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这部剧是我国戏剧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充分发挥了创作的艺术想象。全剧曲词优美动人,说白也句句精彩。《牡丹亭》自明代以来,各种版本,包括点评本、改本极多,流传甚广。
《牡丹亭》成于万历二十六年,据作者说,其题材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中明代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影响最大。汤显祖对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的加工改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杜宝等人的卫道士立场;二是改变杜、柳门当户对的关系;三是改话本杜丽娘封建淑女色彩为叛逆女性;四是强调追求自由爱情的艰难曲折。使这一传统的“还魂”母题具有了崭新的思想内容。
《牡丹亭》是一部爱情剧。少女杜丽娘长期深居闺阁中,接受封建伦理道德的熏陶,但仍免不了思春之情,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后因情而死,死后与柳梦梅结婚,并最终还魂复生,与柳在人间结成夫妇。剧本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歌颂了男女青年在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上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表达了挣脱封建牢笼、粉碎宋明理学枷锁,追求个性解放、向往理想生活的朦胧愿望。从内容来说,《牡丹亭》表现的还是古老的“爱欲与文明的冲突”这一主题,不过,在《牡丹亭》里,“文明”具有特殊的内涵,那就是明代官方所极力宣扬的理学、礼教。杜丽娘对爱情的向往是天生的,尽管她被长期看管,但仍然免不了强烈的思春之情,并最终获得了爱情。《牡丹亭》的意义在于用形象化的手法肯定了爱欲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并对不合理的“文明”提出了强烈批判。《牡丹亭》在思想上与《西厢记》有类似之处,但是,《西厢记》是先情后欲,《牡丹亭》则是先欲后情;《西厢记》描述的是情感的自然发展,更多的是表达“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而《牡丹亭》则特别突出了情(欲)与理(礼)的冲突,强调了情的客观性与合理性。这种不同,是时代的差异造成的。
《牡丹亭》的爱情描写,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作者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爱情当作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一个突破口来表现,不再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作者让剧中的青年男女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戏剧的崭新思想是通过崭新的人物形象来表现的,《牡丹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无疑是塑造了杜丽娘这一人物形象,为中国文学人物画廊提供了一个光辉的形象。杜丽娘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执着。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她的死,既是当时现实社会中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真实结果,同时也是她的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手段。
作为影响极大的主情之作,《牡丹亭》虽然表现出 驰骋、辞采华丽的浪漫主义戏剧风格,但也必须看到,《牡丹亭》其实还未从根本上跳出“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传统轨道。特别是后半部戏在总体上还是遵理复礼的篇章,作者并没有彻底实现其以情代理的哲学宣言。他的个性解放思路尚未从根本上脱离封建藩篱,而只是对其中某些特别戕杀人性、极其违背常情的地方进行了理想化的艺术处理。乞灵于科考得第、皇上明断,这也是戏曲的常套之一。尽管如此,汤显祖还是封建时代中勇于冲破黑暗,打破牢笼,向往烂漫春光的先行者。《牡丹亭》也成为古代爱情戏中继《西厢记》以来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杰作,杜丽娘已经成为人们心中青春与美艳的化身,至情与纯情的偶像。
意思:那牡丹虽然好看,春天回来的时候它也抢不在前头开花啊!
深层含义:我杜丽娘虽然也是十分美丽的,但好歹也是大户人家女儿,怎么能跟普通家庭的好看女孩儿去比较谁嫁人嫁得早呢?
