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漫步的傻瓜》:成功是靠运气,还是靠能力?

《随机漫步的傻瓜》:成功是靠运气,还是靠能力?,第1张

《随机漫步的傻瓜》,作者纳西姆·塔勒布,是纽约大学特聘教授,也是华尔街最有传奇色彩的对冲基金经理,经历了三次美国股市大崩盘,却仍然赚得盆满钵满。他的代表作还有《黑天鹅》《反脆弱》等。

塔勒布在《随机漫步的傻瓜》中指出:“ 你的成功不见得是因为比其他人高明,而很可能是运气的结果。” 他以深刻独到的视角,告诉我们这个随机世界的规律和运行方式。这本书是黑天鹅理论的基础之作,也是金融投资中应对不确定性的必读经典;这不仅是一本商业投资书籍,也是充满人生智慧的哲学书籍。

一、赚钱的随机性

在金融与商业社会,人们最经常犯下的一个判断错误,是以为所有的商业与投资成就,都来自于努力、勤奋与聪明智慧。但是,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其中很多成就,其实来自于随机。

对于这种现象,塔勒布用一句话很好的进行了总结:“我们往往认为,交易员能够赚钱,是因为他们是好交易员。或许我们该倒果为因:我们认为他们是好交易员,只是因为他们赚了钱。一个人有可能完全靠随机现象,而在金融市场(短期的)赚钱。”

如果说塔勒布的这段话,只是把现象描述了出来,那么沃伦﹒巴菲特所举的一个例子,则清楚了说明了什么叫“赚钱可以完全来自随机性”。作者用蒙特·卡罗发生器,虚构一万个投资经理人,假设他们每个人的赚赔概率恰好各半:年底时每个人都有50%的概率赚到1万美元,50%的概率赔掉1万美元。一旦某位经理人某年的表现很差,便从样本中剔除。蒙特·卡罗发生器会掷出硬币,出现正面的话,某位经理人那一年会赚1万美元;出现反面则会赔1万美元。第一年结束时,预期会有5000位经理人各赚1万美元、5000位经理人各赔1万美元。接着再仿真第二年。同样,预期会有2500位经理人连续第二年获利。再过一年是1250位,到了第4年是625位,而第5年只剩下313位。在输赢概率各半的游戏中,现在有313位经理人连续5年获利。这种“赚钱能力”纯粹是靠运气得来的。

二、警惕“黑天鹅”

最大的风险,不是你想到的风险,而是你做梦也想不到的巨大风险。历史表明,最大的风险往往是“黑天鹅事件”。“黑天鹅事件”有四个特征:发生非常罕见;影响非常巨大;尽管事后有万般解释,事前却根本无法预测;可以事先做好预防。

在概率论中,如果一件事情的结果过于惨重,那么这件事情不管它成功的概率有多高,它成功之后得到的回报有多大,其实都无关紧要,都没有任何意义。比如,假设有个行为古怪且无聊的企业大亨,拿出1000万美元和你玩俄罗斯转盘,他准备了一把左轮手枪,可装6发子弹的弹夹只装一颗子弹,然后对准你的头扣动扳机。每次扣动扳机称做一段历史,因此总共有6段历史,每段历史的概率相同。其中的5段历史会使你发大财,而另一段历史则会导出一个统计数字,也就是一则死因难堪但很有创意的讣闻。这个发大财的机会不管有多少都不值得去赚,因为最坏的结果谁都承受不了。

因此,要非常小心黑天鹅,即使是能够赚大钱,也决不能冒一失败就倾家荡产的风险。再通俗一点说,惹不起,躲得起。这就是塔勒布这两本书和巴菲特一生的投资经验给我的最大启示。

巴菲特的成功秘诀可以归纳为两个基本点:一是成大功,二是避大险。成大功,才能赚大钱,但避大险更重要。很多人开始成了大功,后来却未能避开大险,结果死得很惨。只有很少人活到最后,赚到最后,笑到最后。

三、掌控随机现象

有一身好本事却穷困潦倒的人,最后一定会爬上来,而幸运的傻瓜他可能短时间内借助于生命中某些好运气,但是长期来看,他的处境会慢慢趋近于运气并没有那么好的傻瓜。

因此,一个真正成功的投资者,一定具备掌控随机现象、避免随机性误差的能力。作者讲到两个技巧:

