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10大浪漫旅游景点
爱琴海太远,马尔代夫太贵,三亚太俗,欧洲就是赶场子……没有必要把假期都花在路上,还过分消耗银子,放眼广西美丽山河,也有不少小清新又浪漫的地方。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广西10大浪漫旅游景点,快来看看吧!
1龙胜
爱情关键词梯田
每年的农历三月是龙胜当地的“油菜花节”,古朴民风,壮观梯田,漫天花海,热情好客的壮族同胞吹响唢呐,唱着迎宾曲迎接四方宾客。来到龙胜,精彩的民俗节目目不暇接,寨佬祈福 、新娘出嫁、唢呐锣鼓队开路、抬嫁妆送亲、拦门酒、新娘过竹梯、背新娘、拜堂、“压礼公”发喜糖、喜烟、壮族打油茶闹新房……原始、淳朴、自然婚俗文化贯穿全程,共同见证新人迎娶的幸福!
2钦州
爱情关键词三娘湾
关于三娘湾的由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三娘湾只有苏、杨、李姓三个青年居住,他们共在一条船上,共用一网,同住一舱;有三个仙女偶落凡尘,被海湾的美景和勤劳英俊的青年所打动,决定下嫁人间。玉帝得知,允许住三年。
每天丈夫出海打鱼,妻子在家织网,夫妻恩爱,生活美满。三年后,玉帝不见仙女回来,大怒之下,在三个青年出海时掀起狂风恶浪,三位娘子并立岸边,顶着狂风恶浪,等候丈夫几天几夜,后得知丈夫已遇难,便化身为三个花岗岩石,并排站立在沙滩上,即今天的“三婆石”,三娘湾之名便由此而来。
3三江
爱情关键词坐妹、风雨桥
去三江,不得不佩服和惊叹那儿的“坐妹”演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坐妹是侗族和苗族青年男女交际和恋爱活动方式。农闲时节,三三两两的小伙子会跑到姑娘家唱歌,通过唱歌来相互了解,寻找意中人。
要是小伙子看上哪个姑娘就会往那个姑娘腿上坐,表达对姑娘的爱慕之情。单身的你也可能在此偶遇一位佳人,围坐在篝火旁互诉爱慕之情。
程阳风雨桥,不费一钉一铆,凝聚了侗族人民的智慧与汗水,也凝结着恩爱夫妻被花龙救护的动人传说。
一天,一对新婚不久的恩爱年轻夫妇过桥,河底却突然刮起一阵狂风,一下把女的卷走。原来是河里的螃蟹精看上了那女子而作怪。丈夫急得在河边大哭,差点想投河陪妻子而去。哭声惊动了水底的一条花龙,他深深为男子的痴情感动,于是飞天而出,施法将螃蟹精击杀,救出了女子。恩爱夫妻终于重聚。
而后人为纪念花龙,就将河上唯一那座小木桥改建成画廊式的风雨桥,还在柱上刻了花龙的形象,称它为回龙桥。由于它能让人躲避风雨,人们又改称它为风雨桥。后来,风雨桥成了情侣们幽会密语的好去处。伴随着流水声并肩坐在桥畔看着天空,是侗族青年男女们一种悠远已久又别样的浪漫。
4旧州
爱情关键词绣球
旧州是广西著名的绣球之乡,绣球为壮族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全国闻名的绣球一条街,依河而建,当地的男女老少,祖孙三代全会做绣球,绣品图案精美,手工细腻,如旧州风景般钟灵毓秀,让人难以释手。
绣球在靖西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当壮家少女有了心上人时,便会一针一线地绣上一个精致的绣球作为定情物。在空地上竖一根10多米高的竹杆或木杆,顶端用大板或竹枝制作一个圆环,直径约50厘米,环口用红纸糊住。
男女青年轮流用绣球朝圆环投去,绣球撞破红纸穿过圆环为胜。哪个青年能够投中,必为异性青睐;若哪个姑娘朝小伙子投来绣球,则意味着她看上这个小伙子了;若小伙子收下绣球,两人便可以走到一边谈情说爱了。这也属于“运动生情”一类吧。
5宜州
爱情关键词刘三姐、下枧河
你听说过宜州吗一条下笺河穿城而过,刘三姐公园就建在河边,刘三姐的故居就在下枧河。
相传,刘三姐是下枧河村人,莫家村在下枧河对岸。莫老爷欲强占美如天仙的刘三姐,聪明的三姐便以山歌团结唤起穷人与莫家进行斗争,一天,莫老爷派家奴趁刘三姐过河砍柴,从藤桥上回家时砍断藤桥,刘三姐掉入下枧河变成一条鲤鱼沿河而下。莫老爷不死心,派人追至柳州。无奈,仙人相助,点化了刘三姐从龙潭跃上鱼峰山登天成仙。
6巴马
爱情关键词长寿乡
去到巴马长寿村探秘,感受白头偕老的人生,水晶般的喀斯特岩洞之旅。看到巴马的老人们牵手漫步,你是否也有了一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冲动紧握ta的手,一起漫步人生路吧!
