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弄堂的被遗忘的时光

上海弄堂的被遗忘的时光,第1张

王家楼(Wangjialou) 在区境中部,古北路南段西侧。明末吴、董二姓居此,名吴董二宅。后因张姓迁此,又称张家门。清初,王姓于此置田地,建鼓楼,用作敲钟扯旗,作为雇工耕作、收工信号,人称王家楼,因以为名。有中式二层楼房60多间。居民800人。  左家宅(Zuojiazhai)即淮海西路442弄。在区境东南部,淮海西路西段北侧,凯旋路、番禺路之间。因明清间左姓居此,故名。宅地有果园,人称富左家宅。占地67公顷。抗日战争初期,难民纷纷在此搭棚聚居或经营作坊。上海沦陷后,商人相继在此设厂开店。有纸浆、液压泵、蓄电池、橡胶等厂。  亨昌里(Hengchangli)即愚园路1376弄。在区境东部,定西路、安西路之间。民国14年(1925年)建。有楼房25幢。居民500人。民国16年,中央在上海创办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曾设在弄内48号(今34号)。  范园(Fanyuan)即华山路1220弄。在区境东南部,江苏路、平武路之间。占地5公顷。民国5年(1916年)建。有英国式、法国式、西班牙式三层花园住宅12幢。业主自诩是当时模范的花园式洋房,故名范园。居民600余人。为区境高级住宅区之一。

春光坊(Chunguangfang)即华山路1520弄、幸福路22弄、26弄、70弄、80弄、90弄。在区境东南部,法华镇路、平武路之间。原地为郁氏山庄(坟场),民国7年(1918年)筑有通煤渣路,取春辉堂、光裕堂首字,命名为春光路。占地8公顷。居民1800人。有链条、轴承、特种灯泡等厂10多家。  姚村(Yaocun)在区境南部,伊犁路东侧(近虹桥路)。明末姚永济在此建宅,初名姚家港20世纪20年代更名姚更浪,1949年后称今名。民居多为中式二层楼房,瓦平房。有旗杆白石、大荷花缸等明代遗物。居民500人。  薛家厍(Xuejiashe)在区境西北部,北新泾镇境,长宁路南侧。相传明弘治年间已成村落薛姓聚居而得名。占地32公顷。居民400人。  涌泉坊(Yongquanfang)即愚园路395弄。在区境西部,镇宁路、乌鲁木齐北路之间。民国25年(1936年)建。因原涌泉浜得名。占地05公顷,有楼房16幢。居民350人。1989年列为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之一。 同乐坊

1843年,上海开埠,这个当时在中国排名12位的城市从此开始了它在历史舞台上浓墨重彩的书写;20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到达了它“摩登”的一个鼎盛:超越巴黎,成为“世界第五、远东第二、中国第一”的大都市。那是个什么样的年代,在今天回看起来?是最好的年代:十里洋场,歌舞升平,海纳百川,通商要津。就连亦舒,在她的小说里都充满了对旧上海法租界霞飞路的回念;是最坏的年代:租界林立,贫富差异,战火连绵,水深火热,张爱玲在她的《半生缘》里,写尽的是社会底层对于命运的无能为力…

外国弄堂:规整的“马蹄形”

新华路的“外国弄堂”包括了两条弄堂:新华路211弄,以及新华路329弄。

它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那时就已成为外国人眼中的“Metropolis”(国际大都会),这条弄堂里已经住了许多各种国家的外侨,所以特名“外国弄堂”。 看得出它是有建筑设计师专门精心设计过的,所以我们在这里也才称它为规模最整齐的弄堂,而不是那些“自然天成,奥妙无穷”的“肠子”弄堂。这条弄堂的设计者,说出名字来是大名鼎鼎的,那就是为上海这个大都会设计了很多洋房建筑的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建筑家邬达克(1893-1958)。上海的国际饭店、中西女塾,乃至现在铜仁路上那个著名的“一百年都不会ut(过时)”的绿房子,都出自他的手笔。他在造这条弄堂的时候,心里就已规划好,一定要让这里面的每一幢房子都造型美观,居住舒适,并且交通要方便。

