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昆曲 游园惊梦的理解与感受

对昆曲 游园惊梦的理解与感受,第1张

  没有《游园》这一出(出),昆曲里常说的《游园惊梦》,都是第十出《惊梦》里的,《寻梦》则是第十二出。之所以叫游园,我想是因为这一出是比较经典的剧目,而游园这一情节也是很经典的,经常演出的,所以就常称为“游园惊梦”。

  以下是余秋雨《笛声何处》里的,我觉得回答你这个问题还不错。部分文字有所省略,你可以找找这本书看看。

  “( 一)《牡丹亭汤显祖的《牡丹亭》无疑可列入中国戏剧文化史上哪怕是以最苛严的标准选定的几部第一流的佳作之内。

  为了论述的方便,,还需要把人们也许早已很熟悉的《牡丹亭》的故事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这是一个在明媚的春光里开始的故事。南安太守杜宝家的后花园里已是一片姹紫嫣红,但是,他的独生女儿杜丽娘还被牢牢地关在闺房里。一天,杜宝听说女儿在刺绣之余还偶尔午睡一会,,十分生气,觉得有失家教,决定聘请一位家庭教师来严加管束。请谁呢?杜宝夫妇合计:女儿除父亲外还没见过其他男性,,最好是请一位女先生来;但是合适的女先生是很难请到的,,他们终于选定了一个六十多岁、咳嗽多病的穷学究陈最良。

  没料到,,刚开课就出了乱子。陈最良为杜丽娘和伴读丫头春香讲解《诗经》的第一篇《关雎》,,明明是一首求爱的恋歌,,陈最良却依据礼教习惯讲解成有什么贤达、风化的意义在内,,两位姑娘当然既不懂,,又不满。春香当着陈最良的面顽皮地抢白了一通,,杜丽娘则在先生背后反复吟味《关雎》中的词句,,悄然叹道:圣人不是也在这里说“情”吗?真是古今同怀啊!不读书还好,,一读书竟惹起了春愁,,惹起了杜丽娘青春的郁闷。春香丫头见**困闷,,就建议她到后花园走走,,消遣消遣。

  虽然是自己家的后花园,,按照规矩,,姑娘们也是不准进的。知道有这么一个破败的后花园的存在,,还是春香丫头不久前的发现呢。杜丽娘当然很想去看看,,但又十分害怕父母亲得知,,后来想起父亲这些天外出了,,就郑重其事地取来历书选日期,,决定几天之后大胆地到后花园去领略一下春光!

  杜丽娘终于一步跨进了后花园。这些花,,这些草,,这些鸟鸣,,是那样的平常,,但都在杜丽娘心中激起了青春的感应,,掀起了情感的波澜。她立即发觉,,自己的生命与眼前灿烂而又易凋的春花是那么相像。她奇怪地感受到,,在这恼人的春色中,,自己竟然产生了需要寻找一个“折桂之夫”, 与之“早成佳配”的强烈愿望。她闯到闺房后就迷迷糊糊地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手持柳枝的英俊青年朝她走来,,并把她搂抱到牡丹亭畔、太湖石边、芍药栏前,,千般爱恋,,万种温情。直到从梦中惊醒,,杜丽娘还在低声呼唤着: “秀才,,秀才,,你去了也?”

  (部分文章省略)

  “《牡丹亭》的情节,,奇异到了怪诞的地步。你看杜丽娘,,也不是有过两小无猜的爱侣,,也不是有过一见钟情的际遇,,只是游了一次园,,做了一个梦,,就恹恹而死。梦中之人果有,,死后尚能复生,,这就更奇特了。后代的人们有理由疑惑:这样大胆的艺术措置,,能够取信于人吗?戏剧领域的任何艺术创造都在睽睽众目的逼视之下,,一点细小的失真常常成为人们长年讥笑的话柄,,像《牡丹亭》这样的怪诞,,能在剧坛容身吗?

  历史证明,,它不仅受到人们充分的信任,,而且还以巨大的力量震撼了无数青年男女的心。伟大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到,,林黛玉只是隔墙听了几句《牡丹亭》的曲调,,就已经“如醉如痴,,站立不住”。

  明代末年可怜的妇女冯小青所写的这首诗,,是几乎所有研究《牡丹亭》的人都喜欢提及的: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读牡丹亭。

  人间更有痴于我,,不独伤心是小青。

  任何虚假的艺术都不可能引起如此强烈的情感共鸣的。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够在奇幻无比的《牡丹亭》中看到一种强悍而热切的情感逻辑,,并在这种情感逻辑背后,,看到一种使它产生具有必然性的历史逻辑。

  《牡丹亭》最精彩的部位,,不是在矛盾纠葛临近解决的后半部分,,而在于矛盾引起和展开的前半部分。不要轻视了那一堂近乎嬉闹的《诗经》课,,也不要轻视了那两个姑娘到后花园赏玩春色的小小举动。正是它们,,给了女主人公以出入生死的力量,,给了剧作家以上天下地的自由。

  不妨说,,汤显祖在《牡丹亭》的开头就用轻松的笔触扳开了封建礼教的重闸,,哪怕只是一条缝,,放进来一股强大的新鲜气流,,让我们的女主角迷醉和晕眩。

  她竟然在孔圣人编定的诗集中读到了坦率地表述恋情的诗句!她竟然在每日囚禁着自己的房舍后面看到了不加掩饰的春光!这两个发现,,在现代人看来是那样平常,,但对生活在浓郁的理学气氛中的杜丽娘来说简直有惊心动魄的力量。重重的礼教教条和闺房回廊的重重门槛在这里几乎构成了同一种形象。原先总以为是不可逾越雷池一步的,,但今天她惊恐地看到,,外面,,有一个更真实、更美好的天地。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

  这两个发现,,引起了她的另一个、也是更重要的一个发现:对自己的发现。

  是啊,,连堂堂圣人也没有避讳男女间的恋情,,甚至还用在洲渚间互相呼叫、追逐的雎鸠来比拟,,杜丽娘为什么不能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关关的雎鸠,,尚然有洲渚之兴,,何以人而不如鸟乎?”

  由这种联想,,她的胆子壮大起来。她敢于让自己的身心到真实的自然景色中去作一次短促的巡行。但这一步迈出去实在非同小可。这哪里是一次普通的游园,,分明是对她自己内心中已在发酵的情感激潮的一次验证和催动。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游园,,是一个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怡然融和的绝妙艺术片断,,在整个中国文化艺术史上都光彩夺目。人和自然,,在一片勃勃生机中互相感应着。对杜丽娘来说,,这次游园简直是一个重大的人生仪式。她事先选择吉日,,梳妆打扮,,在打扮时已经体味到自己与自然的特殊亲和关系。她对服侍她的春香说: “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这是一种人生原则的自我表述,,也是在贴近自然美的时刻所获得的一种自我发现。待到进得园中,,她轻步慢踏,,美目四盼,,开始怨恨起父母不把这么好的景色告诉她。花草莺燕,,对她来说件件都能引起激动,,样样都在催发她生命的向往、青春的渴求。在这么一个美好的环境里,,她觉得,,她与这些花草声息与共,,她与如许春色魂魄相印。于是,,十分自然,,她由鲜花的易凋联想到自己青春的短暂。她烦恼了,,甚至伤心了。当杜丽娘离开后花园回到自己房中的时候,,满心充溢着一种青春的紧迫感。自然界雄辩地告诉她,,绚丽的春光雄辩地告诉她:必须赶紧追取情感、享受青春!请看她一回到闺房就这样叹息道:默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春啊,,得和你两留连。春去如何遣?咳!恁般天气,,好困人也。……天啊,,春色恼人,,信有之乎?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 泪介)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

  也这样,,当她从自然的怀抱中重新认识了自己、发现了自己,,她便忍耐不住了。她接受了自然的崇高指令,,要去过一种新的生活,,哪怕是短暂的,,哪怕在梦中。

  一切能够享受正常的青春和感情的姑娘是难于理解杜丽娘这番心声的力度的。一切能够自由地观赏自然景色、领受天地恩赐的青年是不会面对春光产生杜丽娘这样强烈的生命冲动的。但是,,我们只要根据汤显祖提供的情境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杜丽娘的烂漫青春陷落在如何深黑的泥渊里,,我们就能理解她。这是一股冲开顽石迸涌出来的激流,,在平常的情况下,,它也许只是一泓静静的泉水。

  于是,,她立即做起了大胆的梦。这个梦,,就是她突然翻卷出来的情感的凝聚;这个梦,,就是对于由她的父母、腐朽的塾师、高高的门槛、整日相对的绣架、装着礼教的书柜等等组成的家庭生活的叛逆,,就是对于“宦族”、“名门”的叛逆。平时连午睡也不准许的森严家教,,怎会容忍这么一个梦呢?这个梦,,在杜丽娘活动的天地里,,是没有丝毫容身之地的。但这又正是她全部生命寄托所在,,因此她要背着人,,独个儿到花园“寻梦”。“寻梦”之举,,证明她的青春焦渴,,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种迈开了步不再想回头的决绝行动,,也证明她的这种行动是何等艰苦和可怜,,有着何等险恶和渺茫的现实背景。连梦还要寻,,连梦也值得寻,,汤显祖由此写出了梦境和实境的严重分裂,,理想和现实的严重分裂。他用梦境,,反衬了现实的黑暗;他又用现实,,反衬了理想的珍贵。

  当这一切都写好了,,杜丽娘因梦而死、死而复生的理由已经大体沟通。当千百个杜丽娘只能在梦中享受她们的青春和理想的时候,,我们的艺术家为什么不能以自己深厚的同情心和丰富的想像力,,给她们以许诺呢?

