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死后100多年里,会成为艺术圈的顶流网红。
《向日葵》 1887年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很多人说看不懂梵高的画,到底好在哪里?我觉得吧,一方面信息时代,我们每天被各种高清视频包围,见过太多美景美女,眼睛早就变钝了。另一方面,我们的美育实在不够,艺术鉴赏还停留在画得像不像的阶段,自然无法领悟梵高画中的美,那种热情狂烈浓缩艺术家生命的美。
梵高的艺术人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半生,梵高用深沉浓郁的色彩表达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怜悯,满身是泥的矿工,贫穷的农民。善良的梵高在得不到家人支持,失意灰暗之时依旧不忘关怀那些在生活中挣扎的劳苦大众。梵高用泥土般漆黑的色彩和写实的画法表达自己的慈悲心。
《吃土豆的人》1885年 荷兰阿姆斯特丹 梵高美术馆
1886年,梵高来到巴黎,像每个进城务工的小人物一样,梵高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喜悦接受城里的一切,出入艺术沙龙和酒吧,爱上日本文化浮世绘,画面的色彩也明亮了起来,这期间他结交了很多艺术圈朋友,包括那个让他疯狂的好基友保罗高更;导师般的人物毕沙罗,梵高的“点描画法”深受毕沙罗影响;还有善良有爱的颜料画商,唐吉老爹,梵高曾为他画过肖像画。
《唐吉老爹》 1887年 法国巴黎 罗丹博物馆
梵高渐渐找到了自己的风格,这期间的生活依旧穷困潦倒,全靠弟弟的救济,提奥无条件支持着梵高的艺术梦,支援他生活和买颜料的费用。
《蒙马特菜田》1887年 荷兰阿姆斯特丹 现代艺术博物馆
1888年,梵高来到阿尔,从小镇走向城市,又从城市回归到农村,他简直爱死了阿尔,炙热的阳光,翻腾的麦浪,滚烫的向日葵,梵高的内心在燃烧,这里值得他逗留一生,他住了下来,开启了艺术生涯最绚烂的时期。阿尔这个法国南方的偏远小镇,注定与梵高的名字一起永留艺术史册。
《12只向日葵》1888年德国慕尼黑新美术馆
梵高的后印象风格是他在生命的最后三四年形成的,27岁开始画画,37岁离开人世,梵高仅用了10年时间走向职业巅峰,展现了惊人的天赋。梵高在阿尔居住期间没有朋友,村民把他当作一个神经病怪物,对他只有冷眼和偏见。梵高的心在痛苦中煎熬,色彩在画布上燃烧,内心的激情一触即发。
《太阳下收割的麦田》1889年 荷兰 梵高美术馆
评价一个艺术家的成就须结合时代背景,以梵高《星月夜》为例,1889年的作品,可以想象一下,1889年的社会文明发展和大众主流审美在什么程度?结合时代背景看艺术的本质,才真的了不起,梵高的艺术造诣超前。
《星月夜》1889年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基本技法对于大师而言,不是最重要的,透过画作表达的艺术家眼中的世界,才是艺术价值的核心,提供我们观察世界的不同眼光和纬度。
“古典主义”绘画流派以伦勃朗为例,在没有相机的年代,艺术家注重的是形体和轮廓,强调精微的细节和逼真的明暗色调,如同照片般纯粹写实,体现油画艺术的高超技法。再比如提香·韦切利奥,达芬奇等,那个时期的画家就相当于皇家摄影师,专门为教皇天皇这样的顶级客户画肖像,画出人物的精气神是很重要的kpi考核指标。
《保罗三世》提香·韦切利奥
从“印象派”开始,绘画强调艺术家的主观观察,以自我描绘客观的自然,不再一味追求逼真,不再纠结像不像。(这个年代欧洲已出现照相机技术)
学画的人都知道,不同光影对物体固有色的起伏变化,不同亮度对色彩的冷暖影响。后印象派画家透过光观察万物,阳光,星光,灯光,烛光,各种光,可以说印象派是光的艺术,大家比较熟悉的莫奈《日出印象》,这幅日出是莫奈眼中晨雾里的朦胧世界,可以说,印象派很浪漫。
《日出印象》莫奈 1872年
说回梵高,热情澎湃心思细腻的梵高,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光的能量,并把这种能量流动实现在画布上,在梵高的眼里,光不是静止的,是具象变幻的。
1889年,梵高画下《星月夜》,黑夜在幻觉中旋转。梵高赋予了星辰生命力,光在卷云的漩涡里奔涌,“一切沉浸无言,而又万千奔流” 。这个麦田怪人在长期的孤独压抑焦虑中,住进了精神病院,讽刺的是,这幅艺术史上最辉煌的作品,竟然是在精神病院完成的,没有人理解梵高。
