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中的斯德哥尔摩症

爱情中的斯德哥尔摩症,第1张

01

陈奕迅在2013年《the key》的专辑中,有一首曲风独特的歌。歌名叫《斯德哥尔摩情人》,林夕用惨烈、纠缠的笔触写出了情爱关系中的虐恋。

这是爱情中的斯德哥尔摩症。

斯德哥尔摩症,这个病症来自于发生在瑞典的一个刑事案件。

1973年7月23日,两名罪犯JanErik Olofsson与Clark Olofsson,意图抢劫瑞典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银行,失败之后,挟持了他四名银行职员。在与警方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以歹徒放弃而结束。

在案件发生之后,四名人质竟然对歹徒产生了奇妙的情感。他们为歹徒辩护,筹备资金。甚至四名职员中的一名女职员Christian爱上了其中一名劫匪。

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无法理解这样一种行为方式。当一个受害者被歹徒劫持了六天之久,生命危在旦夕,却在事件结束之后,竟为歹徒开罪。这样的一种情感反应被称作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02

之所以产生斯德哥尔摩症,是因为人质与绑匪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受害者不能接触外界人与事,得不到外界的救助与开怀,于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只有你与我的境地。受害者的生命存亡全部维系在绑匪的身上。

当绑匪没有下定决心要杀他们,他们会觉得自己所过的每一分钟,所饮用每一口水,所做的每一次呼吸,都是绑匪赐予他们的。因为绑匪的宽容与仁慈,给了他们延续生命的可能。

而在被劫持的这六天中,绑匪略略表现出一点善心,就足以让人质们印证了内心的想法,更加肯定了绑匪身上神圣的力量。

如果你看过日本的「禁室培欲」系列,就明白斯德哥尔摩症在爱情中也多有体现。

竹中直人扮演的中年男子因为被妻子抛弃,于是绑架了一名女高中生,然后把她囚禁在狭小的公寓里,想要培育出纯粹的爱恋。

在起初的关系里,施虐者表现出来的纯粹是施虐行为,囚禁对方,限制对方的人生自由。而受虐者则是害怕,求饶,哭泣,但是没有任何用处。

渐渐的,当受虐者习惯了这样一种生活,内心对逃脱已经无望之后,她把生命的全部中心放在囚禁她的这个男人身上。

聆听他的故事,看到他的痛苦,内心产生一种奇妙的体验。再加上对方对自己的“体贴”与“呵护”,她爱上了对方,甚至为竹中直人扮演的岩谷义夫献出了自己的处女之身。并且在获有机会得以逃脱时,她依然回到他的身边。

因为她想满足他的愿望,给予他一份“完美”的爱情。

03

现实中的爱情,并没有如「禁室培欲」中的禁锢来得那么明目张胆,但在感情控制里面,却是旗鼓相当。

大三时,我最好的朋友宁陷入爱河。她是平和,内向的女孩,对方却是硬朗开放的男孩。我不知,他们是谁先爱上谁,谁追逐了谁。

但在最初的时光里,这份感情的浓烈,如同夜月下,途经路边的白色栀子花树,不用细嗅,就能闻到的,那迎面扑来的热烈芬芳。

她那时,日日都是满脸笑意,走在路上,也是步伐轻盈。我鲜少看到她那样快乐的样子,因为平日里,她都多数坐在教室里,学习英语。

一段时间之后,这份感情便冷却下来。她变成主动的那个,打电话给他,约他吃饭,去他的宿舍门口等他。但这些并没有打动他,他变得冷漠而寡言。即便是偶尔出去约会,也是极为不乐意。

后来,我才知道,那段相爱的时间,不过是他的空窗期。

但她并未看清自己的位置,执意要修复彼此的关系。他越是冷淡,她越是投入。一旦他偶有回应,便能让她愉悦半日。

但这注定是不牢靠的两性关系。如果双方的地位如此不均等,你低至尘埃,被动而无序,而他无所付出,却能统管全局。

你以为只需要无尽的付出,就能唤起他的爱意,但事实是,你投入的越多,你感动的只是自己,绝不是你爱的那个人。

他不用一枪一剑,只一根无形丝线,像控制一个木偶一样地控制你,他就是劫匪,试图通过你,达成他自己的目的。而你还不自知,甘愿成为人质,并愿意达成他的目的,而做出努力。

