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永亮主要经历

尚永亮主要经历,第1张

尚永亮

尚永亮,男,汉族,1956年生。祖籍河南,长于西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武汉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75年参加工作,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1984、1987年攻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获硕士、博士学位。1995年评为教授,翌年担任博士生导师。曾先后赴北京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早稻田大学、德国特立尔大学、法国巴黎第七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中央大学、铭传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进行学术访问和讲学。

中文名:尚永亮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56年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陕西师范大学

主要成就:长江学者、武汉大学二级教授

代表作品:《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等

个人简介

尚永亮,男,汉族,1956年生。祖籍河南,长于西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柳宗元研究学会会长、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屈原学会副会长,以及海内外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汉唐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已出版《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等个人专著、合著、译著20部,主编教材及丛书多部,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译文180余篇,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及在研科研项目多项。有10余项成果获省部级学术奖。曾荣获五个一人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奖励和称号。

目前职务

现为武汉大学二级教授,珞珈学院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人文社科委员会委员,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日本京都大学、德国特立尔大学、法国巴黎第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柳宗元研究学会会长、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屈原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入选五个一人才,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成就与荣誉

讲有《唐代文人生活与创作》等课程,出版专著十余部,主编多部丛书和教材,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数十篇被多种报刊转载、评介,亦为海内外学者多次引用,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曾承担国家、教育部、陕西省、湖北省及211工程社科基金项目以及横向课题多项,其论著先后获陕西省、湖北省人文社科研究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三等奖1项,以及武汉_人文社科优秀奖、中南五省区人民出版社优秀图书奖等;其参编的《中国文学史》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第五届国家图书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主要著作及译著

1980-1989年作品

1、《生命在西风中骚动——中国古代文人与自然之秋的双向考察》,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十年生死两茫茫——古代悼亡诗百首译析》(合著),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李白诗歌鉴赏》(合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1990-1999年作品

4、《元和五大诗人与贬谪文学考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5、《唐诗观止》(主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000-2010年作品

6、《庄骚传播接受史综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7、《唐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合著),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

8、《唐代文人的仕宦生涯》,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

9、《唐代诗学》(合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10、《李白的客寓意识及其诗思》(合译),中华书局2001。

11、《司马相如传》(合著),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12、《人与自然的对话》(合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13、《柳宗元诗文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4、《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15、《唐代诗歌的多元观照》,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16、《中国文化奇人传》(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17、《李东阳评传》(合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18、《唐宋诗分类选讲》(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9、《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主撰),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0、《柳宗元集》(合撰),凤凰出版社,2007。

21、《唐诗艺术讲演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8。

22、《先秦汉魏六朝诗歌精选》(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3、《中唐元和诗歌传播接受史的文化学考察》上下卷(合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主要论文及译文

1980-1989年作品

1、《论〈哀郢〉的创作和屈原的放逐年代》,《陕西师大学报》1980(4)。

2、《刘勰对屈原及其辞赋的态度》,《陕西师大学报》1982(1)。

3、《辨〈人间词话〉之真》,《江汉论坛》1983(2)。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3(2)。

4、《庄子研究三十年》,《国内哲学动态》1983(11—12)。

5、《评徐迟〈九歌——古代社会各阶级的画廊〉》,《长江文艺》1983年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3(3)。

6、《论孟郊诗的风格及其成因》,《陕西师大学报》1985(2)。

7、《庄子的浪漫主义特色及其成因》,《中州学刊》1986(1)。

8、《闻一多对庄子的礼赞、解剖和扬弃》,《江汉论坛》1986(11)。

9、《天人感应与神秘思维》,《陕西师大学报》1988(增刊)。

10、《悲秋意识初探》,《陕西师大学报》1988(4)。

11、《屈原生年榷论》(合撰),《吉林师院学报》1988(3-4)

12、《黄仲则的心态及其诗词的深层意蕴》,《文学评论》1988(5)。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9。

13、《中国古代悼亡诗初探》,《江汉论坛》1989(4)。

14、《两种思维的冲突与史学家的苦闷》(合撰),《人文杂志》1989(1)。

15、《古代悲秋文人生命样态综论》,《宝鸡师院学报》1989(3)。

16、《蒋士铨评传》(合撰),《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1990-1999年作品

17、《悲秋意识与忧患意识异同论》,《社会科学》1990(2)。

18、《元和贬谪文学艺术特征初探》,《陕西师大学报》1990(4)。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1(3)。

19、《冷峭:柳宗元审美情趣和悲剧生命的结晶》,《江汉论坛》1990(9)。

20、《论元和贬谪诗人的后期心态》,《文史哲》1991(3)。

21、《白居易对自然的态度及其内在矛盾》,《漳州师院学报》1991(3)。

22、《孤愤:元和贬谪文学的精魂》,《固原师专学报》1991(4)。

23、《雄直劲健:刘禹锡诗文的风格主调》,《中州学刊》1991(4)。

24、《论元和五大诗人的参政意识和政治悲剧》,《人文杂志》1991(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1(5)。

25、《元和诗人与贬谪文学》,《文学遗产》1992(2)。

26、《司马相如赋的主体特征和模式作用》(合撰),《陕西师大学报》1992(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2(5)。

27、《元稹品节片论》,《唐都学刊》1992(2)。

28、《关于柳宗元与佛教》,《文学评论》1992(5)。

29、《论白居易对屈原陶潜的取舍态度及其意识倾向》,《中州学刊》1993(2)。

30、《论白居易所受佛老影响及其超越途径》,《陕西师大学报》1993(2)。

31、《贬谪与贬谪文学论纲》,《漳州师院学报》1993(3)。收入《贬谪文学论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32、《贬谪诗人生命沉沦初考》,《延安大学学报》1994(1)。

