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两种曲线

人生的两种曲线,第1张

听《得到》万维钢老师的“两种曲线”笔记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总是羡慕一种人,他们都具有这样的特性:总能获得上帝的眷顾,获得最优质的资源和运气,并能在关键时刻获得贵人相助,克服各种难题,达到人生巅峰。同时,又能鬼使神差的规避各种不利于自己的风险,或者让风险限制在自己可控范围内。这简直就是人生的核心算法。

       大家想必都羡慕这样的人生,而这样的人生选择实际是有规律可寻,甚至有数学模型来表达的。这个数学模型,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反脆弱曲线。

       要讨论曲线,我们先了解下什么是非曲线,也就是线性的:比如:一斤萝卜10元,那么10斤萝卜就是100元。类似这样结果随着初始参数的变化等比例改变的,这样的曲线叫线性的。而所谓曲线,也就是初始参数的变化,会带来结果不规则的,不成比例的变化。比如,我们吃一碗饭,觉得很舒服,但吃十碗饭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引起不适了。这就是曲线。 

       我们的人生,大都是曲线的模型,就好比我们投入很大的精力在一件事情,但结果却收效甚微。而有些人却使了些巧劲,却获得了很大的成果。 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你的投入和你的收效不成比例。 

       人生就是形如上述的两种不同际遇,而这两种际遇却对应着两种不同的曲线:一种是脆弱曲线,一种是反脆弱曲线。

什么是脆弱曲线?

       所谓脆弱曲线,它是形如上凸下凹的曲线(如图),这是一个边际效应递减的曲线。比如,你喝一瓶酒觉得很舒服,但你如果一次喝十瓶酒,你的感觉并非是喝一瓶酒的十倍好,甚至有可能会更糟糕。这种上行利益有限,而下行危险无底线的事情,就是脆弱曲线。这种脆弱的东西,容易出现黑天鹅事件;如果判断是边际效应递减的事,若不是你的义务,能躲就躲。

什么是反脆弱曲线?

       所谓反脆弱曲线,它是形如上凹下凸的曲线(如图),这是一个边际效应递增的曲线:比如,我们从事一个行业刚入门的时候,一开始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才能做好一件事,但等我们技艺纯熟的时候,我们做事的效率就提升了,甚至还能有创造性的成果,而且只要我们聚焦这一行,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受益匪浅,所谓的十万小时定律,也就是这个道理。这种上行的利益无限(不封顶),而下行危险是有限的的模型,就是我们要倡导的反脆弱曲线。

       对于脆弱的东西,那些边际效应递减的事情,我们要把输入弄的均匀一点。举个例子,比如喝酒,一天喝5瓶白酒,就直接进诊室了,但如果你每天喝一小杯,2个月喝完5瓶酒,就不会有问题。只要投入不极端,就不会出现“质变”的效果,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再比如说城市交通。如果总共有20万辆车要上路,你希望它们分布得均衡一点,最好第一小时上10万辆,第二小时再上10万辆。而如果第一个小时上9万辆,第二个小时上11万辆,那第一个小时并不会降低多少通行时间,而第二个小时就有可能发生堵车。这是因为到了一定的临界值,堵车的下行风险会不成比例地增加。

       我们说广撒网有利于发现机会,但撒网只是第一步。发现好的方向,你得让它成长才行,否则你无法收割利润。学习是个反脆弱的过程,你得保持开放的态度对什么都愿意了解,但是你不想给每个领域平均分配学习时间。把大部分时间用于一本特别难的书,你才能有巨大的收获。你需要大胆地开始,无情地放弃。看到一个未来利益可期的,甚至无上限的事情,就应该一开始聚焦投入,持续输出,不久就会逐渐收到成效,直至后面产生正反馈,影响和提升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生活中寻找这两种曲线。增加一点点投入,它的输出是边际效应递减,还是边际效应递增的?它的风险和利益是怎样的一种不对称性呢?只要识别了这个关键的收益点,就可以大胆的按照两种曲线的应对策略,最终成为人生赢家。不过,一切一切的前提,在于开始行动的那一刻,以及不遗余力,持之以恒的决心。