他对你的抚摸,只是因为幻觉;他对你的爱语,只是爱的那个人不在身边;他对你的片刻的体贴,也不过是他偶一时刻,内心愧疚的体现。

而这些,从来都不是他真正爱你的表现。

不要把他对你一时的恩惠,看做他全部爱你的真相。真正的爱情,应该是势均力敌,彼此独立又互相扶持的。

而爱情中的斯德哥尔摩症,就像是你为自己出演的一部戏。这部戏里面,只有你与他两个人。灯光在头顶闪耀,你十分投入,演绎千般缠绵,万般欢喜的感情。

而他,却并无为此心动,他的心徜徉在别处。外界引他十分欢喜,他便赐你一分欢喜。外界引他一分痛苦,他便予你十分痛苦。

而在舞台下面,全无观众。一切都是你在自导自演。最终留下的,也只是你一个人,和你一颗破碎的心。

  爱情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着很多感人的爱情故事,尤其是那些名人的爱情故事很引人瞩目。下面这些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几篇。

1:一生寻觅完美爱情

在享誉好莱坞的大明星英格丽·褒曼眼里,父母的爱情是永远的理想样本。

1900年,褒曼的母亲阿德勒还是一位16岁的少女,来自德国的她在斯德哥尔摩度假时,邂逅了28岁的落魄画家。两人一见钟情,迅速坠入爱河,父母看不上贫穷的画家,坚决反对他们来往。阿德勒只有默默坚持,她把心上人的一枚戒指挂在胸前,把一颗心封闭了起来。7年后,当心上人成功经营起一家摄影店时,父母才同意他们结婚。婚后,他们相亲相爱,可惜的是先后两个孩子夭折。1915年,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平安降临,就是英格丽·褒曼。

褒曼不到三岁,母亲就罹病去世,原本几乎对母亲没印象的她在父亲伤感的回忆里,总能感觉到母亲的存在。幼小的心灵充满无尽的想象,她用自己的方式拼凑出父母浪漫的爱情故事和点点滴滴。12岁那年,父亲也去世了,而在褒曼的心里,她渴望长大后的自己也能拥有如父母那样完美的爱情。

  1937年夏,已经在瑞典出演11部**的褒曼结婚了,丈夫林德斯特伦是一位比她年长9岁的牙医。第二年,他们的女儿皮娅出生了。

因为爱,事业发展很好的褒曼在生活中事事依著丈夫,比如穿着打扮,一切都以丈夫的意见为主。在外人眼里,她是有名的演员,可在家里,她只是个听话的小妻子。很快,因为出色的演技,美国著名制片人戴维·塞尔兹尼克向她发出邀请。褒曼喜欢演戏,于是就告别丈夫和女儿来到好莱坞。很快,她在好莱坞越来越受欢迎,丈夫去看她,每次都抱怨美国的生活,甚至当别人介绍他是“英格丽·褒曼的先生”时,他也无法忍受。他受不了这样的落差,对她也越来越挑剔,事事抱怨,再加上长期分离,浪漫的婚姻变成了枷锁,开始出现裂缝。为了监控褒曼,林德斯特伦和女儿也最终搬到美国,可虽然一家团圆,但婚姻实质上已名存实亡。

虽然婚姻不再美好,但褒曼对浪漫爱情的渴求从未停歇过。1945年6月,她在巴黎演出时结识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他的勇敢和风趣让她着迷,可他拒绝婚姻和约束。即便这样,褒曼依旧没有退却,他们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日子。后来,卡帕去了战场,因踩中地雷而殉职,这段感情也最终落幕。

生命的短暂激发了褒曼寻找伟大爱情的征程。1948年,她观义大利导演罗伯托·罗塞利尼执导的影片,被他的写实主义风格深深折服,于是主动写信要求合作。起初,他们只是合作伙伴,但日积月累,慢慢萌生爱意。