33、《论元和君相与政治兴衰》,《文史哲》1995(4)。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史研究》1995(9)。

34、《忠奸之争与感士不遇——论屈原贾谊的意识倾向及其在贬谪文化史上的意义》,《社会科学战线》1997(4)。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化研究》1998(1)。

35、《〈牡丹亭〉中情的变化与表现手法的差异》,《淮阴师院学报》1998(2)。

36、《收功实者常于西北——十年来陕西〈史记〉研究之新进境与新特点》,《百年学科沉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37、《柳宗元刘禹锡两被贬迁三度经行路途考》,《唐代文学研究》第7辑,广西师大出版社1998。

38、《现代化进程与自我失落》,《日本学刊》1999(3)。

2000年作品

39、《文学庄子二十年》(合撰),《中州学刊》2000(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0(6)。

40、《东汉对〈楚辞〉的解读和关于屈原的论争》,《天府新论》2000(3)。

41、《寓意山水的个体忧怨和美学追求》,《文学遗产》2000(3)。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0(9)。收入《贬谪文学论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42、《刘禹锡咏史怀古诗的类型和特点》,《东南大学学报》2000(3)。

43、《论王叔文集团的革新困境及其失败原因》,《淮阴师院学报》2000(4)。

44、《论柳宗元的生命悲感和性格变异》,《文史哲》2000(4)。

45、《蝉意象的生命体验》(合撰),《江海学刊》2000(6)。

2001年作品

46、《魏晋名士绍庄之作述论》,《社会科学辑刊》2001(1)。

47、《司马迁对庄屈之接受及〈史记〉二传的文献价值》,《文学前沿》,第3期,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8、《矛盾的庄子与庄子的悖论》,《苏州大学学报》2001(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逻辑学》2001(4)。

49、《〈庄子〉在两汉之传播与接受》,《文学评论》2001(3)。

50、《人生困境中的执著与超越》,《社会科学战线》2001(4)。

51、《唐代诗学走势简论》,《光明日报》2001年7月25日。

52、《专制政治压力下的生命体验和心性变化》,《武汉大学学报》,2001(5)。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4)。

53、《庄子与名士风流》,《古典文学知识》,2001(6)。

2002年作品

54、《论庄子的个体关怀和人生思考》,《东南大学学报》2002(2)。

55、《从对屈贾陶的接受态度看中唐贬谪诗人心态》,《唐代文学研究》第九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

56、《评陈友冰先生〈海峡两岸唐代文学研究史〉》,《文学评论》2002(3)。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9)。

57、《唐代诗学论纲》,《长江学术》第一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8)。

58、《魏晋名士的注《庄》解《庄》及其误读》,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收入《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中华书局,2006。

59、《魏晋玄学与庄学新变》,《中州学刊》2002(4)。

60、《魏晋时期人物特称现象的文化分析》(合撰),《社会科学战线》2002(6)。

2003年作品

61、《圆外方中:柳宗元被贬后的心性设计与主客观矛盾——以与杨诲之“说车”诸书为中心》,《江海学刊》2003(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5)。

62、《孤鸿情结:观照苏轼其人其词的一个新视点》(合撰),《词曲研究的新拓展——中国首届词曲比较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收入《中国苏轼研究》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5。

63、《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五个层面》,《光明日报》2003年7月30日。

64、《论钱钟书对韩愈李贺诗的艺术发微》,《中国诗学》第八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004年作品

65、《柳宗元及其诗文简说》,《古典文学知识》2004(1)。

66、《唐知名诗人之层级分布与代群发展的定量分析》(合撰),《文学遗产》2003(6)。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2)。

67、《八代诗歌分布情形与发展态势的定量分析》(合撰),《东南大学学报》2003(6)。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3)。

68、《文情诗画间的营构与追求——苏雪林〈灯前诗草〉艺术略论》(合撰),《武汉大学学报》2004(1)。

69、《从接受学角度看钱钟书的韩愈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3)。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9)。收入《古典文献研究丛刊》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3。

70、《王维孟浩然隐逸之辨》(合撰),《江汉论坛》2004(8)。

71、《唐人的后院——从唐诗中的“药”看唐人生活与创作》(合撰),《华中师大学报》2004(5)。

72、《柳宗元研究百年回顾》(合撰),《文学评论》2004(5)。

73、《论“以意逆志”说之内涵、价值及其对接受主体的遮蔽》(合撰),《文艺研究》2004(6)。《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1)。收入《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中华书局,2006。

74、《柳宗元诗歌接受主流及其嬗变——从另一角度看苏轼“第一读者”的地位和作用》(合撰),《人文杂志》2004(6)。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3)。

75、《皎然诗论及其新变》,《唐代文学研究》第十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

76、《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两个二十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高层论坛论文集》,中华书局,2004。

2005年作品

77、《“长河”与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几个问题》,《长江学术》第7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1)。

78、《开天、元和两大诗人群交往诗创作及其变化的定量分析》,《江海学刊》2005(2)。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7)。

79、《欧梅对韩孟的群体接受及其深层原因》(合撰),《四川大学学报》2005(4)。

80、《日本汉学研究的几个特点及其启示意义》,《中州学刊》2005(5)。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12)。

81、《〈楚辞〉在西汉的传播地域与接受群体》,《中国诗歌研究》第3辑,中华书局2005。

2006年作品

82、《“元和体”原初内涵考论》(合撰),《文学评论》2006(2)。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7)。收入《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二辑,中华书局2007。

83、《壶天境界与中晚唐士风的嬗变》,《东南大学学报》2006(2)。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8)。

84、《义堂周信の杜甫受容について》,日本京都大学《中国文学报》第七十册,平成十七年十月。

85、《论“元和体”之形成与接受学的关联》(合撰),《福建论坛》2006(6)。收入《古典文献的考证与诠释》,台湾学生书局2006。

86、《选题与视角:古代文学研究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ISSUESOFTAREASTERNLITERATURES》,SaintPetersburg2006

