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神帮忙出道高中历史题

求大神帮忙出道高中历史题,第1张

一、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初期,楚国君主首先称王。随后,吴、越等国国君也相继称王。上述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专制制度动摇 B.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C.分封制的动摇 D.周王至尊地位动摇

2.就说明“至迟到春秋末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牛耕地”而言。下列论据中说服力最小的是

A.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反映牛耕的文物

B.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

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

D.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叔均(传说中人物)是始作牛耕”的记载

3.皇帝见丞相到,起立施礼后才坐下,礼官在旁则高唱赞曰:“皇帝为丞相起”。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西汉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4.把中国小说的发展推到一个新阶段,为明清小说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的是

A.魏晋志怪小说 B.宋词 C.宋代话本 D.元曲

5. 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郑和下西洋时达到了顶峰。然而,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时“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帆船很不结实,由于船只吃水浅,无法抵御大风的袭击,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导致当时中国造船技术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下降 B.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中国致力于内河航运的发展 D.西方把蒸汽机运用于造船业

6.《南京条约》签订后,有英国资本家认为:“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上述材料表明

①英国纺织品在中国供不应求 ②该资本家不完全了解中国国情

③该资本家认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④英国工厂急需更新设备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接恭亲王咨文, 敬悉銮舆(皇帝的车驾)已出巡热河,(夷)氛逼近京城仅二十余里,为之悲泣,不知所以为计。”该日记记载的事件发生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8.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西文明相碰撞的历史,正是在西方文明的撞击下,中国近代盛开了进步之花。根据这种观点,对洋务运动的定位应是

A.同治中兴 B.同光新政

C.自强新政 D.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9.人们通常用“封建余孽”这个词特指近现代社会中残存的拥护封建制度的分子。这种用法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变法后 B.新文化运动后

C.辛亥革命后 D.新中国成立后

10.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D.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11.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中指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A.蒋介石准备抗击日本的侵略 B.蒋介石已看透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

C.国民政府已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D.国民政府已经做好全面抗战的准备

12.右图是“信谊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发行的股票。

在股票的背面盖有“1955年度股息红利及1956年一、二季度

定息发讫”的印章。印章中“股息红利”到“定息”的变化,

主要是由于企业

A.经营效益的变化

B.分配制度的变化

C.生产方式的变化

D.所有制性质的变化

13.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

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

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材料中反映的历史

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南方谈话

C.“文革”时期全面整顿 D.中共十五大

14.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主要经过了四个重要发展阶段。其中对应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战略是

A.科技为政治服务的战略 B.以“大科技”发展为主的战略

C.调整和重建中发展阶段 D.科技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战略

15.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年份外贸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

进出口总金额

进口金额

出口金额

1978

206.4

108.9

97.5

1980

381.4

200.2

181.2

1985

696.0

422.5

273.5

1990

1154.4

533.5

620.9

1995

2808.6

1320.8

1487.8

2000

4742.9

2250.9

2492

2003

8509.9

4127.6

4382.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根据海关统计数字

表中数据直接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①外贸出现入超逐渐转为出超 ②外贸出现较大波动

③外贸总额不断攀升 ④经济地位不断提升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在西方,有人称他为“雅典的乔治·华盛顿”。这里的“他”是指

A.梭伦 B.柏拉图 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

17.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各项中,最先对这种认识带来冲击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18.右图为反映罗斯福新政的一幅漫画,画中罗斯福总统被视为

新政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旁边站着一名护士。

根据美国的政治体制和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判断,

漫画中的“护士”应是

A.国会 B.州政府

C.大法官 D.副总统

19.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

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顶尖的图景。这主要说明英国

工业革命

A.比古代神话还神奇 B.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

C.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D.带来了严重环境污染

20.某启蒙思想家说:“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该思想家应该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21.为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奠定基础的学科是

A.生物学 B.物理学 C.化学 D.天文学

22.“斯大林模式”一词由西方学者首先使用,泛指所有“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官方和学界从不使用这个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接过了这个词用以概括整个苏联70年的历史,并且道:“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所取代”。戈尔巴乔夫的上述言行

A.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 B.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C.缓和了苏联国内社会矛盾 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23.下列关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美国领导建立的军事政治组织 ②它的建立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③它的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 ④两极格局瓦解后其规模逐渐缩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4.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统计,到1996年年中,全世界已有101个区域经济圈,其中60%以上即69个是在90年代以后建立的。导致“区域经济圈”在90年代以后大量建立的政治因素是

A.两极格局瓦解 B.中国改革开放

C.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多极格局加强

25.“专注于对自然的任意和瞬间的描绘,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无动于衷。”此类美术作品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现代主义

二、非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7小题,其中第31、32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一题。

26.(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本州(杭州)所赖苏、湖、常、秀、淮、广等处客米到来,湖州市、米市桥、黑桥(皆为杭州撑内地名)俱是米行……又有新开门外草桥下南街,亦开米市三四十家,接客打发,分依铺家……”

[材料二] “杭城(杭州)之外,城南西东北各数十里,人烟生聚,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铺席骈盛,数日经行不尽,各可比外路一州郡,足见杭城繁盛矣。”

——皆据(宋)吴自牧《梦粱录》

问题: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南宋时期农业与商业的关系。(6分)

27.(1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过去一个半世纪,总体看来,是世界影响中国的时代……2006年,《环球时报》评出对中国近现代发展影响最大的50名外国人。重温这50人与中国的关系,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有时是主动的,但也有很多时候是被动的,甚至是被迫的。

[材料一] 马克思:他为共产主义者所塑造的共产主义信仰鼓舞着千百万人前仆后继,为推翻一个旧世界而英勇奋斗。他所缔造的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使成千上万的苦难中国人获得了精神上的涅盘,坚定地走上了寻求救国救民救自己的道路。