愚园路749弄 最狡黠的弄堂

称它是“最隐秘”、“最狡黠”的弄堂是源于它的历史。它现在处在正日益变得热闹而喧哗的镇宁路西端、愚园路南端,进主弄口的地方被一些卖杂货、零食的小摊占着,也常有自行车、助动车闹闹的开进去开出来,显出一番上海最平常的市井图景。而走到里处,才渐渐发觉,这条带着主弄堂、侧弄堂———甚至小侧弄堂———小小侧弄堂的这样一条大弄堂所显露出来的楼房的与众不同。 主弄堂的建筑,它们都不高,有一些在墙壁外露出一些屋顶和外窗,每一个风格迥异,似乎是从另外的地方一夜之间飞到东方这片土地上的。尽管不知道这些房子现在里面到底是怎样一番情形,但你内心会开始有些小小震撼。

梅泉别墅弄堂:最浪漫的弄堂

梅泉别墅,就在“外国弄堂”的旁边,同在一条新华路上。 通常不熟悉的人,会把它当作了赫赫有名的“外国弄堂”。事实它比“外国弄堂”小,也自然比它更安静。翻开历史书,这条弄堂据说在20世纪30年代里,还是一片农田,后来到1933年,才有房地产商吴其达投资建造。里面的房子都是砖木结构。以前,这条弄堂里,藏着一个小水池。有2米见方。这在现在的上海弄堂几乎是绝迹了的。而这水池旁边,种满了梅花。所以才得名“梅”与“泉”。中国现代历史上,有过一个收复西沙群岛的海军老将军曾在这条弄堂里住过。

万宜坊 最狭塞的弄堂

在重庆路高架之下依然健在的万宜坊,最知名的是它里面有邹韬奋故居,以及一些中国现代历史里的著名文化人,如画家张充仁。不过作为个人,我最喜欢的是它的典型上海“海派”风格。从弄堂口,那小房里的裁缝师傅,或是卖杂食的点心小作坊,完完全全是一派细致生活的味道,而不是云起风涌的大历史,或是高不可攀的富贵豪达的深藏之所。喜欢体味上海本土生活的人,应该选择这样的弄堂住一住。它的房子,像是非常干净、整齐的“联体小别墅”。据说,前两年有一个英国人,娶了娇小美丽的上海太太之后,就出巨资买下了这万宜坊里的一间整幢的房。悉心考究的装饰之后,显示出的,是不折不扣的江南海派风韵。

苗王公主弄堂-复兴西路44弄

弄堂很短。两边的房子倒是干净而雅致,比较有欧洲建筑的外观,同时也保留一些现代派的造屋风格。今天上了年纪有的上海人喜欢把这条弄堂称作“玫瑰别墅”。据说,是因为当初这条弄堂在建造时,弄堂口的地面上砌有“玫瑰”两个字样。

那么蓝妮又是谁呢?她居然不是一个正宗上海人,是一个为现在上海人所稀罕的少数民族云南苗王蓝氏家族的后代———而且算是个“公主”。说起来,这个女子,是当年的上海滩女名流,她原来是孙中山侧室陈粹芬所生之子孙科的秘书,后来成了他的二夫人。很多文学家、历史学家说起这个女子的历史,总少不了浪漫啊、传奇之类的字眼。其实她本来也不叫“蓝妮”,只是姓“蓝”,然而在读大学时,同学们给她取了一个上海话味道极浓的绰号,叫“烂污泥”,于是新闻界就跟风也叫她“蓝尼”。叫着、叫着到最后,蓝妮她自己就索性将这个“蓝尼”改一改,变做“蓝妮”了。