87、《唐代逐臣别诗中的回归情结、艺术表现及成因探析》(合撰),《文学评论丛刊》第9卷(1)

88、《论前期五山文学对杜诗的接受与嬗变》,《中华文史论丛》2006(4)。收入《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二辑,中华书局2007。

2007年作品

89、《自然与时空——漫议中国古代时空观及其文学表现》,《珞珈讲坛》2,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90、《唐宋贬谪诗的发展嬗变与特点》,《山西大学学报》2007(3)。

91、《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元和诗歌及其研究进路》,《陕西师大学报》2007(5)。

92、《唐五代贬官之时空分布的定量分析》,《上海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K22《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8年第2期转载。

93、《数据库、计量分析与古代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文学评论》2007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

料J2《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2期转载。《中国文学年鉴》(2008)摘要。《中国社会科

学文摘》2008年第4期收录。

94、《唐五代文人逐臣分布时期与地域的计量考察》,《东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

科学术文摘》第25卷2008第1期摘介

2008年作品

95、《唐五代贬官规律与特点综论》(合),《华中师大学报》2008年第1期。《中国教育报》2008年4

月18日第4版摘介

96、《论白居易的政治体认、人生解悟与独善观——以白氏之贬及其超越意识为中心》,《湖北师范学

院学报》2008年第5期。

97、《论言意、意象及其在中国诗歌中的表现》,《云南大学学报》2008年6期。

2009年作品

98、《20世纪以来刘禹锡研究综述——以生平、作品及文集的文献学考索为中心》(合),《文献》

2009年第2期。

99、《清话的魅力》,《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第2期。

100、《元遗山与白乐天的诗学关联及其接受背景》,《文学遗产》200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J2《中

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11期转载。

101、《论宋初诗人对白居易的追摹与接受》,《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J2《中国

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12期转载。

102、《论王若虚对白居易的接受及其得失》,《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103、《论方回之崇白及其对白诗的评点》,《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罗宗强先生八十寿辰

纪念文集》收录,中华书局2009年版。

104、《日本汉诗对王维诗之空寂幽玄美的受容》(合),《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2010年作品

105、《“诗中有画”辩——以王维诗及相关误解为中心》,《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1期。

106、《苏轼与白居易的文化关联及差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0年

第12期转载。

109、《明初选家之唐诗观及其渊源论略——以高_〈唐诗品汇〉对元和诗人之选评为中心》,《陕西师

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日本《中唐文学会报》第十六号收录。

110、《“白俗”论之两宋流变及其深层原因》,《学术研究》2010年第5期。

111、《中唐乐府讽谕诗之价值评判与元白张王之优劣异同——从接受学角度对清人相关论述的一个梳理

和检讨》,《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112、《20世纪以来刘禹锡思想、文学研究述论》(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113、《明清诗坛论争与元和诗歌选录——以元和十大诗人诗的入选和体裁分布为中心》(合),《社会

科学》2010年第9期。

114、《贬谪文化在北宋的演进及其文学影响——以元_贬谪文人群体为论述中心》(合),《中华文史

论丛》2010年第3期。

115、《从“浅俗”之否定到多元之阐释——清前中期白居易诗接受的阶段性变化及其要因》,《复旦学

报》2010年第5期。

116、《从选本看元和诗歌在唐宋金元的传播接受——以元和十大诗人作品入选率及其变化为中心》

(合),《求是学刊》2010年第5期。

117、《名篇与选本——以元和十大诗人被选诗为中心的定量分析》(合),《学术论坛》2010年第9

期。

118、《论吴梅村对元白长篇的创作接受——兼论梅村体与长庆体之异同》,《文史哲》2010年第6期。

119、《明中后期对白居易诗接受向度的承接与转变》,《人文中国学报》第16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9月版。

译文

1、《白居易和陶渊明》(译文),《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87。

2、《民间故事的形态学与变形论》(译文),《结构主义神话学》,陕西师大出版社1988。

3、《中国古典诗中的春和秋》(译文),《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5),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4、《〈史记〉中所表现的司马迁的因果报应思想和命运论》(译文),《司马迁与史记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5、《读〈刺客列传〉——主题与变奏》(译文),《司马迁与史记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6、《客寓的诗思——认识李白的基准》(译文),《湖北大学学报》1999(6)。

7、《李白的长安体验——关于两度进京说的诸问题》(译文),《漳州师院学报》1999(4)。

8、《“谪仙人”之称谓及其意义》(译文),《荆州师院学报》2000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0(10)。

9、《作者之梦与读者之梦》(译文),《长江学术》第9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编著

1、《楚辞研究集成——楚辞评论资料选》(合撰),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司马迁与〈史记〉论集》(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中国古典名著精华》6册(主编),陕西师大出版社1993年版。

4、《青少年史通》10册(主编),未来出版社1994年版。

5、《明诗话全编》(参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6、《宋诗话全编》(参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7、《中国古典文学观止丛书》10册(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唐诗观止》(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先秦两汉文观止》(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诸子百家金言辞典》(主编),巴蜀书社1999年8月版。

11、《中国文学史》(参编,撰写隋唐文学卷第六、七、八、九章),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主编),武汉出版社2003年版。

13、《高等语文》(参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4、《中国文化奇人传》(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5、《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主编),中华书局2006年版。

16、《唐宋诗分类选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7、《先秦汉魏六朝诗歌精选》(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唐诗三百首·男性读本》(合编),岳麓书社2010年版。

