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是什么样的?

南极是什么样的?,第1张

南极大陆几乎全部为冰雪所覆盖,周围海上有许多高大的冰架、冰障和冰山,仅2%的土地无长年冰雪覆盖,被称为南极冰原的“绿洲”,是南极动植物主要生息之地。南极冰原平均厚度约2400m,覆盖面积约1390万km2,占地球陆地冰总量约906%和淡水总量的70%以上。这里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极点的最低气温为零下945℃。

南极冰原的形成始于2600万年前,在500万年前就已达到现在的大小。此后经历了第四纪冰期,冰原向海中扩展了1000km以上,几乎占领了整个大陆架。大约在17万年前,随着气温再次上升,冰原开始逐渐退缩。特别是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南极半岛的夏季平均气温已经上升了约25℃,导致南极冰原的融化速度正在加快。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南极半岛西部的冰量已减少了20%,很多冰架逐渐瓦解破碎,冰山正在从冰架脱离出去,漂浮在洋面上的冰川前沿加速后退。如果地球继续变暖,也许不到几百年,我们就会看到南极冰原全部消融,全球的海平面将上涨60m,所有沿海国家都将受到影响。

南极冰原消融正在向我们发出强烈警告: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趋势再得不到制止,人类即将面临灭顶之灾。

南极的每座山、每一片海,每一条湾都有一个名字,或是人的名字,或是船的名字,都和人有关,人都是有温度的,有故事的。

在欧洲,有以物种或地理发现者的名字来命名的传统,像小行星、半岛、群岛、海峡,都留下了不朽的英名。

南极洲边缘有四大海,谁发现就以谁的名字命名。

别林斯高晋海,别林斯高晋是一个俄国海军军官,发现了这片海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罗斯海,罗斯叔侄都是英国的著名探险家,以罗斯命名海,还有一个罗斯岛,一个罗斯冰盖。

阿蒙森海,阿蒙森是首次达到南极点的最著名的挪威探险家,他发现的地点太多,一路见海、见谷、见山都起名,有一次穿着内衣爬山,顺势给山起了名叫“单衬衣山”,在接近南极点的山峰上,面对着眼前准备攀登的三座高峰,随口就用身边的三个同伴的名字命名了。

威德尔海,威德尔是一个英国探险家和猎海豹者的名字,第一位抵达南极的边缘海,这就是神秘莫测的威德尔海,一种海豹也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威德尔海豹。

如同人类的宠物多以喜欢和爱人名字命名一样,那个白眼圈的叫阿德利的企鹅,是一位法国探险家以妻子的名字命名的。

见字如面,见名字也如此,一个人的名字好像带着人的气息和神情,好像他还在那里,欢迎着每一位造访的人。

南极大陆散布在大洋上的岛大多是由航海家的名字命名的,英国商人威廉史密斯船长当年远远望见南设得兰群岛的平缓的曲线,他在航海日志中叙述此地为覆盖在冰雪之下的一片荒地,有大群的海豹。这个群岛包含着我们这次去过的乔治王岛、半月岛和欺骗岛,其中一个岛就命名为史密斯岛。

以航海家命名的海峡最多,像是麦哲伦、德雷克、白令、库克、巴斯、罗伯特、史密斯、布鲁斯菲尔德----

南美联结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三条海峡,从北向南依次是麦哲伦海峡、比格尔海峡、德雷克海峡;还有南极洲的布朗斯费尔德海峡、雷麦瑞海峡(利马水道),我们有幸都已经过,都是以赫赫有名的航海家、探险家的名字命名的。

非常感谢我们团学识渊博的李凯老师,就是前面提到的网名叫观山的朋友,我经常在五层的那个拐角处,挂着南极半岛地图地方,看见李凯老师在仔细地研究那些地图。

太佩服他烂熟于心的地理历史知识,那些陌生的山啊、湾啊、岛啊的名字随口就滔滔不绝地涌出来,还是一位制图高手,那些经经纬纬的度数,也是张口就来。

他把我们从智利蓬塔乘船出发,沿途经过的海峡、半岛及我们巡游登陆的每一个地方,画出一个完整地行迹图,并详细地写出旅行过程,下面是李凯老师写的我们乘坐的午夜阳光号航迹路线:

“蓬塔阿雷纳斯出发,向东出麦哲伦海峡,进入大西洋,紧贴火地岛东侧,向东南航行,在火地岛和埃斯塔多斯岛之间穿行,进入德雷克海峡,一路向南。

在南设得兰群岛中的纳尔逊岛和罗伯特岛之间经过,进入麦克斯维尔湾巡游,并在乔治王岛的菲尔徳斯半岛登陆中国长城站。

后船行进入乔治王岛的阿德默勒尔蒂湾绕行观景,出来后,沿着南设得兰群岛南侧,一路西行至半月岛,只登陆,有阿根廷科考站,无常规巡游,但有摄影巡游。

后行至半月岛南侧的欺骗岛,此岛C型,是活火山岛,从开口进入,绕行一周后出来,一路向南并穿过南设得兰群岛和南极半岛之间的布朗斯费尔德海峡,来到尼科港湾,登陆并巡游,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南极半岛,也是我们唯一的一次登上南极州大陆。

此后,穿行狭窄的利马水道,也称雷麦瑞海峡,来到达摩角,登陆并巡游,此处有英国科考站,这是此行三个科考站的最后一个。

后在向威尔敏纳湾航行中,触及南纬近65度,这是此次航行的最高纬度值。到达威尔敏纳湾,无登陆,只巡游。

当天下午结束巡游之后,开始返航,一路向北,在穿过布朗斯费尔德海峡后,在南设得兰群岛中的史密斯岛和斯诺岛之间穿行,进入徳雷克海峡,向合恩角进发。

在合恩角东侧,经过品字型三岛,进入比格尔海峡的东口,而后西行,经过海峡南部智利的威廉姆斯港和海峡北部的阿根廷乌斯怀亚,在戈登岛北侧,奔向浩瀚的太平洋,出比格尔海峡西北口进入麦哲伦海峡西南口,一路向东北航行,到达目的港——蓬塔阿雷纳斯,结束期待许久而终生艰忘旅程。”——李凯

我根据李凯老师的航行轨迹,把其中涉及人名的海峡和半岛再啰嗦一点。

从智利的蓬塔出发,首先进入V字形的麦哲伦海峡,麦哲伦,我们熟知的葡萄牙航海家、探险家,首次完成人类的环球航行。

然后进入大西洋,穿过那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德雷克海峡,前面讲过英国航海家德雷克既是海盗,也是英国的民族英雄。

我们第一个登陆地点是乔治王岛的中国长城站,是英国人史密斯发现并以国王“乔治三世”的名字命名的。

一路登半月岛,过欺骗岛。穿过布鲁斯菲尔德海峡,布鲁斯菲尔德是英国海军军官,在南极探险时,看到了南极半岛。

到纳克港登陆并巡游,纳克是一艘挪威的鲸加工船的名字。

此后,穿行狭窄的利马水道,又叫雷麦瑞海峡。这个利马水道的来由有点曲里拐弯的,先捋捋,开始由德国捕鲸船的船长多门的探险队发现,后来,比利时探险家格拉什第一个通航,他以发现刚果的比利时探险家利马的名字命名了这个水道。

来到达摩角,登陆并巡游,达摩角是英国一个叫夏洛特的探险家发现的,后向威尔敏纳湾航行,威尔敏纳湾是一个曾经的捕鲸湾,是沙克尔顿求助的地方。

之后返航,再次穿过德雷克海峡,过太平洋大西洋的分界点合恩角,合恩角,以一个荷兰航海家的出生地的名字命名的,自古以来的航海家时代的探险与浪漫的代名词,有“航船墓场”的恐怖称号。

进入比格尔海峡,得名于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考察火地岛时乘的科考船—“比格尔号”。

最后回到智利的蓬塔,一个圆满地醉美南极之旅。

现在南极地图上都是西方人命名的地名,知道了这些名字的来历,也就大约了解了南极的历史。

敬佩这些航海家探险家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精神,不知何时,南极的地图上也有我们中国人的名字。

20180128游轮第十天

1、南极是s。南极大陆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整个南极大陆被巨大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是世界上最高大陆。南极洲蕴藏矿物有220余种。

2、南极定义:中文字面上,南极就是地球的最南端。而实际上又有南极洲、南极点、南极大陆、南极地区、南极圈等多种含义。而地理学上的南极为南地极和南磁极。

3、南极:指南极点,即南纬90度。

4、南极地区:指60度S到90度S以内的区域。

5、南地极:南地极位于南极洲内,并插有标记。但由于大陆漂移,在地球的历史上其实大多数时间南极洲都在距离南极很远的地方;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地理学家都要修正南极的位置。对上一次修正南极位置的时间,就在南极地区踏入2000年时。此外,在天文学,如果我们把南地极投射到天球上,就可以得到南天极。

  让我再看你一眼

  ———一个匆匆过客对南极的思念

  李仁臣

  “大力神”昂首奋翼,划破无边的冷寂,冲天而起,载着一群身着鲜艳科考服的访问者,告别地球最南端这片极地冻土。

  我俯身舷窗上,痴望渐渐远去的南极乔治王岛,在绿色的机翼下,在白色的云海里……

  我是南极洲一个匆匆过客,只有短短十一天与它相处,离别时竟有万千情丝,无限思念。

  南极———让我再看你一眼!