  然而, 汤显祖的许诺不是轻薄的。他不能伪造一种现实,,他必须如实地写出杜丽娘理想实现的艰难性。他宁肯运用怪诞的手法,,也不愿过多地粉饰。因此,,他只能先在梦中给杜丽娘引来一位青年男子,,而杜丽娘真的要和他结合,,还得经过一番生死磨炼。这样做,,不是炫奇竞怪,,而是为了说明,,在汤显祖生活的年代里(尽管他所采用的是历史上已有流传的故事),,要实现正常的感情理想几乎没有实现可能,,但是,,天地间又毕竟存在着一种不被现实困厄所掩埋的“至情”。只有这种力敌生死的“至情”, 才能构成对于扼杀感情的黑暗现实的挑战。一切萎弱的感情细流,,根本无法与那么沉重的礼教相抗衡。

  质言之,,汤显祖笔下的“至情”, 因它从杜丽娘胸中迸发出来时已赋有了特殊的强度和浓度,,因它要对付的是一种像大山一样沉重和巨大的阻碍,,所以就流泻成一种怪异的行程。它无法平直地贴着地面行进。古今中外许多浪漫主义杰作的高强度的、怪异的情感行程,,都与之相类。

  平心而论,,汤显祖通过一个春梦交付给杜丽娘的男子柳梦梅,,是配不上杜丽娘的。让杜丽娘为他而生生死死,,他是应该自惭形秽的。柳梦梅,,比上,,比不过张君瑞,,比下,,比不过贾宝玉。这或许是杜丽娘比崔莺莺和林黛玉更不幸的地方。傻乎乎的张君瑞要比柳梦梅真情,,而贾宝玉则更不用说了。林黛玉虽然未能与贾宝玉结合,,甚至连杜丽娘那样的梦也没有做过,,但无论如何她被一个真正理解自己的人爱过了,,这就够了。柳梦梅与杜丽娘还没有那样知心。柳梦梅也有一些大致不错的作为,,对杜丽娘的情感也不能说不深,,但总的说来,,他主要是在杜丽娘身上迸发出来的“至情”的承载体。在杜丽娘身边,,除了父亲,,只有腐朽塾师一个男性,,后来剧中还陆续出现过一些残疾人物,,在这么一个可怕的环境中,,柳梦梅,,已算是一线光明了。

  虽然柳梦梅的形象内涵与杜丽娘对于他的情感强度并不相称,,但他无论如何是一个正常的男青年。杜丽娘并不是像林黛玉那样苦苦地寻求一个知音,,而只是寻求一种正常的恋爱生活,,正常的情感形态。因此如果塑造一个也是性格非常鲜明、情感非常奇特的柳梦梅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要不得的。就像后花园的春光并不奇特,,但对杜丽娘来说却珍贵之极一样,,柳梦梅的形象也应是平常的。这样看来,,《牡丹亭》的情感结构与许多爱情题材的剧作不同, 它是更加突出杜丽娘的主体性的。柳梦梅只是她的陪衬,,而不是像《西厢记》和《红楼梦》那样,,男女主人公面对面地向着爱情的峡谷奔跑。”

艺术成就

沈德符《顾曲杂言》说:“《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牡丹亭》除了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外,其艺术成就也是非常卓越的。

一是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首先,贯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其次,艺术构思具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节离奇,曲折多变。再次,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生活和表现人物。

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使之形神毕露,从而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三是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全剧采用抒情诗的笔法,倾泻人物的情感。另一方面,具有奇巧、尖新、陡峭、纤细的语言风格。这些特点向来深受肯定。一些唱词直至今日,仍然脍炙人口。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

人物分析

杜丽娘

女主角杜丽娘是古典戏曲中最可爱的少女形象之一。身为官宦人家的千金**,杜丽娘才貌端妍,聪慧过人。但在这样一位淑静温顺的娇**身上,同时显示出与大自然的天然谐和感以及对美与爱的强烈追求,还有她心细如丝的分析能力和独立识见,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酷爱自由与反叛束缚的精神。出身和社会地位规定她应该成为具有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

她的人生第一课是《诗经》的首篇《关雎》。传统说法认为它是“后妃之 德”的歌颂,是最好的闺范读本。她却直觉地认出这是一支恋歌。在婢女春香的怂恿下,她偷偷地走出闺房。“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春天的大自然唤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她生活在笼罩着封建礼教气氛,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眼睁睁地看着青春即将逝去,她却无能为力,不由自主,只好把炽热的感情压制在心中。汤显祖没有因袭前人小说戏曲中一见倾心,互通殷勤,后花园私订终身的手法,而安排杜丽娘在游园之后和情人在梦中幽会;幽会以后,接着描写她第二次到园中《寻梦》。《惊梦》和《寻梦》是杜丽娘郁积在心中的热情的爆发,也是她反抗现实世界的实际行动。《牡丹亭》的感人力量,在于它具有强烈地追求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浪漫主义理想。这个理想作为封建体系的对立面而出现。善良与美好的东西都属于杜丽娘。

柳梦梅

柳梦梅的性格基调是痴情、钟情与纯情。拾到美女像便想入非非,以图像叫唤出真身来,此谓之痴情;此前在梦中便与素昧平生的杜丽娘结合,此谓之钟情;旅居过程中又与女鬼幽会,使之起死回生后又对她忠心不二,此谓之纯情。

小丫头春香

春香是一位活泼可爱的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春香正是杜丽娘性格中调皮、直率层面的外化。闹学的主角是她,而后台则是杜丽娘。尽管杜丽娘还是用“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格言去教训春香,但她本人又何尝不想与丫环一块去玩耍呢发现后花园的是春香,而在后花园中演出一幕男欢女爱、惊神泣鬼的梦中喜剧的正是**本人。春香的导引与陪衬,使得杜丽娘更为仪态万方、内涵丰富。

杜宝

南安太守杜宝主要代表顽固不化的封建统治阶级。杜宝一直是被当作杜丽娘的附庸来研究的。杜宝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他身上同时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失意。一方面,他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好父亲;另一方面,他是杜丽娘和柳梦梅结合的绊脚石,也是黑暗的封建社会的代言人。文旨在分析这一人物形象,揭示其复杂的思想性格内涵。

他是个典型的封建官僚,是个传统的士大夫,满脑子的封建正统思想。他做官清廉正派,恪于职守。作品一开始就让他唱出“宦囊清苦”,可谓是为官多载,两袖清风,是个地地道道的清官。一开春,他到治下各地亲自巡视劝农,不辞劳苦。而他又是个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国家栋梁之材。作品出不厌其烦地做了详细的描写。作品采用了一主一从的复线结构,杜柳之爱的主线之外,另一条线索就是杜宝的政治军事活动。他为国家民族,可谓殚精竭虑,国家有难,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作品写他的这类活动,用了不少篇幅。外御金主完颜亮,保卫国家,内平溜金王李全之乱,安定天下,为大宋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从南安太守擢升为平章政事。

