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句话也许已深入人心,但帝王也并不全都是无情之人,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演绎着许多帝王的爱情故事,比如皇太极和海兰珠,福临和董鄂妃,他们之间的感情至今被人们所传颂。
而今天要说的这个浪漫而深情的皇帝,却是汉宣帝刘询,说起刘询,还得从巫蛊之祸说起,当年祸起时,刘询虽刚出生不久,同样也受到牵连,所以刘询从小成了狱中的囚徒,全靠狱中负责的官员照顾。
直到汉昭帝即位后,巫蛊一案才得到赦免,刘询才被送到掖庭生活,掖庭令张贺把刘询视如亲生,对其照顾有加。并在刘询成年后,为他迎娶了平民家的女儿许平君为妻。
婚后的刘询和许平君过着平民生活,一年后有了儿子,虽然清贫,但夫妻恩爱,生活温馨。不久,汉昭帝驾崩,昭帝没有子嗣,大司马霍光等人拥立了刘贺为帝,然而这个刘贺却是个荒*无度的料,没做几天皇帝,就又被废掉。
最终,刘询被意外的选为皇帝,即汉宣帝。刘询就这样从一个平民,便一跃而成了皇帝,为了笼络权臣霍光,刘询又娶了霍光的女儿霍成君。作为新的皇帝,后宫不可一日无主,众朝臣为了巴结权臣霍光,纷纷上书称,霍光的女儿是皇后的最佳人选。
刚坐上皇位的刘询,当然明白自己势单力薄,不能得罪霍光,可以说对霍光百依百顺,但在立后上,他始终不愿松口。他的内心里,只有患难与共的结发之妻,她才是心目中的皇后。
于是有一天,汉宣帝刘询就下了一道诏书说:以前我身份贫微,但有一把故剑,我们感情深厚,现十分想念它,谁能把它找回来呢?自然,那帮善于见风使舵的大臣们,很快就明白了皇帝的心意,便立即行动,奏请皇帝,许平君聪慧贤德适合做皇后。
汉宣帝刘询,便满意地顺应了大臣们的意见,立许平君为皇后。刘询无疑是个深情的皇帝,他并没有因为当上了皇帝,而忘了糟糠之妻,他用睿智的方法,为自己的女人挣得一个至尊名分。
而那份诏书,是汉宣帝刘询对许平君,一份最深情的告白,字里行间透出的是浓浓的爱意,也是一个丈夫对妻子是爱情承诺。
最浪漫的朝代无疑是唐朝,唐朝成为最浪漫朝代的原因有三点,其一唐朝的诗人大多数是浪漫诗人,比如著名诗人李白;其二唐朝是一个思想比较开放的朝代;其三唐朝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文化得到了发展。历史上是中国向周边国家大量输出文化和技术的时期。
初唐继承了魏晋南北朝的儒家思想,如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尤其是五代玄学,尤其是玄学和玄学的思想大部分是在汉代完成的。初唐与明初相似。国家所做的是贯彻前哲学家的思想。中唐以后,思想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思想的出现,杜甫、白居易的思想价值也不容忽视。他们不仅是诗人。从严格意义上讲,后世所谓经学应称为“汉、金、唐经学”,后世所谓的理学应称为“唐宋明理学”。
许多的诗人成为了浪漫诗人,李白就是比较典型,他坦率大方,他喜欢喝酒、写诗和交朋友。他深受黄老列庄思想的影响。他的诗大多是在他喝醉的时候写的。李白的诗,宋人就有记载(如文英的《香山夜鹭》),就其开拓意义和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具有很高的地位。他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等。浪漫诗人太多了,将整个唐朝的浪漫气氛也被带动起来了。
唐代文化有三个特点:一是文化体系庞大完备,发展程度高;二是极其开放;三是亲民、重视现实、不拘泥于古代制度的明显特点。加上在文学方面,李白将道家思想融入其自由奔放的古诗词中,表达了自己和时代的悲欢离合,他的诗很有感染力,在情感上贴近大众。
在三国历史上,周瑜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偶像人物。