7象州
爱情关键词温泉
城市里的温泉总是人流涌动,难享二人的私密时光。而在这里,人不多,泉却是那样暖暖。共同泡在温泉里,依偎着过完慵懒的时光吧……
象州温泉水质好,流量大,属高热矿泉水,最高水温达86℃,泉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无污染,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温泉水。泉水含有偏硅酸、锶、铜、铁、锌、镁、钙、钠、碘、氟、钡等二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温泉休闲洗浴区内大、中、小温泉泡池,不同水温,共计21个,取用自然温泉资源。
8北海
爱情关键词银滩、涠洲岛
到了北海,在临海酒店要一张看海的床,看潮涨潮落;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穿着五颜六色的泳衣,扑进大海的怀抱,一边追波逐浪,一边纵情地享受大海的按摸,其乐无穷。尤其是那些青春妙龄的少女,以其自己的性感及姿色,彰显着亮丽的风采。
这里的海水含盐量少,纯洁干净,水质一流,是闻名遐迩的天然大浴场。如果想做最闪耀的那对情侣,银滩一定是不错的舞台~
9漓江
爱情关键词泛舟艳遇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实那“甲天下”的山水,指的主要就是漓江。
美丽的漓江,似少女挥舞着的青罗玉带,在漓江中乘舟而行,这样的山山水水是最适合谈恋爱的,每一个连绵都是柔柔的曲线,像是相互依靠的恋人,软软的叫人心酥了去。在漓江泛舟也许能邂逅一生的爱情哦!也许你们同乘一条船,他(她)就坐在你旁边,也许江上的风吹过来,太冷,你把外衣脱给了她,打招呼,拍照,互留电话号码。如此在漓江上邂逅是不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情
10阳朔
爱情关键词西街
西街上许多酒吧,灯红酒绿,别具风情,让人忍不住遐想着一场西街上的美丽邂逅。在逛街的上午时分,在路边咖啡馆喝咖啡的午后阳光中,在夜晚酒吧的幽幽烛光中,也许你就会有机会邂逅一个很特别的男孩或女孩,他或她也许和你一样,一个人背着包来阳朔,亦或是与朋友同来,反正你们在这样一个美得如此特别的地方,就这样认识了,虽然来自不同的两个地方,当在阳朔西街相交了,这会不会产生一段如《罗马假日》般的美丽爱情故事呢
在阳朔,还可以租上一辆自行车骑车去游桂林山水的十里画廊,而其中不少人是单身一人来阳朔玩的,所以在骑自行车的途中,也许你就能遇到一位同样也是骑自行车的异性(如果是同性,说不定也能成为好朋友,也算是一个意外收获哦~),与他(她)保持一致的车速,一同欣赏山水,遇到单车出问题或上坡时互相等一等,帮助对方,这样邂逅的爱情,是不是更有一路上有你相伴相扶的深刻回忆呢
;流放钦州文人23人主要是指明代的海瑞、刘基、陈维崧等人,这些人因为触犯了当时的政治忌讳,被贬到钦州做官或驻防,被称为“钦州文人”。这些人虽然身处边陲之地,却积极为人民谋取福利、反映民意,被后人称赞为“钦州文化的发源地”和“融汇海内外文化的所在”。
前言:
广西历史悠久,渊源流长,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无论是古代历史、近代历史、还是现代历史,都涌现出了无数的能人名士。他们有的有着经世之才,令国家强盛,百姓安乐;有的能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有的能征善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一·古代历史:
1译吁宋:
(1)先秦时期,今广西属于岭南百越地区,存在着西瓯(西越)、骆越这两个百越分支部族。而且西瓯(西越)、骆越都曾建立起国家,其中骆越国的国都位于今南宁市武鸣区,西瓯国(西越国)的国都位于今玉林市兴业县卖酒镇。
(2)而译吁宋正是西瓯国(西越国)的国君,《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记载:'蛮夷中,西有西瓯,众半公式,南面称王”。因此在历史上,译吁宋又称为“南面王”。译吁宋的著名,在于他是秦始皇南征岭南百越的坚决抵抗者。
(3)秦始皇以屠睢为主帅,发兵五十万南征百越。秦军主力在西瓯国(西越国)遭到了译吁宋组织的联军英勇抵抗,屠睢和译吁宋都先后战死。可以说,秦始皇南征岭南百越,是 秦始皇统一中国战争中最艰难最激烈的一仗。
2侬智高:
(1)侬智高,是北宋时期广南西路(即今广西)的传奇人物。侬智高本是北宋广南西路邕州(州治今南宁)下属广源州(位于今广西越南边境一带),的壮族首领。其父侬存福,曾任职官居“邕州卫”。 (2)侬智高之所以被称为广西历史上的创奇人物,是因为他曾先后三次建立国家:
第一次,侬智高与父亲侬存福反抗交趾的侵扰掠夺,建立起长生国。父亲侬存福称“昭圣皇帝”,儿子侬智高称“南衙王”。后被交趾攻灭,侬智高的父亲侬存福被杀害于交趾都城升龙府;
