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中心思想:这首七言诗通过对举世闻名的长征的生动描写,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出自:《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原文: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
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余里。
赏析:
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成为全篇的纲领。
“不怕”两字,回答响亮,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不怕”的表述。
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万水千山”以静写动,以艰难险阻为主体,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颔联承接“千山”。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
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此联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阔大,气象万千。
颈联承接“万水”。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
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尾联描述了长征的最后历程。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其困难程度其实超过“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但这时由于胜利在望,心情舒朗,“喜”由心生。
眼中望去的风雪交加路也就变得美不胜收了。最后以“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彻底胜利。
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
对张牙舞爪、穷凶极恶的敌人不置一字,视之若无。──这种傲视山川的夺人之气,非百战百胜、总揽全局的三军统帅、一代伟人而不能拥有此胸怀,无此胸怀亦不能出此语。
小英雄的不多哦
---- 红军长征的故事
-- 红军长征的故事
我们的贺主席
1935年12月19日中午时分,贺龙率领的第二军团部分主力,从管竹进入岩石乡。三个穿灰布军衣、身背短枪的战士来到三房院子,见一妇女抱着小孩慌慌张张走进自己家里。战士跟着走进她家堂屋,见她房门紧闭,便轻轻地敲门说:“嫂子,请你不要害怕,我们红军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请你开开门,我们有事和你商量。”青年妇女叫欧阳香元,丈夫在外做挑夫,她听到敲门的声音不是很
急,喊话的声音也很平和,就开了房门。战士见她屋内还有一间空房,便提出:“嫂子,今天晚上借你这间空房搭个铺住一晚上,你看行不行”欧阳香元虽没有完全听懂他们的话,但知道他们是要借房子住,于是脸上露出了同意的笑容。
过了一会儿,有位战士领着一位身材高大魁梧、身穿兰布长衫、留有八字胡子的人来到了欧阳香元的家门口,后面跟着二三十个穿灰布军衣、背短枪的战士,在禾坪里整整齐齐地站成两排。那个八字胡子对大家讲:“我们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人民求解放的,我们有铁的纪律,大家千万要注意,不能进年轻妇女的卧室内;”接着又讲,“我们红军无论走到那里,都要关心群众,爱护群众,群众家里的东西未经主人同意不能搬动,借东西一定要还,损坏和丢失东西一定要照价赔偿,这样我们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才能团结群众去打倒蒋介石卖国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欧阳香元从战士们的表情上,看出八字胡子是个大官。听他讲话句句为老百姓着想,认定红军是好人。她怀着兴奋的心情走到院子里去,把那个八字胡子讲的话告诉别人,直到天快黑时才回家,她走到堂屋门口见地上搭起了铺,那个八字胡子和另外两个人在煤油灯下看地图,一边看一边比比划划。她想知道那个大官是个什么官,于是走到门外悄悄地问一个小战士:“那个穿兰布长衫、留着
胡子的是你们的什么人”小战士轻声地告诉她:“是我们的军团长,苏维埃政府的贺主席,我们都喊他贺老总。”她听后心里嘀咕,原来他是个大官,难怪战士们都规规矩矩听他讲话。