一年后,已有身孕的褒曼决绝地与前夫离婚,与孩子的父亲罗塞利尼结婚。这一次飞蛾扑火的爱情并没有赢得世人的理解,美国人心中所谓的“圣洁偶像”破碎了,面对媒体和公众对她的辱骂和唾弃,她被迫离开好莱坞。在与罗塞里尼生活的日子里,他们一共生了三个孩子,合作了数部影片,但这些影片都不成功。事业上的失败带来生活上的裂痕,褒曼渴望观众,但罗塞里尼却禁止她去拍其他导演的戏。更让她难以忍受的是,丈夫的风流本性开始逐渐显现,她期冀的浪漫爱情最终以丈夫情妇的怀孕而支离破碎,她又离婚了,为了这段没有结果的爱情她付出了7年的黄金时光。

2:纪伯伦的柏拉图之恋

纪伯伦是20世纪杰出诗人、画家和作家,他建立了 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流派,在爱情方面,纪伯伦终身未娶,他与玛丽、梅娅两人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是 文学史上一段最为动人的插曲:一个是惺惺相惜的知音,无私付出却无法修成正果;一个是素未谋面却鸿雁传书19载,维系著一段挚热情爱。

邂逅忘年交

1883年1月6日,卡里·纪伯伦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虽然纪伯伦的父亲为人本分,对工作也恪尽职守,但因为无法面对生活的重压日益嗜酒逃避,以致一家人的生活日益窘迫。

1891年,父亲因为被人诬陷入狱,他们的房子和财产也被没收,三年后,尽管父亲被无罪释放,但母亲还是决定远走美国。那年,纪伯伦12岁,他告别学堂,与母亲、哥哥还有两个妹妹前往美国波士顿谋生。

在波士顿的头三年,生活非常艰苦,母亲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苦苦操持着。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三年后,15岁的纪伯伦只身返回黎巴嫩,在贝鲁特希克玛学堂学习 语,其间,他苦读 古典文学作品,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基础。

可生活的多灾多难袭击著这一家人,1899年初,纪伯伦的哥哥和小妹相继在美国病逝,在哥哥去世的同一年,母亲也去世了。

纪伯伦只好又回到美国,十五个月里,他相继失去3位亲人,并欠下了15000美元的债务。为了还债,纪伯伦和大妹玛尔雅变卖家中的财物,靠写文章、卖画、做零工来赚钱,纪伯伦在波士顿的老师戴伊得知了这个情况,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也就在这时,纪伯伦有幸结识了长他10岁的女校校长玛丽。

1904年,31岁的玛丽在家中举办宴会,邀请各个学校的老师参加,受到邀请的老师戴伊想借此机会,带着纪伯伦开开眼界。在一群装扮精致的男女之间,纪伯伦显得尤其格格不入,他的出现让有些人窃窃私语。作为主人的玛丽也注意到了纪伯伦,但她没有以貌取人,而是热情接待了他,并把他郑重介绍给客人们。

此后,相差10岁的两人结下了友谊,在玛丽的帮助下,纪伯伦的才华逐渐被发掘出来。看纪伯伦如此上进,但条件又十分清苦,玛丽终于忍不住对纪伯伦说:“如果你愿意去巴黎学习,钱的事不用担心,我来资助你。”纪伯伦兴奋之余又多了些忧郁,虽然玛丽家庭富有,但这一笔开支不小,自己又何时能报答得了呢

玛丽看出纪伯伦的心思:“相信你自己,你一定会成功的,等你巨集图大展时,也许我还有事需要你帮助呢”看着玛丽真诚的眼睛,纪伯伦不再坚持,不久就前往巴黎学习绘画。

分隔异地,两人开始频繁通讯,长期的交往,也让纪伯伦对玛丽产生了别样的情感,他对这个亦师亦友的女子越发依恋,于是萌生了共度一生的念头来。

婉拒求婚

1910年10月末,纪伯伦离开巴黎,怀着对玛丽的爱,第三次前往美国。一路上,他的眼前都是玛丽的影子,两人各个方面都能彼此理解,即便远隔重洋,他们依旧息息相通,这次回来,一定要向她表白爱意。