第二次,侬智高为了给父亲侬存福报仇,建立起第二个国家大历国。侬智高再次被交趾打败,而且也和父亲一样被抓拿到交趾都城升龙府。幸运的是,侬智高并没有被杀死,而是神奇的被交趾王李德政放了回来。
第三次,不甘于失败的侬智高第三次建立起了国家“南天国”,又称“大南国”,侬智高这次称“仁惠皇帝”。势力范围最鼎盛时曾横跨广南西路(今广西)、广南东路(今广东),并且兵围广州城。最后侬智高败于北宋名将狄青之手,而最为传奇的是这次侬智高还是没有死,逃到了云南大理,后成了广西农氏的祖先。
3瓦氏夫人:
(1)瓦氏夫人是明朝中期广西田州人,家族世袭田州土官。当时明朝东南江浙沿海倭寇侵袭、骚扰、掠夺严重,明朝在多次镇压围剿无果后,遂调令素有“能打敢战”之名的广西狼兵,前往江浙沿海抗倭镇压围剿。
(2)时已58岁高龄的瓦氏夫人,亲率6000多广西狼兵辗转多地抵达江浙沿海抗倭一线。历经三次大战役,并且三战三胜,歼敌无数,沉重打击了倭寇,扭转了抗倭局面。广西瓦氏夫人也被江浙人民称为“抗倭巾帼英雄第一人”!可以说,广西瓦氏夫人是中国最早的抗日名将。
二·近代历史:
1冯子材:
冯子材,清朝广东钦州人,现代广西钦州人,抗法名将。冯子材一生历经大小战争无数,其历经最为著名的战争是中法战争。中法战争从清朝蕃属国安南,一路打到清朝本土镇南关。清朝当局重新启用了老将冯子材,取得了镇南关大捷,从而清朝取得了中法战争陆路的胜利。
2刘永福:
刘永福,也是清朝广东钦州人,现代广西防城港市人,抗法名将、抗日名将。刘永福创建著名的黑旗军,先是在广西境内反清。中法战争爆发后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辗转到越南,专门打法国侵略军,法军损失惨重。清朝感动于刘永福英勇的抗法事迹,遂对黑旗军招安,后辈调往台湾岛组织抗日斗争。“天朝宽大为怀,凡我华夏子孙,但能御外侮,卫国疆者,皆是大清的好子民。”
3“桂系四杰”:
(1)“桂系”,是民国时期国民党最大的派系,“桂系”人才济济,最顶尖的几个领袖人物素有“桂系三雄”之称,又有“桂系四杰”之称。“桂系三雄”分别是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桂系四杰”分别是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黄旭初。
(2)李宗仁,广西桂林临桂人,北伐名将、抗日名将,民国代总统,成名之战抗日战争之台儿庄大捷;白崇禧,广西桂林临桂人,素有桂系“小诸葛”之称,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黄绍竑,广西玉林市容县人,民国时期官至监察院副院长,新中国时期任政务院政务委员;黄旭初,也是广西玉林市容县人,连任广西省主席长达19年之久,官至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三·现代历史:
1程思远:
程思远,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人,抗日名将。民国时期,程思远是“桂系”的核心人物,是“桂系”仅次于白崇禧的智囊人物。官至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新中国时期,历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2韦国清:
韦国清,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人。民国时期,是容县有着广西“将军县”之称,新中国后则是东兰县有着广西“将军县”之称。韦国清参加了著名的百色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新中国后历任中央军委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
结尾语:
1译吁宋、侬智高、瓦氏夫人、冯子材、刘永福、“桂系四杰”、程思远、韦国清……限于篇幅,这些只是广西众多名人中,最为著名、最为杰出的一部分。
2各位读者,关于“广西有哪些名人”?你们觉得还有谁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
关于武则天她妈在钦州的史学索隐
一、引子
友人转了文章《武则天她妈在钦州》邀我观看,又忽然听说武则天她妈在钦州 历史 文化研究工作组成立了,着实把笔者吓了一跳。
笔者数年研究《文心雕龙》作者南北朝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得出结论刘勰家族祖籍地为日照市莒县而祖居地是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所以三庄镇古称雕龙里、刘三公庄,因而被称为刘勰故里。照此来说,这岂不成了研究刘勰他爷爷在三庄?难道笔者还要呼吁成立个刘勰他爷爷在三庄 历史 文化研究组织?甚是无语。
