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崔颢与黄鹤楼之间有怎样的故事?

李白崔颢与黄鹤楼之间有怎样的故事?,第1张

初唐著名诗人沈佺期在唐玄宗即位时创作了一首《龙池篇》,这是一首歌功颂德的应制诗,全文如下:

《龙池篇》

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

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

邸第楼台多气色,君王凫雁有光辉。

为报寰中百川水,来朝此地莫东归。

崔颢读了《龙池篇》,特别喜欢,先凝其格,作了首《雁门胡人歌》,这首边塞诗反映的是边塞胡人的生活。全文如下:

《雁门胡人歌》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然而崔颢写完这首《雁门胡人歌》,自己都感觉没有《龙池篇》好,又作了一首名垂千古的《黄鹤楼》,然后直出云卿(沈佺期字)之上。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奠定了他一世诗名。宋代严羽《沧浪诗话》中说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直至清人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还把崔颢的《黄鹤楼》放在“七言律诗”的首篇。虽然有争议,但是从中也可见后代世人对这首诗的推崇。

李白一生好游名山大川,到一个景点基本都会题诗,相传李白登上黄鹤楼后,也是诗兴大发,正欲题诗的时候,发现已有崔颢的《黄鹤楼》,一读之后大称绝妙绝妙,直呼“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只是别题了一首《鹦鹉洲》

《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然后李白自己也知道这首《鹦鹉洲》分调不如《黄鹤楼》,作为我国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唯独登上黄鹤楼没能尽情尽意来题诗,总是不甘心,要与崔颢一比高低;于是他“至金陵,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直到写出可与崔颢的《黄鹤楼》等量齐观的《登金陵凤凰台》时,才肯罢休。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崔颢的《黄鹤楼》,它们同为登临怀古的双璧。《登金陵凤凰台》博得了“与

崔颢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原因是李白对于崔颢的黄鹤楼诗十分钦佩,认为无法超越,在写也是狗尾续貂在中国文学史上,关于李白,曾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佳话:大约唐开元20年左右,烟花三月的季节,李白因“送孟浩然之广陵”抵武昌蛇山,登上了黄鹤楼。俯观孤帆远影,天地苍茫,李白诗兴勃发,作七绝一首并欲题之壁上,可当他踱步浏览前人“墨迹”、“骚文”时,忽见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句,赞叹不已,为之倾服,于是他断然放弃了题诗的念头。李白,乃我国文坛数千年里最有成就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誉。信手翻看他的诗作如《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和众多的五绝与七绝等等,无论何时都会油然而生那种凭风、凌云、傲岸之感,体会到十足的飘逸、奔放、雄奇和不拘。读着他的这些艺术珍品,常常会产生泉涌般的想象。带着这几个疑问,竟有了越来越多的“胡思乱想”:其一、李白放弃题诗,说明他很自知。就是自己知道自己饭量多少,有得己过,也有得人过,不自持才高。眼下,分明已看到有旁人佳作,就虚心拜读吧,干么视而不见呢?所以,此时放弃题诗,绝不是什么自怯,而是一种很真心的佩服和谦虚,是看淡名利的真正的清醒与欣赏。刀口暗下决心,一定要向青莲居士学习,别太“人物”,心知肚明即是,谦谦虚虚即是,开开心心即是,尽量不无知无畏的。其二、李白放弃题诗,说明他很自信。就是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和该干什么,才高忌大,百密有疏。既然自己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既然别人已为大家留下光芒,这就足够了!何必人家已经很好,自己非要再逞强?共存共容多好!互相欣赏多妙!这,其实是一种很厚实的自信,与骄傲、目空一切相对,也是医治“相轻”的良药。

崔颢的《黄鹤楼》一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神话传说与眼前的景物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情感。

