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 湘夫子 注音

九歌 湘夫子 注音,第1张

dì zǐ jiàng xī běi zhǔ ,mù miǎo miǎo xī chóu yǔ

帝 子 降 兮 北 渚, 目 眇 眇 兮 愁 予

niǎo niǎo xī qiū fēng ,dòng tíng bō xī mù yè xià

袅 袅 兮 秋 风, 洞 庭 波 兮 木 叶 下

dēng bái fán xī chěng wàng ,yǔ jiā qī xī xī zhāng

登 白 薠 兮 骋 望, 与 佳 期 兮 夕 张

niǎo hé cuì xī píng zhōng ,zēng hé wéi xī mù shàng

鸟 何 萃 兮 苹 中, 罾 何 为 兮 木 上

yuán yǒu zhǐ xī lǐ yǒu lán ,sī gōng zǐ xī wèi gǎn yán

沅 有 芷 兮澧有 兰,思 公 子兮 未 敢 言

huāng hū xī yuǎn wàng ,guān liú shuǐ xī chán yuán

荒 忽 兮 远 望, 观 流 水 兮 潺 湲

mí hé shí xī tíng zhōng ,jiāo hé wéi xī shuǐ yì

麋 何 食 兮 庭 中, 蛟 何 为 兮 水 裔

cháo chí yú mǎ xī jiāng gāo ,xī jì xī xī shì

朝 驰 余 马 兮 江 皋,夕济兮西 澨

wén jiā rén xī zhào yǔ ,jiāng téng jià xī xié shì

闻 佳 人 兮 召 予,将 腾 驾 兮 偕 逝

zhù shì xī shuǐ zhōng ,qì zhī xī hé gài

筑 室 兮 水 中, 葺 之兮 荷 盖

sūn bì xī zǐ tán ,bō fāng jiāo xī chéng táng

荪 壁 兮紫 坛, 播 芳 椒 兮 成 堂

guì dòng xī lán lǎo ,xīn yí méi xī yào fáng

桂 栋 兮兰 橑, 辛 夷 楣 兮 药 房

wǎng bì lì xī wéi wéi ,pǐ huì mián xī jì zhāng

罔 薜 荔 兮 为 帷, 擗 蕙 櫋 兮 既 张

bái yù xī wéi zhèn ,shū shí lán xī wéi fāng

白 玉 兮 为 镇, 疏 石 兰 兮 为 芳

zhǐ qì xī hé wū ,liáo zhī xī dù héng

芷 葺 兮 荷 屋, 缭 之 兮 杜 衡

hé bǎi cǎo xī shí tíng ,jiàn fāng xīn xī wǔ mén

合 百 草 兮 实 庭, 建 芳 馨 兮 庑 门

jiǔ yí bīn xī bìng yíng ,líng zhī lái xī rú yún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juān yú mèi xī jiāng zhōng ,yí yú dié xī lǐ pǔ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qiān tīng zhōu xī dù ruò ,jiāng yǐ yí xī yuǎn zhě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shí bú kě xī zhòu dé ,liáo xiāo yáo xī róng yǔ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湘夫人》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用来祭湘水女神,和《湘君》是姊妹篇。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描绘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对于湘君和湘夫人的来历,多有争论。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在九嶷山。舜的妻子娥皇、女英,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哭,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姓芈,屈氏,名平,字原,一字行;又在《离骚》中自云:“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 ,屈原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

唐代李白有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中的“孟夫子”指的是:孟浩然。

夫子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无言律诗《赠》,其中一句是“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孟夫子就是指孟浩然。

孟浩然(本名孟浩,公元689年-公元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盛唐山水田园诗人。

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被张九龄招致幕府。但其仕途困顿,最终修道归隐,曾隐居鹿门山。

孟夫子一词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律《赠孟浩然》。此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表达作者的深切敬慕之情。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

《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有间书院》解疑部分重要分支攻略不知如何解决,为此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有间书院》解疑部分重要分支攻略解决办法,感兴趣的快来看看吧。