二、武则天她妈在钦州文史遗存与爬梳
言归正传,再来说说武则天她妈在钦州。初次看了这消息,只是当做无凭无据的地方传说引发的附会笑谈。渐渐的关于武则天她妈在钦州的消息红了起来,也不乏有文章旁征博引煞有介事的一番考证,就兹内容罗列如下:
(一)武则天她妈在钦州的史料及文史遗存
关于武则天她妈的史料,主要出自《全唐文》卷239武三思所作的《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铭(并序)》,附录原文:
父郑恭王讳达,周内史中大地,隋开府仪同三司黄门内史吏部、刑部二侍郎尚书左右丞赵、鄯二州刺史工部、吏部二尚书纳言营东都大监将作大匠武卫将军左光禄大夫遂宁恭公,赠吏部尚书,唐赠尚书左仆射,垂拱二年封郑王,食邑一万户,依旧谥曰恭,即司徒雍州牧观德王之季弟也。
该文也记载了武则天她妈与武士彟的婚事,“于是使桂阳公主为婚主,礼娉所须,并令官给”。而《全唐文》卷249李峤《攀龙台碑》记载:
时帝先缺中闱,高祖亲为求偶,谓帝曰:“隋纳言遂宁公杨达,才为英杰,地则膏腴。今有女贤明,可以辅德,秦晋之匹,不能加也。”於是特降纶言,俾成姻对,高祖自为帝婚主,遣桂阳公主专知女家。
桂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女儿,丈夫杨师道。杨师道是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子,而武则天她妈是杨雄弟弟杨达之女,也就是说武则天她妈是桂阳公主的叔伯小姑子。因为这层身份的重要性所以桂阳公主做了武则天她妈与武士彟成婚的女方媒人,而唐高祖李渊亲自做了这桩婚事的主婚人。
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中《古迹门》写有一篇《陟屺寺》,后收录在明朝《永乐大典》和清朝的《四库全书》。《诗经·魏风·陟岵》里说“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既然叫陟屺寺,那就是缅怀母亲之寺,文中既然说是“则天念母,为建寺”,那么就可以认为武则天她妈就是钦州人。附录《陟屺寺》一文:
钦州灵山县东南三十里有武利场,俗传唐则天母氏故里也。去场不远,有陟屺寺遗址,云则天念母,为建寺。祈福之地,犹有丰碑断裂茅桧间,字昼略可辨,其文则卢肇奉敕撰。按,则天父武士彟,晋人,母杨,未详家何地。后得志,封荣国夫人。荣国卒,后出珍币建佛庐以徼福,然则陟屺之说,固苗裔矣。惜肇碑剥落,不可考也。然亦可疑,肇,袁州人,奋迹武宗朝,去则天固远,将奉何敕作记耶?
周去非《岭外代答》的《志异门》中还有一篇《武婆婆》,附录于此:
广右人言,武后母本钦州人,今皆祀武后也。冠帔巍然,众人环坐,所在神祠,无不以武为尊。巫者招神,称曰“武太后娘娘”,俗曰武婆婆也。
(二)所说武则天她妈与钦州关系的爬梳
武则天她妈与钦州是什么关系的呢?首先,杨达之女的身份并没有否认,但其关系却爬梳如下:
很多 历史 学家认为,杨氏并非杨达的女儿,也许是杨达家的奴婢,又或者是收养的养女。所以笔者有理由认为,杨氏名义上可能是杨达的女儿,这一点武则天应该不是说谎;但这女儿不是亲生的,而是养女,这就是为什么正史上不记载。再根据前人的猜测脑补一下,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是灵山武利人,当年某位路过武利的人物,遇见了她,觉得其聪明伶俐,就将其带往北方,并被杨达所喜爱,认为养女。
(三)所说钦州流放罪人与武则天她妈在钦州的关联
唐朝时候的钦州,还是蛮荒之地,往往被作为获罪官员的流放之地。武则天的亲家韦玄贞,也就是唐中宗的老丈人就被流放钦州。这段流放的日子,对于韦玄贞一家是一段悲剧。《资治通鉴》卷208记载:
初,韦玄贞流钦州而卒,蛮酋宁承基兄弟逼取其女,妻崔氏不与,承基等杀之,及其四男洵、浩、洞、泚,上命广州都督周仁轨使将兵二万讨之。承基等亡入海,仁轨追斩之,以其首祭崔氏墓,杀掠其部众殆尽。上喜,加仁轨镇国大将军,充五府大使,赐爵汝南郡公。韦后隔帘拜仁轨,以父事之。及韦后败,仁轨以党与诛。
《新唐书》卷183“韦温传”记载:
及帝降为庐陵王,玄贞配流钦州而死。后母崔氏,为钦州首领宁承兄弟所杀。玄贞有四子:洵、浩、洞、泚,亦死于容州。后二妹,逃窜获免,间行归长安。及中宗复位,韦氏复为皇后。其日,追赠玄贞为上洛郡王……遣使迎玄贞及崔氏丧柩归京师。又遣广州都督周仁轨率兵讨斩宁承兄弟,以其首祭于崔氏。
武则天的亲家韦玄贞被流放钦州,竟然还被这里的少数民族头领宁承基灭了门。唐中宗当了皇帝就为岳父一家报仇,派出两万兵将大举讨伐,最终用宁承基的人头祭奠了韦后她妈崔氏的坟墓。可见,韦后她妈在唐中宗复位以前是埋在了钦州的,后来又迁葬了。唐朝时候对于罪人的判处,大多出现流放岭南的记载,钦州作为地处岭南的一个州,可考流人除了韦玄贞一家外,还有六例即:崔神庆、张说、徐齐聃、姜皎、宋之问、房融。
如果钦州是武则天她妈出生地,武则天为什么选择这里作为获罪官员的流放地呢?