她走到房内,一位女战士非常和气地请她坐下,像亲姐妹一样和她拉起了家常。在交谈中她问女战士:“你是哪个的老婆”女战士很爽快地告诉她:“我是贺龙同志的爱人,今晚住在你家,真麻烦你了。”她知道了住在她家里的是红军的大官贺龙主席一家人,不好意思地说:“这房子不好,没有好好收拾,真对不起你们,”女战士说:“等打完仗以后,穷人就有好房子住了。”
第二天清早,部队要走了,有些战士在收拾行装,有些在打扫卫生,有个战士走到欧阳香元嫂嫂雷青菊面前(住她对门)再三询问是否有损坏和丢失的东西,雷青菊讲:“只有一个木脸盆没看到。”那个战士不一会拿了一个铜脸盆对她说:“如果找不到就用这个脸盆,找到了就留做纪念,红军的纪律都是贺主席规定的,你一定要收下。”贺主席和战士们走时,群众都含着热泪相送,战士们
也不时地回头,依依惜别。 ‘
几十年过去了,欧阳香元没有忘记当年的“贺主席”。1956年,她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的挂像时,一眼就认出了当年住在自己家里的贺主席,高兴地说:“你们看,我们的贺主席又回岩山来了,又到我们家里来了。”
可敬的先烈
第二、六军团自从撤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后,国民党的军队始终跟踪他们、搜索他们,妄图把他们消灭在长征途中。12月21日中午,从高沙开往花园的第六军团,有的在李家渡一带休整,有的在行进途中。战士们虽然头上都用树枝、绿叶作了伪装,但国民党飞机还是发现了目标,丧心病狂的投下了6颗炸弹,20位战士当场光荣牺牲,数十名战士受伤。
当时年仅12岁的王康元正赶着牛回家,一位红军战士见状,急忙跑过去,尸把将王康元按倒在地,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他。王康元安然无恙,而那位战士却血流如注。王康元的叔父王仁德知道后,深为红军战士舍已救人的精神所感动,为了报答红军战士的救命之恩,他冒险同李明生、刘大炳等20多个贫苦农民一道,将烈士的遗体安葬在蛇形山一块空地上。但红军走后不久,一些土豪劣绅心怀鬼胎煽动说,“红军葬的地方是‘风水宝地’,是李家渡的‘龙脉’所在。现在‘龙脉’挖断了,‘龙神’不安,只有把红军的尸体挖出来,丢到河里去,才能保住‘龙脉’,恢复‘风水’。”为了粉碎土豪劣绅的阴谋诡计,贫苦农民邓成竹等人连夜将红军烈士的棺木移葬到松涛滚滚的长岭界,周围栽上苍松翠柏。被红军救了命的王康元,每年清明节去烈士墓前祭扫。1972年他担任西中大队党支部书记后,积极倡议并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带领本大队和李家渡的干部群众,整修了烈士墓,在墓前竖起一块烈士纪念碑,刻上“长征烈士之墓”六个大宇,两侧刻有两副对联,一副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另一副是“继承先烈志,永作革命人”。洞口县委和县政府已将烈士墓做为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几
十年来,干部、工人、农民、学生经常去墓前瞻仰、凭吊学习先烈精神,继承先烈遗志,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做贡献。
讨还血泪债
旧社会的广大农民,饱受土豪劣绅的压迫和剥削,挣扎在死亡线上。红军打击土豪劣绅,为贫苦农民求解放,因而得到他们的真诚拥护。
岩山乡沙坊院子有个土豪叫付升庭,长有一脸麻子,为人专横残忍,欺压穷人,群众都叫他升麻子。他的五个儿子个个凶残如虎,群众称他们是“五老虎”。1931年,升庭麻子准备修新屋,找来新化方师傅给他烧砖瓦。可怜方师傅辛辛苦苦一场,不但未得分文工钱,还要倒贴伙食。一气之下他推倒砖瓦垛子,满腹怨恨回新化去了。1935年,他参加了红军。12月19日,部队在岩山宿营,他
把当年在付家的遭遇和当地农民受付家欺压的情况,向部队首长做了汇报,首长同意他带三名战士去找升麻子算帐。他们操小路走到沙坊院子,把正准备逃跑的升庭麻子抓住。附近群众听说红军抓住了作恶多端的升麻子,喜得奔走相告,纷纷向红军首长揭发升麻于的罪恶。首长派出一位战士领着贫苦农民到升麻子家里,打开了付家的粮仓,把粮食分给了群众。第二天红军离开岩山时,把升麻子
押到绥宁县李熙桥处决。
红军第六军团在石江处决了一贯包揽诉讼、敲榨勒索的王文祥;镇压了高沙镇街上被称为“三王五霸”之一的大恶霸、土匪袁宽:将石背乡的土豪财主尹成哉、花园乡罪大恶极的邓星芳、拒绝给红军派粮的反动保长邓陈卓三人,押到绥宁县武阳处决。广大群众拍手称快,感谢红军为自己伸了冤,讨还了血泪债。
军民鱼水情
红军到洞口之前,国民党反动派与地方反动势力制造了很多谣言,不少农民躲进山里。红军以遵纪爱民的实际行动,解除了群众的顾虑,很快,大家都回来为红军战士解决吃住问题,十分亲热。