《有间书院》解疑部分重要分支攻略

此处先放一个鬼市重要分支

贪和雷家 只能二选一

若选贪 在与贪第五次魂交后

十方雷狱破坏100%

雷蓁死亡雷念无法攻略

如果两边不舍得 建议分档双线

在第五次与贪魂交之前存档

(雷念立绘可在表白卡看到)

贪的凝魂剧情/道具 还未更新 未更新

未更新

不需要什么重新开档刷 走剧情就行了

宾客嗔 需要走贪线才能遇见

十方雷狱破坏至100%

贪每年六月会回来一次

在第三次回来 嗔出现 (获得宾客:嗔)

出海遇海盗 货物失半。

建议出海前先存档探探路哦

如遇海盗 可读档回去重新出海 在购入方面稍作调整 避免亏损 或者读档回去不出海

黑市包的和田玉只能捐赠

获取交易额

看清楚再入手

为什么夫子/学生好感到了x百还不表白。

男夫子目前还未更新表白。

学生有固定表白月份哦

具体参考攻略。

功德怎么赚。

打猎/钓鱼 开放生模式去放生

或者购买商城功德包

礼包可重复购买

商城礼包买了为什么没到账。

可能有点延迟

等几分钟就好了。

屠宰在哪里。

单人打猎当前层次左下角屠宰

找大刀和三刀屠宰的区别

大刀屠宰贵些

屠宰的肉质好些 卖的也能贵些 三刀反之

在南风馆赎身时

最好不要快进太快 因为放走在第一个选项

很容易点错

见顾南意琴艺要4k

可在商城直购琴艺包 获得琴艺3000点

还要自己再刷1000哦

礼包可重复购买

夫子学生不可辞退 成婚还未更新 考错试不能重来

居民街特殊人物互动交谈还未更新

为什么看不见鬼市。

需要引路牌才能看见鬼市。

可以多人恋爱

答应了一个人的表白还可以答应下一个

拒绝了表白对方就不会再表白了 慎重决定

秘境问题

个人去秘境得单份道具

带夫子去秘境得双份道具

无论主控还是夫子 能力取最低为限

比如

打通秘境需要7500+某项能力

夫子能力10000 主控7600 那么按主控来算 7600>7500

可以打通

口碑100+可以遇见颜淮

但不一定能在100+遇到

可能200可能300概率问题

表白卡上的人物

目前可遇见 顾南意 贪 嗔

晏凌/晏怡

具体怎么遇见移步攻略。

南风馆/凝香馆收进偏房目前显示(主仆) 以前是(男宠)

后来改啦

这就出现了为什么部分玩家是(男宠) 部分是(主仆)

上世纪八六年,九月初,我和一些团员游历了会稽(绍兴),团内活动可以享受公假,美其名“爱国主义教育"。

上午老北站绿皮硬座,中午时分到了。一行人约有十二三人,找了家居委会办的客栈,普通民宅,两层,一间屋子设蚊帐床四至六张。 客栈离咸亨酒店、三昧书屋和沈园不远,步行约七八分钟。这三处在一条老街上,方便观光。

我们先看了三昧书屋,鲁迅小辰光读书的私塾。学堂暗暗的,天井也很逼仄,墙角地砖上泛着绿苔,有的还长着不知名的小草,翠油碧绿,给沉闷的空间添了些微生动。想必鲁迅童年时背四书五经发懵时,课间休息偷偷蹲着观赏小花草,小脸蛋一定洋溢着欢欣,眼里全是新奇。

出了书屋,没多远便是沈园。放翁的"钗头凤”,中学时就背熟了,其浪漫哀悒,读之回肠荡气,催人泪下。此番正好凭吊一下。

正遐想中,已入园内。 园不大,许多地方还在修建,许是文革中遭到破坏。环视四周,无复江南亭园之精致秀丽,草疏得很。园中有新砌砖墙,白壁上草书“钗头凤”全词,字倒是龙飞凤舞,蛮有章法的。可惜砖壁是新砌的,毕竟缺了古意,让人难兴思幽之情。

