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介绍点外国古典歌剧的? 好听的

谁能介绍点外国古典歌剧的? 好听的,第1张

童鞋~~自己慢慢下吧~

歌剧名段

威尔第

1、《假面舞会》

男中-《你玷污了我的灵魂》

女中-《冥王,我求你快显灵》

2、《唐卡洛》

男中-《我只愿睡在我的龙床上》

《我的末日就在眼前》

3、《埃尔纳尼》

男中-《多么不幸,你竟会轻信》

男中-《等着瞧吧,大胆老头儿》

4、《麦克白》

男中-《爱戴 尊敬 荣光》

男中-《这暗无天日的地方》

5、《奥泰罗》

男中-《你信奉一位恶神》

6、《利哥莱托》

《亲爱的名字》吉尔塔咏叹调

7、《阿依达》

《纯洁的阿依达》

8、《弄臣》

男中-《你们这些狗强盗》

男中-《咱俩一样》里戈莱托宣叙调

男-《女人善变》公爵之歌

《每逢那节日到来》吉尔达咏叹调

9、《西蒙 博卡内格拉》

男中-《破碎的心》

《父亲的哀伤》

10、《茶花女》

男中-《普罗旺斯陆地和海洋》

男高-《离开了他我心里感到痛苦》阿尔弗莱德

《在普罗文察地方》-阿芒咏叹调

11、《游吟诗人》

男中《她的微笑,光芒照耀》

女中《火焰在燃烧》

12、《命运的力量》

女《赐给我安宁》莱奥诺娜咏叹调

罗西尼

1、《塞维利亚理发师》

男中-《快给忙人让路》

男中-《诽谤》

女中-《美妙的歌声随风荡漾》

2、《灰姑娘》

女中-《不再独坐炉边悲伤》

3、《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

女中-《残酷命运》

4、《奥泰罗》

女中-《她坐在杨柳树下》

5、《塞塞纳密拉米德》

女中-《我总记得那个时候》

女中-《当这残酷的不幸到来》

6、《谭克雷迪》

女中-《我充满激情》

普契尼

1、《艺术节的生涯》

男中-《破旧的外套》

《你小手这样冰凉》-罗多尔夫咏叹调

女高-《来到你身边》咪咪告别

女高-《人们叫我咪咪》

《漫步街上》米塞塔咏叹调

2《图兰朵》

《主人,您听我说》柳儿

《今夜无人入睡》卡拉夫王子

3、《燕子》

《多雷塔之歌》

4《托斯卡》

《奇妙的和谐》卡伐拉多西咏叹调

《星光灿烂》卡伐拉多西咏叹调

《为艺术,为爱情》托斯卡咏叹调

5、《玛侬,莱斯科》

《我从来没有见过》-格里欧咏叹调

6、《蝴蝶夫人》

《晴朗的一天》蝴蝶夫人

7、《贾尼 斯基基》

《我亲爱的爸爸》劳莱达咏叹调

8、《西部女郎》

《你还在相信》-约翰生咏叹调

比才

卡门

男中-《你祝酒,我也要向你回敬》

男高-《这是你扔给我的花朵》

女中-《塞维利亚老城墙旁边》

女中-《哈巴涅拉舞曲》

女中-《听铃声想得多么美妙》

《吉普赛之歌》

《我说我是什么也不怕》-米卡埃娜咏叹调

莫扎特

1《唐璜》

男中-《我的夫人,请你看这张名单》

男中-《让大家痛饮,让大家狂欢》

男中-《请你到窗前来吧》-唐璜咏叹调

《鞭打我吧》采琳娜咏叹调

《到我的爱人身边》-唐 奥塔维奥咏叹调

2、《费加罗的婚礼》

男中《你想要跳舞,我的小伯爵》

男中《你再不要去做情郎》

女中-《不知道我自己干了什么》-凯鲁比诺

女中-《你们可知道》

女高-《求爱神给我安慰》伯爵夫人

3、《魔笛》

男中-《我是一个捕鸟人》

《愿姑娘或者大嫂》

《在这些神圣的殿堂里》

女-《我失去一切幸福》帕米娜咏叹调

《哦,多美丽的形象》塔米诺咏叹调

《帕帕杰诺的咏叹调》

多尼采蒂

1、《唐帕斯夸勒》

男中-《像天使一样》

2、《宠姬》

女中-《哦,我的费尔南多》

3、《爱的甘醇》

《偷洒一滴泪》

古诺

《浮士德》

男中-《我将离开故乡》瓦连廷咏叹调

《金牛犊之歌》

《你是假装进入梦乡》梅菲斯托小夜曲

《西贝尔浪漫曲》

女中-《陪伴她的花朵》

《若幸福让你微笑》

《珠宝之歌》玛格丽塔咏叹调

《花之歌》

《向那小屋致敬》浮士德谣唱曲

彭基埃利

《爵康达》

男中-《啊,你捕鱼人》

《天空,海洋》恩佐浪漫曲

女中-《天使般的声音》

《海上的明月》

圣桑

《参孙与达丽拉》

女中-《春天来到人间》达莉拉咏叹调

《我心花怒放》达莉拉咏叹调

《爱情,帮助我克服软弱》

歌剧的起源

一般认为欧洲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西方公认的第一部歌剧,是在人文主义影响下,企图恢复古希腊戏剧精神而产生的《达佛涅》(另译《达芙妮》),编剧o里努奇尼,作曲j佩里与j科尔西,1597年(一说完成于1594年)于佛罗伦萨g巴尔迪伯爵的宫廷内演出,由于此剧原稿失传等原因,也有人把1600年为庆祝亨利四世婚仪而写的《优丽狄茜》做为最早的一部西洋歌剧。由于公众对歌剧的欢迎,1637年威尼斯创设了世界上第一座歌剧院。

歌剧的发展

17世纪末,在罗马影响最大的是以亚�6�1斯卡拉蒂为代表的那不勒斯歌剧乐派。该乐派在剧中不用合唱及芭蕾场面,而高度发展了被后世称为“美声”的独唱技术。当这种“唯唱工为重”的作风走向极端时,歌剧原有的戏剧性表现力和思想内涵几乎丧失殆尽。于是到18世纪20年代,遂有取材于日常生活、剧情诙谐、音乐质朴的喜歌剧体裁的兴起。意大利喜歌剧的第一部典范之作是帕戈莱西的《女佣作主妇》(1733年首演),该剧原是一部正歌剧的幕间剧,1752年在巴黎上演时,曾遭到保守派的诋毁,因而掀起了歌剧史上著名的“喜歌剧论战”。出于卢梭手笔的法国第一部喜歌剧《乡村占卜师》就是在这场论战和这部歌剧的启示下诞生的。