  南极,最动人的是那份独有的清纯。造型优美的冰山,出没于大海波涛里;险峻厚重的冰盖,绵延于地平线深远处;远古遗存的火山口,雄立于苍茫天地间……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完好保存着原生状态。在它苍凉蛮荒的躯壳里,冻存着最原始、最丰富、最宝贵的信息,成为窥察自然嬗变、生物进化、地球变迁的窗口。要想知道自然界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要想知道生命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要想知道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的奥秘,请作一次南极之旅。

  六十亿地球人,有几人能作南极行?

  我是为数极少的幸运者之一,在中国传统的除夕夜,踏上了这块神奇的土地。几乎所有造访南极大陆的人,都有一种莫名的激动。这激动,来自大自然伟力撞击的震撼,来自精神解放的酣畅,来自灵魂放逐的自由。南极之夏,夜短昼长。我们这批造访者珍惜每寸光阴,追逐冰山,追逐荒原,追逐企鹅;在每一次经历中感受圣洁,感受永恒,感受美丽,唯恐错失了什么。依依离别时,当冰山隐去了,荒原隐去了,企鹅隐去了,唯有精神的内核搏动着,像心脏跳动,一下比一下更清晰地让人深切体验什么是生命本来的意义,什么是人类追求的精神家园。

  在南极的日子里,我们足登笨重的防水靴,艰难跋涉。当脚板打起血泡,谁不想减轻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负重。然而,一位年近花甲的中国科考队员,却总是一路加重负担,将所见的废弃物———电池、胶卷盒、矿泉水瓶,一一捡进自己的背囊。人类无度的享受,污染了多少自然之美。南极,是最后一片净土。这跋涉中的老者,捡拾的分明是人类的良知!物欲横流,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克隆被人践踏的纯真与美丽。南极拒绝克隆,地球拒绝克隆,人类拒绝克隆!当年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酿成冰海沉船悲剧,冰山是无辜的,被撞碎的是人的狂妄自大。南极用她最后一份清纯,警示人类反思自重。

  人类在南极这片共有的土地上,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一旦来到这里,成为一名“南极村”人,就会处处感受到家的温馨,时时意识到主人的责任。在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上,有中国南极长城站,还有六七个国家的科考站。这里的人们,或驱车,或步行,相遇尽管不相识,都会“嗨,嗨”地打招呼,亲热如老友。南极无锁,南极无枪,南极无国界,每一扇门都会为你洞开,每个站的旗杆上,都会飘扬他国的旗帜。只要有客人到访,必定升旗欢迎,设宴款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有饭同吃,有难同当,困境中总有援手相助。南极是一个友善的世界,南极不设防。微笑、拥抱,是南极通用的语言。无处不在的情谊,使人恍如置身桃花源。

  我们去纳尔逊冰盖,要横渡一个海峡,风急浪高,一只单引擎的橡皮艇载了我们七个人,行至怒海,忽而高耸波峰,忽而跌落浪谷,惊险无比。我忽然发现驾驭皮艇的队员没穿救生衣,不免为他担心,事后问他,他说:那玩意儿碍事,不穿它手脚利索,我要保证航程万无一失。

  在中国科考队里有一对年轻夫妻,我在不经意间拍下他们两幅照片———两朵情爱之花。“一朵”是渡海去访韩国站,狂风乍起,妻子帮助丈夫系好防风雨帽的带子,“一朵”是冒雪去攀柯林斯冰盖,丈夫坐在冰上,让妻子坐在自己膝盖上整理防水靴。“一朵”是女性的关爱,“一朵”是男性的呵护。爱情,不仅是花前月下、山盟海誓的浪漫,更是手与手的牵携、心与心的温存,平淡中蕴藏着故事,艰难时尤见真情。

  在南极这个最不适宜生命存活的地方,却最能感受到生命的美丽。

  这份美丽来自顽强。在长城站西边的山麓中,有一座湖,也叫西湖,美丽如同西子,是长城站的水源。一天早晨,我去西湖边散步,下雪了,长在石头上的地衣平时灰蒙蒙的,这时顶着丛丛雪花,煞是好看。我真想采一丛留作纪念,但马上为这个念头而自责,因为科考队员告诉我:它每生长一毫米,需要一百年。这丛地衣高约四五厘米,算来已有几千年高寿。比起人来是“老祖宗”了,岂敢动它一指!