而在作品中,他的主要角色位置是杜丽娘的父亲。在这方面,他具有双重的人格。毫无疑问,他是个具有慈爱心的家长。作品没有把他按照《礼记》之类的教科书来一一对应地刻划描写,而是着眼于他性格温柔的一面。他深爱自己的独生女儿,视她为掌上明珠。在女儿患病期间,他心肝欲碎,而在女儿死后,他又严格地按女儿的遗嘱,将其埋在花园里。但是,作者更重视他另一重身份,即他是个真正的道学家,理家严肃正统,完全按照封建礼教行事。,他将自己的父爱严格地限定在封建礼教的范围之内,不越雷池半步。他叫来**“适问春香,你白日眠睡,是何道理?假如刺绣余闲,有架上图书,可以娱目,他日到人家,知书知礼,父母光辉。”在女儿患难病期间,他从不想了解女儿真实的病因是什么,而女儿复生后,他又坚决不认,认为这有伤风化,而且很丢人。虽然后来做了让步,可以重认女儿,但条件是她必须与柳生断绝关系。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他价值序列中,出自天性的舔犊之情与封建礼教之间的关系,为了礼教,他可以牺牲一切,当然包括他的父爱。在这一点上,他与《西厢记》中的老夫人在“寺惊”时宁肯一女许嫁二夫,也不愿女儿当烈女而死的表现正好相反,一个是情胜于理,一个是理胜于情。作者刻意将他写成一个没有个人缺陷正人君子,忠君爱国,清廉勇敢的好官,意在说明,戕害人性的不是哪个个人,与个人品质没有关系,而是理的罪恶。另一层的深意是让他的这种态度与杜丽娘可因爱情而放弃父女之情,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情与理的冲突之不可调和。

陈最良

老塾师陈最良代表着陈腐迂阔的封建教化。陈最良是杜宝形象的重要补充。虽然他说自己奔竞杜家处馆之职是为了通关节,改窜文卷,吹嘘进身和家里骗人等,但这只是自嘲。他实际上是个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一生追求通过科举得到功名来改善生存条件,但最终考到老,还是“考居劣等停廪”。他除了会亦步亦趋的解读儒家经典,满口之乎者也外,一无所长。他无害于人,不失淳朴,但是因为深受礼教的毒害,已经成了礼教的传声筒,所以无意识中就在戕害人性。

区别

汤显祖没有因袭前人小说戏曲中一见倾心,互通殷勤,后花园私订终身的手法,而安排杜丽娘在游园之后和情人在梦中幽会;幽会以后,接着描写她第二次到园中《寻梦》。《惊梦》和《寻梦》是杜丽娘郁积在心中的热情的爆发,也是她反抗现实世界的实际行动。 《牡丹亭》的感人力量,在于它具有强烈地追求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浪漫主义理想。这个理想作为封建体系的对立面而出现。善良与美好的东西都属于杜丽娘。汤显祖描写杜丽娘的美貌很成功,而描写杜丽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更具魅力。《牡丹亭》写出,她不是死于爱情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通过杜丽娘的形象,《牡丹亭》表达了当时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其人文荟萃之地除了豫章、浔阳、庐陵等地以外,还有一处就是大名鼎鼎的临川。临川即今江西抚州,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这里除了文风昌盛、“名儒巨公,彬彬辈出,不可胜数”以外,还有一个特有的文化特色,即戏曲文化繁盛。本期给大家分享与莎士比亚并称的大戏剧家、临川才子汤显祖《牡丹亭》中最著名的一段唱词——商调《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汤显祖《牡丹亭·惊梦·皂罗袍》赏析

附: “诗书优游”诗词频道主播百合新年度频道介绍

“诗书优游”平台、频道和主播介绍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辑

附: 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游园惊梦》

        不知不觉中,我关于江西的分享已经做了十期了。我在江西第一期的分享中说到过,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数不清的名人共同构筑了绚丽多彩的江西文化。其中,现代文化的代表就是红色文化;而古代文化,也就是赣文化,则以豫章文化、浔阳文化、庐陵文化和临川文化为代表。红色文化、豫章文化、浔阳文化和庐陵文化我在之前的分享中已经为大家一一介绍过了,在本期分享中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临川文化,作为江西系列分享的尾声。

        “远色入江湖,烟波古临川。”这个临川就是现在的江西省抚州市。这里自西汉始建县,三国孙吴置临川郡,至隋改郡扩州易名抚州,迄今已有2200多年建置史。临川位于江西省东部,自古“襟领江湖,控带闽粤”,地处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的三角区腹地。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地气殊异,山川炳灵,林奇谷秀,水绕川环。江山形胜而人稠勤富,交通便利而商贾常行。荆楚、吴越文化交汇于此,中原、闽粤文化滋润其中。秀美的风光,发达的农业,优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孕育出灿烂的“临川文化”。

        临川文化在地域上以临川古治属为核心,涵盖现今抚州市十余个县区,从历史年代上生成于秦汉,兴盛于两宋,延绵于明清,从具体内容上涵盖了文学、戏曲、哲学、医学、禅宗等多方面。

        先来看看临川的文风之盛。

        和我之前分享的文风昌盛的修水和庐陵一样,临川诗书丰繁,学风极盛,历代学子的科举仕途成就和文章著述简直数不胜数。有资料记载,历史上有科考制度以来,全国进士有10万人,其中江西有1万人,占全国的1/10,而抚州有近3000人,占江西的1/3。“临川文化”区内乐安县流坑“千年古村”的“子男双封爵,文武两状元,参政代天子,师保五六人,一门十进士,两朝四尚书,进士五十二,知县四十多,乡举百六余,会解监元群,乡贤祀十二,秀才如繁星”的记述,就是临川才子涌现的生动写照。这些灿若繁星的抚州籍学子的文章论著,被列入《四库全书》存目的就有近800卷之多。横卧抚州市东门的“文昌桥”,就是“临川文学”昌盛的象征。在抚州民间流传着“文昌桥上赏文章”、“文昌桥上赛文章”、“文昌桥上卖文章”、“文昌桥上晒文章”、“欲览诗书文昌桥”、“无才莫进抚州门”的说法,充分显示了临川“文化之邦”的风采。

        有这么多取得科举功名的学子,可见临川文化土壤的肥沃丰裕,而最能代表临川文风之盛的,当属那些在历史上熠熠生辉的诸多“临川才子”。抚州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名儒巨公,彬彬辈出,不可胜数”,“临川才子”是“临川文化”的得意之笔。自古以来,临川才子之多向为世人瞩目。在把赣文化书写得最溢彩流金的千古雄文《滕王阁记》中,王勃就以“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来吟咏阎都督滕王阁之会中满座宾客的杯中豪情和笔下才华。临川在历史上涌现出的一大批名儒巨公各个大名鼎鼎——“唐宋八大家”之二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和散文大家曾巩;词坛巨擘晏殊和晏几道;哲学家、思想家陆九渊;戏剧家、文学家汤显祖……还有不少名人学士来临川任职和宦游——东晋王羲之、南朝谢灵运、唐朝颜真卿、南宋陆游等,曾在这里为官;宋代诗人黄庭坚、梅尧臣、范成大、明代思想家李贽、徐霞客也都来过此地游览常驻;《世说新语》和《诗品》的编著者刘义庆和钟嵘均袭封临川王。这些名人学士在临川都留下了大量遗墨华章,为闪光的临川才子群体增添了辉煌。

        如果说“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说是江西修水、庐陵共同的特点,临川只是更胜一筹而已,那么,戏曲文化的繁盛可就是临川所特有的,是修水和庐陵所不能相比的。戏曲文化是临川文化除文学之外的另一大支柱。