这首诗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

诗中的“黄鹤”所指甚明,除了实体“仙鹤”之外,它的指向应该是即“一切”之意。“不复返”,更是涵覆了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叹喟。如果说这个词和“空悠悠”使人看到空间的广袤,那么“千载”则使人看到了时间的无限性。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更加催生了乡愁。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崔颢 国籍 :中国唐朝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汴州(今河南开封市) 出生日期 :704年 逝世日期 :754年 职业 :诗人、河东节度使军幕、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 主要成就 :创造清刚劲健之美唐代诗人,《全唐诗》录诗四十二首 代表作品 :《黄鹤楼》、《辽西作》、《崔颢集》等 个人生平,人物轶事,作品赏析, 个人生平 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崔颢 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然行履稍劣,好(蒱)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云:“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入。颢苦吟咏,当病起清虚,友人戏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遂为口实。天宝十三年卒。有诗一卷,今行。(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 他诗名很大,但事迹流传甚少,现存诗仅四十几首。 崔颢曾为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 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与杜甫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的意思是: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 黄鹤楼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线,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寇衡作品&amp 后来李白登楼时,也诗兴大发,当他在楼中发现崔颢一诗,连称“绝妙、绝妙!”相传李白写下了四句“打油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怀:“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真是煞有介事,神乎其神。后人乃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亭,名曰李白搁笔亭,以志其事。重檐复道,成为燕游之所。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 后来,李白也仿照《黄鹤楼》写下《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人物轶事 “有文无行”说崔颢 《黄鹤楼》名扬天下。凭借这一首诗,崔颢本可以知名度很高,但为什么会出现本文开头所说的那样,历代对他的记述不多呢?有些材料甚至连他的生年都存有疑问,而写成(704?—754年)。我查了一下旧版《辞源》,关于崔颢的注释,除了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外,仅有“唐诗人,有文无行。终司勋员外郎……”句。怎么个无行?并无记载。崔颢跌宕一生,一辈子只混了个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 一个不起眼的官,越发使人想探问个究竟。后来我终于从一些典籍中找到了一些说法:一曰崔颢早期作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再曰“娶妻唯择美者,俄又弃之,凡四五娶”。作诗流于浮艳,固然都不好,甚至很恶劣。但我们不能只看他的早期作品,还应该看发展、看后期、看他有没有转变。至于娶妻唯择美者,不应视作恶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又不爱美呢?“俄又弃之”呢可称为其恶迹昭彰之体现,虽有多人为其辩解,可结合前后文,非美不娶,娶而弃之,乐此不疲,实乃始乱终弃之衣冠禽兽也!但崔颢的恶行和它的文章、诗歌,是两码事,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他的一切。依我看,造成对他印象不好的主要原因,倒很可能是崔颢“少年狂傲,纵情迷性,歧视女人”害了他,相传李邕(唐北海太守,故人称李北海。道德文章、名重一时)闻崔颢诗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曰“十五嫁王昌”,邕曰:“小儿无礼,不予接而去。”我们还是来看看崔颢这首献诗是怎样写的吧!《王家 》(有人题作《古意》)如下:“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正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时斗百草,度日不成妆。”