与三国演义的其他很多英雄相比,他要漂亮、潇洒得多,甚至完美得多。长相方面,三国志说他“健美”,那他一定是个很有格调的帅哥。比起有“漂亮胡子”之称,仅凭一把大胡子就能吸引人的红脸关公,自然好看一百倍。如果天赋异禀,一场赤壁之战,竟然能让曹操的几十万大军在说笑间“化为乌有”,想想该是多么的伟大!就品德而言,他脾气好,肚量大,音乐造诣深。他的个人魅力更是让人应接不暇,不愧是有着浪漫过去的可爱人物。不信,我们来看看他的私生活。
周瑜的私生活几乎无可挑剔。
在中,有一段非常有趣的细节描述:“余韶献身于音乐。虽然三个标题之后,都有错误。余必须知道他所知道的,他必须照顾他所知道的。所以人们说,‘歌错了,周郎会管的。’“这份史料不仅显示了周瑜极高的音乐品味,也透露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即他有很好的酒量。
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的记载,根据“梓为饮者,一勺一升,一爵一升,一勺三升”的说法,三爵为三升,虽然当时不管是浊酒还是清酒,喝的都是发酵后直接喝的米酒,酒精度都在20度以下。即便如此,这个酒精量也不小。[$HR获取页面$
而且在当时的南方地区,饮酒之风更加浓厚,饮酒器具超级“海量”。周礼考工记梓人年,曹丕写道:“刘表所牧荆州,南土,骄子,好酒。他们有三个头衔,年龄最大的是博雅,第二个是中亚,最小的是吉亚。伯牙赢了七胜,钟牙赢了六胜,姬牙赢了五胜”这样看来,周瑜的白酒“三冠王”酒量其实有翻倍的可能。更何况史书上说他第三次封号后还这么清醒,所以他的真实酒量真的深不可测。
有一个特别的故事可以证明周瑜的酒量不错。据说他的上级领导孙权设宴,与群臣尽兴。第三次夺冠后,他有些沾沾自喜。他心血来潮,不顾国王尊严,跑到大臣们中间去“自斟自饮”。没说好就强行劝他们喝酒。其中一位大臣羽凡不知所措,就倒在地上装醉。孙权走过去,他又坐起来,不料被孙权抓住。于是孙权大怒,“欲以剑击之”。后来,直到部长劝说,他才放弃。这个故事说明,孙权酒量不错,但是喝不够。第二,说明像孙权这样的领导也喜欢耍花招,用酒量和酒席态度来“衡量”下属。[$HR获取页面$
在古代,作为臣子,酒量好,酒风好是必备的政治素质。在大臣朝臣的宴会上,国王赐酒的话,一般是三个爵位,按照典论酒诲的要求:“当你收到一个爵位,颜色一样好。收两个爵位,礼已是三个爵位,但还油。”如果不像于凡那样喝酒,在里面打滚真的很不礼貌。相对而言,恪守君子风度的周瑜,无论是酒量还是喝酒的风格,都要大方漂亮得多。这大概也是孙权喜欢周瑜的原因之一。
周瑜更吸引人的一面是他的音乐造诣和个人对生活的品味。想想看,在那个乱世,整个社会都陷入了一种末世狂欢的氛围,酒席之上出现了很多暴饮暴食的场景。谁在乎“礼乐”是好是坏?但是周瑜不一样。他在乎。他能察觉到表演中每一个错误的细节,“知道了就一定要管”。一次次回头看,还挺耐人寻味的。这样做,他并没有向极低的ra炫耀自己高超的音乐欣赏水平
在中国古代,礼乐是很重要的东西,就像礼记玉藻说的:“礼乐民心,乐民之声,政当行,刑当防。乐政,四事无矛盾,则王者已备。”如果连象征天地之和的“天籁之音”都跑调了,那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人们在谈论它的时候,只谈到了“歌错了,周郎管了”的偶像传奇,却不理解他作为一个“君子之乐而不为”的清醒的理想主义者的痛苦和敏感。
中国浪漫主义的源头是屈原的《离骚》
他的一腔忧愤无处宣泄,就借助神奇的浪漫的想象来挥发。当然,写得太直接了,也很不利。
如果从民间来说,浪漫主义就更早了,它的主要体现是早期的神话作品,那些都是劳动人民想象作品中的精华,它们主要源于生产力的落后,劳动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
隋朝 =========== 卓文君 一位富家**,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幸福,毅然同一位只有一面之缘的才子趁夜私奔,这在2000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是极为可贵的。