        说到戏曲,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京剧或自己家乡的地方戏,但相信大家也一定都听说过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而说到昆曲,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剧目就是《牡丹亭》吧。这部美轮美奂的中国戏剧史上的经典名作就是诞生于临川,它的作者——与莎士比亚并称的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汤显祖正是临川人。汤显祖标志着我国明代传奇戏剧发展的新高峰,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的代表作《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也因此被成为“临川四梦”。所以我本期分享选择的主题词即是汤显祖《牡丹亭》中最著名的一段唱词,《惊梦》这一出中的商调《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妈妈说我四岁的时候曾经去北大看过由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主持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这个版本的《牡丹亭》把汤显祖五十五折的原本撮其精华删减成二十七折,但饶是如此,还是分成了上中下三本,连续演了三天才演完。我当时太小了,现在一点印象都没有了,肯定也不可能看懂演的是什么故事,更听不懂唱词,但妈妈说我当时看得很专注,三天的演出我都看下来了,而且竟然没睡着。我和妈妈讨论后觉得可能是因为当时刚刚爱上芭蕾的我被舞台上美丽的人物造型和像舞蹈一样的表演吸引了。后来看《红楼梦》,记得有个情节是黛玉走过梨香院墙外,听到里面正在演习戏文,听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两句便被吸引住了,停步细听,一边听一边心下感叹;还有宝玉有一次突然想要听梨香院小旦龄官的《牡丹亭》,可去了后龄官却不给他唱。不过我其实并不知道黛玉和宝玉为什么会被吸引,也不知道那唱词要表现的到底是什么。直到这学期我们在语文课上学习了《牡丹亭·游园》里的皂罗袍,我才对《牡丹亭》这部作品和《牡丹亭》中这最著名的一段唱词有了一些了解,所以我才选择了这曲商调皂罗袍作为我本期分享的“主题曲”,借这个机会更多地去了解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也了解一下以优美典雅著称的昆曲。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说选择了这曲皂罗袍作为我本期分享的“主题曲”,这个曲指的可不是歌曲,而是韵文文学的一种,同词的体式相近,可以配乐歌唱,就像歌词一样。不过实际上我分享的主要是对唱词的赏析,所以我更应该说是“主题词”。曲有曲牌和宫调,即指曲调的名称和乐曲的调式。曲调名指的就是唱曲的音调,就像现在的G大调、C大调等等。这曲皂罗袍的曲调就是商调,而皂罗袍则是曲牌名。曲牌名其实和词牌名是一样的概念,是曲的音乐谱式。古代的诗词原本都是配乐吟唱的,都有相应的名字来命名。后来曲调失传或是别的原因,就只用曲牌名来限定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格律、押韵格式等。不过古代的曲很长,所写的曲牌都是很长的一首曲的部分小节的名字。《牡丹亭》最出名的这一唱段《游园惊梦》就是用皂罗袍这个曲牌演唱的。

        《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出生于临川的一个书香世家,其祖上四代均有文名,多是满腹经纶的学者;他的母亲也自幼熟读诗书。临川丰腴的文化土壤给了他读书求学的良好氛围,家族深厚的文化积累更是他读书求学的丰厚根基,而祖辈的认真求学的态度,则在汤显祖幼小的心灵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汤显祖天资聪慧,加上从小受家庭熏陶,勤奋好学,早早地就才名远扬,二十一岁就中了举人。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按他的才学,在仕途上本可望拾青紫如草芥。但是,在汤显祖生活的时代,科举考试已经成为上层统治集团营私舞弊的幕后交易,而不是以才学取人。在汤显祖第一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时,当时的首辅张居正要安排他的儿子取中进士,为遮掩世人耳目,想找几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作陪衬,听闻了汤显祖的名声后就去笼络他。但汤显祖“少有伉壮不阿之气”,洁身自好,刚正不阿,面对这种腐败风气的诱惑与招揽,他先后两次都拒绝了。明史记载“显祖谢弗往”,理由是“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他因此两次都名落孙山,直到万历十一年张居正去世后,三十四岁的汤显祖才中了进士,开始走上仕途。

        汤显祖早期主要是在留都南京任职。当时南京是文人荟萃之地,前后有徐霖、姚大声、何良俊、金在衡、臧懋循诸名家。汤显祖在此一面以诗文、词曲同一些人切磋唱和,一面研究学问,作书中蠹鱼。当时文坛泰斗王世贞在南京任刑部侍郎、尚书,地位显赫。士大夫趋之若鹜,许多人奔走在他门下,他的片言只语,便可“翕张贤豪,吹嘘才俊”。可是汤显祖是一个尊重文学而不屈服于权势的人,他重创新而反对复古,他注意汲取古代一切优秀的文学遗产而不为复古派所规定的范围所局限,文学思想和旨趣与王世贞辈大相径庭。因此他虽与王世贞同在南都,却不愿与王氏兄弟相往还。这表明汤显祖不仅不以权势是从,而且当复古文学思潮笼罩海内时,他有主见,有特识,决不随波逐流。这实际上是他接受古代优秀的文化思想、特别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接受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思想影响的结果。

        明代中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哲学上出现了王艮、罗汝芳、李贽等离经叛道的思想家。汤显祖早年就做了罗汝芳的学生,自小跟他学道,读“非圣之书”。后来又与激进的禅宗大师紫柏交朋友,尤其敬仰激进的思想家李贽,形成了他政治上、文学上的反抗性和斗争性,也被人称之为“狂奴”。实际上这也是他后期创作《牡丹亭》这部代表作的思想基础。

        品格上不愿与专制的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汤显祖在政治上也锋芒毕露。身在官场,汤显祖耳闻目睹了很多官员贪赃枉法的罪行,刚直倔强的他于万历十九年在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的任上上了一篇《论辅臣科臣疏》,严词弹劾首辅申时行和科臣杨文举、胡汝宁,揭露他们窃盗威柄、贪赃枉法、刻掠饥民的罪行。疏文对万历登基二十年的政治作了全面的抨击,明神宗看完上疏,于盛怒之下,以“南都为散局,不遂己志,敢假借国事攻击元辅”的罪名把汤显祖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一年后,由于朝廷政局变幻,汤显祖又被量移至浙江遂昌任县令。在遂昌任职期间,他“去钳剭,罢桁杨,减科条,省期会”并建射堂,修书院,劝农桑,为实施自己的治县理想不畏权贵、大胆革新。在任职的五年中,他政绩斐然,但与民减负便意味着压制当地豪强,触犯地主阶级利益,为此汤显祖每每得罪权贵,终于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万历二十六年,朝廷将派税监来遂昌扰民,汤显祖听说后自感“世路之难,吏途殊迫”,于是愤而辞职。给吏部递了辞呈后,没有等批复就回到家乡江西临川县的乡村闲居,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汤显祖离任后,感念他恩德的遂昌百姓为他立了生祠加以怀念。为此,汤显祖发出“平昌祀我,我以何祀平昌”的感叹。清代蒋士铨在《玉茗先生传》中说:“显祖志意激昂,风节遒劲,平生以天下为己任;因执政所抑,遂穷老而殁,天下惜之”。

        汤显祖一生蔑视封建权贵,常得罪名人,虽然在政治舞台上屡屡失意,但跌宕起伏的经历却给他的文学戏剧创作注入了丰富的养料和动力,让他的创作走向成熟,达到高峰,使他在戏曲上取得了足以与西方的莎士比亚相提并论的成就。而在他的代表作中,“临川四梦”最负盛名也是成就最高的无疑是《牡丹亭》。明代戏曲理论批评家沈德符在《顾曲杂言》中记载了《牡丹亭》在当时引起的轰动效应:“《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汤显祖自己也说:“一生似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汤显祖在这部传奇作品中着力描绘了杜丽娘与柳梦梅二人之间感人至深的生死爱情。这种至情至性的爱情演绎代表着汤显祖对人生与爱情的哲学思考与世情体验,而情深而亡的杜丽娘则成为汤显祖笔下至情理想的化身。重情重义的汤显祖始终将“情”与“志”紧密相联,并指出“万物之情各有其志”,其“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的词句更是脍炙人口。汤显祖用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赋予“情”以超越生死的力量。剧中杜丽娘经历了现实、梦幻与幽冥三个境界,这显然是作者幻想的产物。汤显祖借用三种境界的艺术对比来表达理想和思想,用梦幻和幽冥反衬出了现实的残酷。杜丽娘的梦境是那么温柔缠绵、五彩缤纷,而她醒过来面对的现实则是母亲的唠叨和凄凉枯燥;幽冥中判官虽然面目狰狞,但却毕竟替她查了婚姻簿,放她出了枉死城,体现了一种人情味,而她还魂后面对的现实则是父亲被封建礼法塑造出来的冷酷和僵硬。汤显祖显然是在以此批判黑暗的现实,并在幽冥和梦境中寄托自己的理想。

        昆曲的唱词以典雅唯美著称,《牡丹亭》的剧本便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点。而这一曲商调《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更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我不会唱昆曲,连戏曲的念白和吟诵也没学过,只能先来朗读一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自幼在严苛管教与约束中成长的青春少女杜丽娘虽然鲜少与外界接触,但当她那当太守的父亲杜宝给她聘请的迂腐的老先生第一次给她讲解《诗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时,即把杜丽娘心中的情丝触动了。这一日,郁郁寡欢的杜丽娘在丫环春香的陪伴下来到她十六年的人生中从没有涉足过的自家的后花园。花园中繁花似锦的勃勃生机激发了杜丽娘心中被的压抑的人生欲望,使她面对满园的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禁不住由衷地感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进而唱出了这一曲皂罗袍。

