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找到“古爱琴海建筑的特点”,名字过于专业化了
不过我相信下面的文章会对你有用
(1)希腊(西方)建筑的语言
在埃及的北部,与它隔地中海相望的,就是希腊。那里的气候也像埃及一样少
雨,但天色更蓝,空气更明净。与埃及的遍地荒沙不同,希腊是个丘陵之国,碧蓝
的爱琴海把这个半岛环抱;尼罗河给埃及人带来了永恒的滋养,希腊虽然风光秀丽,
却满布着贫瘠的土地。据说古希腊人的生活很简单:一颗橄榄,一个洋葱,一个沙
田鱼头,就能度日,全部的衣着只有一双凉鞋,一件单袖短褂,一件像牧羊人穿的
宽大长袍。住的是狭小的屋子,盖得马虎,很不牢固,窃贼可以穿墙而进,屋子的
主要用途是睡觉,一张床,二三个美丽的水壶,就是主要家具。公民没有多大生活
上的需要,平时都在露天生活。希腊人的思维方式也与埃及人不同,前面提到过的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埃及的漫游中曾询问尼罗河泛滥的原因,但没有一个
埃及人能够回答。对于这个与他们关系如此密切的问题,埃及的祭司和世人都不曾
考虑过,当然也没有做过任何假设,希腊人对这一现象却已经想出三种解释,希罗
多德加入讨论时,又提出了第四种。
希腊并不是埃及那样的统一、专制、沉溺在宗教观念中的国家,它是独一无二
的城邦制集合体,几百个城邦散布在巴尔干半岛的最南端、爱琴海群岛以及小亚细
亚沿岸狭窄的边缘地带。一个普通的城邦不过是一个城镇,带上一片海滩或者几所
农庄,在城中的制高点——卫城上可以望见邻邦的卫城或山脉。希腊最大的城邦之
一雅典,在它的全盛期也只不过拥有三十几万人口,其他的希腊城邦人口很少有超
过5万的。这些城邦都极力保持独立,各自发展自己的个性。
这并不意味着希腊是一盘散沙,将它们维系在一起的是共同的传统、语言、文
字和英雄史诗。在著名的泛希腊(希腊及其殖民地)圣地如奥林匹亚,每当祭神节
日时,来自希腊各城邦的人们就会聚在一起,举行体育、诗歌和音乐竞赛,这样的
活动,自从公元前776年以来,一直定期举行了一千多年。但是在更多的场合,各城
邦的关系却总是处于紧张状态。统一,是希腊人不愿意思考的问题,就像埃及人从
不思考尼罗河定期泛滥之因。希腊人心目中的城邦只包括一座神庙相拥的卫城,埋
着创始英雄的遗骨,供着本族的神像,还有一个广场,一个剧场,一个练身场,几
千个朴素、健美、勇敢、自由的公民。希腊的城邦是微型的国家,那里没有专制的
国王,也没有拥有特权的官吏贵族阶层,每个公民都有参与管理国家的权利,正是
这种理想化的社会环境,塑造了具有全面才能和自由思想的健全人性,就像后来法
国批评家丹纳所赞叹的:希腊人“利用制度求自身的和谐与全面的发展;他同时是
诗人、哲学家、批评家、行政官、祭司、法官、公民、运动家,锻炼四肢,聪明,
趣味,集一二十种才能于一身,而不使一种才能妨碍另外一种;成为士兵而不变做
机器,成为舞蹈家歌唱家而不成为舞台上的跑龙套,成为思想家和文人而不变做图
书馆和书斋中的学究,决定国家大事而不授权给代表,为神明举行赛会而不受教条
束缚,不向一种超人的无穷人威力低头,不为了一个渺茫而无所不在的神灵沉思默
想。仿佛他们对于人与人生刻划了一个感觉得到的分明的轮廓,把其余的观点都抛
弃了,心里想:‘这才是真实的人,一个有思想,有意志,又活泼又敏感的身体;
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在呱呱而啼的童年与寂静的坟墓之间的六七十年寿命,我们要
使这个身体尽量的矫捷、强壮、健全、美丽,要在一切坚强的行动中发展这个头脑、
这个意志,要用精细的感官,敏捷的才智,豪迈活跃的心灵所能创造和体会的一切
的美,点缀人生’”。
不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和无数崇高艺术遗址的埃及,也不是强大的西亚古国,
而恰恰是贫困而幼小的希腊城邦,开创了世界古典建筑的时代,它被赞颂为“尽善
尽美”的典范,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营造,也没有享受过如此多的赞誉。雅
典卫城雄踞于希腊最大的城邦雅典城中的高岗之上,中间是帕台农神庙,那是在西
方建筑艺术中享有最高赞誉的圣殿,左边紧挨着它的,是伊瑞克提翁神庙,帕台农
神庙妩媚多姿的伴侣。
希腊建筑的美并不像古埃及建筑那么显露、张扬,具有威慑力,相反,它是内
涵的、静穆的和亲切的。要觉察到希腊建筑的美,就必须具备鉴赏力,要获得这种
鉴赏力,我们就必须先对构成希腊建筑的基本“语言”,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格律的形式制约规范作用十分重要,若是没有
韵、平反和对仗的严格要求,那么像唐诗那样辉煌灿烂的成就就是不可想象的。格
律是对诗人创作激情的限制,但是唐代的大诗人杜甫、李白正是在这种限制中游刃
有余,诗情勃发,创作了他们的不朽之作。古希腊的柱式也是一种“格律”,它是
规范和制约每个城邦的公共建筑的准则,它保证了希腊城邦公共建筑的基本水准和
统一风格,就如同一个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只要按照格律的要求严格行事,最
终会写出一首“合格”的诗。同时,作为基本的“语言”,柱式也为创新预留了充
分的空间。
古希腊最重要的公共建筑形式是神庙,它被人们非常实际地看作是神的住所,
当节日到来,人们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的时候,神庙就是环绕游行的中心,所以希
腊人重视神庙的外部造型,神庙的内部并不十分宽阔。典型的希腊神庙结构是立在
阶座上的长方型平面,四周围以成排的高大石柱,柱子承担了石梁和屋顶的重量,
由于神庙的用途和人们审美趣味的不同,梁和柱的比例关系有着很大的差异。到了
公元前6世纪,它们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关系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的做法,
这套做法以后被古罗马人称为“柱式”。古希腊共有三种样式,非常幸运的是在两
千多年前的古罗马时期,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为我们讲述了有关希腊柱式的传
说。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斯林柱式就不一一细说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