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兰杜兰乐队的相关评论

杜兰杜兰乐队的相关评论,第1张

杜兰杜兰乐队音乐曲风与他们在80年代的新新造型般,独特、诡异、大胆,也深受人们异议。新浪漫主义者认为他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乡下人,朋克乐手们认为他们的音乐毫无意义,但杜兰杜兰在音乐上的坚持、创新,使得他们逐渐被人们接受,榜单的成绩证明了这一点。然而D

uranDuran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还是他们MTV的创意。记得他们曾被誉为“现代艺术的视觉领域的挑战者”,在80年代初的英国着实掀起一阵“Duran热”。这些作品后现代/未来主义色彩浓烈,拍摄手法、角度标新立异,成为后来许多MTV导演借鉴、仿效的对象。或许从这方面而言,他们更配得上“先锋”的称号。

楼上几位也太不厚道了,尤其是1楼,什么风格都上来了,楼主要的是blues rock的东西,我最爱的音乐风格,我给楼主说说!!

Blues-Rock(蓝调摇滚)

很多早期的摇滚是基于蓝调的,但是直到60年代后期,蓝调摇滚仍没有完全发展为一种被认可的流派。蓝调摇滚着重于两种明确的特征---传统的三和弦蓝调歌曲和乐器的即席创作。结合了小型爵士乐队和摇滚不断扩大的喧闹特点,传统的蓝调摇滚---像Cream那样由Alexis Korner 和John Mayall的传统的英国蓝调风格而来的乐队,又如美国the Paul Butterfield Blues Band和 Canned Heat—也尝试着演奏在爵士唱片和蓝调演唱会中司空见惯的长的即席创作。这种混血儿很快就流行起来,与此同时很多乐队立刻开始模仿他们,甚至比他们更喧吵和更多的重复段。在70年代早期,蓝调摇滚和硬核的界限越来越不清晰了,像以爵士乐为基础的ZZ Top就吸取了专辑摇滚作品的表演手法用以模糊他们的蓝调根源。不论如何,蓝调摇滚逐渐远离了硬核,并且有一部分的乐队仍继续演奏,重写和创作歌曲按照蓝调的标准。在80年代和90年代,蓝调摇滚比6,70年代更为坚定,即使当如Fabulous Thunderbirds 和Stevie Ray Vaughan这样的乐手玩弄起了摇滚演奏者身份。在80年代,蓝调摇滚已经成为像蓝调一样被认可的传统。

R&B的全名是 Rhythm & Blues,一般译作"节奏怨曲"。广义上, R&B可视为“黑人的流行音乐”,它源於黑人的Blues音乐,是现今西行流行来和摇滚来的基础,Billboard杂志曾介定 R&B为所有黑人音乐,除了 Jazz和Blues之外,都可列作 R&B,可见 R&B的范围是多么的广泛。近年黑人音乐圈大为盛行的 Hip Hop和 Rap都源於 R&B,并且同时保存着不少 R&B成分。它衍生了多种不同音乐类型,如我们熟悉的Rock'n'Roll,Disco和Rap,都可算是由R&B发展而成。

怨的起源——蓝调

R&B的前身,出现在40年代的美国黑人区。

那时,负担得起多姿多采娱乐的人不多,热爱音乐的黑人就喜欢茶余饭后聚集街头,以结他和口琴等简单乐器玩奏音乐,一抒生活、工作、离乡别井等种种感受。这就发展出蓝调(Blues)——R&B的前身。

随著录音带的发明,和越来越多的小型电台出现,蓝调音乐开始跳出黑人圈子,在芝加哥流行起来。不知是否因蓝调音乐说愁说得太久,乐迷都渴望听到节奏感强、调子节拍明快,内容又不太悲伤的蓝调歌曲。

乐手们顺应大众口味的转变,在作品中加入钢琴、鼓、色士风和当时的超新科技——电子结他,让听众可随著这种节奏感(Rhythm)强的新派蓝调音乐(Blues)起舞,成就了经典的「节奏怨曲」。