开始岩山街上很多店门都关得紧紧的,后听到红军战士亲切地喊:“老乡们不要怕,我们红军是穷人的队伍,不会拿你们的东西,如果你们有什么吃的就卖给我们一点,我们照价付钱。”有些人从门缝中看到红军战士规规矩矩,蹲在街上,谁也不去敲店门。于是有的就拿出煮热的红薯放门口卖,战士们不讲价,说多少就是多少,只多交不少交。消息传开后,店门都开了,能吃的东西都摆出来了,附近群众家里有能吃的,都拿到街上卖。有几位战士走到林玉元老大娘面前轻声说:“大娘,天气太冷,今晚上我们想到你家里避避风寒。”大娘满脸笑容表示欢迎,战士们放下背包,就动手打扫卫生,挑水劈柴。晚上,林大娘见几个战士在灯下摆着白布比划,她猜想是把布剪做包脚布,就把“坐月子”的媳妇喊来一起帮忙,母女俩人熬了一整夜,共做好10双布袜子,正好每人一双。第二天战士们临走时再三向林大娘道谢,送给他一些白布、一床印花被面和两个圆瓷缸作为纪念。
红军关心群众,爱护群众的感人事迹,深深地感动了群众,广大农民群众从各个方面关心、爱护红军。石江缝纫师傅邱国才与其他11位师傅一起,连夜赶制军帽120顶。红军给他们每人一块银元,他们心情非常激动,你一言我一语,凑成一首诗:“红军来到石江镇,痛打土豪和劣绅,财主心怕胆又惊,穷人精神大振奋,军民连夜作军帽,同心协力杀敌人。”花园马家院子邓大妈同儿媳曾冬娥在山边土里锄草,听到山中有微弱的呻吟声,邓大妈立即放下锄头去山中寻找。果然发现一个约20岁年纪、头带八角帽的红军战士(浏阳人)躺在地上,她用手一摸额头,好烫手,又见他右脚伤口已开始流脓。她心想不能让亲人在野外活活冻死、痛死、饿死,一定要想办法救他。她喊来儿媳一起扶着伤员回到家里,让他躺在儿媳床上,儿媳拿出丈夫的蓝布旧衣服给他换上。大妈告诉伤员安心养伤,如发现有外人来就装哑巴,要儿媳认他是自己的丈夫(儿媳的丈夫在贵州做挑夫)。安排好后,大妈每天上山采药,精心护理,一周后战士的伤基本治好,他告诉大妈要去赶部队。临走那天,天刚亮大妈就起床为他准备好路上吃的东西。战士对大妈说:“大妈,你就是我的亲娘,我一定永远记住你的恩情,革命胜利了,我一定来看望你老人家。”恋恋不舍,挥手告别。
跟着红军走
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红军是自己的队伍,是自己翻身求解放的靠山,红军的道路就是自己走向解放的道路。于是,不少贫苦农民纷纷送子弟当红军,中青年更是积极踊跃,要求跟着红军走。李家渡的贫苦农民,看到20个红军战士在敌机轰炸下光荣牺牲,满怀为烈士报仇的愤怒心情和为自己求解放的强烈愿望,积极报名参加了红军。西中村的邓星怡、邓正仁、吴老晒,盲田村的邓星开,新兴
村的刘老细,木井村的陈松青,圳上的罗玉等都跟着红军走了。洞口街上邹玉和、王顺生两位缝纫师傅,被请到花园给红军制作军服,他们深为红军的精神所感动,毅然跟着红军走上了长征路。
据解放后全县初步统计,当年跟着红军走的有20多人。他们为革命做出了贡献。其中:有壮志未酬而牺牲在长征途中的革命烈士,有在抗日前线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民族英雄,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毕生精力的人民功臣,如石江镇的王振贵,当年30岁,参加红军后编入第六军团保卫局,在17年的戎马生涯中南征北战,荣获“人民功臣”、“解放华北”、“解放西北”的纪念勋章各一枚,1952年转业到新疆工作,1965年离休,1966年元月回洞口老家定居,撰写了“夜渡金沙江”、“翻过大雪山”、“六十年春秋话往日”等革命回忆录。
天亮的时候,雨停了。
草地的气候就是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的,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就有一场暴雨,夹杂着栗子般大的冰雹,不分点地倾泻下来。
卢进勇从树丛里探出头,四下里望了望。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光滑地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看不清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有几粒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撮撮浪花。他苦恼地叹了口气。因为小腿伤口发炎,他掉队了。两天来,他日夜赶路,原想在今天赶上大队的,却又碰上这倒霉的暴雨,耽误了半个晚上。
他咒骂着这鬼天气,从树丛里钻出来,长长地伸了个懒腰,一阵凉风吹得他冷不丁地连打了几个寒战。他这才发现衣服已经完全湿透了。
“要是有堆火烤烤该多好啊!”他使劲绞着衣服,望着那顺着裤脚流下的水滴想道。他也知道这是妄想——不但现在,就在他掉队的前一天,他们连里已经因为没有引火的东西而只好吃生干粮了。可是他仍然下意识地把手插进裤里。突然,他的手触到了一点粘粘的东西。他心里一喜,连忙蹲下身,把口袋翻过来。果然,在口袋底部粘着一小撮青稞面粉;面粉被雨水一泡,成了稀糊了。他小心地把这些稀糊刮下来,居然有鸡蛋那么大的一团。他吝惜地捏着这块面团,一会儿捏成长形,一会儿又捏成圆的,心里不由得暗自庆幸:“幸亏昨天早晨我没有发现它!”