两处逛下来,大家肚子有些饿了,吐噜之声,时有可闻。于是便往回走,去咸亨酒店吃晚饭。路上行人不多,谈笑间,咸亨酒店到了。

酒店不大,只有三四张桌子,柜台后靠墙排列着许多瓮,里面全是酒,供食客零拷。酒店只有茴香豆和咸煮花生。门口有油氽臭豆腐。 我们把两张桌子拼在一起,叫了几斤黄酒,茴香豆,花生和臭豆腐,用蓝边碗(好像有的还有豁口)装满酒,互相敬着,吃开来了。

那年代,没有假冒伪劣,这黄酒蛮好喝的,绵甜醇厚。我们十几人,平均每人约有一斤。门口阿婆的臭豆腐,全给我们包了。

好友福康喝高了,和我睡一个房间。半夜,我迷糊中听到窸窣声,睁开眼,借着月光,瞧见福康在靠窗写字台上摸索着。我起身开了写字台上的台灯,问他何事?他说口渴,捧起一壶凉开水,咕咚咕咚灌了大半。原来喝高了,醉意上身,找不到台灯开关。

第二天上午,先去东湖。东湖不大,石奇水清,颇有看头。也可以譬之为大型山水盆景,前人多有诗词描述。 然后去兰亭,体验一下古人曲水流觞的雅趣。

兰亭给人的印象是竹子多,遍地都是,翠碧盈怀,令人神清气爽。一泓清溪从竹林冈间流过,俄尔有落叶坠于其上,随水漂流,淙淙有韵。 东晋时的士子们,宽袍缓带,三月三日,散坐于溪边,禊祓除秽,羽觞流水,诚为美事矣。王羲子许是因修竹曲水,羽觞清波之佐兴,逸兴遄飞,书就传世神品“兰亭集序”。

临溪感喟一番后,转道去鉴湖。鉴湖其时未遭开发,水清冽至极,白云映在湖里,宛似镜鉴。 我们在圩堤湖岸上走了七八里,已深入郊外。

远处青山如髻,逶逶迤迤,散散的卧在湖面上。乌蓬船则似核桃般,时而出现于视线里,几乎看不出移动。待到划近了,才发现船像在镜面上滑行,轻灵之极。惟有头戴乌毡帽的船老大划桨搅动湖水的声音,哗哗响着,脆亮悦耳,打破了寂静,惊扰了水草间的野鸭。随之,几声乱鸣,扑楞楞飞走了。

原先大家笑语喧喧,此刻都屏声息气,怕搅乱安静,唐突风景。 发呆了半天,看看天色已晚,大家商议了下,决定雇两只乌蓬船,享受水乡行舟的乐趣。

找到船民,谈妥价钱,两只船二十元,划到早先走进来的路口。 十二三人分乘两船,梦幻般的行驶在水面上。有的手伸入水中,激起一抹涟漪。湖水柔胰滑腻,宛若越女肌肤。一方水养一方人,越女吴娃,由来久之。想是越女们数千年来浴于此水,香肌滑肤,钟毓灵秀,方为人间美姝。

第三天上午,去参拜禹陵。禹陵座落于会稽山。早先不叫会稽山,是叫茅山。大禹巡视天下,到茅山召开诸候大会,计功封赏,后人称为会稽山。古代稽字和计字通假。如今财务人员叫会计,也是源于此。

会稽山数峰肃立,古木参天,甚是幽寂。陵道上游人寥寥,无人喧扰。两旁有石兽蹲踞,据说是助大禹治水的神兽,模样迥异,叫不出名字,须看史书方行。禹陵朴实庄重,观之心生敬畏。

(1)C

(2)孔子发誓说,如果自己做了不正当的事,会遭到上天惩罚,可见天具有惩罚人的力量;孔子又说,上天有力决定要不要毁灭周代文化,可见天具有证实人祸福的力量。

应该是杜甫,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1][2]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1]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3]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本名