我们小时候,一定天真的问过父母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天上的星星会动?” 长大才知道,宇宙万物本就在高速运转。斗转星移,微光氤氲,梵高把所有的狂热倾注在画里,有人说这幅画是在梵高精神病发作的时候完成的,星夜与梵高一起发了疯。我认为不是,一个精神病人拿起笔都有困难,又怎么画出这样精准的笔触?每一笔都有方向。梵高也许根本没有得精神病,只是孤独太久,长期的压抑让他彻底崩溃了。
终其一生,梵高都未得到主流艺术界的认可,卖出的画寥寥无几,活在拖累弟弟的愧疚中,活在世人的误解里,最终,梵高用一把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神秘博士》其中一集,博士冒着修改历史的风险,带着梵高穿越到2010年的巴黎奥赛美术馆,在一百年后,在自己的作品面前,梵高终于获得了肯定
他对色彩的掌控无与伦比,他把生活中遭遇的痛苦转化成画布上热情洋溢的美,痛苦很容易表现,但如何融合热情与痛苦,来表现人世间的激情、喜悦、壮丽,却很难,前无古人,也许也后无来者。他不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同时作为人类个体,也是同样伟大的”。
编剧借讲解员之口给予梵高最高的评价,为梵高平反,梵高泪流满面
梵高自画像
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
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
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奋进。
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
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将不再眷恋人间……
梵高
这滔滔短暂的一生,让无数艺术爱好者触动,感慨
至于梵高的画到底好在哪里,如果你已经看到这里,应该已有答案。
现代油画是一种流派,它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现代艺术运动的影响。在现代油画的发展历程中,涌现了许多大师级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被公认为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下面是其中的几位代表性大师及其作品。
毕加索
毕加索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毕加索的作品包含了许多不同的风格和技巧,其中最著名的是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他的名作《吉他手》、《亚维农的少女》、《自画像》等作品,被誉为现代油画的代表作之一。
梵高
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梵高的名作《星夜》、《向日葵》、《麦田里的乌鸦》等作品,都是现代油画中的经典之作,他的作品风格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雷诺阿
雷诺阿是法国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和情感。雷诺阿的名作《午后的游泳者》、《海滩上的船》、《草地上的午餐》等作品,都是现代油画中的代表作之一,他的艺术风格和技巧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蒂斯
马蒂斯是法国画家,他的作品充满了奇特的颜色和形象,被誉为“色彩大师”。马蒂斯的名作《舞蹈》、《开花的树》、《红房子》等作品,都是现代油画中的代表作之一,他的作品表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昂
德昂是20世纪著名的油画家,他的作品充满了超现实主义的色彩和形象。德昂的名作《记忆的永恒》、《钟摆》、《梦的预兆》等作品,都是现代油画中的代表作之一,他的作品表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阿姆斯特朗