这一伟大的私奔,连同那首流传已久的《凤求凰》,以及她当垆沽酒的故事,早已响遍全国,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感人、最浪漫的爱情故事。
她,就是蜀中名女卓文君。
我没有系统地研究过中国古代名女的历史,印象之中,似乎一个女人能够流传至今,仅凭自身的美貌是不够的。
比如貂婵、杨贵妃,她们能够流传至今,是和有关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的。
又比如前面提到的花蕊夫人、薛涛,她们能够流传至今,离不开她们出众的才情。
可见,美的传播,是需要载体的。
而卓文君,她的出名,除了那惊世骇俗的私奔,还有她用诗赋劝感丈夫,保护自己爱情的传奇经历。
相如抚琴,文君沽酒。
这童话般的故事并没有延续多久。
凭着出众的才华,司马相如不久就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
也许,传奇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他们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一个在宫里,一个在宫外。
身份的改变和空间距离的相隔甚远,使得这位多情的才子开始恣意妄为了。
那是一个流行“三妻四妾”的社会,远离文君的相如没能抵挡住周围的诱惑,欲纳茂陵女子为妾。
想着昔日夫妻的恩爱,这位才子似乎并不好意思向妻子开口,于是便给文君寄了一封无字信。
文君接信后,明白其意,提笔写了一首《白头吟》和《诀别书》,作为回信寄给丈夫。
皑如山上雪,皓如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诀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蹀躞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杆何袅袅,鱼儿何徙徙, 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
在这首《白头吟》诗后,文君附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而不悟”。
随后,她再补写道:“朱弦断,明镜缺,朝露唏,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我不知道一位女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些文字的。
长夜漫漫,孤独的灯影照着孤独的文君。
悲凉无奈的心情伴着她果敢自绝而又充满爱意的期盼,一齐揉和在这短短的几行诗句里。
默念着这些文字,我心中却满怀感叹。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我读到的是一种追求和渴望,那是一份暧暧的由爱而升华的亲情,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期望。
“闻君有两意,故来想诀绝”,我读到的是一种自信,是勇敢的自绝。
“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我读到的是一份无奈,是伴着回忆和依恋的期盼。
于是,注定了这首《白头吟》和《诀别书》,要流传与世,成为爱的宣言。
哀怨的《白头吟》和《诀别书》,使相如十分惭愧。
当年患难相随、恩爱如蜜的日子又浮现在他眼前。
相如终没纳妾,两人重归于好。
此后不久,他回到文君身边,两人又度过了十年恩爱的岁月,直到相如病逝。
第二年,文君亦离开人世。
我反反复复地想,究竟是什么使文君留在了历史里?她又在世人心目中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良久,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一个名门之女,敢于为争取自己的爱情幸福而违抗父命与人私奔,她的勇气是可嘉的,她对爱是执著的。