长安城里的武则天,一生没有到过遥远的钦州武利(当然那时还没有武利这个名字)。一定是母亲杨氏,在与她相依为命时向她和盘托出过自己的身世,以及对那个遥远的家乡的印象。作为城里小孩,听母亲口述中的老家无疑是负面的,不堪回首的。蛮荒之地,远在天涯,民智未开,瘴气弥漫。
就是说武则天是从出生在钦州的杨氏描述所说,而知道这里生活困苦,所以把这里选择为惩罚罪人流放罪人的地方。
三、关于武则天她妈在钦州的否定
先说武则天她妈杨氏身份一事。《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铭(并序)》是武则天她侄武三思所作,虽然杨氏只是武三思父亲的后母,但为了眼前利益考量,讨得姑母武则天的欢心,总是要作出一番吹捧的,比如文中将杨氏与武士彟成婚的场景描述为“既而三星叶兆,百两邀欢,与松萝而比茂,谐琴瑟而流响。风闺少女,袭兰蕙而驰芬;月幌仙娥,韵珩璜而动步”。武则天她妈杨氏与武士彟成婚的时候已经四十多了,哪里还会有这般少女的妙曼美姿?然而武三思这篇文章有吹捧武则天她妈杨氏之嫌,却也不足以说明武三思这篇文章所记都不可靠,更不可以据此否定武则天她妈是隋朝皇族杨达之女。关于武则天她妈杨氏的出身问题,最有争议的是武则天称帝之后,大才子骆宾王所写的《代李敬业讨武曌檄》,文中开篇即说“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试想,抛开武则天她妈杨氏的隋朝皇族身份不论,武则天她爸武士彟可是大唐开国功臣封号应国公,李敬业的祖父李绩受封的是应国公,同样是国公,一边说英国公李绩的孙子李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一边说应国公武士彟之女武则天“地实寒微”,未免也太厚此薄彼了?这大概就是拿人钱财替人说话,不得不吹捧李敬业,骆宾王的质疑是不足以否定武则天她妈隋朝皇族身份的。但武周代唐,还是有很多人不服,李敬业起兵并不是武则天时期的唯一造反事件,出身问题再出幺蛾子可不是什么好事,这样授人以柄落人口实的出身话题是会成为第二个第三个李敬业起兵造反丑化武则天由头的,武则天又怎么会允许武三思再在出身问题上造假呢?
杨达作为隋朝皇族从未到过钦州,难道说武则天她妈就是杨达非亲生的干女儿或者养女等等?受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制度的影响,隋唐时期还是相当重视嫡庶之别的,杨达岂会无缘无故的收养一个干女儿?这样的女孩子又能有怎样的行为赢得“贤明”之声誉,而被居于深宫做皇帝的唐高祖李渊所知?再说非血缘关系的认亲,可不是一件随便的事,在唐之后的北宋时期一件认亲事情可以拈来做个比对。北宋张舜民《画墁录》记载:
刘综知开封府,一日奏事毕,真庙从容曰:“卿与后宫近属,已拟卿差遣,当知否”综变色作秦音曰:“臣本是河中府人,出于孤寒,不曾有亲戚在宫内。”未几出守庐州。
宋真宗皇后刘娥出身四川的贫苦人家,宋真宗出面物色攀亲,却被开封府尹刘综断然拒绝。《宋史》卷463“外戚传上”记载刘通“长女为真宗德妃(时刘娥未封后)”,而卷242“后妃传”记载“后,通第二女也……以其无宗族,乃更以美为兄弟,改姓刘”,两处记载存在矛盾,刘娥究竟是刘通长女还是次女不是这里所关注的,引据这段记载只是说明刘娥没有兄弟,而让龚美改姓为刘美,这才有了娘家人。这件事的真相是刘娥到处攀亲,都不被搭理,只好选了没有儿子而且早死的官员刘通认为生父,死人总没法开口拒绝吧?贵为皇后的刘娥这段攀亲之途竟然是如此的艰难,试想身为隋朝皇族的杨达又有什么必要去将一个出生于钦州的民女认作女儿呢?