[材料二]嘉约翰:1859年在广州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教会医院——博济医院。“挖肝剖腹”,这个血淋淋的词现在已经很少被提到,但在100多年前,刚刚由传教士们带进中国的西医就被视为这样的“巫术”。19世纪中期他在广州行医时,也受到过这样的指责。他的诊所之所以能生存下来,一是靠了传教士的执著精神……三是有留美回国的中国学者的帮助。他的功绩还在于设立了西医学校,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西医大夫。西医进入中国,当然不只是带来了一种新的治病方式,它还带来了一种生命观人生观,一种哲学或是生活的理念。

[材料三] 伊藤博文:1894年,在伊藤内阁主持下,日本终于发动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1895年春天,作为日本谈判代表的伊藤博文在和清朝谈判代表李鸿章见面的时候,曾嘲弄李说:“我曾经告诉过您要进行改革,否则我国会后来者居上,现在看看结果如何?”

——据《影响近现代中国的50个外国人》(2006年07月28日《环球时报》)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三及与之相关的史实,分别声明近代中国是如何“主动”、“被动”、“被迫”外部世界影响的?(12分)

(2)你如何看待外部世界对近代中国的影响?(3分)

28.(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从调查中得知,洽村村民在这一时期结婚的大多数都没有送嫁妆。N说:“吃大锅饭,吃食堂,人都是国家的了,还送什么嫁妆。”

[材料二] 这进一步表现为兴起送一些政治色彩较浓的东西作为嫁妆,如:毛主席语录、毛主席纪念章等,这构成了那个时期嫁妆的鲜明特色。S说:“毛主席像章也是当时最好、最时兴的嫁妆,那个时期结婚的人都送。”

[材料三] 我想首先回顾20世纪80年代至今,嫁妆在洽村的演变。这一时期,送嫁妆的风气在洽村已经开始普遍化……与1949年前的情形相比,它保留了传统中的一些痕迹,至少证明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无法完全割裂传统,但是当今嫁妆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异。以下是我在洽村调查所整理的资料:

时期

所送的嫁妆(除被褥、桌柜等)

80年代

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机

90年代

组合家具、VCD播放机、彩电、冰箱

现在

取暖器、大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沙发、高档组合家具、

农机设备、摩托车、小面包车、音箱、高级床上用品

——材料均出自翟一达《传承与嬗变:洽村的嫁妆变迁》

问题:

(1)分别指出与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洽村送嫁妆情况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2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洽村嫁妆变迁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8分)

(3)谈谈你对洽村嫁妆变迁的认识。(3分)

29.(1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政治上的成就伴随着。它在封建领主统治下是被压迫的等级……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它是等级制君主国或专制君主国中同贵族抗衡的势力,甚至是大君主国的主要基础;最后,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

——《宣言》

问题:

(1)以英法两国的相关史实为例,概括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主要方式,并举例声明(9分)

(2)英法资产阶级为确立和巩固“独占的政治统治”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举措。请概括其特点。(分)

30.(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是西方七个最大的工业化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的机制。它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产生,经历了“经济议题首脑会议”、“政治议题首脑会议”和“多元议题首脑会议”三个阶段。它对维护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客观上有助于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协作和全球治理机制。

[料材二]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主张减少政府干预的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逐渐主导着七国的经济政策,使得七国首脑会议在经济政策协调方面降低了“调门”;同时,由于东西方关系的再度紧张,在美国的极力推动下,首脑会议的议题开始扩展到政治领域。经济议题首脑会议发展成了政治经济议题首脑会议。……七国以经济援助为诱饵,逼迫苏联(俄罗斯)东欧加速“民主化”和“保护人权”,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成了七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工具。

[材料三] 1989年的巴黎会议粗暴干涉了中国的内政,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在制裁难以奏效的情况下,缓和了对华立场,对中国进行“接触”,希望“以触促变”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与中国的关系进一步加强,甚至出现了吸纳中国加入的呼声。全球治理委员会(1995年)指出,“将迅速崛起的中国排斥在外,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就缺乏合法性和有效性”。

——据陈素权《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历史考察(1975-1996)》

问题:

(1)简述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产生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议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西方七国集团首脑会议“吸纳中国加入的呼声”?(3分)

31题和32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一题。

31.(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据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一]大学士刚毅曾于慈禧面前“伏地痛哭”,指责维新变法。当戊戌五、六月间,皇上言改革,举朝言改革,民间言改革,而彼独悍然曰:“吾誓不改革。”表示“痛心疾首于新政,必尽罢之而后快。”大学士徐桐甚至无耻宣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据朱贤枚《慈禧扼杀戊戌变法的前后》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依托古人宣传改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顽固势力对维新变法的态度。结合变法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他们持这种态度的原因(5分)

(3)指出维新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2分)

32.(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不搞好地质构造工作,地震预报和其他工作就不好进行。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象……总之,这是地球表层一部分地区所发生的现象。有的地区在活动,有的地区则安静。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地质现象……但传统的习惯都是按物理的现象来处理,所以一般用物理的手段来了解地震。

──据李四光《论地震》

问题:

(1)与传统的了解地震的手段相比,李四光提出用什么手段了解地震?(1分)

(2)概括李四光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作出了主要贡献。(6分)

(3)指出李四光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地位。(2分)

1

郑和下西洋是明初中国一次规模空前、跨越国界的政治、经济、外交活动,也是一次震惊世界的航海活动。历经六百年来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积淀,在中国和当年郑和下西洋远航船队主要经过的东南亚地区,已经形成了两个“郑和”。一个是中国历史范畴的郑和,一个是存在于东南亚各族群历史记忆中的文化范畴郑和。