但是杜丽娘产生了这种想法,反而表示她很介意自己还没有遇到良人,缔结婚姻。
更深一层的含义:表达了杜丽娘对美好的爱情和婚姻的渴望。
扩展资料:
《牡丹亭》是我国传统戏曲的浪漫主义的杰作。
南宋时,南安太守杜宝,一心要把爱女杜丽娘培养成大家闺秀,聘请府学生员陈最良为师,命丫环春香伴读,以《诗经》向丽娘灌输“后妃之德”。与父母愿望相反,丽娘一心向往自然。面对大好的春光,丽娘深感闺中寂寞,遂与春香同去花园游玩。
百花盛开,姹紫嫣红,云霞雨丝,烟波画船。面对冷清的园景,更引起丽娘无限感慨,游兴未尽而归。丽娘思春,悠然入梦,在梦中与秀才柳梦梅相会在牡丹亭前。众花神翩翩起舞,赞颂这对纯真挚诚的青年情投意合的美好爱情。
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已经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植根于中国观众的文化视野当中,这部创作于1598年的浪漫主义戏剧,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生死爱情,展现了明末个性自觉的时代倾向,其对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的张扬让其成为中国戏剧的典范。一直以来,《牡丹亭》作为经典戏剧文本,被不断的改编和演绎。
说到《牡丹亭》不得不说它的作者,汤显祖。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伟大戏剧家。而作为与莎士比亚同一时代的剧坛伟人——我国明代的戏曲家汤显祖,是与莎士比亚并称为东西方交相辉映的两颗巨星。他的“玉茗堂四梦”——《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千古佳作,享誉海内外,被誉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其中,《牡丹亭》是他一生最得意之作,他曾言:“吾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伟大的戏曲家、文学家。 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牡丹亭》创作于1598年。全名《牡丹亭还魂记》 ,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它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
传
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而成,明代南曲代表作。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它与汤显祖的另外三部作品并称为“临川四梦”。
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牡丹亭》是汤显祖最著名的剧作,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其创作的最高水准。剧本推出之时,便一举超过了另一部古代爱情故事《西厢记》。
有记载当时有少女读其剧作后深为感动,以至于“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寻梦”一出戏时感情激动,卒于台上。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体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生活的追求,显示了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牡丹亭》中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影响更为深远,从清朝《红楼梦》中也可看出这种影响。
在那样的年代,只有奇缘,才终成眷属。
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鬟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
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皇帝感慨二人的旷世奇缘,于是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分析《牡丹亭》的人物特色。
《牡丹亭》的女主角杜丽娘,她生活在礼教规矩之中。看似没有爱情生长的土壤,却开出了向往爱情的花朵。于是才有了游园赏花,大胆呼唤爱情。杜丽娘的父亲象征着保守势力,他要把女儿塑造成循规蹈矩的“大家闺秀”。他请教书先生也是为了培养女儿的“妇德仪容”。在他看来,哪怕是亲生女儿也不能打破世俗的规矩,一切以贤良淑德为最高标准。在这样枯燥沉闷的环境中,备受压抑的杜丽娘才一定要去花园中走走看看,通过欣赏美丽的鲜花来消遣郁闷。
杜丽娘不愁吃穿,在物质上应有尽有,按理说她应该比很多同龄人都要幸福。汤显祖如此塑造杜丽娘这个人物也是要表达出封建社会对女子的压迫无处不在,杜丽娘这样的富家千金都不能如意,其他女性的生活就更加堪忧了。
汤显祖通过浪漫主义的手法,让杜丽娘与男主角柳梦梅在梦中相遇、相爱。柳梦梅是一个标准的书生形象,英俊潇洒,善良多情。两个同样受礼教约束的青年男女在梦中恋爱,突出了现实生活中对爱情的镇压。
《牡丹亭》中还有一个叫梅香的小丫环,这个丫环在性格上很像《西厢记》中的红娘,伶俐热情,遇事从容不慌。
通过杜丽娘与梅香性格上的对比,流露出梅香的生活态度才是积极向上的。梅香带着杜丽娘前往花园游玩,也为后文中杜丽娘能够大胆追求爱情埋下一个伏笔,死了一次的杜丽娘要像梅香那样恢复青春活力才能获得幸福。《牡丹亭》的浪漫正在于此,跨越生死不忘爱人,一下子让爱情的高度超越了性命。
在汤显祖之前有人写过爱情,在他之后依然有人谱写爱情,为什么《牡丹亭》能够成为爱情传奇?
道理很简单,别人写的爱情都是一见钟情式的,经不起风吹雨打。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源于一场春梦,当梦消散之后杜丽娘病逝而亡,在这个时候柳梦梅才正式登场。被礼教残害致死的人还能铭记爱情,这就是《牡丹亭》最光彩的地方。当然了,汤显祖为了将这个爱情故事写得更加饱满,让杜丽娘死而复生,这样的创作手法明显借鉴了唐代传奇小说。有甜蜜的幸福,有奇幻的神话,丰富了故事细节。
《牡丹亭》也是写才子佳人,故事的主角也是郎才女貌,在传统的故事架构上,汤显祖突出了“情”字。爱情是美好的,追求爱情是青年男女的权力,只有汤显祖将故事主题上升到这样的高度。生死不忘,至情至性,因为爱情,汤显祖好像是一位时空穿越者,将现代人的爱情观带到了明朝。