就是这样一首写闺房乐的诗,惹恼了方正君子的李邕,不予接而去。真正让人为崔颢的缺乏忠贞人性而感到惋惜。正是因为得不到有力人士的推介,崔颢在得中进士以后,也只好远离京城长安而浪迹江湖。20年中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自淮楚而至武昌、而河东,最后还到了东北。估计他这20年是放了外官,或者跟随外官作幕僚,最后才回到长安,做了京官,结束了风尘之苦。可是崔颢这20年的漫游,特别是他的东北边塞之行,虽然品行未改,依然风流成性,狎侮女人,薄情寡义,但也可以说是件大好事,从此他的诗风大为转变,变得雄浑奔放。其边塞诗,歌颂戍边将士的勇猛,抒发他们报国赴难的豪情壮志,热情洋溢,风骨凛然,让人刮目相看。试举一例《古游侠呈军中诸将》:“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还家且行猎,弓矢速如飞。地回鹰犬疾,草深狐兔肥。腰间带两绶,转眄生光辉。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 再如《辽西作》: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寒衣着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河岳英灵集》的编者殷幡说崔颢“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可是有些人还是只看他的早期作品,并结合他一生的恶行,对其文笔一锤定音,再无改变,这实在是很不恰当的。 闺房诗未必都浮艳 1 崔颢的诗,按流传下来的42首诗的内容分类,大致可分为三类,描写妇女的诗为一类、边塞诗和山水诗为一类、赠言记事等诗为一类。描写妇女的诗流传下来的有15首,这大概就是他“有文无行、名陷轻薄”的原因之一吧。但是他的这些诗未必都“浮艳”,就拿前面提到的崔颢给李邕的那首献诗《王家 》来说,最后一句“度日不成妆”就恰好说明这些妇女虽然锦衣玉食、斗草戏乐,却也饱含怨忧和无奈,连妆都懒得化了。特别是他的《相逢行》中“女弟新承宠,诸兄近拜侯”句,明眼人一看便知崔颢影射的是杨贵妃及其从兄杨国忠。在贵妃得宠、杨氏窃柄弄权、位极人臣、大多数人敢怒而不敢言的时候,崔颢敢于指出来,并写出“人生今日得骄贵,谁道卢姬身细微”(见《卢姬篇》)“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见《长安道》)等针砭时弊、讽刺杨氏的诗篇,无疑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如果我们不囿于古人的说教,全面地看待崔颢,应该说崔颢写妇女的诗篇,大多数内容还是健康的、艺术上也是成功的。他写反映下层妇女生活的诗虽然不多,但他的《川上女》描写船家女的生活:“川上女,晚妆鲜,日落青渚试轻楫,汀长花满正回船,暮来浪起风转紧,自言此去横塘近,绿江无伴夜独行,独行心绪愁无尽。”还是写出了船女的思想感情,风格清新,活泼自然,令人感到非常亲切。2 崔颢早期诗歌多写闺情,反映妇女生活;后赴边塞,所写边塞诗慷慨豪迈,诗风变为雄浑奔放。但崔颢诗最负盛名的则是《黄鹤楼》。相传这首诗为大诗人李白所倾服。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十一在《黄鹤楼》诗下注曰:“世传太白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遂作《凤凰台》诗以较胜负。”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也记载了李白登黄鹤楼,因见崔颢此诗,即“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当然,这个传说未必实有其事,计有功在注文的后面就表示了“恐不然”的怀疑。但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在写法上与崔作确有相似之处。至于其《鹦鹉洲》诗:“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则不仅前四句格式酷似崔诗,而且全诗格调逼肖。宋元间方回的《瀛奎律髓》卷一指出:“太白此诗乃是效崔颢体,皆于五六加工,尾句寓感叹,是时律诗犹未甚拘偶也。”因而这首诗历来受到极高的称誉。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直至清人孙洙编选的颇有影响的《唐诗三百首》,还把崔颢的《黄鹤楼》放在“七言律诗”的首篇。 终未归隐汴州 崔颢,少年时代居住在河南开封。关于他离开河南老家,赴长安科考,得中进士的时间有多种说法,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内注,“唐司勋员外郎崔颢开元十年进士”。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说他“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明正德十年刻《崔颢诗集》则注“开元十二年姚重晟下进士”。不论哪个说法正确,崔颢中进士时也不过是18岁~20岁。(据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的说法,他认为20岁左右中进士已很年轻,18岁左右未免小了一些,所以闻先生说崔颢的生年可上推至公元700年左右。这就是本文开头将崔颢生年704年打上?的原因。)这也就是说崔颢最迟是20岁离开故乡汴州去长安赶考的,然后他在外地漫游20年,再到京都西安居官。而在故乡开封,除青少年时期外,时间是很短的。在他所遗的诗篇中,只有一篇是写他回乡的,《晚入汴水》:“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诗中第一句楚,指楚州。唐时楚州,治所在山阳,即今江苏淮安县。故由淮安回开封,始有溯汴水而上之说。)