上海大亨弄堂-高安路18弄

这条弄堂现在上海图书馆附近的高安路上。

那是一条相当幽静的马路。走进去初看,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甚至有些平庸。然而到里面,往左拐,却发现有孩子们的欢笑声,这才发现,今天这条弄堂深处里隐藏的那一栋大房子成了徐汇区少年宫。很多父母等在这幢大房子的外面,孩子们在里面学习各种兴趣班。形成了一道傍晚的安谧风景。 那一栋弄堂深处悄悄隐藏的大房子,是1931年上海滩著名的“面粉大王”、“纺织大王”荣德生的房子。这栋房子,也许不应用“豪宅”来夸张,因为它的面积虽大,但整体风格简洁,中央入口是两根陶立克式的大柱子,其余造型成中规中矩的两边对称,毫不张扬,造型偏向实用而不是炫耀的讲究。

鲁迅故居-注定要做独行者

鲁迅故居在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一幢红砖红瓦的三层新式里弄住宅,先生1933年搬到这里,谁想不过三年便离开了人世。想来,先生半生飘零,该是很喜欢这处安静的住所吧。

房子缩在里弄里,是倒数第二家,安静得很,关起门来便自成一统。屋前的小花圃里,桃树、紫荆、石榴长得正好,一如当年。底层前间是客厅,中间一张西餐桌,五把椅子,西面是书橱和瞿秋白所赠的书桌,南窗下有台缝纫机。靠东墙摆放着海婴的玩具橱和小桌椅。后间是餐室,正中一张方桌,围着四把椅子,西北墙角有一个双层餐具橱,东墙放着西式衣帽架。

丰子恺故居-弄堂里的别致洋房

著名画家丰子恺1954年至1975年居住在这所房屋的二楼。在此期间作品丰富,著有《缘缘堂新笔》、《续笔》、编辑出版《丰子恺画集》、《丰子恺儿童漫画》等,翻译了日本古典小说《源氏物语》等,并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寓所题名“日月楼”。

巴金寓所-弄堂里完成三部曲

武康路上悲欢交织

巴金从1955年5月,搬迁到武康路113号“独立式花园洋房”。在这里,他写成了被海内外思想界、知识界和文学界公认为“说真话的大书”:《创作回忆录》、《往事与随想》、《长夜》、《一双美丽的眼睛》等译作及小说。同时,他在这里送别了挚爱萧珊。

昨天早晨,我来到这里。巴老的这个“家”,除了有门牌号码外,还有一个“优秀历史建筑”的小标牌,标牌上写着这个花园建筑是假3层,曾经是苏联商务代表处,1923年建。一扇绿色旧铁门,没有门铃,巴老去世后,许多人来献花,每当有人来敲门,一位穿青色中山装的老者就会探出头来,问明来意,他才会把门打开把客人迎进去,他是这里的门卫。顺着门缝,可以看到院子里满眼的绿,法国梧桐、盆花怒放,草木正盛的样子。庭院里人虽多,却都十分安静,大家都在默默地祝愿曾住在这里的一位世纪老人一路走好。

飞过江南的彩蝶,还是想定格在一颗春枝;观海观山的船帆,还是想回眸一个海岸。男男女女,走走停停,不就是找那一个岸吗?

世无常,心叵测,片刻的栖息都是奢侈品。长相守就让给闲得蛋疼的文人去编了。

孟小冬也在靠岸,一个男人的岸。

她寻觅到了吗?那么美貌倾城的姑娘,都说林徽因美得当时无俩,如果太监拿出孟小冬和林徽因的相片,我会翻了孟小冬的牌。

1907年,孟小冬出生北平一个铺满阳光的小巷,梨园世家,爸爸的爸爸的爸爸,妈妈的妈妈的妈妈都是唱戏的,家里到处都是唱戏声,连打呼噜都有京剧唱腔的韵味。

九岁那年,姑父给她专讲,学唱老生。所以孟小冬京剧艺术的胎教,幼教,高叫,大叫都是顶呱呱的。

十二岁登台,十四岁在上海乾坤大剧场先后与张少泉,露兰春,姚玉兰同台,小小年纪,不动如山,步动稳健,音声绕梁不绝,居然有大家风范

1925年,孟小冬再回北国,尤如七剑下天山,片片寒光映千里。

这年北平大舞台有一场南北名家京剧荟萃。所有**戏剧剧本开始出来生生死死的都是小虾米,最后出场才是大鱼龙虾。

倒数第一是梅兰芳的《霸王别姬》,倒数第二是余说岩的《打渔杀家》,倒数第三是孟小冬的《上天台》,你会说不是第三吗?