10月31日,纪伯伦抵达纽约,接着马不停蹄赶到波士顿,把行李交给妹妹玛尔雅后,便匆忙地去见玛丽。

11月1日,他们在波士顿会面并共进晚餐,诉说著离别日子里的一切,最后,纪伯伦谈到了婚姻,他正式向玛丽求婚了。

然而,玛丽在激动之余,变得犹豫了起来。其实,玛丽不止一次地想过这样的场景,可一想到自己的年龄,又不愿让婚姻生活束缚纪伯伦的艺术天赋。

这对于玛丽来说,是多么甜密而又痛苦的时刻啊!她度过了几个不眠的夜晚,最后终于决定拒绝纪伯伦的求婚。这在她1911年4月13日的日记中有生动感人而详细的记载:

今天,他刚一来我这里,我就抢在他前面说:“我有话说。”我犹豫了一会,接着又说:“我的心背叛着我的嘴,我的心责备着我的脑,但真理是要占上风的。”

他问:“你心里究竟在翻腾著什么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我说:“千好万好属于你,千坏万坏归于我!如果我流干了热泪,请你别在意。昨晚我一直在流泪。”

他焦急地大声嚷了三遍:“你哭了”他把我的手拉过去,贴在他的胸口上。我说:“我决不考虑结婚,尽管我焦渴的心向往著。”他目瞪口呆,我继续说:“我不是属于你的,我喜欢你,但纯洁的爱阻止我去安排你的未来。”是的,我的岁数比他大,他面前有漫长的日月年华,命运正向他展开双臂。

在玛丽拒绝纪伯伦的求婚之后,两人的关系非但没有就此破裂,相反,脱去了爱情羁绊的两人心灵更加接近了。

1911年4月,纪伯伦求婚受阻后迁居纽约,因为他感到在波士顿没有太大进步,而纽约是美国文学家艺术家荟萃的地方,对他来说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纪伯伦首先搬到瓦渥雷区164号,虽然住着简陋的房间,但他很快与布鲁克林与曼哈顿的 朋友们打成一片,他应邀给人画像,和朋友们交流 世界的讯息,去看画展,和艺术家、鉴赏家讨论出售画的价钱,上博物馆,做礼尚往来的应酬,读自己购得的和玛丽寄来的书,有时累病了又和疾病作斗争。

让他迷恋、激动和疲惫的事有多少啊!他从前一段围绕婚姻的感情纠葛中解脱出来了,他更爱生活了。5月,玛丽来到纽约与纪伯伦见面。

玛丽一直在生活上对纪伯伦慷慨相助,使他完全摆脱了日常生活的烦恼。在事业上,玛丽良好的文学鉴赏力和英语造诣,也使纪伯伦获益匪浅。在精神上,无论在通讯中还是面晤时,她总能理解纪伯伦对生活、社会、艺术的灼见。纪伯伦甚至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只有上帝、玛丽知道我的内心。”在保留至今的两人英文书信中,纪伯伦共写了325封信,玛丽写了290封。

在一则日记中,玛丽记录了自己婉拒纪伯伦求婚的原因:“对于纪伯伦,另有一份爱在等待他。这爱不同于他对我怀有的爱,这是神启之爱,并将结成他的婚姻。他最伟大的作品,将由这爱而产生;对于那场爱中的女子,我只是一个阶梯。我不想拥有纪伯伦,因为我知道:她正在某个地方为他成长,他也在为她而成长。”

心有灵犀的玛丽所预言的这位女子,不久果然出现在纪伯伦的精神世界里。如果说纪伯伦与玛丽的恋情更近乎友情,两人的关系虽然密切却也不免平淡,那么他与这位女子的爱情故事,则更为奇特,凄婉。