再者来说,武则天她妈与武士彟的婚事是唐高祖对老部下的关爱并且亲自主婚的,在这样的重视门第血统的时代,如果新娘子是一个冒牌的民女而非隋朝皇族杨达的亲生女,那么这对部下的关爱岂不就变成了折辱么?武则天她妈杨氏绝难完成从钦州民女到隋朝皇族杨达女儿身份转换的,所嫁的只能是杨达的亲生女。
关于韦玄贞流放钦州的问题。流放作为一种惩罚,在唐朝有着明确规定,《旧唐书》卷50“刑法志”记载,贞观十四年“又制流罪三等,不限以里数,量配边恶之州”。隋唐时期虽然没有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制度,但做官出仕等等还是很看重出身问题的,当然血雨腥风的后宫斗争更是如此,武则天被骆宾王捏造了“地实寒微”的下等出身那件事是不会那么快就健忘的。若果武则天她妈真是出生在钦州的民女,不管何种方式成为桂阳公主的叔伯小姑子,不管抱养认养还是干女儿,那么武则天对钦州的感情只可能是心中的痛,绝不会因她妈的缘故而对钦州怀有别样情愫的怀念感情,而只会封锁这个消息。一次一次的把犯罪官员流放到这里,这是让这些人搜集她妈本是一介民女出生在蛮荒之地钦州的黑料,坐实自己“地实寒微”的出身问题么?这是不合乎正常思维逻辑的。
仅凭唐高祖主婚武则天她妈和武士彟婚事来看,从没到过钦州的杨达只能是武则天亲亲的姥爷,她妈不会是她姥爷杨达的干女儿;武则天能把亲家韦玄贞一家流放到钦州,这里绝对不会有武则天她妈原本是出生在钦州的民女这样的黑料。事实上,钦州所在的岭南地区早在秦朝就成为罪人流放官员贬谪的目标地区,武则天也不是罪人流放钦州的首创者,武则天从她妈杨氏对出生地的转述而得知钦州生活状况恶劣,所以选择此处作为亲家韦玄贞等人流放地的说法,也是无法让人认同的。
四、对钦州陟屺寺“瞻望母兮”的史学索隐
钦州不会有武则天她妈的出生乃至生活印迹,但却是韦皇后父亲韦玄贞一家的流放地,甚至一家人死后一度埋在钦州。那么,钦州“瞻望母兮”的陟屺寺,会不会就是唐中宗重新当了皇帝,广州都督周仁轨灭了韦后杀母仇人宁承基之后,或者朝廷出钱,或者广州都督府出钱,也或者钦州地方出钱而修建的寺庙?武则天是没有她妈在钦州的可能,而武则天的儿媳妇韦后她妈倒是死在钦州曾经埋在钦州。毕竟周仁轨杀了宁承基,把韦后感动的不要不要的,“隔帘拜仁轨,以父事之”,身为广州都督的周仁轨就不能对“父事”自己的韦后做点什么?投桃报李,助修一座供韦后“瞻望母兮”的陟屺寺不也允合此情?
周去非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距离武则天生活年代久远,所作《岭外代答》中《陟屺寺》这篇文章所记,传递了三个重要信息。
(一)陟屺寺碑“卢肇奉敕撰”应该是陟屺寺废而复建。
文中所记是说陟屺寺碑是“卢肇奉敕撰”,但是也对该碑的撰写提出疑议,“肇,袁州人,奋迹武宗朝,去则天固远,将奉何敕作记耶”?
