼亮、仪态反映出的内在精神气质的重要性。在作者笔下,魏晋美容之风极大促进了中国美学发展。
“服药之风”。这主要讲的是毒品“五石散”。以“王蓝田食鸡子”为例,说明魏晋士人性情狂躁背后与服食“五石散”有很大关系。通过桓玄、裴秀、王恭、王羲之等人服食的故事,探析了五石散所引发的“生理并发症”和“文化后遗症”。魏晋名士的服药之风既是魏晋士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也值得人们反思。
“饮酒之风”。分别从东方朔、钟氏兄弟的故事,概括出古代社会酒的解忧、成礼的功能,,并通过阮籍饮酒的故事,交代魏晋饮酒之风的一个重要特征,即饮酒逐渐从群体性仪式的“成礼”道具,演变成了个性解放、自我张扬的“越礼”媒介。并从“刘伶病酒”、“人猪共饮”等魏晋酒徒的事迹,剖析魏晋名士傲岸不羁的人格精神下真实的内心世界。
“任诞之风”。“任诞”是任达、放诞之意,也就是言行“出格”,表现“另类”,其文化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庄子。王粲有“好驴鸣”这一癖好,曹丕为其“驴鸣送葬”这一荒诞无礼的行为背后,蕴含着一种超越礼教束缚的真性情。书中引述了东晋名士王羲之“东床快婿”、王子猷“雪夜访戴”等故事,展现了魏晋名士潇洒倜傥的风度。
“隐逸之风”。以“管宁割席”的故事开篇,认为导致管宁割席断交的深层原因不是华歆有缺点、有毛病,而是管宁通过两件小事,发现他与华歆志不同,道不合—管宁的志向与汉末魏晋流行的隐逸文化息息相关。隐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传奇性、超越性和浪漫气质的一种文化现象。诸如许由、巢父、伯夷、叔齐、严子陵等这些古代著名隐士,都是“有志之人”。这里其实揭示的是古代隐士和隐逸文化的精神实质。
“品鉴之风”。这是汉末魏晋品评人物、鉴别人才、预测发展的风气。曹操便是通过汉末名臣桥玄的引荐,以及评论家许劭给出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而暴得大名,一步步走向人生的高峰。而郭泰、裴潜的识人故事也折射出识鉴风气的深厚文化背景。识鉴人物另一个内容就是品第人物,即把一个人和另一个人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其优劣、雅俗、高下。其中以王子猷与王子敬、祖约与阮孚、谢安与王坦之的“雅量pk”最为惊心动魄。
“清议之风”。这指的是一种清正的政治风气,它以激浊扬清、弘扬正道为目的,以批评现实政治和当朝人物为主要内容。汉末一大批正直的士大夫处于维护儒家道统和王朝命脉的需要,联合三万太学生,参政议政、鞭挞腐败,发起了对宦官集团的口诛笔伐。参与清议运动的名士被称作“清流”,他们是不与宦官同流合污的高洁之士。李膺和孔融即汉末清议之风的两个重要人物。书中评述了汉末清议之士与宦官集团做斗争,最后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故事。
“清谈之风”。魏晋清谈是魏晋时代贵族和知识分子以探讨人生、社会、与宇宙哲理为主要内容,以讲究修辞技巧的谈说论辩为基本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汉末的清议之风被两次“党锢之祸”所打压,知识分子不敢再议论政治,于是名士之中就兴起了谈玄说理、坐而论道的“清谈之风”。尤其是在何晏、王弼、阮修、乐广等清谈家身上体现了求真、自由、平等、创新的精神,正是他们推动了中国思辨哲学的进步,为中国思想和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奢侈之风”。在魏晋时代,“奢侈之风”盛行于上层贵族。《世说·汰侈》篇就记载了不少“暴发户”和“败家子”。这股奢侈之风最早从魏明帝曹叡开始,特别是西晋一朝,从皇帝、朝中大臣到其他权贵,奢侈之风日盛。豪门大族富可敌国,开始争豪斗富,炫财摆阔。暴发户石崇、王济就是其中的代表。奢侈之风正是人性弱点的总爆发,它给后世人们带来的思考是复杂的。
“艺术之风”。艺术之风贯穿着整个魏晋南北朝,尤其是魏晋的两百多年,几乎所有的艺术样式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筑雕塑、书法绘画、诗歌文赋、音乐舞蹈,大师辈出,星光灿烂,琴有嵇康、王子猷,棋有王导、谢安,书有韦诞、王羲之,画有戴逵、顾恺之……魏晋艺术之风一直影响到今天。
以上十种风气,前人或多有论述,有些广为人知。但其所体现出当事人的精神和境界,今人恐远没有完全理解。那时候没有聚光灯,没有商业炒作,有的只是对美的事物的热爱,对高贵气质的欣赏,以及对卓越才华的仰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