道理:人一定要有责任心,有爱心,勇敢的去帮助有困难的人,要真诚对待朋友,这样朋友永远都会在身边。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写给孩子的一部童话,也是她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生动讲述了小男孩尼尔斯骑鹅旅行的有趣经历,描绘了作者的祖国瑞典的美丽河山,书中还穿插介绍了大量瑞典的民间传说,让小读者在阅读中懂得了真诚、勇敢、友爱和爱国,并获得了丰富的地理和历史知识。

这部作品获得了巨大成功,为作者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现在已被译成50多种文字,还曾被改编为动画片。

创作背景:

1887年,一位名叫达林的师范学院院长请长期担任地理、历史教师的塞尔玛,写作一本以小学儿童为对象的通俗读物,向瑞典儿童介绍历史和地理。她创作时,心中有一个明确的意图:“为了教育瑞典儿童热爱自己的祖国。”从教育学观点出发,她认为“只有孩子们了解自己的国家,熟悉祖国的历史,才能使他们真正热爱和尊重自己的祖国”。

作者为了写好这部作品,历时几年访遍瑞典大江南北,认真搜集境内各种动、植物的详细资料,细心观察飞鸟走禽的生活习性和规律,并且在收集资料的途中也不忘对当地风俗、民间传说等故事的搜集,这样就极大的丰富了作品的真实性。

当别人都在追求真实时,谨记,无事为真。——《Assassin's Creed》

情人节刚过,一起来谈谈爱情吧!话说有一天,有个青年在散步。他路经一个墓地,发现有个美女死了,于是他去强吻了这尸体,之后他就与尸体幸福快乐地生活了。是不是很浪漫呢!

甚么,笔者要吃药?拜托,这明明是《白云公主》的剧情好不好!到底《白云公主》是王道的本格爱情故事还是只是患有性欲倒错的恋尸癖王子为了满足自己欲望而产生的恋爱假象?真的说不清,因为有些爱情的错觉与真正的爱情十分相似。这也许因为爱是疯狂的?一起看看下面这些到底是真爱或只是爱情的错觉吧。

一、移情的爱

移情的概念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指人会把自己过去生活中对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投射到现在与人相处上。在心理咨询中,特别重视来访者童年时对「客体关系」(通常是父母)的情感投射到咨询者身上的这一种移情。当然,移情也有其它情况,一个刚失恋的来访者在咨询时,会把对前度的情感投射到咨询者身上,例如骂咨询者是负心汉、骗子等。

一起来看一个电视剧常发生的例子:男主角的初恋爱人因意外死了,他突然遇到与其初恋外貌一样的女主角,所以男主角就开始特别留意女主角的事……最后他们就幸福快乐到一起生活了。其实男主角有可能只是把对初恋的感情投射到女主角身上,他爱的一直都只是他的初恋。

二、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爱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又叫人质情结,是指在犯罪活动中的受害者在接触加害者一段时间后,会对加害者产生感情和主动地帮助加害者犯罪的情况。精神分析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为一种叫「认同」的心理防卫机制,是婴儿为继续生存而对最强的人产生的情绪依赖。

这很变态吧,但是真的哦。人是会对那个天天鞭打他的人产生扭曲的「爱」的。如果本身有被虐癖,更会在鞭打中得到快感。当然,犯罪活动的例子与普通人的距离很远。所以举个比较常见的例子,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大多会包庇加害者。受害者觉得这是爱,但这其实只是因扭曲的情感依赖而产生的错觉。

三、感应性精神病性障碍的爱

感应性精神病性障碍指两个关系亲密的人产生相同的妄想。通常是一个主导者把其妄想有系统地强加到另一个人身上,使另一个人也有相同的妄想。

好吧,这的确有点可怕。但试想像一下,许多恋爱中的情侣都会一起幻想未来的生活、婚礼、子女。这是很正常、很浪漫的。然而不能否定地,这种幻想与上面的感应性精神病性障碍是有点像吧。两者间之差异大约就是感应性精神病性障碍是不正常版本的浪漫吧?