意大利歌剧在法国最先得到改造,而与法兰西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吕利是法国歌剧(“抒情悲剧”)的奠基人,他除了创造出与法语紧密结合的独唱旋律外,还率先将芭蕾场面运用在歌剧中。在英国,普赛尔在本国假面剧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英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狄东与伊尼阿斯》。在德、奥,则由海顿、狄特尔斯多夫、莫扎特等人将民间歌唱剧发展成德奥民族歌剧,代表作有莫扎特的《魔笛》等。至18世纪,格鲁克针对当时那不勒斯歌剧的平庸、浮浅,力主歌剧必须有深刻的内容,音乐与戏剧必须统一,表现应纯朴、自然。他的主张和《奥菲欧与优丽狄茜》、《伊菲姬尼在奥利德》等作品对后世歌剧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19世纪以后,意大利的g罗西尼、g威尔迪、g普契尼,德国的r瓦格纳、法国的g比才、俄罗斯的mi格林卡、mp穆索尔斯基、pn柴科夫斯基等歌剧大师为歌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型于18世纪的“轻歌剧”(operettta,意为:小歌剧)已演进、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体裁。它的特点是:结构短小、音乐通俗,除独唱、重唱、合唱、舞蹈外,还用说白。奥国作曲家索贝、原籍德国的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是这一体裁的确立者。

20世纪的歌剧作曲家中,初期的代表人物是受瓦格纳影响的理查施特劳斯(《莎乐美》、《玫瑰骑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是将无调性原则运用于歌剧创作中的贝尔格(《沃采克》);40年代迄今则有: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米约、曼诺蒂、巴比尔、奥尔夫、贾纳斯岱拉、亨策、莫尔以及英国著名的作曲家勃里顿等。

声乐

歌剧中的声乐部分包括独唱、重唱与合唱,歌词就是剧中人物的台词(根据样式不同,也可有说白);器乐部分通常在全剧开幕时有序曲或前奏曲,早期歌剧还间有献词性质的序幕(包括声乐在内)。在每一幕中,器乐除作为歌唱的伴奏外,还起联接的作用。幕与幕之间常用间奏曲连接,或每幕有自己的前奏曲。在戏剧进展中,还可以插入舞蹈。歌剧的音乐结构可以由相对独立的音乐片断连接而成,也可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统一结构。

歌剧中重要的声乐样式有朗诵调、咏叹调、小咏叹调、咏叙调、重唱、合唱等;其体裁样式有正歌剧、喜歌剧、大歌剧、小歌剧、轻歌剧、音乐喜剧、室内歌剧、配乐剧等。

咏叹调

咏叹调是歌剧中主角们抒发感情的主要唱段,它们的音乐很好听,结构较完整,能表现歌唱家的声乐技巧,因而我们经常也会在音乐会上听到它们,如《蝴蝶夫人》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茶花女》的咏叹调“为什么我的心这么激动”、和罗西娜的咏叹调“我的心里有一个声音”等等。

宣叙调

宣叙调是开展剧情的段落,故事往往就在宣叙调里进行,这时角色有较多对话,这种段落不适宜歌唱性太强,就用了半说半唱的方式,叫做宣叙调,它很像京剧里的韵白。京剧中,青衣、小生或老生都有一种带有夸张语音音调的念白,它虽不是很旋律化,但可使道白便于与前后的歌唱衔接,其功能与西方歌剧里的宣叙调很近似。欧洲歌剧早期的宣叙调非常不歌唱化,叫做“干宣叙调”,往往是用古钢琴弹奏一个和弦给一个调,歌者就在这个调里用许多同音反复的道白来叙述,这种同音反复译成中文非常难听,因为中国语言是有四声的抑扬顿挫的,我们中国人不能用平平的音调唱:你今天吃饭了没有?听起来肯定好笑。所以我们在遇到这种“干宣叙调”时,干脆就拿掉了说唱,改成对白了。但到19世纪,随着歌剧宣叙调的逐渐旋律化,如我们在演唱《茶花女》和《卡门》等歌剧时,就把宣叙调也译配成中文了,有一点旋律性,就可以随着旋律的高低,找到四声合适的中文。

重唱

重唱就是几个不同的角色按照角色各自特定的情绪和戏剧情节同时歌唱,两个人同时唱的,叫二重唱,有时会把持赞成和反对意见的角色,组织在一个作品里;就可能是三重唱、四重唱、五重唱,在罗西尼的《塞维尼亚理发师》里有六重唱,在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姻》里甚至有七重唱,十几个人一起唱,有时还分组,一组三、五个人,各有自己的主张,有同情费加罗的,有同情伯爵的,还有看笑话的,作曲家卓越的功力就表现在能把那么多不同的戏剧音乐形象同时组织在一个音响协调、富有表情的音乐段落里面,这就与我们的戏曲很不相同了。

还有一个形式就是群众场面的合唱,前面已经说过了,它可以根据剧情要求是男声的、女声的、男女混声的,或者童声的。

歌剧有故事情节,歌唱有歌词,它的歌词与音乐和戏剧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在中国介绍西方歌剧,是用翻译的方式好呢,还是唱原文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呢?历来就有各有千秋的两种主张。建国后,中国的歌剧工作者在介绍西洋歌剧时,在翻译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文学语言不仅要翻译得好,在配到音乐里时,还要符合音乐的规律,听众才会觉得舒服,才能让人接受,这是一门学问,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必须要有音乐修养很高的翻译家,或者翻译家和音乐家的合作才能做好。我个人的观点是:既然观众是来剧院看戏,人们就要求能看得懂。在中国介绍西方歌剧,就最好翻译成中文,才能让人们较为便捷地随时懂得剧情和歌剧音乐的戏剧性,欣赏到亦歌亦演的表演,它至少可以让我们中国听众觉得我们的音乐工作者是很希望他们懂得西方歌剧的魅力的。而这几年的社会时尚是用原文加中文字幕的演唱,它虽然可以表现我们的演员演唱原文的水平,而且有了可能被外国的经纪人看中,被邀请到国外去演出的机会,但据我了解,对听众来讲,对西洋歌剧的接受程度就更远了,观众面更狭窄了,大家会觉得算了,反正你们也不希望我们听懂,何况一些演员的原文水平也不高,其实谁也听不懂,这样对推动西洋歌剧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有利。

一种戏剧形式。由配有音乐的戏剧文本(歌词)组成,演唱时通常用音乐伴奏。除了独唱演员、重唱演员、合唱和乐团团员外,从其一开始,歌剧演出还常常包括舞蹈演员。这种复杂的、开支庞大的音乐戏剧娱乐形式,5个世纪以来一直受到听众喜爱。它与其他戏剧形式的明显区分在于其台词用歌唱而不用语言表达;与音乐戏剧式的戏剧,如轻歌剧和音乐喜剧等的区分,则在于其作品的庄重、结构的严密和伴随音响的严肃。

古代已有诗剧和音乐相结合的作品。古希腊剧作家埃斯库罗斯(Aeschylus)、索福克勒斯(Sophocles)和欧里庇得斯(Euripides)在其剧作中就已采用合唱歌队。中世纪以《圣经》为题材的宗教剧,如神迹剧和奇迹剧,一般也有某种音乐伴奏。这些以及其他音乐戏剧形式可视为歌剧的先声。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意大利的佛罗伦斯。第一部歌剧是文艺复兴时期田园诗人利努奇尼(Ottavio Rinuccini)和作曲家佩里(Jacopo Peri)合写的《达夫尼》(Dafne),现已失传;现存最早的歌剧剧本《尤丽狄西》(Euridice)也是他们的作品。然而,这两位歌剧之父的作品在体裁和结构上均属探索性质。此后约10年,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的歌剧杰作《奥菲欧》(La favola d'Orfeo)问世。其中,器乐伴奏成为一种戏剧因素;其时歌剧题材多为希腊与罗马神话、传说和虚构的历史故事。