《牡丹亭》的故事悲喜交加,汤显祖没有为了艺术而艺术,他最后给剧中的男女主角安排了大团圆的结局。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在《西厢记》之后终于有了圆满的爱情传奇。
万历二十六年(公元 1598年)《牡丹亭》出版后,很快在坊间和舞台上传播开去,成为非常轰动的畅销书,一时间“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牡丹亭》的问世和轰动都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晚明社会那种特殊的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在明代中晚期的思想界,“异端”思想十分活跃,异端“狂士”们要求尊重人的天性,一切顺其自然。他们面向现实,执着地追求人间幸福。他们主张自得自适,按照自己的志趣爱好去生活。他们感到礼法名教、旧传统、假道学是遏制个性发展的巨大障碍,必须破除之。晚明时代这种个性思潮波及思想、文化各个领域,直接推动了晚明文艺领域的“尊情”和“崇俗”的风潮。作为经典作品,《牡丹亭》被改编成多个版本,迄今仍常演不衰。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也叫“临川四梦“。”受寻幽爱静的道家理念的影响,汤显祖在这部《牡丹亭》中大量涉及神鬼异境。剧中歌颂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压迫。体现出追求内心精神的完全超脱、绝对自由的道家思想。《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牡丹亭》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另一说是《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和《桃花扇》)并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598年。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传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而成,明代南曲代表作。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它与汤显祖的另外三部作品并称为“临川四梦”。
舞台上常演的有《闹学》、《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拾画叫画》、《冥判》、《幽媾》、《冥誓》、《还魂》等几折。
南宋时期的南安太守杜宝独生女杜丽娘一日在花园中睡着,与一名年轻书生在梦中相爱,醒后终日寻梦不得,抑郁而终。
杜丽娘临终前将自己的画像封存并埋入亭旁。三年之后,岭南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适逢金国在边境作乱,杜丽娘之父杜宝奉皇帝之命赴前线镇守。其后柳梦梅发现杜丽娘的画像,杜丽娘化为鬼魂寻到柳梦梅并叫他掘坟开棺,杜丽娘复活。
随后柳梦梅赶考并高中状元,但由于战乱发榜延时,仍为书生的柳梦梅受杜丽娘之托寻找到丈人杜宝。杜宝认定此人胡言乱语,随即将其打入大狱。得知柳梦梅为新科状元之后,杜宝才将其放出,但始终不认其为女婿。最终闹到金銮殿之上才得以解决,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人物解读 杜丽娘
杜丽娘——是《牡丹亭》中描写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在追求爱情上的大胆而坚定,缠绵而执着。可谓至情至性,“一灵咬住”,“生生死死为情多”。 明人王思任在《牡丹亭序》中说:“杜丽娘隽(同隽)过言鸟,触似羚羊,月可沉,天可瘦,泉台可冥,獠牙判罚可狎而处;而‘梅’‘柳’二字,一灵咬住,必不肯使劫灰烧失。”
柳梦梅
柳梦梅——是一个富有才华的青年,但又存在着较浓厚的功名富贵的庸俗思想。他在爱情上确是始终如一。他的这种性格于杜丽娘交相辉映,使他们的爱情发出了更大的光彩。
春香
春香——是一位活泼可爱的丫鬟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春香正是杜丽娘性格中调皮、直率层面的外化。春香的导引与陪衬,使得杜丽娘更为仪态万方、内涵丰富。这一对少女珠连壁合般的联袂登场,与后来舞台本中花神圣母般的形象交相辉映,将女性美的群体阵容渲染得靓丽如画。
杜宝
杜宝——是封建家长制度的代表,是坚决的正统主义者。他用严格的封建教育来教养女儿,为了使女儿他日嫁到人家“知书识礼,父母光辉”。在婚姻问题上,他坚持门第观念,以致耽搁了女儿的青春、甚至在知悉女儿生病的真正原因后,还故作镇定,以致断送了女儿的生命。
陈最良
陈最良一一个十足的迂腐、庸俗、虚伪、自私的道学先生,他严格遵守封建教义,言谈行动充满着酸溜溜的味道。在这个人物身上暴露了封建社会一般知识分子的很多弱点,结合明代嘉靖以后文人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实际情况来看,陈最良这个形象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
思想内容 《牡丹亭》《牡丹亭》之相关图图册《牡丹亭》成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其题材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中明代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影响最大。汤显祖对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的加工改编:一是突出杜宝等人的卫道士立场;二是改变杜、柳门当户对的关系;三是改话本杜丽娘封建淑女色彩为叛逆女性;四是强调追求自由爱情的艰难曲折。使这一传统的“还魂”母题具有了崭新的思想内容。
《牡丹亭》的爱情描写,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作者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爱情当作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一个突破口来表现,不再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3]