四、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的爱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指爱情会因外部压力,例如父母反对,而变得更坚定,爱得更深。其核心为选择自由度对选择物的好感度是有影响的,选择的自由度越大,对选择物的好感度越高。

这听起来好像没甚么问题,可是如果你爱上一个你父母很反感的人,你很爱他。有一天,你父母突然间十分支持你的恋爱。如果你之后开始慢慢地觉得他的吸引力转淡,你对他的爱可能只是建立于反抗自己父母的心理需要上。你真正爱的,可能只是选择的自由而不是那个他。

五、阿尼玛&阿尼玛斯的爱

阿尼玛和阿尼玛斯由卡尔·荣格提出,阿尼玛是男性潜意识之中由与女性相处经验而型成的女性性格,只有一个;阿尼玛斯就是女性潜意识之中由与男性相处经验而形成的男性性格,可能不只一个。值得一提的是,阿尼玛和阿尼玛是潜意识层面的,与意识层面的「理想情人」、「白马王子」可能有一定的不同之处。意识层面的理想情人是你觉得你想要的;而潜意识层面的阿尼玛和阿尼玛斯是你真正想要的。

如果男生对一个女生有一见钟情的感觉的话,有可能是男生把他心中的阿尼玛投射到这个女生身上。之后这男生又突然不喜欢这女生的话,很可能就是因为他发现这女生与其心中的阿尼玛有差异的地方了。当然,这是在潜意识层面中发生的,在意识层面中的分手原因可能就成了「你变了,你已经不像以前的你了」。其实那女生根本没有改变,变的是那个男生。

后记

当然,也有可能这些爱情的错觉会变成真正的爱。然而,更多的可能是爱情的错觉就只是错觉。「当天你说你会最爱我,他朝好好想清楚,只怕没那么多」这句许志安《会过去的》的歌词大概就能很好的说明爱情错觉的运命了。

(作者:农庄春阳)

最佳旅游时节:

5月-9月适宜

景点:

1、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北欧最美的建筑物,是斯德哥尔摩的象征。

2、斯德哥尔摩大教堂,瑞典国王加冕的地方,也是斯德哥尔摩最老的建筑之一。

3、皇后大街,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条著名的商业步行街,分为老街与新街,许多大商店都聚集于此。

4、瓦萨博物馆。

5、动物园岛。

6、老城区,北方的威尼斯,值得一游。

瑞典和瑞士芬兰的首都分别是什么的

瑞典的首都:

斯德哥尔摩

斯德哥尔摩(Stockholm),瑞典首都和第一大城市,瑞典国家 、国会以及皇室的官方宫殿都所在地

瑞士的首都

伯尔尼

伯尔尼是瑞士的首都,位于瑞士西半部领土中央偏北之处,仅次于苏黎世和日内瓦的第三大城市,伯尔尼州的首府。

芬兰首都:

赫尔辛基

赫尔辛基(Helsinki),是芬兰的首都,濒临波罗的海,是一座古典美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都市,又是一座都市建筑与自然风光巧妙结合在一起的花园城。

瑞典的首都是哪里?

斯德哥尔摩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王国的首都,全国最大城市和第二大港,位于波罗的海与梅拉伦湖交汇处,由湖海之间的14个岛屿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部分陆地组成。市区面积约200平方千米,其中水面占22%;人口65万,加上6个卫星城为145万。

斯德哥尔摩景色瑰丽,号称“水上城市”、“北方威尼斯”。从高空鸟瞰市区,只见水道弯弯,街路纵横,70多座桥梁把大大小小的岛屿连成一体。蓝天碧水,绿树白楼;车船并进,鸥燕齐飞。绚丽风光,画图难足。梅拉伦湖和海滨一带尤为壮丽。这里分布着数不清的岛屿,它们形态多变,景观各异。其中不少海岛是城市的别墅区。那里既有精雕细刻的传统木屋,又有富丽堂皇的楼阁,在苍松白桦的掩映之下如世外仙境,漂浮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

但是,这座美丽的城市,名字并不雅。斯德哥尔摩乃“木桩岛”之意。公元12~13世纪,在梅拉伦湖入海口的一个小岛上形成了一条由木房组成的小街。为了防止当时横行波罗的海的海盗的侵扰,人们在岛上筑起一座木头城堡,并在水中设定木桩,将小岛围起来。远来经商的外国人见之,戏称为“斯德哥尔摩”,此岛遂由此而得名。

斯德哥尔摩1252年始见文字记载,13世纪下半叶初具城市规模,1436年正式成为首都。16~17世纪,城区不断向南北两个方向扩充套件,逐渐形成今天的南马尔姆区和北马尔姆区。1923年开始出现高层建筑。从50年代起在周围陆续建起6座自成体系的卫星城。

请问瑞士和瑞典的首都分别是哪?