杜甫

别名

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杜草堂、老杜、诗圣

所处时代

唐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诗词学中玩

好礼赢不断

打开

人物关系

杜嗣业

孙子

精品荐读

公元758年的一次诗词大会,最擅长七律的杜甫竟然拿了倒数第一名

作者:每天读文史

快速

导航

主要成就文学特点人物评价轶事典故亲属成员后世影响人物争议后世纪念史书记载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杜甫远祖为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2]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祖籍襄阳(今属湖北),曾祖父杜依艺为巩县令,遂居巩县(今属河南)。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甫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生于巩县。母亲崔氏,在杜甫年幼时就故去。崔家也是有名望的世家大族,他一生中曾多次和亲疏不等的舅父、表弟相遇。

杜甫

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4],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5]。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少年时期有机会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这对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他五六岁时在河南郾城看过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舞;后在洛阳尚善坊的岐王李范宅里,遵化里玄宗宠臣崔涤堂前,听过李龟年的歌声;在洛阳北邙山顶玄元皇帝庙里欣赏过画圣吴道子画的五圣尊容、千官行列,这在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中都有所反映。当时社会名流崔尚、魏启心看到他习作的词赋,夸奖他有班固、扬雄之风。还有李邕、王翰这样的长辈也屈尊来访问他。[6]

戏说杜甫:这个“官二代”过得有些惨!

沐阳说

赞194

阅读22万

年少优游

开元十九年(731年),十九岁的杜甫出游郇瑕(今山西临猗)[7]。二十岁时,杜甫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与苏源明等一起,到齐赵平原,作第二次漫游。大概这时他父亲正在兖州做司马,他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也留下了现存最早的几首诗:《登兖州城楼》,是省侍父亲于兖州时的作品;还有《画鹰》《房兵曹胡马》两首,以青年人的热情歌颂了雄鹰和骏马;还有一首《望岳》,更是其中的杰作,结尾的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流露了诗人少年时代不平凡的抱负。

天宝三载(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会见了诗人高适,这是第三次漫游。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

天宝四载(745年),他在齐鲁又与李白相见,在饮酒赋诗之外,又讨论了炼丹求仙,而且共同访问了兖州城北的隐士范野人。两人还互赠了诗篇。杜赠李的诗说:“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李赠杜的诗说:“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两人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见面。

困守长安

天宝六载(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8]。

杜甫

天宝十载(751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今陕西省蒲城县)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9]

杜甫不值得同情,体制不相信眼泪

温乎

赞5

阅读878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10][11]

杜甫笔下的雪与酒,交融出别样的冬日辛酸

少读红楼

赞30

阅读4863

短期任职

杜工部像

至德二载(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城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疏救房琯这件事,杜甫经宰相张镐力救而得释放。但“帝自是不甚省录”,从此之后,肃宗对杜甫不再重用。这年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12]

蜀中漂泊

乾元二年(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13]

广德二年(764年)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近两年。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辞了职。这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很苦,他说:“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狂夫》)“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他用一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困苦,他说他的孩子那种还没有懂事的孩子不知道对父亲很尊重,不知夫子礼,饿了的时候不管是不是爸爸,是不是要遵循父子之礼,饿了就吵着要饭吃,在东门外号哭,到了秋风暴雨之中,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草堂

永泰元年(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一些劳动。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12][14]

说说杜甫的“茅屋”情怀,原来老先生的愿望那么可怜

写乎

赞108

阅读17万

舟中长逝

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冬天的时候漂泊到湖南岳阳,泊舟岳阳楼下。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登岳阳楼》[15]。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复折回潭州。

大历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12]时年五十九岁。[16]

感怀杜甫:穷苦漂泊泪满襟

历史大学堂

赞110

阅读2555

很多人想学李白,却活得像杜甫,最后变成了高适

最爱历史

赞176

阅读15万

杜甫之死:他的诗比历史还真实

最爱历史

赞126

阅读13万

少年不懂杜甫,如今才知圣人难

温乎

赞45

阅读5251

被嫌弃的杜甫的一生:我好难,求抱抱!