对中国人来说,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他从1405年(明永乐三年)至1433年(明宣德八年)的近三十年中,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帆舟遍及亚洲、非洲等数十国,出色地完成了所负的使命,为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为南海——印度洋国际贸易圈的繁荣,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学术界对郑和及其史迹做较系统的研究始于梁启超1904年发表的《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近百年来,中国几代史学家和日本及欧美的一些学者,以官修正史和中国典籍为文本资料,在明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史和外交史的框架下,研究“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节”的郑和。

而东南亚视野中的郑和,虽然是以中国明代郑和为基础,但却是由包括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等在内的东南亚各族群以当地文献、宗教仪式、神话传说和社会民俗等方式诠释出的郑和。在东南亚地区,有许多在中国典籍里未见记载的郑和资料。这些文献除了中文以外,大多以马来文、英文、印尼文、荷兰文等写成。例如成书于1615年《马来纪年》,记载了未见中国文献的郑和护送明朝汉宝丽公主和亲马六甲王的史实。一直到今天,这个美好的故事不仅出现在东南亚的历史专著中,也一再被马来人和华人艺术家当成艺术创作的素材,搬上戏剧和歌剧舞台,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又如中国史籍从未提到郑和远航曾到过印尼三宝垄地区,但印尼华人林天佑以马来文撰写的《三宝垄历史》却多次谈及郑和对三宝垄的访问以及当地的三宝洞、三宝公庙、王景弘墓等与郑和及随从有关的庙宇、历史遗迹和当地马来人和华人及土著祭祀郑和的宗教仪式和活动。

有关郑和在东南亚留下的历史遗迹,除了据说是郑和远航经过时留下的遗物,如郑和送给印尼亚齐王子的大型青铜钟、郑和在东南亚各地挖筑的“郑和井”、郑和船队远航时留下的大锚等,最为重要的是在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地的佛教化、道教化、回教化的郑和庙(又称三宝宫庙)和随行人员的庙宇等宗教遗迹。“郑和崇拜”并非形成于中国本土而是形成于东南亚,郑和是由信奉中国传统民间宗教的华人、信奉回教的马来人、信奉佛教的泰国人以及信奉其他宗教的当地土著等族群在东南亚共同造就出来的神明。那些至今仍存在于东南亚各地的三宝庙(宫)以及祭祀郑和的宗教仪式和庆典,已经构成东南亚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东南亚,流传着许多与郑和有关的传说。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向达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已经注意到,并肯定这些来自民间的神话传说对郑和研究的学术价值。东南亚有关郑和的传说具有世代相传、富有神话色彩、涉及面广等特点。郑和在东南亚建清真寺、教导当地人斋戒、传播回教等,是有关郑和传说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些东南亚和欧美学者即运用这类传说及其他资料,考察和研究马来半岛十五世纪以后接受伊斯兰教的历史过程与郑和下西洋的关系。在有关的传说中,郑和还被赋予许多超自然的神力。他不仅可以造山造岛——现今东南亚的一些山与岛就是因郑和神力而出现,还具有镇妖魔斗鬼怪、治病救人等超自然的威力。郑和是一个宦官,但在东南亚却流传着许多郑和及其随从与当地土著女子通婚的传说。这些爱情故事大多有美丽浪漫的结局。在有关郑和神话传说中,与东南亚民间习俗、动物与物产有关的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地,流传着不同版本的郑和诞辰日或抵达日的传说,并举行不同形式的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这些仪式和庆典在历史的演化中,已经逐渐延续下来成为当地的习俗。其他还有郑和与杜固,郑和与印尼巴厘岛荔枝、花生、白葱的传说,印尼和马来西亚的“郑和鱼”、郑和留下的“拍手以呼风”习俗等等。

由此可见,在郑和下西洋主要经过的东南亚地区,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当地各族群对郑和的热爱与崇敬,已经发展成为今天东南亚文化的一个特色。东南亚历史记忆中的郑和虽然不乏附会、荒诞和神化,却是一个历经六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由东南亚各族群用不同文字记录的文献、历史与宗教遗迹、世代相传的神话传说以及社会风情民俗等非文本形式诠释的郑和。东南亚视野中的郑和,其是否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已不是那么重要,因为在某种意义上,郑和已经成为蕴涵着复杂和具有多方面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符号。它涉及十五世纪以来东南亚社会历史发展变迁许多重大的问题,这包括中国与东南亚区域的关系、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华人移民在东南亚的拓荒、华人的国家与文化认同以及与当地土著的关系、包括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当地土著等在内的多元种族的文化与宗教在东南亚的发展与互动等等。因此,对东南亚来说,郑和问题已从中国明朝的历史范畴演化成为具有本区域历史内涵的文化现象。

2

中国有明朝张居正一条鞭法、建国后三大改造、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唐中期租庸调制等

国外有美国罗斯福新政、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彼得大帝农奴改革

这位朋友,《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

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

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

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

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可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要面对普法战争的悲惨战祸和巴黎公社社员的浴血斗争,眼前的

现实给他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再一次激发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他回顾历史,法国大