卢肇其人,有史可查。卢肇是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的状元,寺庙作为佛教场所,就在这会昌年间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待遇,先是唐武宗发起的“会昌灭佛”,而佛教再次的兴起则是继唐武宗为帝的唐宣宗时期。《旧唐书》卷18记载,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闰三月,颁《复废寺敕》:
会昌季年,并省寺宇,虽云异方之教,无损致理之源。中国之人,久行其道,厘革过当,事体未弘。其灵山胜境、天下州府,应会昌五年四月所废寺宇,有宿旧名僧,复能修创,一任住持,所司不得禁止。
这些史料是可以解释周去非疑议的,“卢肇奉敕撰”碑所奉之“敕”应该是陟屺寺借机废而复建的唐宣宗下诏兴佛之“复废寺敕”,并非下诏修建陟屺寺之“敕”。
(二)从“然则陟屺之说,固苗裔矣”分析周去非对陟屺寺的认识
周去非记载此文,总归要对陟屺寺的建寺缘由做出一个合理的探寻,这样才可以更有可信度。对此是怎样解释的呢?文中说“然则陟屺之说,固苗裔矣”,苗裔即后世子孙,意思是说建寺的人是一位伟大母亲的后世子孙。
周去非作为著名文人,不会不知陟屺的本意是本身子女“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文中提出“固苗裔矣”的观点所传递什么意思呢?在周去非看来钦州陟屺寺是“则天念母,为建寺”,武则天母亲在卢肇生活年间不会有子女在世,“陟彼屺兮,瞻望母兮”的建寺人员只能是苗裔后人。周去非的这种理解缘由就是把“卢肇奉敕撰”碑理解成陟屺寺初建之碑,毕竟该碑早已“丰碑断裂茅桧间,字昼略可辨……肇碑剥落,不可考也”,不能细读确认。
(三)“荣国卒,后出珍币建佛庐以徼福”系周去非抄录《新唐书》说起
周去非文中说“荣国卒,后出珍币建佛庐以徼福”,该文字出现于《新唐书》卷131“外戚传 武士彟传”所记“敏之韶秀自喜,烝于荣国,挟所爱,佻横多过失;荣国卒,后出珍币建佛庐徼福,敏之乾匿自用”,两相比对,一字不差。这段文字的抄录情形,可见周去非在认同“有陟屺寺遗址,云则天念母,为建寺”的说法之前查阅过一定的史料。
其实《新唐书》中“荣国卒,后出珍币建佛庐以徼福”的记载,在《旧唐书》中的说法是“咸亨二年,荣国夫人卒,则天出内大瑞锦,令敏之造佛像追福,敏之自隐用之”,事见卷183“武承嗣传”。至此可见,周去非没有细读《旧唐书》,只是从《新唐书》中转述了“荣国卒,后出珍币建佛庐以徼福”这句文字作为陟屺寺的建寺缘由。然而《新唐书》所写的“佛庐”是指造佛像,并非修建寺庙,就是说武则天并没有产生过“念母,为建寺”的想法。显然钦州陟屺寺“云则天念母,为建寺”的说法并没有出处,该说只是土人俗传并不真实,周去非将此写进《岭外代答》中并不能证明钦州陟屺寺就是纪念武则天她妈的寺庙,而只是说记载了钦州陟屺寺有“则天念母,为建寺”的传说。
至此,对于钦州陟屺寺可以有个清晰的来龙去脉了。武则天临朝时期唐中宗的老丈人韦玄贞一家获罪流放于钦州,武则天儿媳韦后她妈被害于钦州,广州都督周仁轨为韦后报仇,钦州建了陟屺寺作为韦后“念母”的纪念场所,该寺毁于会昌灭佛,废而复建于唐宣宗兴佛时期,卢肇奉敕撰碑以作纪念,寺庙再度被毁,卢肇碑断裂破损,南宋时期周去非采择俗传故事与《新唐书》记载在《岭外代答》书中写下《陟屺寺》一文,该文后被收入明朝《永乐大典》和清《四库全书》。
然而钦州陟屺寺什么时候由韦后“念母,为建寺”讹传为“则天念母,为建寺”的呢?这要从卢肇撰碑说起。分析诸多史料可知,钦州陟屺寺在周去非写《岭外代答》之前毁废了两次,因为会昌灭佛第一次毁灭陟屺寺,距离建寺时间并不长,短时间内不可能产生附会传说,也就说此后唐宣宗兴佛期间重建陟屺寺的时候,卢肇奉敕撰碑所记内容应该仍是韦后她妈死于武则天时期,并不涉及武则天她妈如何如何;陟屺寺在唐宣宗兴佛期间复建至周去非生活年间相距遥远,在周去非考察陟屺寺的时候,所见只有卢肇碑“断裂茅桧间”景象,寺庙自然早已无存,陟屺寺第二次毁废具体时间无资料可查,也没有相关 历史 情况可以索隐实情,从周去非在《岭南代答》所记内容来看,这时候早就出现了“则天念母,为建寺”的说法。卢肇碑既然“断裂茅桧间”,想来所记内容难免被断句误读,疑韦后她妈被害于武则天时期而卢肇断碑存留“则天”等字,又因卢肇碑中韦后“念母,为建寺”的事迹缺失了关于韦后的记载,两相牵强难免产生误解,“则天念母,为建寺”的情由大抵缘此产生。至于周去非《岭南代答》的“志异门 武婆婆”文中记载的“武后母本钦州人”,以及“钦州灵山县东南三十里有武利场,俗传唐则天母氏故里也”的说法,把今钦州市灵山县武利镇三里江蜜蜂笼岭认作武则天她妈的娘家所在地,这都应该是后人错把韦后“念母,为建寺”讹传为“则天念母,为建寺”的递相误传。
五、后记
