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①《英国文学选读》(1-3)杨岂深等②《美国文学选读》(1-2│
│)杨岂深等③Aspects of Language Bolinger 1968④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RFromki│
│n │
│ │
│050203法语语言文学: ①《中法关系史丛论》②《欧洲之中国》 │
│ │
│050204德语语言文学: ①《德国文学史——从起源到当代》(W·Barmer) Beck②《德国 │
│文学史》余匡复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③《德国当代文学史纲》余匡复 辽宁教育出版社④《│
│德语语言学》(C·Beedham)Iydiciuwl 1995⑤《翻译入门》W·Koller,UTB │
│ │
│050205日语语言文学: ①《日汉翻译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②《大学专业日语教材》上│
│海外语教育出版社③《日本文学史》王长新④《新编日本文学史》日本第一学习社 │
│050210亚非语言文学: ①《大学专业韩国语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②《朝鲜语基础语法》│
│宣德武 商务印书馆③《朝汉翻译教程》张敏 北京大学出版社 ④《语言学概论》金芳汉等 │
│韩国广播通讯大学⑤《语言学纲要》叶蜚声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
│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同050201
法语曾经是继拉丁语后欧洲第二种通用的国际性的语言,原因是:
1 路易十四治下的法国是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
2 法国最早实现了自己语言的标准化,出版了法语辞典,统一了法语拼写,规范了法语语法。
3 法国较早诞生了如巴尔扎克和雨果这样的伟大文学家,丰富了法语的表达方式,提升了法语的档次。
在英语取得今天的地位之前,欧洲人(特别是贵族)都以说一口流利的法语为荣,甚至在俄国上流社会沙龙中,除了仆人,没有人讲俄语!既然法语代表着强大、标准、文化和有教养上档次,那么它被称为“最美的语言”也就不足为奇。
不过,也可以从发音上论证一下。法语的元音都很短促,没有像汉语和英语那样夸张的双元音(像“嗷”之类),而后者被认为是粗鲁的;法语的元音很丰富,而且每个元音都很饱满,不像日语那样,翻来覆去就五个元音,念起来像倒豆子;法语没有 p、t、k 这样的送气辅音,所以即使两人离得很近,吐沫星子也不会喷到对方脸上去。
普希金是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同时还是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但是在普希金的诸多作品之中都会用到法语来表达,这与普希金从小在家庭中受到的熏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普希金不仅会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法语,事实上普希金在所有与外国文学有关的事情时都会优先选择用法语来进行阅读。他用法语阅读了德国作家席勒、海涅等作家的作品,还通过法语译著来了解东方文化。
法语作为普希金与其他民族文化沟通的工具,其中的原因除了因为普希金的法语比其他语言好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从小就是在法国文化的氛围才对各国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法国文化对普希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即有家庭的熏陶,也有社会的影响。 普希金成长和受教育的文化氛围中,当时的俄罗斯贵族接触欧洲文化最开始先接触的语言就是法语,从叶卡捷琳娜时代起,俄罗斯文学就深受法国习俗的影响,在俄罗斯贵族的点滴习惯中都可以看出他们对于法国文化的认知和学习。
所以在当时年纪尚小的普希金注定躲不过学习法语的命运,他在很小的时候都被逼着用法语来朗诵诗歌,并且还有专门的法国外教去带他们领略法国文化,在这耳濡目染之下,小小的普希金在去接触外来文化的时候,就难免会选择法语这门语言作为沟通的桥梁,这也是普希金诸多作品中都会出现法语的原因。
1、卢梭
让-雅克·卢梭(法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
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1778年7月2日在巴黎东北面的阿蒙农维拉(Ermenonville)去世。
著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多部作品。代表作品有《社会契约论》、《论科学与艺术》。
2、伏尔泰
伏尔泰(法文:Voltaire,生于公历纪元1694年11月21日—逝于公历纪元1778年5月30日,享年83岁),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法文:François-MarieArouet)。
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著名学者、作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