革命的史实给了他启发,他有心通过大革命时期旺代地区保王党人的叛乱,阐发自己的

思想。这个念头早在一八六二年底至一八六三年初已经出现,如今写作时机成熟了。

雨果在致友人的信中说:“天主会给我生命和力量,完成我的敌人称之为庞大得出

奇的巨大计划吗?我年迈了一点,不能移动这些大山,而且是多么高耸的大山啊!《九

三年》就是这样一座大山!”显而易见,在雨果的心目中,《九三年》分量很重,他轻

易不肯动笔,因而酝酿的时间有十多年之久。

雨果在写作之前阅读了尽可能多的材料,做了充分的了解历史背景的工作。关于大

革命时期布列塔尼地区的叛乱,他看了皮伊才伯爵的《回忆录》(一八0三-一八0七),

杜什曼·德斯波的《关于朱安党叛乱起源的通信》(一八二五),从中借用了人物、名

字、方言土语、服装和生活方式的细节,还有各个事件。关于救国委员会的活动,他参

阅了加拉、戈伊埃、兰盖、赛纳尔等人的回忆录。关于国民公会,他参阅了《日通报》

汇编。他研读了米什莱、路易·布朗、梯也尔、博南的著作;博南的《法国大革命史》

保留了一条书签,上写:“一七九三年五月三十一日,关键局势。”这一天成为小说的

出发点。他还使用过拉马丁的《吉伦特党史》,阿梅尔的《罗伯斯比尔史》和他的朋友

克拉尔蒂著述的《最后几个山岳党人史实》,另外,赛巴斯蒂安·梅尔西埃的《新巴黎》

给他提供了一七九三年的法国生活和堡垒建筑的宝贵材料。雨果并没有让这一大堆材料

所左右,而是驾驭这些材料,创作出一部生动而紧张的历史小说。应该说,雨果对法国

大革命并不陌生,他生于一八0二年,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个将军,而母亲持有保王

党观点。雨果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经历了大革命的变迁。对于这场人类历史上翻天覆地

的社会变革,他有切身的感受。不过这时雨果早已改变了早年的保王派观点,他从四十

年代末开始已成为共和派,他是以资产阶级共和派的眼光去看待这场革命的。

雨果不想写作一部通俗的历史小说,他不满足于描写法国大革命的一般进程,而是

想总结出某些历史经验。《九三年》这部历史小说的切入角度是独具慧眼的。雨果选取

了大革命斗争最激烈的年代作为小说的背景。一七九三年是大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一年:

在巴黎,雅各宾派取代了吉伦特党,登上了历史舞台;面对着得到国外反法联盟支持的

保王党发动的叛乱,以及蠢蠢欲动的各种敌人,雅各宾党实行革命的专政和恐怖政策,

毫不留情地镇压敢于反抗的敌对分子;派出共和军前往旺代等地,平定叛乱,终于使共

和国转危为安,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雨果在小说中指出:“九三年是欧洲对法兰西的

战争,又是法兰西对巴黎的战争。革命怎样呢?那是法兰西战胜欧洲,巴黎战胜法兰西。

这就是九三年这个恐怖的时刻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它比本世纪的其余时刻更伟大。”他

又说:“九三年是一个紧张的年头。风暴在这时期达到了最猛烈最壮观的程度。”以这

一年发生的事件来描写大革命,确实能充分反映人类历史中最彻底的一次反封建的资产

阶级革命。

雨果尊重历史,如实地展现了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残酷性,描写出这场斗争激烈而

壮伟的场面。在小说中,保王党叛军平均每天枪杀三十个蓝军,纵火焚烧城市,把所有

的居民活活烧死在家里。他们的领袖提出“杀掉,烧掉,绝不饶恕”。保王主义在一些

落后地区,如布列塔尼拥有广泛的基础,农民盲目地跟着领主走。他们愚昧无知,例如

农妇米歇尔·弗莱夏既不知道自己是法国人,又分不清革命和反革命;她的丈夫为贵族

卖命,断送了性命;乞丐泰尔马什明知政府悬赏六万法郎,捉拿叛军首领朗特纳克,却

把他隐藏起来,帮助他逃走。农民的落后是贵族发动叛乱的基础,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

种社会状况。面对贵族残忍的烧杀,共和军以牙还牙;绝不宽大敌人。在雅各宾派内部,

三巨头--罗伯斯比尔、丹东、马拉,虽然政见有分歧,但都一致同意采取强有力的手段。

他们选中主张“恐怖必须用恐怖来还击”的西穆尔丹为特派代表,颁布用极刑来对待放

走敌人的严厉法令。因为要保存革命成果,就不得不用暴力来对付暴力。

其次,雨果正确评价了雅各宾党专政时期实行的一系列政策。他把国民公会喻为酿

酒桶,桶里“虽然沸腾着恐怖,也酝酿着进步”。国民公会宣布了信仰自由,认为贫穷

应受尊敬,残疾应受尊敬,母亲和儿童也应受尊敬;盲人和聋哑人成为受国家监护的人;

谴责贩卖黑奴的罪恶行为;废除了奴隶制度;颁布了义务教育制;创立了工艺陈列馆和

博物院;统一了法典和度量衡;创办了电报、老年人救济院、医院;创建了气象局、研

究院。这一切措施都放射出灿烂的思想光芒,造福于人民。大革命所进行的乃是启蒙思

想家的理想,是以先进的资产阶级文明代替愚昧落后的封建体制。至今,上述各项措施

继续起着良好作用,并普及到世界各国。

对法国大革命和九三年的阶级生死搏斗的正确描写,是这部小说的基本价值所在。

雨果捍卫法国大革命,包括雅各宾派一系列正确政策的立场,鲜明地表现了他的民主主

义思想,体现出真知灼见。《九三年》以雄浑的笔触真实地再现了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历

史面貌,是描绘法国大革命的一部史诗。

不过,对于雅各宾派的所作所为,雨果并没有完全加以肯定。雅各宾派为什么会失

败?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看法,雨果也进行了哲理的沉思。在他看来,尽管一方面是刀光