阿姆斯特朗是20世纪著名的油画家,他的作品充满了超现实主义的色彩和形象。阿姆斯特朗的名作《蓝色女人》、《梦幻般的景象》、《迷失的天使》等作品,都是现代油画中的代表作之一,他的作品表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现代油画是一种充满了创意和想象的艺术形式,这些大师级的艺术家创造的经典作品,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表达。这些作品不仅在当代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代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挤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日,梵高终因精神疾病的困扰,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其年轻的生命,是年他才37岁。
艺术特色:点彩画法。 《向日葵》、《邮递员鲁兰》、《 咖啡馆夜市 》、《星月夜》、《包扎着耳朵的自画像》、 欧韦的教堂
《星光灿烂》、《梵高在阿尔勒卧室》、《阿尔附近的吊桥》等,都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以及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当时他的作品虽很难被人接受,却对西方20世纪的绘画艺术有深远的影响。 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主义等,都从他的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自由抒发内心感情、意识和把握形式的相对独立价值、在油画创作中吸收和撷取东方绘画因素等方面,得到启发,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绘画流派。 梵高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身心,拥抱一切。梵高很晚才作为一位极具个性化的画家而崭露头角,距他去世时只有八年。
梵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 梵高在巴黎结识了印象主义画家之后,他的调色板就变亮了。他发现,他唯一深爱的东西就是色彩,辉煌的、未经调和的色彩。他手中的色彩特征,与印象主义者们的色彩根本不同。即使他运用印象主义者的技法,但由于他对于人和自然特有的观察能力,因而得出的结论也具有非凡的个性。 梵高把他的作品列为同一般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类,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其实,不仅是色彩,连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以此来表现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
梵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艺术家,梵高在谈到他的创作时,对这种感情是这样总结的:“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 梵高从来没有放弃他的信念: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
在英国当地时间10月14号的时候,英国环保组织“停止石油运动(Just Stop Oil)”的两名成员向英国国家美术馆内的梵高画作《向日葵》泼洒番茄罐头汤,这一个举动还拍摄视频进行传播。这一个举动在视频中被捕捉下来,传播得也非常快,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讨论,有人关注的是梵高画作《向日葵》最后有没有被损坏,也有人关注这些人是怎么将番茄罐头汤经过安检之后带到美术馆的,当然,更加多的人关注的是这两人破坏知名画作的动机是什么,他们做出这么惊人的举动,背后有什么目的。