1避免路径依赖

我们之所以会死守一个观念,只是因为我们在这个观念上投入的时间比较多,因为投入较多,我们就会觉得其更有价值,不想轻易放弃,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一个天性。不死守观念的这种特质,在人类中的确十分罕见,就像对待自己的小孩,我们花很多食物和时间在他们身上,终身挚爱他们。但是,不死守自己的观念,才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作者列举了金融大鳄索罗斯的例子,他的长处之一是弹指间推翻前见,以相当快的速度修正自己的意见,并一点也不觉得难堪。有一次,索罗斯与朋友在谈话中表示非常看坏后市,并讲出一连串复杂的道理。索罗斯显然在市场中卖空。几天后,市场暴涨,频创新高。朋友担心索罗斯建立的头寸可能赔钱,问他是否有所损失。“我们大赚了一票,”索罗斯说:“我改变了主意,不但回补空头头寸,还建立起很大的多头头寸。”正是这样的敢于颠覆自己的固有认知的特质,让所有人都不知道索罗斯接下来会怎么做。

索罗斯这类真正的投机者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们的行为缺乏路径依赖。他们完全不受过去的行为束缚,每一天都是一张白纸。

2学会屏蔽噪音

作者认为,股票市场中的价格变化非常随机,大多数都是无关紧要的小波动。在这种随机事件里,一年的时间内,我们每观察到一次非噪声,就会有07次噪声;一个月的时间内,每观察一次非噪声,会有约232次噪声;而在一个小时内,每一次非噪声,就有30次的噪声;在一秒钟内,每一次非噪声,就有1796次噪声。

因此,在选定一只股票后,要尽量不要看实时股价波动,整天盯着大盘的人,觉得自己好像掌握了某种节奏,但作者认为其实际上是在浪费时间。同样地,作者认为时间尺度短的新闻充斥噪声,时间尺度长的历史中噪声则多已剔除。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太密切注意随机性的人反倒会被烧伤,他们由于体验到一连串的痛苦,情绪上筋疲力尽。

历史存在着多种可能,我们不能被历史的一小段过程所迷惑,而要在较大尺度的历史范围内考察一切。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随机的世界里,你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这个随机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漫步、跳舞。

其实按照正常情况下,基本我们生活中毫无规律而言的发展,也可以说成随机时间,比如一次自然灾害的发生,从一个量变积累一直到质变发生的这个过程当中,也许随时会发生,也许并不会发生,有的人也许成天在这种风险下作业,都没有任何问题,结果某人第一次来那个地方,也许是他这一生唯一一次去那个地方而已,结果就由于地质灾害发生了,比如崩塌落石,导致因此而丧命,所以这种事情是完全无法解释的,也是无法预测的,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万物的发展在小的是没有规律,你去一个地方和不去一个地方结果也许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不知道那些被称为运气差的人如果当时没有去那些地方会怎么样,后续发展会如何?

一、确定事件:

1、必然事件:(1)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2)抛起一枚正方形骰子,得到的点数不会小于1

2、不可能事件:(1)软木塞沉到水底;(2)明天太阳从西边出来

二、随机事件:

1、过马路时恰好遇到红灯

2、明天会下雨

小故事:

在波斯王国,有一个狠毒的宰相,他总想把他的一个很聪明的仇人致于死地。终于,有一天这个人因事入狱,被判死罪。按当时的法律,死囚在临死前有一次抓“生死符”(两个纸团,上面一个写“生”字,另一个写“死”字)的机会,如果抓到“生”字,则可免除一死,如果抓到“死”字,则必死无疑。而做“生死符”的人就是宰相。于是,他做了两个都是“死”字的“生死符”。可最终,宰相的仇人却被免除死刑,大家猜猜,这个聪明的人是怎么做的?(死囚抓到纸团后立即将它吞入腹中即可)

教师点拨:请同学们说出故事中抓“生死符”这一事件它是什么事件?(在正常情况下,抓到“生”字和“死”字都是不确定事件,而在宰相做了手脚之后,抓到“死”字是必然事件,抓到“生”字是不可能事件,当死囚吞下纸团后,剩下“死”字成了必然事件,分析吞下的(即抓到的)是“生”字成了必然事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799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