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代表作《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
3、孟德斯鸠
夏尔·德·塞孔达·孟德斯鸠男爵(CharlesdeSecondat,BarondeMontesquieu,1689年1月18日-1755年2月10日)是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社会学家。
是西方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其代表作有《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等。
4、狄德罗
德尼·狄德罗(DenisDiderot,1713年10月5日~1784年7月31日),生于郎格里。,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和作家。诞生在朗格尔市的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
父亲是个技艺高超的制刀匠。他先后在朗格尔和巴黎的耶稣会学校读书。父亲原希望他能成为一名好律师,而他却热衷于数学、语育、文艺和哲学。父亲认为他“不务正业”。
一气之下,便断绝了对他的接济。这位来自外省的年轻人只得在巴黎以教书和翻译的微薄收入谋生。艰苦的生活锻拣了他的意志,他博览群书,勤奋好学,专心致志研究自然科学。
5、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德文:Immanuel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享年80岁),出生和逝世于德国柯尼斯堡,德国人,作家、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在哥尼斯堡大学毕业。1755年起在母校任教,这一时期是他思想上的“前批判期”。
他埋头于自然科学研究,讲授多门学科,同时发表了许多关于自然科学的著作。1770年被聘为教授,他的思想转入“后批判期”。
从1781年开始。他完成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3部著作。这标志他的批判哲学体系的诞生,并带来了一场哲学上的革命。
1793年他因一些观点,被告蔑视基督教教义,遇到一些麻烦。但他仍不断探索和写作,直到1804年2月12日病逝。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
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弗朗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法汉对照读物
《法国历史》,l'histoire de la france 红色封面32开 上海译文出版社
《法国文学作品选读》,la litterature de la france 蓝色封面32开 上海译文出版社
法语原文读物,建议楼主逛逛书店和大学图书馆哈,如果当地有法国文化中心之类的地方最好里面都是法语书。
简单的说,nouvelle和conte的区别就是短篇小说和故事的区别,这里可以再加上roman(长篇小说)。roman的篇幅要比nouvelle和conte长。nouvelle主要是描写当代或者某段时间发生的现实事件,这个现实并不一定说是真实发生的事件,而是相对于conte来说更接近现实生活,而且nouvelle是需要经过书本出版的。而conte则主要讲述脱离现实生活的一段奇特经历,时间和地点都有模糊型,有幻想和虚拟成分,而且一般都是欢喜结局和承担一部分道德教育意义,conte口述的比较多。
必读的法国文学作品:
巴黎街头的露天咖啡座上,常有外国游客啜着咖啡,翻着书报。其实哪是在看书,是在看街上走过的美女。
法国出红酒、香水、时装和美女,但法国人最引以为荣的,还是他们的文学。谈起法国的文学,他们能跟你从查理大帝一直说到最近轰动法国文坛的乌勒贝克。但你没必要从《罗兰之歌》读起,那不现实,也太残酷。读《特里斯丹和伊瑟》就可以了,同为诗体故事,但好看多了,而且它是后世许多同名文艺作品的母本。这是一个“梁祝”式的故事,但法国人把它弄得更曲折、更悲怆。
家有小孩,不妨一起读读《列那狐的故事》,那只法国狐狸难道会比美国的老鼠笨吗?它作弄的不仅仅是猫。《巨人传》就算了,如果你能读完那本砖头一样厚的书,你也不一定能成“巨人”。蒙田的东西可不能不读啊!法国文学史上有多少作家能把随笔写得那么美、那么深、那么有味?当代人提起戏剧都有点“怕怕”,所以就免读高乃依和拉辛了,但不读莫里哀可不行,否则怎么看得懂法国的喜剧片?法国人的喜剧细胞都是从他那儿来的。拉封丹的寓言不仅仅是儿童看的,总统也曾从中得到启发。笛卡尔和帕斯卡尔的东西一定要好好读,能享用一辈子呢!当然,以后补课也不是不可以,18世纪的那批法国作家会给你上100年的哲学课。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你就当游记读吧,这样更有趣一点。别忘了他还有一本《巴黎的时尚》,300年前的巴黎有什么东西比现在的深圳时尚呢!伏尔泰的小说可以不读,什么《天真汉》、《查狄格》,他的精华在于书简,他对文学的影响是他的思想而非作品。如果说还有很多中国人不熟悉狄德罗,卢梭的名声就大多了。要知道,讲真话的作家远不止巴金一个,《忏悔录》中的卢梭是那么真实、坦荡,简直都把心掏出来给你看了。而且,他的文字多么高贵、多么典雅!不过,一定要找个好译本。
多么辉煌的19世纪啊!