在当地时间10月15号的时候,因为此事举行的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听证会上,这两名环保组织的成员的身份被曝光,随之也曝光了这两人的“行凶”动机。这两名“停止石油运动(Just Stop Oil)”环保组织成员分别是来自纽卡斯尔20岁的安娜·霍兰德 Anna Holland、来自伦敦21岁的菲比·普卢默 Phoebe Plummer。据悉,她们对梵高画作《向日葵》泼洒番茄罐头汤的破坏行为是基于呼吁人们不要关注、保护艺术品,而是要关心保护我们的星球和人类,包减少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安娜·霍兰德 Anna Holland 和菲比·普卢默 Phoebe Plummer都对梵高画框造成刑事损害的罪名进行否认,否认有关部门对她们提出的刑事损害罪名。
值得庆幸的是,梵高画作《向日葵》由于有了玻璃保护而灭有受到破坏。
《梵高传》自己读得很辛苦,从2018年10月开始,到2019年2月上旬才读完。除了很厚之外,还在于它的写作手法,并不是编年史,而是每章中会围绕着某几个主题来写,每个主题会尽可能详尽,所以会将事件前或事件后的事情都交待出来,有时不禁自嘲自己的记忆力不够强大。
这就得说这本书的特点了,它有着学术著作的旁征博引与严谨考证,也有小说般的流畅文笔与戏剧性的情节对比,以事实和论据,极尽还原真实活过的梵高。特别是对梵高之死的研究,可谓是合情合理,令人信服。《梵高传》可谓是近年来的最佳传记,估计短期内是很难被超越的。而译林的一贯的高品质,也为这本书保驾护航。虽然第二卷的里的引文成了行楷这点,很不喜欢。
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出生于荷兰一个贫穷的牧师家庭,有个富有的画商伯伯。他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为了不断满足家人的期待,可是却屡屡令人失望。喜爱自然,生性孤僻,有社交障碍,难以处理好极端的情绪,常常陷入自己的幻想,这样的一个人的生活注定是凄惨的。
年少的他因不能与同学相处而逃学,父母送他到画商伯伯森特那当学徒。可惜,他也不是经商的材料。为了赢得家人的信赖,他做过短暂的家庭教师,很长一段时间内曾努力成为一名牧师,追随父亲和祖辈的脚步,做一个传道者、播种者。可惜,他既不能经受必要的系统学习,也不能与他的受众相处。他与朋友,与老师,与家人,与几乎个人都争执对抗不断。
他觉得宗教、文学、艺术的目的应该是安抚人心,但他狂热的心使得他的种种努力都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他总是不断地失败,总是需要家人(后期主要是弟弟提奥)的接济,长久不能自立。在经商、授业、传道都失败后,绘画——这一他自童年起就培养起来的爱好——成了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愤然离家的他,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画家生涯。他请人指导,却不愿意接受他人意见,执拗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练习,每每与人闹翻,成了孤家寡人。他的经济支柱是自己的弟弟提奥。他挥霍无度,不作预算,不知节俭,一直离职气壮地向提奥索要生活与艺术的费用,信中还会时常发怒。这样的人,在今天看来是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的“啃人族”。
想想《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德先生,他抛离了伦敦的妻儿,只身来到巴黎追求自己的绘画梦想,也未尝给那么多人造成那么大的困扰。不过,他也是专注于自己的风格,自然很穷,向他人借钱也成习惯。
这与文森特那时的世界观有关,他认为外表可以展现本质,本质所属的类型决定了人物的命运。他是艺术家,那就应该有艺术家的样子。自己落魄时受人接济也就是理所应当的。而他看到的世界,便是这充满类型意象的世界,而意象饱含情感的。所以他的艺术目标便是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用最简洁的体现本质的意象来表达深邃的意义和广泛的相关性。