你再看后面还有谁? 马连良,荀慧生。

十八岁孟小冬就与京剧顶尖泰斗平分天下了。

最红的旦角是梅兰芳,男扮女装,男演女,比女人更妩媚,更妖娆。迷倒众生。 最红的生角孟小冬,女扮男装,女演男,装容行坐,威武雄壮,男声中不侧漏丝毫女声。

看热闹的不嫌事大,就有人撮合两人合作《四郎探母》《游龙戏凤》,戏中角色颠鸾倒凤,精彩浪漫,轰动京师。 一个是伶界的王,如日中天,一个是须生皇后,光艳照人。互为倾慕,因戏生情,莫完莫了。最终帅哥靓妹睡到一起,结为夫妇。

那时隔着三米远的距离,孟小冬看梅兰芳,宁愿跪下。如今隔着一层薄纱,再看梅兰芳,有点失望。

香港天王张国荣,多年后演了一场**《梅兰芳》,仅仅演一场,张国荣就在女人的角色里出不来,喜欢女人,喜欢女人香,喜欢女人装,他干脆做女人了。

男人的身,女人的心,折磨得张国荣香消玉殒。

梅兰芳演女人那么多年,基本与女人不差半分。温柔善感,娇娇滴滴,孟小冬女儿身心,怎么受得了这个?

1926年,梅家来了一个京城阔少,王惟琛,爱恋孟小冬已到铁围山尖,没有孟小冬宁愿去死。

梅兰芳不出,一个姓张朋友出去,被枪走火打死,然后王惟琛已毙命当场。

梅兰芳不会安慰美人孟小冬,孟小冬一度在佛门清心。

梅兰芳母亲死后,孟小冬要以儿媳身份带孝,梅兰芳的大老婆不许。

鸿沟越来越深。 经过六年爱恋,这对戏剧佳偶终于走到尽头,各自离开。从此是路人,有一次南北戏剧连演,孟小冬看见有梅兰芳,就转身离开。梅兰芳伤孟小冬多深,可见一般。 孟小冬在梅兰芳那里,根本得不到男人的有力的肩膀。她都是一个女孩,怎么能再去靠另一个女孩子? 离开梅兰芳,孟小冬身边男人簇拥,难得有一个入得了她的法眼。可以成空,不可以出错。

1931年,孟小冬拜余说岩为师,心无旁骛,历时六年,京剧精进,成为余派传承人。

孙科,张学良可以站在父亲的江山上俯瞰万物。像杜月笙这些底层人,父亲只有一个茅屋,一切还得自己开疆。多年个人拼杀,杜月笙已坐到上海滩土皇帝的位置。

杜月笙也是个男人,是男人就要被孟小冬迷倒。杜月笙早已倒在孟小冬的石榴裙下,只是他没敢跟别人说。

杜月笙是黑道人物,可以用下三滥的把孟小冬收编。这孩子不。 杜月笙的小妾是姚玉兰,姚玉兰是孟小冬的金兰姐妹,可以像张善琨蹂躏陈燕燕一样,喊小妾下药。这孩子也不?

胡兰成才高八斗,玩女人像流氓。 杜月笙是流氓,玩女人像文人。

十年算什么,杜月笙就这样默默关注孟小冬,孟小冬有难他就出现,孟小冬没事他就退下。然后在很远的地方关爱。

杜月笙像一个园丁,静静地守护孟小冬这多精致的花,不问收成。 1946年,北平动荡,杜月笙包机把孟小冬接到上海。姚玉兰,杜月笙的小老婆,在梦中多次听到杜月笙呼喊孟小冬。已知杜月笙的情苦。从旁撮合,杜月笙和孟小冬终在一床相望。

杜月笙那么多精心关怀,孟小冬怎能不知?她只想有一个安静的港湾,停靠她温柔弱小的女儿心。 1949年,杜月笙要死不活了,准备全家去香港。

孟小冬说,我是以丫鬟还是**的名义去呢?