瑞士首都是伯尔尼

瑞典首都是斯德哥尔摩

瑞典首都是哪个城市

瑞典首都是斯德哥尔摩。

斯德哥尔摩:瑞典首都和第一大城市,瑞典国家 、国会以及皇室的官方宫殿都所在地。斯德哥尔摩位于瑞典的东海岸,濒波罗的海,梅拉伦湖入海处,风景秀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瑞典首都

中文名 英文名 机场三字程式码

斯德哥尔摩(首都)STOCKHOLMSTO/ARN

海尔辛堡HELSINGBORGAGH

哥德堡GOTEBORGGOT

延雪平JONKOPINGJKG

马尔默MALMOMMA/MMX

北雪平NORRKOPINGNRK

瑞典国际特价机票 廉价机票 境外机票

网站 GZTAIR

电话 020-36555581

参考资料:

瑞典国际特价机票 廉价机票 境外机票

瑞典属于哪个国家

楼主,你好,瑞典属于全球195个 国家之一,属于北欧五国之一,经济高度发憨,福利政策、男女平等、人权、清廉等均为全球前列,不过近几年因为绿色nm问题而犯罪率大幅度上涨。

斯德哥尔摩 瑞典首都

斯德哥尔摩(瑞典语:Stockholm),瑞典首都,当地华人有时称其为斯京,斯德哥尔摩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故乡,是瑞典的政治、文化、经济和交通中心;它位于辽阔的波罗的海西岸,坐落在梅拉伦湖入海处,风景秀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在北欧三国中,斯德哥尔摩是岛屿最多的城市,算上郊区的岛屿,共有24000个,被称为“北方威尼斯”。

瑞典的五大城市是?

瑞典首都,最大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波罗的海西岸、梅拉伦湖(488平方公里)入海处。地当全国海岸线中点,陆上可通过梅拉伦湖沟通广大内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城市面积211 3平方公里,其中内陆水面 占12 7%,人口65 1万;包括周围19个市政区的“大斯德哥尔摩”,面积6494平方公里,人口达141万(1984)。

瑞典第一大港——哥德堡

“瑞典的首都是斯德哥尔摩,而最美丽的城市是哥德堡。”如果你有幸到瑞典一游,导游**一定会向你推荐哥德堡。

事实上,哥德堡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她还是瑞典的第一大港和第二大工业城市,也是斯堪的纳维业半岛上的第一大海巷。

哥德堡坐落在瑞典的西海岸卡特加特海峡,约塔河的出海口,全市人口约70多万,是一座风光秀丽的海港城。哥德堡港终年不冻,成为瑞典和西欧通新风气主要港埠,瑞典全国对外贸易的货物有相当部分是从这里启运的,整个城市终年呈现著一片繁华和繁忙景象。因为哥德堡地处哥本哈根、奥斯陆和斯德哥尔摩三个北欧国家首都的中心,有450多条航线通往世界各地,是北欧的咽喉要道,在它方圆300公里以内是北欧三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故哥德堡有“瑞典的利物浦”和“瑞典西部视窗”两个别称。

第三大城市——马尔默

马尔默位于瑞典的斯堪尼亚县境内,隔厄勒海峡同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相望,两城仅距26公里。马尔默是瑞典南部的重要港城、海军基地和交通枢纽,是瑞典的第三大城市,人口约48万。