面对穷困潦倒的司马相如,一个从小过着丰衣足食生活的富家**,能当垆卖酒,与夫相濡以沫,她是坚定而毫不畏惧的,并且无怨无悔地守候着这份来之不易的爱情。
当她得知丈夫怀有二心时,一方面坚定地提出要与之诀绝,这是何等的自尊和自信;另一方面又饱含对丈夫的爱和依恋,情文并茂,真诚感人。
她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感化了丈夫,保护了自己的爱情。
从私奔到沽酒到劝夫,无论哪一点,不仅在古代非常不易,就是在今天,也是令人钦佩不已的。
我曾经独坐在文君酒家的长凳上,品着文君美酒,静静地等待夜幕的降临。
华灯初上,琴台路灯火辉煌。
星光雾霭之中,一位美丽勇敢而又充满才情的女人,隐隐约约向我走来,然后又飘向遥远的古代。
薛涛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也许是最繁荣、最浪漫的。
这是一个盛产诗歌和音乐的朝代,在中国漫长的文学史上,它曾孕育诞生了无数的文化名人。
在这些如过江之鲫的文人当中,有一个女人,连同她的凄美艳丽和绝世才情,以及她所发明的一种专门用于写诗的彩色诗笺,从一千多年前的历史里踽踽走来,穿行在成都上空锦江两岸。
她就是薛涛。
我无法阻止自己去探寻她充满传奇的一生。
渐渐地,她的缱绻情怀,她的命运所透出的伤和痛,她对生命的坦然和大度,以及她对美的发现和追求,不断地在我的心中汇积起来,凝结在笔端。
薛涛字洪度,自幼便天赋过人,尽得父亲悉心栽培。
她八岁能诗,精通音律。
十四岁时,父亲去世,迫于生计,她只得沦为歌伎、诗伎(注意:是“伎”而非“妓”),凭自己的美貌和才情陪人赋诗、弹唱。
由于她诗才出众,名声甚广,时任剑南节度使的韦皋准备奏请朝庭封她担任女校书郎官职,“但格于旧例,未被应允”,实为遗事。
尽管如此,人们仍然称她为“女校书洪度”,以示对她的尊敬。
在薛涛有生之年,镇守四川的节度使共换了十一位,每一位对她都十分敬重和青睐。
当时与她交往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杜牧、刘禹锡、元稹等,一时传为佳话。
晚年,她隐居城郊,死时62岁。
薛涛一生共作诗500余首,《全唐诗》收录其诗89首之多。
薛涛的诗清丽婉转,又不失意深境远。
幼时,父亲曾指着院中的一棵梧桐吟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要她应对。
她随声接到:“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续接的诗既生动又切题。
韦皋到成都上任时,为试其才,命其即席赋诗。
她从容题下了《谒巫山庙》一诗: 乱猿啼处访高唐,一路烟霞草木秀;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尤是哭楚王。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半画眉长。
这首诗不但格调清新,又有追古溯远之意,令在座的人叹服称道。
成都是镇守西南边陲的重镇。
韦皋离开成都后,继任节度使李德裕在城西修建了“筹边楼”,作为战时的指挥所。
楼落成之日,他在楼上宴请名流,席间请薛涛作诗。
她随手写下了《登筹边楼诗》:“平论重写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诗意豪迈雄浑,谁能想到此诗竞出自一个风尘女子之手。
薛涛非常大度和有气节。
她喜欢竹子,并在诗中把自己比作孤高的青竹,希望与竹林七贤共醉。
尽管她常出入灯红酒绿之中,但内心却很寂寞,深切地渴望一份爱情。
繁华掩藏了她感情世界的空白,却掩盖不了她那渴望的心。
一直到她四十二岁那年,她才与来蜀办事的著名诗人元稹相识相知。
她开始不顾一切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两人在蜀度过了一年如胶似漆的感情生活。
这一年的生活,令她终身难忘。
一年后,无稹返京交差,一去不返。
薛涛苦苦等待了他十年,等到的结果却是元稹另觅新欢。