已经是一昼夜没有吃东西了,这会看见了可吃的东西,更觉得饿得难以忍受。为了不至一口吞下去,他又把面团捏成了长条,正要把它送到嘴边,蓦地听见了一声低低的叫声:“同志——”
这声音那么微弱,低沉,就像从地底下发出来的。他略略愣了一下,便一瘸一拐地向着那声音走去。
卢进勇蹒跚地跨过两道水沟,来到一棵小树底下,才看清楚那个打招呼的人。他倚着树根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贮满了一汪浑浊的污水,看来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挪动了。他的脸色更是怕人:被雨打湿了的头发像一块黑毡糊贴在前额上,水,沿着头发、脸颊滴滴答答地流着。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无力地闭着,只有腭下的喉结在一上一下的抖动,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同志!——同志!——”
听见卢进勇的脚步声,那个同志吃力地张开眼睛,习惯地挣扎了一下,似乎想坐起来,但却没有动得了。
卢进勇看着这情景,眼睛像揉进了什么,一阵酸涩。在掉队的两天里,他这已经是第三次看见战友倒下来了。“这一定是饿坏了!”他想,连忙抢上一步,搂住那个同志的肩膀,把那点青稞面递到那同志的嘴边说:“同志,快吃点吧!”
那同志抬起一双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抬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不,没……没用了。”
卢进勇手停在半空,一时不知怎么好。他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和那脸上挂着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他抬起头,望望那雾蒙蒙的远处,随即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说:“走,我扶你走吧!”
那同志闭着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看来是在积攒着浑身的力量。好大一会,他忽然睁开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
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这一刹那间,他觉得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样冰冷了。在那人腋窝里,他摸出了一个硬硬的纸包,递到那个同志的手里。
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小堆火柴。焦干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簇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二,三,四……”
一共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询问地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
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爆发着一种喜悦的光。只见他合起党证,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进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他的脸。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这以后的路,卢进勇走得特别快。天黑的时候,他追上了后卫部队。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着一层雾气,洋瓷碗里的野菜“咝——咝”地响着…… 卢进勇悄悄走到后卫连指导员的身边。映着那闪闪跳动的火光,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其余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又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
“一,二,三,四……”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 长征运载火箭的摇篮
中华民族是一个孕育了“飞天”传说的浪漫国度,是一个诞生了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曾饱经沧桑的东方大国,有一群无私奉献的人们,从事着中国航天这一令世界瞩目的伟大事业,完成了中华民族史上遨游太空的壮举。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就是中国航天事业中的一支劲旅,他们用成功报效祖国,怀着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在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高科技队伍,以强国强军为己任,以毕生的奉献和追求,使我国的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不断发展,不断跨越,跃向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57年,世界著名科学家、中国导弹火箭之父钱学森博士是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50年来,20位两院院士在研究院工作过,一大批优秀的科技、管理、生产人才脱颖而出。1978年至今,研究院获得3487项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6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50项、国家发明奖13项、国防科技重大成果奖1380项。2001年研究院党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5年研究院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荣登“2005年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榜首。
50年,弹指一挥间,在这充满挑战与坎坷的50年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完成了三件大事:导弹武器装备研制取得巨大成就,构筑了国家战略安全的根基;运载火箭从常规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串联加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形成了长征运载火箭系列型谱,奠定了我国航天大国的地位;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铸就的神箭成功地将中国首位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更为可贵的是,这50载的春秋,孕育发展了航天精神,这是航天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正是这种力量托起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铸就了民族精神的丰碑。从老五院精神到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在2005年,研究院党委在航天传统精神的基础上,提炼了“顽强、毅力、忍耐、坚定”的院魂,使航天精神不断丰富、完善和升华,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对航天精神内涵的高度概括,使得载人航天精神成为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50年来,研究院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12个第一
1、1960年11月5日,我国仿制的地地近程导弹东风一号第一次飞行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导弹设计生产队伍开始形成,初步掌握了导弹火箭设计生产的关键技术,导弹火箭设计生产配套体系初步建立。
2、1966年10月27日,在我国本土第一次成功地进行了导弹和原子弹结合试验,标志着我国具备了战略核威慑能力和核打击能力。
3、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我国自行研制的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进入太空的能力,宣告了我国开始进入太空时代。