最人物

赞10

阅读1308

主要成就

诗歌成就

杜甫诗“有集六十卷”[17],早佚。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18]。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清代三十六诗仙图卷之杜甫

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用律诗写时事,字数和格律都受限制,难度更大,而杜甫却能运用自如。 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如被杨伦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就是这样一首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9]全诗在声律句式上,又极精密、考究。八句皆对,首联句中也对。严整的对仗被形象的流动感掩盖起来了,严密变得疏畅。

杜甫律诗的最高成就,可以说就是在把这种体式写得浑融流转,无迹可寻,写来若不经意,使人忘其为律诗。如《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上四句用流水对,把春雨神韵一气写下,无声无息不期然而来,末联写一种骤然回首的惊喜,格律严谨而浑然一气。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杜甫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和他在律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直接影响了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新乐府创作。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中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社会矛盾重重的宋代更是学习杜甫最兴盛的时代,出现了以杜甫为宗的江西诗派。明末清初的顾炎武等人也有明显的学杜倾向,也像杜甫一样用律诗反映当时的抗清斗争,慷慨激昂。

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朝以后。王禹偁、王安石、 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研究资料近千年来,治杜之风不绝。宋代有许多杜诗的编年、分类、集注等专书,如王洙 《杜工部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鲁编次、蔡梦弼会笺的《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居仁编辑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后世注释杜集的亦在百种以上, 较流行的有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新、旧《唐书》都有杜甫本传。两宋以后,诗话笔记中评 点、解释杜诗的文字非常丰富。中华书局1964年编有《古典文学研究资料 汇编·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明末王嗣有《杜臆》、清施鸿保有《读杜诗说》。 另外,中华书局还将五四运动以来较重要的论文汇编成《杜甫研究论文集》。 传记和新的研究专著有冯至《杜甫传》、萧涤非《杜甫研究》、傅庚生《杜甫诗论》、朱东润《杜甫叙论》。较详实的年谱有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和四川文史研究馆的《杜甫年谱》。 [1][20]

公元758年的一次诗词大会,最擅长七律的杜甫竟然拿了倒数第一名

每天读文史

赞836

阅读86万

杜甫凭什么是诗圣?

热点说

赞421

阅读66万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书法成就

杜甫在书法的创作观上是非常成熟而有深度的。从记载来看,他的书体以楷隶行草兼工,整体以意行之,赞赏古而雄壮,注意书写中的速度、节奏、笔势、墨法等等内容,在唐代也是很有深度的书家了。同时,他对于唐代隶书家的赞扬、对于曹霸、张旭的评价都足以使他在书法史上留下声名,而他的“书贵瘦硬”说更是奠定了杜甫在书法理论史上的重要地位。[22][23]

杜甫书法《严公九日南山诗》拓本

文学特点

诗文表述

语言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24],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25]。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6],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26]

杜甫

意象

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27],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吴沆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28]。

风格

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元稹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29]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30]例如杜甫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气。主流观点认为,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31]是他的创作风格。就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而言,有学者认为是受到《诗经·小雅》的影响,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又与《离骚》相近。也有学者认为,杜诗具有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有观点认为杜甫诗作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曾把杜甫与李白并论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32]。王安石表彰杜诗“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的成就[33]。陈善《扪虱新语》卷七:“老杜诗当是诗中《六经》,他人诗乃诸子之流也”。蒋士铨《忠雅堂文集》卷一《杜诗详注集成序》亦称“杜诗者,诗中之《四子书》也。”

格律

杜甫的诗歌在格律上,具有炼字精到,对仗工整的特点,符合中国诗歌的“建筑美”。另外,在体裁上杜甫有许多创新,例如他在五七律上的创造性也是他文学创作的独到之处。[34]

内容

杜甫的诗歌的内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杜诗有诗史之称,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晚唐,“杜逢禄山之难,流雍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号为诗史”[35]。到宋时成定论,但诗史之义各有各说。人有以史事注杜诗,认为杜诗为纪实的诗,可以补史证史,所以称为诗史。这种说法只重史事之虚实真假,而轻视诗的情感特性。有人认为杜甫具史识史见,其笔法之森严,可媲美汉朝历史学家司马迁。而诗有评人评事者,皆可“不虚美,不隐恶”[36],故号诗史。此说可取。另一说是,杜甫之诗之所以号诗史,因其悲天悯人,感时伤事,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取的。[37]但也有不喜欢杜甫诗者,杨亿就不喜欢杜甫,刘放《中山诗话》云:“杨大年不喜杜工部诗,谓为村夫子。”

杜甫诗这么好,同时代的人知道么?