历史 在传承过程中,往往泥沙俱下不可分辨。我们现在所认识的 历史 ,未必就是 历史 真相,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史料,只不过是撰写人记录自己对这段 历史 认识的观点,而这有可能是与 历史 真相存在一定差距的,切不可当作百分百的真实的史实来认识。武则天她妈在钦州这段载于《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的 历史 记载就是一个明显的事例,一番质证辨伪,拂去云遮雾绕,所见真相却是钦州陟屺寺的修建实为武则天儿媳韦后“念母,为建寺”,武则天她妈与钦州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口述 历史 也是 历史 ,口述 历史 也有可能与真实的 历史 存在一定差距,但绝不会空穴来风无中生有,或者张冠李戴,或者夸大其词。无论是写在纸上的 历史 ,还是口口相传的 历史 ,虽然有部分是与真实 历史 存在差距,好在这样的情形在浩瀚 历史 中所占是不大的,是可以通过辨伪学等学术研究方法去伪存真的,但在读书学史中,切不可小觑该情形的存在,还是要小心谨慎的。
宁长真(——627年),或称宁长贞,广南西道钦州(今广西钦州)人。宁猛力之子,俚僚帅酋。宁长真的家族是壮族先民西原蛮的后代,世代为岭南豪酋。历代封建王朝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屡次出兵征讨,但也无济于事,为了长治久安,不得不采取以抚为主的策略,调整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从汉代到唐朝,均推行羁縻政策,宁氏家族因此得以世袭钦州刺史。[17]
宁原悌(644—728) 一名宁悌原,世称宁谏议,钦江县人,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44年)出生于钦江县。 出生宦海门第,宁氏家族在当时的钦廉地区为显族,能以中原文化教导蛮夷,开化族民。在南朝梁至唐初的一百多年间,宁氏“五世七刺史”。曾祖为廉州刺史,父封谏议大夫。死后葬在大墓山,隆重一时,并立祠于上蒙村,嗣后钦州、灵山皆有宁谏议庙。[18]
冯敏昌(1747—1806年)字伯求,号鱼山,广东钦州(现为广西钦州)大寺镇马岗村人。是清代壮族大文豪,曾为乾隆进士、翰林编修、户部主事、刑部河南司主事,诰授奉政大夫。太子老师, 后人对他作出“诚五岭之鸿儒,非只一乡善士也”的评价。一生诗作2000余首,文200多篇,主要收录进《小罗浮草堂诗集》。[19]
冯子材(1818729~1903918)晚清抗法名将。字南干,号萃亭,汉族,广西钦州人。咸丰间从向荣、张国梁镇压太平军,同治间累擢广西提督,中法战起,起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大败法军于镇南关,攻克文渊、谅山,重创法军司令尼格里,授云南提督。甲午战争间奉调驻守镇江,官终贵州提督。治军四十余年,寒素如故。卒谥勇毅。[20]
刘永福(1837年—1917年),字渊亭,汉族,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祖籍博白东平, 清朝时著名的的军事人物,原是反清的黑旗军将领,1883年率黑旗军参加中法战争,屡次大败法军。甲午战争后,奉命赴台抗日,但最终失败。
冯兆金(1845——1894),字丽生,钦城竹栏街人,后迁城郊龙船埇。年少家贫,曾为人作童工,14岁随冯子材学射箭,后在冯部当差役。清尤绪年间,三次随冯出关征剿,保至副将贯戴花翎。1882年,冯子材开缺回钦养病,1884年,督办高、雷、廉、琼四府团练,兆金亦从军相随。同年,中法战争爆发,清军败退,广西震动,随冯子材打中法战争,多次立功。[17]
黄明堂(1866—1938),同盟会员、民国将领。广西钦州大寺镇三益村委会米利村人。壮族,清代壮族农民起义首领之一。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黄明堂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成为孙中山的忠实助手,曾先后组织领导镇南关起义、云南河口起义。黄明堂毕生追随孙中山。在孙中山逝世后,誓不附蒋,辞职
许云上
寓居广州。[21]
许云上(1984-)广西钦州人,歌手,原创音乐人。是新秀组合神马乐团的成员。乐团所有歌曲由他一手包办,主要作品有《爱河》、《家》、《给力女生》等。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赈灾公益歌曲《爱心中国——我们在一起》由许云上作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