        “姹紫嫣红”是形容花的鲜艳美丽;“断井颓垣”就是断了的井栏,倒了的短墙,这里是形容庭院的破旧冷落;“良辰美景”和“赏心乐事”用的是晋宋时期谢灵运的《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中“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这两句的意思;“奈何天”就是无可如何的意思;“朝飞暮卷”则出自我给大家分享过的王勃的《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形容楼阁巍峨,景色开阔;“翠轩”就是华美的亭台楼阁;“画船”指的是装饰华美的游船;“锦屏人”指的是被阻隔在深闺中的人;“忒”就是太;“韶光”意思是大好春光。这支曲的唱词翻译成白话文大致就是说:这样繁花似锦的迷人春色无人赏识,都付予了破败的断井颓垣。这样美好的春天,宝贵的时光如何度过呢?使人欢心愉快的事究竟什么人家才有呢?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碧瓦亭台,如云霞一般灿烂绚丽;和煦的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只有像我这样被阻隔在深闺中的女子,才辜负了这大自然的美好春光啊。

        这曲商调皂罗袍是《牡丹亭》中最有名的一支曲子,也是《游园惊梦》这一折的高潮,刻画了杜丽娘面对大好春光时春心荡漾又自叹身世间千回百转的心态变化。全曲典雅绮丽、辞采华艳,却又不失含蓄蕴藉,情真意切,随景摇荡,充分表现了杜丽娘在游园时的情绪流转,体现出情、景、戏、思一体化的特点,历来传唱不衰。

        此曲的唱词充分体现了剧作家汤显祖深厚的文学功底。全曲紧紧贴合主人公杜丽娘情绪的当前状态和发展走向进行布景。首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写深闭幽闺的少女从未涉迹园林,这次乍进后园,只见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艳丽眩目的春日园林物态给了她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叩开了她少女的心扉。然而,剧作家汤显祖并没有让主人公杜丽娘只是流连其中,只“入”而不“出”,接承这青春少女第一眼绚烂春色的是少女心中幻设的虚景,她在这春色正浓的当下竟立刻想到了这浓艳富丽之春景的未来走向——“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太守家的后花园怎会是“断尽颓垣”,难道不是杜丽娘联想到自己的人生春天也如这眼前动人的春色一样多姿多彩,然而自己却被幽闭在深闺之中,既无人欣赏,又无由冲破束缚,因而产生的深深伤感的体现吗?这残败破落的画面从另一个极端给予杜丽娘以强烈的震撼。“春色如许”开启了主人公的视野,使之充满了诧异和惊喜,接踵而来的对匆匆春将归去的联想则轰的一声震响了她少女的心房,使之充满了惊惧和无奈。

        女主人公心花初放紧接着又愁上眉头的景象,包蕴的是深深的无奈情绪,于是自然唱出“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两句突出了良辰美景与赏心乐事之间的矛盾,虽有这良辰美景,却无有情人相伴这样的赏心乐事,除了徒唤奈何,她这个“锦屏人”又能如何。这两句突出了杜丽娘黯然的心情与艳丽春光间的不谐。现实的苦闷和青春的觉醒使得女主人公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无限向往,而残酷的现实注定了她的向往绝不可能实现。于是在这里汤显祖让杜丽娘意识到生命的困境,让这“良辰美景”的春天生机反过来更强化了她渴望“赏心乐事”而不得的黯然伤感情怀。但这杜丽娘的感叹和唏嘘里并不仅仅是悲观的意绪,她在情绪跌入低谷之后仍念念不忘“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而且又用她能欣赏美的心和眼去畅想、去欣赏那“朝飞暮卷,云霞翠轩”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正是一个青春少女最自然的本能,而她的生命和青春也正是这美好事物的一部分。这些美好的事物和杜丽娘这个主人公交相辉映,也始终深刻内嵌于杜丽娘这个青春少女的思维深处,读者不难从中窥探出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期待——在这堵院墙之外,应该还有更美的春光,更美的世界。而“她这个锦屏人”却被一道墙,一座宅院和一道屏风画地为牢,牢牢地被困在这墙、这宅院和这屏风之内。而青春既已觉醒,就很难再昏昏睡去,那么为了追求青春生命的绽放,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就顺理成章了。所以这个后花园寓意着一个崭新的,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精神世界,杜丽娘进入这个后花园就意味着生命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内在世界。在这个内在的世界里,杜丽娘可以为情而死,也可以为情而生,可以直面一切权威如阎罗和君王,甚至她向来依附的有着家长威权面孔的父亲。这个世界的广阔、丰富、美丽、深刻要远远超出外在的现实世界。这也为下一段杜丽娘梦中奇遇柳梦梅以及为情而死的故事提供了心理依据。

        此曲表现了杜丽娘游园自伤、青春寂寞的悔怨,进而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少女青春的无情摧残。这段唱词既是景语,也是情语。人物的感情和景色交织在一起,映衬了主人公对景自怜的伤感,其内心深处顾影自怜的哀愁在美好春光的感召下喷薄而出。此曲从喜乐到苦痛的情绪流转紧紧扣咬着从浓艳的实景向残败的虚景的转变,读者很难剖判外在之景与内在之情的严格界限,只因在此处,景现而情发,情入而景犹存。杜丽娘作为一个刚刚觉醒的少女,感叹春光易逝,哀伤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强烈要求身心解放,这本质上是对压迫人的封建礼教和当时发展到极端的“存天理,灭人欲”理学思想的一种抗争与反叛,折射出明中叶后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对后世有深刻的影响。文学史上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认为《牡丹亭》正是《红楼梦》最重要的过渡与铺垫,也就是说没有《牡丹亭》也就产生不了后来对生命的赞歌写到极致的《红楼梦》。

        在之前看《红楼梦》时,我并不理解林黛玉听了《牡丹亭》的这段唱词之后为什么会“心动神摇”、“如痴如醉”,只是觉得非常的夸张。在准备这期分享的时候我又看到了汤显祖《牡丹亭》写出后几个类似的事件:江苏扬州有一位名叫金凤钿的女子,得到了《牡丹亭》后茶饭不顾,“读而成痴”,并想要嫁给汤显祖,因为没能等到汤显祖的回音郁郁而终;娄江有一女子名俞二娘,因为读了《牡丹亭》伤心欲绝,断肠而死;又有一名伶曰商小玲,因演《牡丹亭》绝地而亡;还有一女子名曰冯小青,在不幸的婚姻里因读《牡丹亭》而魂归离恨天。通过这么多相似的故事,我开始意识到《牡丹亭》艺术感染力之强,正如汤显祖自己所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可以死,死亦可生”。

        生活在人性获得了解放,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甚至过于开放的今天,我很难去切身体会杜丽娘的处境和遭遇。但汤显祖的《牡丹亭》也确实让我认识到封建礼教统治下妄图压制摧残人的天然欲望的目标,在人性光辉的照耀下是很难达成的。杜丽娘在作品中呈现出“生而有情,因情成梦”的生命存在状态,这种深厚、真挚而坚定的情感,使杜丽娘的形象绽放出那个时代极其闪光的思想解放与生命自由的人性主义光辉。

参考反馈题目:

1老家是抚州的同学,能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老家,或者说说你对你老家名人的了解吗?

2老家不是抚州的同学,你知道哪些临川名人?能给大家分享一个你喜欢的吗?

3你喜欢看戏吗?你看过昆曲吗?能给大家介绍一种你喜欢的戏曲吗?

4你听过什么汤显祖的故事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汤显祖吗?

5你听说过或看过《牡丹亭》吗?你喜欢这部剧吗?

6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并称,你觉得为什么都说汤显祖是“东方莎士比亚”,却不说莎士比亚是“西方汤显祖”

7如果你学过什么戏曲,能给大家唱一段吗?