《牡丹亭》[汤显祖著作] - 艺术特色 《牡丹亭》《牡丹亭》之相关图图册一、是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首先,贯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其次,艺术构思具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节离奇,曲折多变。再次,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生活和表现人物。
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使之形神毕露,从而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三、剧作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全剧采用抒情诗的笔法,倾泻人物的情感。另一方面,具有奇巧、尖新、陡峭、纤细的语言风格。这些特点向来深受肯定。一些唱词直至今日,仍然脍炙人口。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
四、案头之曲与场上之曲的争议。《牡丹亭》文词典丽为案头典范,但人们认为此剧的曲词多处任意用韵,不合音律,不易场上搬演。吴江派的沈璟就对 《牡丹亭》进行改窜。汤显祖不悦:“彼恶知曲意哉!余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4] ”
《牡丹亭》[汤显祖著作] - 作品影响 《牡丹亭》《牡丹亭》之相关图图册《牡丹亭》是汤显祖最着名的剧作,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其创作的最高水准。剧本推出之时,便一举超过了另一部古代爱情故事《西厢记》。沈德符《顾曲杂言》说:“《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牡丹亭》在封建礼教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一经上演,就受到民众的欢迎,特别是感情受压抑妇女。有记载当时有少女读其剧作後深为感动,以至于“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寻梦”一出戏时感情激动,卒于台上。
《牡丹亭》中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影响更为深远,从清代《红楼梦》中也可看出这种影响。[1]
《牡丹亭》[汤显祖著作] - 文化意义 一是以情反理,反对处于正统地位的,肯定和提倡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褒扬像杜丽娘这样的有情之人,从而拨开了正统理学的迷雾,在受迫害最深的女性胸间吹拂起阵阵和熙清新的春风。身处明代社会的广大女性,确实有如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监牢之中。一方面是上层社会的寻欢作乐、纵欲无度;另一方面是统治阶级对女性的高度防范与严厉禁锢。用程朱理学来遏止人欲毕竟过于抽象,于是便用太后、皇妃的《女鉴》、《内则》和《女训》来教化妇女。当然最为直接。生动、具备强烈示范意义的举措是树立贞节牌坊。明代的贞节牌坊立得最多,这些牌坊下所镇压着的,是一个个贞节女性的斑斑血泪和痛苦不堪的灵魂。《明史·烈女传》实收308人,估计全国烈女至少有万人以上。一出《牡丹亭》,温暖了多少女性的心房!封建卫道士们痛感“此词一出,使天下多少闺女失节”,“其间点染风流,惟恐一女子不销魂,一方人不失节”(黄正元《欲海慈航》),这正是慑于《牡丹亭》意欲解救天下弱女子之强烈震撼力的嘤嘤哀鸣。
二是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肯定了青春的美好、爱情的崇高以及生死相随的美满结合。千金**杜丽娘尚且能突破自身的心理防线,逾越家庭与社会的层层障碍,勇敢迈过贞节关、鬼门关和朝廷的金门槛,这是对许多正在情关面前止步甚至后缩的女性们的深刻启示与巨大鼓舞,是振聋发聩的闪电惊雷。杜丽娘的处境原是那般艰难。父亲拘管得那么严密,她连刺绣之馀倦眠片刻,都要受到严父的呵责,并连带埋怨其“娘亲失教”。请教师讲书,原也是为了从儒教经典方面进一步拘束女儿的身心。可怜杜丽娘长到如花岁月,竟连家中偌大的一座后花园都未曾去过;这华堂玉室,也恰如监牢一般……所以禁锢极深的杜丽娘反抗也极烈,做梦、做鬼、做人都体现出“至情”无限。
三是在商业经济日益增长、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新形势下,对于正在兴起的个性解放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汤显祖所师事的泰州学派、所服膺的李贽学说乃至达观的救世言行,都是市民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汤显祖没有像李贽、达观那样去硬拼,但他也在文学艺术领域开辟了思想解放、个性张扬的新战场。
《牡丹亭》[汤显祖著作] - 戏折名称 原著的牡丹亭共有五十五出,由标目、言怀到肃苑、惊梦、到婚走、骇变、到最后的圆驾为止。经过了近代昆剧的改革,改编成十二出的剧目,有游园、惊梦、寻梦、离魂、冥判、拾画、叫画、幽媾、冥誓、回生、婚走。
第一出 标目
第二出 言怀 第三出 训女 第四出 腐叹 第五出 延师
第六出 怅眺 第七出 闺塾 第八出 劝农 第九出 肃苑 第十出 惊梦
第十一出 慈戒 第十二出 寻梦 第十三出 诀谒 第十四出 写真 第十五出 虏谍
第十六出 诘病 第十七出 道觋 第十八出 诊祟 第十九出 牝贼 第二十出 闹殇
第二十一出 谒遇 第二十二出 旅寄 第二十三出 冥判 第二十四出 拾画 第二十五出 忆女
第二十六出 玩真 第二十七出 魂游 第二十八出 幽媾 第二十九出 旁疑 第三十出 欢挠
第三十一出 缮备 第三十二出 冥誓 第三十三出 秘议 第三十四出 诇药 第三十五出 回生
第三十六出 婚走 第三十七出 骇变 第三十八出 淮警 第三十九出 如杭 第四十出 仆侦
第四十一出 耽试 第四十二出 移镇 第四十三出 御淮 第四十四出 急难 第四十五出 寇间
第四十六出 折寇 第四十七出 围释 第四十八出 遇母 第四十九出 淮泊 第五十出 闹宴
第五十一出 榜下 第五十二出 索元 第五十三出 硬拷 第五十四出 闻喜 第五十五出 圆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