孟小冬还是想要一个名分,那怕杜月笙立马死了。她也要靠着他。乱世,真正能够保护自己的人,不多。

到了香港的第二年,杜月笙就死了。孟小冬教徒为生,直到年老。 孟小冬嫁给风烛残年的杜月笙,仅仅是杜月笙给了她不曾有的安全。 男人,有时你伸出一只有力的肩膀来,说不定就有一朵女人花来住。 还不需要太多。 

到上海旅游除了满眼的高楼大厦之外,还有很有非常具有特色的景点需要慢慢的游玩,跟着不同的主题路线,在一片片历史街区中,发现上海“里弄小巷”的别样景致。

01赓续初心,回溯启航之路

上海,红色基因渗透在这座城市的血脉深处。从中共一大会址到南京路,这条线路打卡沪上经典红色景点,感受沪上红色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黄浦区是中共一大会址所在地、共青团发源地、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唱响地,也是解放上海第一面红旗的升起地,保留有丰厚的红色底蕴。静安区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地、革命领袖足迹地、早期中共中央机关聚集地、群众运动策源地。无数革命先辈们为寻求真理英勇奋战,谱写了壮丽的诗篇,留下许多弥足珍贵的革命印记。这些红色建筑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让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变得可见、可听、可感、可触摸,承载着不忘初心的使命力量。

推荐线路

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一大代表宿舍旧址(博文女校)—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发布命令地点—中共上海区委党校旧址—又新印刷所旧址—复兴颂—邹韬奋故居—周公馆—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新青年》编辑部—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八路军驻沪办事处(兼新四军驻沪办事处)旧址—茂名路毛泽东旧居—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五卅运动纪念碑—新新公司(凯旋电台旧址)—永安公司(绮云阁一上海解放时南京路上第一面红旗升起处)—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1928—1931年)

02外滩以外,沉浸艺术空间

当我们沿着外滩的源头行走,过滤掉那些嘈杂车流和泱泱人群,城市的旧梦和新貌在一幢幢老建筑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外滩也早已突破了时间空间的拘泥。就让苏州河和黄浦江在耳边轻声吟唱,让外滩以外的空间将光阴的故事娓娓道来。宏伟绮丽的外滩,曾经从外滩源开始不断生长,如今也有着另一张文艺的面庞。在热闹人气的背后,一系列美术馆以及文博、演艺空间低调地藏身在某个转角的老建筑里。走进老建筑里的展陈空间,邂逅大师们的名作,城市文化艺术在此滋生、交流、探讨和传播,年轻一代也在此获得自我沉浸和大众社交的满足感。在包罗万象的浦江畔,一切皆有可能。

推荐线路

光陆大楼一广学会大楼一上海外滩美术馆一久事艺术沙龙一东海咖啡馆一安培洋行一女青年会大楼一%Arabica咖啡一真光大楼一新天安堂一船76餐厅-原英国领事馆(外滩源壹号)一怡和洋行大楼一和平饭店一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一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一上海久事国际艺术中心一复星艺术中心

03梧桐树下,海派十二时辰

晨夕交替,四季轮转,梧桐树叶黄了又绿,绿了又黄。周而复始中,无论是徐家汇源,还是西区老洋房群;无论是江南制造局工业遗存,还是今天的上海西岸,徐汇的优雅从容,始终如一。想感受历史人文风情,从复兴西路的衡复历史风貌馆出发,途经各名人故居,聆听老建筑背后的故事;想来一场音乐之旅,从黑石公寓开始,随着一路“音符”去律动当然,你还可以一路走过武康庭、建业里的甜品店、咖啡馆等特色小店。在梧桐树下,全身心地去感受海派十二时辰的魅力。