剑影,以暴力对付暴力,但另一方面,应有仁慈,要以人道对人道或非人道。他认为,

雅各宾派滥杀无辜,没有实行人道主义政策,以致垮台。这一沉思表现在小说结尾。人

们历来对这个结尾争论不休,难以得出结论,小说的魅力却很大程度来自于此。从艺术

上看,《九三年》的结尾是出人意外的,同时写得扣人心弦。

叛军首领、布列塔尼亲王朗特纳克被围困在图尔格城堡,他要求以被他劫走、作为

人质的三个小孩来交换,请蓝军司令官戈万放了他,戈万断然拒绝。可是朗特纳克得到

别人帮助,从地道逃了出来。突然他听到三个孩子的母亲痛苦的喊声:三个孩子快要被

大火吞没了。朗特纳克毅然折回来,冒着危险,救出三个小孩,他自己则落到共和军手

里。戈万震惊于朗特纳克舍己救人的人道主义精神,思想激烈斗争,认为应以人道对待

人道,便放走了郎特纳克。特派代表西穆尔丹是戈万小时的老师,他不顾广大共和军战

士的哀求,坚决执行“任何军事领袖如果放走一名捕获的叛军便要处以死刑”的法令,

铁面无情地主张送戈万上断头台。就在戈万人头落地的一刹那,他也开枪自杀。

西穆尔丹、戈万和朗特纳克是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他们之间的纠葛从政治观点

的敌对,转化而为是否实施人道主义的冲突。雨果认为:“慈悲心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残

余,一切人心里都有,连心肠最硬的人也有。”朗特纳克的情况就是这样,“那个母亲

的喊声唤醒他内心的过时的慈悲心,”“他已经走入黑暗之中,再退回到光明里来。在

造成罪行之后,他又自动破坏了那罪行。”对此,戈万在沉思时发现,“一个英雄从这

个恶魔身上跳了出来”,朗特纳克不再是杀人者,而是救人者;不再是恶魔,这个拿着

屠刀的人变成了“光明的天使”;他赎回了种种野蛮行为,救了自己的灵魂,变成无罪

的人。

小说这种戏剧性的变化像异峰突起,使矛盾达到白热化。如何处置与评价朗特纳克

和戈万的行为,构成了人物之间的冲突,也引起读者不同的看法。毫无疑义,与其说是

戈万在沉思,不如说这是雨果的想法。倘若朗特纳克是个一般的保王党人或一般的叛军

指挥官,他舍身去救三个处在大火包围中的小孩,那么这还是可以想像的。令人费解的

是,朗特纳克是个异常冷酷的人,他出现时曾经毫不怜悯地枪杀蓝军中随军的女人,正

是他劫走了三个尚不懂事的孩子,作为向共和军要挟的人质,也正是他要放火烧死他们,

准备同归于尽。试问,这样铁石心肠的人,内心怎么还能容纳得下人道主义思想?他怎

么会在一时之间改变本性,产生人道主义?雨果并没有描绘在这一瞬间,他内心的思想

活动,因而读者也无从理解这一行动的可信性。不能不说,雨果没有拿出充分的依据去

证明这个恶贯满盈的人(或者说恶魔)是怎么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所以,朗特纳

克返回去救三个孩子的行动,只是对作者的“慈悲心连心肠最硬的人也有”这一观点十

分概念化的图解。

至于戈万,他的行动倒是描写得有根有据伪。雨果早有交代,说他在打仗时很坚强,

可是过后很软弱;他待人慈悲为怀,宽恕敌人,保护修女,营救贵族的妻女,释放俘虏,

给教士自由。他的宽大不是无原则的,他曾对西穆尔丹说,他赦免了战败后被俘获的三

百个农民,因为这些农民是无知的,但他不会赦免朗特纳克,因为朗特纳克罪大恶极,

即使是他的叔祖也罢。法兰西才是他的兄长,而朗特纳克是祖国的叛徒。他和朗特纳克

誓不两立,只能你死我活。然而,他又有一些想法,与他的司令官身份很不相称。例如,

他认为路易十六是一只被投到狮子堆里的羊,他想逃命和防卫是很自然的,虽然他一有

可能便会咬人。最主要的是,他认为“恐怖政治会报害革命的名誉”,推翻帝制不是要

用断头台来代替它,“打掉王冠,但是要保护人头。革命是和谐,不是恐怖……‘恕’

字在我看来是人类语言中最美的一个字……在打仗的时候,我们必须做我们的敌人的敌

人,胜利以后,我们就要做他们的兄弟。”这些话为他后来的行动按下了伏笔,虽然是

雨果的观点,但与人物的思想是融合在一起的。

戈万的行动同雨果对雅各宾派的看法有关,雨果对雅各宾党的恐怖政治是颇有微词

的。在他的笔下,雅各宾党三巨头狂热多于理智,只知镇压,不懂仁政,语言充满火药

味,浑身散发出平民的粗俗气息。他们所执行的恐怖政治在一定条件下起了作用,但同

时也包含着弊病。戈万认为对旧世界是要开刀的,然而外科医生需要冷静,而不是激烈,

“恐怖政治会损害革命的名誉”。共和国不需要一个“怕人的外表”。从这种观点出发,

戈万放走朗特纳克是顺理成章的。应该说,雨果在小说里发表的见解既非全对,亦非全

错。对于保王党人的武装叛乱和残忍屠杀平民的行为,革命政权只有以眼还眼,这样才

能保存自身。但也无可讳言,雅各宾党矫枉过正,存在滥杀现象,这就是为什么雅各宾

党的专政维持不了多久,连罗伯斯比尔也上了断头台的原因。据马迪厄的《法国革命史》

考证,一七九四年,当局嫌断头机行刑太慢,便辅之以炮轰、集体枪毙、沉船,一次就

处死几百人。因此,雨果提出胜利后应实施宽大政策,是针对革命政权的极端政策而发

的,具有合理、正确的因素。但戈万之所以放走朗特纳克,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敌人也