之所以要用一节的篇幅来介绍19世纪的法国文学,是因为那是法国文学的巅峰。雨果、巴尔扎克和斯丹达尔谁最伟大?我也回答不了。不过,他们是“三座大山”,共同托起了19世纪法国文学的天空。也许,雨果更符合“中国国情”,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同情百姓,在小说中反映人民的疾苦和革命起义,但巴尔扎克的对社会对人物的刻画也许更传神,更吸引人,这要感谢傅雷,他不但把巴尔扎克的大部分作品都翻译了过来,而且深知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但我相信,相当一部分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更喜欢斯丹达尔,《红与黑》不是曾被当作“黄书”吗?不过,于连和德瑞那夫人式的爱情,在《巴马修道院》中也有。斯丹达尔还有一些中短篇也相当不错,如反映烧炭党人的《伐妮妮·伐妮娜》。
19世纪的法国还有一位大师不可忽视,那就是福楼拜。福楼拜讲究文体,文字功夫一流,法国的大中学都用他的作品当范文。但《包法利夫人》的节奏有些慢,虽然女主人公的胆大越轨让人砰然心跳。左拉就算了,他的作品题材和写作手法我看现在的读者都不会喜欢,别被他所谓的“自然主义”蒙了,那种“赤裸”的自然描写比起当今的情色小说和美女小说简直不值得一提。对,我漏了大仲马,不过我知道你不会忘的。没有读过《天龙八部》,还能没读过《基度山伯爵》吗?小说虽然厚,但看得痛快,也就不觉得长了。大仲马的作品太多,看到最后都差不多,倒是他的私生子小仲马惜墨如金。《茶花女》值得一读。为什么?问问威尔第为什么要把它改编成歌剧,问问嘉宝为什么要争演玛格丽特。
谁是19世纪法国最大的作家?法国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你:波德莱尔。我们往往把作者与作品等同起来,认为行为不端的作家写出来的东西必定乌七八糟。不一定如此。波德莱尔就是一个例子。他的为人的确不怎么样,酗酒、吸毒、嫖娼,常常醉倒在街头,“像狗一样躺在阴沟里”,最后贫穷潦倒,还得了梅毒,病死他乡,但他的《恶之花》值得用一生去读。但我建议先读他的散文诗《巴黎的忧郁》,波德莱尔太深,要慢慢接近,否则会误解他。提起波德莱尔总是让人心情沉重,那就来点轻松的吧!凡尔纳的作品天马行空,能带你环游世界,深入海底,妙的是他的奇思异想现在都已成了现实。
女同胞可能要抗议了,19世纪的法国难道没有女作家?有,而且大名鼎鼎。谁?乔治·桑。但乔治·桑的东西有些黏乎,不像她的为人。还是读点有关她的传记吧,她本人的故事比她写的小说精彩得多。还有一点时间?读莫泊桑。他不会占用你太多时间的。这位“短篇小说之王”,作品都很精干,但能让你牢记不忘。初学写作者,尤其要多读莫泊桑!