4、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我国返回式卫星,标志着较大直径箭体的火箭开始使用。
5、1980年5月18日,我国远程运载火箭第一次全程试验向太平洋海域发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的国防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和加强。
6、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我国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7、1987年8月5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第一次为法国马特拉公司成功搭载微重力装置,标志着中国航天开始了国际间合作。
8、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第一次为亚太公司进行商业发射,标志着长征火箭开始进入世界卫星发射市场。
9、1990年7月16日,“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第一次发射成功,由串联改为串联加捆绑,将中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提高至92吨,适应了卫星发射市场的需要。
10、1997年8月2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第一次发射成功,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运载火箭系列中高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首次超过了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居世界商业发射第二,有效载荷系数居世界第三。
11、1999年11月20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先进的运载火箭技术,为后续的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12、2003年10月15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我国两弹结合的成功,大大提升
我国国际地位。
20世纪50年代,世界风云变幻,新中国百废待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的最高利益出发,做出了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1957年11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最初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在北京南郊诞生,钱学森出任首任院长。
60年代初,中国人自己研制的型号产品发射成功,独立自主的航天事业有了腾飞的基础。党中央做出重大决定,搞原子弹、导弹两弹结合试验!两弹结合试验的成功,震惊了全世界,改变了外国人所说的“中国是有弹无枪”的历史。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了。
为了祖国的强大,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挑起重担!多少技术难关,多少繁杂工序,多少个拼搏的日日夜夜!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功勋榜上,那一个个熟悉的、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正是他们,中国***人和中国科学家用热血和智慧破解了一道道难题。
1966年10月27日凌晨,两弹结合试验爆炸成功,在预定地点升起了蘑菇云!那是一个举国欢腾的时刻!《人民日报》当天为此发行号外。
正如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10月指出的那样:“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两弹结合试验成功后的40年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研人员和全体员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循着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路线,协力攻坚,跨越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高峰,研制出了体现国家意志、彰显民族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航天型号,用成功报效了祖国。
发展运载火箭,角逐国际市场
党中央决定,发展我国的运载火箭技术。这一重任又历史性地落在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身上。经过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代又一代航天人长期艰苦卓绝、不畏艰险地顽强拼搏,铸就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座丰碑。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喷射出巨大的火柱,载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进入太空,“东方红”乐曲响彻全球!“东方红一号”的上天,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航天时代,成为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里程碑。5年后,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我国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我国的运载火箭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第二年10月,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市场,承揽对外发射服务。”这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进入使用阶段。
1986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间简朴的办公室内,科学家们正悄悄地酝酿着一件后来震动世界航天界的又一重大突破: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基础上,捆绑四个助推器,形成新型的大推力运载火箭,尽快适应国际发射市场的需要。这就是后来著名的“长二捆”运载火箭。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发射升空,从此,我国运载火箭开始角逐国际市场。
1990年7月16日,“长二捆”把巴基斯坦的科学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枚仅用18个月研制成功的大型运载火箭,创造了世界运载火箭研制史上的奇迹。
1997年8月20日,我国跨世纪的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菲律宾的马步海通信卫星,它的研制成功巩固了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在世界先进行列的地位。
自1997年以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保持了连续10年41次成功发射的记录,在世界航天发展史上创造了奇迹。进入新世纪,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承担的航天发射任务进一步增加,密度进一步加大,难度进一步上升。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不到一年时间内,转战3个发射场,发射5次,将6颗卫星成功送入太空。2005年,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克服重重困难,突破外国封锁,再次成功发射外星,这标志着中国航天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拓展了空间。
托起飞天梦想,谱写航天新篇章