歌剧院

世界上第一座歌剧院——圣卡西亚诺剧院(Teatro di San Cassiano)于1637年在威尼斯揭幕,向一般观众开放,从而结束了歌剧由皇室和贵族垄断的时代,大大推动了歌剧的发展。蒙特威尔第的学生卡发利(Francesco Cavalli)是这一时代最著名的歌剧作曲家,他从1639~1669年为威尼斯这座歌剧院创作了共约40部歌剧,其中最有名的为《伊阿宋》(Giasone)。与卡发利同时的意大利歌剧作家蔡斯悌(Pietro Antonio Cesti),也写有歌剧多部,其最著名之作为《金苹果》(Il pomo d'oro)。17世纪中期后,威尼斯歌剧体裁开始衰退,虽然这时仍出现了几个有才华的作曲家,如常被人称为“喜歌剧之父”的加卢皮(Baldassare Galuppi)。

意大利的其他城市,如罗马,很快发展起其本地风格的歌剧。罗马的歌剧与威尼斯不同,它不太强调舞台的富丽堂皇,而喜用风趣的插曲来减轻全剧的悲剧气氛,注重乐器的序曲和序曲式幕间乐章。罗马也有不少有名的歌剧作家,如创作了第一部完整喜歌剧《受难者即希望所在者》(Chi soffe speri)的马佐契(Virgilio Mazzocchi)和马拉佐利(Marco Marrazzoli)。

18世纪,意大利歌剧中心移至那不勒斯,各种歌剧体裁相继出现,从而影响了意大利以及许多外国歌剧活动中心。其重点是使音乐服从歌词,使人听懂。歌词作者泽诺(Apostolo Zeno)和梅塔斯塔齐奥(Pietro Metastasio)为此作出了贡献。歌剧的咏叹调,特别是三段体咏叹调,占主导地位。那不勒斯歌剧和声纯朴,更为旋律化和轻快,并带有洛可可风格壮丽的音调。代表作家有史卡拉第(Alessandro Scarlatti)、波尔波拉(Nicola Antonio Porpora)、文奇(Leonardo Vinci)和莱奥(Leonardo Leo)。

1720年威尼斯人马尔切罗(Benedetto Marcello)写了《时兴的戏剧,又名创作和演出意大利歌剧万无一失的方法》(Il teatro alla moda,o sia metodo sicuro e facile per ben comporre ed eseguire opere italiane in musica),讽刺正歌剧中日益增长的、使戏剧性淡薄的陈规陋习,从而引起了歌剧改革的试验,但收效甚微。

17世纪发展出了形式独立的讽刺性喜歌剧。开始时,它往往穿插在正歌剧的幕间。在成熟过程中,它又恢复了一些正歌剧感情严肃的特色,进而使许多喜歌剧带有混合性质。《塞尔维亚的理发师》、《费加洛婚礼》和《秘密结婚》(Il matrimonio segreto)等是此时期的代表作。

1650年前歌剧传入法国,第一部法国歌剧《波蒙纳》(Pomone)于1671年在皇家音乐学院(即今巴黎歌剧院)揭幕式上首演。但歌剧到卢利(Jean-Baptiste Lully)生活的时代才成为真正的法国艺术。意大利人卢利前往巴黎,借用法国话剧与芭蕾舞的特色,创作法国式歌剧。他不喜欢意大利式的咏叹调,主张改用短而活泼的歌曲。他按照法兰西喜剧团的朗诵方式改革了宣叙调,并发展起了法国式的序曲。卢利的风格在拉摩(Jean-phlippe Rameau)的歌剧里达到顶峰,其主要作品有《希波利德和阿利茜》(Hippolyte et Aricie)等。

1627年歌剧传入德国和奥地利后,产生了“民谣歌剧”,涌现了一批歌剧作家,如莫札特、韩德尔、贝多芬等,主要作品有《魔笛》、《奥兰多》、《费加洛婚礼》、《唐璜》、《费德里奥》(Fidelio)、《月球上的世界》(Il mondo della luna)等。1769年,卡尔札比吉(Ranieri de'Calzabigi)和葛路克发表关于歌剧革新的重要文献∶歌剧《阿尔西斯特》(Alceste)的前言献词。他认为多余而花俏的三段体咏叹调应予废除,代之以朴素的表达和真实的感情。音乐的职责是“为诗服务”。葛路克的代表作有《伊菲姬尼在奥利德》(Iphigenie en Aulide)和《伊菲姬尼在图利德》(Iphigenie en Tauride)等。他的改革主张曾产生重大影响。

歌剧传入英国后,经过很长时间才在英国扎根。英国的第一部歌剧是菩赛尔(Henry Purcell)的《狄多和伊尼阿斯》(Dido and Aeneas);它打破了宣叙调和歌曲之间的界限。《乞丐歌剧》的上演,使英国观众终于习惯于听一种用本国语演唱的舞台剧。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的喜歌剧得到了很大发展。1752年卢骚的独幕喜歌剧《乡村卜者》(Guerre des Bouffons)上演,他用混合曲的方式写成总谱,把反映十分通俗的浪漫爱情和歌舞杂耍表演的曲调组合在一起,很有法国风格。尔后这种新的杂烩式喜歌剧便统治了巴黎和其他地区的歌剧舞台。著名剧作家有蒙西尼(Pierre-Alexandre Monsigny)、格雷特里(Andre Gretry)、梅于尔(Etienne-Nicolas Mehul)和布瓦埃尔迪厄(Francois-Adrien Boieldieu)。法国喜歌剧自布瓦埃尔迪厄后,变得更意大利化,反映出罗西尼的影响。在此时期,意大利歌剧一度衰落,后因迈尔(Johann Simon Mayr)、罗西尼、董尼才第(Gaetano Donizetti)和贝利尼(Vincenzo Bellini)等有才华的歌剧作曲家创作了一批有世界声誉的歌剧作品,如《塞尔维亚的理发师》、《安娜.波莲》(Anna Bolena)、《海盗》(Il pirata)、《清教徒》(I puritani)等而重新受人喜爱。

“大歌剧”产生于19世纪的巴黎,这是一种具有国际风格的大型歌剧,采用历史的或虚构的历史故事为题材,舞台上充满了奇景艳服、芭蕾舞和各种跑龙套的方阵队列。它几乎摒弃了美声唱法的精巧细微,极大地扩充了乐团本身和它在戏剧中的作用。第一出公认的大歌剧是梅耶贝尔(Giacomo Meyerbeer)的《魔鬼罗伯特》(Robert le Diable)。梅耶贝尔和阿勒威(Fromental Halevy)之后,大歌剧开始反映出新的音乐趋向,发展成多种多样的混合形式。这时期的法国歌剧作家还有白辽士和奥芬巴赫,二人主要作品有《天堂与地狱》(Orphee aux enfers)、《特洛伊人》、《霍夫曼的故事》(Les Contes d'Hoffmann)等。