她满怀幽怨,写下了流传后世的名诗《锦江春望词》四首寄给元稹,其中一首是: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可见她的心境之悲怆。
一首小诗,终究没能留住执意离去的无稹。
这是薛涛的悲哀,也是成都的遗憾。
薛涛对元稹的感情是真挚的,对他的思念是刻骨铭心的。
从此之后,她终身未嫁,一个人孤苦伶仃地度过了余生。
流年似水,她渐渐看淡了人间世象。
晚年,薛涛隐居浣花溪畔,遍种竹子,闭门居家,以诗抒怀,过着宁静平淡的日子。
闲来无事,她自己发明了一种造纸的方法,用一种叫胭脂木的材料,用井水经特殊加工,制成彩色别致的纸笺,用来誊写自己的诗文。
渐渐地,这种诗笺被人们争相摹仿,流传很广。
很多著名的诗人都曾写信向她索纸。
这就是后人所称的“薛涛笺”。
在浣花溪畔的竹林里度过了近20年孤独平淡的生活后,寂寞的薛涛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正如她在《锦江春望词》中所写的那样,“春愁日断绝,春鸟复哀吟”,“哪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
薛涛是寂寞的,也许《春望》这组诗,才是她花开花谢般无奈的绝望。
无疑,这首诗是她用流血的心吟唱的。
诗人已去,遗迹却存。
如今,薛涛的坟仍在锦江岸边,她的故居已开辟成一个公园,让人们凭吊着。
那口用于制作“薛涛笺”的古井,已被人们称作“薛涛井”了,只是不知“薛涛笺”现在是否还在生产。
或许,它已经失传了吧! 花蕊夫人 在中国历史上,强大的唐宋之间,有一个短暂的朝代,这就是史学家们所称的五代十国。
这是一个征战频繁的动荡年代,也是一个文学发展成就较高的年代。
那时的蜀国,有一位名垂青史、广为传颂的人物,她不是皇帝,也不是文臣武将,而是一个女人。
她就是花蕊夫人。
细数成都3000年的历史,这个美丽的女人给这座城市留下了太多太多的东西。
书写成都的历史,无论如何都是绕不开她的。
这一切,不仅仅因为她的美丽,还有她的诗,以及她留给这座城市的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花蕊夫人姓费,成都都江堰人,歌妓出生。
她是后蜀主孟昶的贵妃,因貌美而号称“花蕊夫人”。
“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
我无法凭空想象她的美丽,更不能穿越时空去目睹她的芳容,一切就只能根据记载来臆断了。
想必这位深得孟昶宠爱的贵妃,应该是有倾国倾城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姿吧。
美不是花蕊夫人留名青史的主要原因,因为漂亮的妃子中国历史上实在是太多了。
让历史记住这个女人的,是她的诗文。
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后人把她的诗编撰汇集成《花蕊夫人宫词》,共100多篇。
《宋词三百首》、《全唐诗》都曾收录有她的诗词。
翻开长长的中国文学史,在文学上有一定成就和名声的女人并不多,花蕊夫人算其中之一。
然而,她是以贵妃的身份出现在这样的名单里,这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诗词不是花蕊夫人留给成都的唯一,她给这座城市留下了更为重要的东西。
由于她喜欢芙蓉花,于是孟昶便下令在成都城墙上遍种芙蓉,连寻常百姓也要家家种植。
每年秋季,待到芙蓉花开时,城中“四十里如绵绣”,花香袭人,锦团遍地,争奇斗艳,红火连天,远看如朝霞灿烂,十分壮观。
从此,成都有了“芙蓉城”的雅号。
这一称号一直沿用至今。
花蕊夫人也因此被人们尊为“芙蓉花神”。
中国没有一座城市曾经在它的城墙上栽满鲜花,也许成都是个例外。
一座城市的别名,因此而得名,这恐怕也是少有的。
而这一切,却起因于这位女人的爱好。
就在孟昶与花蕊夫人游宴寻诗的时候,“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开始了他的统一大业。