能实行人道主义,共和军就不能实行人道主义吗?这里,雨果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的

观点集中表现为这句话:“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雨果将革命和人道主义割裂开来是错误的。革命与人道主义可以统一,而且应该统一起

来。就拿资产阶级革命来说,这是对罪恶的、不人道的封建制度的清算,而代之以更人

道的社会制度;自由、平等、博爱,就是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比起封建主义的人身依

附关系。贵族特权、森严的等级制度要前进一大步。然而,在有敌对阶级存在的社会中,

尤其在尚未取得最终胜利的紧急关头,不可能也不应该实行宽大无边的、绝对的人道主

义,否则就是对人民实行不人道。以朗特纳克来说,就算他果真救出三个孩子,自己束

手就擒,对于革命的一方来说,完全可以根据他的情况作出合理的符合人民利益的判决,

而不一定非要处以极刑。当然,共和军不会这样处理。但是,放走了他,后果会怎样呢?

他必然与革命政府为敌,再次纠集叛军,攻打共和军,屠杀无辜的百姓,犯下非人道的

罪行。从效果来说,戈万放走朗特纳克的行动,对人民来说,是不符合人道原则的。以

上分析说明,无论雅各宾党,还是雨果本人,都未能处理好革命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西穆尔丹是作为戈万的对立面而出现的,虽然他也是一个革命者。小说中,他是革

命政府的化身。尽管早先他是教士,但他爱憎分明,他能用嘴去吸一个病人喉部的脓疮,

可他决“不会给国王干这件事”。他认识到革命的敌人是旧社会,“革命对这个敌人是

毫不仁慈的”。然而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没有人看见他流过眼泪,他自认为不

会犯错误,别人无可指摘。他既正直又可怕。他虽然崇高,“可是这种崇高和人是隔绝

的,是在悬崖峭壁上的崇高,是灰色的、不亲近人的崇高;他的崇高的周围被悬崖峭壁

包围着。”他忠于雅各宾党的信条和各项恐怖政策,他向委任于他的国民公会保证:

“假如那委托给我的共和党领袖走错了一步,我也要判处他死刑。”他屡次警告戈万:

“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仁慈可能成为卖国的一种形式。”他的誓言和警告都成了事实。

在判处戈万死刑之后,他再一次同戈万交锋。戈万纵横捭阖,畅谈他的理想,西穆尔丹

无言以对,败退下来。他承认戈万的话有道理,但是他不可能改变自己的观点,内心处

于不可克服的矛盾之中。“他有着像箭一样的盲目的准确性,只对准目标一直飞去。在

革命中没有什么比直线更可怕的了。西穆尔丹一往直前,这就注定了他的不幸。”他亲

手处死了自己“精神上的儿子”和学生、他的战友,最后在痛苦与惶惑中开枪自尽。通

过他的悲剧,雨果批判了只讲暴力,不讲人道,只知盲目执行,不会灵活处置的革命者。

西穆尔丹是有代表意义的、相当真实的一个形象。

作为浪漫派的领袖,雨果的浪漫手法在《九三年》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雨果的一

个重要的浪漫手法是将无生命或非人的事物,描绘得如同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神奇、动人

心魄、令人惊叹。小说开篇对战舰上大炮的描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这艘名为巨剑号

的军舰上,一尊二十四斤重弹的大炮从炮座上滑脱了,它变成了一头怪物,它在舰上滚

来滚去,旋转,冲撞,击破,杀害,歼灭,又像握城锤在任性地撞击城墙:“这是物质

获得了自由,也可以说这是永恒的奴隶找到了复仇的机会;一切仿佛是隐藏在我们所谓

无生命的物体里的那种恶性突然爆发了出来;它那样子像是发了脾气,正在进行一种古

怪的神秘的报复;再也没有比这种无生物的愤怒更无情的了。这个疯狂的庞然大物有豹

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灵巧,斧子的坚硬,波浪的突然,闪电的迅速,坟墓的

痴聋。它重一万磅,却像小孩的皮球似的弹跳起来。……暴风可以停止,台风会吹过去,

断掉的桅可以换一根,一个漏洞可以堵上,火灾可以扑灭;可是对这只庞大的青铜兽怎

么办呢?”这门大炮完全解除了军舰的战斗力。雨果丰富的想像力将这个场面描绘得令

人叹为观止。就是在这样一个悲壮的场面中,朗特纳克出现了,显出他的严厉、冷峻和

刚毅。这个阴惨惨的、色彩神秘的开场给小说定下了悲剧的调子。雨果就以这样的笔法,

营造出残酷的、命运捉摸不定的气氛,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雨果认为这种浪漫手法同

样能达到真实,他在小说中说:‘流史有真实性,传奇也有真实性。传奇的真实和历史

的真实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传奇的真实是在虚构中去反映现实。”浪漫手法与写实手法

是殊途同归。

众所周知,雨果是运用对照手法的大师。他在《克伦威尔·序》中曾经指出:“丑

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五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共存,光明与黑暗相伴。”

这条准则始终指导着雨果的创作。《九三年》同样运用对照手法,不过,这部小说不像

《巴黎圣母院》那样运用人物形体的对照或形体与、心灵的对照。小说三个主要人物的

对照表现在思想上:朗特纳克性格残酷无情,顽固不化,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定,

也具有成为领袖的威严和果敢。他心中并无一丝人道感情,只是在最后才人性复现。西

穆尔丹同样坚定不移,朗特纳克坚信保王主义,他则坚信共和主义,特别是坚信恐怖政

治。他反对实施仁慈,不相信人道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应该说,他比朗特纳

克的心肠更硬,对维护自己的信念更加一丝不苟。这两个人物都受到雨果的批判。戈万

既有实行革命的坚定性,又有面对复杂现实的灵活性。他是雨果心目中人道主义的化身:

他为了人道主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三个人物思想上的对照与矛盾,有力地推动

了情节的发展。

雨果的小说技巧在《九三年》中达到了更成熟的地步。小说情节的进展异常紧凑,

看不到多少闲笔和题外话,不像《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那样,常常出现大段的

议论或枝蔓的情节。作者的议论融合到人物的思想中,成为塑造人物不可或缺的部分,

这是更高明的手法。从结构上说,小说环环相扣,一步步推向高潮。高潮以三个小孩的

遭遇为核心,以三个主要人物的思想交锋为冲突,写得紧张而动人心弦。这部小说虽然

篇幅不大,却堪与卷帙浩繁的历史小说相媲美,成为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你好 》俏俏《 下面资料里有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的兴衰

魏晋南北朝虽处于长期分裂对峙状态,但在政治经济制度上多有建树,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九品中正制,士族制度、均田制是这一时期初创的政治、经济制度。

士族制度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特点是按门第等级区别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同地位;从历史上看,士族制度有一个萌芽、形成、充分发展(又称鼎盛)、衰落和走向消亡的漫长过程;我们应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把士族制度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和评价。

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士族制度的产生、发展、衰落消亡的过程和科举制度产生的必然性。

概念:

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享有很高的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世族又称门阀土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

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

特点(特殊地位)

(1)政治上:

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很重要官职;(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2)经济上:

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品官占田荫客制为士族制度提供经济保障;)

(3)社会生活:

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4)文化上:

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演变

(1)萌芽(东汉)

政治:自汉武帝以来崇尚儒术,官僚多以经术起家,至东汉 时逐渐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状况。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使得世族地主能够凭借家世出身参与政权。

经济:西汉中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地主势力。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豪强地主在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士族地主(又称世族、门阀地主)在东汉开始形成,为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制度的确立提供了阶级、经济基础。

(2)形成(曹魏、西晋)

士族制度的形成,是指统治阶级颁行各项法令,从制度上维护士族地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权。曹魏政权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

(2)巩固(西晋)

西晋建立后,司马氏为取得世家大地生的支持,对他们继续实行放纵和笼络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

(3)鼎盛(东晋)

东晋时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进入鼎盛阶段。原因是东晋王朝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存在。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这一时期,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禄,垄断政权,经济上封锢山泽,占有大片土地和劳动力,文化上崇尚清谈。为维护这种制度,东晋南朝时,士族非常重视编撰家谱,讲究士族世系源流,作为自己享有特权的凭证,于是谱学勃兴,谱学专著成为吏部选官、维持士族特权地位的工具。

这一时期土族政治上拥有特权,清官要职被士族垄断;经济上拥有田庄,占有大量土地人口,还经常与官府争夺劳动力人口;文化上家学传承,占据垄断地位,还大兴谱牒之学,崇尚清谈玄学,擅长长书法、绘画等艺术;社会上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等。士族把持大权,却不愿涉身实务,在优容奢侈中腐朽衰落。

(4)渐衰(南朝)

东晋后期到南朝时期士族制度逐渐走向衰落。根本原因在于士族自身的腐朽,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就可做官,世代控制高级官职。特殊的社会环境使许多士族不思进取,沉溺于清闲放荡的生活,不屑于政务军务。加之士族是近亲联姻,身体素质极差,因此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以后,一些庶族出身的将领脱颖而出,显示出较高的政治、军事才能,声望与权力迅速上升,南朝宋、齐、梁、陈开国诸帝均为庶族将领。南朝帝王虽无法改变高级士族垄断高官的局面,但却引用庶族官吏委以品位不高却握有实权的职务,在实际执政中分享了士族的特权。这一时期士族制度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二是受到农民起义的打击;原因之三是士族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中受到打击、削弱。上述三种原因相互作用,极大削弱了士族制度的阶级、经济基础。

到了南朝时期,由于门阀世族自身的腐朽。丧失了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统治能力;社会阶级矛盾的冲突和激化,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寒族地主乘机以军功崛起,在镇压农民起义的同时,进而典掌机要,控制地方,统帅军队,以武功称帝,如刘裕、萧道成等,打破了门阀地主一统天下的局面。世族地主此时虽据高位,却已无实权,走向必然的灭亡。后经候景之乱、隋灭陈等变化,门阀等级制已奄奄一息,庶族地主跃居政治舞台的主要地位。至隋唐两代,废止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终于使产生于魏,盛行于晋的门阀士族制度在政治、法律制度上最终消亡。

(5)消亡(唐末)

隋唐时期士族制度走向消亡。其原因一是隋唐科举制的实施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摧垮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础“九品中正制”;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推行使一部分无地少地的农民得到了一些土地,也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其禁止无限占田和随意买卖土地的规定,多少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和保护自耕农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二是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三是农民战争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士族制度。从此,存续了六七百年的士族制度最终在历史舞台上消失。

形成原因

(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2)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

(3)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

5、衰落原因

(1)自身腐朽:腐朽奢华的生活、与身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

(2)东晋、南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庶族乘机逐渐典掌机要;

(3)侯景之乱的冲击。晋朝南渡士族“寝略殆尽”;

(4)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

(5)唐末农民起义的打击。(彻底扫荡结束士族制度)

6、影响

士族制度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政治特点,也是西晋政治腐败黑暗的表现,决定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官僚门阀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消极作用:

士族制度的政治、经济特点,决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往往特别尖锐,导致南北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士族田庄经济强化了封闭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腐朽集团,越到后期愈发腐朽,是一群社会寄生虫。