给诗多一点点篇幅多一点点空间
虽然现在读诗的人已经不多,但我还是想用较多的篇幅来介绍诗。因为诗是最高贵的文学题材,它直接诉诸于人类的心灵。读诗的人往往是善良的,读诗的国家一定是文明的。在读书月里,我们要求知、养性、怡情,尤其要呼唤缪斯女神的归来。
中世纪的法国全是诗,好像当时的高卢人不会说白话似的。宫廷贵族吟诗喝酒调情跳舞,穷人饿得两眼发昏也要写诗言情。推荐两位穷诗人:吕特博夫是中世纪第一位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第一个真正把诗带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他的诗朗朗上口,容易记,但有时流于油滑,那就读维庸吧!维庸的诗写得真好,诗中有故事,有才情,不过他比波德莱尔更放肆,酗酒闹事、打架偷盗、杀人越货,几乎无恶不作,曾被判死刑。很难想象他在流放途中和大牢里面能写出那么美的诗来。
“七星诗社”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最重要的诗歌流派,但读龙沙一个人的诗就够了,他是诗社的领袖,有“诗王”之称。这位写情诗的高手,三部情诗一部比一部精彩,三个女人一个比一个漂亮,卡桑德蕾、玛丽、海伦,光听这些美女的名字就足以勾起你的阅读愿望了。龙沙最著名的一首诗叫做“当你衰老之时”,是应王后之命为安慰她最近失去丈夫的女伴而写的,龙沙最后爱上了那位小他的好多岁的女子。法国直到17世纪才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位女诗人,路易丝·拉贝是一位才貌双全的富家女子,身后跟着一大群忠诚的崇拜者,当然大多是诗人。她的诗写得缠绵极了,又甜又美。法国现在还有路易丝·拉贝奖,专门奖给诗人。
让我们匆匆走过18世纪吧!因为那是个无诗的世纪。哲学家、理论家太多,理性窒息了诗情,结果到了19世纪,被压抑了近百年的感情终于火山般爆发出来。19世纪的法国诗人一点也不逊色于小说家。浪漫主义的四大诗人和象征派三大诗人,个个都能流芳百世。拉马丁有四大名诗“孤独”、“谷”、“湖”、“秋”,虽然都长达数百行,但每首都值得背下来。当年我是不到西湖边不读拉马丁的,怕玷污了他的诗。缪塞的诗同样美,幸亏他和乔治·桑的爱情失败了,否则我们哪能读到他的4首“夜”。记住,要晚上读。缪塞还有“咏月”、“回忆”、“哀愁”等,一首比一首凄美,都是法国诗歌中的经典啊!雨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还是一个杰出的诗人。他的爱女与丈夫新婚后在塞纳河失足落水,双双身亡,雨果闻讯后哭天抢地,直指上帝不公,一首《在维尔界》催人泪下,露出了硬汉温柔的一面。维尼孤傲冷峻,与他的名篇《狼之死》中的狼差不多。他充满激情又不乏哲理的诗给法国浪漫主义诗歌增添了异彩。
魏尔伦是我最喜欢的法国诗人之一,他的诗我很多都会背:“夕阳”、“秋歌”、“月光”、“曼陀铃”都是名篇,都那么美,尤其是“被遗忘的小咏叹调”。光冲着这组诗你就应该学法语。可惜,魏尔伦也是个酒鬼,还有同性恋倾向,与另一个天才诗人兰波关系相当密切,当兰波决定与他分手时,他竟然抛弃新婚的妻子,前往车站阻拦,阻拦不果,开枪伤人。也怪兰波这小伙子长得太秀气,又那么聪明,那些充满灵气的诗哪是他那么年轻的人写的?马拉美板着脸朝我们走来,他的名字就是晦涩的代名词,读他的诗是对脑力的挑战。但读懂了马拉美,你就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这就是他的魅力。啊,别忘了内瓦尔,他的诗可不能小觑。要知道,他为了写诗,人都疯了。我敬佩这种用生命来写作的人。