第二年秋,他命部将率军6万攻蜀,次年初,无心恋战的孟昶自缚出城请降。
旋即,她和丈夫被押赴汴梁。
在一片杜宇声声中,囚车伴着她的哀叹,渐渐远离蜀国。
在途经葭萌关时,她提笔在驿站的墙上写下了“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的诗句。
一首好词,可惜只有上阕。
因为士兵催行,她只得停笔。
我不知道此时她面对离别的蜀国大好河山,在杜鹃的声声啼血里,是怎样的痛楚和遗恨。
到了汴梁不仅,孟昶暴病而终。
这位子承父业,创造了两个中国第一的年轻皇帝——开办了中国第一所皇家画院和亲笔题写了中国第一幅春联“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是被宋太祖毒死的。
而他创造的贴春联活动,却逐渐成为了整个中华民族最普遍的风俗。
第二年,花蕊夫人被宋太祖纳为贵妃。
一日,太祖前去探望,并问她亡国的原因,她口占一诗道:“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
这首《述亡国诗》悲愤婉转,不卑不亢,表达了一个有气节的亡国女的深深悲叹。
身陷宋宫的花蕊夫人是抑郁的。
她并没有因为新主的宠幸而乐不思蜀。
据说由于她非常思念孟昶,便悄悄将他的画像挂在卧室里拜祭。
后来,此事被宋太祖发现了,便问她挂的是谁的画像。
她巧妙地回答挂的是送子图,方解了围。
此后,这一做法被其他妃子效仿,并逐渐从宫中传到民间,成为一种风俗。
于是,人们又尊称她为送子观音。
花蕊夫人怎么死的,史无记载,流传的版本却很多。
较普遍的说法是她是被赵匡胤的弟弟用箭射死的。
花蕊夫人死了,成都城墙上的芙蓉花也渐渐被人废弃了。
一个美丽的才女就这样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然而她把她的诗留给了成都,把她缠绵的爱情故事留给了成都,也把美丽的芙蓉花留给了成都。
站在21世纪的门槛,漫步在蓉城的大街小巷,一切都显得那么普通和空荡,心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遥想着这里曾经遍布的芙蓉花,思绪象停滞了一般。
历史是最无情的,它亘古不变地演绎着强者生存、弱者灭亡的真理,并毫不保留地带走不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切。
然而历史又是有情的,它总会留下些什么,也会让人们记住些什么。
这就是花蕊,一个美艳的夫人,一个极具胆色的贵妃,一个充满才情的女子。
我觉得历史最浪漫多情的才子应该属于徐志摩,徐志摩很多人都对他印象深刻,尤其是他的文学作品再别康桥非常出名,这个文章就是描述他的情感生活的,徐志摩是一位风流倜傥的才子,风流才子肯定有非常多的佳人想要跟他配对,徐志摩有三个女人,前妻张幼仪,他的挚爱林徽因,还有他最后的一个爱人陆小曼,对于林徽因和陆小曼来说,徐志摩爱她俩,是对他们感情非常深的,甚至连飞机出事儿徐志摩死了也是因为林徽因和陆小曼。
1931年,徐志摩他要去北京参加一个林徽因的演讲,因为陆小曼的生活实在是太奢侈糜烂,徐志摩为了去节省这个钱给陆小曼花坐了免费的飞机,正是因为这位飞机不好,在济南上空坠落了,从此徐志摩就死了,徐志摩是位才子而且是个情种,他将一生都献给了林徽因和陆小曼,他写出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香蕉的情人,但是徐志摩却是最薄情的人,徐志摩对他的夫人真的是不好甚至用负心汉形容,这也是历来后人对徐志摩最诟病的地方。
张幼仪的出生绝不亚于前两位的林徽因和陆小曼,她家拥有着很高的政治地位,张幼仪更比他们知书达理,可这样的女人不仅得不到徐志摩的关爱,反而还遭受到徐志摩的残忍对待,如今关于徐志摩,林徽因,陆小曼之间的爱情故事,被翻拍成**电视剧,可是关于徐志摩与张嘉译间的故事没有了,可我却非常的喜欢张夫人,虽然张夫人是封建文化下成长的女人,但是她这个女人更吸引我的是包容大气,她的善良,他身上一切一切美好品德都让我深深的吸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