  这份美丽来自和谐。踏上南极的第一天,在西海岸的礁石上,巧遇渴慕已久的企鹅,尽管它是孤身一只,却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欢乐。一位女考察队员“呀、呀”地惊呼着,恨不得把那只小精灵拥在怀里。小企鹅落落大方,穿着黑色的“燕尾服”,恰到好处地“吻”着女队员的手指,一派南极主人的优雅风度。

  喜爱企鹅,岂止是感情丰富的女性。我的镜头,也时时追逐着它们的倩影。为了拍企鹅,我会忘记自己在风雪中已站了几个小时。我拍下了企鹅踏冰,企鹅卧雪,企鹅戏水,企鹅情侣,企鹅团队……镜头里的企鹅百态,尽透着它们的怡然自得,它们的温饱无忧。生命对于它们,同样有那么多层的意义。它们昂首阔步、旁若无人地行走在海滩上、礁石间,有一个岛屿就是以企鹅的名字命名,因为这里是它们的家园。它们在自己的属地上繁衍儿女,颐养天年。作为南极的主人,它们与自己的同伴和谐相处,与初来乍到的人类结交朋友,共享天趣。人与动物,共同诠释着一个理念———“生命是平等的”。

  这份美丽来自奉献。我们进南极那天,从“大力神”运输机上下来的还有一个须发花白的外国老头,和我们一起到了长城站。长城站上的中国人都认识他。开始,我并没有十分在意。后来,我们访问捷克站,才对他肃然起敬。他是捷克站站长,一家大学的教授。他的捷克站与众不同,不仅地处海峡深处,交通十分不便,环境非常严酷,而且经费极度短缺,因为他们是一个民间考察站,得到的是政府道义上的支持。他和他的伙伴生活在严寒中,没有电热器,靠风力发电照明,灯光如豆。物质的匮乏,更是捉襟见肘,当家食品是一粒粒黑豆。我们到别的站访问,带的礼物是长城挂毯。到捷克站,长城站的管理员说给老头来点实的,背去了一编织袋的洋葱、土豆、苹果。老教授选择的课题,是人类在南极的生存极限,他是用自身来作实验!尽管他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但他是美丽的。生命因这种精神而美丽。老教授的捷克站,没有电视,没有音乐,没有充足的补给,唯有海风,唯有天籁,唯有纯净。在这样一个苦地方,老教授还不忘用海石垒成路标,路标以内不准践踏,因为那里长满苔藓,要是在这些苔藓上踩一脚,它们会停止生长二十年!

  在纳尔逊冰盖脚下,捷克老教授预支着自己的生命,用来证明人对自然可以减少索取,演算人对自然索取与给予的正确比例。这是一种真正的科学精神。

  在南极纯净的水中,科学家已检测出DDT、666等有害物质的踪迹,这是从北半球飘过来的大气沉降物,是滥施农药的结果。人们自私的需求,已经危及南极的美丽。保护南极,已经写在人类共同的旗帜上。我们要张扬这面旗帜,保护南极,保护地球,保护人类,保护人与世上万物共同拥有的家园。

  南极诞生诗人。在我们考察队里,有一位法学家,嗜烟,好诗。每次外出考察,抽了烟必将烟蒂装入兜内带回;外出归来,必以诗记之。离开南极那天,有人叠了一对纸鹤,留在长城站作纪念。诗人为之感慨,诗情泉涌:

  放飞一对洁白的纸鹤

  捎去一个灵魂寄托

  一缕春天的气息

  一个美丽传说

  一团冬之火

  一片冰心

  一首歌

  纸鹤寄情,留下对南极无尽的思念。

  南极———让我再看你一眼!

  看一眼你的宁静,看一眼你的古朴,看一眼你的美丽……

  (本文系作者《灵性南极》一书的后记,广州出版社出版)

  《人民日报》(2001年11月15日第十二版)

  http://wwwpeoplecomcn/GB/wenyu/66/134/20011115/605693html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759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