19、《大学语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

20、《大学语文教学参考》(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

此外,分别参加《唐诗鉴赏辞典》、《写作大辞典》、《诗经楚辞鉴赏辞典》等十余部书籍的撰稿工作。

获奖

1、《论〈哀郢〉的创作和屈原的

李国胜

李国胜,籍贯湖北,研究生导师,教授。1984年赴日本同志社大学文学部留学。任职以来,担任过本科生的文学史、古代文选、报刊阅读、日译汉、汉译日、古典文法、阅读、口译、视听、语言与文化以及研究生的日本古典文学导读、日中比较文学等课程。

中文名:李国胜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北

职业:教师

代表作品:《仇恨的证明》

职称:教授

人物简介

籍贯湖北,研究生导师,教授。1984年赴日本同志社大学文学部留学。任职以来,担任过本科生的文学史、古代文选、报刊阅读、日译汉、汉译日、古典文法、阅读、口译、视听、语言与文化以及研究生的日本古典文学导读、日中比较文学等课程。

人物生涯

1991年至1994年任日本同志社大学客座研究员、客座教授,讲授日本文学和日中文化,2002年获国家留

学基金委教学科研项目资助赴日做访问学者,2004年至2005年在日本嘉悦大学任教。译著有《仇恨的证明》(北京文

化艺术出版社)、《曾根崎殉情》(《剧本》杂志社。该剧曾在日本和北京公演,获得好评,并被《武汉年鉴》和《日本

演剧年表》所记载)、《中国成语故事》(日文·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岩长姬》(日本尼崎市印刷)、《中国古典

剧中“死”的表演形式》(《楚天剧论》)、《失去的双臂——米洛斯的维纳斯》(《世界文学》)、《神奇画廊》(日文

·中国城市出版社);编写的教材有《日本文选听力与阅读——日本を_む》(武汉大学出版社);撰写的主要论文

有:《〈菊花の约〉考》(日本同志社《国文学》)、《中国古典剧『_根崎心中』の形成过程——文学脚本から

演出脚本へ》(日本同志社《国文学》)、《文学的世界性与高校日本文学课的教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获论文一

等奖)、《『_根崎心中』の中国语翻_の思考》(《外国语言研究》)、《论日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冲突》(《21世

纪教学研究与科研》)、《文学的世界性与高校日本文学课的教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日本语言文化特质刍议

》(《武汉大学学报》)、《『梦_の鲤鱼』と中国小说》(《日本文化论丛》)、《日中颜色词与文化的比较》(《

中外语言文化比较新视野》)、《『雨月物语』序文の朦胧たる诸点》(日本同志社《国文学》)等。

曾担任外文系(日德俄专业)系主任,外语学院副院长。现任日文系主任,中华日本学

会常务理事、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分会委员。

哈佛问学录》是一本由美张凤 著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348,文章吧我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佛问学录》读后感(一):中西文化的双向互动

《哈佛问学录》中所写到的学者基本上都是有哈佛学位或曾在(正在)哈佛任教的中国学人,如杨联升、赵如兰、张光直、杜维明、余英时、高友工、李远哲、郑洪、叶嘉莹、陈幼石、王德威、郑培凯、陆惠风、李欧梵等,即便是那些没有在哈佛就学和任教经历的学人,如夏志清、孙康宜、台益坚、傅伟勋等,也因与张凤的个人交往和在哈佛参加学术活动而与哈佛有了这样那样的联系。这些海外学人虽然学术领域各有侧重,但在以哈佛为代表的西方学术重镇弘扬东方文化、传播中国文明这一点上却殊途同归。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杰出的东方学人不但与哈佛的其他学者一起共同铸就了哈佛的辉煌,而且他们本身已成为哈佛传奇和哈佛历史的一部分。他们的存在,无疑使哈佛大学与中国有了不解之缘。

事实上哈佛大学的中国缘还不只是有来自中国的华人学者在哈佛任教,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哈佛大学功不可没,为古老中国的现代转型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知识的新型知识分子,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赵元任、胡适、梅光迪、陈寅恪、汤用彤、吴宓、李济、梁实秋、胡先骁、林语堂、任叔永、陈衡哲、丁文江、洪深以及当代著名学者周一良、范存忠、贺麟、余英时、许倬云等,都曾受到过哈佛的知识洗礼。他们对现代中国的深刻影响,无疑与取自哈佛的思想和知识资源密切相关。

当然,哈佛大学影响了中国,中国也影响了哈佛大学——哈佛大学与中国结缘的方式并不是单向的。早在1879年,中国学者戈鲲化就受聘哈佛大学,在“哈佛学院教习官话”,有时为哈佛的洋教授“特别开诗文讲授”。后来建立的哈佛-燕京学社,在密切中美大学交流的同时,也为中西文化的双向互动,提供了一个学术平台。在近代以来中国输入和输出文化的过程中,哈佛大学当为其中的重要媒介,并绵延不绝,以至于今。(选自南京大学刘俊教授的评论)

《哈佛问学录》读后感(二):一代大师的哈佛情缘

一代大师的哈佛情缘-评《哈佛问学录》

初识夏志清先生(1921-2013年)是因为最近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夏先生的《感时忧国》,因为他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愿尽自己一己之力来改变中国现代文学史生态谱系的这种坚持,使得现代文学在国际汉学界拓出一片天地。夏先生的著作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古典小说》、《夏志清论中国文学》、《文学的前途》、《人的文学》、《新文学的传统》、《谈文艺·忆师友》《爱情、社会、小说》等和《张爱玲给我的信件》等散文。因为张爱玲的文学贡献逐步被挖掘,夏先生因为与张爱玲的交情也进一步进入大众的视野。

另外一位渐渐映入眼帘的女作家就是叶嘉莹女士(1924年生于北京,现任南开大学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是因为2015年9月份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给孩子的古诗词》(这本书是当今中国古典诗词讲坛影响最大、绝无仅有的叶嘉莹先生的心血之作。),因为一本书,再次认识这一个人。以前仅仅是在很多地方看过叶嘉莹教授的只言片语,然而在叶老师的笔下,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开拓古诗词的现代观,这一点,对我感触颇深。