       总而言之,边际效应递减的东西是脆弱的,我们应该小心;边际效应递增的东西是反脆弱的,我们要加以利用。

有两条曲线,知道了就让人放心不下。

一条是描述随机变量分布规律的,叫做正态分布曲线,另一条是幂律分布曲线。

所谓正态分布,是说数据中的大部分都接近平均值,极端好和极端差的很少。人的身高、体重、智商就是典型的正态分布。

比如智商,随便找一群人测试,如果横坐标是智商值,纵坐标是此智商值的人数,把统计结果标注在图表上,只要人数足够多,智商分布就会呈现出中间高,两头低,像钟一样的曲线。

按照统计的「68-95-997原则」,如果把所有人的平均智商设定为100,然后向右、向左智商加减15分,那么将有68%的人,智商分布在85-115之间,3%的人智商会超过130,智商高于145的人,只有01%。当然,智商低于70的,也只有01%。

正态分布说明, 从人的硬件条件上看,大家其实差别不大。

幂律分布又叫帕累托分布,经济学家帕累托观察真实世界时发现,财富总向少部分人处聚集,如果横轴是财富排名,纵轴是财富值,那幂律分布线是一条急速下降,再缓慢收敛的曲线。

比如世界上80%财富被被20%的人拥有,而这20%的已经挺富裕的人中,又有20%人占据了富人里80%的财富。一战前的英国,最富有的1/10家庭,总资产甚至占据全国资产的92%。2015年,全球最富有的85个人,财富相当于排名后50%的35亿人口的财富之和。

幂律分布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互联网的网页那么多,大家经常点击的就那么几个,20%的页面就能满足80%的需求;投身娱乐圈,一线明星与尚未出名的相比,收入差距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你去做直播,带货能力恐怕永远也无法超越罗永浩、李佳琦

这就奇怪了,既然大家都是差不多的人,为何最终取得的财富、掌握的资源、获得的关注差距如此之大?

问题的根源,在于事件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和影响的。

如果影响结果的事件,是 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相加 ,那结果就是正态分布。

比如人的身高至少由180个基因共同决定,有的决定小腿多长,有的决定脖子多长,而身高是所有这些因素相加之和。

但这些基因不太容易完全发挥出色,或者完全发挥失常,综合起来,大部分人身高就比较平均,像姚明或者是《冰与火之歌》里的小恶魔,那都是极端特例。

如果 不独立事件相互影响,把这些变量相乘 ,结果就是幂律分布。

比如财富积累,如果有钱,钱就会成为资本,流动到利润更高的领域,攫取更多财富,你就变得更有钱;一开始关注度比较高,就会引起更高关注;大家都在看《长安十二时辰》,你马上也想一探究竟

为什么我们不能预测地震?因为地震就是幂律分布,地壳相互作用挤压,岩浆流动,变量特别多,这些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牵一发动全身,导致即使小震不断,也无法得知什么时候会来个极端大的。

还有牛校之所以牛,不是老师牛,而是学生牛,学生天然素质高,老师也容易教出好成绩,继而成就名校,吸引更多牛学生。

就像乔布斯,用人只选A类人才,因为只有A才能吸引A,用B只能吸引到C。

幂律分布的世界,是个马太效应横行,赢家通吃的世界,就像老子说的,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但是人之道,却是损不足以奉有余。

即使大家硬件差不多,但如果你身处幂律领域,可能大富大贵,也有可能一贫如洗。

以前我特别喜欢央视一档名叫《致富经》的节目,偶尔调到就会一直看完。节目主角都是普通人,甚至还稍显落魄,但机缘巧合下他开始养猪或着其他什么,虽会遇到挫折,但经过农技站帮助,最终获得市场高额回报,造福一方。

这就是农业版的英雄之旅啊。时至今日,我还常遭老婆嘲笑,我不忿,谁年轻时还没做过凭劳动和汗水养猪致富的梦?