对诗人来说,20世纪是一个喜忧参半的世纪,有过辉煌,有过自豪,但更多的是痛苦和无奈。不知为什么,他们头上耀眼的光环渐渐地黯淡了,读者们悄悄地走散了。瓦莱里在《失去的美酒》中是否已经有所预感和暗示?他是否在海滨给缪斯修建了墓园?瓦莱里还算是幸运的,有卞之琳、梁宗岱这些大师替他翻译。阿波里奈尔就没这么运气了,他打仗受了伤,恋人又弃他而去。不过,不幸也是一笔财富,至少让他写出了像“米拉波桥”这样的名篇:“夜来临吧,听钟声响起,时光流逝而我还在这里”。到了巴黎别忘了到塞纳河边找找米拉波桥。
还要向你推荐两位诗人:曾参加过达达派和超现实主义团体的艾吕雅,晚年的诗一洗红尘,“言已尽而意无穷”,十分耐读。阿拉贡是语言大师和爱情骑士,一首“艾尔莎的眼睛”就把马雅可夫斯基访法时所带的美女翻译给俘虏了。没有几个女人能抵挡得了他的热情和执着,况且他还有诗作为武器。
当代文学的阅读
20世纪的法国文学可以从罗曼·罗兰读起。《约翰·克里斯多夫》虽然厚,但值得花点时间。《追忆似水流年》就留给专家们去读吧,只要知道普鲁斯特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就可以了。请注意一个同样伟大但中国读者很陌生的作家——塞利纳。不要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脸红,法国人也是逐渐发现他的价值的,因为他习惯《在长夜尽头漫游》。加缪和萨特你们都熟悉,不用我说了,只是别忘了罗兰·巴特,他的《恋人絮语》可以放在枕边。纪德的小说有时间也翻一翻,反正不厚。
很快就到了罗布·格里耶了。法国当代文坛的这个大腕,前不久还在北京见到他,比我20多年前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老多了,但文字却未见迟钝,80多岁了,还在写作。照我看,“新小说”就不读了,他的散文集很快就要出版,到时候读散文吧!文字很棒。
有人说20世纪的法国文坛是女作家的天下,这并不完全是斗气。让我们来数数:前半叶有波伏瓦、尤瑟纳尔,后半叶有杜拉斯和萨冈,世纪末有达里厄塞克和诺冬。关于波伏瓦,不妨多读读她的书信和传记,她是一段活的文学史,捎带着把《第二性》也读了。尤瑟纳尔读她的短篇就可以了,比如《东方故事集》。许多人喜欢杜拉斯。喜欢她的什么?如果她的情人不是中国人,如果她的《情人》没有拍成**,你还会喜欢她吗?告诉你,她最好的作品是《抵御太平洋的堤坝》,而不是《情人》。对于大名鼎鼎的萨冈,读完《你好,忧伤》就收工吧。当然,如果你对她酗酒、飙车、逃税等轶事感兴趣,那就另当别论了。达里厄塞克的《母猪女郎》救了一家出版社,其代价是得了一个“母猪”的绰号。诺冬出道13年,年年一本畅销书,创造了法国出版界的神话,许多老作家都不明白为什么。诺冬的小说还真的值得一读,拿起来就放不下。那种黑色幽默能把你笑翻,然而让你深思,超极享受。况且,这丫头小时候还在北京呆过几年,把三里屯可闹得够呛。
如果你们还想知道今年法国文坛的情况,记住两个名字:乌勒贝克,红歌星一样轰动的作家。一出来就会掀翻文坛,幸亏他每4年才出来一次。他的《基本粒子》曾在世界范围内刮起风暴,今年的《一座岛屿的可能性》又在文坛引起地震,书还没出,20多个国家已经购买了版权。惟一没有被他的大手遮住的是图森,这位写过《浴室》、《先生》、《照相机》的著名作家,去年的《做爱》光书名就把人吓了一大跳,今年,他《逃跑》到中国来了,书中的那位法国人一到上海,中国朋友就塞给他一部手机,是想监视他,还是想随时找到他?在去北京的火车上,正当他跟恋人温柔时,手机响了,坏了他的好事,他又不得不“逃”到意大利的厄尔巴岛。
对不起,我还忘了一位重要作家。哦,你已经知道了,那我就不说了。
我们应读的法国文学
《法国近代名家诗选》《莫里哀作品选》《忏悔录》《巴黎的忧郁》《高老头》《莫泊桑短篇小说选》《约翰·克里斯朵夫》《在长夜尽头漫游》《抵御太平洋的堤坝》《基本粒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