从诗意看,崔颢还是思念故乡,并有回乡归隐、急流勇退之意的。然终因他功名心切,仍然回到长安,死于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未得返回故里。这可能正是崔颢的故事在开封流传不多的主要原因。但作为开封人,在做大做好文化产业的今天,我们还是应该对崔颢有一个全面、正确、恰当的认识,不应当因为其人格低下,就否定其成就。历史应给以适当评价的。 作品赏析 崔颢以才名著称,好饮酒和赌博,与女性的艳情故事常为时论所薄。早年为诗,情志浮艳。后来游览山川,经历边塞,精神视野大开,风格一变而为雄浑自然。《黄鹤楼》一诗,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奠定了他一世诗名。《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精粹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之首,可见世人对此诗的器重。元代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有人说此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但我以为也决非全部子虚乌有,李白写的有关黄鹤楼的诗,我手头就有两首:一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另一首为《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虽都与黄鹤楼有关,然皆另有所托,并非完全写景。同时他的《鹦鹉洲》前四句“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句法何其相似。其《登金陵凤凰台》诗亦如此,都有明显仿崔诗格调的痕迹。因此,既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两句非李白之言,承认崔诗绝好,对于李白来说还是可以认定的。《沧浪诗话》(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虽然有争议,如胡应麟称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之冠,但也确是代表大家意见的中肯之语。这样一来,崔颢的《黄鹤楼》名气就更大了。 注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汉江。川,平原。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位于长江、汉水夹角地带,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历历:分明的样子。鹦鹉洲:位于汉阳东南二里长江中,后渐被江水冲没。东汉末年,黄祖杀祢衡而埋于洲上,祢衡曾作过《鹦鹉赋》,后人因称其洲为鹦鹉洲。乡关:故乡。 简析以丰富的想像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 赠怀一上人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 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 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 说法金殿里,焚香清禁中。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 天子揖妙道,群僚趋下风。我法本无著,时来出林壑。 因心得化城,随病皆与药。上启黄屋心,下除苍生缚。 一从入君门,说法无朝昏。帝作转轮王,师为持戒尊。 轩风洒甘露,佛雨生慈根。但有灭度理,而生开济恩。 复闻江海曲,好杀成风俗。帝曰我上人,为除膻腥欲。 是日发西秦,东南至蕲春。风将衡桂接,地与吴楚邻。 旧少清信士,实多渔猎人。一闻吾师至,舍网江湖滨。 作礼忏前恶,洁诚期后因。因成日既久,事济身不守。 更出淮楚间,复来荆河口。荆河马卿岑,兹地近道林。 入讲鸟常狎,坐禅兽不侵。都非缘未尽,曾是教所任。 故我一来事,永承微妙音。竹房见衣钵,松宇清身心。 早悔业至浅,晚成计可寻。善哉远公义,清净如黄金。 辽西作(一作关西行)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着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行路难 君不见建章宫中金明枝,万万长条拂地垂。 二月三月花如霰,九重幽深君不见。艳彩朝含四宝宫, 香风旦入朝云殿。汉家宫女春未阑,爱此芳香朝暮看。 看来看去心不忘,攀折将安镜台上。双双素手剪不成, 两两红妆笑相向。建章昨夜起春风,一花飞落长信宫。 长信丽人见花泣,忆此珍树何嗟及。我昔初在昭阳时, 朝攀暮折登玉墀。只言岁岁长相对,不悟今朝遥相思。 长安道(一作霍将军) 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 日晚朝回拥宾从,路傍揖拜何纷纷。 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 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 一朝天子赐眼色,世事悠悠应始知。 世事悠悠应始知:一作世上悠悠君自知,一作世上悠悠应自知。 行经华阴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何 一作:无) 长干曲四首(一作江南曲)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江畔老人愁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青溪口边一老翁,