德国浪漫主义的歌剧是《魔弹射手》(Der Freischutz)等作品,它们是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先导,这时期兴起的还有轻歌剧,约翰.史特劳斯的名作《蝙蝠》使之发展到颠峰。

19世纪后著名歌剧作曲家有∶意大利的威尔第、普契尼、布索尼等;德国和奥地利的华格纳、理查.史特劳斯、费慈纳(Hans Pfitzner)、荀白克、贝尔格等;法国的古诺、比才、托马、马斯奈(Jules Massenet)、德布西、拉威尔。

歌剧传入俄国后,最初多搬演外国作品,尔后才产生了俄国歌剧之父葛令卡(Mikhail Ivanovich Glinka)等一批优秀歌剧作曲家,如林姆斯基-高沙可夫、鲍罗定、穆梭斯基(Modest Mussorgsky)、柴可夫斯基、史特拉汶斯基和普罗高菲夫等。

至20世纪中叶歌剧几乎变成一种博物馆艺术,多是重演旧作而极少新作。歌剧的未来出路有些作家认为在于类似歌剧的、使观众感到惊奇和意外的舞台剧和其他混合的歌剧形式之中,其他人则认为在于为工厂和学校上演而创作的种种小型歌剧之中。

  楼主似乎是在写论文

  看了大家答的,所说的就是那个意思,我现在说说我的一些看法

  1浪漫时期交响乐的发展及特点

  浪漫早期:1810~1830年 浪漫中期:1830~1850年 浪漫的仿古典主义1850~1900 三个阶段,一般都从舒伯特开始算。虽然舒伯特的音乐仍然有很浓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遗风,可是也洋溢着小巧、温和、刹那间诱惑、感奋和几近不真实的幸福感,是古典之后第一股令人陶醉的浪漫气息,所以大家习惯称他为“古典的浪漫者”。韦伯也是浪漫派的代表,在经受贝多芬、莫扎特的影响后,这两位作曲家特别表现出浪漫风格的纤巧、细腻的一面。

  中期的代表是门德尔松、舒曼,两人都在主观的特殊风格之外,共同传达这个浪漫时代精神,秉承了贝多芬的纯粹、绝对,发展了具有优美形式的交响曲。到了勃拉姆斯,浪漫的本质更加精密浓缩。如:在舒伯特的作品中,“浪漫的痛楚”只是在情绪上反映出来,到了勃拉姆斯则已经是感官的伤痛了。

  柏辽兹及李斯特则选择性的领悟贝多芬标题描绘的启示,而发展了丰富内容的交响诗,“大自然”对浪漫时期的影响是很深的,连一向重视形式美的交响曲也不例外,这种反映有时较为直接(如:门德尔松的《苏格兰》、《意大利》交响曲),有时则较抽象(如舒曼的《春》、《莱茵》)。而强调大自然的同时、也为日后的民族主义的兴起播下了种子。

  仿古典主义(也叫后浪漫主义)著名作曲家首推布鲁克纳和勃拉姆斯。布鲁克纳交响音乐的两大特色是宗教情操以及“拟管风琴声响”。主要是因为奥地利天主教19世纪过度封建保守,所以才会有布鲁克纳的清秀寡欲的交响世界之呈现。他对教义不曾疑惑的信仰,简直就是个任劳任怨的老农民,无论何种情况都没埋怨过自己的生活。这并不是说他没有矛盾,而是他懂得如何将它埋藏在心底,永不冒出。

  对布鲁克纳影响最深的是瓦格纳,尤其在和声及管弦乐方面,可布鲁克纳一向习惯闭着眼睛听瓦格纳的乐剧,舞台上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他把乐剧的音乐灵性化了。勃拉姆斯虽然跟布鲁克纳同住维也纳,但二人感情不甚融合。勃拉姆斯来自德国北部的基督教家庭,他矛盾的性情是无法深埋心底的,他对燃烧在心中的烈火,因无法熄灭而感到恐惧,他寂寞而且动漾不定的心灵无法安顿,这都能从他贯有的摇摆、沉重、模糊的节奏中感受得出。

  维也纳交响乐在经历了布鲁克纳及勃拉姆斯之后,唯一能将其整合并推向高潮的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马勒。马勒身处颓废思潮弥漫的世纪末,现实的冲突、摩擦(生)及隐退的回忆往昔美好的时日(死),是他作品里不断交替出现的主题,那濒临神经质边缘的音乐美,一方面把后期浪漫的狂喜与炙痛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为现代音乐的新任务勋伯格铺垫好了出场的红地毯。

  2新浪漫主义音乐

  (对于这个时期的音乐我听得不多,就听了巴伯的《为弦乐而作的柔版》、《交响曲》等)

  新浪漫主义是在20世纪70年代起出现的一种流派,通常这种音乐有调性,但此时的调性并不等同于“共性写作”时期的和声、结构和调性,而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结合,用新颖的音乐语言对50、60年代盛行的过于理智和抽象音乐的序列音乐进行否定,音乐中开始强调情感的表现,以不同的程度来应用调性,注重浪漫主义风格。这就是新浪漫主义音乐。

  代表人物及作品有:意大利的贝里奥和他的《交响曲》、美国的克拉姆和他的《大宇宙》、《夏夜音乐》,巴伯《弦乐柔版》、《交响曲》,罗奇伯格《交响曲》、《钢琴组曲》,德国的亨策和他的《雅各布之梦》等。

  查到一些资料:

  卢恰诺·贝里奥Berio, Luciano

  (1925年生于意大利的奥内利亚,现在的因佩里亚)。意大利作曲家。在米兰学院师从盖迪尼(Ghedini)至1951年,然后在坦戈伍德(Tanglewood)从达拉皮科拉(Dallapiccola)学习序列技巧。1955年与马代尔纳(Maderna)在意大利广播电台共建电子音乐实验室,在该室工作至1961年。1963年赴美,在加利福尼亚执教,1965年起在朱利亚德学校执教,1971年返回意大利。作品受到序列主义、电子手法和随机音乐的影响。他独特地发展了“拼贴”技巧,借用其他作曲家的音乐片段或模仿他们的风格特征。如在《交响曲》(Sinfonia)中,贝里奥摘用了马勒第二交响曲,瓦格纳的《莱茵的黄金》(Das Rheingold),拉威尔的《圆舞曲》(La Valse),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Der Rosenkavalier)中的素材。在《迷宫Ⅱ》(LaborintosⅡ)中,街头叫卖声、惊叹声和牧歌、爵士乐的因素混合在一起。另外一首拼贴作品是《独奏会Ⅰ》(Recital Ⅰ)(献给卡西Cathy),这是为他前妻,女高音卡西•伯布里安(Cathy Berberian)所作的几首作品(如《主显节》(Epifanie)和《顺序3》(Sequenza 3))中的一首。为不同乐器所作的一系列《序列曲》(Sequenza)基本上是机遇音乐。在《圆圈》(Circles)中,歌唱者可以唱谱上标明的音高,也可以唱相近的音高,任她自选。贝里奥年青时曾在米兰一个小型巡回歌剧团中任指挥,因此,对戏剧音乐始终抱有热情,虽然他创作的戏剧作品迄今为止都是别出心裁的。