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夏先生曾经受邀去哈佛大学讲过学,叶嘉莹女士曾经执教于哈佛大学,这两个人曲折坎坷的一生,竟然都与哈佛大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身虽在外,情系祖国,才有这些感动国人的传世作品。

在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哈佛问学录》的作者美籍华人作家张凤女士的笔下,我们可以走近一睹大师们的风采。在她的笔下,没有华丽的辞藻,或许仅仅是根据她曾经接触到的一些华人作家或者科学家们的一些生平事宜,带领着我们可以近处一窥这些名人的真实。

张凤女士,密歇根州大学的历史硕士,曾跟随着自己任哈佛大学核磁共振实验室和贵重仪器中心主任的先生黄绍光博士来到哈佛大学,并且任职西方汉学研究的宝库——哈佛燕京图书馆编目组二十五年,现为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主持人,另担任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秘书长、海外女作家协会审核委员、常务理事等职。并且她在哈佛期间,借地利人和之便,得以与哈佛文理各科教授时相往还,并且与前来哈佛客座或访问的学者也有求教交流机会,所以她得以写下来自己与各位大师们的所见所闻,甚至于就其学术成就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作品具有浓厚的历史感、文化感、民族性,为近年来少有的有创见的作家,著有《哈佛心影录》、《哈佛哈佛》、《域外著名华文女作家散文自选集——哈佛采微》、《哈佛缘》、《一头栽进哈佛》等关于哈佛的作品。

这本书里面包括了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当代名人,同时也是台湾“中研院”院士的一些人,比如汉学名师杨联升教授(一怀孤月映清流),语言与音乐学家赵元任、赵如兰教授父女(叫我如何不想他),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教授(启发汉学的中国考古文明),首开哈佛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王德威教授(如此繁华),感时忧国的小说史家夏志清教授(改变现代文学史生态谱系),高能物理专家郑洪教授(红尘里的黑尊,同时在他1978年41岁时当选为台湾中研院院士时,也是当时最年轻的院士)和航天结构动力学专家卞学教授(黄金岁月,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等等。张凤女士用自己细腻的笔触,从民国大师到当代新锐,书写出自己与哈佛大学教授对话30年的美好时光。

用哈佛燕京中国历史及哲学与儒学研究客座教授杜维明的话说就是,“张凤女士带着深情,怀着厚意,用褒而不贬的热笔替一群在海外为“文化中国”招魂而不知自己魂归何处的智识分子,绘制了一副具体画像”。甚至于在有些大师的生平对话中,张凤女士从自己与他们接触的点点滴滴之处来写,还原一个大师的常人面貌。

这本书中还有另一群特殊的群体人物,他们同样都是哈佛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的教授,包括解读城市现代性、中国现代浪漫文学教授李欧梵先生(铁屋中的呐喊),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李惠仪女士(她主要进行明清文学的审美风尚与女性研究),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田晓菲女士(她注重古典与现代的学术及诗情),剑桥新语社创办人陆惠风教授(欲识乾坤造化心)和哈佛中国古典小说史家韩南教授(他曾与张爱玲女士因为绣荷包而结下缘分,并且热衷于研究中国的古典文学)。张凤女士用独具慧眼的气魄和创见翔实记述了教授们的人生经历、内心世界、学术成就等,着力呈现这些大师个人经历中富有人情味的片断,见证了他们在异乡撒播汉学种子的努力和对中国文化深沉而庄严的爱。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介绍到致力于儒学现代化转化的杜维明教授,哈佛大学艺术史与建筑史系教授汪悦进及他谈《红高粱》,普林斯顿大学高友工教授(他重视研究中国之美典与审美态度),开拓古诗词现代观的叶嘉莹教授(她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将古诗词融汇古今,卓然有成),孙康宜教授的古典文学研究与生命情怀,创办《女性人》杂志的陈幼石教授,鹿桥吴讷孙教授的艺术史和文学深思(《未央歌》歌未央),诗人郑培凯教授(他主要论中国文化与史学意识),探索生命哲学的傅伟勋教授(他致力于探索生爱死与生死智慧),台益坚教授谈戏剧(他主要讨论近代戏剧和表演艺术的还本归原),哈佛燕京图书馆首任馆长裘开明博士(他是美国东亚图书馆第一位华裔馆长),哈佛1879年首聘中文教师戈鲲化(他曾是穿着清朝的官袍赴美教学的第一人),正是这些人,将中国的古典和文化带给世界,带给世界文化的巅峰——哈佛大学。

本书附录记载了哈佛燕京学社的的缘起以及其汉学贡献,以及哈佛的理科人物的掠影,甚至于哈佛大学曾经的诺贝尔奖得主的启示,甚至于还有哈佛三百七十五周年庆的一些散记。

张凤女士学的是历史,具有史家天生的使命感,她以其独特的经验,撷取第一手资料让我们展示了哈佛大学三十多年的一些中国文化和科学研究的一些思想史。重要的是,在那些关键的时刻,她都存在,这种存在恰恰是最弥足珍贵的,并且它们都足够真实亲近。

:作品虽有限,但均为原创。如需转载或者另作他用,请豆邮或[email protected]联系本人。谢谢您的尊重~

《哈佛问学录》读后感(三):那些在哈佛授业求知的海外华人

说起哈佛大学,绝对是我们读书时代多少学者渴望而又止于无望的问学学府。一座举世闻名,影响着379年的求知探索的大学,影响所及,人才济济,精英辈出。并且还将延续下去。随着文化全球开放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人,漂洋过海来到哈佛,求学问知。不仅如此,更有相当多的国内华人在哈佛大学里传道授业,在为哈佛大学走向国际化做出极大的贡献,为东方文化的输出,为中华博大精深的知识传播,做出着重要的推广作用。