但现在想来,这注定是黄粱一梦。在充分竞争市场,低垂的果实早被摘走,剩下的都是坑和陷阱,即使成功,那也是极端特例,就像你发现一桶油竟然只要001美元,抄个底买它个1万美元,待睡一觉醒来,却发现欠了银行几千万一样。

想要大富大贵,得选对行业。集中度不高的分散的市场,看似遍地都是机会,却注定只能赚点平均利润,因为这是正态分布领域。

比如餐饮,即使你有独门秘籍,把一道菜味道做出天际,大家梦中都流口水,但在固定时间内,你能服务的对象也十分有限,时间成本限制了你滑动到曲线右边。

服务行业基本如此,理发师、汽车维修、医生、律师哪怕水平再高,能接触的客户也就那么几个。

但假如理发师开个直播,医生做个在线讲座,律师复制粘贴律师函,把事业做成作品,它就脱离了时间束缚,开始自我繁殖,优先连接起来。

如果我女儿以后同时喜欢画画和音乐,那我一定要建议她选择音乐,因为音乐作品能大规模生产交付,它生长在幂律世界。

但幂律世界可不是那么好混。

就像那条急速下降的曲线,你有可能走入上游,但还可能变成长尾。

谁都知道要努力,要奋斗,但这里还有原始积累和运气成分,这些无法控制。

富人的孩子都在学啥?学做选择决策,学结交朋友,学怎么判断趋势,精英家长打小就把孩子带入各种社交场合,让他们借助父母优势放大自己的努力。

不服气吗?随便举个例子,就如全中国那么多英语出色的小孩,但谁能像黄多多一样,有机会和斯皮尔伯格谈笑风生?富二代早已发出灵魂拷问:我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十年寒窗苦读?

所以普通人,还是适合呆在正态分布的领域,为何?因为好混,存活机会更大,平均水平上下就能糊口。

就像把全中国公务员的「工资」排个名,你肯定在中间晃荡,是那大部分的68%,不用996,你也可以按时下班回家带娃。

不过,这样的环境会最终会泯灭人的斗志和野性。「给多少钱就干多少活吧,我的付出对得起这份工资」而不再考虑这个想法是对是错。

这就是正态分布工作的弊端,日子久了,所有工作都是重复劳动,它占用了你全部时间,就算把工作当成作品精心雕琢,也不太可能有什么幂律结果。

所以,身处正态分布里,心态很重要,要随时提醒自己,这就是「普通人的常态啊」,然后,再追求点额外的「意义」。

比如,只跟自己死磕,既然精力有限,那就在自己的产出中提高良品率。提高良品率,就是在总量、标准差不变条件下,把曲线右移,说人话就是提高自身实力。

工资都不算啥,能力提高才值钱。

比如,只把精力重点投放在工作的高价值领域,然后其他时间回归家庭。

在20%的重点领域专注地用力,还要持续抓重点,才能抓住效率的关键。 每个领域都分配精力,不符合幂律定律,是战略性失误。

而所谓高价值,无非是那些有点难度的事。在一个正态分布的环境,这样的事非常好找:遇到老虎怎么办?跑得比同伴快一点。

选对领域,专注努力,等待运气,人生啊,还真是有点难。

参考:

1万维钢《怎样增加优异数》《标准差和人生哲学》

所谓微笑曲线,是指一个向下的曲线紧接着是一个向上的曲线,相当于是类似于一个U型,它在基金定投领域,也被广泛引用。

有过长跑经验的人就会知道,在赛程过半的时候,人的体能会遇到一个极限,也就是所谓的瓶颈期,那个时候是特别难熬的一种状态,体力越来越不够用,这个时候就达到了所谓微笑曲线的最低端了。

有些人顶不住就半途而废了;也有些人咬牙靠意志力坚持到了最后。

所以结局怎么样,其实都是每个人的选择,人生的发展方向,其实关键在于一次次的选择。

人生中,其实处处存在各种微笑曲线,无论是锻炼、学习技能、关系维护、还是投资,哪怕你有过一次突破微笑曲线的经验,对于我们下一次、每一次突破人生中各种困难,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所以一定让自己真正至少经历过一次这样的微笑曲线,虽然过程看似是坎坷的,但结果是美好的。所有美好的东西,说到底都是要时间去浇铸……

在几何学里,有一个概念叫最速曲线,指的是两点之间,虽然最短的是直线,但是从高点到低点最快的,却不是直线距离,而是有一条最速曲线。

很多人认为自己没有赶上好时候,错失了很多机会,其实按照最速曲线的理论,入场迟一点不要紧,因为你是站在最速曲线上,一定能与别人同时到达终点。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指的就是最速曲线的道理。很多人都能后发先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磨刀,看起来比别人慢了许多,但最后你要想的时光都会给你。

曾经有一篇文章:最糟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一个人只要努力了,最差的结果只不过是大器晚成而已,又有什么了不起?