  塞缪尔·巴伯Barber, Samuel

  (1910年生于宾夕法尼亚州西切斯特;1981年卒于纽约)。美国作曲家。6岁时弹钢琴,7岁作曲。14岁时作为第一批特准学生进入费城柯蒂斯专科学院,1925-34年师从斯卡莱罗学习作曲,1926-31年从伊莎贝尔·文吉罗娃学习钢琴,1926-30年从埃米利奥·德戈戈尔扎学习声乐。1928年与吉安·卡洛·梅诺蒂(Gian Carlo Menotti)相识后,其友谊持久而富于成果。1933年起他的作品开始公演,最值得注意的是为阿诺德的诗《多佛海滩》(Dover Beach)配乐(他本人演唱其中的男中音声部)和他的大提琴奏鸣曲(他本人演奏钢琴部分)。1935年获普利策奖学金,1936年获美国学院的罗马大奖。同年他的第1交响曲于罗马首演,指挥莫利纳里。托斯卡尼尼于1938年指挥巴伯的《弦乐柔板》(Adagio for Strings)(原为弦乐四重奏的慢乐章)和第一首《随笔》(Essay for Orchestra),随后几年他的作品在纽约、波士顿和费城由瓦尔特、库谢维茨基、莱因斯多夫、米特罗普洛斯、奥曼迪和梅塔指挥首演。他的四幕歌剧《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Antony and Cleopatra),台本作者泽菲雷利,是纽约林肯中心的新大都会歌剧院为了于1966年9月举行开演典礼而约写的。

  巴伯的音乐具有欧洲传统风格,而不是特殊的“美国味”。音乐语言比较保守,富于旋律性、优雅和华丽。在《伐奈莎》和女高音和乐队曲《诺克斯维尔:1915年之夏》(Knoxville:Summer of 1915)中可以最清楚地听出他的抒情性,他的浪漫主义则充他显示在《多佛海滩》、大提琴奏鸣曲和第1交响曲中。他钢琴奏鸣曲由霍罗维茨首演,是一首辉煌的炫技作品。几部歌剧最初反应冷淡,但听众态度逐渐转变,而协奏曲和歌曲效果极佳。

  乔治·克伦姆Crumb, George

  (1929年生于西弗吉尼亚州查尔斯敦)。美国作曲家。1959-64年在博尔德的科罗拉多大学教授钢琴与作曲。1965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音乐系任教,并于1983年成为该校人文学教授。音乐极有个性。早期受威伯恩影响,后对新音响感兴趣,并采用有时支离破碎、有时全凭机遇的作曲技巧,但并不追求畸形效果,他表达的思想仍然是清晰易懂的。如在1972年的一组为扩间钢琴用的幻想曲《大宇宙》(Makrokosmos),其中用不了许多特别的钢琴手法,效果十分富有诗意。

  乔治·罗奇伯格Rochberg, George

  (1918年生于新泽西州帕特森市)。美国作曲家。1939-42年于纽约曼内斯音乐学校随曼内斯和塞尔学作曲;1945年就学于蒂斯专科学院,师从斯卡莱罗。1948-54年任柯蒂斯专科学院教师;1961-68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音乐系主任,1968年起任音乐教授。他曾受马勒和勋伯格的影响,其音乐发展为独特的序列主义风格,但后来又回到有调性上来。写过许多评论文章。

  汉斯·维尔纳·亨策Henze, Hans Werner

  (1926年生于威斯特法里亚的居特斯洛)。德国作曲家、指挥家。1942-44年在不伦瑞克国立音乐学校、1946年在海德堡求学。1946-48年间私人从师于福特纳(Fortner);1948年在达姆施塔特跟莱博维茨(Leibowitz)学习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1950年在威斯巴登任赫塞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音乐指导。1953年定居意大利。60年代中在政治上走向极左,此后的作品很多都反映了他的激进理想与信条。音乐风格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表现出他天赋的丰富想象力和不拘绳墨的性格。他不仅是一位德国作曲家,也可说是一位法国和意大利作曲家。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或机遇音乐的风格他用来都是得心应手。创作的主要特征是抒情而富声色美。具有丰富而细腻的声音色彩和娴熟的合唱写作技巧。

  电脑里有篇有关罗奇伯格的文章(多元音乐风格的冲撞与整合

  罗奇伯格钢琴组曲——Carnival Music, IV “Sfumato,” 之解析)

  如果需要,可以传给你

  《行星》组曲是一部庞然巨著,整个作品分为七个乐章,并以九大行星中的七个星球(地球和当时尚不为人类所知的冥王星除外)命名。而且乐队编制也异常庞大,启用了一般很少登台的低音长笛、低音双簧管、低音单簧管、低音大管、次中音大号等管乐器,以及管风琴和众多的打击乐器,在最后乐章中还加用了一段六声部的女声合唱(有时亦以两支独奏长笛取代)。如此众多的乐器的组合产生了丰富的音响色彩,如在“火星”乐章的一段音乐中,乐队的全奏展示出了地震山摇的气势。但也许正是由于《行星》组曲本身及其乐队编制过于庞大,这部作品一般很少全曲演奏,而通常仅演其中的三五个乐章,有时则是单独演奏一个乐章。

  就《行星》组曲的意义来说,该曲与天文学无涉,而仅仅是建立在古代迦勒底人、中国人、埃及人和波斯人所熟悉的占星术之上的,关于这一点,霍尔斯特在1920年全曲公演时是这样对记者说的:“这些曲子的创作曾受到诸行星的占星学意义的启发。它们并不是标题音乐,也不与古代神话中的同名神仙有任何联系。如果需要什么音乐上的指引,那么,尤其是从广义上来说,每一曲的小标题便足以说明问题了。例如,木星带来通常所说的欢乐,以及与宗教的或民族的庆典活动有关的那种礼仪性的欢乐;土星带来的不仅是肉体的衰退,它也标志着理想的实现;水星则是心灵的象征。”

  第一乐章 火星——战争使者

  霍尔斯特是在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完成这一乐章的,因此有人认为,作曲家的这段音乐是对当时迫在眉睫的战争的预言。确实,这一乐章的音乐,尤其是由打击乐器和弦乐器弓杆击弦奏出的蛮横、激昂的渐强节奏型,给人以一种咄咄逼人的紧迫感,并暗示出军队在行进。乐章的第一主题压抑而带有挑衅性,由大管和法国号奏出。

  音乐开始时富有特征的弱奏(p)节奏型随着这第一主题的嘶鸣而逐渐增强力度,当它达到极强(fff)时,在铜管乐器上迸发出乐章的第二主题。这种效果可以概述如下:两支充满杀机的军队在相互逼近,到处是刀光剑影,而当它们终于接触时,一场短兵相接的厮杀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战争在继续,管风琴的加入把音乐推向了新的高潮,这时,B调大号和C调小号奏起了进军的号角。

  然而,这并不是胜利的号角,随着木管乐器与弦乐器以低沉压抑的、呜咽般的音响在第二主题上的展开,以及各主题的残暴蛮横的再现,展开了一幅更为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