他的燃烧的狂热的心,使得他在找到某种寄托自己情感、表达自己内心的艺术方式之后,便会进行异常艰苦的练习,同一幅画作,往往会重复画好多次。即使有着同行的建议、亲友的批评,但他依然我行我素,这也使得他拥有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但他对现实世界却越来越看不清了,他的人与画是合一的,仿佛正应了那句“不疯魔不成活”。
他没有朋友,即使有,也只是不能长久的友谊。因为他从未学会与人交往,不懂得妥协,不会处理现实的困难,却对他人要求甚高。作为逃避,他常常陷入自己的幻想之中。
在英剧《神秘博士》第五季第十集中,博士将梵高带回了展览自己作品的博物馆,博士问讲解员如何评价梵高,讲解员说:
To me, Van Gogh is the finest painter of them all, certainly, the mo st poplular, the greater painter of all time, the most beloved His command of colour the most magnificent He tranformed the pain of his tormented life into ecstatic beauty Pain is easy to portray, but to use your passion and pain to portray the ecstasy and joy and magnificence of our world, no one had ever done it before Perhaps no one ever will again To my mind, that strange wild man who roamed the fields of Provence was not only the world's greatest artist, but also one of the greatest men who ever lived
曾几次离家,又几次回家,从画商开始,中间做过书店店员,发疯般地传道,知道最后下定决心要用艺术来践行自己的信仰。一开始,他的画作很灰暗,他喜欢素描,不喜欢色彩。在弟弟不断的催促下,他开始尝试色彩。一开始,他依然不喜欢用靓丽浓艳的颜色,商业化尝试的画作也比较灰暗压抑,就像是在用少有的几种颜色在做素描。从早期素描到尝试色彩,他的画作中有一个很突出的主题,便是肖像画。而他的肖像画中的人物,多是社会底层人士,有农民、矿工、纺织工等,他在用画作来践行自己对耶稣苦难救赎的信仰。
不得不承认,文森特早期的画作以灰褐色的暗色调为主,压抑,笔法拙劣,他活在农民之中,想画出他们的生后,但他的幻想与偏执总是创作出一幅幅丑怪的作品。父亲逝世后,他的情感有了最佳的宣泄出口,反倒令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艺术之路。父亲留下的《圣经》本该是遗赠给弟弟提奥的,可是文森特看到后却画了一幅画。1885年10月,《圣经:静物》完成,父亲厚重、规整而完美的《圣经》是压抑的淡紫灰色,似乎在诉说说父亲福音的狭隘,而突出的蓝色与橘色又是那些悲伤的回忆:同父亲的不断冲突、同农家女孩的巫山云雨、在家族反对下的对玛格特·贝格曼穆雷式的追求、神父的迫害、农民的背叛等。《圣经》的右下角是鲜亮的小说,满是折角,磨损严重,《生活的快乐》是他未能获得的生活。《圣经》的右上角则是一支在烛台上熄灭的蜡烛,就像他自己是的,一事无成,只能是这个样子。
但是,通过将个人情感与艺术创造性的结合,他终于成就了自己的风格。来源于现实世界的事物,经他的情感淬炼成简洁的意向,乍看上去好像是那么回事,细看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转眼一想,似乎就是这么回事。他苦求而不遇的艺术被他找到了,他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心进行个性化的创作,那短暂的瞬间印象,被他用画笔一气呵成为永恒,这是以个人的精力与生命全部付出为代价的。
兄弟二人的亲密合作