《哈佛问学录》正是讲述了在哈佛大学传道授业的20多位哈佛大学教授的出身经历,学术观点,以及他们在哈佛大学里做出的成就和所取得的荣誉。诸如:汉学名师杨联升教授,语言与音乐学家赵元任/赵如兰教授父女,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教授,致力于儒学现代化转化的杜维明教授,开拓古诗词现代观的叶嘉莹教授,航天结构动力学专家卞学鐄教授,哈佛中国古典小说史家韩南与张爱玲-----等众多领域上享有名望,颇有建树在哈佛大学任职的教授。他们有人在哈佛传授知识短的也有数十载,长的奉献一生。更有受邀到哈佛访问演讲的学术人物。

作者张凤是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主持人,曾在哈佛燕京图书馆编目组任职二十多年,对哈佛汉学人物近百年的文化思想深有研究,本书就是通过讲诉20多位哈佛大学教授人物的研究,概况了哈佛大学三十多年的传记文化思想史研究。让我饶有意想不到的是,书中更是附上了所讲述的教授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教授们的诗歌。我是个平时也喜欢阅读诗歌的人,所以对书中提到的叶嘉莹教授和郑培凯教授的更是欣赏。

书中各章不仅讲述了各个教授的专业学长和人生历程,还有对知识的渴望和不停追求,极具可读性。这本书更让我了解到海外华人生活的另一面。问学无止境,授业也无涯。不仅让桃李满天下,更是学习研究路途上前瞻的求知者。作者从民国大家到当代新锐,受邀演讲名师的评介,书写了哈佛华人精英对中国文化深沉而庄严的爱。

——转载须经本人授权,转载请豆油本人。谢谢

《哈佛问学录》读后感(四):汉学群星闪耀哈佛

哈佛大学世界闻名,人文荟萃,结集了一批重量级的导师,其中有不少中国学者的身影。叶嘉莹、赵如兰、李欧梵、夏志清、张光直、王德威、杜维明、孙康宜……真可谓群星闪耀,这些星光汇入一本书,名叫《哈佛问学录》。

作者张凤在哈佛燕京大学图书馆任职二十五年,她的夫婿黄绍光博士长期担任哈佛核磁共振实验室和贵重仪器中心主任,俩口子在哈佛生活三十余年,张凤得以与哈佛大学的中国学者相交,而与前来哈佛客座或访问的学者,亦有许多求教交流的机会,天时地利人和,如今汇成《哈佛问学录》一书。

首篇《一怀孤月映清流》,说的是汉学名师杨联升教授。岁暮天寒,追思忆往。哈佛大学举行杨联升先生追悼仪式。他的一生如纪录片在张凤笔下缓缓展开,他的家庭、他的交友情况,他的学术成就。张凤尤其强调了杨先生钻研政治、但不涉及政治的态度。她认为,杨先生崛起于20世纪40年代,正是中国思想界从“五四运动” 荡漾的救亡时期变得日趋成熟,转而着眼于对中国文化深沉反思的阶段。由于战乱,杨先生不得不改变初衷,托身于宁静的哈佛校园,以另一种方式来完成他的使命。这一转变虽未必符合他当年师友陈寅恪、胡适的处世之道,但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形势发展确如张凤所言,如今哈佛汉学成就之高,正是杨联升等老一代学人东学西渐、播撒文化种子的成果。斯人虽逝,一点点星火却化成了燃烧的火把,照亮哈佛中国学人共同的心迹路程。

贺赵元任夫妇金婚,杨联升作《子弟书》。“金樽酒满贺新婚,三生石上良缘分。一位是双修福慧仁山公孙女,一位是管领 瓯北公后人……打碎了泥人儿,把水泥和合,重捏成男女,你有我,我有你……果然是,各有千秋,平分春色,春色二十分……”这一首打鼓词,杨先生亲唱并制成录音带,想来当日必定引出满堂欢笑,难得这段小词还镶嵌了不少典故,《红楼梦》、元曲“我侬词”、苏轼《水龙吟》,寥寥几句言笑晏晏,点明了赵先生夫妇的身世、伉俪情深以及学问的各有千秋,杨联升先生的汉学功底足见一斑。

少女叶嘉莹的闺阁风姿令人爱慕。叶先生出身满族书香世家,祖先是叶赫地区纳兰氏,与清代才子纳兰性德是同一族。叶先生说,“我是关在大门里长大的”,庭院深深,春锁闺愁,窗下有个花圃,还有修竹数丛,“弥漫着诗词意境”的氛围渐渐浸*了一颗诗心,染得一身风情雅致,却又不为古风所拘,后来又受了西洋教育,成了学贯中西秀外慧中的雅致女子。书里最后收录有叶嘉莹90岁时寿辰的彩照,观之情不自禁感叹:老了老了,还是美女啊!