鬓眉皓白已衰朽。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父兄三叶皆尚主,

子女四代为妃嫔。南山赐田接御苑,北宫甲第连紫宸。

直言荣华未休歇,不觉山崩海将竭。兵戈乱入建康城,

烟火连烧未央阙。衣冠士子陷锋刃,良将名臣尽埋没。

山川改易失市朝,衢路纵横填白骨。老人此时尚少年,

脱身走得投海边。罢兵岁余未敢出,去乡三载方来旋。

蓬蒿忘却五城宅,草木不识青溪田。虽然得归到乡土,

零丁贫贱长辛苦。采樵屡入历阳山,刈稻常过新林浦。

少年欲知老人岁,岂知今年一百五。君今少壮我已衰,

我昔少年君不睹。人生贵贱各有时,莫见羸老相轻欺。

感君相问为君说,说罢不觉令人悲。 王家 (一作古意)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最少,复倚婿为郎。

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1、长干行——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2、孟门行——崔颢

黄雀衔黄花,翩翩傍檐隙。

本拟报君恩,如何反弹射。

3、晚入汴水——崔颢

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

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

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

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4、题潼关楼——崔颢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5、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崔颢(hào)(704年—754年),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原籍博陵安平(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唐朝著名诗人。

2、出身唐代顶级门阀士族“博陵崔氏”。曾任许州扶沟县尉,官位一直不显。后游历天下,天宝九载前后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载(754)去世。

3、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及第,官至太仆寺丞。天宝年间,为司勋员外郎。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早期诗作多写闺情和妇女生活,诗风较轻浮,反映上层统治阶级生活的侧面,后期以边塞诗为主, 诗风雄浑奔放,反映边塞的慷慨豪迈、戎旅之苦。

4、最为人称道的是《黄鹤楼》,曾使李白叹服。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5、《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原集已佚,有辑本《崔颢集》二卷,《唐人集》本。

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在孟津写的诗最为著名的有两首,即《将进酒》《赠崔侍郎》,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如下。

01.李白六次到洛阳

据日本国笕久美子作《李白年谱》,李白的一生分别在开元二年(714)、开元十四年(726)、开元十九年(731)、开元二十四年(736)、开元二十六年(738)、天宝四年(745)等年中,至少有六次到洛阳。

02.千古名篇《将进酒》

李白的《将进酒》写于哪一年?答曰:大约写在开元十九年(731)。

据《李白年谱》,开元十九年(731)唐玄宗游洛阳,31岁的李白先后到商丘、开封、游嵩山,于当年秋天到洛阳。直到第二年年末,李白才离开了洛阳。

李白《将进酒》一诗作于孟津平乐观,诗中的“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其中的“丹丘”即元丹丘,是司马承祯的第四代弟子。

元丹丘,生卒不详。李白二十岁左右在蜀中认识了元丹丘,两个人一直交往了20多年,还曾一起在嵩山隐居。李白把元丹丘看作是长生不老的仙人,李白赠元丹丘的诗共十四首,举例如《题元丹丘颖阳山居》、《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居》等。

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639~727),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是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四代宗师。司马承祯先后被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分别召见过。开元十二年(724),唐玄宗资助司马承祯在王屋山选地,建造了壮观恢弘的阳台观并题写匾额。

约在开元十三年(725),李白结识了司马承祯,深受司马承祯赏识。由于司马承祯的引荐,李白结识了唐玄宗的胞妹持盈法师玉真公主。

开元十九年(731)时,玉真公主还在王屋山修道,李白从洛阳顺瀍谷经河清谷,到孟津河清渡口渡河,到王屋山会见司马承祯和玉真公主。

03.李白的《赠崔侍郎》

天宝三载(744),李白离开京城长安,以梁园(商丘)为寄居地,浮游四方。李白来到洛阳,遇到杜甫,结伴游开封,遇高适,同登吹台、游梁园,一起在宋州(商丘)饮酒、赋诗。

大约在天宝四年(745),45岁的李白和高适游孟津河,李白和高适“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杜甫诗)。

李白在孟津河赋诗《赠崔侍郎》:“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故人东海客,一见借吹嘘。风涛倘相见,更欲凌昆墟。”李白43岁时被唐玄宗任命为翰林待诏,45岁放归。崔侍郎是李白的朋友,当时在金陵(南京)任职。李白的诗以黄河鲤鱼比喻自己,含蓄地表达了怀才不遇的郁闷之情。

高适在孟津河也有诗作,题目是《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咏孟津》:“孟夏桑叶肥,浓荫夹长津。蚕农有时节,田野无闲人。临水狎渔樵,望山怀隐沦。谁能去京洛,憔悴对风尘。”当时的高适也是仕途失意的人。

安史之乱爆发后不久,李白因加入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唐肃宗诬永王李璘起兵讨伐叛军安禄山为谋反,李白因此受到牵连,被羁押在寻阳监狱中,李白写书给高适,请求高适相救,但高适毫无反应。这时候的高适已经飞黄腾达,对于李白的请求连回音都没有,政治使高适的人格产生了异化

04.余响

李白和高适在洛阳和孟津期间所作的诗,分别记载在清代洛阳县志艺文和孟津县志艺文中。李白在洛阳还作有其它诗不下六七首,如《古意》:“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上陌,惊动洛阳人。”

清乾隆版洛阳县志还把李白记入“流寓”一章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887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