1887年法国巴黎,弟弟提奥求婚失败,反倒使得他和哥哥文森特能够亲密合作。提奥看到了以“印象派”为代表的新艺术的市场,借用自己在古庇尔的店长特权,开始买卖印象派画家的画作,而文森特对艺术的广博知识、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同样落魄的艺术家身份,使他能够鉴别和吸引优秀的画作和经常陷入贫困的艺术家。两人的合作,赶上了新艺术的潮流,提奥能够开拓自己的艺术市场,文森特与更多的艺术家交流并尝试不同风格的画作,可谓是兄弟二人的幸福时光。
日本版画
没想到1878年日本在世博会上的展览,将“日本风”带到了欧洲。日本的木刻版画以其原始的敷色法、夸张的透视、风格化的图像,被视为一种“原始”的文化的基本表现力,在象征主义者看来,它与本质世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受到追捧和模仿。
文森特的离开
提奥在求婚失败后,便和文森特开始了前卫派的生活方式,纵酒与嫖娼,这种极端的生活方式使得提到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文森特觉得这是“天谴”,自己正在杀死弟弟,便从弟弟身边“撤退”。这是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会给弟弟带来毁灭吧,好不容易得来的亲密,也只好放弃,转为长久的书信往来。
向日葵与夹竹桃
文森特的创作遵从内心的感受,画中的人与物也都是他个人情感的投射,他的画便是他的心迹,是生命的色彩。他会画向日葵与夹竹桃,会被花园里那些遍地盛开的花朵所吸引,从他们慷慨大度的怒放中,从他们疯狂的多产及可怜的衰败中,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多产而衰败,这是他当时的写照。或者说他的人生,便已经只能这样。
与高更之间的拉锯战
兄弟二人邀请高更到“黄屋子”完成文森特的梦想,但高更的精明拖延使得文森特经常陷入反复和自相矛盾的要求中。当文森特的印象派画家团结的梦想渺茫之后,罪孽感和自责将他推到了崩溃的边缘。他又开始为保留自己的画室辩护:未来成功的夸张承诺、重新生活的保证、对兄弟团结的追求。在得知提奥病倒后,他开始了自虐。他又回到了那种自我毁灭的状态。他寻求能够令他感到平静和安慰的东西,这样就不会感到罪过和被诅咒,生活得以继续,而不必迷失于在孤独与虚无中,不必在恐惧中停下每一个脚步,或是紧张地计算着或许无意中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星夜》的创作动机
那家通宵营业的咖啡馆,也为像他那样“没有家乡和家庭”的人提供了某种安慰。但对于文森特来说,苦艾酒和煤气灯转瞬即逝的镇静作用,是永远不够。他也无法接受自己鬼祟的论断:“艺术与其他任何东西一样,都只是梦。一个人的自我什么都不是。”他的目光不可避免的转向星光灿烂的新一空,在那里,他看到了另一种尽管遥远,却更加真实和深刻的圆满。随着他的黄屋子计划滑向失败,他对未来的渴望,倾注到了油画布上,因而能以前所未有的温柔态度,通过色彩和笔触来表达一种超验的真理:捕捉加雷咖啡馆之外的孤身一人的情感世界,特别是对救赎的希望——不管是希望是多么微弱,多么遥远。
性与画作
文森特执着于画作的原因是,他的心理和生理问题,特别是梅毒。因为绘画与纵欲不能两全,而纵欲又会使得他大脑瘫痪。为了保健,他只有将所有的元气都注入与艺术作品创作中。他将艺术当作情人,将画画当作性交,在“急促的喷发”中创作“充满生殖力的”作品,而他放弃的不仅仅是性爱,还有妻子和家庭。他用绘画“取代了孩子的位置”。
高更与文森特的争执
高更坚持只有将形象从真实中分离出来,通过想象、思索和回忆加工转化,才能捕捉难以捉摸的经验本质。艺术家应该追求纯意识的绘画,通过一系列的抽象从现实的干扰中解放出来,将凌乱的经验整合成纯粹的理念。高更喜欢在室内作画,他在安静和冥想中就能将现实中的素材处理成画面,作画更为系统和精细。高更抛家弃子,为人算计冷酷。
文森特从小就喜爱自然,作画依赖模特和透视框,他的画作都基于现实。由于画技拙劣,所以需要用对抗性的色彩和深度个人化的象征来完成作品。文森特更喜欢在野外作画,即兴、粗犷、浓墨重彩。文森特看重家庭和兄弟情义。
在无法掌握高更的绘画方法后,文森特变开始了反击,又回归到了自己特别的作画方式。他画了两把不同的椅子以示自己与高更的区别。他自己的椅子明亮、质朴、简洁、耐用,高更的椅子花哨、俏丽、阴暗、冗余。
高更画了正在作画向日葵的文森特,讽刺他只看得到现实中的花而忽略了外面广阔的想象世界。