开发宇宙是全人类永恒的追求。无论是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的远古传说,还是万户飞天、冯铉造箭的惊人胆略,都记录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悲壮探索。直到2003年10月15日,一个令全球炎黄子孙永生难忘的历史性时刻,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航天英雄杨利伟送入浩瀚的太空。10月16日,“神舟”飞船天外归来,英雄光荣凯旋,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2005年的金秋十月,依然在那片辽阔的戈壁荒原,依然是那支为人类搭建通向宇宙的运载火箭研制队伍,再次用长二F火箭将我国的两名航天员送上了茫茫宇宙,完成了又一次完美的载人飞天壮举。
我国两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不仅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完成的两次伟大壮举,更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巍巍耸立的里程碑,为中国航天谱写了最辉煌的篇章。这两次伟大的胜利,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极大地增强了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
“神箭”腾飞太空,“长征”笑傲苍穹。如今,披荆斩棘,一路豪歌的运载火箭研制工作者们已把目光投向更加深邃浩瀚的太空,向着研制“无毒无污染、低成本、高可靠、适应性强、安全性好”的新一代运载火箭而跋艰涉难,勇往直前,正在用豪情、雄心、智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书写着航天新的篇章。
用发展创造美好生活
经过半个世纪的持续发展,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由当初100多人的研究队伍发展成为拥有2万多员工,总资产和年度总收入均过百亿,在战略高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研究院。在国内多个省份以及海外拥有分支机构和企业,在首都北京的南郊建设了一个和谐安定、健康美好、安居乐业、民主富裕的航天城。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20多年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国家不同阶段军工企业改革方针的指引下,不断发展壮大民品。经过多年在民用市场的打拼,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部分项目已经成长为优势民品、主导民品,一批具有较强拉动作用的新项目取得突破,形成了多家年产值超亿元的重点公司,同时,造就了一支6000人的民品生产经营队伍,为发展民用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体院和核心子公司,在航天运输系统和主导民品方面起龙头和牵引作用;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经营开发等方面起示范和辐射作用;在集团公司铸造一流宇航公司中起支撑作用。新一届领导层高瞻远瞩,用战略的眼光,提出一院长远发展战略,从科学的发展观的高度提出“武器实战化、运载市场化、经营规模化、基础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的“五化”目标和构建和谐新一院、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奋斗目标,形成了军品固院、民品强院、创新引院、人才兴院、文化育院的发展方针和归核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略,秉承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理念,用先进的文化力支撑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战略目标,用先进的文化力创造“一流的技术”,实施技术领先战略;用先进的文化力打造“一流的产品”品牌;用先进的文化力构建和谐新一院,铸造技术一流、产品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文化一流的国际一流宇航公司。
制定指引院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发展战略。为了更好地谋划发展,新一届领导班子在2003年4月决定成立了发展规划部,赋予其研究制定战略及战略管理的职能,并尝试借助“外脑”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未来发展进行论证和设计。为制定发展战略,院领导班子广泛听取干部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借助外部专家的力量开展深入研究,多次召开战略研讨会、院长办公会、厂所长例会、领导干部会、党政联席会,为完善发展战略搭建了广开言路、集聚智慧的平台。经过不断思考和反复研究,到2005年初,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发展战略进入正式制定时期。经过了借助“外脑”进行调研、制定讨论稿、广泛征求意见、审议和签发的四个阶段,历时10个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近50年历史上的第一个发展战略诞生了。2005年12月26日,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圆满完成2005年全年任务之际,吴燕生院长郑重签发了《一院2006年~2020年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确立了“引领航天、追求卓越”的使命、“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宏伟目标和“归核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略。“引领航天、追求卓越”赋予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崭新的发展内涵,体现了敢为人先、勇挑重担的历史责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正在按照集团公司党组“围绕新目标、建设新航天、取得新成就、实现新跨越”的要求,朝着“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构建和谐新一院”的宏伟目标阔步向前。
为解决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民品资源分散、市场开发协同度低的问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开始推进公司清理整合,缩短投资链条,压缩公司数量,对经营性资产进行较大规模的整合,实现了民品、三产经营性资产重组,落实归核化。2005年2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了经营投资管理委员会,模拟董事会运作,行使本级公司的出资职能和对厂所公司的监管职能。收购控股香港上市公司,接收519厂,并购山东泰安特种车辆厂;风力发电、稀土电机等项目,成为民品经济发展的新力量。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形成了以特车底盘生产基地、风机生产基地、航天特种技术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特车上装基地和风机叶片基地为依托的民用产业发展新格局,正朝着归核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方向健康有序发展,正朝着实现2010年民用产业收入突破180亿元的战略目标不断冲刺。
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不断推进美好家园建设,构建和谐新一院。一是着力创造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发展中培育了大批专门人才。在1999年9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表彰的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中,有6位曾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过。近半个世纪以来,先后有20位两院院士在这里工作过,现有两院院士7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取得了3000多项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其中有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是为员工创造优越的工作环境,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成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建立院情通报制度和民主沟通对话制度,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健全了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和困难员工帮扶机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始终把青年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提出“超越前人、跨越发展”,建设研究院,培育新青年。提出并落实“双管理、双增长、双和谐”方针,努力做好离退休工作。坚持每年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员工群众。