《明史·汤显祖传》

汤显祖《牡丹亭》

浙江卫视纪录片《汤显祖》

白先勇青春版昆曲《牡丹亭》

张玲、付瑛瑛《汤显祖与莎士比亚》

当然,还有各种百度……

1《游园惊梦》经典的句子

原来是姹紫嫣红

氤氲朦胧

如沐春风

分明是良辰美景

在我口中

一说成空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

烟波画船

满园春色关不住

冥冥之中

却随去路中

剪不断

理还乱

闷无端

宿妆残

似这般

都付

奈何天

剪不断

理还乱

闷无端

宿妆残

似这般

都付

奈何天

原来是吒紫嫣红

氤氲朦胧

如沐春风

分明是良辰美景

在我口中

一说成空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

烟波画船

满园春色关不住

冥冥之中

却随去路中

2《游园惊梦》经典的句子

原来是姹紫嫣红 氤氲朦胧 如沐春风 分明是良辰美景 在我口中 一说成空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 烟波画船 满园春色关不住 冥冥之中 却随去路中 剪不断 理还乱 闷无端 宿妆残 似这般 都付 奈何天 剪不断 理还乱 闷无端 宿妆残 似这般 都付 奈何天 原来是吒紫嫣红 氤氲朦胧 如沐春风 分明是良辰美景 在我口中 一说成空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 烟波画船 满园春色关不住 冥冥之中 却随去路中。

3游园惊梦 里的诗句

绕地游梦回莺啭 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炷尽沉烟 抛残绣线 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栏。

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已吩咐催花莺燕借春看。

云髻罢梳还对镜 罗衣欲换更添香。 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 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 迤逗的彩云偏。 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 艳晶晶花簪八宝钿。 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 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画廊金粉半零星。 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袜 惜花疼煞小金铃。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 那荼蘼外烟丝醉软, 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 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剪 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尾声观之不足由他缱, 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瓶插映山紫 炉添沉水香。

蓦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 春呵春!得和你两流连。

春去如何遣? 恁般天气,好困人也山坡羊没乱里春情难遣 蓦地里怀人幽怨 则为俺生小婵娟 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

俺的睡情谁见? 则索要因循腼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转。 迁延,这衷怀哪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

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 是答儿闲寻遍 在幽闺自怜 转过这芍药栏前 紧靠着湖山石 和你把领扣儿松,衣带宽 袖梢儿揾着牙儿沾也。 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

是那处曾相见? 相看俨然 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 画眉序好景艳阳天 万紫千红尽开遍。 满雕栏宝砌,云簇霞鲜。

督春工珍护芳 免被那晓风吹颤, 使佳人才子少系念 梦儿中也十分欢忭 滴溜子湖山畔,湖山畔,云蒸霞焕。 雕栏外,雕栏外,红翻翠骈。

惹下蜂愁蝶恋,三生锦绣般非因梦幻。一阵香风,送到林园。

五般宜一边儿燕喃喃软又甜 一边儿莺呖呖脆又圆。 一边蝶飞舞,往来在花丛间。

一边蜂儿逐趁,眼花缭乱。 一边红桃呈艳,一边绿柳垂线 似这等万紫千红齐装点 大地上景物多灿烂! 山桃红这一霎天留人便 草藉花眠, 则把云鬟点,红松翠偏。

见了你紧相偎,慢厮连, 恨不得肉儿般和你团成片也。 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

我欲去还留恋 相看俨然 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 行来春色三分雨。 睡去巫山一片云。

夫婿坐黄堂 娇娃立绣窗 怪她裙钗上 花鸟绣双双 宛转随儿女。 辛勤做老娘。

绵搭絮雨香云片,才到梦儿边, 无奈高堂,唤醒纱窗睡不便。 泼新鲜,俺的冷汗粘煎。

闪的俺心悠步躭,意软鬟偏。 不争多费尽神情 坐起谁欠,则待去眠 尾声困春心,游赏倦 也不索香熏绣被眠。

春吓!有心情那梦儿还去不远。

4《牡丹亭》中经典的诗句有哪些

1、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这般,都付与了断瓦残垣。

2、西风扬子津头树,望长淮渺渺愁予。 3、砧声又报一年秋。

江水去悠悠。 4、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

5、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6、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7、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 8、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见。

不提防沈鱼落雁鸟惊喧,只怕的羞花闭月花貌。 9、情由心生,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情非之至也! 10、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11、本待要送春向池塘草萋,我且来散心到荼蘼架底,我待教寄身在蓬莱洞里。蹙金莲红绣鞋,荡湘裙呜环佩,转过那曲槛之西。

12、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13、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14、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15、原来这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16、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 17、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18、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19、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20、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延展阅读: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改编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最得意之作,他曾言“吾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牡丹亭》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也叫“临川四梦”。

受到了儒、释、道三家学说的不同影响,其故事背景就描写的是腐朽的儒家封建体系,故事中出现的花神却是道家的产物,而女主角杜丽娘身死又还魂乃是佛家的三生说。总之,汤显祖在这部《牡丹亭》中倾注了自己毕生的思想感情,完美的诠释了他的“至情说”。

作品把传说故事以及明代社会相结合,使之成为一部具有浪漫主义的精神杰作。全剧共计五十五出,每一出都为后面的剧情提供了暗示。

下场诗全部采用了唐诗而无不如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汤显祖对于他的《牡丹亭》的重视超出了他的其他作品。

《牡丹亭》不仅讴歌了人性,同时也用另一种独特的方式抨击了当时大行其道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 创作背景 昆曲·牡丹亭 画家刘文进作品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598年。

全名《牡丹亭还魂记》[4] ,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传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而成,明代南曲代表作。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正是:慕色还魂杜丽娘,游园惊梦柳梦梅。它与汤显祖的另外三部作品并称为“临川四梦”。

舞台上常演的有《闹学》、《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拾画叫画》、《冥判》、《幽媾》、《冥誓》、《还魂》等几折。 汤显祖万历二十六年被罢免还家,绝意仕途,笔耕以终老。

其一生四部传奇杂剧比较著名,《牡丹亭》、《南柯记》、《紫钗记》、《邯郸记》(又称“临川四梦”),其中,以《牡丹亭》最为著名,他本人也十分得意,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明朝人沈德符称“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内容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

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

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5]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阅读《牡丹亭》,享受文字的飨宴,穿越时空的生死之恋,不必借助现代科技,缠绵秾丽,至情弘贯苍茫人世,逶迤而来。 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海若,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

出身书香门第,为人耿直,敢于直言,一生不肯依附权贵,因此经常得罪人。早年参加进士考试,因拒绝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招揽而落选。

直到三十三岁时才中进士。中进士后,拒绝当。

5牡丹亭惊梦赋有哲学的句子

《牡丹亭·惊梦》 丽娘游园归来,困倦了,便伏几小睡,却作了个甜美的梦:梦见一个小生,拿着柳枝,向她说道:“小生那一处不寻访**来,却在这里。恰好在花园内折取垂柳半枝,姐姐,你既通书史,可作诗以赏此柳乎?”丽娘没有答话,只是想:“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小生一笑,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便牵丽娘衣袖,转过芍药栏前湖山石边说话去了。

丽娘怎会在梦中与一素昧平生的人幽会呢?原来一直受封建礼教禁铜的丽娘,没有人与她说过知心话。与她最亲近的母亲,看她睡个午觉,也要说不符家教,看她绣对鸳鸯,也不以为然。丽娘委实寂寞得很,渴望有人关心她同情她,当梦中人说出这“似水流年,如花美眷”八个字时,动魄惊心,怎能不引为知己?以柳枝求题,也不是一般市俗之见,他不是捧来珠光宝气的首饰,而是分文不值的垂柳枝。戏里有一折“写真”,描写杜丽娘作自画像,可见她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在她眼里,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经济价值之间并不划等号,一草一木都可人画,对金银珠宝、乌纱玉带却看不上眼。在这一点上,他们又有了共同语言。心灵上的相通,在丽娘看来是头等重要的事,与此人为伴是幸福的,轻轻地一牵,便随他而去了。

《游园惊梦》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牡丹亭》里的一折。 杜丽娘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一日,背着父母和塾师,和丫环春香到后花园游春,花香鸟语,触景伤情,游倦之后,回房休息。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在花园中相会,并有许多花神一起来为他们做媒。杜丽娘的母亲来到床前将女儿唤醒,母亲看见女儿神情恍惚;嘱咐她以后少去后花园。杜丽娘虽然应允,但心里仍在追恋梦境,不久竟忧郁成疾。

1求几句著名经典的昆曲(如《牡丹亭》、《玉簪记》等)中的名句,要

《牡丹亭》 绕地游 梦回莺啭 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炷尽沉烟 抛残绣线 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栏。

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已吩咐催花莺燕借春看。

云髻罢梳还对镜 罗衣欲换更添香。 步步娇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 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 迤逗的彩云偏。 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醉扶归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 艳晶晶花簪八宝钿。 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 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画廊金粉半零星。 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袜 惜花疼煞小金铃。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好姐姐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 那荼蘼外烟丝醉软, 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 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剪, 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尾声 观之不足由他缱, 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瓶插映山紫 炉添沉水香。