  第二乐章 金星——和平使者

  由于上一乐章凶残的战争音乐的对比,这一乐章越发显得宁静安谧了。它使人想起了一个没有电闪雷鸣、远离战争喧嚣的世外桃源,这里到处呈现出一派和平安乐的景象。乐章一开始,法国号呈示出一支上行旋律,长笛和双簧管则以一串串和弦与之应答。

  音乐的发展是极其富有诗意的:长笛与法国号上的延音犹如秋天的蝉鸣;两架竖琴的一串串和弦仿佛是清澈的溪水在流淌;钟琴与钢片琴的下行音型宛若喷涌的清泉。在这种氛围中,独奏小提琴唱起了一支动人的情歌,整个乐章随后的发展也就是建立在这个主题之上的。

  第三乐章 水星——飞行使者

  据说,水星是带有翅膀的信使的象征,也是窃贼的保护神,因而,这一乐章的音乐异常机敏灵活,是一首急板诙谐曲。乐章以带弱音器的弦乐器和木管乐器上快速进行的音型开始,接着,双簧管和英国管呈示出第一主题那轻捷而俏皮的旋律。可以说,这就是信使的写照,他正忙碌于走家串户,为人们带来福音与欢乐。

  第二主题的旋律带有民歌风格,表现出人们为飞行使者的光临与他所带来的信息而欢庆歌舞的情景。

  第四乐章 木星——欢乐使者

  与其他乐章相比,这一乐章构思宏大,篇幅也较长。整个乐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小提琴快速的碎弓中开始,在它的引导下,第一主题带着极大的热情喷薄而出,其欢乐的气势异常浩荡,似乎把天庭也震动了。

  欢乐的情绪犹如一幕幕场景,此起彼落,绵亘不绝。而在这些“场景”之间,每每有一个铜管乐器奏出的欢乐的固定乐思,它像号角一般,宣告着新的欢乐的降临。乐章的第二主题是一个歌唱性旋律,由六支法国号及弦乐器组奏出。

  第三主题是一支端庄的民间舞曲,先由法国号奏出,随后在木管乐器组、弦乐器组和铜管乐器组之间传递。

  进入第二部分后,速度由快板转为行板,音乐也变得格外庄严,并充满着霍尔斯特所说的那种“礼仪性的欢乐”。整个第二部分由一首虔诚的颂歌构成,它那侃侃而述般的进行,使人想起教堂里唱诗班吟唱的赞美歌。

  第三部分又回复到快板速度,开始三个主题的简短再现再度掀起民间节庆般的高潮后,乐草以一个雄伟的短小尾声作为结束。

  第五乐章 土星——老年使者

  “土星”乐章是《行星》组曲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也是较常单独出奏的段落。乐章以长笛、大管和两架竖琴奏出的由两个邻音的交替构成的固定节奏作为开始,它象征着老年人瞒珊、滞重而单调的步态,同样这也是时光消逝与体力趋向衰退的写照。在这个背景上,低音提琴奏出了哀叹般的动机,它逐渐发展成由次中音长号奏出的乐章中唯一的一个主题。正如霍尔斯特明确指出的那样,这个主题不仅表现“肉体的衰退”,同时还意味着“理想的实现”。

  在这个主题的基础上,乐曲展开了富有层次的变奏。这里有深沉的思虑与希望,也有葬礼进行曲般的节奏和晚祷的钟声,还有对往昔的美好幸福的追忆。

  第六乐章 天王星——魔术师

  这段音乐也是《行星》组曲中的精彩段落。霍尔斯特在这里运用了变幻无常的调性和配器色彩,以及力度的突兀变化等现代作曲手法,从而达到了扑朔迷离的魔幻般的效果。音乐一开始是铜管乐器奏出的一个动机,这是魔术师的形象——神秘而难以猜度,恐怖而带有不祥之兆。

  乐章的主要主题是大管断奏奏出的一个中邪般跳跃疾走的旋律,它吸引了其他各乐器组加入到这一行列之中。

  在这个“跛足行进”的背景上,又出现了两个主题,前者忙碌不堪,后者趾高气扬。

  音乐逐渐进入高潮,忽然又戛然而止,化作短笛、长笛和单簧管上一连串琐碎的下行音型。走音鼓亢奋的节奏似乎是魔术师的新咒语,它带来了一个新的乐段,并把音乐推向了新的高潮。

  忽然,管风琴上响起了一个怪诞的滑音,就像是一道闸门挡住了音响的巨流,使节奏变得低沉迟缓,使高潮化作了几个单薄的长音。这个乐章就是在这种令人不安的氛围中结束的。

  第七乐章 海王星——神秘主义者

  “海王星”这最后一个乐章在给人以娴静温柔之感的同时,又表现出神秘莫测与朦胧的太空景象,乐章的第一主题就是以这种色调构筑起来的。

  霍尔斯特以钢片琴、竖琴和小提琴琶音的大量运用,成功地渲染出一种迷茫的神奇景象。音乐从行板转入小快板后,在人声与弦乐器和声的伴奏下,单簧管非常柔和地呈示出第二主题。

  为了取得他所需要的效果,霍尔斯特在总谱上特地注明了对合唱队的安排:“合唱队应置于舞台边邻近的房间内,房门要开着,直到全曲的最后一小节,这时门要轻轻地、静静地关上。合唱队、门,以及可能需要的任何一些副指挥,都要用屏幕与听众隔开。”

  (未完待续)

世界十大歌剧包括:《浮士德》,《乡村骑士》,《卡门》,《图兰朵》,《阿依达》,《茶花女》,《弄臣》,《托斯卡 奥赛罗》,《蝴蝶夫人》和《艺术家的生涯》。

《浮士德》:古诺 Charles Francois Gounod (1818-1893),曲家查尔·弗朗索瓦·古诺出生于法国巴黎。他的父亲是画家,母亲是钢琴家。因此,从小古诺就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古诺自幼随母亲学习音乐,18岁考入巴黎音乐学院。1839年,他以一部大合唱《斐尔南德》获罗马大奖,从而得到公费去意大利深造的机会。在罗马,古诺热衷于宗教音乐的研究。回国后,他在教堂担任管风琴师与唱诗班指挥,并组织了“古诺合唱团”。他曾经受过宗教神职训练,但他又不肯接受圣职。不过出于对天主教的信仰,他谱写了大量宗教音乐。从1851年起,古诺开始致力于歌剧的创作。他一生共写了12部歌剧,其中最成功的是《浮士德》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歌剧《浮士德》的剧本由巴比亚和卡雷根据歌德的同名长诗改编,于1859年首演于巴黎。剧情大致为:年迈的哲学家浮士德十分羡慕青年们的活力,于是祈求魔鬼给他以返老还童的帮助。魔鬼 梅菲斯特·费利斯对浮士德说:如果你肯出卖自己的灵魂,不仅能返老还童,而且还可以得到一个名叫玛格丽特的姑娘。浮士德应允后,就喝下魔鬼的药,果然变成了英俊少年。后来魔鬼又施展魔法,使 浮士德骗得了玛格丽特的爱情。可是,当玛格丽特怀孕后就被浮士德抛弃了。在一次决斗中,浮士德又将玛格丽特的哥哥瓦伦丁刺死。玛格丽特因受刺激而神经错乱,杀死了自己的孩子而被囚。浮士德 见此情,深感震惊,进入牢房要带她逃走。但垂死的玛格丽特已不认得他。这时魔鬼抓住浮士德,要他的灵魂,而天使引导玛格丽特进入天国的歌声使浮士德得到了解脱。 这部歌剧是古诺的代表作。歌剧的音乐成功地描绘了剧中人物的各种性格。第四幕中的《士兵进行曲》,是瓦伦丁与士兵出征归来时唱的,豪迈雄壮,富于动力和生气,反映了士兵胜利凯旋时的喜悦心情,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著名合唱曲。

