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是审美意义与情感意义的共生
雪有一种特殊的审美意义。
黑龙江的“雪乡”,被公认为拥有最美的雪景。受日本海暖湿气流和贝加尔湖冷空气交汇影响,雪乡的积雪期长达7个月,积雪厚度高达2米左右,是中国雪量最大、雪粘稠度最高的地方之一,这里可以观赏到晶莹剔透的蘑菇雪团、炊烟袅袅的山林村庄,白色的雪和红色灯笼构成了一种极具视觉冲击力和温度感的景象,从被摄影师发现以来,雪乡迅速迈入中国冰雪旅游的一线阵营。
雪是大自然的创造,而人类也赋予了雪以更加丰富的面孔和内涵。世界最大的雪雕艺术嘉年华——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每年冬天都会奉献一场有关雪的艺术盛宴,来自国内外的雪雕艺术家,创作出数以百计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巨型雪雕,把夏日苍翠的太阳岛变换成一个童话般的奇幻王国,有雪做的宫殿、城堡、迷宫,各种人物和动物的形象,也正在吸引国内外的旅游者的关注。
事实上,人们对于雪有一种很微妙的情感,从心理学上看,雪能激发人们的童心,人们在大雪中,最常见的行为就是打雪仗、堆雪人、在夜晚的雪地上放焰火,这些都是孩童时期的某种印记。也许,雪的纯净感,让人们的内心更容易诱发对于纯净、天真的向往。从这种审美意义和情感意义出发,雪的旅游,最重要的是营造一种童话感。
“将来我要带夫人和小女儿去中国看冰雕的房子。”在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前夕,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通过中国媒体表达了自己的“小愿望”。随即,黑龙江发布公开信《致菲律宾的维罗妮卡》,向杜特尔特总统的女儿维罗妮卡发出“邀约”:“美丽又热情的黑龙江,等你们来!”
我特别敬佩哈尔滨,1963年,第一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在兆麟公园举行,由此开创了中国的冰灯艺术,而后,这座城市用50余年的时间,一心一意、前赴后继、无中生有地打造了“冰城”的品牌,并将中国的冰雕文化推上了世界级的巅峰,每年在松花江畔奇迹般矗立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世界最大规模的冰雪主题乐园,也被吉尼斯认定为“世界最大冰建筑”,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
应该意识到,在视觉领域,哈尔滨人把冰做到了极致,五彩斑斓,梦幻至极。但在冰的功能化、娱乐化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举个例子,瑞士少女峰上的冰川之内,正在兴建一座冰酒吧,而瑞典著名的冰旅馆,吸引了全世界旅游发烧友的目光。
冰雪大世界也意识到了这一点,2017年12月18日开张的新一届冰雪大世界,引进了现象级网游“王者荣耀”,打造冰雪战斗地图,这是一个特别令人期待打造升级版冰雪大世界的尝试。
图中雪景应该是高山草甸上从太阳光线可看出此处空气阵较稀薄所以海拔较高
7个选项中,新西兰、澳大利亚纬度相对较低,应该不是;法国、日本地形上不具备;那就只有中国的青藏地区、美国的阿拉斯加地区以及瑞士的阿尔卑斯山。
那我就猜瑞士吧,觉得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雪景最美。
以下为瑞士雪景: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8%F0%CA%BF%D1%A9%BE%B0&in=28016&cl=2&cm=1&sc=0&lm=-1&pn=43&rn=1&di=116063696&ln=2000&fr=&ic=0&s=0
大雪纷飞的时候,最容易引起人的想象,也最能够反映人的境遇,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诗人刘长卿“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李寻欢一出场就是“雪将住,风未定”,这种描写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但对于风雪中的人物,其实并不美,因为太冷。
就像这两天的天气,漫天大雪,虽也着实让少见雪的人兴奋,但确实冷,我并没有感觉到如文人笔下描写的那样美丽,我只是感觉到很冷。其实我并不想说天气,我是由这种天气想到一个人,这个人和风雪寒冷的天气有关,这个人就是笛卡尔。笛卡尔是被冻死的!