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事,都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很多人会对自己的人生感到失望、感到生活过的不如意,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你要的东西,岁月都会给你,所以,别急,慢慢来。

在人生的历程中,有的人可能会速度快一点,有的人相对慢一点,这都不是问题,只要你是沿着正确的道路在前进,就一定能走到自己设定的目的地。

有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更多时候是在原地打转,漫无目的地瞎逛,结果浪费了自己的大好时光,最终一事无成。

也有一些人,少年得志,人生过得十分惬意,但往往在步入中年以后,遇到了人生的大挫折,从此一蹶不振,没有推倒重来的勇气和魄力。

年轻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看不到未来之路的迷茫和困惑,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挫折,但只要自己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往下走,哪怕慢一点也没有关系,最终一定会走出自己的路。

所以,在年轻的时候,多试试自己的路,多尝试走出自己的人生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曾经有人随机抽取了40名小学生,通过近30年的观察,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当初明确知道自己的理想,并能够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走下去的人,比当初没有目的的人,成功的概率要大得多。

成功并不缺少方法,也不缺少动力,只是因为你比别人少了对于未来的规划,在实施的过程中就会少了许多动力,最终导致结局的差异性。

许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迷茫、会困惑,是因为我们心中缺少信仰,缺少支撑自己前行的动力,很多人会原地踏步,甚至会倒退,这导致了许多差异。

心中有理想的人,是非常坚定的,他知道自己每一步该怎样走,知道自己的人生之路如何设定,在自己的人生道理上就不会迷茫,不会被外界的诱惑所困扰,能坚定地按照自己的既定步伐勇敢走下去,并最终有所收获。

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也会存在各种差异,但无论生活给予一些人怎样糟糕的开局,只要有坚韧的毅力和人生规划,就一定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一条曲线 一种人生

弯曲构成一条曲线,而起伏却构成了一种人生。曲线是人生,而使他的人生无此波澜的力量又是什么呢?静静的,我走进了他的曲线。

夜深了,家中的人都睡去了,就连天上的星星都慵懒着不肯在多眨一眼。他独坐在木桌旁,手捧一本厚厚的文书,接着微弱的灯光,细细品读着,若有所思。他要考进士,要做官。四周战事以起,生活如此困苦,一身才名,胸怀大志的他,又怎能在几间茅草屋中苟且偷生?奋斗——拴在了他人生曲线的起点。

站在华丽的宫殿中,他兴奋着,踌躇满志。多年的努力,让他的抱负终得实现。他不敢有半点怠慢,为了人民的利益,他积极参加着革新运动。官员们贿赂他,蕃镇割据势力恐吓他。然而,大丈夫一身正气,又怎能如此屈服?坚定的目光背后是满腔的怨恨和不舍。马鞭抽响了,也震动了他的内心。繁华的长安城,没有它的立足之地,满心的志向没有是战的舞台。苦闷——结在他人生曲线的谷底。

寺庙的钟声已经响起,像送走亡灵的哀乐。他悲痛欲绝,慈祥的老母就在这个凄苦的地方,悄然离世了。是悔恨?还是无助?在永州这个无人问津的地方,受着政敌们的侮辱诽谤,人身攻击,他放弃了吗?没有!信念——扯起他人生曲线的又一次抖动。

朝廷的诏书又要召见他了,他满怀愉悦。十年的辛酸等待终于换来了今日重返故土。可谁又想到仅隔几个月,他再度被贬谪呢?溪水带着他的延伸、留恋,缓缓的流淌。刚强——拴在他的人生曲线上。

既然无力献身于朝廷,他选择了造福一方。起早贪黑,他日也不敢松懈。抓教育,植树木,放奴隶,他尽自己全力为百姓造福。朝廷的诏书又来了,可他却没有收到。带着一腔悲愤,他走了,离开了这个让他痛苦的人间。绝望——无情的横在他人生曲线的终点。

他便是柳宗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895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