文森特发疯
高更要离开时,文森特觉得自己彻底失败了,他将自己左耳割下送给高更,自己被关在了医院。之后的精神癫狂的反复,使得邻居以公众安全为由上交请愿书,让警察把他绑到了医院。
星夜与命运
繁星汇聚成漩涡,云朵也能光芒四射,月亮如太阳般明亮——文森特在星光背后所追寻的最终极的宁静,其实是“潜伏性”癫痫突发之后的消极情绪,宏大的宇宙观与宗教热情都是神经疾病的产物。他本以为画出了“抚慰人心”的作品,实则是他的大脑早已受到损伤,自我毁灭之路已不可逆转。艺术家是天生的吗?这就是“美”的代价。爱伦·坡,三岛由纪夫,伍尔夫等,都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也都写出了异于常人的作品,有些事情,先天就注定了。
时运
1881年,法国巴黎的沙龙失去政府赞助之后,各个领域的艺术家,都必须面对有私人画商、画廊和拍卖行组成的拥挤嘈杂、竞争激烈的世界。评论家和评论都蜂拥至鉴定这一空白区域,以吸引烟花缭乱的资产阶级买家的注意力。
高更和贝尔纳为了获得前卫艺术的一席之地,向评论界推广包含文森特和自己在内的新流派。而评论界看中了文森特饱受癫痫折磨的天才形象,认为他的作品打破了现实的错觉并直指人类经历核心,而这位艺术家正好被社会和前卫艺术所遗弃,加上出于对生活和艺术的激情而割耳,更是有足够的宣传点。就此,文森特成了《法兰西信使》创刊号的报导题材。
墓地
文森特死后,他也没能在奥威尔的教堂举行葬礼,因为他是一个外国的新教徒,而且他有可能是自杀,最后呢他只能在郊外的公墓安息。
纪实版的《月亮与六便士》
这本书就好像是在编纂文森特·梵高的人生辞典,信息庞杂,梳理破费工夫。相比于《渴望生活》的浪漫,《月亮与六便士》的想象与纯粹,《梵高传》有着冷酷般的真实,现实世界的残酷远非只要有一颗狂热的心便能应付。想成为艺术家的人,不妨好好读一读。
梵高十大作品如下:
1、《星月夜》:梵高十大名画星空,这幅画给人一种又安静又热闹的的感觉,画作整体色调偏冷色调,大面积的蓝色。添加上快乐的橙色,用这样偏冷偏暗沉的颜色,打造出一个宁静又和谐的夜晚,大师不愧是大师。
2、《向日葵》:《向日葵》是梵高的象征,几乎每个人看到这幅画都能想到梵高,有着非常强烈的色彩对比,画中的向日葵花瓣非常有活力,透着一股生机勃勃的气息,颜色非常绚丽,是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作。
3、《鸢尾花》:《鸢尾花》也是梵高十大名画之一,画中描绘的是鸢尾花非常的漂亮,背景是浓烈的**,其余颜色是和谐的蓝色和绿色,中和了**给人带来的狂热的感觉,没有了《向日葵》那种张力,让人感觉很舒服。
4、《乌鸦群飞的麦田》:《乌鸦群飞的麦田》是梵高自杀前的最后一幅画作,画中绿色的小路穿过金**的麦田走向远方的天空,而远处的天空黑色与蓝色交融,给人一种无边无际要把人吞噬掉一样。整幅画带着一种不安和忧郁的感觉。
5、《罗纳河上的星空》:《罗纳河上的星空》画的是法国南部城市阿尔的罗纳河。蓝色的星空上点缀着点点星光,与倒映在罗纳河上的灯光相映成趣,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可以看出当时梵高的心情是非常愉快的。
6、《夜晚露天咖啡座》:《夜晚露天咖啡座》画中的**咖啡座和蓝色的星空形成对比,非常震撼,地板周围都是用**来渲染更有生命力,可以看出来画家的作画热情,是梵高所画的浪漫主义画作。
7、《夜间咖啡馆》:《夜间咖啡馆啊》是梵高在法国普罗旺斯所创作的一幅画,描绘的是一个咖啡馆里面的场景。夜晚的咖啡馆没有几个人,周围的设施都非常有年代感,被收藏在荷兰的克勒勒-米勒博物馆。
8、《吃马铃薯的人》:《吃马铃薯的人》这幅画描绘的是一家人努力劳作了一年,但是结果晚餐的桌子上面只有马铃薯吃,反映了但是劳动人民的困苦以及被剥削的压迫,这幅画如今被收在阿姆斯特丹的一个博物馆里。
9、《加歇医生》:《加歇医生》画的是一个在梵高生病的时候照顾他的医生,梵高为了感谢他特地画了这幅画来感谢他,画中的加歇医生单臂撑在桌子上,像是在沉思又像是因为疲惫而歇息的样子,刻画的人物非常生动。
10、《凡高在阿尔丁卧室》:《凡高在阿尔丁卧室》画的是一个卧室的形象,卧室会让一个人有归属地感觉,梵高的这幅画也是这样的感觉,这幅画运用颜色鲜艳的色彩,让人感觉非常温暖有活力。这幅画也受欢迎,是梵高十大最著名的画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