《蝴蝶夫人》: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 普契尼出生于卢卡(Lucca),1880年他写了颂主弥(Messa di Gloria),使他的叔叔愿意支持他的音乐学习。1880年开始到米兰音乐学院学习,1883年毕业后一年写了第一部歌剧女巫(The Witches)。1889年被任命写第二部歌剧艾狄加(Edgar),并开始与出版商利歌迪(Ricordi)开始长期的合作。他1893年的作品Manon Lescaut被誉为天才之作。他其中一部最著名的歌剧波希米亚人(La Boheme)1896年在都灵(Turin)首演时不受观众欢迎,这部歌剧以法国作家马格(Murger)的小说《波希米亚生活情景》为蓝本。后来这部作品终为人们接受,并被认为是普切尼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普契尼1900年的歌剧吐斯卡(Tosca)是歌剧的标准剧目。1904年的歌剧蝴蝶夫人(Madame Butterfly)在米兰史基拉歌剧院首演时同样受到非议,但经过普契尼修改后演出获得成功。他的其它歌剧还有金色西方的姑娘(La fanciulla del west)、安祖利卡(Sister Angelica)、Gianni Schicchi等。1924年他未写完图兰朵(Turandot)就逝世了,这部歌剧的故事发生在中国,讲述关于公主图兰朵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旋律来自中国音乐茉莉花。1926年图兰朵由安佛努(Franco Alfano)续完后首演。普契尼曾经讲过:“我写的音乐都是小儿科的音乐。”虽然他的作品不象威尔第的“伟大”,但很多人认为他是意大利继罗西尼之后除威尔第之外最伟大的音乐家。二幕歌剧《蝴蝶夫人》根据美国约翰朗的小说和大卫贝拉斯科的话剧改编,由普契尼作曲,意大利伊利卡和贾科萨作词,1904年2月17日首演于米兰的拉斯卡拉剧院。剧情大意为:天真活泼的日本姑娘巧巧桑,人称“蝴蝶姑娘”,委身于美国海军上尉平克尔顿。婚后不久,平克尔顿回国,三年之间杳无音信。原来,平克尔顿已另有新娶,置蝴蝶夫人于脑后。当他偕美国夫人重登长崎,苦苦等候三年的蝴蝶夫人悲愤交加,在交出了伶俐的儿子后,刎剑自尽。这部歌剧抒情性风格极为强烈,音乐优美感人,成功地塑造了蝴蝶夫人纯洁、温柔、深情、忠贞的动人形象。

《乡村骑士》:皮埃特罗·玛斯卡尼 Pietro Mascagni,(1863-1945)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先后就学于凯鲁比尼音乐学院和米兰音乐学院。1895年至1902年在贝沙洛任罗西尼音乐学院院长。1902年后,游历美洲,指挥自己的歌剧作品。1929年当选为意大利音乐会会员。作有十四部歌剧和一部轻歌剧。独幕歌剧《乡村骑士》于1890年在罗马首演,是他的成名作。故事是发生在西西里乡村的广场上,卢齐娅酒馆前。她见到她儿子图里杜的女儿桑图扎,十分沮丧,才得知她儿子已经背叛了桑图扎,与赴车人阿尔菲奥的妻子洛拉相好了。洛拉曾是图里杜的恋人。他服兵役回来后,已成了赶车人的妻子了。图里杜确实是位漂亮的小伙子,他也来到了广场。桑图扎劝其改邪归正,但他拒绝了,仍与水性杨花的洛拉一起走进了教堂。此时,洛拉丈夫阿尔菲奥前来寻找洛拉,见到了桑图扎。她不得不告诉阿尔菲奥,洛拉已与自己丈夫勾搭上了。待图里杜情绪高昂地走出教堂时,阿尔菲奥向他挑战,双方同意决斗。图里杜前来告别母亲卢齐娅,要她象慈母一样对待桑图扎,便离去了。之后,桑图扎来到卢齐娅处,搂住那可怜的老婆婆哭泣起来……。这时,远方传来人们的窃窃私语声。一位妇女还大声地喊叫:"他们把乡亲图里杜给杀死了!"桑图扎顿然晕倒在地。卢齐娅体力不支,悲痛地由周围的人们搀扶着……。幕急落。在反映拳王阿里的**《愤怒的公牛》(导演:马丁·科斯塞斯)中片头片尾均采用了马斯塔尼的歌剧“乡村骑士”的间奏曲

《奥赛罗》:居塞比·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四幕歌剧《奥赛罗》完成于1887年,同年2月首演于米兰,是威尔第搁笔十几年后又创作的一部令人惊叹的天才作品,是年作者七十三岁。这部作品的脚本由作曲家兼诗人包依托根据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剪裁写成,在这部歌剧中,威尔第以丰富的音乐形象展现了莎士比亚原著里壮丽动人的故事。《奥赛罗》集中体现了威尔第几十年的歌剧创作经验,他吸取了瓦格纳"音乐剧"的某些创作手法,更加注意发挥乐队的表现功能,使音乐语言与剧情结合得更紧密,从而加强了歌唱的戏剧性。同时,旋律刻划与中期作品相比,更见深刻而富于情感。;另外罗西尼 Gioacchino Rossini(1792~1868) 也写国《奥赛罗》但是不及威尔第的这部歌剧反响大,其中以多明哥扮演的奥赛罗最受欢迎