自主创新结硕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的自信心,增强了全民族的凝聚力。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坚持自主发展航天产业、向尖端技术领域进军的历程昭示了一个道理:面对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我们惟有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先导,努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才能牢牢掌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战略主动权,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始终抓住发展航天高科技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把创新确立为引领研究院发展的先导力量,持续推进自主创新,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了航天运载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2002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召开了全院首次技术创新大会,成立了研究开发中心,建立了技术创新基金,为科技人员充分发挥才智营造和谐的氛围,提供有力的保障。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攻关,院自主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运载火箭走过了从常温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捆绑加串联、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载荷到发射载人飞船的技术历程,具备了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类型卫星的能力,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产品。
人才作为高新技术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已经成为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院党委始终坚持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努力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创新人才队伍。始终把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重要位置,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环境和氛围,加大改革奖励分配政策的力度,对关键岗位实行特殊分配政策,使分配政策向承担研制任务的重点岗位倾斜,重奖为型号科研生产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生产和管理人员,形成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一批年轻有为的干部脱颖而出,培养了一大批攻关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造就了一支技术精湛的工人队伍。目前,研究院拥有两院院士6人,国家级专家11人,省部级专家44人,省部级学术带头人24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拥有硕士授予点10个、博士授予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为自主创新、持续发展打下了人才基础。
高密度发射责任重大
2007年,对所有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员工来讲都是繁忙的一年,他们不仅迎来了建院50周年,也迎来了长征火箭的高密度发射。年初,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下发题为《关于围绕战略目标抓住战略机遇加快能力建设促进协调发展以优异成绩向建院50周年献礼的通知》,研究院对2007年的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2007年研究院面临的形势任务压力很大,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对质量、工作效率、组织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院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确保成功、永保成功,成为研究院对祖国、对人民最好的回答。
在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前,航天人没有退缩,他们选择迎难而上,仅从2007年年初到5月14日,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已经取得了“三战三捷”的成功佳绩,研究院用航天人独有的成功情怀向祖国诉说着忠诚。在研究院建院50周年之际,回首研究院曾走过的50个春秋,那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更是一部勇于成功的历史。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后,截止2007年5月14日,共执行了98次发射任务,其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承担了79次发射任务。从1996年10月到2007年5月14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更是连续56次成功发射,其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承担了41次成功发射。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自1994年2月8日成功发射实践四号探测卫星后,截止2007年5月14日,已取得了13次成功发射的优异成绩。我国的运载火箭在近10年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因其高成功率和高可靠性,也被誉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中的“常胜将军”。除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外,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这个庞大的“家族”中,通过不断技术改进,目前已拥有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丙、长征四号、长征二号F等运载火箭,它们都曾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立下赫赫战功。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0次发射意义重大,它是中国航天历史的又一里程碑,将开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的未来新征程。
100次发射,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是中国从一个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发展的一个标志,为中国航天开启了新长征。
中国航天浪漫名字有问天、长征、悟空、北斗、嫦娥、羲和号、神舟、天宫、天和、墨子等。中国航天人把探索浩瀚宇宙的心愿都寄托在航天器这些美好的名字中。中国航天,永不止步!