王路

赞135

阅读2949

王路:晚年杜甫写诗有多随意?

王路

赞247

阅读7476

杜甫一首久别重逢的诗,千古佳作,感人肺腑,不到中年便读不懂

每天读文史

赞275

阅读26万

睡在上铺的兄弟你还好吗?诗圣一首动情诗词,致我们逝去的青春

每天读文史

赞221

阅读33万

杜甫一首小诗,短短28个字,记载唐40年巨变,堪称史诗,流传千年

每天读文史

赞301

阅读132万

主要思想

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他拿这些来要求自己,也用以勉励朋友。他表彰元结说,“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他对严武说,“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他对裴虬也说,“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正是这些进步思想,形成了杜甫那种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和胸怀开阔的乐观精神,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政治性最强的伟大诗人。当然,这和他的接近人民的生活实践也是分不开的。

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家庭给予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和务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所以杜甫称做官是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以及以后的种种行为都是在为追求仕途事业和为官行道相联系。如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写道“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就是一种企望入仕,在仕途大业中实现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抱负,即渴望在社会实际工作中建功立业,兼济苍生。三十五岁以前,是杜甫的读书和壮游时期。正当开元盛世,杜甫的经济状况也较好,这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从二十岁起,他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为时十年以上的“壮游”。在这长期的壮游中,杜甫接触到我们祖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河山,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为他早期诗歌带来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望岳》诗可为代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包括创作在内)的雄心壮志。但由于这种生活方式,不可能接近人民,深入现实。因此,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只是他的创作的一个准备时期。

《柴门送客》

杜甫走向现实主义,是从第二期(三十五到四十四岁)十载长安的困守开始的。这是安史之乱的酝酿时期,当权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仅不能实现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而且开始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以至经常挨饿受冻:“饥饿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悬百结。”在饥寒的煎熬下,杜甫也曾经想到退隐,作一个“潇洒送日月”的巢父、许由,杜甫没有回避艰苦,还是坚决走上积极入世的道路。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人民的痛苦,也看到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杜甫也曾有这样的诗句“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又如“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等,这些诗句无一不反映出杜甫身上那种渴望济世扬名,渴望建功立业的雄怀大志,但是杜甫的这种理想和抱负建立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忧患意识之上的。十年困守的结果,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这才确定了杜甫此后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方向。

从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是杜甫生活的第三期,陷贼与为官时期。这是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诗人也历尽艰险。安史之乱是带有民族矛盾性质的,当时进行的战争乃是有关国家存亡的自卫战争。因此杜甫对待战争的态度也就和以前不同,不是反对,而是积极号召。他哀悼那为国牺牲的“四万义军”,他告诫文武官吏要“戮力扫搀枪”,他一方面大力揭露兵役的黑暗,同情人民;一方面还是勉励人民参战。由于深入人民生活,并投入实际斗争,这就使他写出了《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精

每个人的表白时间都不一样。

具体如下:

1、学生

一月:银川。

二月:荣安。

三月:姜望、师晴、楚月、灵铛。

四月:似棋、云轩、白素、迟淑。

五月:云璃。

六月:无。

七月:洛萝、吴辽。

八月:顾慎。

九月:祁宁、黎悦。

十月:师阅、秦漠、采薇。

十一月:无。

十二月:沈暮。

2、夫子

二月:叶欢。

三月:唐陵。

五月:元俏。

八月:白鸽。

易次元有间书院表白时间攻略:

1、有间书院目前可以攻略的,都是要通过交谈来增加好感度,好感度大于300,角色就会找你来表白,拒绝则再也不会表白。

触发条件:好感大于三百,在指定月份“出门”,则有可能被表白。

2、答应表白后,就可以变成相恋了,可以和很多人相恋,相恋时,去约会可以加甜蜜值,甜蜜值到300就可以结婚了。

3、和学生夫子交谈好感达到300时,到了相关月份,从卧室出门,就可以解锁表白剧情。如果早上没有,就晚上再试一次,一天三旬都可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237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