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论,只是猜测而已,不能把它当作科学。
要理性对待这个问题,不要盲目相信一些猜测。
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宇宙是多样又统一的;多样在物质表现状态的多样性;统一在于其物质性。
根据定义宇宙是无限的,把地球放大到无限大的10分之一还是无限大。
真的如此的话,地球的引力也无限大,先且不说人能不能活在那,这么大的引力抛出去的东西是往下掉,几乎没有水平位移。
生与死作为生命的两极,一直是困扰人类的两大问题;无人能以解开,只要还存在生老病死,信仰便不会消灭。佛教认为人生是生死的轮回。
基督教认为,人有两种生命:身体的生命(physical life)和灵性的生命(spirit life)。生,固然可喜;死,亦应可贺。基督之信仰超越平庸的生死观将生与死的两极分化溶契于同一层面,生是一个开始,死亦是一个开始;生是从上帝到尘世的过渡,死是从尘世到上帝的归回;生为人世间添加了一位新员,死为天国引渡了一位侨民……基督教视死为“新生”,这种“生”不是“轮回式的再生”,乃是从今生过渡到天国、从暂时过渡到永恒、从异土过渡到故乡的“生”。用中国的一句成语“视死如归”来形容基督教的生死观再恰当不过了。基督教的丧礼其实是一个庆典。虽然丧礼当中也有眼泪,但这是满有盼望的忧伤,内中饱含着盼望和延续生命的信息。《圣经》论述人的死是土(身体)归与土,灵归与赐灵的上帝。人身体的本质是土,来自土必须归土,这是尘世肉身的回归;灵魂来自上帝却要归回到赐灵的上帝,这是灵魂的返乡。基督教临终关怀:“你是重要的,因为你是你,你一直活到最后一刻,仍然是那么重要,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帮助你安详逝去,但也尽一切努力,令你活到最后一刻。”
基督教认为,无论音乐、美术、科学,皆应努力研究。家庭、社会、世界,皆要努力服务。愈能做得多,愈能荣耀上帝。基督教看人生美好,生死观和道家庄子有点相似,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佛教相信“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认为世间众生的生死都在六道(地狱、饿鬼、畜生、天、人、修罗)中流转,精神和物质都是“因缘聚合即生,因缘分散即灭”,只有佛、菩萨、罗汉才能够跳出三界,不入轮回,以涅盘的形式得以永生。当一个人涅盘时,有的说仍有我存在,有的说那时绝对没有我存在了,这就犹如一滴水落入大海,虽然分不出哪一滴水是你,但是实质还是存在的。
小乘佛教坚持最初的教义,认为释迦牟尼是最初顿悟的人,是已经涅盘的伟大导师,是唯一的一个至高无上的佛(不是神),普通人如果追随佛的教导,必须出家做一段时间的和尚,最终达到涅盘即成为阿罗汉。
大乘佛教认为有三个果位:佛、菩萨、阿罗汉,众生皆有佛性,人人可成佛。人最终经过修行都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为佛。所以大乘佛教崇拜佛像,不必必须出家,只要心中有佛,终会成佛。
儒家思想认为,人虽终有一死,但若能“立功”、“立德”、“立言”,就可以做到“三不朽”,“朝闻道,夕死可矣”。道家主张一切顺其自然,也有“死而不亡者寿”之说。庄子把生命形态看成一种白驹过隙,“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所以在妻死后“顺天安命,视死如归,鼓盆而歌”,同时主张“亡后不厚葬,以天地为棺椁”,从中可看出庄子的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
中国民间对生死向来还有一种流传广泛的旷达观念,认为人出自黄土又归于黄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只要是尽寿而终,不是早夭,就不是很令人悲伤的事情,甚至老人的高寿而亡是一件喜事,所谓“红白喜事”。
古埃及人相信死后灵魂会复活,人的生命并不会随着死亡而消失,死后的世界只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坟墓是“永恒的家”,最好坐落在西部的沙漠地带,这样,死者的灵魂就可与落山的太阳一起同路而归。亡灵在通向天国的复活之路时,必须经过“冥神”奥西里斯的审判,于棺木中置放“死者之书”,记录死者生平好恶以及奥西里斯的审判、秤心仪式、咒语等情节,来帮助死者在来世渡过难关、得到永生。(tqqcom/badegg)
远古时代,人们对宇宙结构的认识处于十分幼稚的状态,他们通常按照自己的生活环境对宇宙的构造作了幼稚的推测。在中国西周时期,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提出的早期盖天说认为,天穹像一口锅,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后来又发展为后期盖天说,认为大地的形状也是拱形的。公元前7世纪 ,巴比伦人认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环绕,而其中央则是高山。古埃及人把宇宙想象成以天为盒盖、大地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则是尼罗河。古印度人想象圆盘形的大地负在几只大象上,而象则站在巨大的龟背上,公元前7世纪末,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大地是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圆盘,上面笼罩着拱形的天穹。