蓦地游春转 小试宜春面。 春呵春!得和你两流连。

春去如何遣? 恁般天气,好困人也! 山坡羊 没乱里春情难遣 蓦地里怀人幽怨 则为俺生小婵娟 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 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

俺的睡情谁见? 则索要因循腼腆 想幽梦谁边 和春光暗流转。 迁延,这衷怀哪处言? 淹煎,泼残生除问天。

山桃红 则为你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 是答儿闲寻遍 在幽闺自怜 转过这芍药栏前 紧靠着湖山石边 和你把领扣儿松,衣带宽 袖梢儿揾着牙儿沾也。 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

是那处曾相见? 相看俨然 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 画眉序 好景艳阳天 万紫千红尽开遍。 满雕栏宝砌,云簇霞鲜。

督春工珍护芳菲 免被那晓风吹颤, 使佳人才子少系念 梦儿中也十分欢忭 滴溜子 湖山畔,湖山畔,云蒸霞焕。 雕栏外,雕栏外,红翻翠骈。

惹下蜂愁蝶恋,三生锦绣般非因梦幻。 一阵香风,送到林园。

五般宜 一边儿燕喃喃软又甜 一边儿莺呖呖脆又圆。 一边蝶飞舞,往来在花丛间。

一边蜂儿逐趁,眼花缭乱。 一边红桃呈艳,一边绿柳垂线 似这等万紫千红齐装点 大地上景物多灿烂! 山桃红 这一霎天留人便 草藉花眠, 则把云鬟点,红松翠偏。

见了你紧相偎,慢厮连, 恨不得肉儿般和你团成片也。 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

我欲去还留恋 相看俨然 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 行来春色三分雨。 睡去巫山一片云。

夫婿坐黄堂 娇娃立绣窗 怪她裙钗上 花鸟绣双双 宛转随儿女。 辛勤做老娘。

绵搭絮 雨香云片,才到梦儿边, 无奈高堂,唤醒纱窗睡不便。 泼新鲜,俺的冷汗粘煎。

闪的俺心悠步躭,意软鬟偏。 不争多费尽神情 坐起谁欠,则待去眠 尾声 困春心,游赏倦 也不索香熏绣被眠。

春吓!有心情那梦儿还去不远 《玉簪记》 曰: 你是个天生后生,曾占风流性。 无情有情,只看你笑脸儿来相问。

我也心里聪明,脸儿假狠,口儿里装做硬。 待要应承,这羞惭怎应他那一声。

我见了他假惺惺,别了他常挂心。 我看这些花阴月影,凄凄冷冷,照他孤另,照奴孤另。

心理刻画极为到位。 第十八出《叱谢》中,描绘陈妙常长夜难眠的情形,显现了幸福强大的诱惑力,喊出了凡世的,正常的情欲不应受到禁制的呼声。

陈妙常写诗: 一念静中思动,遍身欲火难禁, 强将津吐咽凡心,争奈凡心转盛。 《玉簪记》精彩纷呈,其中《琴挑》、《偷诗》、《秋江》尤为出色。

“弦里传情”(即“琴挑”)讲潘必正秋夜闲庭信步,听到陈妙常孤凄幽怨的琴声,使他顿起爱慕之情,遂借交流琴艺之机,以言语挑逗陈妙常。潘陈相见后,陈向潘“请教一曲”。

潘(抚琴):雉朝雊兮清霜,惨孤飞兮无双。衾寡阴兮少阳,怨鳏居兮旁徨。

陈:此乃雉朝飞也,君方盛年,何故弹此无妻之曲? 潘:书生尚未娶妻。 潘向陈再请教一曲。

陈(抚琴):烟淡兮轻云,香霭霭兮桂荫。叹长宵兮孤冷,抱玉兔兮自温。

潘:此乃广寒游也,正是出家人所弹之曲,只是长宵孤冷,多有难消遣处啊! 陈:公子言重了! 长清短清,那管甚离恨。云心水心,有甚闲愁闷?一度春来,一番花褪,怎生上我眉痕。

云掩柴门,钟儿磬儿在枕上听。柏子座中焚,梅花帐绝尘。

潘:好个冰清玉润! 陈:果然是冰清玉润,长长短短,有谁评论?!怕谁评论?! 潘:仙姑啊,更声漏声,独坐谁相问?琴声怨声,两下无凭准。翡寒衾寒,芙蓉月印,三星照人如有心。

只怕露冷霜凝,衾儿枕儿谁共温。 陈:潘相公出言太狂,莫非有意轻薄于我? 潘:巫峡恨云深,桃源羞自寻。

仙姑,你是个慈悲方寸,忘恕却少年心性。(随之告辞) 潘:她把心肠铁样坚。

(陈)岂无春意恋凡尘? 潘:今朝两下轻离别,一夜相思枕上看。 陈:花荫深处,仔细行走。

潘:待我躲在花荫深处,听她讲些什么? 陈:(白)听寂然无声,想是他回书馆去了。 看这些花荫月影,凄凄冷冷,照他孤零,照奴孤零。

(白)夜深人静,不免抱琴进去吧。 此情空满怀,未许人知道。

明月照孤馆,泪落知多少。 潘:听她一声两声,句句含愁闷。

看。

2牡丹亭中的名句

1、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2、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3、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4、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5、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

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 6、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

7、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8、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9、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10、偶然间心似缱, 梅树边, 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 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

扩展资料:

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牡丹亭》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作者热情奔放地赋予“情”以超越生死的力量。

杜丽娘经历了现实、梦幻与幽冥三个境界,这显然是作者幻想的产物。作者借用三种境界的艺术对比来表达理想和思想,用梦幻和幽冥反衬出了现实的残酷。

杜丽娘的梦境是那么温柔缠绵、五彩缤纷。醒过来面对的是母亲的唠叨和凄凉枯燥。

幽冥中判官虽然面目狰狞,毕竟替她查了婚姻簿,放她出了枉死城,体现了一种人情味。还魂后面对的父亲反而只有冷酷和僵硬。

这些都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对理学的批判力量。 作品呈现着光怪陆离的色彩,花神、土地、地府判官、鬼卒,与现实中的人物结构成了现实和精神的两重世界,深刻描绘了封建社会的本质。

让现实中不可能的爱情理想成为实现,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 剧中的曲文,表现了作者在艺术语言上的成就。

特别在抒情方面,在描绘人物性格、刻画杜丽娘的心理活动和精神世界方面非常细致真实。

参考资料:

_牡丹亭还魂记 。

3昆曲牡丹亭词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曲词 版本原唱:文千岁 李宝莹 角色:(旦)杜丽娘 (生)柳梦梅 旦:(游园曲)春光满眼万花妍,三春景致何曾见。

玉燕双双绕翠轩,蝶儿飞舞乐绵绵,乐绵绵,万花争吐艳。绿柳娇嫩,倚池畔随风曳展,心忧岁月变迁,一朝美艳化烟,叹春光易逝愁深牵。

看牡丹亭畔有花阡,且待我荡上东墙,唤取春回转。(白)春色撩人心欲醉,牡丹亭畔抱花眠。

生:(到春雷)身似蝶影翩翩,飞过绿阴水殿,飞到庭院深处,去会素心玉人面。轻轻步趋石亭畔,目睹倩影花下眠,幽香暗传,神欲醉,爱她貌更端,喜得接近天仙信有缘,惟望两心相牵,手拈柳枝走上前,趁着无人见,低声轻呼,**呀望你能为我方便。

(白)**我黎左叻! 旦:(白)哎呀!你系…… 生:(白)**有礼! 旦:(白)啊~!(接唱)看他十分面善,骤逢未免心惊惴。 生:(白)**!(接唱)不必以香扇遮面,实在你丰姿秀色早已名传,今天得相见令人意倒颠。

旦:(接唱)休得满口粗俗言,我是名门淑女,千金之躯,岂可任意存妄念。 生:(白)**,小生何敢心存妄念呢?不过,适才在花园之内,折得垂扬半枝,素仰**掩通文翰,还请题诗一首,以赏此柳枝呀! 旦:(白)耶……唔……寂寞垂杨柳,迎风曳岸边,忽逢君采折,唯盼永相怜。

生:(白)呀,佳句,佳句啊! 旦:(白)这书生,虽则似曾相识,何故他竟作不速客来呢? 生:(白)**!(慢板)你在花下暗伤春,我在芸窗心寂寞,相逢何必问前因,信是有缘能会面。 旦:(接唱)我低头暗借池中镜,几回偷看眼前人,风度翩翩神俊朗,好个倜傥美少年。