笛卡尔体弱,喜欢躺在床上看书,一看就是一天,屋子里有个火炉子,冬天的时候最管用,每天烤着火炉子苦思冥想,《第一哲学沉思录》就是这么来的。名气大了,瑞典女王就请他去讲哲学,挨于面子,他得去,这可打破了他赖在床上烤着火读书的好习惯,因为女王要求早上5点授课,他必须早起穿过萧瑟多风的广场。北欧的冬天真是冷,燕山雪片都大如席,何况接近北极圈的瑞典?结果,严寒要了他的命,他一病不起,54岁就死了,很遗憾。这一年是1650年,对比一下中国,这个时候闯贼刚扑灭不久,大清的皇位还没坐稳,中国还要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再过300年。
冻死一个笛卡尔,但西方的历史并没有被冻住,西方迈开大步开始了一个大发展的过程,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人物,直至推动人类走到今天。和笛卡尔同时代的中国人有哪些呢?笛卡尔出生那一年是万历二十四年,我并不知道那时中国有什么名人,我只知道“万历十五年”刚过去九年,十年之后“均田免粮”的李自成才来到这个世上。时代变换中,那时中国那些人的那些思想,使中国不可避免地再次进入历史的往复循环中,没有一点向不同方向发展的可能。
当然不能将李自成与笛卡尔相提并论,即使入关称帝的皇太极也不能,他们出现在同一时代是历史的错位,他们没有一点相同的地方。笛卡尔直接开启近代人的思想,让人成为人,而皇太极李自成他们,不管是成是败,都不是为了让人成为人,而是想让人继续当奴隶。
风雪严寒要了笛卡尔的命,笛卡尔肯定讨厌那风雪,不知道林教头刘长卿李寻欢是否讨厌那风雪。毛主席善于反古人而用之,他喜欢雪:“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气势磅礴。我不会作诗,也写不出文人笔下雪的那种美,我只想在下雪的时候别冻着,最好也有个小火炉。
无色透明
纯净的雪无色透明的。我们看到的白色的雪是因为雪中有了微粒杂质,如果没有微粒杂质,形成的单晶没有了晶界,光能投射过去,看起来就是无色透明了。
纯净的雪是什么颜色的?
纯净的雪无色透明的。我们看到的白色的雪是因为雪中有了微粒杂质,结晶就成了多晶体,多晶体里存在大量的晶界,光入射晶体,晶界四处反射光,光透射不过去,看起来就不是透明的。如果没有微粒杂质,形成的单晶没有了晶界,光能投射过去,看起来就是无色透明了。
雪花的形成过程:
空气非常寒冷时,云雾中的水分就会凝集到各种各样的微小的悬浮颗粒身边。不过,这种凝集过程非常之缓慢,因此水分子不会快速聚集到一起,而是形成一些非常漂亮的、表面异常平滑的晶体。随后,在风的作用之下,这些晶体在空中互相碰撞,并最终形成了絮状的雪花。虽然一个晶体的表面因为反光弱而显得透明,但多个晶体的反光则会使雪花几乎变成镜子。这一比喻并非夸张,要知道,刚降落的雪能够反射95%的光线!正因为如此,刚下的雪才会显得如此洁白,人们在户外参加冬季运动的时候最好要戴上太阳镜。
有色雪:
雪普遍白色。有色雪一般都是受空气污染或者是风把地面上的藻类植物卷到空中被积雨云给包围,然后遇冷空气随雪落下就变的有颜色了。
黑雪是受了石化燃料的污染,绿雪和红雪一般是藻类植物附带。 黄雪一般是粉尘污染。
最后,雪在世界各地也不是就白白的,有很多因污染而引起的颜色。
1969年12月24日,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瓦腾湖附近下起了雪。到了傍晚,雪越下越稠,颜色也不象白的了。因为是晚上,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可是当地居民们早上起床后向外一望,不由得吃惊地吐出舌头,他们看到的竟是一片黑雪。那种油腻的好象糖炒栗子锅里炒黑了的砂子似的黑雪,黏在衣服上,把衣服都染脏了。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生态中心的科学家们闻讯后赶到现场调查,发现雪里包含有许多工业污染物质,其中有大量杀虫剂。
以瑞典首都为例,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应该是冬季最长。
冬季:十二月至三月,冬天多雪,寒冷,给斯德哥尔摩带来白茫茫的雪景,白日短暂,给斯德哥尔摩带来神秘的光亮。气温一般在+2℃~-7℃。
春季:四月至五月,气候多变,夜晚越来越亮,有时你尚未及体验春天,夏天就已降临了。气温在+5℃至+15℃ 。
夏季:六月至八月,瑞典夏天比人们所期待的还要好,经常是连续多日的晴朗温暖天气,一般气温在+25℃ 以上,夏天日光充足,昼长夜短,六月和七月的初夏都没有全黑的夜晚。
秋季:九月至十一月,多为秋高气爽之日,斯德哥尔摩披上了五彩缤纷的秋装,气温在+5℃至+18℃。夜晚较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