新鲜节奏感

50 至60年代重要的R&B乐手有Ray Charles、Ruth Brown和The Drifters等。听他们的经典作品,会发现跟我们熟悉的R&B音乐,如周杰伦、宇多田光等,大大不同。但就音乐元素而言,它们还是有不少共通点。最突出的,就是节奏部份。

大部份的R&B作品以4拍为一小节,12节为一段落。有别於传统的白人流行音乐,节奏怨曲强调一节中的第2和第4拍,是种很新鲜的节奏效果。

音质多变化

不论歌声或乐器的音质(timbre),都会有很大变化。

音质就是声音的「质地」。听到《烂泥》,我们会觉得许志安唱得很悲惨;而木童笛的声音,很多时则会给我们一种很活泼的感觉。这就是不同歌声和乐器的音质所带来的效果。

在R&B作品中,如周杰伦的《斗牛》或《娘子》,我们都可很容易地发现,不论在音乐或声线运用上,始段和副歌部份都有明显不同的处理。

歌声和乐器部份经常互相呼应——在R&B歌曲中,当歌手唱出某几个音后,音乐部份或和音歌手会重复再奏/再唱那几个音,像「有问有答」,又或做成「应声虫」似的效果。

R&B另一特点是,多次重复一些乐句、句子。就如《龙卷风》中连绵不断的「我不、我不、我不」,便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希望楼主满意哦。

身为Beyond吉他手的黄贯中您可能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身为汗乐队的领导者兼独立厂牌北极熊制作老板的黄贯中,您又了解多少?

1985年黄贯中加入Beyond乐队,在音乐理念上深受黄家驹影响。1993年黄家驹意外身亡,Beyond乐队进入三人时代,黄贯中带领着Beyond乐队延续黄家驹的理念,为Beyond未完成的理想继续奋斗。1999年Beyond宣布暂时分开发展,黄贯中开始以个人姿态进军乐坛。

2000年与恭硕良(鼓),麦文威(低音吉他),夏健龙(吉他)等人组成汗乐队,签约环球唱片公司。

2001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Yellow Paul Wong》,国际化班底的制作,风格广泛。封套内页构思非常大胆,把特首董建华的嘴和鼻用红色画成小丑模样,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与LMF合作的主打歌“香港一定得”是一首脏话歌,歌词骂尽香港官僚,而这首歌也遭到香港政府全城禁播的封杀。《Yellow Paul Wong》结尾与英国新浪漫乐队Japan的低音吉他手Mick Karn合作的四首歌(《香港晚安》,《有路》,《贯中的动物园》,《废墟》)是整张专辑的核心之作。特别是《贯中的动物园》中Robert Fripp式结他演奏加上Mick Karn的Fretless Bass演奏,层面深远广阔,是一首很具实验性的纯音乐。总体来说《Yellow Paul Wong》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是一张非常优秀的专辑。同年,黄贯中成立Polar Bear Studio。

2002年公开反对香港立法23条,推出个人专辑《Play it loud》。同年成立独立唱片公司polar bear,肩负起香港乐队复兴倡导的使命,并从此一直不计成本地帮助香港地下乐队,致力于推动香港本土音乐的发展。

2003年成为全球首位获邀请任美国著名结他品牌Ovation木结他代言人的华人。

2004年获美国著名结他品牌Fender指定赞助;美国著名结他品牌Ovation为其生产全球首支以华人结他手为名的木结他Ovation <黄贯中> 型号。同年以Polar Bear Production名义推出《我在存在》大碟,主题曲《我在存在》哲理浓郁,对人存在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2006年签约中国华纳唱片,正式进军国内市场。

2007年带领香港一众地下乐手和独立音乐人举行一连两天的Let’s Fight演唱会,坚决与香港主流音乐圈斗争到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000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