生:(接唱)风飘刘院上蟾宫,得会嫦娥深自幸,莫因羞怯误佳期,且看满园花吐艳。 旦:(骂玉郎)雨后花更鲜,惹得粉蝶绕花阡,借意示爱心暗牵,百般痴缠,诉尽相思千万遍,奈何淑女芳心怕受骗。

生:(接唱)永誓爱心比金坚,倘得相亲情愿化蝴蝶伴裙边,不作别念,甘倚妆台镜边,听候眼波差遣。不会视卿卿比秋后扇,白头共订痴心永无变。

旦:(减字芙蓉)聆君吐出痴情话,半羞半喜半心甜。(白)公子,你翠袖相牵,意欲何往呀? 生:(接唱)绕过这十二栏杆,转过那银塘水殿。

(白)春色无边正好把臂同游啊。 旦:(接唱)穿过了湖山石洞,踏遍绿荫花阡。

(白)此景此情真是神仙不羡呀! 生:(接唱)与你悄声儿,细诉平生愿。(白)一任海枯石烂,永结同心。

旦:(接唱)深喜名花能有主, 生:(接唱)不在梅边在柳边。 旦:(滚花)缘来合梦梦尤香, 生:(接唱)人到深情情自暖。

旦:(双飞蝴蝶)携手到花前,共赏风花雪月天。 生:(接唱)效蝴蝶舞翩然,相依相偎笑并肩。

旦:(接唱)一双一对乐似双飞燕。 生:(接唱)今生今世热爱心不变。

旦:(接唱)两相恋,爱心专,痴心若醉情怀渐乱。 生:(接唱)眼底春风吹遍,吹得飞花片片。

旦:(接唱)吹得碧水潋潋,独怜绿莺吹得扑翼喧。 生:(白)唉!(仙花调)艳梦正感温暖,又被那风吹断,怕怕怕蝶侣空相眷,梦随风飘远。

旦:(剪剪花)我俩似并头燕,休惊春风折损。 生:(双飞蝴蝶)花底鸟惊喧,声声带悲酸,触景但觉愁怀历乱。

旦:(接唱)我俩爱根深深风吹不断,不必伤感暗自怨。 生:(接唱)春风吹醒美梦断,人别矣他朝再共恋。

旦:(白)呀~公子~ 生:(白)**珍重,小生去也! 旦(白)公子~!公子,公子。唉!(柳青娘)我寂寂倚翠轩,半醒半睡眠,梦中仿佛见蝶仙,互相热恋似蜜甜共缠绵,瞬息间,风吹散梦化烟,使我心惹恨缠,有情人难复见,叹倩谁伴镜边,顾影暗自怜,剩将春心托杜鹃。

(滚花)唉!又怕幽闺寂静难寻梦,一任楼上花枝笑独眠。

4昆曲牡丹亭词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曲词

版本原唱:文千岁 李宝莹

角色:(旦)杜丽娘 (生)柳梦梅

旦:(游园曲)春光满眼万花妍,三春景致何曾见。玉燕双双绕翠轩,蝶儿飞舞乐绵绵,乐绵绵,万花争吐艳。绿柳娇嫩,倚池畔随风曳展,心忧岁月变迁,一朝美艳化烟,叹春光易逝愁深牵。看牡丹亭畔有花阡,且待我荡上东墙,唤取春回转。(白)春色撩人心欲醉,牡丹亭畔抱花眠。

生:(到春雷)身似蝶影翩翩,飞过绿阴水殿,飞到庭院深处,去会素心玉人面。轻轻步趋石亭畔,目睹倩影花下眠,幽香暗传,神欲醉,爱她貌更端,喜得接近天仙信有缘,惟望两心相牵,手拈柳枝走上前,趁着无人见,低声轻呼,**呀望你能为我方便。(白)**我黎左叻!

旦:(白)哎呀!你系……

生:(白)**有礼!

旦:(白)啊~!(接唱)看他十分面善,骤逢未免心惊惴。

生:(白)**!(接唱)不必以香扇遮面,实在你丰姿秀色早已名传,今天得相见令人意倒颠。

旦:(接唱)休得满口粗俗言,我是名门淑女,千金之躯,岂可任意存妄念。

生:(白)**,小生何敢心存妄念呢?不过,适才在花园之内,折得垂扬半枝,素仰**掩通文翰,还请题诗一首,以赏此柳枝呀!

旦:(白)耶……唔……寂寞垂杨柳,迎风曳岸边,忽逢君采折,唯盼永相怜。

生:(白)呀,佳句,佳句啊!

旦:(白)这书生,虽则似曾相识,何故他竟作不速客来呢?

生:(白)**!(慢板)你在花下暗伤春,我在芸窗心寂寞,相逢何必问前因,信是有缘能会面。

旦:(接唱)我低头暗借池中镜,几回偷看眼前人,风度翩翩神俊朗,好个倜傥美少年。

生:(接唱)风飘刘院上蟾宫,得会嫦娥深自幸,莫因羞怯误佳期,且看满园花吐艳。

旦:(骂玉郎)雨后花更鲜,惹得粉蝶绕花阡,借意示爱心暗牵,百般痴缠,诉尽相思千万遍,奈何淑女芳心怕受骗。

生:(接唱)永誓爱心比金坚,倘得相亲情愿化蝴蝶伴裙边,不作别念,甘倚妆台镜边,听候眼波差遣。不会视卿卿比秋后扇,白头共订痴心永无变。

旦:(减字芙蓉)聆君吐出痴情话,半羞半喜半心甜。(白)公子,你翠袖相牵,意欲何往呀?

生:(接唱)绕过这十二栏杆,转过那银塘水殿。(白)春色无边正好把臂同游啊。

旦:(接唱)穿过了湖山石洞,踏遍绿荫花阡。(白)此景此情真是神仙不羡呀!

生:(接唱)与你悄声儿,细诉平生愿。(白)一任海枯石烂,永结同心。

旦:(接唱)深喜名花能有主,

生:(接唱)不在梅边在柳边。

旦:(滚花)缘来合梦梦尤香,

生:(接唱)人到深情情自暖。

旦:(双飞蝴蝶)携手到花前,共赏风花雪月天。

生:(接唱)效蝴蝶舞翩然,相依相偎笑并肩。

旦:(接唱)一双一对乐似双飞燕。

生:(接唱)今生今世热爱心不变。

旦:(接唱)两相恋,爱心专,痴心若醉情怀渐乱。

生:(接唱)眼底春风吹遍,吹得飞花片片。

旦:(接唱)吹得碧水潋潋,独怜绿莺吹得扑翼喧。

生:(白)唉!(仙花调)艳梦正感温暖,又被那风吹断,怕怕怕蝶侣空相眷,梦随风飘远。

旦:(剪剪花)我俩似并头燕,休惊春风折损。

生:(双飞蝴蝶)花底鸟惊喧,声声带悲酸,触景但觉愁怀历乱。

旦:(接唱)我俩爱根深深风吹不断,不必伤感暗自怨。

生:(接唱)春风吹醒美梦断,人别矣他朝再共恋。

旦:(白)呀~公子~

生:(白)**珍重,小生去也!

旦(白)公子~!公子,公子。唉!(柳青娘)我寂寂倚翠轩,半醒半睡眠,梦中仿佛见蝶仙,互相热恋似蜜甜共缠绵,瞬息间,风吹散梦化烟,使我心惹恨缠,有情人难复见,叹倩谁伴镜边,顾影暗自怜,剩将春心托杜鹃。(滚花)唉!又怕幽闺寂静难寻梦,一任楼上花枝笑独眠。

5昆曲牡丹亭中的经典唱词

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

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

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

看的这韶光贱。

好姐姐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

那茶糜外,

烟丝醉软。

那牡丹虽好,

他春归怎占的先,

闲凝眄,

听生生燕语明如翦,

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6牡丹亭里最经典的词句

1、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这般,都付与了断瓦残垣。

2、西风扬子津头树,望长淮渺渺愁予。 3、砧声又报一年秋。

江水去悠悠。 4、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

5、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6、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7、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 8、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见。

不提防沈鱼落雁鸟惊喧,只怕的羞花闭月花貌。 9、情由心生,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情非之至也! 10、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11、本待要送春向池塘草萋,我且来散心到荼蘼架底,我待教寄身在蓬莱洞里。蹙金莲红绣鞋,荡湘裙呜环佩,转过那曲槛之西。

12、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13、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14、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15、原来这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16、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 17、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18、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19、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20、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286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