推荐线路

龙美术馆(西岸馆)—小小花园·西岸滨江店—西岸艺术中心—油罐艺术公园—武康大楼—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徐汇老房子艺术中心—武康庭—开普敦公寓—密丹公寓—罗密欧阳台—巴金故居—柯灵故居—衡复风貌馆—小白楼—爱庐—黑石M+音乐园区

04漫游东岸,聆听水陆和鸣

沧桑变迁的沉淀,镌刻着浦东的历史;日新月异的发展,见证着新区的进阶;回味和畅想紧密交织,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去浦江水岸吹吹风吧!在有温度、有趣味的城市文化休闲空间,你可以沿着浦东滨江慢行,白日惬意聆听江水拍岸,欣赏江景如画,入夜随船观赏华灯绽放,沉浸申城夜色。一路上,浦江美景一览无遗,东方明珠、上海中心等摩天高楼直插云端,浦东美术馆、艺仓美术馆、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等文化空间随着城市不断更新。那些难得一见的都市风光和人文风景,值得你用双脚去丈量。

推荐线路

浦东滨江大道—望江驿—船厂1862—上海中心上海之巅观光厅—朵云书院上海中心旗舰店—宝库匠心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观光厅—环球艺术空间—金茂大厦88层观光厅(“云中漫步”体验项目)—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明珠生活美学馆—浦东美术馆—上海迪士尼旗舰店—震旦博物馆A

Café—国金中心—吴昌硕纪念馆—融书房—艺仓美术馆—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中华艺术宫

05无界生活,收纳和美人生

这条线路将虹桥街道、新华路街道辖区内的人文地标连点成串,将海纳百川的社区生活场景变得更有凝聚力和感染力。市民游客可以从古北国际社区出发,沿途漫步虹桥路、新华路、番禺路、延安西路等老马路,邂逅邬达克、奚福泉营造的雅致洋房别墅,赏玩程十发、刘海粟等艺术大师的作品与收藏,徜徉新兴时尚地标黄金城道、幸福里和上生新所,与广播主持、舞蹈名家近距离接触交流,以新的视角感受上海的美好生活。

让我们去看看长宁的历史建筑,听听它们的新老故事,欣赏大师佳作,品味沿途美食,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延绵百年的脉络。属于长宁的鲜活市井画卷,将一点点地在你面前展开。

推荐线路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虹桥路1650号建筑群—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黄金城道步行街—古北市民中心—宋庆龄陵园—上海广播艺术中心—程十发美术馆—陈纳德、陈香梅旧居—虹桥疗养院旧址—梅泉别墅—新华别墅(外国弄堂)—幸福里—邬达克纪念馆—上生新所—孙科别墅—茑屋书店—刘海粟美术馆

06循脉前行,穿越生活秀带

杨浦滨江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上世纪20、30年代,上海滩上的水、电、煤气从这里输送到市区。正是因为这样的工业属性,曾把近在咫尺的黄浦江和对面的陆家嘴挡得严严实实。时代更迭,庞大的工业带逐渐褪下原本的使命,迎来新的历史见证。整个杨浦滨江公共空间从秦皇岛码头到定海路桥,以杨浦大桥为中心线,桥以西28公里,桥以东27公里,总长55公里,彰显“杨树浦”后工业水岸魅力。

推荐线路

秦皇岛路码头—毛麻仓库—杨树浦水厂—雨水花园—东方渔人码头—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绿之丘—永安栈房—杨浦大桥—杨浦滨江党群服务站杨树浦驿站电厂站—皂梦空间—杨树浦发电厂—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07串珠成链,游憩苏河水岸

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与上海联系紧密,从外白渡桥到外环线,它流过黄浦、虹口、静安、普陀、长宁和嘉定6个区,上海也在它的陪伴下逐渐兴盛起来。