最早认识到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腊人。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从美学观念出发,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主张天体和我们所居住的大地都是球形的。这一观念为后来许多古希腊学者所继承,但直到1519~1522年,葡萄牙的F麦哲伦率领探险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后 ,地球是球形的观念才最终证实。
公元2世纪,C托勒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地心说。这一学说认为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安然不动,月亮、太阳和诸行星以及最外层的恒星天都在以不同速度绕着地球旋转。为了说明行星视运动的不均匀性,他还认为行星在本轮上绕其中心转动,而本轮中心则沿均轮绕地球转动。地心说曾在欧洲流传了1000多年。1543年,N哥白尼提出科学的日心说,认为太阳位于宇宙中心,而地球则是一颗沿圆轨道绕太阳公转的普通行星。1609年,J开普勒揭示了地球和诸行星都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同年,伽利略�6�1伽利雷则率先用望远镜观测天空,用大量观测事实证实了日心说的正确性。1687年,I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深刻揭示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力学原因,使日心说有了牢固的力学基础。
在哥白尼的宇宙图像中,恒星只是位于最外层恒星天上的光点。1584年,乔尔丹诺�6�1布鲁诺大胆取消了这层恒星天,认为恒星都是遥远的太阳。18世纪上半叶,由于E哈雷对恒星自行的发展和J布拉得雷对恒星遥远距离的科学估计,布鲁诺的推测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赞同。18世纪中叶,T赖特、I康德和JH朗伯推测说,布满全天的恒星和银河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弗里德里希�6�1威廉�6�1赫歇尔首创用取样统计的方法,用望远镜数出了天空中大量选定区域的星数以及亮星与暗星的比例,1785年首先获得了一幅扁而平、轮廓参差、太阳居中的银河系结构图,从而奠定了银河系概念的基础。
18世纪中叶,康德等人还提出,在整个宇宙中,存在着无数像我们的天体系统(指银河系)那样的天体系统。而当时看去呈云雾状的“星云”很可能正是这样的天体系统。此后经历了长达170年的曲折的探索历程,直到1924年,才由EP哈勃用造父视差法测仙女座大星云等的距离确认了河外星系的存在。
近半个世纪,人们通过对河外星系的研究,不仅已发现了星系团、超星系团等更高层次的天体系统,而且已使我们的视野扩展到远达200亿光年的宇宙深处。
宇宙演化观念的发展 在中国,早在西汉时期,《淮南子�6�1俶真训》指出:“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认为世界有它的开辟之时,有它的开辟以前的时期,也有它的开辟以前的以前的时期。
太阳系概念确立以后,人们开始从科学的角度来探讨太阳系的起源。1644年,R笛卡尔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旋涡说;1745年,GLL布丰提出了一个因大彗星与太阳掠碰导致形成行星系统的太阳系起源说;1755年和1796年,康德和拉普拉斯则各自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现代探讨太阳系起源z的新星云说正是在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1911年,E赫茨普龙建立了第一幅银河星团的颜色星等图;1913年,伯特兰�6�1阿瑟�6�1威廉�6�1罗素则绘出了恒星的光谱-光度图,即赫罗图。罗素在获得此图后便提出了一个恒星从红巨星开始,先收缩进入主序,后沿主序下滑,最终成为红矮星的恒星演化学说。1924年 ,亚瑟�6�1斯坦利�6�1爱丁顿提出了恒星的质光关系;1937~1939年,CF魏茨泽克和贝特揭示了恒星的能源来自于氢聚变为氦的原子核反应。
1917年,A阿尔伯特�6�1爱因斯坦运用他刚创立的广义相对论建立了一个“静态、有限、无界”的宇宙模型,奠定了现代宇宙学的基础。1922年,GD弗里德曼发现,根据阿尔伯特�6�1爱因斯坦的场方程,宇宙不一定是静态的,它可以是膨胀的,也可以是振荡的。前者对应于开放的宇宙,后者对应于闭合的宇宙。1927年,G勒梅特也提出了一个膨胀宇宙模型1929年 哈勃发现了星系红移与它的距离成正比,建立了著名的哈勃定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