马尔默源出古斯堪的纳维亚语,意为沙地或沙谷之岛。该城建于12世纪,原属丹麦,1658归属瑞典。1775年开始建为港口,1903年又进一步扩建。

马尔默市区现分为两部分:一是濒临海洋,并为运河环绕的老区;另一部分是向腹地延伸的现代化新区。城市建筑具特色,市 是幢荷兰文艺复兴式样的建筑。圣彼得大教堂是哥特式的建筑。城中还有许多16世纪时的精美建筑。

文化古城——乌普萨拉

地处瑞典东部、斯德哥尔摩的正北方,濒临费利斯河和梅拉伦湖。城市四周有肥沃的田野、茂密的森林,景致优雅清新。人口约30万。城市交通发达,有铁路南与首都斯德哥尔摩相接,北与海港耶夫勒相连,还有飞机提供便利的航运,有些重要会议也经常在此召集。

乌普萨拉曾为瑞典旧王朝的故都。12世纪时,瑞典各公国经常在此召开会议。它也是当时著名的宗教圣地,北欧最古老的乌普萨拉教堂就建在此城。但是后来,城市慢慢地向邻近的一个渔村发展,至13世纪后半叶,此渔村已成为乌普萨拉新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今日的乌普萨拉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向四周扩充套件而成。

北方旅游胜地——基律纳(Kiruna)

位于罗萨湖憨岸、北极圈以北140公里处的基律纳是瑞典的主要旅游城市,也是世界大铁矿中心之一。因地理条件所限,这里的人口不多,只有不足5万人。

“基律纳”是拉普语,意谓“北极松鸡”。早年这里曾是拉普人放鹿的荒山野岭。19世纪30年代在基律瓦拉山发现蕴量丰富的铁矿,但直到1899年铁路通车、铁矿加以开采,这里才迅速发展起来。

现在,基律纳已成为瑞典主要旅游城市和现代化矿山城市。每年6月份,基律纳的太阳昼夜长在,游人纷至沓来,竞相看奇妙的“半夜太阳”。人们还可一睹拉普人放鹿、套鹿的情景。冬季白雪皑皑,基律纳一带又成为滑雪爱好者的驰骋佳所。若天公作美,人们还能欣赏到神骑壮观的北极光。

瑞典首都一年四季的气候都怎么样?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冬季:十二月至三月,冬天多雪,寒冷,给斯德哥尔摩带来白茫茫的雪景,白日短暂,给斯德哥尔摩带来神秘的光亮。气温一般在+2℃~-7℃。

春季:四月至五月,气候多变,夜晚越来越亮,有时你尚未及体验春天,夏天就已降临了。气温在+5℃至+15℃ 。

夏季:六月至八月,瑞典夏天比人们所期待的还要好,经常是连续多日的晴朗温暖天气,一般气温在+25℃ 以上,夏天日光充足,昼长夜短,六月和七月的初夏都没有全黑的夜晚。

秋季:九月至十一月,多为秋高气爽之日,斯德哥尔摩披上了五彩缤纷的秋装,气温在+5℃至+18℃。夜晚较凉。

瑞典的首都是哪个城市?

斯德哥尔摩瑞典第一大城市,瑞典国家 、国会以及皇室的官方宫殿都设在此。位于瑞典的东海岸,濒波罗的海,梅拉伦湖入海处,风景秀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市区分布在14座岛屿和一个半岛上,70余座桥梁将这些岛屿联为一体,因此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誉。斯德哥尔摩市区为大斯德哥尔摩的一部分。从13世纪起,斯德哥尔摩就已经成为瑞典的政治、文化、经济和交通中心。斯德哥尔摩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故乡。

我个人感觉应该不属于爱情,属于同情吧,及时是爱情也是过度同情畸生出的爱情;总的来说这也是一种感情啊,只不过是一种心理上的病变而已;当然这只是我私人的见解。

专家深入研究: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遇上了一个凶狂的杀手,杀手不讲理,随时要取他的命,人质就会把生命权渐渐付托给这个凶徒。时间拖久了,人质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自己都会觉得是恐怖分子对他的宽忍和慈悲。对於绑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惧,会先转化为对他的感激,然后变为一种崇拜,最后人质也下意识地以为凶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

这种屈服于暴虐的弱点,就叫“斯德哥尔摩精神症候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425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