苏州河中心城区共有42公里的滨水岸线,从上海市第一座钢桥——外白渡桥开始,一路向着西南方向前行,可以曾经商贾云集的上海总商会旧址,现在安静地伫立在北苏州路上,从外部依稀能看见往日车水马龙的景象;福新面粉一厂等工业旧址则展现了上海“接地气”的一面,它们为上海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行仓库旧址,让人们看到了上海的铮铮铁骨,这座城人民的不屈于顽强,谱写了一段红色颂歌

推荐线路

上海大厦一外白渡桥一外滩源一最美加油站咖啡一上海邮政博物馆一河滨大楼一上海总商会旧址一犀牛书店一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一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一福新面粉一厂旧址

08大爱满满,打卡浪漫时光

或许你没有注意到,虹口是多么适合漫步,多么适合恋爱。两个人牵着手,穿梭在虹口的大街小巷,跟随着故人的脚步,寻找藏在里弄里的浪漫瞬间,看古老的建筑焕发新生,阅读砖瓦间的跌宕起伏。如果你喜欢摄影,那虹口再适合不过,这里有时尚的工业遗迹、有典雅的西式建筑、有令人怀念的市井烟火气,当然也少不了上海标志性的高楼大厦。在这里,可以拍的地方太多太多,走在路上,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灵感接二连三地冒出来,不会遗憾可拍的太少,只会感叹自己的时间不够。

推荐线路

虹口北外滩最佳打卡点一上海邮政博物馆一抱朴美术馆一建投书局一霍山公园一犹太难民纪念馆一布鲁门撒尔旧居一白马咖啡馆一1933老场坊一多伦路文化历史名人街一左联会址纪念馆一公啡咖啡馆一鲁迅故居一恒丰里一内山书店旧址一甜爱路

09流金岁月,徜徉宝藏马路

上海有很多富有生命力和烟火气的低调宝藏马路,让我们不妨做一回都市漫游者,带着人文的目光,在悬铃木下的老弄堂和老建筑里穿梭,将柴米油盐和生活美学悉心收藏。永不拓宽的愚园路一直从中山公园延伸至静安寺,是很多上海人心中的“白月光”,虽然身处闹市,却始终保留着自己的那份静谧、端庄和优雅,自顾自地美丽。一路漫游至南京西路,每一幢房屋、每一条弄堂掩映的都是故事,不同的树荫、围墙、光照,构成了不同场景,让人恍若“穿越”回老时光。

推荐线路

愚巷-W0311山石衣买手店-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暨《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长宁区少年宫-FiuGallery飞哟画廊-钱学森旧居-愚园路历史名人墙-愚园公共市集(粟上海社区美术馆)-愚园百货公司(施蛰存旧居)-默空间-富春小笼-富麦COFFEE-中福会少年宫-常德公寓-凯司令-丰盛里-查公馆-大光明**院-国际饭店

10寻宝淮海,老马路烟火气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淮海路则是这座城市商业繁荣的一个缩影,作为海派文明的代表,在百余年的历史中,淮海路始终保持着它一贯的高雅和与时俱进的时尚。

淮海路上的优秀历史建筑足有46栋之多,一路走过,可以见到培文公寓、淮海公寓、永业大楼等曾在上海风靡一时、让当时人趋之若鹜的建筑,其考究的风格是上海建筑中不可多得的佳品。这里也有nikoand全球首家旗舰店、TX淮海等新晋潮流商铺,引领时尚风潮,展现上海的国际风范。

有时间的话,不妨好好走一遍淮海路,看看看到上海的过去与现在,寻找到这条“宝藏”马路独有的海派魅力,享受隐藏在砖瓦巷弄里的生活烟火气吧!

推荐线路

培文公寓一雁荡路一复兴公园一永业大楼一TX淮海一老人和饭店(淮海中路558号)一光明_大酒家一X11一MUJI

&nikoand一国泰公寓一国泰**院一兰心大戏院一淮海坊一逸村一登云公寓一东湖宾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383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