张凤对青年学者田晓菲的大学回忆更是情深意切。生于1971年的田教授是这本书最小的“小字辈”。不同于书写其他师友时漫溢的崇敬之情,谈及田晓菲,张凤多了几分呵护和爱怜。描述田晓菲求学北大,不是着墨于她的刻苦,而是一个亭亭少女面对广阔世界的凄惶不安。再到后来田晓菲孤身赴美读书,全身心地投入中国古典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且觅得佳婿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张凤舒了一口气,那个柔弱无依的小女孩儿终于长大了。

读这本书,大师们做学问的执着态度令人感佩。世界很复杂,他们花了很多年的工夫去做学问,才可以把世界看得这么简单,我们也应当老老实实地作学问,静心求索。

张光直先生甘守清寂。当年台大考古人类学系第一届招生,只有5人考取,后来又转走了两个,是不折不扣的“大冷门”,然而张先生却坚持了下来。如今考古人类学如繁花盛开,张先生功不可没。更为重要的是,张光直是一位杰出的“架桥人”,他把中国考古学的成就介绍到了西方,又把西方的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带到了中国,为中西方考古学的接轨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张光直之前,中国的考古学几乎不被西方学界所承认,张先生可谓是改变这一局面的第一人。而他晚年深受帕金森症折磨而教学不辍,尤其让人可叹可佩。

陈幼石教授不拘成见。陈教授执着于女性研究,她与李昂等人创办的《女性人》杂志在北美影响极大,引起热议。因为陈幼石强调独立思考,杂志锋芒毕露锐意进取,不仅直指社会习俗中压迫女性的各种陋习,更剖析社会某些机构如何运用截然不同的性质规范及言辞,来剥夺他人不同意的权益。她拒绝成套的话语模式,比如,她批评把张爱玲的日常生活传奇化是一种对女性的“架空”。她的文章多样创新且理性深刻,如张凤所说,“大家都承认陈教授的思路难以学习”。

郑培凯先生博学多才。左手诗歌、右手史学,郑培凯先生可谓是学贯中西的又一典范。郑先生回忆小时家中没有多少书,除了几本古典著作及一套《资治通鉴》及《续通鉴》,其余就是一些母亲买给他的青少年读物。他如饥似渴地从有限的资源中获取能量,后来在中学期间又对法国象征派兴趣极浓,此后在台大外文系他开始热衷于前卫性实验剧场,再后来又赴美攻读史学。他先后受教于朱立民、叶嘉莹、周梦蝶、余光中、史景迁等诸位恩师,广泛的兴趣让他在各个领域自如穿梭,在中国艺术史和晚明文化研究方面尤其影响甚广。张凤引用朱熹的对联赞美他:“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涵养转深沉。”

本书所论及的中国学人,大多出生于20世纪上半叶,深厚的国学素养锻造了他们的人格魅力,君子不器,气度翩然,且欧风美雨的洗礼,让他们视野开阔,思想充满洞见。我们赞慕他们的才学品德,追忆他们的大家风范,不能忽略的重要一点是,这与哈佛提供的良好环境密不可分。

哈佛校旗以红做底,中央印有盾形的**校徽,里边写着拉丁字“VERITAS”,意谓“真理”,这是哈佛自1643年以来的校训。我国哲学家贺麟在1929年的《哈佛日记》中写道:“以后务须随时随地牺牲一切保持自己的内心自由和selfrespect(自尊心),要无一时忘掉了以诚待物,更要无一时忘掉了求真理说真理的使命。”贺麟那个时候的中国学人对哈佛精神的体悟,与本书的后来者并无二致。哈佛还有“费正清中心”等汉学研究机构,以及一大批知名的汉学专家,对于中国文化与世界的交流,哈佛功莫大焉。

蔡元培先生曾说,他所强调的“大学”,是“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作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对真理的追求,是一切好的大学的宗旨,也是一切好的学人的向往。

原创书评,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

《哈佛问学录》读后感(五):一本书读懂哈佛里的中国文化 —读《哈佛问学录》

哈佛大学是举世闻名的学术重镇,在哈佛大学的众多高峰里,同样有中华文化的一席之地。大家所熟知的夏志清教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叶嘉莹先生的诗词研究就是明证。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美籍华人作家张凤女士的《哈佛问学录》就是带领我们走进“冰山”下的广阔“文化世界”的绝佳范本。

《哈佛问学录》为24位哈佛华人教授作传,但是这本书又不同于一般的传记,或者说要高于一般的传记。如同杜维明教授在序言里提及的,这本书采用的笔法,既非紧扣文本的学术批评,也不是浮光掠影的品题人物,而是通过和每个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逐字逐句的阅读有关文献,再加上“寻觅根苗”的思索,才逐渐勾勒成篇的。所以这本书实际有三种读法。

一种读法是“了解生平”的读法。这也是一般意义上的“传记”,作者在哈佛工作多年,所采用的数据、所记录的人物点滴都是可信度极高“信史”;第二种是“故事”的读法。书中有很多大名鼎鼎学者的趣闻轶事、生活细节,如叶嘉莹教授曾经历的苦难和苦闷,夏志清先生丰富的业余生活等等;第三种是“学术研究”的读法。这本书对于各位“传主”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脉络了如指掌,并且通过严肃而活泼的方式展现出来,完全可以作为读者学术研究的参考书。

当然,读后的益处绝不仅限于此。正如作者所说,“哈佛的华人精英都非常积极看待他们的人生,写到他们的人生经历,就会觉得我们个人的所谓痛苦太轻”。这本书在让我们对于哈佛大学校园里中华文化蓬勃发展有一个“全景式”扫描基础上,还让读者懂得,坚强面对人生中的逆境,是哈佛的中国学者呈现出来的重要风貌,深沉博大的中国文化是他们超越痛苦的智慧,这对于国内的学人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张凤女士是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主持人,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秘书长以及纽英伦作协会长,著有《哈佛心影录》、《哈佛哈佛》、《哈佛缘》、《一头栽进哈佛》等多部与哈佛相关的作品。这部《哈佛问学录》作为作者最新出版的一部力作,让中文世界的读者更多地了解汉学在哈佛大学的发展,也为中国文化的“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转载****:[email protected])

《哈佛问学录》读后感(六):追怀大师

前几年我曾被一套书吸引。书名是《南渡北归》,作者岳南。

之所以提到那一套书,主要是因为它展示了我么多年来在灵魂深处一直在寻找的一些故事。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南渡北归,唯有这一次让我特别挂心。在这次南渡北归中,中华儿女被日本人打醒了,很多历史学家被迫离开大陆去台湾了,还有令人痛心的,我们失去了一代大师(们)。

鲁迅、傅斯年、陈寅恪、胡适、李济、梁启超、赵元任……我们看着大师的背影远去,那个时代再也回不来了。

我曾为此感到伤心!