《卡门》:比才(Georges Bizet 佐治·比才,原名亚历山大·塞扎尔·莱奥波德·比才,1838-1875)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歌剧《卡门》是他一生创作中最优秀、最伟大的作品。这部歌剧的音乐语言生动鲜明,和声配器巧妙,戏剧情节发展非常感人。比才的音乐朴实、明朗、流畅,常以乐观精神展示生活中的矛盾,具有强烈的戏剧性。比才只活了37岁,但留下的丰富音乐遗产的价值确是难以估量。四幕歌剧《卡门》是比才根据梅里美的同名小说创作的, 1875年在巴黎首演。烟草厂女工卡门是一个美丽迷人而性格浪漫倔强,放荡不羁的吉普 塞姑娘,工厂下班时,她看到了在广场站岗的军曹唐霍塞,对他一见 钟情,于是,卡门便运用了她罕有的女性的魅力来诱惑唐霍塞,致使霍塞忘记了他原来的情人米卡埃拉而坠入卡门的情网。一天,在广场上,卡门因与人打架伤人而被捕入狱,而霍塞因深深 爱上了卡门,在押解的途中又被卡门的美貌和花言巧语所打动,逐私自放走了卡门,霍塞因此而丢掉了军职而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集 团,但可怜的霍塞此时才发现卡门已经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诺,于 是导致霍塞与埃斯卡米诺之间的决斗。在决斗中卡门又明显地袒护埃斯卡米诺,这更使霍塞简直无法忍受。在盛大而热烈的斗牛场面中, 正当卡门为埃斯卡米诺的胜利而欢呼时,霍塞在斗牛场的一角找到了 卡门。他请求卡门能回心转意,但倔强的卡门此时已经被那个英勇的斗牛士埃斯卡米诺所倾倒,在霍塞拔剑威胁之下,她仍断然拒绝了他 的爱情,最后终于死在霍塞的剑下。这是一部以合唱见长的歌剧,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首。 其中烟厂女工们吵架的合唱形象逼真,引人人胜;群众欢度节日的合唱欢快热烈,色彩缤纷。歌剧着力刻划了女主人公卡门鲜明而复杂的 性格。剧中描写卡门的主导动机,又称为“命运动机”,这个具有匈 牙利或吉卜赛音阶特征(包含两个增二度)的动机贯穿于全剧,在关键处不断地预示或点明这部歌剧悲剧的结局。第一幕中卡门所唱的哈 巴涅拉《爱情就象一只不驯服的鸟、是表现卡门性格的一首歌曲。它 通过连续向下滑行乐句的不断反复,调性游移于同名大小调间,以及旋律始终在中低音区的八度内徘徊等特征,表现了卡门热情奔放的诱 人的形象。第一幕中另一首西班牙塞吉第亚舞曲带有咏叹调性质,以 鲜明活泼的节奏、热情而又带有几分野气的旋律,进一步展示了卡门泼辣的性格。第二幕中的《斗牛士之歌》是埃斯卡米诺答谢和欢迎崇拜他的群众而唱的一首歌。它采用单二部曲式(主、副歌形式)与分 节歌的结合,雄壮的音调,有力的节奏宛若一首凯旋的进行曲。第三 幕占卜一场,卡门与两位女伴的三重唱,对卡门作了深刻的心理刻划。歌曲采用回旋曲的形式,对比的几个插部,调式,调性和节拍都与主 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由卡门唱出的“不管洗多少遍,这些无情的 纸牌,总告诉你死!”这深沉而哀伤的内心独自,进一步揭示出卡门的悲剧命运(第四幕终场的二重唱,卡门音调冰冷和坚定的语气,与 霍塞先是热烈,转而析求,最后绝望的旋律形成尖锐对比,具有扣人 心弦的悲剧力量和强烈而紧张的戏剧性。这部歌剧是近百年来各国上演最多的经典作品之一。

《阿依达》:居塞比·威尔第(Giuseppe Fortunino FVerdi,1813-1901),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威尔第使意大利歌剧放射了新的光芒,他是一个个性显著的人物,是应该被提供给新的一代视为模范的人物之一。应埃及总督之请,为苏伊士运河通航典礼于1870年创作的四幕七场歌剧《阿依达》《阿依达》叙述的是一个古老的东方传奇,故事发生在埃及法老王时代,当时东北非大陆由埃及和埃塞俄比亚两强对峙,长期来彼此征战积怨极深。两埃战事又起,埃及大胜,埃塞王败回本国纠集余部又来犯境,埃及王拜青年武士拉达梅斯为帅,统军迎击,此时的拉达梅斯正与沦为埃及公主安涅丽丝女奴的埃塞王爱女阿依达悄悄相爱,拉达梅斯出征后大获全胜并将埃塞王生擒。此时对拉达梅斯暗恋已久的安涅丽丝觉察了他与女奴的爱情,不禁妒火中烧,设计套出阿依达对拉达梅斯的真情。为嘉奖其战功,埃及王将安涅丽丝公主许配给他,使拉达梅斯陷入极度痛苦。为免两国长期交恶,他私放阿依达父女出逃,不料被暗中监视的安涅丽丝发觉,遂以叛国罪将其未婚夫打入死囚。行刑之期渐近,阿依达不愿独自偷生,悄悄潜入死牢,一对恋人怀着对爱情的美丽憧憬,安然就戳。

《图兰多》普切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美丽的中国公主图兰多为每一位求婚者留下三道谜语,猜中者方可成为驸马,猜不中者则被处死。鞑靼王子卡拉夫不听已被废黜的父王铁穆尔和被贬女奴柳儿的劝阻,不顾宫廷三丑臣的警告,毅然隐姓埋名,击锣接受考验。当他猜中谜语后,骄傲的图兰多仍不肯嫁他。卡拉夫提出,如果天亮之前公主能猜出他的名字,他甘愿受死,否则就该下嫁于他。几经周折,公主的心被卡拉夫的真情融化,终于在天亮时向父皇宣布:他的名字叫爱情。

《托斯卡》三幕歌剧。根据法国维多利安萨尔杜的剧本改编,由普契尼作曲,伊利卡和贾科萨作词,科斯坦齐1900年1月14日首演于罗马科斯坦齐剧院。剧情大意是警察总监以处死马里奥胁迫托斯卡委身于他,歌剧女演员托斯卡为救恋人、罗马画家马里奥卡伐拉多西,假意应允。骗到警察总监签发的离境通行证后,托斯卡刺死了警察总监,但她亦被警察总监“假处死”的花招所骗,马里奥被真的处决了。托斯卡因刺死总监之事暴露,最终跳墙自杀。剧中的音乐感情强烈、粗犷,许多戏剧性场面的音乐效果极为强烈,从而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有力手段。

《艺术家的生涯》:亦称《波西米亚人》、《绣花女》。四幕歌剧。根据法国亨利谬尔杰的小说《穷艺术家的生活情景》改编,由意大利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作曲,意大利裘塞佩贾科萨、路易基伊利卡作词,1896年2月1日,托斯卡尼尼指挥首演于意大利图林。剧情大意为:生活贫困的穷诗人鲁道尔夫巧遇绣花女咪咪,一见钟情。后来,两人的爱情濒于破裂。咪咪生了严重的肺病,和鲁道尔夫见最后一面时,又重新和好,并计划着将来的一切。咪咪终于病重死去,鲁道尔夫悲痛欲绝。这部歌剧的音乐新颖而富有魅力,经受了时间的反复考验,至今仍然百看不厌,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歌剧。世界歌王帕瓦罗蒂和意大利热那亚歌剧团于1986年访华演出中上演了这个剧目,受到我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茶花女》:三幕歌剧,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剧本《茶花女》改编,威尔第作曲,皮亚维作词,1853年3月6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剧情描述了名薇奥莱塔为青年阿尔弗莱德真挚的爱情所感动,毅然抛弃纸醉金迷的生活。但是,阿尔弗莱德的父亲乔治欧激烈反对。为了顾全阿尔弗莱德的家庭和幸福,薇奥莱塔决心牺牲自己的爱情,重返风月场。阿尔弗莱德误以为她变了心而当众羞辱她,患有肺病的薇奥莱塔终于承受不了这一致命的打击而卧床不起。不久,乔治欧良心发现,把全部真情对儿子言明。当阿尔弗莱德回到薇奥莱塔身边时,她已经奄奄一息,疾病和不公正的社会夺去了她的爱情和生命。音乐以细微的心理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词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集中体现了威尔第歌剧创作中期的基本特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272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