客观上的积极作用:1.经济上,士族田庄经济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士族占有大量劳动力,强化了封建依附关系,在魏晋动荡的政治局势下,编户农民依附于世家大族,有较为保障的生产条件,这对封建经济的发展显然有利;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相对安定,作为北方移民核心的士族地主来南方立国创业,客观形势使得他们成为开发南方经济的组织者,他们在南方建立的田庄、山墅,毕竟对江南荒丘山泽地区的开发起了推动作用。2.民族关系上,士族士大夫在推动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思想、科技文化上,士族生活优裕,有条件从事文化事业,部分士族蔑视礼法,倡导个性自由,思想上富有想象和浪漫色彩,因而东晋南朝时期在哲学、文学、书法、绘画、科学上有较多的成就,并且富有特色

与士族对立的是庶族:

南朝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比起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来,更显得优越。世族、寒门两者身份高下不同,「服冕之家,流品之人,视寒素之子,轻若仆隶,易如草芥,曾不以之为伍」(《文苑英华》卷七百六十引《寒素论》)。因此,这两个阶层之间是不相往来的。寒人虽致位通显,上升为贵戚近臣,倘不自量而往见世族,亦不为世族之所礼接,甚至会受到侮辱。如宋孝武帝母路太后兄路废之孙路琼之,和王僧达做邻居,琼之「尝盛车服诣僧达,僧达将猎,已改服。琼之就坐,僧达了不与语,谓曰: 身昔门下驺人路废之者,是君何亲」(《南史·王弘传子僧达附传》)。于是叫左右把路琼之坐着的床烧掉,搞得路琼之下不了台。宋吴郡张敷为正员中书郎,中书舍人秋当、周赳以为与张敷是同僚,商量是否应该去拜访他。周赳说:「他倘若不招待我们,我们会很难堪,我们还不如不去。」秋当说:「我们也已经有相当地位了,既是同事,随便坐坐总可以。」这样,他们两人就决定去看张敷。张敷「先设二床,去壁三四尺。二客就席,敷呼左右曰: 移我远客」(《南史·张邵传子敷附传》),表示不愿意和寒人共坐。秋当、周赳二人感到很窘,只得退出。齐中书舍人纪僧真,曲掌机要,曾请求齐武帝萧赜:「臣出身本系武吏,荣任高官,又替儿子娶得旧门荀昭光家的女儿作媳妇,现在我没有其他要求了,只请求陛下允许臣列入士族!」齐武帝说:「由江斅、谢沦,我不得措此意,可自诣之。僧真承旨诣斅,登榻坐定,斅便命左右曰: 移吾休让客。 僧真丧气而退。告武帝曰: 士大夫故非天子所命」(《南史·江夷传曾孙斅附传》)。世家大族社会地位的优越与对当时官位身份的严格区别及世家大族之排斥寒流,即此敝端,已可概见了。

世家大族为了要表示自己门第族望的特别优越,为了不使混淆所谓「士庶天隔」的界限,他们就必须不与寒门庶族通婚。所以世家大族对婚姻的选择,特别重视门第,高门望族一定和高门望族结亲,吴郡顾、陆、朱、张四姓也一定自择素对,或者和会稽孔、魏、虞、谢四姓结亲。一方面他们不以连姻素门出身的南朝帝室为殊荣;另一方面,他们也以「营事婚宦」,不得及其门流为耻。因为「婚宦失类」,就会受到本阶层人士的排斥和非难,他们金字招牌的门第就会变得不光彩,他们以后的政治前途就会黯然失色的。

然而南朝寒门出身的将帅,也有很多位至三公,任总方面。他们在政治上的势力既是那么大,所以有少数世家大族与这一批暴发户结起亲来,如琅邪王锡(王尊七世孙)以女妻沈废之子沈文季,陈郡谢超宗(谢玄玄孙)「为子娶张敬儿女为妇」(《南史·谢灵运传孙超宗附传》),谢脁妻王「敬则女婚,像「东海王源(王朗七世孙)嫁女与富阳满氏」满璋之子满鸾,满氏「下钱五万,以为聘礼」;南齐御史中丞沈约上表弹劾,以为王源曾祖位至尚书右仆射,王源本人及其父祖也都位列清显,而满璋之虽任王国侍郎,璋之子满鸾任吴郡主簿,可是满氏的「姓族,士庶莫辨」,「王、满连姻,实骇物听」,玷辱世族,莫此为甚,故请政府革去王源官职,剔出士族,「禁锢终身」(《昭明文选》卷四十沈约《奏弹王源》)。可见寒门、世族的界限,还是极严格的。

社会上士庶的区分愈严,世家大族愈互相标榜门阀,「竞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史通·邑里篇》),郡望习惯上已经变成了他们的商标。自西晋末年中原世家大族开始播迁渡江,一个世家大族,在其原籍是人人知其为世家大族,用不着自行表禄,迁徙到其他地方以后,就不然了。琅邪王氏、太原王氏是世族,其他地方的王氏就不是;陈郡谢氏、济阳江氏是世族,其他地方的谢氏或江氏就不是,一处地方,新迁来一家姓王或姓谢的,谁知道他是哪里的王氏或哪里的谢氏呢?如此,就不得不郑重声明,我是琅邪王氏或太原王氏而非别的王氏,是陈郡谢氏、济阳江氏而非别的谢氏、江氏了。可见所以重视郡望,是讲究门阀制度的必然结果。……

由于重视门阀,于是谱牒百氏之学,遂成为专门的学问。平阳贾渊,祖弼之,父匪之,祖孙三代以谱学名家。弼之,晋太元中撰十八州士族谱。宋刘湛、齐王俭、梁王僧孺均撰定《百家谱》,俾便吏部诠叙之用。「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唐人柳芳语),故宋、齐以下,不熟悉谱学的,即认为不能居吏部之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839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