1、“问天”实验舱
“问天”是首个与天宫号太空站完成对接的实验舱,“问天”这个名字取自屈原楚辞《天问》,取屈原向天发问:“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是古人突破传统观念向往探索太空奥秘的求知精神。两千多年后中国人把首个实验舱命名为“问天”,用来展现叩问苍穹寻求真理的心愿与决心。
2、“长征”系列火箭
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把运载火箭取名为“长征一号”,就是期望中国航天事业能继承万里长征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不惧任何艰难险阻,在一次次“归零”中积累经验,实现中国人“上九天揽月,踏宇宙星河”的航天梦。
3、“悟空”暗物质探测器
2015年发射的暗物质探测器“悟空”,不仅名字取自《西游记》中齐天大圣的名字,还有着和大圣一样的火眼金睛,可以在茫茫太空中识别出暗物质的踪影。
“悟空”这个名字也契合了它的工作,“悟”是领悟探索的意思,而“空”指太空也指无形的暗物质,“悟空”则有了领悟、探索太空之意,寄托着中国人借“悟空号”领悟宇宙奥秘的心愿。
4、“北斗”定位卫星系统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依靠北斗辨认方向,分辨四季的习惯,因此在给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命名时,也选用“北斗”这个寓意光明和方向的星座来命名。
过去徐霞客看着北斗七星,在山林中寻找方向,如今中国人看着手机,依靠北斗定位看清前进的方向,这跨越千年的共同点,是独属于中国人实现探索太空心愿后的浪漫。
5、“嫦娥”工程
“嫦娥”工程听名字便知道是取自“嫦娥奔月”的故事,中国人还把月球车命名为“玉兔”,让它与“嫦娥”绕月卫星一道奔月,降落月球的区域则被叫做“广寒宫”。
后来为了更好联系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派出“鹊桥”中继卫星,古时连接牛郎与织女,如今架起地球和月亮沟通的桥梁。中国人在不断追逐航天梦的过程中,让神话不断变为现实!
6、 “羲和号”太阳探测卫星
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取自佳句“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象征这是中国对太阳探索的缘起与拓展。
同时“羲和”也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常被人们称为太阳的母亲,对应羲和号验证了中国的“探日”技术,孕育出中国的“探日”时代。后续中国还将继续进行“夸父”计划,捡起夸父的手杖,开始新一轮“逐日”的心愿。
7、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
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作为货真价实的“中国第一船”,“神舟”包含着两层寓意,字面上是神奇的天河之舟的意思,其次是“神州”的谐音,代表中国。
8、天宫载人空间站
“天宫”又名“紫微宫”,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后汉书》记载有:“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古之天帝居所,今之载人空间站。中国载人空间站整体被命名为“天宫”,一方面寓意对未知太空的探索,另一方面也有让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得舒服之意。
9、天和核心舱
“天和”一词,最早出自《庄子·知北游》: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天和指人的元气,也指天地祥和之气。其实就是“天人合一”,天和,也可以理解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取名天和,就是要有一种天地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寓意天地人和,开创太平盛世。天地自然与人类和谐,社会人与人和谐,每个人身体也健康和谐。
10、墨子号
墨子号是我国研制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用中国古代科学家“墨子”的名字给它命名,是因为科学家墨子是最早通过小孔成像实验证实了光的直线传播的人。
创作背景:
《七律长征》是1935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他们从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福建出发,经过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省区。
一路上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堵截,行军二万五千里,历时一整年,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取得了长征的决定性胜利。《七律长征》一诗,不仅是对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的回顾,也寄托着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是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结合的杰出典范,是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仅用了八句五十六个字就高度概括而艺术地反映长征这一伟大的历史壮举。
颔联和颈联采取以少胜多、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把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具体化。颔联语句雄壮,颈联则多了一种温和、淡然。谢榛《四溟诗话》中有云:“律诗虽宜颜色,两联贵乎一浓一淡”,这里显然就使用了这种“浓”“淡”对比的高超艺术技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