近来,美籍华人张凤老师推出新作《哈佛问学录》,这本书再次让我看到了大师的背影,忽远忽近。

如果说《南渡北归》更倾向于历史述说的话,《哈佛问学录》则是对大师们的生活写照。这种类似于传记的叙事,至少打动了我。我的感动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我一直为那么多大师的离去而感到担忧,但张凤老师在《哈佛问学录》中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传递着这样一种希冀——大师们(的灵魂)还活着;

2) 《哈佛问学录》里面的很多大师,他们的故事并未在我之前的阅读中了解过;

3) 所提及的大师们,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世界,但是又将目前引回大陆,值得骄傲!

张凤老师笔到之处,有汉学家杨联升、音乐家赵如兰、考古学家张光直、儒学家杜维明、现代文学家李欧梵、王德威等。一方面,这些大师承袭了鲁迅辈的勇气与毅力,同时,还推进了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此外,《哈佛问学录》集结的故事以哈佛最高学府为中心,向台湾、大陆、香港、欧洲及其他地方辐射,娓娓道来,亦不乏雅趣的故事。

当今,我们总是怀疑大师是否存在,存在的话是否还是“大师”,他们的境界如何……现在我明白,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大师,他们刻下的烙印一定会熠熠生辉。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一大枝,我们还得怀抱至诚之心,走近她,并将她介绍给全世界。想想,我们目前做的还是远远不够。

这么想来,或许中国的年轻有为之士还是会为我们的文化传承做出一些贡献的。当然,回到《哈佛问学录》本身,它是一个很重要的载体,它的贡献在将那些传承者的故事传递给我们。

让我们一起感谢大师,也感谢作者!

《哈佛问学录》读后感(七):对当代旅美学人“所学所思所感所行的关切”

张凤女士的《哈佛问学录》是因对一批当代旅美学人“所学所思所感所行的关切”,而加以引介论述的文集。这本文集所采的笔法,既非扣紧文本的学术批评,也不是浮光掠影的品题人物,而是通过和每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逐字逐句地阅读有关文献,再加上“寻觅根苗”的思索,让心影渐有雏形才勾勒成篇章的。

自从1982年,学历史出身而偏好文学的张凤和夫婿黄绍光博士迁居剑桥一带以来,她即苦心于笔耕开拓人文天地,并借方块汉字建构自淑淑人的文化事业。张凤选择了一批文史哲工作者为书写和评介的对象,与其说是对海内外媒体特别重视政治和企业人物(不必提明星和歌星)的反应,毋宁说是为自己提供了一吐胸中块垒的园地。我们这批乐观其成的学人对象,为她的热忱、敬业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所动,也都感到能和一位有志趣投身人文领域的道友谈天、谈心或通信,不是责任而是欣然的承诺。

多年来因为李欧梵教授,以及现在王德威教授、张凤女士召集主持的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郑培凯教授和我们主持的中国文化研讨会(原《九州学刊》)年会及哈佛儒学研讨会,赵如兰教授和陆惠风教授做东(张凤联络)的剑桥新语,还有张凤创会的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纽英伦分会及通过 士顿区中华文化协会安排召集的艺文小集等,哈佛已经成为在英语世界中经常用普通话谈论“国学”(中国学问)的道场。

《哈佛问学录》生动地刻画了协力使哈佛大学成为“人和”胜境的一批求道者的学思历程。我们不能改变新英格兰的严冬和酷暑,我们虽然希望面向大西洋的美国历史发源地可以为东亚文明的再生创造契机,但我们有自知之明,真正塑造剑桥话语的是现代西方的启蒙心态。

不过,如果我们真像张凤描写的那样(她带着深情,怀着厚意,用褒而不贬的热笔替一群在海外为“文化中国”招魂而不知自己魂归何处的智识分子,绘制了一幅具体图像),我们的“想象社群”也许在花果飘零之后还有一线“灵根再植”的生机!

《哈佛问学录》读后感(八):学术因缘的结集

哈佛大学是举世闻名的学术重镇之一,也是美国常春藤八大盟校的龙头老大。

自1636年建校以来,哈佛大学培育无数人才,堪称人文荟萃、精英辈出。近百年来,更有众多华人学者在此传道授业,或研究讲学。他们的所思所见,不仅为这座学府倍添光彩,也为20世纪中美文化交流写下重要篇章。

张凤跟随到哈佛任核磁共振实验室和贵重仪器中心主任的先生黄绍光博士来到哈佛大学,并在西方汉学研究的宝库——哈佛燕京图书馆编目组任职二十五年,借地利人和之便,得以与哈佛文理各科教授时相往还,而与前来哈佛客座或访问的学者,亦多有求教交流机会。本书各章,即为这些学术因缘的结集。每位学者不止畅叙他们的专业所长,也兼及个人治学历程的省思。如李欧梵教授谈城市现代性,孙康宜教授谈女性学者与女性研究的互动关系,等等。张凤对各个学派及学者都做了专精的研究,再经各位亲阅授权发表,每一篇皆严谨呈现学者的面貌风采,深入浅出,鲜活感人,且极具可读性。

当代人物传记,多偏重政商两界;所谈所录,亦囿于一时一地的话题。而《哈佛问学录》则以学者为主要写作对象,以学术思想为论介重点。诚如哈佛校徽“VERITAS”美丽充实所谓,知识的追求、真理的辩证,方是文化建设百年大业的基石。本书现由重庆出版集团出版,特为之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575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